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丧事喜办”现象层出不穷,老农想不通,难道很值得高兴吗?

农村“丧事喜办”现象层出不穷,老农想不通,难道很值得高兴吗?,第1张

对于题主提到的农村“丧事喜办”这个问题,也许是人们理解有误。亲人仙去是一件很悲痛的事情,怎么会值得高兴呢?

真正“丧事喜办”我倒是见过一次,已经好几年了,而且我亲自去参加了那个葬礼。记得那回是我兄弟的祖祖去世,享年100岁。按照我们这里的风俗,凡是满95岁以上高龄寿寝的,都要戴红孝,贴红联,寿棺上披红布等,一切按“喜事”的规格来办理。在随礼时,主家还会回礼一分带红色包装的喜糖,只要是沾亲带故的,都要穿上红色的孝衣。那场景,好一片喜庆样!帮忙的穿进穿出分外热闹!

其实呢?逝者的子女内心还是悲痛的,你别表面上看到他们有说有笑,那是在面对宾客时装出来的。农村不是有句俗话吗?“家有一老,如同一宝”,一旦自己心心念念的至亲仙逝,哪有高兴的道理?

从办葬礼的方式上来说,有请道士绕棺做道场的,比如我们四川、湖南(湖南还有赶尸的传说)、湖北某些地方(湖北土家族把道士称为端公)。有请和尚念经祈福为逝者飞升的,比如浙江沿海一带。还有摆台唱大戏的,不甚枚举。

也许有些人认为现在农村整酒风盛行,每当有亲人去世后,就会大宴宾客、收刮钱财。硒哥哥不这样认为,中国人的风俗是希望自己在生时活的“轰轰烈烈”,去世时走的“风风光光”。而后辈人在办丧事时正好遵循了这一点。

为什么各个地方政府为了狠刹整酒风,单单把“婚丧嫁娶”除开呢?我想,一是中国的传统习俗不能丢。二是要考虑民族感情。人生中,把结婚放在第一位,结婚也就预示着生的到来。把丧事放在第二位,也就说明了人从生到死的过程,最终会划上一个句号。

现实 社会 中,也不可排除许多弊端,比如现在的农村,在葬礼的晚上,会出现许多什么“军乐团”啊,“舞狮队”啊!“带哭丧”啊等。这些节目中甚至还有一些低俗的东西出现,这是非常不适适宜的。也许这就是许多老农认为的“丧事喜办”吧!

硒哥哥呼吁大家:乘父母还在时,多回家看看父母,老人更需要关爱。让老人最幸福的事就是儿孙绕膝!不要去做网上孝子,更不要在父母去世后把丧事大操大办,丧风恶俗。

农村丧事喜办,在我们地区已经成为过去式了。

记得小时候,家里老人死后都要隆重的办一场,家里没钱借钱也要办,几乎都是这样。三天吃喝,村里人都帮忙,抬棺材的打赏,拿花圈的打赏,抬精的打赏,还有吹手,几步一停一打赏,那时候吹手是个赚钱的行当。第二天,第三天晚上还有节目,都演二人转。记得那时候,谁家老人过世,小孩子都高兴,因为有热闹看,还能吃上几天,大人帮工,小孩自然就去吃饭。只是苦了办丧事的家庭,有的没钱也要打肿脸充胖子。办喜事是赚钱的,而办丧事是陪钱的,陪的还不少。

雇吹手演二人转已经过时了,现在就是演也没人看。后来用喇叭代替吹手,一些过程都略掉了。十年前,有一家老人死后,只雇抬棺材的人,老人入殓后直接抬到山上埋了,给村民钱,只招待亲戚,村里有些人仿效。现在连大棺材当地政府也不允许了。其实这些习俗是不好的,但会随着 社会 的发展而一点点变成 历史 。我们地区有些十五清明买鲜花,这也是时代进步的表现吧。

其实丧事喜办,意思是老人生前好好对待,死后不用大操大办,正常的死亡也不要过度伤心。如果为了办丧事而花费很多钱,让别人热闹一下,老人家属还要花费很大精力,那可就不是喜丧了。

首先,死人肯定不是一件值得庆祝值得高兴的事。

丧事喜办最早的时候是针对高寿的老人去世后的丧事形式,有些地方认为老人高寿去世是仙逝,是要成仙到极乐世界去的,所以要当喜事来办,还要请戏班子来唱戏,但即便如此,孝子孝孙还是悲伤的。

我19岁父亲去世,整个丧事前后几天都是在悲哀的氛围中度过,那时如果有家人在白事上不哭不悲那是会被人戳脊梁骨的,更别说嘻嘻哈哈。但不知从何时起,这种形式发生了变化,请人唱歌,请人演滑稽戏,甚至请人来跳一些低俗的舞蹈变成了丧事的主流。

现在人们的生活水平提高了,但素质却变低俗了,一个个跟风,你家请了唱歌了,我也请唱歌,相互攀比,你搞得热闹,我办得比你更热闹,丧事不再是去追悼死者,只是众人嘻戏的聚会,打牌,看低俗表演,甚至脱衣舞都有。

究其原因,是当下国民意识形态的缺失,无信仰无敬畏!

关于这个问题我做不到,丧事喜办。家里边儿突然少了一个人。就这么离开了我们不管老人是生病离开的,还是自然生老离开的心里边儿都是接受不了的。低落的心情还要把老人的丧事办的喜庆。根本就是无从接受的。真正有心有感情的人,孝顺的人是做不到丧事喜办的。家里边儿刚去世一个亲人没有那么高兴。对于没心没肝的只为了收份子钱,感觉他平时给别人了那么多钱呀,自己家终于办了一次事情,别人也给他随份子钱。也为了面子把事情变办的风风光光的为了自己活着的人的面子。生的时候该孝敬的孝敬,该生病了该看的看,该吃什么的吃,想去哪里转了,抽出来时间多陪陪,带着家里边儿亲人到处去转转,看看大千世界。当身边的亲人去世的时候,那是非常沉痛的。我是做不到喜庆大张旗鼓高高兴兴的办。但是也不能亏了来到家里边儿的亲朋好友。做到实实在在就好。亲人都不在了,你在办的喜庆在高高兴兴的。又有什么用呢?

农村丧事喜办现象层出不穷,其实这个问题对现在而言是比较普遍的,像以前办丧事,都是哭得稀里哗啦,是因为亲人走了心里难过,但人死不能复生,活着的人不还得要好好活吗?其实也不是所有的伤势都是喜办。

1小时候看到办丧事的记忆。

记得小时候在我们村里面,有一个40多岁的人生病死了,而他的儿子才11岁,而他死了之后他们家人还不敢把这个消息告诉他,年迈的父亲,后来没过多久,他的父亲自己也知道了消息,因为伤心过度不到两个月也去世了,像这种丧事就办得让人同情,村里的人都觉得他们家太可怜了,后来没过多久,他的小孩也辍学了,那小孩就上了小学三年级,经过这件事之后我再都没有见过他,直到长大了,现在才看到了他,而且他还混得风生水起,这可能就是人们所说的穷人家的孩子早早当家吧!而且在我们老家还有一种说法叫,爹死儿子乖,这句话虽然不好听,但我只是在这里面表达一下他们家小孩很努力。

2 北方喜丧的习俗比较多。

上面主题上所说的丧事喜办其实这是有一定的说法而得,而且还得看死者的年纪。以前父母在北京打过五六年工,我放暑假也会过去玩,然后经常能看到有老人死了之后,他们都会请那些二人转演员或者唱歌的,还要请哭丧的人,当时我也感到不解,后来听北京的老人们说这种叫喜丧,而不是所有的伤势都能办喜丧,而是要那种七八十岁的老人去世之后才能办喜丧,因为他们已经到那个年纪,,活的岁数比较大,没有什么遗憾,所以这种才办喜丧,像年轻一点的就不可以办,(这种我就不解释了),因为这种说起来比较难听,毕竟使使者为大。

其实像北方人办喜丧这还是较多,在我们南方这种虽然有,但不是主题上所说的丧事喜办层出不穷,在我们农村还是比较少,而且不是说所有的农村都可以办,毕竟他们有自己的风俗习惯,而且在农村的人思想比较落后,很多还是不会选择喜丧,如果在我们村丧事喜办的话,会被上一辈的老人责骂和谴责,在村子里面也抬不起头来,人家会说你不孝,所以说这种现象在我们村里还没有出现过,但是在别的村我是看到过的,但也是我在话题中所说的只有老人才能这样办。

你们那边也有丧事习惯的风俗吗?欢迎下方留言评论。

按我家乡的习俗,只有寿元达到九十五岁以上、子孙满堂的老人过世后才能丧事喜办,这类丧事喜办与平常的白事差不多,主要有以下二方面的区别:

一、子孙在带孝方面,除了子女要带白布以外,孙字辈或其他后辈都是用红布替代了白色孝布。

二、所贴的丧联方面比较凌乱,我也说不清楚具体用哪一种丧联才是最正确的

1、现在我家乡在丧事喜办时,所粘贴的对联多数是白纸黑字的白对;

2、偶尔也见过某一家是先贴白对,过世老人出门后又换上红联的现象;

3、说到直接用红对的情况,在我将近五十岁的经历中,记忆中只有一次,仅仅只有一次是直接用红对联。

我家乡的丧事喜办有着二重意义:

一、老人的寿元绵长,早以看到子孙满堂的场景。在丧事喜办过程中就是在无声的告诉亲朋好友及左邻右舍,老人是善终,是顺其自然走到人生终点;

二,在我家乡,始终有着一种类似于遗传学的说法,寿元绵长的祖辈,其子孙后代往往也有着比较绵长的寿元。所以在给老人做丧事喜办过程中,同宗的晚辈既不希望将近七十或以上的老人(过世老人的子女)在守孝过程中过度的伤心,长时间没有休息而影响 健康 ,又希望每一个子孙给够长寿。

这个问题在农村一直存在,其中原因有三点,

1,缘于孝家自己的攀比心,觉得不能输给某某某,就是借钱也要操半隆重。

2 缘于地方乐器班戏班起哄唆使嫉妒力逼,见过很多次,明明孝家只请两班乐队,结果三大姑七大姨地都向孝家介绍自己亲戚所在的乐队,(有两百块介绍费的)结果是谁也不想得罪,最后不得不都喊来,这样五套,六套都有了。

有的不是乐队自带创戏班,于是,这些人又让扎戏台搞表演,这样一来除了孝家,所有人都满意了。

演戏的有了工资。外人有了眼福,要知道农村基本没什么真的人演出,所以只要有个人影在上面,大家都看得津津有味,尽管俗不可耐。

3 是因为一些人的思想观念,觉得厚葬就是孝心,一些人地方有这样的风俗,家里男长辈过世了,如果不办隆重点,那叔伯和族里人会为难孝家,认为是不孝子。

如果是女性长辈过世,那孝家更不好做,稍有差池就会挨逝者娘家人的刁难,简办更是不可能。

有了这些旧思想,农村操办丧事想简办都难。

要想根除这些旧俗思想,只有政府部门下乡宣扬引导,提倡敬活孝,简死孝。老人在世,尽可能地让老人舒心,而不是等老人死了,虚伪地大张旗鼓操办,用老人最后的尊严来给自己撑所谓的面子。

本人认为,只有愧于老人生前的人的,才在老人死后隆重操办丧事。

本人也见不得那些在丧事场合嘻嘻哈哈打情骂俏的戏班和乐队人员 。因为丧葬场面是严肃悲伤的氛围,这样的场面简直在侮辱逝者,这是让人不能容忍的。

我认为“丧事喜办”,也就是“喜丧”,是乡土 社会 对于生命 一种 十分朴实的人生态度。喜丧一般要满足三个条件: 一、全福:家里人口多; 二、全寿:寿命时间长; 三、全终:圆满地结束了一生。

所以,丧事喜办只是一种风俗,与孝道并没有直接的关系。孝道,是对老人生前日常的表现。

看到有人说,活着不孝,死了胡闹,很是令人诧异,不知道他的结论从何而来,凭什么说人家丧事热闹一些,就是不孝的表现,不知道是通过数据统计出来的结果,还是进行了广泛调查之后的结论。

起码,在我生活的周边,很少看到不孝之人,虽然我们这里不习惯过父亲节、母亲节,也不习惯在朋友圈中发我爱父亲、我爱母亲之类的信息,但是父母有事,都竭力去办;父母有病,都日夜服侍。如果有人不孝,那是会被戳脊梁骨的,而且不会交到任何朋友。

确实,媒体时常报道一些不孝的新闻,但也恰恰因为这样的事情很少,才成了新闻。 所以,在这个 社会 中,孝才是普遍现象,而不孝仅是个例。

那些不孝的人,不要以为看到不孝的一些新闻,就以为不孝很正常。不孝,永远是遭人唾骂的无耻行为。

另外,也不要妖魔化农村,很多的风俗,其实凝聚着先人千百年 的 智慧,或者寄托了对于生命、对于生活、对于未来美好的愿望。

或许是各地的文化习俗不同,在一些地方确实出现了“丧事喜办”的现象,对于传统风俗因地而异不同,我们不能做过多的解读,但是从感情态度上面来说,亲人离开,即便是寿终正寝于情于理都是悲伤难免的吧,我们不过度扩大悲伤的情绪,但是反其道而行之的操办方式值得商榷。

三年前去某地农村办事,恰巧遇见当地一户人家大办丧事,吹拉弹唱的这个还可以勉强接受,但是随着一群衣裳暴露的妙龄女郎登台载歌载舞,旁边还有身穿孝服的贤子贤孙,对着节目指指点点做出评价,看待此景此幕真的震撼不已叹为观止,随行的朋友介绍说,这几年村里因为开发拆迁,每个人都得到了一大笔的金钱赔偿,大家的经济条件好了,生活水平高了,所以在婚丧嫁娶这些事情上面就有了那么互相攀比的意思。

对于农村这样的喜丧操办行事,作为一个普通的农民,我内心实在是不能接受这种现象,老人去世,就算是无疾而终寿终正寝,走的时候安然祥和,那也没有必要会引起如此的兴高采烈,而采用这样的庆祝方式吧,我相信辛辛苦苦了一辈子的老人,泉下有知断然也是不会这种丧葬操办方式的。

亲人离开留给我们的是痛苦、怀念、和一份永远的回忆,虽然我们远远没有必要渲染自己的悲伤程度,但是如此稀奇古怪的新鲜操办仪式,扪心自问我们是否能够做到心安理得那。

优良传统习俗不可丢,更不能无端篡改,摒弃,我们山东鲁西南农村来说,相对而言对于丧葬习俗礼仪是非常看重的,在丧事的操办和理解问题上面每个家庭都非常重视,我个人认为,老一辈传下来的比如24拜的行礼方式,入殡送葬的过程礼节,这些都是值得传承和发扬的文化习俗,它可以让我们在古老庄严的行为动作面前,深刻的感受到祖国文化的源远流长,每一次的悼念归来,都能让我们体会到活着的意义,更加珍惜生命的时光。

确实,“丧事喜办”这些年在我国的农村,仍至一些小城市地区非常的常见。特别是逝者入土前两天,说实话,要不是挂着白布有时候你都分不表达是丧事还是喜事。逝者家属往往会请很多的人来表演节目,整的非常热闹,敲锣打鼓。

甚至有些地方还会表演一些低俗的节目,我个人对此是非常反对。

首先,这种事绝对没有值得高兴的地方。我每次见到附近有这种“丧事喜办”的事都很少上前,那再热闹,总给人一种热闹的不正经的感觉。

另外,这种大操大办本身它就是一种铺张浪费,也丝毫没有表现出逝者的尊重,反而有种哗众取宠意思。

但是,也确实有一些农村比较孝顺的家属确实是想再次表达对逝者的感情与怀念。但是他们又没有别的方式去表达心中的感受,所以他们也只能“丧事喜办”。

我希望更多的“丧事喜办”都是因为对逝者的尊重,而非只是为了自己的面子。

结婚当天下大雨,舞狮队冒雨表演15分钟,让人动容!据悉,舞狮队之所以要冒雨表演是不想让新人留遗憾,舞狮队的队长称新人担心他们淋雨生病,曾致电让他们取消表演,费用也不必退还,但他们认为新人一辈子就结一次婚,希望他们在磅礴大雨的结婚日可以收获一份惊喜,所以,他们在婚车即将抵达前开始表演,对他们在暴雨当中的表演,新人们很开心很动容。表演结束之后,新人的家人拿出了新衣服给他们更换,并想请他们参加婚宴,对此他们很是感谢!舞狮队队长称这就是双向奔赴的善意,他觉得这是他接的最值得的一单!

热火朝天,在雨中的舞狮,看起来格外的喜庆和欢快,青岛地区有结婚逢雨是喜事这一说法,再搭配上舞狮,这场婚礼显得格外的与众不同!磅礴大雨也许给婚礼造成了诸多不便,但这场婚礼在新人的眼里却是完美的,新人表示感谢舞狮队对他们的祝福,他们对于婚礼很满意,将会铭记!

网友热议

此事传到网上后,网友纷纷表示不敢相信舞狮队如此敬业!其实,暴雨之下,他们是可以不表演的,毕竟,新人已经明确表示不必退还费用!网友认为这就是将心比心,新人替舞狮队着想,舞狮队也会替新人着想!网友称青岛人都很实在,这种情感是令人感动的!网友称希望这个事例作为例子,可以让所有人在做事情的时候都可以设身处地为他人着想!

难忘的婚礼

暴雨下舞狮生龙活虎,新人称这是难忘的婚礼!舞狮队的队长称这场表演之后,处理淋湿的服装道具可能就需要一个周,但他们心甘情愿,并祝福新人新婚幸福,快乐永远!

结婚当天下大雨,舞狮队冒雨表演15分钟!对此你怎么看?

舞狮子是一种具有中国传统特色的表演艺术,通常在喜庆场合或者庆祝活动中表演。如果女方有这方面的爱好和专业技能,可以在结婚庆典等场合表演,增添喜庆和热闹的氛围,体现中华文化的底蕴和风采。然而,如何表演、何时表演需根据具体情况来确认。另外,纯属女性舞狮子在传统文化中并没有相关规定或限制,因此并没有不合适或者不合礼仪的问题。建议在准备表演时,要注意安全、保持专业和良好的礼仪习惯,向嘉宾和参与者传递健康、积极、正面的信息。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jiehun/11312354.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11-27
下一篇2023-11-27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