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风俗(一)
国花和国鸟
日本人自古把樱花作为自己的国花。日本古代神话有关樱花的传说很多,樱花酬谢时干脆利落,人们把它与武士的人生观联系在一起。日本各地都有赏樱花的胜地。每年春天,樱花盛开之时,家庭成员、公司同事一起在樱花树下摆设酒宴,饮酒、唱歌、跳舞、赏花、尽情交流是日本人的一种乐趣。赏花时节,人们欢乐的场面,也成为日本一道迷人的风景线。 神话和传说中常常提到的雉,是日本的国鸟。雉是日本特有的鸟,雌雄之间的大小,色彩差异明显,雄雉脸部为红色,颈部、胸部、腹部为暗绿色,背部略带紫色,尾部长,有不少黑色的带状羽毛。雌雉为淡褐色,身上带有黑色的斑纹,尾部短。雉生活在草原以及农田附近的灌木丛中,巢建在地面上,以果实、昆虫为食。
富士山
富土山是日本的最高峰,海拔3776米,是典型的圆锥形休眠火山,冬季半山腰以上均为大雪覆盖,雪景为富土山增添了一份美丽,成为日本的象征之一。富士山像一座巨大完美的圆锥,天气晴朗时,站在富士山上可以看日出和云海,风光旖旎秀丽,这里也是旅游胜地,一年四季都吸引着游人,凡来日本的外国游客也都慕名前往,一览富士风光。 日本的河流受其山地地形影响,大多短小而湍急,最长的信浓川也不过367公里。虽然由于落差较大,日本的河流可用于水力发电,但几乎都不能用于水路交通。 山间有湖泊,清澈见底,景色秀美,但面积都不大,最大的湖泊是琵琶湖,面积为674平方公里;最深的湖是田泽湖,水深423米。除此之外,由沙丘、沙洲与外海隔开而形成的咸水湖--霞浦湖,其面积为168平方公里。
气候
日本列岛南北长3000公里,跨亚热带到亚寒带,由于受复杂的地形和海流的影响很大,各地区气候差异显著。 由于受着有规律的季风影响,冬季寒流南下,夏季热带气流北上。在这两种气流影响下,冬夏两季各长达数月,而处于季风交替之际的春秋季,各为2个月左右。由于受太乎洋暖流影响,日本列岛的大部分地区雨水充足,年降雨量达1600-1700毫米,早春至夏季的作物生长期,尤其是6-7月的梅雨季节经常下雨,而每年的8-10月,西南部地区还经常受到台风的袭击。 冬季西北寒冷季风袭来,日本海沿岸降雪较多,使这一地区成为世界上屈指可数的多雪地带,每年新舄县等地积雪都深达4-5米,这与太平洋一侧多晴干燥的气候形成鲜明的对照。本州南部夏季炎热,差不多与东南亚相同,是典型的照叶树林带气候。夏季有3-4个月的时间气候与东南亚相同。因此,薯类及水稻等南方植物成为日本农耕文化的基础,进而使日本 文化具有典型的南方型特征。
文化
日本堪称世界上变化最迅速的国家,由于日本民族十分保守,使得现代的日本文化既表现了渊远流长的历史和日本大相扑传统,又具有相当欧化的倾向。日本的文学作品、影视艺术,就连书法都显现出新旧结合、东西交璧的特色。游览日本的城市,就会看到古朴典雅的寺院神社与现代化的摩天大厦相邻。丝弦演奏的民谣和节奏强烈的迪斯科同样受到日本人民的喜爱。日本的交响乐团众多,音乐水准已被公认为世界一流。 茶道和花道是日本人引以自豪的艺术。茶道通过奉茶的一套讲究的礼节表现高雅艺术。花道是将剪下来的花草枝叶插在器皿里表现美感和生气。茶道和花道是日本妇女的必修课,成为文化和教养的一个方面。
日本人喜爱体育运动。在日本打高尔夫球是经常性的体育活动,许多人喜爱这一运动,几乎每10人中就有1人是高尔夫球爱好者。柔道和剑道已被列入日本小学的必修项目。棒球在日本非常普及,是日本的国球。“相扑”被称为日本的“国粹”,已有2000多年的历史。日本围棋水平很高,中日围棋交流频繁。围棋、将棋(日本的棋)受到广大日本人民的喜爱。
饮食
说到饮食,不仅是以大米为主食、蔬菜、鱼与肉为副食的日本式餐点,而且西欧中国餐点一般也很普及,在日本可以品尝到丰富多样的餐食。日本是一个优质水资源非常丰富的国家,卫生设施也很完善,所以自来水在日本的任何地方都可以饮用。现代的日本文化更是多彩多姿。女孩子们在学习自古以来的日本传统文化,如茶道、花道的同时,也跳迪斯科。观览市区、古老寺院和高层建筑相邻而建的情景并不稀奇。故而现代的日本文化是结合了古老的、新兴的、西洋的和东洋的文化而形成。
产业
产业也是一样,自古以来,日本是一个农业国,可是在这一个世纪里,急速地工业化,成为现在世界上有数的工业国家之一。在大学,有从电子工程到国际经营学等各种学术领域,几乎所有的学术领域,在日本都可以进行研究。日本,是一个自古以来的传统文化和最先进的高尖端技术相结合的国家。
交通
在日本的国际机场有新东京国际(成田)、东京国际(羽田)、名古屋、关西国际、神冈、札幌、函馆、青森、仙台、新泻、富山、小松(石川县)、冈山、广岛、高松、松山、长崎、大分、鹿儿岛、冲绳、全部共20个机场。外国人来日本时的代表入国机场为东京国际(成田)和关西国际机场。从机场到市区的交通手段有电车、公共汽车和出租车。 治安 众所周知,日本是世界各国中犯罪率低,而拘捕率高的治安良好国家之一。
日本的货币
日本的货币是日元。纸币有1万日元、5千日元、1千日元3种,硬币有500日元、100日元、50日元、10日元、5日元、1日元6种。主要货币可以到可换汇的银行去兑换。各银行的汇涨相同。在银行或美国领事馆你常能得到最高的兑换率。机场兑币处的兑换率最低。饭店出纳处处于二者之间。在日本一般用现金支付,最近使用信用卡的店铺和个人有所增加。一般不用现金支票。
日本风俗(二)
娱乐及其它
只东京一地,酒吧、啤酒屋、夜总会等娱乐场所,就有数万之多,其中专门迎合商界人士的场所,收费比较昂贵。也有许多以一般工薪阶层为对象的,价位比较低廉。日本的工薪阶层,辛劳一天之余,很多人喜欢到旅社里的附设酒吧,百货公司的夏季屋顶啤酒花园等地小饮一下,休息一下。外来游客,也可利用这些地方。
另外,观赏日本历史悠久的古典戏剧、歌舞,体验日本文化的丰富内涵,应不失为一个好的选择。当然,如今的现代都布里,**、音乐会、芭蕾也是应有尽有。
芭蕾舞及音乐会
这类活动在各大都市都很活跃,剧院或音乐厅的设备也很好。著名的歌舞剧团或交响于队都有定期的表演剧目。世界著名的管弦乐队或独唱家,常来日本演唱。
歌舞伎是比能剧更大众化的一种戏剧艺术。它的成功,是由于广大观众的欢迎和支持,不象能剧的成功是受到当初幕府和宫廷方面的赞助。歌舞伎迥然不同的特色是:押韵的台词,奇妙的舞蹈,悦耳的音乐,豪华的服饰,多彩的化妆,以及其他精心设计的饰物。剧中的女主角总是由男人扮演。大的戏院都有附注英文的节目单。
文乐剧
这种木偶剧是日本另一种舞台娱乐,不但日本大众喜爱它,而且享誉国际。木偶戏多由三个人操作,每一个木偶有三条操纵杆来使木偶表演生动的动作。伴奏的是传统的音乐和民歌,木偶的服装都很华丽动人。
樱花舞
樱花季节的樱花舞,盛行于京都,穿着鲜艳和服者的舞姿,在日本传统音乐的声浪之中,分外动人。最闻名的是都踊(四月一日至三十日)和鸭川踊(五月一日至二十四日和十月十五日至十一月七日)。
日本及外国**
和世界各大都市一样,日本大都市有很多放映国际影片的**院。专门上映日本**的**院也很多。影片内容有很新的,也有富于历史意义的古老版本。日本片都用日文,外国片除用原来的外语以外,加有简短的日语说明。
歌舞剧
在日本很兴盛,著名的有宝冢,松竹歌舞团等,演员都是受过严格训练的年轻女子。
日本风俗(三)
日本偶人节
红、粉、白各色梅花绽开微笑带着春天的问候来到我们身边。在这春暖花开的季节里,有女孩子的家庭就会忙碌起来,为3月3日的偶人节作准备。偶人节是日本的传统节日,又称为女儿节或桃花节,源于中国。据说古时中国4日历的3月上旬,人们会来到河边洗手和脚,把罪孽、污秽、厄运洗,求得平安。到汉代己渐渐演变成在河边咏诗、饮酒,享受湖光春色了。 平安时代(794一1192)初期经过相当长一段时期吸收、融合。道教色彩非常浓厚。在吸收先进的中国文化之后,日本逐渐形成了自己的“和风文化”。那时在贵族中女性尤其是少女们非常流行赏玩偶人。 以后又与祈求身体安泰之风俗相结合,形成了用偶人按抚身体,然后把偶人和供物摆在用草编的织物上,再把它们一同放人水中任其漂走。 这一“送走偶人”的习俗,据说能把疾病和灾难带走。在日本中部地区这一古老传统至今仍保留着。最早,偶人是用纸或稻草做成的站立式简单人形,星移斗转,情人被做得越来越讲究,人们就不再舍得把它们放入河中顺水漂走了,而是将它们摆置家里,细细观赏。进入江户时代(1600一1868),更是出现了品目繁多的各式偶人,继而又模仿古代宫廷的风俗,一对和睦、相爱的皇室夫妇偶人端坐于铺设了红色绒毯的阶梯大陈列架的最上层,3名自女和5位乐手分别排列在前,再配上各种道具。以后,在江户时代中期每年的3月3日被正式定为偶人节。从此它作为一种女孩子的节日在民间盛行了起来。人们通过这一仪式,祈求女人‘健康成长、幸福安康,其中也包含被保佑而感谢的心情。
如今,偶人己被做得十分精教、华丽,价格也自然不菲了。这些造型各异、妙超横生的木偶娃娃不仅成为每个家庭里珍贵的藏品,也是难得的民族艺术珍品。一身金线织花的锦缎,摇曳于两旁的纸罩蜡灯,衬着娇艳的桃花,还有春季应时的盛宴,象征着美好、富足。自己的女儿将来能像偶人公主那样幸福,是每个父母的祝福。随着时代的变迁,偶人节也被赋予了更多的蕴意。在日本有女孩子的家庭,会买上一套木偶娃娃,每年的2月中旬,人们就早早地把俏人摆置出来,寄希望于女儿能早一些找到如意郎君,完 成婚嫁。3月3日的情人节一过就会立即收拾起来,以免女儿在家里呆的时间太长,找不到婆家。等到女孩子做新娘的时侯,她就把这些木偶连同父母多年来的祝福都带到小家庭,然后传给自己的女儿,如此什代相传下去。“点上灯笼,献上桃花,五人乐队吹起笛子敲起鼓,今天是快乐的偶人节。”悠扬的乐曲声响起来子,欢快祥和的气氛中浸满了人们对美好生活的热爱和向往。
日本的红日子
日本的节假日,反映在挂历上,都是以红色表示的,人们喜称为“红日子”。
节假日大体可分为三种,第一种是政府规定的节日,例如:元旦、成人节、建国纪念日、春分、天皇诞辰日、宪法纪念日、儿童节(5月5日)、敬老日、秋分、体育节、文化节、劳动感谢日等;第二种带有传统性的节日,例如:立春、端午、七夕、中秋。日本过去也按照中国的习惯过节,只是明治维新以后,学习西方,有些节也不过了,比如春节改成了元旦,不再过春节了。还有些受西方影响的节日,如圣诞节、五一、妇女节。另外还有日本自己的节日,如女儿节、盂兰盆节、七五三等。第三种是例行的星期六、星期日。
日本的节假日很多,稍不留心,自己还像往日一样打电话找人联系工作时,却一个人也找不到,一想才恍然大悟,又是“红日子”。
一到节假日,东京市里反倒是市井冷落鞍马稀。因为在城里上班的人大都住在郊区或远离东京市区的其他城市,节假日谁也不会再呆在城里了。很多商店干脆关门休息,公共汽车和电车也减少班次。所以越是节假日,城里越冷清。
人少有人少的好处。东京银座便开辟了步行街,号称“步行天国”,往南直达新桥,往北延伸到上野,绵延数公里。宽阔的大马路上,只有行人任意行走。大商店还是照样开门,人来人往,不失平日的繁华。有时街上会摆上一些桌椅,招待顾客饮茶喝咖啡或是品尝小吃。漫步在人行天国,还真有点“步入天国”的味道。
不同的节日有不同的过法。比如:端午节,在农村和中小城镇,用布做成彩色的鲤鱼旗,把它们挂在高高的杆子上,煞是好看。女儿节,每年三月三日让小女孩穿上和服,摆上小祭坛,装饰日本人形,供上红、白、绿三色的做成菱形的粘糕、白酒和桃花,祭拜完了,带着女儿游玩去。
过盂兰盆节时,社区便组织年轻人抬“舆”就是轿子。几十名上着花条衬衫、下面有兜档布缠身、脚穿草鞋的大汉抬着轿子,嗨哟嗨哟地满街转,当这种游行队伍经过的时候,人们倾城而出,争相观看,游行队伍翩翩起舞,丝竹音乐之声不绝于耳,蔚为壮观。她们的舞蹈其实并不复杂,就那么几种动作反复演作,舞蹈动作大都源于日本舞蹈,看起来很协调,极具日本民族特色。
日本的国庆节不是建国纪念日而是天皇诞生日。我也记不清是哪一天了,大概是天皇诞生日,当时还是裕仁天皇时期。我恰好在那一天到皇宫前去摄影,看到皇宫门口排着长长的队伍。出于好奇上前一问,才知道是天皇会见公民日,谁都可以进皇宫见天皇。进皇宫对于一个普通的外国人来说,是一件难得的事,于是我也就排队。进皇宫只能空身进,警察戒备很严。队伍由二重桥进皇宫。二重桥是著名的景点,平时只能站在远处眺望。过二重桥,就进了江户时代由大块花岗石砌成的大石门,门里有幢不太大的房子,可能是警卫们住用的。院里树木繁茂,花草修剪得十分整齐。没走多远,便到了一幢乳白色的楼房前,楼房大约二三层高。这时楼房前已是人山人海,都在仰首翘望。裕仁天皇不是总站在那里,大约15分钟出来一次,站在二层的大玻璃窗里接见群众。据说以前没有大玻璃窗,有一次有一个偏激的人上前要行刺天皇,这之后才装上了防弹玻璃窗以保护安全。天皇出现了,迈着慢悠悠的步子和皇后一起出现在玻璃窗里,向人们招手,并通过麦克风说“你们好”、“大家辛苦了”,说完招招手就又走回内室去了。人们也在那里招手。并没有听到人们喊“天皇万岁”什么的。
日本风俗(四)
日本从古代起就崇尚外国的技术和物品,只要是觉着好就积极地引进,随后将其“本地化”,使之变成日本文化中的一部分。日本的节日也不例外,而且其中的大部分受中国的影响很深。日本的节日大多是依照各地神社(庙宇)的祭祀活动而沿袭下来的,因此日本称节日为“祭”。古代日本的“祭”纯属是一种向神祈祷保佑的行为,但是今天的“祭”却充满了娱乐性、戏剧性和商业性。据统计,日本几乎每天都有一个地区举行“祭”。
日本的法定节日:在法定的国民节日里,学校、机关、企业都放假。
元旦:1月1日。按照日本的风俗,除夕前要大扫除,并在门口挂草绳,插上桔子(称“注连绳”),门前摆松、竹、梅(称“门松”,现已改用画片代替),取意吉利。除夕晚上全家团聚吃过年面,半夜听“除夕钟声”守岁。元旦早上吃年糕汤(称“杂煮”)。
年满20岁的男女青年在成人节这天都穿上传统服装,庆祝成人
成人节:每年1月第2个星期一。日本的成人节源于古代的成人仪礼,而日本古代的成人仪礼是受中国“冠礼”的影响。所谓“冠礼”,指男子成年时举行的一种加冠的礼仪。从加冠这天起,冠者便被社会承认为已经成年。日本仿我国旧礼制,始行加冠制度在天武天皇十一年(公元683年)。按中国古代阴阳学说,冠日多选甲子、丙寅吉日,特别以正月为大吉。1948年,日本政府根据民俗规定满20岁的人要过“成人式”,目的是要让青年意识到自己已成为社会的正式成员。凡年满20岁的男女青年在成人节这天要身穿传统服装参加官方或民间团体为他们举办的成人仪式,内容包括年轻人宣誓、长者的祝贺和参拜神社以及参加各种传统的文娱活动等。
建国纪念日:2月11日。据日本神话,神武天皇于公元前660年2月11日统一日本,建立日本国。“建国纪念日”的前身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前日本的“纪元节”(empire day)。第二次世界大战前和二战期间,当时的执政者为了在人民中间培植崇拜天皇的军国主义思想,将这一天作为纪念日本天皇祖先“建立”日本的功绩的纪念日。1948年在制定国民节日法时,否定了这个节日。1952年修改节日法时,又把2月11日更名为“建国纪念日”。从那时起,日本社会上就存在着赞成和反对两种不同的观点。
春分: 日历上的秋分日,按日历每年前后有所不同。歌颂自然,爱护生物。
宪法纪念日:5月3日。1947年5月3日,日本废除了明治宪法,实施新宪法。
男孩节(端午节):5月5日。在这一天,有儿子的家庭门前均悬挂着祝男孩子健康成长的“鲤鱼旗”。日本以阳历5月5日作为端午节。端午节与男孩节同日,所以这天家家户户门上还摆菖蒲叶,屋内挂钟馗驱鬼图,吃去邪的糕团(称“柏饼”)或粽子。“菖蒲”和“尚武”谐音,“鲤鱼旗”表示鲤鱼跳龙门。鲤鱼旗是用布或绸做成的空心鲤鱼,分为黑、红和青蓝三种颜色,黑代表父亲、红代表母亲、青蓝代表男孩,青蓝旗的个数代表男孩人数。日本人认为鲤鱼是力量和勇气的象征,表达了父母期望子孙成为勇敢坚强的武士的愿望。根据“尊重儿童的人格,谋求儿童的幸福,同时感谢母亲”的原则,规定这一天为全国公休日。
海之日:7月20日。制定于1941年,从1996年起成为国民纪念日。日本四面环海,为了感谢得自海洋的恩典,并祈祷能成为国运昌隆的海洋国家而制订。
敬老节:9月15日。日本人到42岁时才可以称“寿”做生日,通常被称为“初老”。到60岁时称为“还历”。77岁时为“喜寿”,88岁时为“米寿”,99岁为“白寿”,即百字少一,活到百岁就是“百寿”了。每年9月15日,日本各地都要开展敬老活动,为老人体检、整理修缮房屋、敬赠纪念品、组织慰问等。老人则根据自己的爱好,开展有益身心的活动。日本厚生省在这一天还要发布“长寿者名单”,登载在各地报纸上,只有百岁以上高龄者才能入闱。
秋分:日历上的秋分日,按日历每年前后有所不同,是天皇秋季祭祖的日子。
体育节:10月第2个星期一。纪念1964年第十八届奥运会在日本东京开幕。
文化节:11月3日。1945年以前,这一天作为明治天皇的生日举行庆贺活动。战后,它的主题被定为“爱自由,爱平等,促进文化发展”,在这天,对文化事业有卓越贡献者被授予“文化勋章”。
勤劳感谢节:11月23日。提倡勤劳,庆贺生产发展,国民之间相互感谢。
天皇诞生日:12月23日。明仁天皇于1933年12月23日出生。
日本的民间节日:
元旦:1月1日。这一天祝贺新年的到来。从元旦到1月3日这三天叫做“正月”,是不干活的。新年里,大家去参拜神社或到朋友家去拜年、喝酒,吃新年里独特的美味佳肴。孩子们玩日本式纸牌、放风筝、拍羽毛毽子。新年里,还在门上拉上稻草绳、插上松枝,意思是“插上树木迎接神灵降临”。装饰松枝的时间是1日至7日,这一期间也叫“松之内”。
镰仓节:2月在秋田县横手地区。在镰仓节前夜,孩子们聚坐在一个纵横2米左右,被称为“镰仓”的雪屋里喝甜酒、吃甜饼,屋的中间设一祭坛,用来祭拜水神。在为期两天的镰仓节期间,游客们被请进雪屋,品尝日本米酒和米糕。
女孩节(偶人节):3月3日。这是日本女孩子的节日。这个节日起源很早,要上朔到700年前的平安时代。如今的庆祝方式是从江户时代传下来的。有女孩子的家庭都要供出小巧的偶人(也叫“雏人形”),祝愿家中女孩成长与吉祥。这种小偶人价格昂贵,女孩的父母,尤其是外祖父母,差不多都要为她买一套精美的小偶人。少的摆一层,多的用“偶人架”摆上好几层,最多的可摆七、八层,而最上的一层,大多是一个皇帝和一个皇后。女孩从一岁时得到这些小偶人,以后每年3月3日都要拿出来陈列,直到出嫁时带走。
七夕(乞巧节):7月7日,被隔在银河东西两岸的牵牛星与织女星,只能在每年的这一天相会。这是中国的传说与日本古老的习戍俗的融合。7月7日这天,人们在庭院前供上玉米和茄子,把写有歌词、心愿的五彩诗笺系在竹竿上,祈祷女孩子的手艺象织女一样灵巧。据说在日本,七夕节始于圣武天皇天平六年。每到“七夕”,妇女们便在一起玩各种游戏,其中最为常见的是“乞巧”。
盂兰盆会:8月15日左右。盂兰盆节是日本民间最大的传统节日,又称"魂祭"、"灯笼节"、"佛教万灵会"等,原是追祭祖先、祈祷冥福的日子,现已是家庭团圆、合村欢乐的节日。每到盂兰盆节时,日本各企业均放假7至15天,人们赶回故乡团聚。在小镇和农村生活的人还要穿着夏季的单和服跳盂兰盆舞。
赏月:阴历8月15日和9月13日夜晚月圆之时,用麦芒装饰门窗,以酒和团子供奉月神,祈祷度过顺利、美好的秋天。
彼岸:春分、秋分前后7天时间。这期间祭祀先祖亡灵,举行佛事,前往扫墓。
“七五三”节:“七五三”是日本独特的一个节日。每逢11月15日,3岁和5岁的男孩、3岁和7岁女孩穿上鲜艳的和服去参拜神社,祈愿神灵保佑他们在成长道路上一帆风顺。据说这种习俗始于江户世代中期。这一天,孩子们都要吃“赤豆饭”,还要吃专为庆贺“七五三”而做的红色或白色的棒形糖果“千岁糖”,希望孩子吃了可以活泼健壮、长生不老。古时日本人视奇数为吉祥之数,其中“七五三”又是最无忌讳的数字(与之相反,四和九是日本人最忌讳的数字)。
除夕:12月31日夜晚,人们一边倾听寺院里传来的108响除夕钟声,一边吃荞麦面条。它象征着人们对幸福的祈祷,愿它象荞麦面条一样久长。
另外,日本还有许多形形色色的节日、纪念日:
北方领土日:2月7日。1855年2月7日,日本和俄国缔结了《日俄通好条约》(即“下田条约”),规定北方四岛为日本领土。1981年1月6日,日本政府举行的内阁会议上正式决定把2月7日定为“北方领土日”,以推动收复北方领土的运动。
比基尼日:3月1日。1954年3月1日,美国在比基尼岛上空爆炸氢弹,残害了二十多名日本船员。日本人民每年在这一天都举行活动,反对美国的侵略政策和核战争政策。
入学式:在日本,学校新学年、幼儿入园仪式、公司欢迎新人都是在樱花盛开的4月举行。在日本人看来,万物如此开头,是理所当然的。
高山祭:4月14-15日。高山祭是岐阜县高山市祭祀“产土神”日枝神社一年一度的节日。由市内各界组织的豪华的花车参加祭典,在市内各条街道游行。
夏节:数以万计的群众在东京的浅草庆祝为期三天的夏节,迎接夏天的到来。
富士山“开山”日:7月1日。每年由此拉开登山季节的序幕。
京都“大文字”送火节:8月16日。在京都市东郊如意岳(也叫大文字山)举行的盂兰盆会。在这座山的中腹,设有75座火床,形成“大”字,在火床里放松木劈柴,在晚上八点钟左右同时生火燃烧。“大”字的第一笔画长73米,第二笔长146米,第三笔长124米。据传说,从前如意岳山麓耷座寺院失火时,这寺院的主佛阿弥陀如来佛升在山顶上发出光芒,照亮四方。从这以后便每年举行“送火节”,纪念阿弥陀如来的灵验。
防灾日:9月1日。日本发生关东大地震后,日本各届在每年9月1日这一天都要进行规模不同的防灾训练或演习。
厕所日:11月10日。日本厕所协会于1986年1月在“第一届厕所讨论会”上决定每年11月10日为“厕所日”。
两年后这个女孩后悔了,她依旧单身找不到对象,看到那个男人却娶妻生子,一家三口生活十分幸福,她懊恼那生活应该是自己的,却因为彩礼而闹成这样,可惜再后悔也已经没用了。就我个人认为彩礼钱的确是可以看出男方的态度,但这并不是唯一准则,你要看他愿不愿意为了你而做出行动,是愿意去借呢还是双手摊开说没钱,前者你完全可以放心嫁给他的,因为他已经为你做出了努力,也已经尽力了,而后者就是不想去付出才会一句没钱来打发你。既然都已经看到对方的诚意和态度,那彩礼是多是少也已经不重要了啊,干嘛要因为这个金钱而拆散你们的感情呢,这等于是自毁幸福啊。
事件梳理:男人和女人相恋多年后打算结婚,彼此的父母都同意这段婚事,原本以为会顺利进行下去,却没想到败在了彩礼上。女方父母要求男方给二十万彩礼,由于男方家庭本就不富裕,砸锅卖铁只凑出了十五万,没想到在迎亲路上女方父母执意要多加三万,男方忍无可忍直接退婚,把十五万彩礼拿回来。这段感情就这么崩塌,女方在当时还觉得是男方不够爱自己,区区三万块都舍不得拿出来,她也并不后悔没结婚,直到两年后看到他结婚生子,一家三口生活非常幸福,且男方也越来越有钱,女方这时候才后悔莫及,觉得是自己错过了幸福。
01、男方已经拿出所有诚意,女方不应该再狮子大开口男方的家庭条件是比女方好一些的,在城镇上有房,家里也有一辆十几万的车,但男方父母也只是工人,辛苦大半辈子才有了如今生活。二十万彩礼他们拿不出来,又是找亲戚借钱,又是卖车凑彩礼的,光是这个行为就已经能够知道男方是真心实意想要娶女方的了,不然不会这么大费周章去借钱。男方不是富裕家庭,不是说有钱而不愿意给那么多,是真实情况已经没有钱了,你突然再要求加三万,这三万要上哪里凑?更何况你还是在婚礼当天要求加三万的,哪怕你提前说这个要求,男方也能有所准备啊!女方家人真的是太过分了,这场婚姻就像是一场交易,能多赚点就多赚钱的感觉。
02、女方没有站在男方角度考虑再者就是女方也很过分,女方就任由自己的父母提出刁难问题来为难男方,她压根没考虑过男方的情况,也把自己当成物品一样进行买卖。说白了女孩就觉得男方要给这么多钱,她想的只有自己的父母不容易,没有考虑过男方家庭为了凑15万彩礼的不容易,但凡她能站出来跟父母说一下都不至于闹那么僵。更何况是女方要嫁给男方啊,不是女方父母嫁给男方啊,女方完全可以拒绝父母的这种过分要求啊,而她却任由父母这样做,也真的挺自私的了,说句难听的话,男方能拿出15万娶你是因为爱你,并不是因为你值这个数!
这个新娘子真的是活该,一点都不值得同情。
呵呵,是应该请客的!
你就送那个东西,并不是每个人都会喜欢的啦,反而这样会使你给他们的印象不好啦! 虽说你上班时间不长,那正好吖,借此来讨好你们之间的关系!
以后工作好过一点吖!
说起炸猪排,它是一种上海很有特色的上海小吃。基本每个人都有吃过炸猪排,不过不同的商家炸猪排的水平差异很大,炸猪排的美味有时通过电视上就能感受的到了。那么本期的上海文化,为你解析。
1、铜川路炸猪排
他家的猪排是真的嗲。炸得金黄,表皮酥脆,配上辣酱油,不要太幸福!
地址:普陀区万镇路1270号(近三哥烧烤)
2、倪同学炸猪排
猪排非常的大,而且非常有嚼劲。配上店里的罗宋汤,元气满满!
地址:浦东新区南码头支路49号(近浦东南路浦三路)
3、阿宝猪排
排队超级多人!人气特别旺的一家店刚炸好出炉后,递到你手上,咬一口满满的肉香!!
地址:黄浦区云南南路95号(近金陵东路)
4、富春小笼
他们家可不止有小笼包好吃,连炸猪排都鼎鼎有名,酥上辣酱油,实则美味。
地址:静安区愚园路650号(近镇宁路)
5、阿华炸猪排
开了多年的老店,味道却一如既往的没变。好吃的基础上,还实惠!吃货们记得都去哦!
地址:宝山区大华新沪路689号(近大华二路)
6、云南南路炸猪排
小时候的味道,而且店内环境也特别的好,吃的也放心。猪排炸的非常适合火候,包裹着香味,咬一口香味四溢。
地址:黄浦区云南南路111弄内(近金陵东路)
7、柏阿姨小吃
在那块地方人气很旺很旺,阿姨走的是亲和路线,很多小青年都很喜欢。不过生意太好卖的太快,所以大家要手快哦!
地址:宝山区通南路88号(长江二中门口)
8、兰桂坊酒家
大酒家的菜色,一般都是比较平均,但是这家酒家的炸猪排才是头等好吃,因为是大酒店出品,质量非常有保证,火候香度热度都掌握的非常好。
地址:长宁区娄山关路417号(近仙霞路)
楼主的问题太多,可能需要写一本书才能说明白,佛法博大精深、圆融无碍、彻底究竟、您最好到经书中寻找答案,自能一切明了。
这样的情况即使再经历几亿大劫也不可能发生,楼主是杞人忧天。人只是六道众生之一,根性顽劣、迷惑颠倒、认假为真、执着于假象(你现在应该感觉自己固定不动,其实就像看**,**每秒26个镜头,而地球每秒旋转26万次,其实你现在在疯狂旋转,这就是假象,佛早说了:凡所有相、皆是虚妄),对佛法难信难闻,绝大多数还是直奔地狱、饿鬼、畜生道去了,业报受完还会转生为人,六道轮回无有间隙、无有停顿、无始无终,要么地藏菩萨也不会到现在还在地狱渡众生了。
您说的这个问题是站在地球上从凡人的角度考虑的,佛是用法眼看世界,这就像小学生理解不了教授的思维方式一样,不可同日而语。生而为人、四大苦空、何乐之有?有什么可留恋的,都登极乐去净土是好事。
大圣佛陀正觉人生宇宙实相后,广为众生说法,从不说人之由来与人之寿终后有始有终,人之生命是无始劫前即有,不是由无而有,由有而无,佛陀正觉诸法无生,无对待故,人命之由来,更非佛所造,非余人所造,无始即有,佛陀觉悟诸法实相,从不说第一因,这是大圣佛陀所正觉,了知众生无量劫前即有无量无边,诸佛亦无量无边,其数之多,不可称不可计,非算数譬喻所能知之。 佛教的生命轮回,是个无始无终的封闭圈。若有始,便有终,那就是一段直线,就不会是轮回封闭圈。不承认生命有始,就不会犯无因论过错。故生命有始论、生命有本源说,都非佛教的观点。生命从全体的角度讲无始无终、轮回不息;从生命的个体角度看,生命无始或者无终、或者有终——因为入佛门,学正法、走正道,会有证涅槃、终结生命轮回之时,对此类众生来说,生命无始有终。
简单说一下人吃什么,佛教把食定义为牵引、长养、持续。食不只是维持生命现象的重要元素,也是牵引众生死后再轮回的最主要力量,更是智者觉者圆满生命层次、解脱生死轮回的动力。因此,佛教认为个人如何取食,将决定其心灵位阶。佛教认为「食」有九种,其中包括四种世间食及五种出世间食。至于四种世间食系指「段食」、「触食」、「思食」、「识食」,而五种出世间食则是指「禅悦食」、「法喜食」、「愿食」、「念食」、「解脱食」●四种世间食 佛教将「段食」、「触食」、「思食」、「识食」等四种归类为世间食。 「段食」即以香、味、触为体的饮食,可以资益肉身,如米、面、菜、水、果实等物质,分分段段故称段食。 「触食」即精神主体透过感觉器官接触外境所产生的意识作用,可以长养感觉、意志或肉体。如接触柔软美好的境相或益智书籍,可以令人愉悦和奋发向上。 「思食」即意志作用,期望自己所好者能够存在。如灾难发生时,求生意志强的,存活的机率高。 「识食」指精神主体,依前三食之势力,产生思想、语言、行为三业,凡是造业(作用)必有果报(反作用),形成死后转世轮回的力量,维持身命的连续流转。 ●五种出世间食 至于佛教认为能让人度脱烦恼痛苦或生死轮回的出世间食则有五种,包括「禅悦食」、「法喜食」、「愿食」、「念食」、「解脱食」等。 「禅悦食」是修行人澄心静虑,资益心神,得禅定之乐。 「法喜食」是修行人听经闻法,得知人生宇宙的道理,心生欢喜,善根增长,智能大开。 「愿食」是修行人发大愿,利益众生,断烦恼,证悟真理,以愿持身,常修清净行。 「念食」是修行人正念分明,忆持善法,信受奉行,心不颠倒妄想,不分别计较,不攀缘执着,得以超越烦恼。 「解脱食」是修行人实践解脱圣道,断烦恼业缚,不受生死逼迫之苦。
附一篇《杨振宁谈物理学与佛教》如您自认为学识过人可与杨博士试着探讨
因为对科学感兴趣,我高考时报考了物理系。在大学读书时及毕业后就对佛学兴趣日浓。今天我想从科学的角度谈谈我的佛教观。佛教是科学的、理性的,是符合科学精神的。科学是理论和实践的总和。科学理论和科学实践相影响、相促进。人们在长期的科学实践中获得了新发现。而这些新发现又不能用原有的科学理论来解释时,人们就提出各式各样的假说。
一种假说被大家广泛接受必须具备三个条件:
第一,它的理论体系必须是自洽的,即它必须自圆其说,不自相矛盾的。
第二,它必须对已有的发现能够准确地描述,即这种假说能自圆其说,并且是符合现有的科学实践的。
第三,根据这种假说能够得出一些推论和预言,而这些预言能够被将来的实验和观测所验证。当越来越多的推论和预言得到验证时,这一科学假说就得到科学家的广泛接受,而这一科学假说也就被称为科学理论了。
如果这一理论描述、解释和指导的对象广泛而重要,这一理论就被称为伟大的科学理论,如牛顿力学,爱因斯坦的相对论。牛顿力学适用于所有宏观物体(非微观粒子尺度)在非接近光速运动时所遵循的规律,相对论能描述所有宏观物体在相对光速而言的低速,以及接近于光速的高速运动时的规律。
这二种理论被提出的时候,它们能解释人们用旧理论解决不了的问题,并且根据它们所作的推论和预言都被以后的大量观测所证实。相对论是牛顿力学的推广,牛顿力学是相对论在低速时的特例。
因为这二种理论的适应面非常广大,因而牛顿和爱因斯坦被公认为是最伟大的科学家。他们的理论是最伟大的科学理论。卫星上天、潜艇入海、运动比赛、天文观察等都受这种理论所描述的规律的制约。
同样,佛教也完全具备科学理论的三大特性。首先,佛学理论是自洽的、圆融的。四圣谛概括了人生多苦的现象,指出人生多苦的原因,指明了涅槃入灭的方向,指出了修习正道的道路,佛教的发展形成了众多宗派,各宗各派有各自独特的理论依据和修习方法,其基本的理论和目的是一致的。
其次佛陀成道后提示了宇宙和人生的根本道理,解释了社会和人生的种种现象,更重要的是听从佛陀开示修习的许多人都体验到了佛学所指出的种种境界,因而佛教在当时就得到许多人的拥护,产生了广泛的影响。我要强调的是佛教的实证性。听从佛陀的指示,依法修行的人都能或多或少地证实佛陀所言之不虚。佛学不是纯粹理论性的哲学,而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实证科学,虽然它包含了伟大的哲理。依佛学修行实践就是学佛。
第三,佛学描述的一些自然现象对达到相应修行功力的人而言是一种实践观测,而对于普通人众来说则只能姑且信之,但对今人的自然科学的观测结果而言,就是伟人的科学预言。佛陀在千百年前就说过:一钵清水中有微虫八万四千,以及有关宇宙结构的三千大千世界等,这些都为现代科学中的微生物学和天文学所证实。
现在有些人会对佛教不够了解的情况下指责佛教是迷信、是不科学的。其实这些人中相当一部分对科学也是了解不够的,是对科学采取迷信态度的,是缺乏真正的科学精神的。佛教的六道轮回的因果报应说往往被人攻击为迷信。这种人的论据之一就是有人做恶事也没得恶报。有人做好事也没得好报。其实这是对六道轮回业力成熟才得果报了解不够。论据之二便是因果轮回怎么没人看得见。
事实上从佛教产生后的两千多年来,历史记载了许多看得见因果轮回、只有种种神通的修道人。看不见的东西并不就是不存在的。我们的眼睛不能感觉到红外线、紫外线;我们的耳朵听不到超声波、次声波;我们看不见微生物,更看不见原子等微观粒子,我们也看不见听不到我们周围如今到处充斥着的大量电磁信号,如无线电波、电视信号、手机信号。
我们能看见阳光却不能马上知道光具有波粒二象性。但是我们把上述东西作为科学常识而深信不疑,因为当今流行自然科学。科学的实证精神在于科学不会因为你相信就让你轻易地检测到,也不因为你没有去观测而不存在,而成为迷信。
如果一个人想深入了解我们感觉器官不能感觉到的科学规律和科学现象就必须认真地跟科学领域中的善知识虚心学习。随着从小学读到博土毕业,你就能逐渐学到更多的科学理论,做更多的科学实验和观察,借助于科学仪器感知更多的科学现象。
如果一个人不学习科学而仅仅因他不懂许多科学现象和规律却去指责科学现象和规律为迷信,这是非常可笑的。同样佛教所揭示的真理并不会因为你没有跟善知识学习、没有修行,就指责成为迷信。佛学也不会因为你仅相信而不努力用功就让你轻易把握。
佛教是智信而非迷信,是智慧者的信仰。印度和中国世世代代的历史人物证明了这一点。科学是人类智慧的运用,而佛学正是令人断除妄念显现众生本具智慧的,所以科学与佛学丝毫不矛盾的。
佛教的科学性-正确认识佛教从这里开始!佛经中很多论述,与现代科学惊人的吻合。大到宇宙的形成、太阳系及银河系的构造,小到寄生虫、微生物的观察;甚至相对论、量子力学等尖端科学等,无一不证明佛教的真实性。下面略举数例
三千大千世界与宇宙
佛陀在《起世经》中对我们这个宇宙的状况作出过准确的描述,原文是古文,大家有兴趣可以找来看看。
佛陀以一千个太阳,一千个月亮组成的世界为一个‘小千世界’,而以一千个小千世界形成一个‘中千世界’,再以一千个‘中千世界’为一个‘大千世界’。一个‘大千世界’就是一佛化土。李庆宏居士在《佛教起信与入门》一书中分析认为:小千世界对应的三维空间即为银河系。佛陀把一千世界合在一起讲,并且说明了此小千世界‘犹如周罗(盘起的头发)’,即不仅圆,还带螺旋状,正是银河系的形状。而且指出银河系有上千个有人的星球。佛并未把无数没生命的星球放进去,因为人是正报,物是依报。
三千大千世界对应的三维空间即我们当前观察到的整个宇宙星空。
如果把三千大千世界理解为三千个大千世界,算下来就是30亿个星系(目前天文学家已观察到约10亿个星系),这个三千大千世界是同时成住坏空的,这就符合当前的宇宙大爆炸理论。
这种三千大千世界有无数个,也就是说目前人类观测到的宇宙还没有超出一个三千大千世界。
《起世经》还提到我们这个小千世界中(即银河系)有阎浮提、瞿陀尼、弗婆提和郁单越这四个大洲,地球属阎浮提洲之一。其它三个大洲应指银河系其它类型的外星人。佛陀对他们作过详细描述,包括脸型,寿命,生活状态等。四大洲外还有‘八万小洲’,应是其他类型还没进化出高级生命的星球。
《瑜伽师地论》卷二记载:‘又此世间,二十中劫坏,二十中劫坏已空,二十中劫成,二十中劫成已住。’根据部分佛教典籍的论述,一小劫为1,680,000年。每20小劫为一中劫,即33,600,000年。80中劫为一大劫,即2688亿年。这就是一次宇宙大爆炸的寿命。我们目前测定的宇宙年龄是137亿年,也就是说我们这个宇宙现在是中年。
我们大致算一下,其中‘成’和‘成已住’的年限是672亿年,生命仅在‘成’和‘成已住’的阶段出现,太阳系已形成46亿年,约形成十几亿年后开始产生最简单的生命;太阳系还有47亿年的寿命,后面若干亿年地球上已不适合生存,算下来刚好。
论地球的形状
《楞严经》载,佛的弟子阿那律陀双目失明,后成罗汉。在开天眼后看见阎浮提(地球)就象掌中的庵摩罗果(印度一种椭圆形的水果)。若不是实证,2500年前怎么知道地球是圆的?
《俱舍论》描述到地轮依水轮、水轮依风轮、风轮依空轮。这表示地球是圆形的,地球表面大部分是水,水外围是大气层,大气层外围是太空。
准确指出月亮阴晴圆缺的原因
佛在《起世经》中准确指出月亮阴晴圆缺的原因(于黑月分第十五日,最近日宫,由彼日光所覆翳故,一切不现。),现在的西藏人则还可以根据佛教的《时轮金刚续》准确测算日食月食。
论微生物
释迦牟尼佛曾指著桌上的一杯水说,这杯水中有八万四千个众生存在(佛观一碗水,四万八千虫)。这八万四千是虚数,表示非常多的数目。即不用显微镜就看见了水中的无数微生物。佛当年规定弟子喝水都要先过滤,尽可能避免伤害大一点的微生物(太小的就没办法了)。
论寄生虫
释迦牟尼佛说人身是个虫窠,人体内的虫约八十种。还指出确定位置和活动状态。今日由于科学发达,发现人体内的寄生虫,如蛔虫、蛲虫、便虫、钩虫、丝虫、绦虫、肺蛭虫、肝蛭虫等有数十种之多。(详见〈治禅病秘要〉及〈正法念处经〉。)可能在人要问了,2500多年前,没有任何现代科学,怎么对大到宇宙,小到微生物,了解得如此清楚?
实际上一切都在识心中,人可以通过深度的精神修行,在大觉悟后,认识到宇宙的一切。我们完全有理由相信,即使从现在开始经过50亿年的科学研究,人们对宇宙本质的了解还是及不上佛陀。这是由识心本身的属性所决定的。佛是亲证,而许多现代科学,只能靠推测。如万物都是从空无中产生,以及所有物质依观测而存在,是现代量子力学铁定的结论。科学家无法从感性上理解,但也不能不接受这种结论。而佛早就指出万法心生,诸法无我。
《楞严经》指出:“一切因果世界微尘,因心成体”。又如近年兴起的宇宙全息理论,在《楞严经》上也可找到印证:“于一毛端含受十方国土”。这种例子举不胜举。二千多年前的佛学理论,近百年来才被现代科学一一验证。现代黄念祖居士说:“近百年中由于相对论、量子论、亚原子物理学、太空中的宇宙研究等等,所取得的成果,给佛教哲理增添了许多实际论证和实例”。无论如何,我们至少可以看到:佛教与科学是彻底相容的。
老虎:тигр(单词读音是:及哥儿。拼读是及哥p,p发的是颤音,不会发的 就都成儿,而且它是在词末,所以颤的 非常不明显,加上重音在前面,所以就读成及哥儿)
爸爸是:папа(读法同汉语,只是语调前一个要读二声,第二个读一声)
отец是父亲的意思。读成:啊借呲(重音在e上所以是借)
两个单词用法同汉语,有口语也有书面语之分
阿炸是什么我不知道,可能是你听的不太清楚吧
佛教不是单纯说不和女性发生关系,之所以有五戒,是因为人对*通常会产生贪爱,这是“无明”之心,这种“无明”可以引发业力形成将来的果报,使你生生世世无法超脱,所以要戒除。这是内地佛教的说法。
但是在藏传佛教中认知就不一样,他们认为男身代表阳性、金刚界、慈悲等方便法,女身代表阴性、胎藏界、智慧等法。智慧与方便为成就佛法身和色身不共的因,在显教中以修持慈悲、菩提心、布施度等五度方便法门去成办佛色身之因,以观修四圣谛、诸法无我等智慧法门去圆满佛法身之因。在密法中则依自心最细微的心风去成办佛的法色二身,通过观修令最细微之风自生成佛父,从佛父心间生出最细微之心所成之佛母,由佛父佛母行双运,引生相续内的空乐无二慧,依此去证得佛的法色二身,为令表征以修持智慧方便双运,空乐无二法证得佛的法色无二身,故显双身佛相。有人认为双身佛仅仅是一种象征,认为双身佛男女相抱是代表人心灵中两种性质的统一,但也有人认为藏传佛法确实会以性行为作为修行的方法。
其实学佛守戒要知道为什么而守,如果单纯是为守而守,那就生了“执”心,也算是“无明”了。
上面有朋友说在家也可以修行,的确,但是难度很大。说个最简单的方面,对父母对妻儿的感情会让人产生依恋,在一起过了一天觉得不够还想过第二天,这种不舍也是“贪爱”,进而因贪而生“嗔”“痴”,使人生出“苦”“乐”二受或者做出一些事情形成将来的果报,所以这也是为什么人们要出家修行的原因~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