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华烟云》原著想靠儿子上位的丫鬟银屏,心比天高,死,是必然

《京华烟云》原著想靠儿子上位的丫鬟银屏,心比天高,死,是必然,第1张

命里有时终须有,命里无时莫强求。

这句话听起来,好像带着浓浓的宿命感,但仔细思忖,又不得不认同它有几分道理。

在《京华烟云》原著里,处处都透露着接受命运的安排,倘若不按命运安排的去做人做事,非要妄想本不属于自己的东西,便会带来悲剧性的后果。

银屏就是最典型的例子。她是大少爷姚体仁的贴身丫鬟,从小就跟他一起长大,伺候他衣食住行,在这里面,到底有没有别样的情愫,还真不好说。

或许有那么一点爱情,但看到银屏的结局,我却认为,她对大少爷根本没有爱,不过是想利用他翻身当主人,享受荣华富贵。

银屏是宁波人,性格泼辣,仗着大少爷疼她,就敢嚣张,在姚府里人缘很差,其他丫鬟仆人常常合起伙来挤兑她。

其实银屏得罪谁也不该得罪姚家的掌权人姚太太,她固然认为自己并没有做错事,但她千不该万不该动了姚太太的根本利益。这个根本利益就是她的万贯家财,而这万贯家财的继承人就是她的长子姚体仁。

姚府里谁都知道姚太太偏宠自己的大儿子,丈夫姚思安将他打得半死,她替儿子求情,说要是打死了他,我老来靠谁?无论姚体仁犯多大的错误,姚太太都会护着他。

都说慈母多败儿,姚太太的偏宠,姚思安很无奈,但也奈何不了太太。姚太太在教育儿子的问题上糊涂,没有原则,但她心里非常清楚,就算自己的儿子是烂泥,扶不上墙,你张银屏也配不上。

但银屏偏就动了这样的歪心思,只要自己能嫁给大少爷当上少奶奶,还愁没好日子过吗?

姚太太为了能赶走银屏,不得不送体仁出国留学,这已经是最大的牺牲,忍受离别之苦。

体仁前脚一走,姚太太后脚就给银屏物色男人,把她嫁出去。为了能把她嫁出去,姚太太可谓是想尽了法子,又是伪造银屏娘家人的信件,又是吩咐丫鬟青霞去找婆家,没少忙活。

但银屏偏不识好歹,非要等体仁回来娶她。姚太太气得用各种难听的话侮辱她,银屏在姚家待不下去,连夜逃跑了。为了能斗赢姚太太,她写信给体仁,让他回来,甚至跟着窑姐学习取悦男人的媚术。

体仁收到信,留学也不去了,回到家把亲妈责备一番。姚太太爱子心切,态度上软了下来。

这一局,银屏赢了。

银屏受窑姐的教唆,故意不让体仁进门,好让他惭愧。果然,体仁对于自己回来太晚,深感歉意。

两个久别重逢的年轻男女难分难舍,体仁时常到半夜才回去。只要体仁没回家,姚太太就熬夜等着他。

银屏从体仁嘴里得知姚太太彻夜苦等,决定报复姚太太,故意留体仁更晚。

这一局,银屏又赢了。

窑姐告诉银屏,男人喜新厌旧,你得学会牢牢抓紧男人,于是又教唆她献身。这一次,看似银屏步步为营,距离她上位的目标又近了一步,实则却不知,她的悲剧命运,也在这里奠定了基础。

体仁和她彻夜缠绵,有时好几晚都不回家,姚太太心里难过,其实木兰和莫愁姐妹都心里明白,哥哥一定还和银屏鬼混。

一天夜里,体仁在银屏那里受了刺激,父亲骂他是“孽种”,银屏骂他的狗“孽种”,这个词深深地刺痛了他。他喝醉了酒,回到家,遭遇母狗袭击,轰动了全家,姚太太也因此摔了一跤。

这一次,姚太太对银屏的恨到了骨子里。如果说前面几个环节,银屏的种种动作,姚太太看在只要她已经离开家,不再作乱,也就算了。但从这一次摔跤,她就永远无法容忍银屏。

不久,银屏怀孕生下一个儿子 。 原本以为,她的目标达到了,只要母凭子贵,回到姚家做个半婢半妾,那么她的目的就达到了,她就能立于不败之地。这是她作为母亲的胜利。自己年轻,难道还怕熬不死婆婆吗?她的如意算盘打得啪啪响。

却万万没想到,姚太太根本不愿让她进门,永远不想见到她。姚太太这种传统女人,清醒得很,儿媳妇可以不认,但孙子不能不要,那是姚家的骨肉,也是她的骨肉的骨肉。

所以,她派人去把银屏的孩子抢了来。银屏进门无望,夺孩子又不能,她知道自己彻底失败了,斗不过婆婆。原本以为孩子可以帮助她,却没想到,孩子反而害了她。绝望之下,上吊自杀了。

对于银屏的死,作者有一段评论,耐人寻味:

“银屏算不算好女人呢?不错,天下有坏女人吗?只要环境地位变动一丁点儿,银屏在人世所占的地位也就和木兰的母亲一样了------是财产万贯之家的女主人,能干的主妇,热爱子女的母亲,儿女心目中的完人。”

作者认为银屏并不是坏女人,甚至对她的抗争作出了肯定。

客观地说银屏确实算不上一个坏女人,她只是想争取自己想要的财富和地位。她出身不好,从小无父无母,伯父用一百两银子把她卖了。她对命运感到不公,开口闭口便是我们是仆人,横竖大不了一死。

但她千不该万不该,错在把目标定得太高,却又情商不足,为人处世上都不够圆通。

心比天高,身为下贱,身上带着浓浓的《红楼梦》晴雯的影子。姚太太给她找婆家,她也不满意,非要缠上体仁这棵大树。

同样身为丫鬟的青霞,嫁给姚家的管家罗东当儿媳妇,小日子过得有滋有味,并没有多差。

姚家是北京城的巨富,家财万贯,就算是仆人,日子也要比一般人过得更好。但银屏偏偏看不上,不情愿嫁给下等人,渴望通过婚姻,通过生孩子,飞上枝头变凤凰。

这样的歪心思,别人看不出来,为人精明的姚太太怎么会看不出来?

所以说,银屏的死,是必然。这一条上位之路,从一开始就是错的。

-end-

我是 @深情解读 一位做了四年自媒体的情感博主,书评人,影评人,写作导师,全职妈妈,工作带娃两不误。

荷马在他留下来的史诗中,谈到海伦的美,这个绝世无双的美人儿,他用了侧面描写的方式:

特洛伊人老一辈的首领坐谈城楼。他们看到海伦,正沿着城墙走来, 便压低声音,交换起长了翅膀的话语:“好一位标致的美人!难怪,为了她,特洛伊人和胫甲坚固的阿开亚人经年奋战,含辛茹苦——谁能责备他们呢?她的长相就像不死的女神,简直像极了!”

林语堂在《京华烟云》中描写了那么多的美女,只有在宝芬出场时用了类似荷马描述海伦的方式,使得这个女孩子与众不同,让人惊艳无比。

“莫愁低声对珊瑚说:‘我不敢带这样的丫鬟出去,人家会把她看做女主人。不管做太太的什么样子,也会教她比下去的。’“

“阿非瞪着眼看,好像上下牙粘上了漆,一动也不能动了。”

“姚先生一看见她,不由得有几分畏缩,觉得有点忧虑不安,仿佛宝芬是天降魔女,在他的老年,前来诱惑。“

奇怪得是,林语堂将他所中意的女性主要角色,比如木兰、曼娘、莫愁都刻画得完美无缺,不肯说一点点关于她们不好的地方,偏爱到如此地步。

书中其他的配角,银屏、素云,还有宝芬,或多或少都显露出非常不好的一些个性特点,却让人印象深刻,这些女性应了那句话“女人不是因为美丽而可爱,是因为可爱而美丽”,她们都有些非常严重的缺点,却是因为这些缺点让她们更加显得鲜活无比。

宝芬并不是带有正派光环出现的,甚至她出现在姚家,都是带有不可告人的秘密,看到前面她神神秘秘甚至带有点鬼鬼祟祟的言语行为,阿非又对她如此着迷,不禁为姚家捏了一把汗,以为又将出现一个银屏式的人物,搞得姚家鸡犬不宁。

幸好宝芬本性纯良的,对阿非倒也是真心实意的好,说到这里,就可怜了红玉。

红玉就如同《红楼梦》中的黛玉,连名字都是比照到取的,那宝芬呢,她并不是宝钗,真正更像宝钗性格的是莫愁,尤其后来为了阻止立夫参加革命还烧了立夫的书,但实际上,《红楼梦》中大家真正觉得与贾宝玉相配的是宝琴。

宝芬的处事为人的确与宝琴很类似,都是那种让外人拿摸不透的个性,遇事淡定从容。

宝芬到了姚家那么久,都没有人看透她的真实目的,而她在姚母眼皮下面与少爷阿非暗生情愫,甚至让姚家父母最终都认可了她。

这不得不说,宝芬的城府和头脑,高过银屏不是点把点,就连聪慧如红玉,看出了宝芬的想法可也无能为力,最后还是因为自己的清高孤傲,不愿意讨好姚家父母,败给了宝芬。

红玉虽然是因为误会了阿非对素丹的评论,而跳湖自杀,何尝不是有宝芬的催化作用在里面。

虽然宝芬完全是无心的,那个时候虽然她与阿非有点朦胧好感,但是并没有想强抢过什么。

所以说,命里有时终需有,命里无时莫强求。

银屏用尽了全身的力气所有的手段,终其一生也没能成为姚家的大少奶奶,银屏曾经恨恨地认为,因为自己的出身,因为自己是丫鬟。

结果,宝芬同样是作为丫鬟,本是另有图谋,却无心插柳地成为了姚家的二少奶奶。

当然,这个时候的姚太太已经不是当年的姚太太了,大儿子的死,已经让她醒悟了很多,还是不得不感叹:时也,命也。

宝芬受父亲之命,前来姚家所买下的王府花园里,寻找前朝权贵所埋藏的宝贝,虽然说时隔这么多年,宝贝名义上并不属于谁,毕竟现在王府花园属于姚家,这也有点不问自取的倾向了。

“人穷志短“,宝芬家庭以前是旗人贵族,毕竟穷途潦倒,而且富过的人更加受不了穷的滋味,那种对钱的渴望影响到家族中每一个人,包括宝芬。

所以说,宝芬的内心,并不一定比素云,比银屏高尚到哪儿去,她们的家庭她们父母的见识,都决定了她们在思想认识上的局限性。

宝芬很幸运的是,遇见的是阿非,阿非虽然也有些像他大哥,喜欢对美女献殷勤喜欢与漂亮姑娘调笑打闹,但阿非本质上与体仁还是有很大差别的。

阿非在学问知识上要精进得过,不像体仁肚里空空整天只会花天酒地,姚父让他帮助冯舅爷打理生意,只知道拿钱花,阿非不同,怎么说,也与巴固、立夫、荪亚合称为“京城四声猿“,这是巴固取的怪名字,想说他们四个都是大才子吧。

所以,女人找伴侣最先决的条件,是要看男人的三心: 上进心、责任心、人品良心。

宝芬何其幸运,本来战战兢兢地顺从父亲意愿来别人家寻宝,宝芬这点上与她父亲还是有区别的,她对自己不当的行为还是有着羞耻心的。

当然,最后,寻宝不成,寻到了一个如意郎君,这自然喜出望外,宝芬的父母看来倒也是真心疼爱这个女儿,宝芬的母亲也说: “找到一个地下的宝藏,不如找到一个好女婿。”

《京华烟云》中好多美丽的女性都是不好的悲剧命运,看到宝芬这里,总算让人心里痛快轻松一点,好象看一出小儿女的轻喜剧。

生活本就不容易,还是让我们有得一乐的时候,尽情乐一乐吧。

学学宝芬的性格:且不管它,走到那步再看,总不成让我现在就放弃吧。

2011年4月7日《今年一定要嫁出去》剧组、斯琴高娃、张萌、贺刚、常蓝天等演员及各相关媒体相聚在苏州香山国际大酒店召开新闻发布会。

都市爱情**《今年一定要嫁出去》由云南民族**制片厂和上海银屏影视技术有限公司联合出品,2011年4月在苏州开机,该片由斯琴高娃、贺刚、张萌等众多知名演员领衔主演,讲述现代女性的婚恋故事,堪称一部剩女的爱情宝典。苏州太湖度假区管委会、苏州香山国际大酒店作为剧组全程合作单位,非常重视本次拍摄工作,积极配合剧组的拍摄。

胡可自曝曾和赵琳抢男友 透露2011年一定要嫁出去

一部《京华烟云》让赵薇毁誉参半,却让扮演二少奶奶牛素云的胡可一下子由主持人成为观众熟悉的演员。昨天,她来宁参加《女人百分百》录制,没想到刚开始走红的她2011年最大的愿望竟然是把自己嫁出去。主要原因还是在《京华烟云》,“因为演了这个角色,现在都害怕自己嫁不出去了,所以今年一定要嫁出去。”大方透露自己恋爱史的胡可还一不小心说出一段往事,自己曾和好朋友赵琳抢男朋友,可惜最后没有抢过。

入戏太深大骂助理

毕业于中国传媒大学播音主持系的胡可在校期间就曾担任江苏电视台《周周兰亭会》节目的主持,如今除了演戏,还主持着三档节目,别人评价胡可的主持风格可以用“麻辣”来形容,她的搭档曹启太评价说胡可是一位思维敏捷、聪明又性感的女主持。胡可在工作中度过了2011年的情人节:“为了和《京华烟云》中的二少奶奶这个角色更加靠近,我经常躲在家中对着镜子练习骂人,当时的助理是个女孩子,那段时间我总是对她发脾气,终于有一天那个女孩子去告诉我妈妈说不想干了,我妈妈就找我谈话,才明白我为什么总是发脾气。戏里戏外我完全分不清了。”“和王刚有一段戏,饰演他的女儿,因为没有耳洞,所以就夹了个耳环,有一场是两人抱头痛哭,哭得死去活来,当哭完后我却大笑起来,原来发现自己的耳环挂在了王刚的胡子上。”

曾和赵琳抢男朋友

胡可说她曾经交过好几个男朋友,令她最感动的事情是有一次元旦,和当时的男朋友吃完饭说到家中去坐坐,到了家门口,男朋友说要先上去,让她等会再上去,上来之后胡可便惊呆了,满屋子全是玫瑰花瓣,地上有个箭头指向,男朋友说你顺着这个方向去找,有个礼物要送给你,原来是一枝粉红色的玫瑰花。但是就在当晚,男朋友的一句话让他们分手了,至于是什么话,胡可一直不肯向我们说。“现在我们是最好的朋友”,她说着眼里闪过一丝回忆。

“我在大学时候,曾经和别人抢男朋友,而这个别人就是自己的好朋友赵琳,后来还是没有抢过赵琳,所以转移了方向向别的男生进攻。”“我以前的男朋友都不是很好看,有的甚至还很丑,可能是我的眼光比较独特吧,但是最近我喜欢帅的男人,有点坏坏的、很霸道的男人最喜欢,但是不管是丑的还是帅的,都要聪明,我最讨厌笨的人,因为我自己很聪明啊,哈哈。”

1987年华视筹拍电视剧《京华烟云》,因为演员档期问题,拍摄计划一直定不下来。

这个她,就是我们的姚木兰—— 赵雅芝

之所以等,是因为赵雅芝在87年1月份刚刚生下了第三个儿子,而且为家庭已经隐退的赵雅芝已经好多年没有拍戏了。

台湾人民对于赵雅芝的喜爱,要从78版《楚留香》说起。

廖信忠在《我们台湾这些年》的书中写道:

当时港剧的轰动让本地戏剧行业发起了抵制,对港剧进行了“限额”。因此中视播了一半《楚留香》版权到期,忍痛卖给了华视继续播放。

赵雅芝的古装扮相一时无人能出其右,楚留香与苏蓉蓉的热潮持续了好些年。1985年赵雅芝和TVB合约期满,赵雅芝选择隐退,直到《京华烟云》的出现。

去台湾拍戏,是她要在家庭与事业上做的一个极为重要的决定,也幸好她排除万难做了这个决定,接拍了《京华烟云》,才有了赵雅芝后来红透华语文化圈的《戏说乾隆》与《新白娘子传奇》。

这个小插曲也能看出电视台对于《京华烟云》的重视,而最终《京华烟云》不负众望,捧得了第24届台湾电视金钟奖最佳剧集,李丽凤问鼎视后。

李丽凤何以凭借一个姨娘角色拿奖呢?

让我们回到80年代末一探究竟。

《京华烟云》推出了超豪华的演员阵容。

剧中除了港星赵雅芝之外,基本都是本土红星。

“牛素云” 官晶华 早前在台湾版《楚留香》中出演新月公主,打星光彩照人。

“曾顺亚” 欧阳龙 当时还不是“欧阳娜娜的爸爸”,而是“欧阳菲菲的弟弟”,86年因出演电视剧处女作《蓝与黑》提名了金钟奖最佳男主角,声名大噪。

“孔立夫” 林在培 是1985年金钟奖的最佳男演员获得者,在琼瑶剧《庭院深深》和《在水一方》中均有出色演出。

“曼娘” 曾亚君 以“小刘雪华”的称号出道,拍《京华烟云》之前刚刚凭借《把她交给你》获得1987年金钟奖最佳女主角。

姚木兰的母亲“姚夫人” 吴静娴 因为《星星知我心》名声大噪,1984年《星星知我心》横扫金钟奖,吴静娴凭借古秋霞一角成为金钟最佳女主角。

“曾家老爷” 常枫 在1984、1986两度获得金钟视帝,1976、1984年度获得金马影帝,近年来依然活跃,屡获终身成就奖。

此外,饰演曾祖奶奶的 郭萍 、饰演姚思安的 傅雷 、饰演曾母的 张遥 、饰演牛父的 牟希宗 、饰演牛母的 唐琪 ,都是本土的戏骨级演员,活跃在80年代的电视荧屏上。

饰演桂姨娘 李丽凤 、饰演曾经亚的 文帅 、饰演阿非的 徐乃麟 、饰演姚体仁的 杨光友 、饰演莫愁的 赵家蓉 、饰演宝芬和银屏的 许佩蓉 、饰演珊瑚的 毕镐娇 、饰演曾至宣的 汤志伟 、饰演牛怀瑜的 李又麟 等等等等,都是台湾80年代的演艺界的中坚力量,他们的演艺事业也一直延续到了九十年代乃至二十一世纪,通过不同的角色让人记住他们的形象。

因为众多优秀演员和团队长达半年的拍摄和用心付出,《京华烟云》终于在1989年获得了第24届金钟奖戏剧节目类最佳剧集,姜宗望提名了美术指导奖。演员方面,赵雅芝、官晶华、李丽凤都有机会角逐金钟视后,最终金钟奖杯花落“桂姨娘”李丽凤。

李丽凤得奖是天时地利人和,也可谓是实至名归。

《京华烟云》小说中的桂姨娘,本是一个丫鬟,后成为了妾。

《京华烟云》中的女性形象,多数是附属于男性的,是被动的、屈从的,但桂姨娘不是。

她虽然是侍妾,但其实是曾家的大管家,是家里的核心骨,“生是曾家的人,死是曾家的鬼”。

桂姨娘虽然出身不高,但是她没有自怨自艾,没有一味屈从,她泼辣犀利、精明能干,将这个大家庭打理得井井有条。

在88版电视剧中,桂姐的身份比原著中更加提高了,由于年龄和性格的关系,曾家的老爷和太太年事已高,而桂姐正当壮年,太太又带有极强的封建伦理色彩,遇事软弱,随和自在,因此桂姐更像是曾家的执行大家长。

她泼辣有为,家里的每一次重大事件,无一不是在桂姨娘的推动下发生的,她对这个家称得上绝对的鞠躬尽瘁,无论是曼娘冲喜,还是交权木兰,甚至到最后的以死相拼保住宅子,桂姨娘的身份和设定都是王熙凤般的爽朗担当。

劝说曼娘“冲喜”这一个桥段,可以看出桂姨娘的身份地位。

桂姨娘劝说了曼娘之后,丫鬟欲带曼娘离开,桂姨娘顺势递颜色给曾太太,让太太下跪求曼娘,求曼娘救救曾家,可见桂姨娘在剧中其实是掌握了话语权的。

在剧中曾太太解决不了的问题,也经常是“去叫桂姨娘”,桂姨娘几乎能一石二鸟地解决家里的所有难题,无论是多嘴多舌的下人,还是对付刁蛮任性的素云。

桂姨娘唯一的缺陷,就是无法更改的出身,乡下人家,丫鬟上位,免不了人多口杂,受了委屈也不能跟祖奶奶、老爷太太告状,只能将委屈往肚子里吞。

这样一来,桂姐的人物性格和设定又怎能不让人心疼、同情、爱戴呢?

如此设定,也让演员有了极大的表演空间。

李丽凤不是标准的大美女,也没有好出身,她出道起就在演妈妈奶奶,也演了一辈子的妈妈奶奶。

因此作为演员的李丽凤,深知生活的苦,也深知在生活中该如何圆融通达,正是因为有生活体验,让李丽凤在诠释桂姨娘这个角色时,有了更多自己的理解。

桂姨娘在剧中如此调侃自己,又化解了老爷太太如何处罚素云的难题,同时也赢得了家里的地位,要不是有一些生活经历,这一段不卑不亢,又极具有智慧的自嘲,效果一定会大打折扣。

而李丽凤的桂姨娘最珍贵的地方,在于情真意切。

情的真,体现在她的待人接物,意的切,体现在她的分寸拿捏。

对于不同的人,在不同的情境下,桂姨娘展现出合乎身份地位的不同表达。而这些表达虽然不同,但都合乎其出身地位,合乎其性格特征,仿若真的是从那个封建年代走来。

大家庭里的掌事,不得不圆滑,不得不干练,不得不逢人说人话,见鬼说鬼话。只有真的在生活里体验到了人生的酸甜苦辣,才能将这些情绪表现得通透,并且富有感染力与戏剧张力。

下面这几个片段,是对李丽凤生活经验和戏剧表达的最好佐证,

多面的桂姨娘,多面的李丽凤。

《京华烟云》之后,凤姐出演了琼瑶的“六个梦”,在《婉君》中饰演婉君的婆婆周太太,在《哑妻》中饰演刘雪华方依依的母亲,在《三朵花》中饰演三姐妹的母亲,让人恨得牙痒痒,这一系列的母亲形象,各不一样,各有特色,足以见得李丽凤的绝佳演技。

以桂姨娘的角色提名金钟奖,对于李丽凤来说是莫大的鼓舞,而一举夺得金钟,则是对她最大的肯定。 另外两位提名的女演员,在表演上也颇为出色,虽没能拿奖,却也赢得了观众的好评。

剧中的姚木兰赵雅芝, 在扮相和演技上都可以说是巅峰, 当时的赵雅芝已经是三个孩子的母亲,演起少女来依然游刃有余,一点也不会令人觉得肉麻,从少女到老年的变化,也被赵雅芝诠释得令人极为动人,仿若林语堂笔下“道家女儿”姚木兰从书里活了起来。到了最后一集,老去的木兰在知道曼娘死去,国破家亡之时,一段长达五分钟的哭戏,成为了全剧最令人动容的名场面,历经世事变迁,真可谓是浮生若梦。

《京华烟云》是赵雅芝在台湾拍的第一部戏,第一次和国语搭档拍戏,所以启用了国语配音,而当时的配音技术并不完善,在配音和原音的衔接中有明显的“抹擦”的痕迹,在外景中尤为明显,配音没有环境白噪,所以在听觉技术上还是有些许遗憾。因此有传言说赵雅芝没能拿金钟除了台湾的本土演员保护之外,还有配音的因素在。

而剧中二少奶奶牛素云,也是剧中令人印象颇深的角色,刁钻古怪的性格,尖而细的声音,这个官家大**被官晶华表现得十分精彩。牛素云在时局的动荡中,显得更为大胆,富有冒险精神,她试图走出封建家庭,使自己成为不依附丈夫的独立女性,重建自我,最后参加了革命工作,视死如归。因此牛素云让人恨,也更加让人悲。官晶华提名金钟视后,当之无愧,也让这一届的金钟奖颁奖更为精彩,充满了悬念。

李丽凤的拿奖,可谓是一次偶然,当然对于实力演员来说也是一次必然,三位演员无论是谁捧起奖杯,都是对这一版《京华烟云》的肯定,林语堂笔下的女性群像,可谓百花齐放,随意撷取一朵,都能让人满心满眼弥漫芬芳。

2018年11月,李丽凤与世长辞,令人唏嘘感叹。

艺术家的一生,就如同一场梦一般,诉不尽的都是人生况味。

如同李丽凤一般, 演员要多爱自己心中的艺术,而不是艺术中的自己,才能创作出更好的作品。

京华一瞬,是以纪念永远的桂姨娘——李丽凤。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jiehun/11323268.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11-28
下一篇2023-11-28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