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一段俄国沙皇凯瑟琳二世的历史资料

给一段俄国沙皇凯瑟琳二世的历史资料,第1张

叶卡捷琳娜二世

叶卡捷琳娜二世·阿列克谢耶芙娜(Екатерина II Алексеевна: Yekaterína II Alekséyevna),有些中文依照英文名称译作凯萨琳二世或凯萨琳大帝,原名索非亚·奥古斯塔·弗雷德里卡(Sophie Augusta Fredericka,1729年4月21日出生於德国斯特丁,1796年11月6日逝世於普希金),是俄罗斯帝国的女沙皇(1762年至1796年在位)。

德国安哈尔特-采尔布斯特公爵的女儿。1744年被伊莉莎白·彼得罗芙娜女皇挑选为皇位继承人彼得·乌尔里希(彼得三世)的未婚妻。1745年与彼得结婚并皈依东正教,改名叶卡捷琳娜。在初到俄国之时,她努力学习俄语。后来逐渐取得一些军队的支持。由于彼得三世另有新欢,叶卡捷琳娜的皇后地位面临被废的威胁,于是在1762年率领近卫军发动政变而即位。

叶卡捷琳娜二世和伏尔泰、狄德罗等法国思想家交往密切。1767年夏天召集新法典起草委员会会议,宣布女皇的训令,主张君主专制、严厉的法治主义、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她虽然想改善农奴制度,但是因贵族的反对而没有成功。此外她还修改地方行政制度、司法制度。贵族势力得到加强,农民和农奴的生存状况更加恶化。1773—1775年发生普加乔夫起义。

对外政策方面,三次瓜分波兰,对土耳其作战取得黑海沿岸地区,并吞并了克里米亚汗国。宠臣和情人波将金去世后,她的以南进重建拜占廷帝国为目标的南进政策受挫。这个时期的俄罗斯成为名副其实的欧洲最强国家之一。叶卡捷琳娜被尊称为“大帝”,即俄国历史上两位大帝之一(另一位是彼得大帝)。

叶卡捷琳娜生有两个儿子。长子保罗出生于1754年,后来成为保罗一世。由于彼得三世不能生育,有谣传说他是叶卡捷琳娜与朝臣谢尔盖·萨尔蒂科夫的私生子。伊丽莎白·彼得罗芙娜女皇对这种说法并不介意,并说“如果他真是私生子,那也不是我们家族中的头一个”。叶卡捷琳娜的情人众多,其中最著名的是近卫军军官格利高里·奥洛夫。他帮助叶卡捷琳娜实现了政变企图。他也是叶卡捷琳娜的第二个儿子阿列克谢的生父。叶卡捷琳娜的另一个著名情人是格利高里·波将金,他因“波将金村”(指为了粉饰太平而人工制造的布景式繁华景象)的典故为世人所熟知。

齐格蒙特三世对俄战争    

前因

齐格蒙特三世被卡尔九世夺走瑞典王位后,波兰与瑞典就一直处于交战状态,1608年,齐格蒙特三世结束对瑞战争,转而干涉俄国。

1605年开始,齐格蒙特三世利用俄国王位空缺,政局动荡之际,十多年间两度扶植伪季米特里争夺俄国王位,干涉俄国事务,最终以失败告终。

齐格蒙特三世在与瑞典交战的同时,也一直密切关注着东方的局势。波兰贵族一向对俄国具有领土野心,希望能向东方扩张疆域。

1605年,俄国沙皇鲍里斯·戈杜诺夫突然去世,他的儿子费奥多尔·戈东诺夫即位。戈东诺夫只有16岁,根本无法应付俄国国内的混乱局面。齐格蒙特三世趁机发动对俄战争。

齐格蒙特三世并不仅仅是想利用俄国的混乱,侵占俄国的土地,还觊觎俄国的王位。

他扶植了一位名叫季米特里的人,谎称他是俄国沙皇伊凡四世的小儿子季米特里王子,拥有对俄国王位的继承权。为了帮助季米特里夺得王位,齐格蒙特三世派出军队,互送他回到俄国。

当时正值俄国国内发生饥荒,戈东诺夫的统治非常不得民心。

伪季米特里在波兰军队的帮助下,连续攻克城市,顺利抵达莫斯科。在俄国贵族的拥护下,费奥多尔·戈东诺夫被推翻,连同他的母亲一起被杀害,伪季米特里登上俄国王位。

次年,伪季米特里与波兰督军耶日·姆尼什克的女儿玛琳娜结婚,整个婚礼完全不符合俄罗斯人信奉的东正教习俗,波兰贵族更是在莫斯科胡作非为,引起俄罗斯贵族和人民的不满。

不仅如此,为了报答齐格蒙特三世对自己的帮助,伪季米特里在宫中任命许多波兰人担任重要职务,整个俄国到处充斥着波兰人。

舒伊斯基是俄国古老的贵族家族,原本他就有心取代戈东诺夫,担任沙皇。如今,这个冒牌的季米特里横空出世,将俄国搞得乌烟瘴气。

舒伊斯基联合大贵族们,发动政变,处死了伪季米特里,登基为瓦西里四世。许多波兰贵族都遭到残酷屠杀,王后玛琳娜侥幸逃得性命,回到波兰。

这一次干涉失败,并没有让齐格蒙特三世就此放弃。尽管波兰国内的贵族都反对国王进一步干预俄国事务,但齐格蒙特三世执意如此。

1608年,他又扶植了另一个季米特里,向俄国发兵。这一次,统领波兰军队的是斯塔尼斯瓦夫·茹凯夫斯基。

5月份,波兰军队在沃尔霍沃附近击败俄军,迫使瓦西里四世退守莫斯科。守军对莫斯科严防死守,伪季米特里二世一时难以攻克,在附近的图希诺一带驻扎下来。

不过,这位伪季米特里就没有第一位那样有出息了,他整日在军营中饮酒作乐,不思进取。别说俄国人民,就连齐格蒙特三世都觉得不像话。

到第二年9月,军队还是没有取得任何进展,反倒是俄国人民反对波兰的呼声日益高涨。齐格蒙特三世直接下令,让茹凯夫斯基将军直接占领莫斯科。接到命令后,茹凯夫斯基从斯摩棱斯克进逼莫斯科,在克鲁希诺村附近将俄军击败。

随后,齐格蒙特三世向俄国派出使者,直接撕破脸皮,宣布废黜季米特里二世,自己将直接加冕为俄罗斯皇帝。

俄国大贵族惊恐万状,只得与茹凯夫斯基达成妥协,接受波兰王子瓦迪斯瓦夫为沙皇。

但是,齐格蒙特三世不愿意让瓦迪斯瓦夫前往莫斯科,皈依东正教。他想亲自统治俄国,这一得寸进尺的想法重新激起了俄国贵族的反对。

虽然瓦迪斯瓦夫自称为沙皇,但并未得到俄国贵族的认可。1613年,全俄罗斯的贵族会议选举了米哈伊尔·罗曼诺夫为沙皇,开始了俄国罗曼诺夫王朝的统治。

为了夺回沙皇之位,瓦迪斯瓦夫再度对俄国发动进攻,但未能占领莫斯科。波兰对俄国的武装干涉以失败告终,齐格蒙特三世算计到底,终究是竹篮打水一场空。

后果

1654-1667年,俄国利用乌克兰哥萨克起义,对波兰发动侵略战争,结果波兰战败,乌克兰被俄国瓜分。

结论

齐格蒙特三世为向东方扩张势力,干预俄国的王位继承,险些将瓦迪斯瓦夫四世送上沙皇之位,在波俄关系上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为日后俄国打压波兰埋下伏笔。

俄罗斯最杰出的皇帝毫无疑问是彼得大帝,在俄罗斯罗曼诺夫王朝他在位沙皇时期,还有一位沙皇存在,这是复杂的宫廷斗争所诞生的产物。

彼得大帝是人们对彼得一世的尊称,他的父亲是沙皇阿列克谢一世,在他母亲生下他之前,父亲还和之前的妻子生下五个儿子和一个女儿,其中有三个儿子早夭。太子费奥多尔即位沙皇后在20岁的时候就因为"坏血症" 而死了,因为他没有子嗣,所以就得从剩下的两个弟弟伊凡和彼得中选择,因为彼得母亲娘家有一定的影响力,所以10岁的彼得当上了沙皇,由母亲摄政。并且因为伊凡从小就弱智,按理说彼得的沙皇之位是没人来争了。

但别忘了,还有一位公主,并且当时她已成年,这位索菲亚公主看自己的同母亲弟弟伊凡没有当上沙皇,觉得自己的权利以后也不会很好,所以就找寻找扳倒彼得的机会。刚好就在确立彼得为沙皇没两天,因为军饷问题的射击军(御林军)前来皇宫讨要说法,索菲亚公主就把这些军官给杀了,然后嫁祸给摄政的彼得母亲,引起射击军兵变。然后坐到桌子上一谈,索菲亚公主摄政,两位弟弟伊凡和彼得同为沙皇。

获得权力的索菲亚公主开始了自己的“慈禧”式管理,反正伊凡是弱智,还有一个彼得把他赶到乡下就是,需要的时候去接来露过脸即可。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彼得到了快结婚的年龄了,索菲亚公主开始着急了,因为按照规定,沙皇结婚了就该亲政了,于是索菲亚决定除掉彼得。但是各地的军队是没法调动的,毕竟彼得还是名义上的沙皇,只有动用射击军。但射击军也有忠心之人,把消息传给了彼得,并和叛变军形成对峙。当然彼得也不是没有头脑之人,早就准备了一些忠于自己的力量,因此将索菲亚的阴谋给覆灭了。

彼得既然能成为最杰出的皇帝,还是有他独到的一面,他只是将索菲亚公主囚禁了,对于伊凡的沙皇之位依然保留,因此有人同时存在两个沙皇的局面,直到伊凡沙皇去世。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jiehun/11393237.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11-29
下一篇2023-11-29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