降低结婚法定年龄并不能改善结婚率和人口的出生率,这样的方法并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之所以这样说,是因为生育率高低与个人是否有生育意愿直接相关、年龄小的人经济条件相对不足更不愿意生育,以及降低生育成本才是提高生育率的关键因素这三方面原因。1,生育率高低与个人是否有生育意愿直接相关。生育率的高低与个人是否有生育意愿直接关联。只有当自己有意愿生育的时候,生育才可能成为现实,而如果自己没有生育意愿的话,即使外部条件很好,自己也不会生育。因此,降低结婚年龄与提高生育率之间并没有直接的联系,更不能解决提高生育率这个问题。2,年龄小的人经济条件相对不足,因此更不愿意生育。如果降低结婚年龄的话,结婚时夫妻双方的年龄就会更小。这样就会带来一个问题,那就是夫妻双方的经济条件会相对不足。之所以这样说,是因为年龄小的人工作时间短,做出的业绩也相对较少,这样就使得其收入会相对较少。这样的状态只能让夫妻双方的生育意愿降低,而不会提高他们的生育意愿,也就不能提高生育率了。3,降低生育成本才是提高生育率的关键因素。对于大多数人来说,还是有生育意愿的。之所以其中很多人选择不生育,是因为生育成本相对比较高造成的,与结婚年龄并没有直接关系。因此,要想提高生育率,有关方面就应该采取措施切实降低生育成本,这样就会有更多的人有生育的意愿,这才是有效提升生育率的最佳方法。
结婚登记人数逐年下降为什么
结婚登记人数逐年下降为什么,我国国内婚姻登记率连续走低这件事,从身边越来越多适龄青年未婚就可以看出。在中国沿袭千百年的“男大当婚女大当嫁”的习俗,结婚登记人数逐年下降为什么
结婚登记人数逐年下降为什么1根据《中国统计年鉴2021》中显示,2020年的婚姻登记情况已连续7年下降,去年结婚登记人数创17年来新低。不过,离婚率则是罕见回落,止住了多年来的上升趋势。
统计数据显示,2020年,官方统计的结婚登记人数共计81433万对,较2019年减少了113万对。这也是自2013年达到134693万对后,连续7年下降。2020年81433万对的结婚登记人数,也创下了自2003年以来,近17年中的新低。2020年,涉外及港澳台居民登记结婚人数也创下了多年来的新低。不过,离婚数据方面,2020年共有4339万对人离婚,较2019年减少了3616万对。离婚率则是罕见回落。从省份来看,离婚率最高的省份是天津,最低的省份是西藏。
国民的结婚数字和生育数字,一直都是两项重要的社会数据,因为这关系着国家的经济发展乃至国运强盛。最近有关部门公开了一组数据,成为继三胎话题之后的新的讨论热点。
根据相关统计数据,我国的结婚登记人数已经连续七年一路下跌。
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情况?为什么结婚的人越来越少?
作为婚姻家事律师,赵律师帮大家分析一下,主要有下面几个原因。
第一个原因,生育妇女的数量在逐步减少。前些年,70后和80后妇女是生育主力,但是现在70后已经全部迈过40岁门槛,80后已经全部迈过30岁门槛,现在的育龄妇女主力军是90后和00后,可是这部分女性的数量,相比70后和80后,已经大幅度减少。简单说,就算想多生,也没有那么多适龄女性来生。
第二个原因,生活压力成本逐步增大。随着我国从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转型,国民的生活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但是衣食住行各项成本一直在攀升,尤其是安居乐业的住房成本更是居高不下,为了应付高成本生活,很多年轻人的结婚年龄被迫不断推迟,原来普遍的20左右步入婚姻,现在就算30多岁还没结婚,在众人眼中也变成了平常事。
第三个原因,传统观念受到了现代观念的严重冲击,年轻人的婚姻观念逐渐淡泊。首先男性的传宗接代意识逐步淡漠,原来社会推崇的“不孝有三、无后为大”,已经难以让年轻人信服和接受。其次,随着女性的经济独立意识逐步提升,广大女性普遍进入社会赚钱养活自己,不再依附于男性。于是,男性觉得结不结婚无所谓,女性觉得结不结婚不重要,导致婚姻从原来的生活必须品变成了可有可无的鸡肋,导致青年男女对结婚的愿望逐年降低。
第四个原因,因为广大农村的男多女少问题,导致结婚彩礼一直是居高不下,水涨船高,有些男性付不起高额彩礼,只能推迟结婚的计划。
第五个原因,随着我国社会福利的完善和到位,尤其是大城市养老项目服务工程的逐步推进,“养儿防老”的观念也受到了冲击。对于有些新潮的年轻人想法,既然没有儿子将来也可以老有所养、老有所依,那貌似结婚也变成了多余。
第六个原因,离婚率的逐年攀升,让还没有步入婚姻的人越来越多的看到了婚姻的真相和纠结,导致了他们的恐婚心理,为了避免自己也落入婚姻的围城,于是他们选择谨小慎微的先观察,不急着结婚。
最后,结合现实情况看,恋爱市场一直是人满为患,但是结婚市场却日益萧条,这已经成为我国面临的棘手社会问题。结婚年龄一再推迟,不想结婚的人越来越多,这个现状必然会推动国家在生育补贴,教育补贴,住房改善上逐步为大家创造新的福利,创造新的条件,从而为广大年轻人营造出更好的结婚条件。
结婚登记人数逐年下降为什么2近年来,人口问题一再被提及,人口老龄化、低生育率备受关注。想要克服老龄化的影响,自然需要从生育率着手。在低生育率的背后,又牵扯着结婚人数持续减少、结婚平均年龄日渐增长、单身群体日益扩大等相关问题。
不得不说,近些年来,结婚现状确实令人堪忧。10月29日,民政部发布了2021年前三季度各省社会服务统计数据,数据显示2021年前三季度我国共有5886万对新人登记结婚。2020年同期,这一数据为5894万对。相当于较2020年同期减少了080万对,同比减少01%。
不过我们还要知道的是,受疫情的影响,2020年前三个季度的结婚数量下降幅度较大。因此,如果我们与2019年前三季度的7131万对结婚人数相比,就会发现,今年前三季度的结婚人数比2019年同期减少了高达1245万对,减少175%。此外,要知道,2020年我国的'结婚人数创下了17年来的新低,可就在此情况下,今年结婚人数依旧出现了下降。
再看看近些年的情况,根据民政部的数据显示,自2013年结婚登记突破13469万对,创下近十年的历史高位后,其后六年连续减少。2014年降到13067万对,2015年降至12247万对,2016年减少至11428万对,2017年减少至10631万对。2018年继续保持在1000万对以上,但到2019年,跌破了1000万大关,降至9471万对。2020年更是夸张,直接下跌到了8131万对。
显然,目前我国结婚人数下降是一个明显的趋势,而且还是一个明显加速的趋势。结婚人数的减少将不可避免地对出生人口产生重大影响。在未来一段时期,育龄妇女和已婚育龄妇女数量的下降,也是影响出生人口数量增长的重要客观原因。
为什么结婚人数不断减少?
事实上,这本身就是一个闭环。如今适婚的人群总量在减少,这也与我国出生人口下降有关。如今90后可以说是社会的中坚力量,但在进入上世纪90年代后,我国出生人口就开始不断走低,1991年出生人口为2250万人,1992年下降到21126万人,1994年跌破2100万大关,到1998年跌破2000万大关。按照这个基数来看,未来几年结婚人数可能还将继续走低。
另一方面,就是人们对于婚姻观念的改变。如今,平均结婚年龄线越来越高,晚婚甚至不婚者越来越多。根据光明日报今年10月报道的针对2905名18~26岁的未婚城市青年问卷调查显示。对于“你将来会谈恋爱吗”的问题,128%的青年选择“不谈恋爱”,263%表示不确定。
对于“你将来会结婚吗”,251%的青年选择“不确定”,89%的青年选择“不会结婚”,也就相当于有34%的青年不再认为结婚是一件理所当然的事。此外,我们还发现女性的结婚意愿明显低于男性。女性“不结婚”和“不确定会不会结婚”的人数占到了4392%,比男性多出1929%。
究其缘由,主要是因为当前很多人受教育的年限比较长,比如读了硕士、博士,结婚普遍较晚。就比如硕士毕业,一般都25、26岁了,工作几年就接近30岁了。之所以女性比较多,也源于女性受教育程度越来越高。据2019年的数据显示,在高等教育阶段,在校女学生数量已经明显超过了男性。
众所周知,长期以来女性都以结婚生子作为己任,男性方面也讲究“三十而立”,以及“孝文化”与“家族文化”。如今传统婚恋观也在时代的变迁下改变。新兴思潮的涌进以及素质教育的公平性的提升,让越来越多的年轻人用新颖的视角来审视婚姻,审视自己想要的生活方式。
随着自我意识的提升,让大部分年轻人开始反思婚姻的意义,在这一情况下年轻人自然不再认为结婚是一件必须的事情了。这也造成了现代青年越来越独立,特别是女性青年都更愿意选择单身。
当然,思想国人再怎么转变,多少都会有家族情怀。但是由于城镇化快速提升,人口加速向大城市、中心城市转移,这也导致在城市生活的人们,住房、交通、消费等等都面临巨大压力。更多的人并非不想结婚,而是不敢结婚或者结不起婚。
大城市的高房价、高经济压力等因素,劝退了很多人的结婚意愿。尤其是男性,车、房、彩礼成为了结婚必备新“三大件”。即使是在小城市,最起码在结婚上都要花费上百万,结婚也给不少家庭带来了沉重负担。
显然,如今结婚人数持续走低已经成为了社会一大难题,其中牵扯的问题太多,人们的婚恋观念、生育观念都已经发生了重大变化。不过,想要促进生育,还是必须得从婚恋方面入手。
结婚登记人数逐年下降为什么3最近,国家统计局在《中国统计年鉴2021》中公布了关于我国2020年的婚姻登记情况,其主要信息来自于国内民政系统以及国家医疗保障系统。
我国国内婚姻登记率连续走低这件事,从身边越来越多适龄青年未婚就可以看出。在中国沿袭千百年的“男大当婚女大当嫁”的习俗,在世俗面前,正在走向边缘。
官方数据显示,自2020年起,官方统计的结婚登记人数共计81433万对,较2019年减少了113万对。这次自2013年134693万对后,连续7年结婚率下跌。而且这个数字也创下了自2003年8114万对以后的17年历史新低。
为什么大家对于结婚这件事,不感兴趣了?
自人类诞生至今,历史车轮的前进一直伴随的就是两个主线任务“生下来”和“活下去”。
婚姻是繁衍的前提,而后代则是保证国家健康发展的根基。之前我们常说“有国才有家”,但却忽略了家庭这个个体单元才是组成国家机器的零件,家庭如若崩溃,那后果是难以想象的。
而抛出所有外因背后,结婚率走低的必然结果就是出生率的降低,而随之高涨的人口老龄化意味着,中国的人口增长已经拉响了警报。
在前不久对于90后的收入调研也反馈,不少90后在适婚年龄都是“负债生活”的,自己都难以养活,更何况是2个人,甚至3个人。
而导致90后负债的最大根源就在于“房价”,所以之前有人说“房价是最好的避孕药和拆婚药”。
在水涨船高的结婚成本面前,即使看似坚不可摧的爱情,在现实面前也脆弱了。结婚前,双方老人见面,有多少因为彩礼和房子的事情拆散了鸳鸯。
先说彩礼,虽说国家现在出台了政策,对于“天价彩礼”的势头有所遏制,但部分地区的彩礼还是几万到十几万不等,再加上酒席等一系列费用,这就是一笔不少的开支。
但是,对于房价来说,这些付出又是杯水车薪。就目前各个城市的房价来看,百平米的房子就要几十万上百万,而且在农村结婚,女方也要求在城市有房,有的甚至会要求在房产证上署上双方的姓名,这人人都往城市跑,房价自然就是水涨船高。
所以,结一次婚,可能是耗尽了一家人半辈子的积蓄,按照普通工薪家庭的收入,这一门亲事,可能要在孩子15岁的时候就开始攒钱了。
抛去物质方面,就目前中国适龄青年对于婚姻的态度来说,更多的人对于婚姻持中立态度,这婚可结可不结,自己过得也不错,这种想法无疑是加剧了结婚率持续走低的现状。
过去结婚是围城,外面的人想进去,里面的人想出来,而现在结婚倒像是把城门打开了,你看了周围人结婚,自己反而不那么想进城了。
但无论如何,人类总在进化,繁衍一直在持续,在国家出台的促婚政策也可以看出,未来结婚的压力会越来越小。如果没有了彩礼、没有房贷,你愿意结婚吗?
对于大多数的男人来说,经济一定是年轻人进入一段婚姻的前提,也是建立一个新的家庭的基础。
所以他们希望在年轻的时候先拼搏一下自己的事业,当有了一定的经济基础了后才敢于向自己心爱的女人求婚。
当然,除了这个原因以外,很多男人需要有一个自己的房子和一辆车子,如果没有这些物质条件的话,他们也没有足够的底气去向自己心爱的女人求婚,所以对于年轻的男性们来说是非常有经济压力的。
特别是在一些比较重视彩礼的地方,很多男人常常为了彩礼钱而发愁,即使是结婚后也会为了家庭的生计而不断发愁。
婚礼的花销暂且不谈,在婚后不仅会为了柴米油盐酱醋茶这种杂七杂八的琐碎而发愁,而且在他们拥有了孩子后,奶粉钱以及早教班各种各样的花费也接踵而来。
如果在婚前无法为未来的一切未知做好准备的话,那么在婚后就会为了“金钱”这两字感到十分头疼,因此这种压力就会让男人不断后退,不敢轻易谈“爱”,更不敢轻易走进婚姻。
现代的女性思想很独立
如今的女性思想越来越独立,完全不同于上个时代的年轻女孩,那个年代的女人希望通过嫁给一个好的男人,开启一段好的婚姻来改变自己生活。
而现在的女人选择在这个时代成为自己想成为的人,并且开始为了自己的事业拼搏,也开始为了自己的梦想去拼搏,她们不再“恋爱脑”,也不再靠着婚姻来度过自己的一生。
换句话说,现在的女性是非常“佛系”的,即使面对父母和亲戚的不断催婚,她们依旧保持着自己的坚持。
如果不能遇到一个彼此相爱且合适的人,那么宁愿选择单身也不愿意选择和一个不爱的、不合适的人共度余生。
“要彩礼免谈”!00后男生婚恋观被骂出10万条回复
2021年的最后一个假期,有多少人参加了婚礼?想来,国庆节7天长假,正值秋高气爽,结婚办事可真是太适合了。
福特锐界L 预售开启
广告
福特锐界L 预售开启
不过,在今天这个时代,结婚似乎变得不再那么容易,所引申出来的话题则更多更复杂。
“彩礼”就是其中最富争议性的。
10月8号,假期刚刚结束,微博上一连挂出数个和婚恋相关的热搜话题,包括#为何部分年轻人结婚意愿低##为什么现在的年轻人那么抵触相亲#,其中最引人注意的则是#彩礼多少会影响谈婚论嫁吗#。
起因其实特别普通,一位93年的小姑娘,在婚前因为彩礼问题,和大她9岁的男友发生争执,于是寻求网友帮助。
双方都不是独生子,男方有房有贷无车,存款刚够彩礼钱,女方解释说彩礼是个面子问题,就是个男方的诚意,嫁妆也会给,但是男友极其反感彩礼问题。
本来就是一个发泄吐槽的求助帖,个人觉得可能这位姑娘发泄比求助的成分更多,毕竟这种事哪儿有什么标准答案?况且想从网友口中找到有用的人生解答,还不如抽签来的靠谱······
果不其然,大型男女互撕大会开始了。
尤其是在一位自称“00后大一新生”的匿名用户发表了一番“要彩礼的一律免谈”的言论后,点燃了所有人的情绪,把这种争执推向了高潮。
礼貌一点的,只是表达自己的看法。
或者只是认为这位回答者太年少无知。
不客气的,就直接开怼了。
对于“结婚是两个人的事”,也有很多人觉得不能理解。在大量的反对,还有辱骂和攻击后,又出现了大量支持这一说法的人。
也有人讽刺要彩礼的女性是“乞丐”。
其实这个局面用脚趾头都能想到,遇到彩礼这样的争议话题,没有互相丢石头扔鸡蛋才是奇迹。
其中在“被现实障碍所困的‘忧婚族’”一节中,也提及彩礼、酒席、房车还把年轻人的婚姻之路难住的说法。
关于“彩礼”的具体来由,据网上能查到的资料显示为古代的亲财礼、聘礼、聘财等说法。在新中国成立之初,与彩礼相关的规矩都受到了批判和废止,但在民间始终顽强存在。
更有意思的是,在过去相当长一段时间,我们嗤之以鼻的很多所谓传统婚姻观,到如今都有人提出合理之处,比如“门当户对”,比如“彩礼”。
为什么在恋爱自由婚姻自由的今天,彩礼依然能在百姓心中占据如此重要的地位,甚至能直接成就或毁灭一段关系?
关键在于彩礼背后的矛盾和现实。
有学者调查发现,越是贫困落后的地区,越容易出现较高价值的彩礼(不否认特殊地区个例)。
因为这笔钱,可以对女性的付出和风险做出补偿,也可以暂时改变一个家庭的困境,或许是出于对新娘的一种保险,一种“诚意”的体现;或许是帮助新娘的其他家庭成员(通常是新娘的哥哥、弟弟);或许就是人财的一种交换。
还有就是所谓的“风俗”、“面子”,且不说什么流行的万里挑一(10001元)、万紫千红(按钞票颜色)、三斤三两(按钞票重量)等花样,有些地方连女方的学历、长相都能明码标价,这仅仅只是做给女方家庭看的吗?
如果女方的父母还特别看重这件事,那么小夫妻俩感情即使再深厚,也未必能熬过亲人的软磨硬泡和世俗的指指点点。
这些问题,没有因为时代变迁,彻底消失。
漫天要价的彩礼,为了面子的彩礼,甚至荒谬的“彩礼贷”,都让婚姻沦为一场交易。
为了彩礼,两个感情深厚的新人不欢而散,大打出手的新闻我们看得太多,闹出人命也不罕见。
国家对正常的彩礼风俗,不支持,不反对,但也对天价彩礼、恶俗婚闹、大操大办提出严厉禁止,加强打击。
这说明,不论是官方还是民间,都意识到了过度彩礼的危害,并试着做出改变。
有位网友总结了一下:
曾经在网络因为“夫妻公司论”爆火的女性博主“王慧玲”说:“如果有一天女性的生育权掌握在自己的手里,自己想生就生,不想生就不生,没有人可以勉强的了女性。社会也认可全职妈妈这个职业,并立法给予母亲和孩子生活保障。如果我们走到这个阶段的话,我会第一个站出来反对彩礼。”
说到底,相伴一生的人,是不是真心爱对方?有没有打算认真的过一辈子?能不能做到生死相许,荣辱与共?
这根本就成了一个“人心”问题,人心不可控,可控的就是钱了。
我想大多数人应该也会认同,婚姻不是计较得失、利益的地方,至少不该斤斤计较。除了政治联姻,如果双方只是因为繁衍、需求、利益才生活在一起,那就失去婚姻的意义,爱情更显得世俗不堪。粗俗点说,与动物何异?
如果一个人,尤其是男性,总是把配偶看成是一种竞争、对抗的关系,显然是极其错误的,就像那位宣称“不接受彩礼”的匿名年轻人,言语间确实透露着一种极度的幼稚,绝口不提自己的责任,令人不适,
而且事实上,婚姻生活也不可能做到“黑白分明,清清楚楚”。
“结婚是两个人的事情,而不是两个家庭的事情”更是过于理想化。
再者,女性本身由于生理原因,在两性关系中就处于一种劣势,承担的风险也更大。身处男权社会,处处遭遇的不公正待遇和隐形天花板,也是不争的事实。
女权,从根本上说,就是一种人权。
大部分女性所需要和宣扬的,是公正公平的对待,是不受暴力、伤害、压迫、歧视的环境。
她表示可以不要彩礼,不要房、车,但自己也不带嫁妆,不住夫家,对方不能催生,姓氏公平分配,生产费用男方负责,养育费AA。
当然,说法如此,真正实行起来是非常困难的,约法三章是否真的能抗衡生活的鸡毛蒜皮,细枝末节很难评价。
但从某种角度,它表达了当今女性的觉醒,和对传统男权社会的担忧。
不收彩礼更会加大这种忧虑,万一遇到夫家“倒贴”、“不珍惜”、“白得老婆”的对待怎么办?
所以,归根结底,面对彩礼这件事,除了改变天价彩礼的旧俗,还要从根本上改变“男尊女卑”的思想,正视女性的付出和贡献。
合理的“彩礼”单纯作为小夫妻俩新家庭的启动资金,共同管理,才算是回归本质。
就如有网友所言:彩礼和嫁妆是两个家庭帮助一个新生家庭,而不是一个家庭给另一个家庭扶贫。
单纯一个账户上的数字并不能浇灭爱情,但背后反映出来的态度,才是最关键的。
“要彩礼免谈”!00后男生婚恋观被骂出10万条回复
2022年的结婚率是58‰,生育率是752‰
2000—2020年全国结婚率数据呈“先升后降”趋势。2020年结婚率58‰,相比2013年最高点99‰下降了414%。与此同时,离婚率则从2000年096‰上升至2020年31‰,最高点2019年340‰相比最低点2002年09‰,飙升近3倍。
结婚率是指一年内结婚对数与当年平均人口数的比率。计算公式是:结婚率=(某年登记结婚对数/当年平均人口数)×1000‰。中国结婚率迎来20年来最低点,初婚年龄大幅推迟,有的地区已经推迟至男35岁、女33岁。
结婚率下降的主要原因:
1、适龄男女婚恋观念发生转变,接受高等教育的年轻人越来越多,他们为了追求婚姻质量,寻找另一半宁缺毋滥,自然会导致结婚年龄推迟。
2、结婚经济成本和负担较大,结婚不仅要有房有车,还有彩礼、置办婚宴等,少则花费数十万元,多则上百万元。面对如此巨大经济压力,不少年轻人结婚意愿降低,成为“恐婚一族”。
3、目前年轻人生活压力不低,一旦结婚成家,柴米油盐等生活琐事会牵扯很多时间和精力。一些年轻人想多一点自由时间,常常只谈恋爱不结婚。此外,年轻人生活方式和观念正在发生转变,如追求多样化生活,结婚和生育在部分年轻人眼里不再是必需品。
现实中,年轻人不太喜欢结婚可能有以下原因:
1 观念的转变:现在的年轻人成长在一个开放的社会环境中,相比较于过去,更加注重个人的自由和独立,婚姻在这种背景下变得不再像过去那样必需和权威,更多的人选择只需要建立长期的恋爱关系,而不是结婚。
2 经济压力:目前的经济环境让许多年轻人面临着巨大的婚姻成本,比如结婚需要支付的房贷、车贷、孩子教育费用等等,这些都需要一定的经济基础来支撑。许多年轻人在抵御这些经济压力时更倾向于选择不结婚。
3 独立意识:相比于过去,更多的年轻人独立思考、独立判断,他们认为婚姻是一个相互依存的关系,可能限制他们的生活和个人发展,因此,在这个时代,更多的年轻人选择专注于自我发展和探索人生,不把结婚当作人生的必要选择。
4 高离婚率:高离婚率也是影响年轻人的婚姻态度的一个因素。在经历过父母离异的年轻人中,他们会更加谨慎对待婚姻,对婚姻的价值和意义产生怀疑,降低了他们愿意步入婚姻殿堂的意愿。
综上所述,年轻人不太喜欢结婚是多种因素叠加的结果。面对这种现象,我们应该避免简单地给以批判和否定,而要以更开放包容的心态,关注年轻人的需要和感受。
单身三问,要不要结婚?跟什么人结婚?什么时间结婚?
要不要结婚
单身人群的幸福感跟已婚人群已经没有差距,甚至以微弱优势反超。单身的行动和生活状态更加自由,不需要赡养家庭,经济上会更加宽裕,可以把更多的时间投入到工作和兴趣爱好上,相比之下,婚姻家庭成本非常高,尤其是独立女性,单身自由轻松,结婚又要工作,又要生孩子,又要做家务,幸福指数非常低。
女性婚姻面临较大的生理压力,男性也并不是婚姻利益既得者,而是承担着很大的经济压力。整体上结婚意愿在不断下降,调查数据显示,单身女性终生不婚意愿115%,单身男性终生不婚意愿82%。
跟什么人结婚
独立女性不将就婚姻,倾向于选择平等型婚姻、完美型婚姻、自由型婚姻:经济还没有实现独立的女性,会选择将就型婚姻,依赖型婚姻。多数男性往下找对象,但是,追求平等型婚姻的新型男人正在出现,他们选择独立女性,支持女性事业发展,同时愿意承担家务,从而形成新的婚姻生态平衡。
什么时间结婚
结婚年龄正在不断延迟,30+、40+结婚比例快速上升,“大龄青年”这个词正在失去意义,婚姻观、生育观发生改变,结婚年龄越来越自由。统计数据显示,2021年结婚人群中30+比例达到482%,40+比例接近20%。
其中,20-24岁人群占比仅为165%,比上一年下降了21个百分点;25-29岁人均占比为353%,比上一年上升04个百分点;30-34岁人群占比达到了20%,比上一年上升07个百分点:35-39岁人群占比达到了87%,比上一年上升04个百分点;40岁以上人群占比达到195%,比上一年上升06个百分点。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