与一个亲姑表结婚的后代(女孩)结婚后代有影响吗

与一个亲姑表结婚的后代(女孩)结婚后代有影响吗,第1张

只能说,几率比其他人大些。

看你运气啦……开玩笑的。

不过我告诉你,万一(不好意思,我是说万一)她们家有什么基因缺陷,那么男孩(她哥哥和侄子)要么是正常-不带基因,要么是缺陷-基因显性。

而女孩(你对象本人)可能是基因携带者,那么生孩子缺陷的几率会大的多,当然你们生男孩的话,还是一半一半,女孩没事,除非你也正好有这种缺陷基因

二辈表亲不能结婚。婚姻法规定,近亲不能结婚。近亲结婚主要是影响后代健康,后代出现智障等疾病的机率高。孩子是家庭的希望,是祖国的未来,一个健康聪明的孩子会让家庭更加幸福,一个健康有问题的孩子,会给家庭给社会带来很大的困扰和负担,爱情是美好的,但是逐渐会被生活的锁事取代,从长远的角度看,要理性看待问题,减少对家庭和社会的负担。

在中国的婚姻法中,规定了近亲结婚的限制,一般来说,直系亲属和三代以内的旁系亲属之间不能结婚。因此,亲姑和侄子之间是不能结婚的,同样的,叔表姑和叔表侄之间也不符合结婚的条件。

此外,即使在其他国家或地区,也有类似的家族法律和规定,禁止近亲结婚。因此,无论在哪个国家或地区,近亲结婚都是不被鼓励和认可的。

在你所提及的情况中,你是他大叔家的叔表哥家的叔表侄男,与你喜欢的叔表姑的亲属关系较近,不符合婚姻法规定。因此,建议你尊重法律和伦理道德,不要追求不合适的婚姻对象。

不会的 近亲不是遗传 而是有害基因显现的可能大一些

除非你的孩子和他对象也是近亲

属于4代旁系血亲 刚超出3代 正好可以结婚 因为他们的血缘缘于曾祖父 而不是祖父

实际能否结婚取决于三个方面 一个是世俗 世俗规定同宗不可结婚 5服内更是不可 但却支持两姨姑表结亲 认为不同姓即可 古代特别流行。所谓的亲上加亲 红楼梦也是这样。实际那是真正的近亲结婚

这样的例子很多,比如伊拉克的刹达姆就是姑表亲 他的后代也算正常 华人首富李嘉诚也是姑表亲 他老婆是他亲舅的女儿 他儿子女人也正常。 法律规定是能否结婚的根本原则。就是3代外即可 而科学规定是5代外最好 但也不能太远近亲结婚只是后代缺陷的概率大 并非一定有缺陷 一般比普通人高4倍左右婚姻法禁止结婚的血亲有两类: 1)直系血亲。包括父母子女间,祖父母、外祖父母与孙子女、外孙子女间。即父亲不能娶女儿为妻,母亲不能嫁儿子为夫。爷爷(姥爷)不能与孙女(外孙女)婚配,奶奶(姥姥)不能与孙子(外孙子)结合。

2)三代以内旁系血亲。我国现行婚姻法是以血亲之间的世代来计算亲属关系远近的。世代计算法一辈为一代,在计算直系血亲时,以已身为一代,然后由乙身向上或向下数,向上数至父母为二代,数至祖父母为三代;向下数至子女为二代,数至孙子女为三代,依此类推。在计算旁系血亲时须根据旁系血亲之间的同源关系确定世代,同源于父母的为两代以内旁系血亲,同源于祖父母、外祖父母的,为三代以内旁系血亲,依此类推。所谓三代以内旁系血亲是指同源于祖父母、外祖父母(与已身相对而言)的旁系血亲。无论辈分是否相同,只要同源于祖父母、外祖父母的旁系血亲,都是三代以内的旁系血亲。

把外字去掉,叫甥女,甥男。

我们这里,

甥女结婚。如果姐姐是外嫁。甥女是外嫁。那么,就要随双份子钱。加甥女婿的拜钱。

姐姐的婆家随礼500-1000元。

(在姐姐的婆家上拜。甥女婿改口费1000元)

甥女的婆家随礼500-1000元。

也有在甥女的婆家上拜的。

也有不上拜私底下给的(有的老人不愿意上台,比如新娘的姥姥姥爷,爷爷奶奶,姨姥姥姨奶奶,姑姥姥姑奶奶,舅姥爷舅爷爷,叔姥爷叔爷爷,在私底下给上拜钱)

也有私底下给还上拜的。(比如新娘的姨妈,姑妈,舅爸,叔爸,私底下给1000元,上台拜给1000元)

举个例子,

甥女结婚,给姊妹的婆家随礼500元,给甥女的婆家随礼500元,姨岳母,舅岳父上台,甥女婿拜,给甥女婿改口费1000元。

女人的侄女结婚,给娘家随礼500元。(招婿的女人不给娘家随礼)给侄女的婆家随礼500元,姑岳母上台,侄女婿拜,给侄女婿改口费1000元。

男人的侄女结婚,娘家不随礼。(入赘的男人给娘家随礼500元)给侄女的婆家随礼500元,叔岳父上台,侄女婿拜,给侄女婿改口费1000元。

孙女结婚,爷爷奶奶给孙女的婆家随礼600或800元。奶岳父,奶岳母上台,孙女婿拜,爷爷给孙女婿1000元。奶奶给孙女婿1000元。

闺女家的孙女结婚,姥姥姥爷给闺女的婆家随礼600元或800元。给闺女的闺女的婆家随礼600或800元。姥岳母,姥岳父上台,孙女婿拜,姥姥给孙女婿1000元。姥爷给孙女婿1000元。

甥女家的甥孙女结婚,姨姥姥,舅姥爷给甥女的婆家随礼200元或300元,给甥女的闺女的婆家随礼200元或300元。姨姥岳母,舅姥岳父上台,甥孙女婿拜,姨姥姥,舅姥爷给甥孙女婿800元。

侄女家的侄孙女结婚,姑姥姥,叔姥爷给侄女的婆家随礼200元或300元,给侄女的闺女的婆家随礼200元或300元。姑姥岳母,叔姥岳父上台,侄孙女婿拜,姑姥姥,叔姥爷给侄孙女婿800元 。

甥男家的甥孙女结婚,姨奶奶,舅奶爷给姊妹的婆家随礼200元或300元,给甥男的闺女的婆家随礼200元或300元。姨奶岳母,舅奶岳父上台,甥孙女婿拜,姨奶奶,舅奶爷给甥孙女婿800元。

女人的侄孙女结婚,姑奶奶给娘家随礼200元或300元,给侄男的闺女的婆家随礼200元或300元。姑奶岳母上台,侄孙女婿拜,姑奶奶给侄孙女婿800元。

男人的侄孙女结婚,叔奶爷不用给娘家随礼。直接给侄男的闺女的婆家随礼200元或300元。叔奶岳父上台,侄孙女婿拜,叔奶爷给侄孙女婿800元。

姨姥姥家的从母姨母,从母舅父。从母甥女结婚,给从母姊妹的婆家随礼200或300元。给从母甥女的婆家随礼200或300元。姨母舅父上台,甥女婿拜,姨母舅父给甥女婿500元。

姨奶奶家的从母姑母,从母叔父。从母侄女结婚,给姨母的婆家随礼200或300元。给从母侄女的婆家随礼200元或300元。姑母叔父上台,侄女婿拜,姑母叔父给侄女婿500元。

叔姥爷家的从父姨母,从父舅父。从父甥女结婚,给从父姊妹的婆家随礼200或300元。给从父甥女的婆家随礼200或300元。姨母舅父上台,甥女婿拜,姨母舅父给甥女婿500元。

叔奶爷家的从父姑母。从父侄女结婚,给娘家随礼200或300元。给从父侄女的婆家随礼200或300元。姑母上台,侄女婿拜,姑母给侄女婿500元。

叔奶爷家的从父叔父。从母侄女结婚,娘家不用随礼。给从父侄女的婆家随礼200或300元。叔父上台,侄女婿拜,叔父给侄女婿500元。

舅奶爷家的舅表叔父,舅表姑母。姑表侄女结婚,给姑母的婆家随礼200元或300元。姑表侄女的婆家不用随礼。表叔表姑上台,表侄婿拜,表叔表姑给表侄婿300元。

姑奶奶家的姑表叔父,姑表姑母。舅表侄女结婚,给姥姥家随礼200元或300元。舅表侄女的婆家不用随礼。表叔表姑上台,表侄婿拜,表叔表姑给表侄婿300元。

姑姥姥家的姑表舅父,姑表姨母。舅表甥女结婚,给舅表姊妹的婆家随礼200-300元。舅表甥女的婆家不用随礼。表舅表姨上台,表甥婿拜,表舅表姨给表甥婿300元。

舅姥爷家的舅表舅父,舅表姨母。姑表甥女结婚,给姑表姊妹的婆家随礼200-300元。姑表甥女的婆家不用随礼。表舅表姨上台,表甥婿拜,表舅表姨给表甥婿300元。

(1) 交错姑舅表婚。即舅舅的独生子可以优先娶姑家的女儿,而姑家的儿子也可以优先娶舅家的女儿,双方机会均等,又都是表亲内婚。这种婚配的结果便是同血缘娶的结果一样。

(2) 单向舅表婚。即姑家的儿子可以优先娶舅家女儿为妻。而舅家的儿子却不能娶姑家的女子。比如:我国的景颇族实行的就是单向舅表婚,属于同一祖先的兄弟姊妹是禁止通婚的,所以舅舅的儿子是不能娶姑妈的女儿的,这叫血不倒流。由于严格地要求血不倒流,景颇族普通恪守单向舅表婚。如果舅家有女儿,外甥在求偶时就无其他的选择余地;外甥如违背了惯例,向别的姓氏的人求亲,那就必须受到舅舅的惩罚,姑妈家还必须先向舅家送礼,表示向表姊妹道歉。当地人谓之洗脸。

四川宁蒗县的纳西族也实行这单向的舅表婚,称这种婚姻为本周尼周。四川的彝族也盛行过这种舅表婚,独龙族则称之为安克安拉,意思是:外甥理应成为舅父的女婿。在侗族地区,姑舅表兄弟、表姐妹之间有优先婚配的权利。虽然后来姑表婚淘汰了,但舅表婚的优先权却不能轻易取消,否则就会闹起一场纠纷。因为剥夺了舅舅女儿在婚姻上的优先权,就触犯了舅舅的利益,舅舅有权强迫缔结这门婚事。叭固的苗族把舅舅的这种权利称为还娘头。

在这种单向舅表婚中,占着支配地位的是舅舅,因为只有舅舅放弃这种优先权,姑家的儿子才被允许按自己的意愿去寻觅意中人,否则就必须送礼谢罪。而舅舅如果不愿意将女儿嫁给外族,则只须简单地打个招呼,根本无须送什么礼。

(3) 单向的姑表婚。即舅家的儿子有优先娶姑家女儿为妻的权利。土家族有句顺口溜:姑家女,伸手娶,舅舅要,隔河叫。历史上是舅表婚先行还是姑表婚先行,似乎已经很难考证了。古代婚姻形态的进化是一个漫长的复杂的渐变过程,但事实上姑表婚的流行比舅表婚更广一些,这是可以断定的。

姑舅表婚是亚血缘婚的遗留形式。姑表婚是以父系来划分的,就是按父亲的血统来划分,父亲兄弟与姐妹之间的子女可以通婚;而舅表婚则是以母系来划分的,即母系兄弟与姐妹之间的子女可以通婚。用我们今天的称谓来说,那就姨表亲可以通婚。旧时,在汉族中也是盛行这种姨表亲婚配的。

在姑舅表婚的习俗中,舅舅的特殊地位是一个引人注目的问题。据《永须府志》载:土司旧例,凡姑家之女必嫁舅氏之子,名曰骨种,不论年之大小,竟有姑家之女年长十余岁的,必待舅氏之子成立才能婚配。有人对丽江纳西族的调查,发现那里的舅父可能因外甥女年龄大、体质差或貌丑而放弃优先娶的权利,但舅舅的独生子如貌丑、残疾,外甥女却不得拒绝,否则就要以重礼给舅家,以代骨种。

由此可见,在姑表婚中占着支配地位的仍是舅舅。舅舅的这种权利如果没有在社会、家庭、经济生活中确立公认的地位和权力,他也就不可能如此随心所欲。

对于舅权的存在,在各民族中都有明显的特点。例如:汉族中父母去世,要舅舅出面来分家当。白族中,母亲去世要舅舅验尸后方能钉棺。壮族中的舅舅要负责伸冤报仇,等等。历史表明,舅权的产生是母系家庭的产物。对母系家庭来说,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男子的作用就显而易见了。理解了这一点,舅权在姑舅表婚中的表现就可以理解了。

3种姑舅表婚中,比较常见的是姑表 婚,也是比较进步的一种。姑舅表婚在近现代是很通行的,比如佤族中的舅表婚几乎占了全部夫妇关系的一半。在景颇族中,据1984年5月对一个小寨的统计,共有41户228人的寨子,已婚的有124人,其中姑舅表婚的有42人,占30。姑舅有婚的盛行,自然也带来一定的不良后果,这就是人口素质的降低。

姑舅表婚仍在不少地区流行,主要的原因是有些人仍持有亲上加亲的观念,并认为是门好的婚事。那些父母常对子女说,吃肉的碗不能丢掉,喝酒的碗不能碎掉,正如有些人分析的……血缘的纽带还是相互间紧紧地联系着,最显著的是卡干木江(姑表亲,姑母的女儿嫁给舅父的儿子)。因舅父与外甥间太密切了,并且许多外甥都是在舅父家里长大的,根据习惯,回到舅父家来继承是很自然的。

舅表婚、姑表婚,所有婚仪都是按习俗进行的,仍需经过送聘、订亲、迎娶等环节。聘礼的多少,虽然各地不一致,但一般是母亲出嫁时收多少,现在女儿出嫁也收多少,多的地方有数头牛之巨。订亲则少了媒妁,不必经过媒人,双方的父母经过商量就可定亲。在现代,当父母双方已取得一致意见后,总还要去征求一下女儿的意见,如果女儿坚决反对,当父母的也只好作罢了。不过现代的女青年一般都反对姑舅表婚,懂得近亲结婚的后果,所以流行姑舅表婚的区域正在越来越小。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jiehun/8348537.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9-16
下一篇2023-09-16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