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洱海办婚礼
云南大理被誉为天下第一茶花。每年农历三月,苍山脚下都会举行盛大的三月街大会。来自世界各地的村民来这里参加传统的赛马会和娱乐活动,年轻的男女经常在这里交朋友或播下爱情的种子。金华人民副主席公社,领着姐妹俩开车赶街,不料路上轮子坏了,正为难时,来到马会的铁匠彭热情地帮她们修好了。金华对这个勇敢善良的年轻人产生了爱情,两人在蝴蝶泉边,互赠信物示爱。他们约定明年山茶花盛开的时候再在这里见面。
第二年,何鹏如约而至,到处找全花。历经千辛万苦,何鹏走遍了苍山洱海,先后找到了蓄肥的模范金花、畜牧场的金花、钢厂的金花、婚礼上的金花。最后,他找到了他心爱的女孩。他和金花在蝴蝶泉边重逢,两人解除了误会。其他四朵金花和她们的男朋友也来到这里,手舞足蹈,歌颂她们真挚的爱情。
2大理洱海边办婚礼多少钱
一个。酒店位于苍山的半山腰,仅10多分钟从三塔和大理古城开车。酒店每天提供多辆往返酒店和大理古城的免费班车。离洱海还有一点距离。你可以在湖景房看不到亲水效果,但基本可以看到洱海的轮廓。酒店拥有3000平方米的会议设施,包括1100平方米的无柱仓山宴会厅、367平方米的洱海宴会厅和10个多功能厅。带有婚礼大厅的草坪是举行盛大婚礼、产品发布会和各种正式会议的理想场所。
3云南洱海婚纱
在云南大理和丽江拍的照片很多。大理有洱海,有专人种植的大量花草。丽江的摄影师大多是在玉龙雪山拍照的,非常漂亮。
4普洱婚礼在哪办
年濮的婚俗云南洱人
求婚。男人需要三次媒人去找女方house求婚,这叫三圈九转。就算第一次喜欢,也要三次才能决定。
订婚。男方已经同意向女方求婚家呆了三次,所以他必须选择一个好日子去找那个女人家订婚(说吃小酒和订婚酒)。订婚前,媒人应先问清楚女方要多少彩礼家想要。喝了点酒后,男人家会把彩礼或钱带给女方(称为彩礼)。一旦吃了少量的酒(订婚酒),就订婚了。/你已经在家人朋友亲戚中认定了这个亲戚,相当于领了结婚证。
取个吻(俗称讨老婆媳妇)。男方选好生肖吉日后,要请媒人和有威望的长辈(俗称压礼)与女方商量婚礼的具体事宜的家庭,它被称为确定日期。日期定了,双方都有喜事。当男人家人想给女方家酒肉之类的东西,会尽量固定,结婚的时候会按照顺序送。
其次,去拜见亲戚的人数(一般是6-8人,偶数)也要在去求老婆的时候确定,这样老婆家也配备了送别人员。
给亲戚送行。它指的是新娘的家人想把她送到她丈夫那里当她结婚时,她的家庭。一般送新娘是三代人送的,长辈,同辈,晚辈。长辈:爷爷、奶奶、外公、外婆、舅舅、申申、月经、舅舅等。同行:哥哥、姐姐、弟弟、妹妹;朱尼尔:侄子和侄女。
云南普尔民婚礼习俗:新娘结婚的习俗。
1打包:新娘结婚的前一天晚上,她应该和她的丈夫一起把东西打包
2、吃掉每一个妈妈的蛋,包括每一个母亲的饭。新娘结婚前要煮糖蛋,这叫每个母亲蛋。这意味着你离开父母后,你不会don’不要去想你的家人和朋友。和你丈夫住在一起我不放心。的家庭。鸡蛋是光,而用糖做饭,意味着你到了老公之后生活是甜蜜的的家庭。所谓的隔一餐妈妈意味着当一个女孩结婚的时候,新娘应该包食物和肉给新娘带去给她的丈夫的家庭。结婚当天下午,她不不要吃她丈夫的饭。而不是擦鞋垫餐,她要把家人带来的饭拿出来和新郎一起吃,也就是说两家人会成为一家人,一起吃。
3唐不要回头看,新娘出嫁后不允许回头看,这意味着她将永远想着她的家人她丈夫不安的生活的家庭,另一个意思是,如果她不不再婚,她不会不要第二次结婚。
4哭着要结婚。新娘结婚前要哭,意味着要离开父母,要哭。有时会有哭泣声,内容主要是哭诉父母在抚养过程中的艰辛和善良。
5抱着新娘。新娘要出门的时候,新郎会进门来背。进门之前,新郎要准备红包,有人在新娘外面守护的门。新郎不会让红包进来。一般来说,守门人是新娘她的姐妹或表兄。
6寻找新娘。新娘结婚前,会有一群好姐妹围着新娘哭。尤其是新郎要背的时候,一群姐妹会在人群中把新娘包起来,让新郎我不是故意找的。新郎一不小心,就会抱错新娘,留下笑柄让别人取笑。
蒲云南洱人:婚姻习俗
普尔人有搭青棚、吹唢呐(俗称小号)、舞芦笙、跺三脚的习惯。
搭建一个绿色大棚。建造绿色大棚有一定的规则。第一,要用绿色的松树和树叶作为搭建绿色棚子的材料(没有松树可以用松叶代替),这意味着它们会永存。第二,绿棚的大小取决于客人的多少,用几叉几排来表示,场地的宽度用树杆的长度来调节。
吹唢呐(俗称小号)。一是增添热闹气氛,二是用唢呐不同的曲调作为指挥命令做事。例如,发送大号表示晚餐准备好了,
5云南洱海婚礼
有这没什么特别的。只要两个人心有灵犀,娶个白族女人的感觉没什么两样,一样好。
白族属于氐羌系统,民族起源多样。白族的一个重要来源是世代生活在洱海地区的土著人——洱海人和昆明人。相传白族的另一个重要来源属于先秦时期氐羌体系的南迁民族之一,其祖先可追溯到秦汉时期的人。
6云南洱海婚纱照
网上有很多关于苍山和洱海爱情的句子,那么洱海爱情的意义是什么呢?让今天让我们看一看。
其实洱海不是海。这里的水清澈而美丽。提起大理,必然会出现一派风月花雪月的景象,而这里的洱海就是风月花雪月四景中月亮所在的地方。月亮皎洁明亮纯净,可想而知洱海的水该有多纯净清澈。洱海不是海,而是蓝色的湖。人们称它为海,据说它代表了当地人it’他渴望大海。当然,洱海不仅是个观光的好地方,而且因为水质优良,物质资源丰富。洱海是白族人民的镜子的心和白族的母亲湖。
说到这里,你可能也会发现,关于洱海,并没有什么爱情传说,它的爱情意义更多的是现代人赋予它的。也许正是因为它的纯净,让人联想到期待中的爱情,所以关于洱海的爱情故事越来越多。慢慢地,在人们的意识,它已经成为一个爱的圣地,与自己的爱
2010年1月-1010年不适合在大理拍婚纱照。虽然冬天洱海边的海鸥也是一道亮丽的风景线,但是大理最适合拍婚纱照的季节是5月到10月。这几个月气候好,温度适宜,风景优美。冬天没有夏天美。想在大理拍婚纱照的美女帅哥可以选择每年的5月到10月。
7大理洱海结婚照
现在拍婚纱照的影楼或者影楼很多,价格相差不大。选择婚纱摄影工作室,可以根据自己喜欢的拍摄风格进行对比选择。云南适合拍婚纱照的地方有:
1香格里拉是一个有着白雪皑皑的山峰和山谷,金碧辉煌而又神秘色彩的地方,也是一个美丽的大草原和牛羊的天堂。拍婚纱照的景点有普达措国家森林公园、纳帕海、独克宗古城、松赞林寺、白水台等。
2、大理,是个浪漫的地方,民风淳朴。拍婚纱照的景点:大理古城、洱海、双廊、蝴蝶泉、苍山等。
3澄江,号称云南小游乐场。拍婚纱照的景点:抚仙湖、路冲风景区、樱花谷等。在云南拍婚纱照。以上提到的景点都是不错的选择,风景优美,是最适合拍婚纱照的地方。
这应该是一种觉得非常崩溃的体验吧,虽然说结婚是一件大喜事,但是说实话吹唢呐也是挺吵的,如果我们是在婚礼现场的话,还稍微能够忍受一下,因为毕竟离我们离得有一点远,但是坐在车上的时候,两位大爷带你一左一右对着你吹,真的是非常的崩溃。因为这个声音真的是挺大的,就算他不是对着你的耳朵吹的,他也是在你的身边围绕的。
而且重要的是这个伴郎竟然坐在大爷的中间听了两个小时的唢呐,简直都要疯掉了吧。因为真的是非常非常的吵,尔听几分钟我们都会觉得受不了,更何况是整整的两个小时,我感觉这个伴郎在下车的时候,耳朵是不是都已经不能够要了,耳膜是不是已经被震破了?太可怜了。两个大爷的中气也真的是非常的好,虽然说他们是拿钱办事的,但不得不说肺活量真的太厉害了。
在生活当中其实也有一些人经历过这样的事情,因为在婚礼上面有很多的事情不是我们能够人为决定的,每个地方都有不同的习俗,然后你是在旁边帮忙的,很有可能就被拉去做这个做那个。其实这个男孩子在当伴郎的时候,也从来都没有想过自己会遭遇这样的事情吧?真的是生无可恋了,我觉得他这两个大爷的中间真的都想要原地遁地了。
不过这也可能是他人生当中最特别的一个体验吧,因为下一次可能就不会是他了,他可能在遇到这种事情的时候就会直接跑掉了,不能够再忍受了。当然这个男孩子的脾气也算是比较好,如果是我的话可能早就翻脸了,因为我真的是受不了,对着我的耳边吹,整整两个小时呀,脑瓜子都是嗡嗡的。
网上有看到瑶族的百度问题,这个是最佳答案呢,你要是觉得好就用吧:
人口为2134013人。主要分布在广西壮族自治区,湖南、云南、广东、贵州等省也有分布,居住形式为大分散、小聚居。使用瑶语,属汉藏语系 苗瑶语族 瑶语支。瑶语是三种语言的总称,包括勉语、布努语、拉珈语。各地瑶族人的语言差别很大,往往不能互相通话。瑶族人通常能用壮语和汉语。没有本民族的文字,一般通用汉文。瑶族人的宗教信仰比较复杂,有的人信奉自然崇拜、图腾崇拜,有的人信仰道教。
瑶族是中国的一个古老的民族,与古代的“荆蛮”、“长沙武陵蛮”、“莫徭”、“蛮徭”在族源上有渊源关系。瑶族自称“勉”、“金门”、“布努”、“拉珈”、“炳多优”等 。
因不同的经济生活、地域、服饰、头饰,还有几十种不同的称谓,如“盘瑶”、“山子瑶”、“顶板瑶”、“花篮瑶”、“过山瑶”、“白裤瑶”、“红瑶”、“蓝靛瑶”、“八排瑶”、“平地瑶”、“坳瑶”、“茶山瑶”、“背篓瑶”等。称谓中因都有“瑶”字,新中国成立后统称瑶族。由于居住的地方自然条件不同,瑶族的社会经济发展极不平衡。大部分从事农业生产,兼营林副业,以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为主。在国家的大力支援下,瑶族地区的经济文化事业有了很大的发展。
长鼓舞--长鼓舞是瑶族传统的民间舞蹈,以使用长鼓作舞而得名。鼓有大小两种,大长鼓俗称“黄泥鼓”,瑶语“尼网雍”。最早为祭盘王时所跳。盘王为瑶族崇奉的始祖神。相传盘王一日携子上山打猎,时遇大山羊,捉之,不幸被羊踢倒,掀死于梓树下。王妃痛极,命众子四山搜索,杀了那头山羊;又令用一节梓树与山羊皮制成一面鼓,并糊以黄泥浆。在为王追悼时,其子怒击长鼓,其女挥巾洒泪而舞,以示报仇伸冤。此后即被沿袭下来。传说反映了瑶族先民的狩猎生活及崇神观念。以后随着生产力的提高,长鼓舞又加入了新的表现内容,并不限于祭祀场合表演,同时鼓的制作也逐步趋向完善。�
大小长鼓两头均呈喇叭状。小长鼓腰短,长约825公分,鼓头直径约132公分,羊皮蒙面用竹圈箍紧,大长鼓腰长,约有110公分,鼓头直径24公分,用系着铁勾的棕绳绷紧鼓面,绳子之间插入竹片用以调节鼓皮的松紧度。鼓身均绘有飞龙飞凤等图案,并系有彩带。�
“长鼓舞”打法有文、武之分。小长鼓(又名文长鼓和花鼓)动作柔和、灵巧;大长鼓(又名 武长鼓)动作粗犷有力。二者均有固定的曲调及歌词与之相配,有统一的击鼓节奏。一般是且唱且舞,内容多表现建房、制鼓、开山、挖地、舂米等劳动生活。舞蹈的基本动作也是从这些劳动生活中提炼出来的。“长鼓舞”在瑶族舞蹈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它一般是在瑶族传统习俗“祭盘王”和逢年过节串村走寨闹圩场时表演,也有新屋落成及其他喜庆的日子里跳,以示祈祷和庆贺。�
小长鼓打法各地说法不一,广西金秀地区归结为两种,一为“36套、72层”,并有打鼓口诀。36套即36个动作,72层即每一动作换方向做两遍。而一个动作又有“高桩、中桩、矮桩” 三种姿态,即“高桩”鼓在头顶上方转动,双腿微蹲;“中桩”鼓在腹部转动,双腿半蹲; “低桩”鼓在膝部转动,双腿全蹲。长鼓队由十人组成,四人打长鼓(二女二男),四人打锣鼓镲,一人吹横笛,一人扛旗(白底、青边,上面写着瑶族祖传家书“过山榜”)。长鼓队由中门(正门)入,先拜祖宗香火,然后鼓手互拜,将鼓举起说一些吉利话就开始打起来,边舞边唱“盘王歌”,二人一组轮番跳,当围观人多时,为使大家看到即登八仙桌表演。二为“十二套打法”,即用鼓点模拟找地、量地、平地、整地、扛木、锯木、凿木、抖木、安门、安瓦、种柱、庆功等动作。�
小长鼓的打法为左手横握鼓腰中部,上下翻动舞动,右手随之拍击鼓面,主要动作有:①“打鼓花”,分“小花”、“大花”两种,打“小花”鼓在胸前绕腕转动,右手拍击两次鼓面,双脚左右旁靠步,并膝下蹲。打“大花”鼓在头部上方转动,先作“小花”动作,转身旁靠步,并膝下蹲,再接“大花”动作。②“半蹲打鼓”,双脚八字半蹲,旁靠步成“丁”字形,转身时背鼓拍击。③“圆圈鼓”,双脚先走圆圈,靠步稍蹲,然后退步,踹腿转身。④ “半蹲磨鼓”双膝为轴,带动上身作磨转,由下而上,同时在胸前转手拍鼓。�
大长鼓分公鼓、母鼓两种,因击打时要先用湿黄泥涂糊鼓面校准鼓音,故亦称黄泥鼓。公鼓音色高亢激越,母鼓音色浑厚洪亮,一并击之,具有和谐效果。黄泥鼓舞以母鼓为中心,周围配合四支公鼓组成舞群。母鼓斜着横背于胸前,以双手拍击;公鼓则竖起以左手持握,右手拍击。舞时,以母鼓手为轴心,公鼓手围成外圈顺时针方向跳转。女歌手围成内圈逆时针方向跳转。如此循环。其中母鼓鼓点最为重要,为群舞节奏的枢纽,公鼓应合母鼓鼓点敲打,技巧较难。�
在广西其它瑶族地区,长鼓舞的动作与风格又各不相同。如龙胜长鼓舞,由女子四人跳,均左手持鼓腰,手腕根据鼓的动作变化而灵活转动。右手动作有:横拍鼓、竖拍鼓、斜拍鼓、背拍鼓、摇拍鼓等。脚下有:前后推拉步、原地颤动、蹲扭转、绕圈、走对角、后单脚踢鼓等。身体稍前倾或后仰、也有扭旋上身的动作。头的方向一般随鼓变换,与舞蹈配合自然。整个舞蹈特点柔韧有致,其中膝部自然屈伸、颤动则尤添风韵。又如富川有一种两丈余的大长鼓,需用绳吊起,由二人轮番击之,用以伴奏,甚有气势。又有贺县一种长鼓舞,制鼓时在挖空的鼓腹内放少量小圆石子。击鼓时鼓腹沙沙作响,既有鼓声,又有沙锤效果,别具一格。�
长鼓舞在湖南瑶族地区亦甚流行。因当地民间乐器发达,种类不少,故常有舞乐合演的情况 。如长鼓锣笙舞,其打法略似长鼓舞。唯加入锣、笙等乐器作只奏不舞的配合表演。多于冬 至酬神时集聚庙堂进行。舞时,由七人面对神桌站一横排,互相错开,第一人打锣,第二人 打长鼓,第三人打鼓,第四人吹笙,第五人打长鼓,第六人吹笙,第七人吹牛角。起始吹“迎圣”曲,做“迎圣”动作;接吹“起拜”曲,做四个方位“起拜”动作;再吹“行路”曲 ,由吹牛角者领头,围方桌逆时针方向做“行路”动作,一圈后接吹“梅花”曲,围方桌穿梅花,做“大、小梅花”动作。此时舞者情绪热烈,吹起口哨,打起“哦呵”,跳起“欢鼓 ”动作,场面十分热闹(以上几种不同名称动作均为长鼓舞击打动作,一般不表现具体内容) 。�
此舞有时也跟着“行香”队伍(抬神游行),在行进途中人们围拜神像时停下表演。�
长鼓舞在广东连南排瑶亦甚流行。“长鼓”,瑶语称之为“汪嘟”(即“横鼓”或“花鼓”)。多于当地耍歌堂盛会中表演。“耍歌堂”为排瑶最隆盛节日,每隔三、五年举行一次,历时三天到九天,多于农历十月十六日开始,相传该日系盘古王妃生辰。节日期间,家家户户做糍粑,杀鸡杀鸭,宰猪锥牛,不分男女老少,倾巢出动,远近亲友亦来观光。在宽阔平坦的歌堂坪里,人们除了祭祀祖先,尽情欢歌外,便是围观长鼓舞表演。携鼓盛装的青年们,头缠红巾,上插雉羽,在芒锣、牛角、口呐及歌曲的配合下,随乐起舞,歌声悠扬,器乐齐奏,“砰蓬”、“砰蓬”的长鼓之音震动山岗,波及邻乡,气氛异常热烈。�
关于排瑶长鼓,当地流传着一段神话,说从前有一仙女化成的瑶族姑娘到瑶山游赏,同瑶族牧人唐冬比相恋,结为夫妇,后来仙女被上天召回,临别时,嘱令冬比可往南山伐木造长鼓 ,于十月十六日击之,则可升天相聚。唐冬比历尽艰辛,战胜险情,终于完成仙女所托,与仙女在天上团聚。从此,长鼓舞在瑶家流传至今。�
皋瑶长鼓舞为广场性舞蹈。参加人数不限,二人以上成双即可表演。多人舞队形可成两横排、两竖排、或围成圆圈。二人舞为双方左侧相对,方向相反,动作相同。多人舞为一人领先半拍,其余慢半拍。在“耍歌堂”的节日里,往往几十人,甚至上百人一起舞动,其场面是十分壮观的。长鼓舞一般不表现具体内容,多为表达欢乐的情绪。
祭祀舞--瑶族敬奉盘王的习俗,渊源甚早。晋干宝《搜神记》中已有“用糁杂鱼肉,叩槽而号,以祭瓠父”的记载。相沿至今仍未绝迹。如旧时瑶族,家家供其本主,片肉醇酒,必享王而后食。且兼信多神,各地社庙香火终年不断,请神驱邪活动频繁。这种祭祀仪式常由师公、道公主持。其中舞蹈称师公舞、道公舞,细目甚多,且因地而异。
师公舞有“杀吊猪”流传广西金秀地区。系多年举行一次的隆重祭典“做洪门”中的组舞之一。其程序如下:师公围绕吊起的猪笼作法毕,复由手持法剑、利棍的师公环绕笼边起舞。边刺猪的喉部,使之怪叫,最终将猪杀死,肉分与众人炙食,以表示除了兽害。舞者腿部基本动作为曲蹲旁点步,双手握棍变换不同方向而舞。�
又有女游舞,亦系“做洪门”组舞之一,叙说神话中龙王的三女儿被洪门盛会的鼓声引动,于是浮出水面扮作一个秀丽的瑶族少女加入其中,并随歌欢舞,与众共享娱神之乐。舞者时而伏地晃身,时而立起抖肩,节奏由慢到快,动作先柔后刚,层次分明,形象生动。�
另有流行金秀一带的捉龟舞。原系传统祭典“盘王舞”中的组舞之一。瑶族将龟视作吉祥物,此舞即表现捉龟供神的全过程。由师公四人手执小镲围作一圈共同进行。其顺序为:一察看、二围篼、三戳引、四捉龟、五翻倒、六破肚、七洗净、八砍、九煎、十铲起、十一摆设、十二供神、十三分吃、十四折网。舞蹈动作灵敏轻捷,谐谑含趣。多以碎步慢跑,做对角交叉动作。每组动作双膝均按节拍屈伸。完成一组动作后皆有收尾。�
又有“走潮”流行湖南江华县。舞者最少为十二人,多者不限。舞时随锣鼓前导,动作有“穿四方”、“穿十字”、“穿五点梅花”、“穿葫芦”,以及“鲤鱼上滩”等。“鲤鱼上滩”为三人一组,彼此跳来跳去互换位置。此舞多于丧事上由师公领跳,余者各持铃儿、旗、纸花等物随后。�
又有“藤拐舞”流传广西上林县。道具为一5尺长藤条,缠以彩纸,两端系小铜铃及纸花。 �
传说在古代战争中,当瑶族祖先遭受覆灭的危急时刻,其中一人曾于峭壁上攀藤而下,幸免于难,后人遂将此长藤视为一种神物。另外又有以藤拐喻天上彩虹,象征吉祥的说法。舞时,师公用右脚踩藤拐下端,上端从右臂后弯上肩部,用右手执着,对神龛三叩,然后在鼓乐伴奏下,以一步跳单扛腿,双手执藤拐两端,按节拍晃动于左、右,围圈而跳。每至一角即在原地左、右各晃三次,表示“拜祷”。拜过四方后,速奔入内室,转而背出另一戴面具扮“盘王”(或其它神)的师公。舞者将藤拐扛于右肩,其余动作如前。将“盘王”安坐于堂中后,便下拜敬酒。随即吟唱一歌,歌词多为表达奉献心愿。同时围绕盘王扮演者跳一段缝衣舞,模拟纺织、染布、洗洒、裁剪、穿针、缝衣、钉扣种种动作。最后为“盘王”披上衣衫,背还内室。�
又有伞舞,流行湖南江华县,传说盘王出祖穴千家洞后,带领他的族民飘湖过海,中途遇大风雨,盘王以伞抵御,遂相安无事。后即据此制舞,以赞盘王神威。此舞多由师公在丧祭日表演。舞者左手撑伞,右手握折扇而跳,有身旁转伞、绕八字伞、绕半边伞、提腿绕伞、碎步转伞、转身背伞等动作。有唢呐锣鼓伴奏。�
道公舞为祭奠场合及打“冷斋”时所跳。瑶族办丧,年高寿终者多请道公做道场(瑶语称“波逃”)。全寨各户均有代表参加,礼仪甚为隆重。其中有转灯舞,原为瑶族集体朝拜仪式“做功德”中的组舞之一,多在金秀流传。表演程序共分两段。�
第一段:棺木旁置油灯若干,首席道公身着宽大的绣有诸佛的黑布道袍,戴八卦帽,手持一根长约一米的白幡立于柩前,边歌边舞。歌词多为守丧祷祝、超度亡魂的内容。首先在原地颤动。上身反复前倾俯身,作似拜非拜的动作,然后绕棺而舞。两手按节拍分别向左右扬幡,上身随着自然摆动。死者的直系晚辈白服弓身随道公缓进,悲歌阵阵,绕棺数周。第二段 :当夜祭祀活动接近尾声的舞蹈。由首席道公手持白幡引路,其它道公各持一种打击乐器在急速的叮当敲打声中配合紧随。舞步多用碎步绕棺慢跑。有时往返穿行,有时左右自行旋转,有时两人相对左右晃动而舞。形成一种既严肃又热烈的场面与第一段的悲戚情绪形成鲜明对比。�
在各种祭祀活动中,均设有香案,并有进香舞,为烧香时道公所跳。如金秀“进香舞”两种跳法,第一种:舞步有前靠步、左右靠步,靠步时双膝柔和屈伸;左右侧靠步时,分别向左 右前侧斜跨半步,挺胯收拢后脚同时屈膝。手部动作有双手举香过头、双手持香至胸前、屈膝俯身下拜,双手向后分香。舞步按四个方位行进,最后面对香案走三步插香于炉中。第二种:左手持香,右手摇铃。起步时上身前俯,向外摇铃,腿部一前一后伸直,复向前并拢曲膝,上身后仰,向里摇铃。如此踏斗步罡,走三角线,以示四方诸仙受香。� 祭祀场合中另有流行金秀的雷王舞(雷王为瑶族信奉的一个执掌雷电的凶神恶煞)。舞时场上供甘王神像(瑶族的另一最大神)。舞者戴着雷神的面具,双手呈“三指掌”(拇、食、小指伸直),在不停的跳动中上下举动,突然颤抖着拉开,伴之声嘶力竭的喊叫,象征电闪, 又猛然向下劈手蹲转,表示雷劈。大有威焰逼人不可一世之概。�
又有白马舞流行于大瑶山所辖山区罗运、古陈一带。相传白马姑娘自幼父母双亡,惟有两兄。受尽当地一土霸欺压,家中聘一拳师教授武艺。因师傅不教女子,姑娘只得在屋顶偷看,由兄长帮助暗中苦练。武艺学成,拳师索取酬金,两兄因手头困乏,便请师傅稍候几日,等他们将土霸杀了,夺回产业再行偿付。说罢即骑马而去。其妹恐兄长有失,也借了一匹白马追踪前去。不料两兄已被土霸杀死在路边。姑娘又悲又恨,例策马直捣奸窝。经过殊死搏斗,终于杀死了土霸,自己也受了重伤,回到村里便死了。村民庆幸土霸被除,为悼念女英雄编成此舞。主要动作有“跪步亮相”、“十字步”、“前点步”、“旁靠步”、“丁字步” 、“转身”。手部动作较多,有“单托掌”、“绕腕”、“翻掌”、“拉山膀”、“侧身跳打腿”等。� 又有跳师舞,流传金秀边远山村。舞蹈取材于一故事:有一对青年男女相恋,女已应许对方的求婚。因男贫女富,女方父母虽企图阻挠,见女意坚定,只得暂允,但要对方于婚前做三件事:一从屋顶跳到地面有人撑着的棉絮上。二是用一根一丈长的竹杆,从一丈远的地方穿进棉中。三不准用五指端起斟满酒的酒杯。由于对方聪明勇敢,所以马到成功,最后以新人双双拜堂,于神案前焚香谢恩结束。分独舞、双人舞及多人舞。伴奏与长鼓舞同,并有山歌及当地一种称“木叶”的乐器伴奏加入其中。道具为一米多长、十公分粗的木棍,舞者拿木棍,左右手交换、或横放肩上而舞,或竖棍转身,以腿提棍突蹲(表示“过界”,即艰难痛苦的考验已过的意思)。以及富于特色的三角形手势,即收回中指和无名指,其余三指直升不收,即为故事中“拿酒杯不用五指送”的动作,手势变换多姿,灵巧利落。脚下有:“单腿曲蹲”、“左右侧转身”、“慢步回旋”等动作。
习俗舞--瑶族除长鼓舞外,另有铜鼓舞亦甚有名。多于祭祀、禳灾、葬仪、丰年中表演。流行于广西都安、南丹、东兰等地及贵州瑶族地区。�
都安等地瑶族每年五月二十九日为“达努节”,系思念双亲的节日。届时于晒场搭起木架,朝南挂上八面铜鼓,于大皮鼓铜鼓之间置一坛酒。大皮鼓由师公司鼓,背后派五人各执一长木桩,大皮鼓两旁守二人持芭蕉叶为击鼓者扇风助兴,另四人持筛箕(或藤拐)。师公唱祝福歌毕即开坛取酒,用指点酒向天弹去,复向四方泼洒于地,表示敬祖先。而后击鼓起舞。�
打皮鼓者为双手执锤,每次击鼓,先将鼓锤在头部或腋下或胯部或脑后自击一次。脚多以“小颤跳”,动作敏捷轻巧,以下腰、侧身、转圈,甚至跳上鼓面动作,或围鼓转圈击鼓而舞。二人持芭蕉扇紧随之转动,脚步与打皮鼓者相同。唯手左、右、上、下翻舞,给打皮鼓者作“扇凉”状。十分风趣。�
铜鼓节奏,随皮鼓节奏而定。铜鼓分为一公一母,公鼓大小为母鼓的一半。其声铿锵明亮,母鼓音色浑厚,击时将公母二鼓相隔尺许,鼓面相对立于架上,右手执锤击鼓面中、旁部位,左手持小木棍击打母鼓腰身。另有一人持木桶配合司鼓。两者均无舞蹈,只是伴奏。�
持木桩的舞蹈,双手垂直持木桩上下作舂米状或垂直木桩作左右晃动舂米的动作,双膝颤动,脚左右移步,按节奏喊叫:“呜——喂!”�
持筛箕的舞蹈,以单拉腿跳,围绕打皮鼓者转圈,舞步与《藤拐舞》相同,双手持箕作敬请动作,筛箕内放三牲供品、糍粑、糯饭等物。�
又有草龙舞流行于湖南江华。草龙用稻草扎成,长二丈,宽半尺,厚一寸。一人舞珠前引,九人舞龙,锣鼓唢呐伴奏。多由儿童于春节期间表演。又有流行江华、兰山等县瑶族地区的香龙舞。由五或七人表演。以稻草扎成把子,上插香火,黑夜作舞,可从香火的摆动中看出龙形的动作变化,名称有耍四方、穿柱等
自古以来,结婚都有一些复杂的习俗,但现在很多年轻人都希望一切从简,这样会减少很多习俗。只是在一些偏远的地方,很多人结婚的时候还保留着一些旧的婚俗。现在,让让我们和边肖一起去看看安康有什么样的结婚习俗吧。
1选择合适的日子
陕西省安康市的婚礼被称为积极日。积极的一天通常是由新郎选择的家庭,而非积极的一天,也称为好客日,由新娘决定的家庭。一般接待日比阳性日早三到四天。在接待日,准新郎会待在新娘家她整天呆在家里,招待她的亲戚和朋友。
老婆s的父母当天会在婚宴酒店大摆宴席,招待所会有客人。新娘穿上礼服,主持人MC上台致辞,也算是初婚吧。新人还需要向每位客人敬酒,并接受妻子的礼物的亲戚和朋友。宴会结束后,新郎会回到自己的家里,等到结婚那天才能见到新娘。
2吹唢呐
千年婚礼那天,唢呐还在演奏,现代音响隆隆作响。婚礼进行曲没有放秧歌曲,而是放了很多遍,我听不懂我听不到外国的味道。
3换上你的垫脚鞋。
它这是新娘做的。的姐姐。没有姐妹的,可以由其他同龄或者晚辈的亲属代替。新郎背着新娘上车,新鞋下面铺了一块红布。妹妹为新娘穿上鞋子后,将旧鞋收好,新郎奖励妹妹换鞋。
4双方父母在婚宴上发言。
有些家长可能是人生第一次站在麦克风后面,在这么多人面前说话,心里紧张却又激动,生怕说不透彻,只好多说。大多是美好、幸福、吉祥的祝福话语,祝愿小两口恩恩爱爱,白头偕老。
让。根据查询相关信息可知,定边县习俗为:迎亲队伍返回时,先是唢呐班子,吹吹打打,接着是引人婆姨和引人男子,中间是新娘,最后是送人婆姨和送人男子。定边县位于陕西省西北部,榆林市最西端,陕甘宁蒙四省(区)七县(旗)交界处,古有“东接榆延,西通甘凉,南邻环庆,北枕沙漠,土广边长,三秦要塞”之说。
白族过什么节 现在乱了,什么节都过,中国的外国的都乱过,所有汉族传统的全部过,白族自己的有三月街和、火把节,绕三灵算是会吧。
白族最隆重的节日是什么 白族最隆重的节日是大理三月街。
大理三月街是一个有着千年历史的民族传统盛会,它既是云南西部最为古老而繁荣的贸易集市,也是大理州各族人民一年一度的民间文艺体育大交流的盛大节日。
还有就是白族火把节。
在云南,许多民族都过火把节,而各自过法不同。白族火把节于每年农历六月二十五日举行,白语称为“夫汪舞”,意为“六月狂欢”。无论城市乡村、山区坝区皆普天同庆。在白族人心目中,它是仅次于春节的最隆重的节日。除了村寨竖大火把的集体活动,家家户户都要准备佳肴美食、各种节日用品,嫁出去的姑娘都要回娘家团聚。节前,遍街卖的是火把节的标志物――用竹篾彩纸糊扎的小升斗、小火把、纸火香袋以及专供妇女用来染红指甲的凤仙花根等等,恭日气氛非常浓郁。
白族有什么节日? 白族的节日:
三月街,又名“观音市”,是白族盛大的节日和佳期。农历三月十五至二十日在大理城西的点苍山脚下举行。最初它带有宗教活动色彩,后来逐渐变为一个盛大的物资交流会。
火把节,农历六月二十五在白族屯寨举行。
绕三灵,农历四月下旬,为期三四天。
石宝山歌会,农历七月末的在石宝山石钟寺举行三天;
朝鸡节,农历一月初一至十五在宾川鸡足山举行;
耍海会,农历八月初八在大理才屯举行;
葛根会,农历一月初五在大理三塔寺内举行。
剑川骡马会、本主节、蝴蝶会、茈碧湖歌会、海西海歌会等。
白族的传统节日是什么 白族的传统节日有三月街、火把节。
三月街,又名“观音市”,是白族最盛大的节日。每年夏历三月十五至二十日在大理城西的点苍山脚下举行。最初它带有宗教活动色彩,后来逐渐变为一个盛大的物资交流会。明清时期,川、藏及江南各省都有商人到此贸易。新中国成立后,三月街已发展成为一年一度的物资交流和民族体育文艺大会。
火把节于每年夏历六月二十五举行,是白族的传统节日,节日当天,男女老少聚集一堂祭祖。通过拜火把、点火把、耍火把、跳火把等活动,预祝五谷丰登、六畜兴旺。
白族有些什么节 三月街,又名“观音市”,是白族盛大的节日和佳期。农历三月十五至二十日在大理城西的点苍山脚下举行。最初它带有宗教活动色彩,后来逐渐变为一个盛大的物资交流会。
火把节,农历六月二十五在白族屯寨举行。
绕三灵,农历四月下旬,为期三四天。
石宝山歌会,农历七月末的在石宝山石钟寺举行三天;
剑川骡马会
本主节
蝴蝶会
火把节
茈碧湖歌会
海西海歌会
朝鸡节,农历一月初一至十五在宾川鸡足山举行;
耍海会,农历八月初八在大理才屯举行;
葛根会,农历一月初五在大理三塔寺内举行。
白族的节日习俗是什么 居住:
白族主要居住在云南省大理白族自治州,其他分布于云南省各地及贵州省毕节地区、四川省凉山彝族自治州、湖南省桑植县。
语言文字:
白族人使用白语,属汉藏语系 藏缅语族 彝语支。有南部、中部和北部3种方言。绝大部分白族人使用本民族语言,并通晓汉语。
民族艺术:
白族有悠久的文化传统,《创世纪》、《火烧松明楼》、《望夫云》等许多优美动人的传说故事,一直流传至今,不少被编入戏剧上演。
宗教信仰:
族崇拜相当于村社神的本主,信仰佛教。
民族节日:
白族的传统节日很多,已有上千年历史的“三月街”是白族一年一度最盛大的节日,现被定名为“三月街民族节”。另外还有“火把节”(又称星回节)等民族节日。
每逢节日,除必备节日食品之外,还要进行拜佛、祭天和敬祖等祭祀活动。年节最为隆重。自腊月起家家都要置办年货、杀猪、磨豆腐、舂饵块和糯米粉。除夕时,各家主事人都要带着饭菜、茶酒用托盘顺着天地、大门、水井、灶神、祖先牌位的顺八进行祭拜。然后全家人吃团圆饭。隆重的团圆饭在餐桌中央摆一个大的铜火锅,必上猪头肉,周围有八大碗寓意深刻的日菜肴。
祭祀:
中元节和祭天是专门祭祀性节日,特别是每年阴历七月的中元节,是祭祀祖先亡灵的节日,如果是新丧之家祭祀更要隆重,届时要准备八大碗馔肴祭奠,其中有千张肉、排骨、酥肉、酿茄子、百合、羊肚菌,以及脍鱼包肉馅,每道菜不仅用料讲究,做工精备,并且要富有观赏价值。如是直系亲属或姻亲户,在发丧前还要做名为“三滴水”全席来吊唁。所谓“三滴水”全席是指有果品、牲礼(做成凤鱼狮象状的菜肴)和八大碗三大类。
食俗:
白族通常习惯于日食三餐。农忙季节或节庆期间,则多加早点和午点,平坝地区的白族多以大米、小麦为主食;山区的白族则多以玉米、洋芋、荞麦为主食。主食都以蒸制为主,常吃干饭,外出做活随着携带盒饭,就地冷餐。
饮茶是白族人的另一嗜好,白族很注重每天清晨和中午两次茶。晨茶称“早茶”或“清醒茶”,一起床就烤茶,全成年人都喝;午茶又吃“休息茶”或“解渴茶”,内放米花如乳扇,包括小孩也要喝一杯。
白族大都喜饮酒,酿酒是白族家庭的一项主要副业。由于所用的原料和方法不同,家酿酒的种类很多,制酒时常用40多种草药制成酒曲,制成各种白酒,其中以窑酒和干酒为传统佳酿。另外还有一种糯米甜酒,是专为妇女和孕妇制作的,据说有滋补和催奶的作用。
婚俗:
当白族青年男子向姑娘求恋时,姑娘如同意,要向男方送粑粑;婚礼时新娘要下厨房制作“鱼羹”;婚后第一个中秋节新娘要做大面糕,并以此表现新娘的烹调技艺。婚礼斯间讲究先上茶点,后摆四四如意(即四碟、四盘、四盆、四碗)席。
背婚是云南大理白族自治州洱源县白族地区普遍流行的一种婚俗。每逢十字路口、三岔道或人员集结的地方,陪宾们便停下来,把嫁妆码成两大摞,让新郎背着新娘围着嫁妆绕“8”字。
礼仪:
对客人,无论是否认识都热情接待。凡客人光临,必以“三道茶”待。三道茶是白族最讲究的茶礼,即斟茶三道:第一道为纯烤茶,第二道加入核桃片,乳扇和红糖,第三道加入蜂蜜和几粒花椒。因而具有一苦二甜,三回味的特点。进餐时,老人客人坐上首,晚辈依次坐两旁或下首,并随时要为长辈和客人添饭加汤,热情待候。>>
白族有什么习俗 白族生活习俗
一、服饰
早期男女衣服多用棉布自制而成。老年男子多穿对襟短衣、大襟长衫、大摆档裤。头戴瓜皮小帽。脚穿布制圆口虎头鞋或荷叶绣花鞋。青年男子多穿蓝白对襟衣,套银钮黑褂,黑蓝色摆档裤,头戴瓜皮帽或包头、毡帽。系腰带。脚穿布制连绊鞋或绣花叫底皮衲。到民国初,年青妇女穿着改变,衣着各色大姊妹装和红、紫、黑褂,自绣各种花案,配上各色宽窄花边。银光片订在衣袖衣襟上。裤子为黑蓝、水红。中老年妇女也有裤脚镶花边的。姑娘们系有黑蓝布系腰或绣花围腰。脚穿各种布制的绣花鞋。喜戴银、玉耳边环、柳叶耳环。手镯有滑标、扭丝、平扁银、玉镯、还多戴金银戒指。
已婚妇女束后发髻,髻上有红头绳别上银簪、玉簪,有的套上网兜。也有用4寸宽、1寸长的黑衣布条围住发髻和顶部的。五十多岁后,衣服花纹逐渐减少,多穿短而宽、袖口大、长到膝的大襟衣,外套一件满镶满滚的黑褂,系黑蓝色系腰,穿普通裤,脚穿鼻尖船形布鞋。封年过节和做客,才戴耳环郸镯。
二、 婚姻
1、说亲 :男方父母探好女方姑娘后,托媒到女方家提亲。女方父母同意,就把姑娘生辰八字告知男方,经男方请人“合八字”,若婚姻合,表示这门亲事已定。
2、订婚:在合婚后,男方择定吉日“喝订酒”,日期多以正月初二、十六为吉。
3、结婚:日期多在十冬腊月或正二月,分搭彩(杀猪)、正婚(正客)、回门(谢彩)三天。
4、迎亲:俗称讨媳妇。过去是骑马或坐轿,吹唢呐接亲。
5、认亲:第三天回门认亲,就是娶亲后的第一天。
三、喜事
1、满月酒:这是婚后生头胎婴儿请客,届时男女双方的伯母、婶婶:姑妈、舅母、娘娘,每人送20个鸡蛋,红糖1斤,米1升,布料3尺,到男方祝贺恭喜。
2、报喜:这是妇女生育后第三天,丈夫要带上一瓶酒,到岳父母家报喜。
3、戴百家锁:小孩满周岁,要到本主庙祭祠。并请夫妻双全、子女多的二老给小孩戴一把长命百岁锁,祝小孩健康成长,兴家立业。
4、建新房:地基选择、动土挖基必须请地师择定,立木梁这天称造大吉,要贴新对联,亲朋好友送礼鸣爆竹祝贺,主人杀猪祭祀土地神、祖先和鲁班,请客一天。
5、 做生日:老人活到六十花甲,要请客做生日祝寿。
小孩一年一度做生日,往往杀只鸡,摆上点糕点。
四、节日活动
1、春节:从腊月三十到正月初六,是白族的传统节日,俗称过年。
2、过小年:即元宵节。
3、清明和冬至这两个节日,要到坟山墓祭祀祖宗。
4、端阳节:大人小孩都要戴五色线,喝菖蒲雄黄酒,以消患难。
5、火把节:农历六月二十五日晚上杀鸡祭祖。晚饭后天黑,点火把,把全家端午节戴的五色线剪下塞入火把烧掉。
6、中元节:又叫“七月半”是白族的“接祖节”。
7、中秋节:又叫“团圆节”。
五、禁忌
1、忌日:除夕晚上、大年初一忌串门子,忌口吹火。妇女忌洗衣梳头。建房办喜事,忌家长属相年月日。丧葬忌重丧、重佛,立秋之日,忌做农活,忌用刀、锯、斧、镰、锄。
2、忌人:在外死亡忌抬入村进家,只能在村外收殓入葬。非正常死亡忌入祖坟。“安财门”后一周内忌外人进入。妇女生育不满月忌入他家。老人落气未安埋前孝子不能进入别人家门。
3、忌讳:妇女忌披头散发和赤脚哭闹而上别人家门。在别人家中忌哭泣流泪。出人家门忌踩门槛,手排门枋。饲养牲畜不得进别人家门。
4、忌食:除夕晚杀的公鸡肉外人不能吃。
六、丧葬
1、装棺守灵:老人寿终,一般将丧事作喜事办。选好吉日,念经超度,亲友前来奠祭后,才能出殡安葬。在家停放期间,儿女要昼夜守灵。在超度期间,要办酒肉,请前来奠祭的亲友吃饭。
2>>
你知道苗族和白族有什么传统节日吗 白族 白族民居建筑有着独特的风格。住房多采取“三坊一照壁”、“四合五天井” 格式。他们十分重视门楼建筑和照壁、门窗雕刻及山墙彩画的装饰艺术。门楼装饰,通常采用泥塑、木雕、彩画、石刻、大理石屏凸花砖和青砖等组成串角飞檐,花枋精巧,斗拱重叠,雄浑稳重,美观大方,体现了白族劳动人民的建筑才华和艺术创造力。 白族人民偏爱白色,他们建房的总体色调是白色,白族传统服装的色调也是偏白色,以白色为尊贵。大理地区的男子通常穿白色的对襟上衣,外面套一件黑领褂;海东地区男子则外套皮领褂,或数件皮质、绸缎领褂,俗称“三滴小”,腰系皮带或绣花兜肚,下着蓝色或黑色长裤。妇女是白上衣,再套一件蓝色、红色或黑色的坎肩、腰上系着绣花的小围裙。已婚妇女的头饰一般是蓝色。姑娘是把辫子和一根红绳结在一起,然后把一块五颜六色的手贴缠在头上,雷白的缨穗在头右边飘飘洒洒,很能显出姑娘的妩媚。 大理白族酷爱花,几乎家家都种药,当地有“三家一眼井,一户几盆花”之说,姑娘的名字大部分都带有花字,如:金花、银花、德花、美花、春花等。 白族独特的节日有“绕三灵”、“石宝山歌会”、“本主节”“耍海会”和规模盛大、内容丰富的“三月街”、也有白族人自己的“火把节”等众多的节日。 苗族 苗族是一个古老而又多姿多彩的民族,自称“木”、 “蒙”、“达木”、“达吉”。他称有几种情况,一是以服饰 颜色而称“红苗”、“花苗”、“白苗”、“黑苗”等;二是 以住地或种植的作物而称“高地苗”、“八寨苗”、“栽姜 苗”等;三是旧时代统治者对他们的侮称,如“生苗”、“熟 苗”、“麻布苗”等。新中国成立后统称“苗族”。广西的苗族占全国苗族人口55%,占广西人口1%,在广西各族人口中排在汉、壮、瑶族之后位居第四。全国苗族的主要分布地在贵州和湖南,广西的苗族主要居住在与湖南、贵州、云南接界的广西北部、西北部和西部的山区。苗族最大的特点是盛产各种木材和土特产,保持灿烂古朴的民族传统 苗族有自己民族的传统节日,如苗年、拉鼓节、芦笙节等,但其中最隆重和内容最丰富的就是苗年。 过苗年的时间,各地并不相同。融水、三江、龙胜一带的苗年一般在农历十一月的 亥日。苗年隆重热烈,除祭祖、饮宴之外,还举行各种活动。新年来临,全家守岁。吃 了“过地餐”(这是苗家人与在阴间的祖先共进的团圆餐),拜过年,人们就开展各种 活动。祭龙潭、祭田神、吹笙伴舞,热闹非凡,是苗年最隆重的场面。祈神求丰收,是 苗年活动的一个大主题。 苗族过年,食品也多种多样,有米饭、糯米粑、肉(酸肉)、鱼(酸鱼)等,还有 一种特殊的食品叫“辣椒骨”,它味香而辣,可增进食欲,驱风御寒,防治感冒,是苗 家常备的食品,也是待客的佳品. 瑶族 瑶族现有人口2134万人,分布于广西、广东、湖南、贵州和云南等省。云南现有173万人,主要分布在河口、金平、马关、富宁、文山、麻栗坡、邱北、元阳、绿春、 红河等地。此外,勐腊、景东、江城等地也有少数分布。历史上,瑶族和苗族有密切的亲属关系,同源于秦汉时的“武陵蛮”部落。大约在隋代,居于现在湖南、湖北 一带的瑶族和苗族已分化成两个族群。云南的瑶族是明、清以后分别从两广和贵州迁入文山境内的。以后又分迁到红河流域和墨江、勐腊等地。云南的不少瑶族不仅会 说本民族的语言,还兼操汉语、壮语和苗语,是有其历史原因的。 瑶族过去因其居住和服饰等方面的特点不同,曾有“过山瑶”、“红头瑶”、“大板瑶”、“平头瑶”、“蓝靛瑶”、“沙瑶”、“白头瑶”等自称和>>
什么节是彝族、白族的重要节日 你好:
火把节是彝族、白族的重要节日
如果我的回答对您有帮助,请点击下面的“选为满意答案”按钮,谢谢您!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