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高祖刘邦和吕雉结婚的时候分别是多少岁?刘邦起义的时候是多少岁?刘邦登基的时候多少岁?

汉高祖刘邦和吕雉结婚的时候分别是多少岁?刘邦起义的时候是多少岁?刘邦登基的时候多少岁?,第1张

1、汉高祖刘邦和吕雉结婚时应当是四十二三岁了,而吕雉应当不到二十岁。

2、公元前256年刘邦出生,公元前209年10月,刘邦揭竿而起,加入秦末农民起义的大军,这时刘邦就是47岁。

3、公元前202年,刘邦灭掉项羽,又先后征服其他起义军,登基为皇帝,这时刘邦54岁。

史书上没有明确明载刘邦吕雉是哪年结婚的,不过,他和吕雉所生的儿子刘盈出生于公元前211年,刘盈出生之时刘邦已经四十六岁。刘盈还有一位姐姐鲁元公主,鲁元公主如果与刘盈相差两三岁的话,吕雉生鲁元公主之时刘邦应该已有四十三四岁。那么可以推算一下,刘邦和吕雉结婚时应当是四十二三岁了,而吕雉应当不到二十岁。

刘邦举起为楚怀王吊伐罪的大旗起义,于天下诸侯相约,占地封王,统一了自己的力量。刘邦起义的成功主要靠着丰沛集团,而韩信的带兵能力、张良的谋略以及陈平的奇计,弥补了丰沛集团的不足,使得刘邦最终建立了汉朝。其他功臣还有,随和、陆贾、娄敬、叔孙通、王陵等等。

公元前202年2月28日,刘邦于定陶汜水之阳即皇帝位,定都长安,史称西汉,登基以后汉高祖刘邦就逐一消灭韩信,彭越,英布,藏茶等异性诸侯王,又封了9个同姓诸侯王。

没有统一的说法,根据《史记》,大概能够勾沉出如下几个:正宫皇后吕雉,最宠爱的戚姬,汉文帝的母亲薄姬,此外还有管夫人,赵子儿,故张敖美人,曹氏,万石君的姐姐等8人。

  这8个人的出场情况各异。正宫皇后吕雉,刘邦还没有起兵之前就嫁给了刘邦,当时刘邦是沛县泗水亭长。按照秦国的规定,十里设一亭,十亭设一乡,所以我们今天看古代的文学作品尤其是戏剧经常有“十里长亭”这个词,比如《西厢记》中第四本第三折,一开场就是“今日送张生赴京,十里长亭,安排下筵席。” 十里设亭,亭设亭长;十亭为乡,大概的意思就是十个村子合起来叫一亭,十个亭合起来叫一乡,因此亭长比乡长低半级,比村长高半级,主要职责是维护所辖亭部范围内的治安,兼有迎来送往官吏、递送官府文书等事宜。

  刘邦讨老婆的过程颇为传奇。从长相看,刘邦的鼻梁生得很高,胡须很美,腿上有72颗黑痣,而且自己编个竹冠带在头上,被当地人成为“刘氏冠”,可见还风行一时,这也表明刘邦还挺会打扮。但即便如此,因为不事产业、整天游手好闲,因此还是没有人愿意将自己的女儿嫁给他。这样一来,40岁了也没有成亲,光棍一条。

  这一年,单父吕公(今山东单县)因为避仇迁到沛县,沛县县令和吕公交情很深,为其准备接风酒,沛中豪门望族为了讨好沛令、巴结吕公,纷纷去道贺。萧何在筹备酒宴时规定凡是贺钱不满1000钱的,只能坐下首。刘邦来了之后,在进门时神气十足地诈称“贺万钱”,实际上是一分钱不带,被安排到上座。吕公听了以后大惊,出去看了以后觉得刘邦将来肯定有出息,就将自己的女儿嫁给他。

  刘邦娶妻时43岁,吕雉28岁,不论在当时还是在现在,都是属于大龄青年。刘邦没有结婚,是因为游手好闲,大家都看不起他;而吕雉家里有钱,自己又有几分姿色,之所以不结婚,是因为她的父亲吕公一直想给她选一个好女婿,属于待价而沽型。吕公选中刘邦,他的妻子十分生气,但吕公坚持自己的意见,直斥女人家懂得什么?

  婚后吕雉生了两个小孩,也就是后来的孝惠帝和鲁元公主。刘邦有时也回去种田,有一天吕雉和两个孩子在田里干活,来了一位老人讨水喝。喝完之后,老人对吕雉说:“夫人是天下贵人”。刘邦回来听说后,赶紧追去让老人给自己看相,老人看完之后告诉刘邦贵不可言。

  后来的历史证明了老人的预言,吕雉所生的儿子刘盈最后被立为太子,吕雉也成了皇后,刘邦、刘盈死后她还把持朝中大权9年,史称吕后。

  吕后性格刚毅,刘邦在外征战的时候,她和萧何留守后方,为刘邦取得天下立下了不小的功劳。刘邦当年和项羽争夺天下彭城大败时,吕后的弟弟吕泽独得保存一支建制完整的部队,帮刘邦度过难关,吕泽和他的部将丁复等三人被封侯。吕后的妹夫樊哙更是刘邦的干将。因此这个外戚可谓实力强大。

  刘邦得天下后,包括杀韩信、彭越等功臣,吕后出了不少力。史书记载,彭越被告发谋反之后,刘邦派使者突然逮捕了彭越,囚禁在洛阳。后来彭越被刘邦免为庶人流放蜀郡青衣(今四川芦山)。在去蜀郡的路上,彭越恰好碰见了从长安回洛阳的吕后,他就向吕申诉自己无罪,要求回故乡昌邑。吕后满口答应,便带他一起返回洛阳。回到洛阳之后,吕后告诉刘邦,彭越是位壮士,把他流放蜀地,不是给自己留下祸患吗?应当赶快杀掉,我已经把他带回来了。吕后于是使人告发彭越继续谋反(自然这多半是诬告),最后彭越被夷灭三族,彭越本人被剁成肉酱。刘邦还很残忍地将这肉酱做成人肉丸子,送给功臣们,强迫他们吃下去,借此警告他们不要谋反。

  刘邦称帝之前,长年在外征战,吕后独守空房,时间一长就觉得寂寞。据说,因此与审食其关系暧昧。吕后把持朝政之后,审食其成了最受宠幸的人,官至丞相,最后被刘邦的另一个儿子刘长所杀。

汉高祖刘邦,沛丰邑中阳里(今徐州丰县)人,历任沛县泗水亭长、沛公、汉王,后成为汉朝开国皇帝。中国历史上杰出的政治家、战略家。对汉族的发展,中国的统一强大,以及汉文化的发扬有突出的贡献。

陈胜起事后不久发县中约3千子弟响应起义,攻占沛县等地。公元前206年十月,刘邦军进驻霸上,秦王子婴向刘邦投降。秦朝灭亡。楚汉战争击败西楚霸王项羽后,统一天下,建立汉朝。

公元前202年,刘邦于汜水之阳即皇帝位,定都长安,建立汉朝,史称西汉。登基后一面消灭韩信、彭越、英布、臧荼等异姓诸侯王,一面建章立制并采用休养生息之宽松政策治理天下,迅速恢复生产发展经济,不仅安抚了人民,也促成了汉朝雍容大度的文化基础。

死后庙号太祖,谥号高皇帝。毛泽东对刘邦的评价是“封建皇帝里边最厉害的一个”。

家世

刘氏起源于三皇五帝之尧帝,尧帝长子监明受封于“刘”邑(今河北省唐县),监明早亡,其子式继封,遂以邑为氏也,传至夏朝有刘累,下传至士会适秦,归晋,有子留于秦,恢复刘氏,之后在战国时获于魏,遂为魏大夫,魏国从安邑迁都大梁,刘清(刘邦的曾祖父)出生,清生仁,刘仁迁丰邑,刘家即在此期间迁丰邑。

曾祖父:刘清,战国末期魏国大夫,出生并活动于魏都大梁,之后其子刘仁迁丰邑中阳里,现丰县汉皇祖陵保存刘清之墓。

祖父:刘仁,始迁丰邑,故号丰公。

父亲:刘煓,字执嘉,即刘太公,刘邦登基后尊为太上皇,崩于公元前197年。

生母:温氏,一说王含始,被追谥为昭灵夫人(昭灵后)。

庶母:李氏,太上皇庶妻,封太上皇后,逝于公元前197年;生楚元王刘交。

兄弟姐妹

刘伯,刘邦大哥,汉五年正月,追尊为武哀侯,高后时,追尊为武哀王。长嫂封阴安侯。

刘仲,名喜,刘邦二哥,被刘邦封为代王,统辖今河北、山西一带,后因抵抗匈奴战败被革为合阳侯,死后 追谥为代顷王。二嫂为顷王后。

刘交,刘邦弟弟,排行第四,被刘邦封为楚王,死后谥元王。

从父兄:荆王刘贾。

从祖弟:燕王刘泽。(应该是远房兄弟,现已无稽可考)

姊:宣夫人 昭哀后。

后妃

曹夫人 外妇、吕皇后、戚夫人、薄姬、赵姬、管夫人、赵子儿、石美人(石奋之姊)

子女

共生八子:1刘肥、2刘盈、3刘如意、4刘恒、5刘恢、6刘友、7刘长、8刘建。

女儿:刘乐 鲁元公主,下嫁张耳之子张敖,母吕后。刘邦女儿有史可查者只此一人。

原配吕雉,公元前187年临朝,称制八年,公元前180年而崩,寿62岁,葬于咸阳东陵。生一子一女:刘盈,即是汉孝惠帝;女即鲁元公主。

妣曹氏,生一子:刘肥(高祖六年立为齐王,卒谥齐悼惠王)。

妣戚氏,生一子:如意(汉高祖七年封代王,九年徙为赵王,十五岁被吕氏毒死,谥赵隐王)。

妣薄氏,公元前155年四月崩,葬于霸陵,生一子:刘恒(初封代王,后即帝位为孝文帝)。

妣赵氏,生一子:刘长(公元前196年封淮南王,文帝六年谋反,废徙蜀死,谥淮南厉王)。

诸姬所生之子:刘友(初封淮阳王,后改封赵王,被吕后幽禁而死,卒谥赵幽王)、刘恢(公元前196年高祖诛梁王彭越后立为梁王,16年后,因赵幽王刘友幽死,便被改封为赵王,被迫娶吕产的女儿,而刘恢的宠妃被迫自杀,因此闷闷不乐,公元前181年六月,刘恢殉情自杀。死后废其嗣,文帝时追谥为“赵恭王”。)、刘建(公元前196年,燕王卢绾逃放匈奴,次年被立刘建为燕王,立十五年死,谥曰灵。刘建本有子,吕后使人杀之,绝嗣后,除其国)。

汉高皇后,姓吕名雉(音:zhì,ㄓˋ)(前241年-前180年)。汉高祖刘邦的皇后(前202年—前195年在位),秦始皇嬴政时期的仲父吕不韦的族人。高祖死后,被尊为皇太后(前195年—前180年),是中国历史上有记载的第一位皇后和皇太后。又称为汉高后、吕后、吕太后。同时吕雉也是封建王朝第一个临朝称制的女子,掌握汉朝政权长达十六年。《史记·吕太后本纪》(项羽和吕后不是皇帝,但是司马迁仍将他们列入记录皇帝政事的“本纪”)是《史记》中唯一一篇单独为女性作的传记。

吕公刚刚客居沛县的时候,县里的官员、豪绅听说县令家来了贵客,便都来凑钱喝酒。负责接收贺礼的人,就是后来刘邦手下“三杰”之一的萧何。此时,萧何是沛县县令手下一名官员。这次酒宴,萧何主管收礼。按照规定,献钱不满一千的人只能在堂下喝酒;凑钱超过一千的人才能到堂上喝酒。刘邦来到以后,高喊一声“泗水亭长刘季”“贺钱万”(《史记·高祖本纪》),就直接来到堂上,实际上,刘邦一个子没拿。吕公一听“泗水亭长刘季”“贺钱万”,大为惊讶,赶快起身相迎。因为“贺钱万”在当时是个非常了不得的数字。从酒宴的规定看,出一千钱的都算是贵客,都要请到堂上喝酒。拿一万钱,当然令人大吃一惊。从来人的身份看,比亭长官高的人不少,但都没有“贺钱万”。拿一万钱,当然令人大吃一惊。从实际收入上看,秦代一位县令的年俸也只是数千钱,至于亭长,一年的俸钱不足数千。一个亭长一次酒宴敢于“贺钱万”,绝对是天文数字,也是 不可能的事。吕公当然知道刘邦不可能“贺钱万”,但是,吕公是一个有政治头脑的人;他看中的是刘邦的胆量和潜在的政治家素质。所以,吕公听到这么一个天文数字,立即对刘邦产生了十分强烈的兴趣。

吕公这个人还有一个特点,非常迷信相面。因此,他对口出大言的刘邦的面相也非常吃惊。客人都走了之后,吕公对刘邦说:我平生为人相面多极了,但从来没有见到你这样的面相。我有一个女儿,想许给你为妻,希望你不要嫌弃。刘邦此时还没有妻子,一听说有这种好事,喜出望外,马上答应下来。但是,吕公嫁女一事吕公的老婆不答应:你平时总说咱女儿是个富贵相,要许个富贵之人家,沛县县令对你这么好,他来求婚你都不答应,为什么非要嫁给这个刘季?吕公回答:此非尔女子所知也。 ——《史记·高祖本纪》

吕公的家是吕公一人说了算,尽管他的妻子反对,但是,他的妻子并不当家;这样,吕雉就成了刘邦的妻子。值得重视的是吕雉的态度。作为这场婚事当事人的吕雉,没有丝毫怨言地接受了父亲对自己终身大事的安排。

司马迁在高帝的本纪中明确提出了吕后的相貌为贵相,相其一是吕后的父亲的记载为"吕公者,好相人"《史记·高祖本纪第八》而这样一个"好相人",相人多吕公曰:“臣少好相人,相人多矣《史记·高祖本纪第八》且能够看出刘邦贵相的父亲对吕皇后的评价是"公始常欲奇此女,与贵人",其二是吕后田间所见的老者对其相貌至贵的评论,"吕后与两子居田中耨,有一老父过请饮,老父相吕后曰:“夫人天下贵人。”《史记·高祖本纪第八》。

其次,《史记·外戚世家》中司马迁也明确对吕后的只是因年老而美色衰退,并非先天不足,做出了明确记录"及晚节,色衰爱弛。是因为"及晚节"才"色衰爱弛。而且用字为“衰”即由"减少”,削弱"引发出的"容色退却"的含义,是在本身拥有姿色的前提条件下,才能引发出的动作。

再次,戚夫人所谓的"美若天仙"在正史记录中完全找不到证据。戚夫人在史记汉书中几次出场,才是真正的没有任何容貌描写和容貌评论。相反,同时代的薄姬却明确有着“汉王入织室,见薄姬有色《史记·外戚世家》"的记录。

还有吕后本人作为汉朝国母和秦皇遗后哪个身份在臣民拥戴上更正统?“《汉仪》高祖南向,吕后少西” 已经明确表明了,做为刘邦的妻子吕后在礼仪中所享有的等级之高。

吕雉出嫁之时还有一个令她非常难办的问题:刘邦已经有了一个非婚生的儿子刘肥。不到二十岁的吕雉嫁给了大她十五岁的中年亭长刘邦,而且,这位亭长虽然没有正式结婚,却有了一位未婚生育的儿子(在刘邦发迹之前,吕雉对刘肥没有任何苛刻之举,这对一位丈夫长自己十五岁的**来说,实属不易)。

吕后在未掌握国家大权之前,确有她善良温顺的一面。据《史记·高祖本纪》记载:吕雉有了儿子、女儿之后,还要在田中干活。吕雉婚后还得亲自下田种地,显示了吕雉勤劳持家的一面。

刘邦简介

汉高祖刘邦(前256~前195)西汉王朝的开国皇帝。字季。秦朝泗水郡沛县(今江苏沛县)人。谥号高皇帝。刘邦出身农家,早年当过亭长,为人豁达大度,不事生产。秦时因释放刑徒而亡匿芒、砀山中。秦二世元年(前209)九月,刘邦在沛县聚众响应陈胜、吴广起义,称沛公,不久投奔项梁。公元前206年十月进抵霸上。秦王子婴投降,秦灭亡。刘邦废秦苛法,与关中父老约法三章:“杀人者死,伤人及盗抵罪。”因此受到人民的欢迎。项羽击溃秦军主力后,也引兵入关。

听说刘邦已定关中,项羽大怒,进驻鸿门,欲攻刘邦。刘邦因兵力不敌,听从张良的意见,亲至鸿门,卑辞言好。项羽封刘邦为汉王,统治巴蜀地及汉中一带。刘邦不甘心亡秦的胜利果实被项羽独占,率军东出,发动了长达四年的楚汉战争。战争前期,刘邦处于劣势,屡屡败北。但他知人善任,注意纳谏,能充分发挥部下的才能,又注意联合各地反对项羽的力量,终于反败为胜。汉王五年冬,刘邦约韩信、彭越等人率军进围楚军于垓下。项羽率部突围,至乌江自刎。当年二月(按西汉前期以十月为岁首,同年二月在十月之后),刘邦即帝位,初建都洛阳,不久迁至长安,史称西汉。

刘邦即位后,采取了许多重要措施,如减轻田租,什五税一,“与民休息”,凡民以饥饿自卖为奴婢者,皆免为庶人,士兵复员归家,豁免其徭役等,继续推行秦代按军功授田宅的制度,规定商人不得衣丝乘车,并加重租税等,恢复残破的社会经济,稳定封建统治秩序。他还剪除异姓诸侯王以加强统一的中央集权国家。他认为秦代不分封子弟招致孤立败亡,于是裂土分封九个同姓诸侯王。他还接受娄敬强干弱枝的建议,把关东六国的强宗大族和豪杰名家10余万口迁徙到关中定居。

秦亡以后,漠北的匈奴乘机南下,重新占据了河南地(今内蒙古河套地区)。汉初,匈奴不断侵扰汉的边郡,高祖六年(前201),韩王信投降匈奴。次年,刘邦亲自率兵前往征讨,在白登(今山西大同东北)被匈奴30余万骑兵围困七昼夜。后用陈平计谋,重贿冒顿单于的阏氏,才得脱险。此后,刘邦不得不对匈奴采取和亲政策,开放汉与匈奴之间的关市,以缓和双方的关系。

刘邦年轻时放荡不羁,鄙视儒生。称帝以后,他认为自己是马上得天下,《诗》、《书》没有用处。陆贾说:“马上得之,宁可以马上治乎?”刘邦于是命陆贾著书论述秦失天下原因,以资借鉴。他命萧何重新制订律令,即“汉律九章”。刘邦晚年宠爱戚姬及其子赵王如意,疏远吕后,几次想废黜吕后所生的太子刘盈(惠帝)而立如意。但因大臣反对,只好作罢。高祖十二年,刘邦因讨伐英布叛乱,被流矢射中,其后病重不起而逝世。

回答者:nightregion - 秀才 三级 5-24 17:42

西汉高祖刘邦

西汉高祖刘邦,生于周赧王五十九年(公元前256年),死于高祖十二年(公元前195年),沛郡丰邑人(现在江苏丰县),字季,有的说小名刘季。他在兄弟四人中排行第三。在秦末农民战争中因为被项羽立为汉王,所以在战胜项羽建国时,国号定为“汉”,因为定都长安,为了和后来刘秀建都洛阳的“汉”区别,历史上称为“西汉”。

一、少年“无赖”成豪杰

不爱读书也不爱劳动

刘邦性格豪爽,不太喜欢读书,但对人很宽容。他也不喜欢下地劳动,所以常被父亲训斥为“无赖”,说他不如自己的哥哥会经营,但刘邦依然我行我素。刘邦长大后,经考试做了泗水的亭长,时间长了,和县里的官吏们混得很熟,在当地也小有名气。

刘邦的心胸很大,在一次送服役的人去咸阳的路上,碰到秦始皇大队人马出巡,远远看去,秦始皇坐在装饰精美华丽的车上威风八面,羡慕得他脱口而出:“大丈夫就应该像这样啊!”

和吕氏结婚

刘邦的妻子是吕公的女儿吕氏,吕公本来不住在沛县,后来和家乡的人结下冤仇,便和家人来到了沛县,因为沛县当时的县令和他是好友。在刚刚到沛县时,很多人便听说了他和县令的关系,于是,人们便来上门拜访,拉拉关系,套套近乎。刘邦听说了也去凑热闹,当时主持接待客人的是在沛县担任县主簿的萧何,他宣布了一条规定:凡是贺礼钱不到一千钱的人,一律到堂下就坐。刘邦根本不管这些,虽然他没有带一个钱去,他却对负责传信的人说:“我出贺钱一万!”

吕公听说了,赶忙出来亲自迎接他。一见刘邦器宇轩昂,与众不同,就非常喜欢,请入上席就坐。这次刘邦不但白吃一顿饭,酒足饭饱之后,吕公又将他盛情留下,提出将自己的女儿嫁给他为妻。刘邦巴不得成这门亲事,征得父母同意之后,便和吕氏结了婚,这就是以后历史上有名的吕后。汉惠帝就是她和刘邦的儿子,还有一个孩子就是鲁元公主。

利用迷信

历史史料中对于刘邦和其他皇帝一样也有很多迷信的传说,一次,吕后和女儿在地里除草,有一个过路的老人向她们要了点水喝,喝完水讨好地说她们娘俩都是一副贵人相。等老人刚走,刘邦也回来了,吕后便把刚才老人说的话告诉了刘邦,刘邦一听也很高兴,他赶紧又追上了老人,让他也为自己看看面相。老人说刚才之所以说他的夫人和女儿长得贵人相,就是因为他的缘故,而刘邦的面相是贵不可言。刘邦一听高兴极了,拜谢了老人就回去了。

后来,刘邦奉命押送刑徒去骊山服役,但在半路上已经有很多的人逃跑了,刘邦也很无奈,走到丰邑县的大泽休息时,刘邦喝了些酒,然后松开了刑徒们身上的绳子,让他们自己逃命去。但有十几个人不愿意丢下他一个人走,都表示愿意跟着他。刘邦便带领大家逃亡,前面负责开路的人回来告诉他前边有条大蛇拦路,没法通行,刘邦喝得有点醉了,训斥说:“我们这些勇猛之士行路,有什么好害怕的!”他分开众人,自己到了前边,见一条蛇横在路中间,便拔出宝剑将蛇一剑拦腰斩断。又走了一段路后,刘邦觉得头昏,便躺在路旁休息,也等等后边的人。一会儿,后边的人赶了上来,对他说在路旁看见一个老太太哭,问她原因,她说有人把他的儿子杀了。又问为什么被杀,她说他的儿子是白帝的儿子,刚才变成蛇,却在路边被赤帝的儿子杀了,所以才如此难过。大家当时觉得是老太太说谎,但老太太忽然就不见了。刘邦听说了,心中暗喜,以后便借此来提高自己的威信和地位。

此后,刘邦带着人到处逃亡,但每次吕后都能找到他,刘邦很奇怪,问妻子原因,吕后说他藏身的地方常有彩云缭绕,所以很好找到。刘邦后来便让手下人广为传播这种谣传,很多人便相信了,都想来投奔他。实际上,这种谣传基本上都是在皇帝建立国家之后,有意编造的,以此证明自己与众不同,有王者之气。

由于这些传说,刘邦在当地的威信逐渐提高,跟随他的人也就多了起来,他被当地人称为沛中的豪杰

刘邦(公元前247~前195, 一说前256~前195)

汉朝开国皇帝,著名政治家、军事统帅。字季。沛县(今属江苏)人。曾在咸阳(今陕西咸阳东北)服徭役。秦末,为沛县泗水亭长。送本县刑徒往骊山(今临潼东南),途中将刑徒释放,自匿于芒、砀山泽间(今河南永城东北)。秦二世元年(前209)九月,受萧何、曹参等推举,据沛县反秦,称沛公,聚兵3000人。二年四月,投项梁,屡与项羽协同作战。项梁死,刘邦被封为武安侯、砀郡长。后九月,奉令收集陈胜、项梁散卒西向攻秦。仅率数千人自砀郡出发,转战半年,兵始逾万。三年七月,克宛城(今南阳)。自此攻抚兼施,顺利挺进至霸上(今西安东南)。汉王元年(前206)十月入咸阳,灭秦(见秦末农民战争)。与秦民约法三章,并分兵把关,欲为关中王。十二月,见项羽拥40万大军入关,虑及实力悬殊,乃委曲求全,亲至鸿门(今临潼东北)谢过,险遭杀戮。其后被迫接受项羽封号,为汉王。八月,回兵复取关中。二年三月,进至洛阳(今河南洛阳东),声讨项羽杀害楚怀王之罪,发动楚汉战争。四月,大败于彭城(今江苏徐州)。其后,亲率主力扼守战略要地荥阳(今河南荥阳东北)、成皋(今荥阳西北),与项羽抗争两年余,最终迫使项羽订鸿沟之盟。五年十二月,围歼楚军于垓下(今河南鹿邑东,一说安徽灵璧东南),统一天下。二月即皇帝位于定陶(今山东定陶西北)氾水北,建立汉朝。刘邦顺应民心,知人善任,故能屡败屡起。曾与诸将论楚汉战争得失,认为自己之所以获胜,主要在于重用张良、韩信、萧何。为帝七载,屡次亲征,陆续平定燕王臧荼、楚将利几、韩王信、阳夏侯陈豨、淮南王英布、燕王卢绾等反叛,并剪灭韩信、彭越两大功臣。以和亲之策结好匈奴,对南越割据政权实行安抚,重视农耕,休兵养民,使社会趋向安定、发展。

西汉高祖刘邦

西汉高祖刘邦,生于周赧王五十九年(公元前256年),死于高祖十二年(公元前195年),沛郡丰邑人(现在江苏丰县),字季,有的说小名刘季。他在兄弟四人中排行第三。在秦末农民战争中因为被项羽立为汉王,所以在战胜项羽建国时,国号定为“汉”,因为定都长安,为了和后来刘秀建都洛阳的“汉”区别,历史上称为“西汉”。

一、少年“无赖”成豪杰

不爱读书也不爱劳动

刘邦性格豪爽,不太喜欢读书,但对人很宽容。他也不喜欢下地劳动,所以常被父亲训斥为“无赖”,说他不如自己的哥哥会经营,但刘邦依然我行我素。刘邦长大后,经考试做了泗水的亭长,时间长了,和县里的官吏们混得很熟,在当地也小有名气。

刘邦的心胸很大,在一次送服役的人去咸阳的路上,碰到秦始皇大队人马出巡,远远看去,秦始皇坐在装饰精美华丽的车上威风八面,羡慕得他脱口而出:“大丈夫就应该像这样啊!”

和吕氏结婚

刘邦的妻子是吕公的女儿吕氏,吕公本来不住在沛县,后来和家乡的人结下冤仇,便和家人来到了沛县,因为沛县当时的县令和他是好友。在刚刚到沛县时,很多人便听说了他和县令的关系,于是,人们便来上门拜访,拉拉关系,套套近乎。刘邦听说了也去凑热闹,当时主持接待客人的是在沛县担任县主簿的萧何,他宣布了一条规定:凡是贺礼钱不到一千钱的人,一律到堂下就坐。刘邦根本不管这些,虽然他没有带一个钱去,他却对负责传信的人说:“我出贺钱一万!”

吕公听说了,赶忙出来亲自迎接他。一见刘邦器宇轩昂,与众不同,就非常喜欢,请入上席就坐。这次刘邦不但白吃一顿饭,酒足饭饱之后,吕公又将他盛情留下,提出将自己的女儿嫁给他为妻。刘邦巴不得成这门亲事,征得父母同意之后,便和吕氏结了婚,这就是以后历史上有名的吕后。汉惠帝就是她和刘邦的儿子,还有一个孩子就是鲁元公主。

利用迷信

历史史料中对于刘邦和其他皇帝一样也有很多迷信的传说,一次,吕后和女儿在地里除草,有一个过路的老人向她们要了点水喝,喝完水讨好地说她们娘俩都是一副贵人相。等老人刚走,刘邦也回来了,吕后便把刚才老人说的话告诉了刘邦,刘邦一听也很高兴,他赶紧又追上了老人,让他也为自己看看面相。老人说刚才之所以说他的夫人和女儿长得贵人相,就是因为他的缘故,而刘邦的面相是贵不可言。刘邦一听高兴极了,拜谢了老人就回去了。

后来,刘邦奉命押送刑徒去骊山服役,但在半路上已经有很多的人逃跑了,刘邦也很无奈,走到丰邑县的大泽休息时,刘邦喝了些酒,然后松开了刑徒们身上的绳子,让他们自己逃命去。但有十几个人不愿意丢下他一个人走,都表示愿意跟着他。刘邦便带领大家逃亡,前面负责开路的人回来告诉他前边有条大蛇拦路,没法通行,刘邦喝得有点醉了,训斥说:“我们这些勇猛之士行路,有什么好害怕的!”他分开众人,自己到了前边,见一条蛇横在路中间,便拔出宝剑将蛇一剑拦腰斩断。又走了一段路后,刘邦觉得头昏,便躺在路旁休息,也等等后边的人。一会儿,后边的人赶了上来,对他说在路旁看见一个老太太哭,问她原因,她说有人把他的儿子杀了。又问为什么被杀,她说他的儿子是白帝的儿子,刚才变成蛇,却在路边被赤帝的儿子杀了,所以才如此难过。大家当时觉得是老太太说谎,但老太太忽然就不见了。刘邦听说了,心中暗喜,以后便借此来提高自己的威信和地位。

此后,刘邦带着人到处逃亡,但每次吕后都能找到他,刘邦很奇怪,问妻子原因,吕后说他藏身的地方常有彩云缭绕,所以很好找到。刘邦后来便让手下人广为传播这种谣传,很多人便相信了,都想来投奔他。实际上,这种谣传基本上都是在皇帝建立国家之后,有意编造的,以此证明自己与众不同,有王者之气。

由于这些传说,刘邦在当地的威信逐渐提高,跟随他的人也就多了起来,他被当地人称为沛中的豪杰。

因为曹氏是一个非常聪明的女人,曹氏毕竟给刘邦生下来皇长子,对于吕雉来说他是有威胁的,再加上当时的曹氏应该年纪也比较大了,即便她进宫也得不到刘邦的宠爱,而且还要受到吕雉的猜忌与宫廷的约束,不如在沛县做个逍遥之人。

曹氏是刘邦迎娶吕雉之前的情人,她与刘邦在一起的时候,已经是一个寡妇,所以可以得知她那个时候应该是比吕雉年纪大,所以等到刘邦称帝之后,曹氏的年纪应该不小了。要知道吕雉因为年老色衰都被刘邦遗忘,更何况她这个嫁过人的寡妇,所以曹氏即便进宫之后,也得不到刘邦的宠爱,等于走进了皇宫这个大牢笼,反而没有在沛县生活的自在。

还有就是毕竟曹氏是为刘邦生下皇长子,所以对于吕雉来说,她曹氏即便得不到恩宠但是也是非常有威胁的,如果曹氏进了宫,那便是吕雉威胁自己儿子的一个筹码,曹氏是一个非常聪明的女人,她也明白在皇宫中,没有刘邦的宠爱,自己在吕雉的手下估计日子不好过,因此她才没有选择进宫。

再加上她有一个在藩地称王的儿子,她又是刘邦的女人,虽然她没有进皇宫,但是在沛县,没有人能比她的身份高,她只不过是没有皇妃头衔,但是她就是地地道道的皇妃。因此她在沛县,可以说生活的非常惬意且舒服,在沛县生活的曹氏不能达到皇宫中那种生活,但是也是富贵无忧,曹氏没有理由走进皇宫。

大概在公元前210年左右,因为吕后的生卒年为公元前241-180年,刘邦出生于公元前256年,两者年龄相差应记为15岁。

资料来看,吕雉是正常出阁,那时不会超过二十岁,不小于16岁。由于吕雉生于前241年,二人结婚应当是在前225年—前221年之间。

史无明载刘邦吕雉何年结婚,刘邦出生于公元前256年,吕雉出生于公元前241年,女子一般十五出嫁,吕雉出嫁应当不小于十五岁不大于20岁。故与刘邦结婚应该大约在公元前225--220年期间。

  应该是35岁左右。

  刘邦出生于公元前256年,吕雉出生于公元前241年,女子一般十五出嫁,吕雉出嫁应当不小于十五岁不大于20岁,故与刘邦结婚应该大约在公元前225--220年期间,刘邦这时在31--36岁

正妻是吕雉(zhi),就是俗称的“吕后”。 刘邦其他的妻子,如戚夫人,晚景凄惨无比,也没有什么值得大书特书的。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jiehun/11417428.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11-30
下一篇2023-11-30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