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乐器即中国的独特乐器。现一般流行的有琴、筝、箫、笛、二胡、琵琶、丝竹、鼓等,是代表着中华传统音乐文化的乐器。
民族乐器即中国的独特乐器。
先秦时期
根据出土文物和文献记载,先秦时期的乐器已有鼓、鼗、鼛、贲鼓、应、田、县鼓、钟、镛、南、钲、磬、缶、编磐、铃、陶铃、雅、祝、敔、和、鸾、簧、哨(陶制、骨制等)、埙、籥、龢鼇、言、箫、管、篪、笙、琴、瑟、筑等多种。在原始社会里乐器的出现多与神话传说、求神祭祀、民间舞蹈、劳动生活等方面有着密切的联系。进入阶级社会以后,乐器除用于宗教、礼仪等场合外,主要是供统治者娱乐享受。在乐器制作上精美豪华,规模越来越大,如《吕氏春秋·侈乐》中所载:“夏桀、殷纣作为侈乐,大鼓、钟、磬、管、箫之音,以钜为美,以众为观;俶诡殊瑰,耳所未尝闻,目所未尝见,务以相过,不思度量。”
秦汉至魏晋时期
当时出现的乐器主要有筝、琵琶(有秦汉子和阮咸两种不同的形制)、笛、方响、箜篌瑟(即卧箜篌)。筝、琵琶、笛均为《相和歌》的伴奏乐器。这一历史时期,吸收外来乐器数量不少,如随着鼓吹乐的引入,还使用了笳、角、中鸣、长鸣、羌笛等吹管乐器。由于与西域文化的交往,传入的乐器主要有竖箜篌、波斯琵琶(即曲项琵琶)、荜篥等。竖箜篌亦为波斯乐器,魏晋之际传人我国。曲项琵琶约在公元350年前后通过印度和新疆,传入甘肃一带,据《梁书·简文帝本纪》所载,至少在公元551年(南北朝)已传入南方。
隋唐时期的乐器
隋唐时期,由于西域文化的进一步交流,乐器数量骤增。特别是鼓类乐器,这可能是由于歌舞音乐的发展所致。打击乐器有铜钹、拍板、节鼓、杖鼓、腰鼓、羽葆鼓、棡鼓、桴鼓、齐鼓、担鼓、羯鼓、都昙鼓、毛员鼓、答腊鼓、鸡娄鼓等三十多种;弦乐器有独弦琴、三弦、匏琴、轧筝、风首箜篌、五弦琵琶、奚琴等二十多种;吹管乐器有幢箫、义嘴笛、叉手笛、太平管、桃皮荜篥等二十多种。这一时期在乐器上的重要变化是出现了拉弦乐器轧筝和奚琴,开辟了乐器演奏的一个新的领域。
宋、元、明、清
这一时期弦乐器有突出的变化和发展,继奚琴之后,宋代已出现了马尾胡琴。见于记载的还有胡琴、大阮、五弦阮、月琴、胡芦琴、渤海琴、火不思、二弦、丹布拉、基他尔、喇巴卜、提琴、哈尔扎克、洋琴等五十多种(实际上存在于民间的弦乐器其类别还远不止于此)。吹管乐器金、元时期从北方传入唢呐(又称金口角、苏尔奈、唢哪),按鼓吹乐的演奏组合形式又一次产生重大的变革,从音色、音量和风格上进一步丰富了鼓吹乐的演奏。唢呐最初用于军乐。如明王磐所著《王西楼先生乐府》中之散曲《朝天子·咏喇叭》:“喇叭、唢哪,曲儿小腔儿大,官船来往乱如麻,全仗您抬身价。军听了军愁,民听了民怕。那里去办什么真共假眼见的吹翻了这家,吹伤了那家,只吹的水尽鹅飞罢!”据王圻所著《三才图会》的记载,明代唢呐已应用于民间。
体鸣乐器
(1)敲击体鸣乐器:叮咚、木棍琴、韵板、基诺竹筒、竹筒琴、锣、铛铛、单打、铓、铜鼓,等等。
(2)互击体鸣乐器:棒棒、铜镜、竹梆、竹杠、钹、布哉、乳钹、头钹、二钹、小钹、铙、大铙、司涅、镲、小镲、碰盅、碰铃、腰铃、阔朔克、板凳、它石、它石、骨板子,等等。
(3)落击体鸣乐器:乐杵、竹捣筒、竹筒、瑶族竹筒、阿嘎、,等等。
(4)摇击体鸣乐器:连厢棍、萨巴依、热巴铃、盘铃、金刚铃、瑶铃、萨满铃、晃铃、串铃、铜铃、八宝铜铃、师刀,等等。
(5)综合奏体鸣乐器:竹簧、蹈到、铁簧、锡伯族铁簧,等等。
膜鸣乐器
(1)棰击膜鸣乐器:大鼓、壮族的种劳、瑶族大鼓、水族大鼓、塞吐、略斗、光拢、赠疆、瑶族猴鼓、苗族猴鼓、腰鼓、板鼓、猪嘴鼓、姜鼓、战鼓、扁鼓、八音鼓、书鼓、火者、如咚、小鼓、太平鼓、日木、环鼓、抬鼓、达玛、纳格拉、达玛如、建鼓、神鼓、那额、达布尔、竹鼓,等等。
(2)拍击膜鸣乐器:夏尔巴鼓、八角鼓、铃鼓、达卜、黄泥鼓、长鼓、光亚、光吞,等等。
(3)混合击膜鸣乐器:手鼓、圆鼓、边鼓、双面鼓、杖鼓、蜂鼓、汪都,等等。
气鸣乐器
(1)唇振气鸣乐器:牛角、铜角、刚洞、海螺、鹿笛、长号、筒钦、铓筒、布巴,等等。
(2)嗓振气鸣乐器:合欢箫,等等。
(3)边棱气鸣乐器:胡笳、壮笛、乃依、横笛、横笛、短箫、筒箫、鼻箫、斯布斯额、鹰笛、骨笛、吐任、直通箫、布利亚、巴葛丢冬、列都、笛朽篥、库洛、双管鼻笛、扎令、阿乌、笛老挪、泥哇呜、狍哨、筹,等等。
(4)吹口气鸣乐器:夜箫、侗笛、塞箫、奖、瓦格洛、雄林、苏奈依、嘟噜、低音嘟噜、太平箫、嘎嗦、五月箫、筚箫、筚笋、勒绒、姊妹箫、双管侗笛、波晓呼、决篥杰,等等。
(5)单簧气鸣乐器:巴乌、筚、筚相、苗笛、芒筒、竹叶笛、马布、筚鲁、寸笛、咚咚亏、笔管、大嘀珑、筚多喝、波芦、筚建、利列、利罗、笛列、筚尔、筚朗布浪、芒笛、美都、其篥、双管巴乌、双管筚朗叨、筚总、决列、双管竹叶笛、双管马布、菲察克、筚达、葫芦笙、芦笙、排笙、木叶,等等。
(6)双簧气鸣乐器:巴拉曼、波伯、细筚篥、小闷笛、苏尔奈、长唢呐、嘉令、波列、苗族唢呐、白族唢呐、彝族唢呐、拜、勒尤·勒浪、洞巴、阔诗乃依、双筚篥、长积、双管闷笛、咪咪、双勒浪,等等。
弦鸣乐器
(1)打击弦鸣乐器:竹筒琴、竹琴、锵,等等。
(2)弹拨弦鸣乐器:玄琴、伽倻琴、雅托噶、五弦琴、独弦琴、五弦琵琶、纳西琵琶、火不思、忽雷、考姆兹、苏古笃、扎木年、弹布尔、赛依吐尔、碧约牛腿琴、独它尔、喀什热瓦普、多朗热瓦普、热瓦普、巴朗孜库木、库木日依、阿肯东布拉、乐队东布拉、月琴、贵州咸宁彝族布依族月琴、彝族四弦、苗族四弦、侗族大琵琶、侗族中琵琶、侗族小琵琶、其布厄、大三弦、龙头三弦、彝族小三弦、拉祜族小三弦、僳僳三弦、赛玎、壮族三弦、垤施三弦、彝族大三弦、彝族中三弦、苗族三弦、天琴、竖箜篌、凤首箜篌、双排弦箜篌、雁柱箜篌、转调箜篌、卡龙、弓琴、达比亚、傣玎、托甫秀尔、东布尔、菲特克呐、三线琴,等等。
(3)弓拉弦鸣乐器:琤尼、牙筝、塔吉克艾捷克、胡琴、萨它尔、胡西它尔、椰胡、葫芦胡、土胡、根卡、多朗艾捷克、艾捷克、高音艾捷克、低音艾捷克、独弦胡琴、适争、玎黑、奚琴、改革奚琴·四弦奚琴、必汪、铁琴、藏京胡、马骨胡、竹筒胡、纳西胡琴、二黄、朗多依、西玎、多洛、扎尼、彝族三胡、四胡、蒙古族四胡、四弦胡、彝族四胡、布依四胡、马头琴、克亚克、呃吱、牛腿琴、库布孜、朝尔、二胡,等等。
吹奏乐器
木叶|纸片|竹膜管(侗族) |田螺笛(壮族) |招军(汉族) |吐良(景颇族) |斯布斯额(哈萨克族) |口笛(汉族) |树皮拉管(苗族) |竹号(怒族) |箫(汉族) |尺八|鼻箫(高山族) |笛(汉族) |排笛(汉族) |侗笛(侗族) |竹筒哨(汉族) |排箫(汉族) |多(克木人) |篪(汉族) |埙(汉族) |贝(藏族) |展尖(苗族) |姊妹箫(苗族) |冬冬奎(土家族) |荜达(黎族) |口利咧(黎族) |唢呐(汉族) |管(汉族) |双管(汉族) |喉管(汉族) |芒筒(苗族) |笙(汉族) |芦笙(苗| 瑶| 侗族) |确索(哈尼族) |巴乌(哈尼族) |口哨(鄂伦春族)|葫芦丝
弹拨乐器
金属口弦(苗族、柯尔克孜族) |竹制口弦(彝族) |乐弓(高山族) |琵琶(汉族) |阮(汉族) |月琴(汉族) |秦琴(汉族) |柳琴(汉族) |三弦(汉族) |热瓦甫(维吾尔族) |冬不拉(哈萨克族) |扎木聂(藏族) |筝(汉族) |古琴(汉族) |伽耶琴(朝鲜族) |竖箜篌|雁柱箜篌
打击乐器
梆子(汉族) |杵(高山族) |叮咚(黎族) |梨花片(汉族) |腊敢(傣族) |编磬(汉族) |木鼓(佤族) |切克(基诺族) |钹(汉族) |锣(汉族) |云锣(汉族) |十面锣(汉族) |星(汉族) |碰钟|钟(汉族) |编钟(汉族) |连厢棍(汉族) |唤头(汉族) |惊闺(汉族) |板(汉族) |木鱼(汉族) |吾攵(汉族) |法铃(藏族) |腰铃(满族) |花盆鼓(汉族) |铜鼓(壮| 仡佬| 布依| 侗| 水| 苗| 瑶族) |象脚鼓(傣族) |纳格拉鼓(维吾尔族) |渔鼓(汉族) |塞吐(基诺族) |京堂鼓(汉族) |腰鼓(汉族) |长鼓(朝鲜族) |达卜(维吾尔族) |太平鼓(满族) |额(藏族) |拨浪鼓(汉族) |扬琴(汉族) |竹筒琴(瑶族) |蹈到(克木人) |萨巴依(维吾尔族)
拉弦乐器
乐锯(俄罗斯族) |拉线口弦(藏族) |二胡(汉族) |高胡(汉族) |京胡(汉族) |三胡(汉族) |四胡(汉族) |板胡(汉族) |坠琴(汉族) |坠胡(汉族) |奚琴(汉族) |椰胡(汉族) |擂琴(汉族) |二弦(汉族) |大筒(汉族) |马头琴(蒙古族) |马骨胡(壮族) |艾捷克(维吾尔族) |萨它尔(维吾尔族) |牛腿琴(侗族) |独弦琴(佤族) |雅筝(朝鲜族) |轧筝(汉族)
相见先问姓为苗族交际习俗。青年男女之间第一次见面,按规矩首先应问清对方的 姓。若双方同姓,以兄妹、姐弟相称,以礼相待,不能戏谑、对歌和跳舞。 若不同姓,可以戏谑和唱歌跳舞。但如要考虑向对方求爱,末修眉才可用 言语歌声探情示爱。打转也是苗族交社会俗。苗族男子喜欢佩刀。生下男孩后,父母和亲友要准备 一块与孩子体重相等的铁埋于地下。以后,男孩的每年生日,将铁挖起来 锻打一次。孩子长到16岁时,将此铁打成苗刀,佩在身上。
苗族妇女大多佩戴手镯、耳环,胸前有大项圈及银锁,有的在项圈与银锁上还垂下长短不同的银质珠穗,显得华贵富丽。
一、关于“许婚”。
串对子:是苗族青年男女双方恋爱谈婚的一种方式,每年初一至初五,苗族要过“花山节”,苗族青年男女串花山互相对歌,跳舞,找到对象的叫做串“对子”,花山节的最后一天,串好的“对子”私自定下终身,各自回家告诉自己的父母。
提亲:小伙子将自己找好的对象的事说给父母后,由男方请媒人在三日或七日后前往女方家提亲。
定婚:媒人提着相应物品做见面礼去女方家,与女方父母就双方结婚事宜达成一致后,确定结婚日子,一般不直出半年。
结婚:婚期确定后,女方自己准备嫁妆等待出嫁。
二、关于“拉婚”。
“拉婚”又叫“抢婚”,“拖姑娘”或“抢妹子”,这种强拉硬要的婚俗,与现代文明的社会不相适应,逐渐被淘汰。
苗族男青年路头路脑遇到苗族姑娘,若是姑娘被看上,无论姑娘是否愿意,小伙子可以把姑娘抢回自己的家中,请媒人在三天至七天前往姑娘家提亲,定婚期吃喜酒即成,姑娘从被抢之日就是小伙子的媳妇了。
三、关于“认婚”。
苗族山寨,哪家生孩子,全村都知道,生儿子的父亲或母亲在邻居家生孩子时跑到人家门外,若邻居家是“生姑娘”就大声说“”我家儿子认着啦!”从此这两个孩子就等于算认了婚约,小姑娘在娘家长到三岁,就被男方接到自家养起来,与男孩一起长大,直到十八岁,双方结婚,办喜酒,送“礼银”认亲。
四、关于“说婚”。
纳雍县境内的苗族婚俗,“说婚”较为普遍,“说婚”比其“拉婚”、“认婚”较为繁锁复杂,包括提亲、订准、给婚、结婚四个过程。
提亲:苗族青年经“花山”、“赶街”、开会、上山、下田等社交活动相互认识,进而相恋,一旦恋爱成熟变禀吸父母,由男家请媒人陪小伙子的叔叔携酒往女家说亲。如女有有意,当即饮酒表示“可”,并约来媒人共同商讨礼银、婚期、嫁妆等,礼银包括身价银、奶水钱、屎尿布、酒、肉等。
订准:如果女方家愿意与男方结亲,按说亲时商讨的日期,就会由男方家出酒送猪到女方家,由女方家请客吃饭,完成吃“订准”,也就是订婚。
给婚:男方家如果要讨媳妇,媒人必须提前两个月到女方家去商订,女方家要办酒席来决定给婚的日子。
迎亲:由男家择定吉日,于两日前媒人通知女家做好迎新生准备。迎亲日,小伙子的叔叔用雀笼挑着两只鸡,带上礼银,率领新郎,陪郎及一对家庭美满的夫妻,两个挑晌午的小伙子在媒人的陪同下前往女家迎亲。到了女家住上一宿,待新郎、陪郎拜过堂后,新郎的叔叔将礼银交给新娘的叔叔转交其父母。次日,叔叔将带来的鸡一只交女家,一只带回,认为是新娘有魂连同新娘一同带往男家转姓传代去了。这时女家送亲九人伴随亲人一同送往男家,中途(两家等距离)晌午后再走。到了男家,拦门设席三张,各置猪肝、猪内,豆腐、香烟各一盘。迎送诸人居中,新人在左,媒人在右,各据一席,进餐后入室,列坐中堂,烟茶接待。待拜过堂后,迎送诸人一新人围坐举行隆重的交接仪式,交接仪式由双方“长老”以对歌形式唱交接调表达两空的心愿。唱完,新娘才算正式交给男家了。晚间,室内点燃篝火,亲友及迎亲诸人围坐火边谈家常基对歌或独唱,尽情戏娱。唯迎亲送亲之人不得擅自离开,必须相伴至天明,待过早餐方将送亲失送走。
回门:苗族;回门日期不拘,中要在生孩子之前即行。这日,男方父母或哥嫂务办红糖一合。炒面一升,白酒二斤带领新人到女家回门。在女家住上几天。女家携带女儿用的围腰,女婿的鞋、帽随亲家到男家认门。经男家杀鸡款待之后从此来往不绝。
苗族的拜堂礼是由新郎、陪郎举行,新娘不参加。规矩是长辈居中正坐,同辈列坐左右。新郎、陪郎按长幼一一跪拜敬酒,礼毕入席就餐。
苗族寡妇可以再嫁,但随嫁子女如要改随父姓,必须经前夫同族许可,并给鸡一只拿去做改姓仪式后方得改姓。
苗族婚俗
多数苗族地区婚姻自主程度较高,各地苗族青年都有以择偶为主要目的的传统的自由社交活动形式。湘西叫做“赶边边场”或“会姑娘”,黔东南苗族则称为“游方”,广西融水叫“坐妹”或“走寨”,黔西北称为“踩月亮”,黔中及一些西部苗族称为“跳花”、“跳场”等等。在这类社交活动中,青年男女可以三五成群地或者单独地、公开地或悄悄地对歌和交谈。以对歌的形式谈恋爱是苗族婚俗文化中最具代表性和富于民族色彩的风俗。一些苗族社区还有专供青年们谈恋爱的场所,如黔东南的游方坪、滇东北的姑娘房等。苗族青年择偶不重财产和家境,更看重个人才华和品性。
找到合适的恋人后双方即可交换定情物。结婚,一般情况下需征得父母的同意。在大多数苗族地区,青年自主婚姻与父母包办婚姻并存,这两种情况不一定是不可调和的矛盾,只看哪种倾向更重。一般来说,父母和子女都互相尊重和征求意见,强迫成婚的很少。而且社会习俗允许并维护青年人的自由选择。因此更多的情况是自由恋爱后由父母主持婚姻。具体步骤是,青年人谈好了,男方征求父母的意见后请媒人到女方家说亲。正常情况,女方父母不会反对,有时须用鸡卜来决定婚姻是否可行。一经说媒定亲,双方即商谈结婚日期和聘礼。结婚前,男方必须为女孩的舅家送一笔钱或其他财物,称“舅爷钱”。如果父母不同意,青年男女可以私奔,寻求亲属或社会力量的支持,时间长了,父母也就承认既成事实了。当然也有听从父母之命的,也有少数因父母包办酿成感情悲剧的。
还有一种形式就是抢婚或类似抢婚的形式。青年男女通过自由恋爱,愿作终身伴侣的,男方在某天夜里,邀约几个朋友或兄弟把女方带到或“抢”到家里来,即成婚姻。三天之后,才请个“全福”的老人带只鸡去给女方父母“报亲”,请他们认可这门婚事。然后双方商定“回门”(回娘家)办婚礼的日期和具体事宜。
苗族青年结婚的年龄一般在16~20岁之间,也有早婚的现象,大约在十四五岁,早婚夫妻通常要到双方成年方能同居。在婚姻选择上,同宗族(同姓氏)不婚,姑舅表婚优先,不同辈份不相通婚。不同民族甚至苗族不同支系间也基本上不通婚。 许多地区苗族有结婚当日夫妻不同房的习俗,新娘与送亲的陪娘及新郎的姐妹共度第一夜。有的地方办婚礼是主要在女方家。黔东南苗族有“不落夫家”(坐家)的习俗,即新娘回门后即长住娘家,仅在逢年过节或农忙时经召唤才回夫家小住,直到怀孕后才长住夫家。坐家时间长达一两年至四五年不等。
婚后因感情不合等原因可以离婚。一般地,提出离婚方须向对方赔礼赔钱。寡妇可以改嫁,也有地方有转房习俗,一般是同辈转房,但不带有强制性。 苗族均为一夫一妻制家庭。核心家庭和主干家庭为苗族社会主要的家庭结构。女子与男子不管婚前婚后地位比较平等,在家庭事务中妇女有一定的发言权,但总体上还是男权社会。子女的血统从父,世系依父系计算,家庭财产按父系继承。苗族有父子连名制,现以黔东南为典型,其他地区多已不存。苗族有自己民族的姓氏,但是现在大多已通用汉姓。
有的地方喜欢吃辣,有的地方饮食清淡。因为各地风俗不同,很多风俗文化也有差异,比如结婚。结婚的时候每个地方都不一样。现在让咱们去看看广西百色人结婚时有哪些不同的习俗。
一、广西百色婚嫁吹唢呐
在婚礼习俗中,新郎去迎娶新娘时,除了要抬一顶红色的轿子,还要派人把酒、肉、月饼、粽子等礼物送给女方的房子;唢呐队经过时,每个队员都鼓着腮帮子,尽情地吹着喜庆的曲子。唢呐叫李烈用壮语。小时候,每当村里有人结婚,都会听到长长的、优美的唢呐声。21世纪后,人们结婚时,很少邀请人吹礼来娱乐他们。
嘹歌是壮族的原生态文化和根文化,起源于春秋,成熟于明清。它们广泛分布于右江中游的平果、田东、田阳、马山和邕江的武鸣。其唱腔的特点是声音高亢,词短。每当有喜事和农事时,当地人都喜欢哼唱,其结尾通常以_音,故名。有哈、那海、唱罗、悠哉等曲调。百色市平果县除黎明乡外,没有不唱嘹歌,其他乡镇都有嘹歌,比较集中。
田阳舞狮队在上世纪80年代就很有名气,他们的表演遍布百色,从当地到周边县,再到国内各大城市,港澳台和东南亚各国。1992年,天洋舞狮艺术团代表中国参加在德国波恩举行的国际文化、体育和艺术活动,并获得两次演出的最高荣誉演出证书。它也赢得了狮王集团和北方狮子王第一届广西狮王大赛。
西九洲是著名的绣球之乡。绣球花,也叫绒绣绣球,是广西壮族的恋爱对象和吉祥物。它是由老艺人用古老而复杂的刺绣工艺制成的。绒绣。日本国立民族博物馆收藏有广西产的超大绣球;为迎接香港、澳门回归,庆祝申奥成功和中国-东盟博览会成功举办,艺术家们制作了多个超大型绣球。壮锦是明清时期公认的著名面料,在中国与湘绣、蜀绣、苏绣齐名。
德国小马是矮的,小的,短的,强壮的,匀称的,强壮的,漂亮的。他们善爬山路,性情温和。它们在载人或载货时安全可靠。因为它的身高一般不超过106cm,所以也被称为从水果上下来。宋范成达,《桂海虞衡志》年说:下马时身高不超过三尺,身体健康,行走愉快。宝德属于落基山区,山路崎岖,交通不便,因此小马成为当地主要的交通工具。21世纪后,德保小马已成为著名的旅游宝地。
黑壮是壮族的一个分支,因喜欢穿黑色衣服而得名。那坡黑衣壮是壮族中保存最完好的一支美国的传统文化,被称为活化石壮族的。黑衣壮族文化包括服饰文化、甘兰文化和Nideya民歌文化。其民歌曾两次代表广西登上央视春晚舞台,多次参加南宁国际民歌艺术节演出。
与南路壮剧相比,北路壮剧是在田林旧州民歌、唱诗班、民间杂技板凳戏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起源于清朝咸丰年间,主要流传于田林、西林、百色、凌云一带。2006年,北路壮剧入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田s队还展示了苗族秦越,壮族人祭祀瑶娘
苗族的风俗习惯苗族有什么民俗活动
苗族的风俗习惯包括生产习俗、生活习俗、时令习俗、婚姻习俗、生育习俗、丧葬习俗等内容。苗族的风俗习惯实际上是以物质文化为载体的、依附于物质文化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有的体现为物化的文化,有的体现为非物化的文化现象。
一、生产习俗
农业种植业是境内苗族为提供物质生活资料的最主要的生产行业,集中地体现了苗族稻作文明的精髓。在苗族的农业生产习俗中,“活路头”制度、“封土、动土”制度、“开秧门、关秧门”制度和祭献制度是主要的农业生产习俗。
“活路头”制度是苗族在历史发展长河中创造的农耕文明之一,在20世纪70年代以前普遍实行。“活路头”是村寨中承担指挥和安排农活生产任务的自然领袖,一般由精通农活技术、懂得节令气候、经验丰富的男性农民担任。“活路头”属义务性质,有世袭和公众推举两类。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科技进步,苗族“活路头”制度只有在中年人的脑海里留下模模糊糊的记忆。
“动土”、“封土”制度也是苗族重要的农耕制度。“动土”即春耕伊始时由“活路头”主持的仪式,一般在春节后的第一个“卯”日或“辰”日以自然寨为单位举行。“动土”以后,村寨禁止吹芦笙,到“吃新”以后才解禁。“封土”即一年耕作和收割结后举行的仪式,一般在“苗年”后第十二天举行。是日,“活路头”祭礼来到举行“动土”仪式的田块用特定的仪式祭祀,是为“封土”。此后,村寨上任何人均不能再下田劳作。自20世纪50年代以后,此俗已基本消失。苗族的“封土”,一般限于水田,“封土”期间,旱地仍可耕种。
“开秧门”和“关秧门”为苗族农业种植业生产主要民俗事象。“开秧门”是苗族水稻移栽时的重要仪式,一般在播种后的第三个“卯”日或“辰”日或“午”日举行。“开秧门”前,任何人均不得事先插秧。进行时,家家户户采来树叶、野花等将糯米饭染成“五彩糯米饭”庆贺。“开秧门”这天,“活路头”先行来到来到田边祭祀,在田头插上一根茅草后插上几蔸秧苗,是为“开秧门”。“关秧门”是一季水稻移栽结束时的仪式,日子多选在“开秧门”后的第三个“卯”日或“辰”日。是日,家家户户包好粽子,备好酒菜,将田栽完,插上绑有包过粽子的粽粑叶、辣椒、白刺根、刺苞枝、米草包的木棍,洗净各种栽种用具,返家家祭庆贺。
二、时令习俗
春节为中华民族传统节日,除雷公山、月亮山山区外,境内大部分苗族有腊月二十三祭灶神,腊月二十五至二十九杀年猪,除夕打糯米粑、贴春联,除夕夜守年,初一开财门等习俗。开大年初一清晨,有男孩的人家遣男孩趁人未进门之前到房前屋后拾些许柴薪,谓之“开柴(财)门”。年初一,男孩要到亲属家给长辈拜年,称“踩年”,长辈以糯米粑、钱币等物赐赏。凯里炉山、黄平、施秉等地苗族以正月十三为大年,正月十四为新年,拜年等习俗均在正月十四晨进行。“挂清”是春季重要的民俗活动,以腊肉、鸡蛋、鱼、糯米饭、酒以及香纸等祭物,到祖宗坟莹祭祀并扫墓。“四月八”是苗族夏季主要节令之一,主要风俗有吃黑糯米饭,禁役耕牛等。“端午”有吃粽子、悬艾叶、挂菖蒲之俗。凯里苗族有爬山之俗,黄平旧州、施秉、台江、剑河及锦屏、镇远等地苗族有赛龙舟之俗。“六月六”为夏季的主要风俗集中日,苗族有采百草为药、晒药、晒书等习俗。丹寨排调、榕江八开、从江加鸠等地苗族有该日采集百草煮药水行“药浴”之俗。丹寨孔庆、雷山大塘等地苗族还在“六月六”用百草扎成小药包挂在儿童身上“避邪”之俗。
秋季节令风俗主要集中在七月半、八月中秋、九月重阳等节日上。“七月半”凯里、黄平、施秉、雷山、丹寨、麻江等地苗族有“烧包”之俗。中秋之节,凯里、黄平、施秉、镇远、锦屏、雷山、丹寨、麻江等地苗族有煮月亮饭、吃月饼、煮毛豆之俗。农历七月或七、八月之交,在水稻扬花的秋夜,雷山、丹寨、台江、剑河、凯里、麻江等地苗族青年男女有跳“稻花神”、“七姊妹”之俗。在水稻扬花、秋风凉爽的月夜,男女青年集中在一起,点上几柱香,烧上几张纸钱,由一个或几个男女青年用毛巾蒙住脸,坐在凳子上,由几个人用簸箕煽风使其处于昏睡状态,由一人或数人与其对唱,谓之跳“稻花神”,据说人的灵魂受簸箕风煽以后可以升天,到祖先居住的地方去访问,众人可通过该人之口咨询运程流年及婚嫁、姻缘等大事。
苗族的传统乐器有哪些
管乐乐器:有芦笙、芒筒、夜箫、姊妹箫、笛、唢呐等。
弦乐乐器:多为伴奏乐器,主要有二胡、古瓢琴、月琴等。
打击乐器:有铜鼓、木鼓和皮鼓。
芦笙,是少数民族特别喜爱的一种古老乐器之一,是民族节日中必备的乐器。而芦笙更是苗族传统的簧管乐器,在苗族地区广为流传。芦笙是苗族文化的一种象征,苗族芦笙在表演吹奏方面把词、曲、舞三者融为一体,保持了苗族历史文化艺术的原始性、古朴性。
芒筒,是苗、侗、水、瑶等族单簧气鸣乐器,又称地筒、莽筒、芦笙筒。苗语称果董、董果木,意为筒筒芦笙。侗语称筒卜、咚的,意为大竹筒。流行于贵州、广西、湖南等省区。
夜箫,苗语称“寥”,因多在夜间吹奏而得名,是苗族特有的单簧气鸣乐器。它用无节的细竹管制成,管长50厘米左右,外径约11毫米,内径7毫米左右,管的下端开有4个音孔,上端为吹口,竖吹。在吹口的正面,开有一个长方形缺口,为夹簧片用的,簧片多用薄竹片或芦苇片做成。吹口的背面开有半弧形的缺口。吹奏时气流自弧形缺口进入管内,振动簧片而发音。制作夜箫时,因所用竹材长短不一,管径大小有异,所以它也有高、中、低音之分,但由于箫管细小,只能轻轻吹奏,可吹出两个八度音程。
简介
苗剧,是湖南19个地方戏曲中最年轻的一个剧种。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后,诞生于湘西苗族自治区花垣县麻栗场乡,兴起湘西自治州花垣、吉首、古丈、凤凰等县,后扩展到湖南西南的城步、绥宁等县。始称"苗剧"、"苗语剧"、"苗戏"(苗语叫"戏雄"),20世纪70年代曾称"苗歌剧",直到1982年才正式定名为"苗剧"。
苗剧剧照 溯源1994年应邀参加以国家民委副主任李晋友为组 长的全国少数民族戏曲剧种调查,撰写了7万字的调查报告。大量的田野资料证明苗剧的前身为蚩尤戏,是苗巫装扮苗族大祖先蚩尤为苗民驱鬼逐疫的仪式。
苗剧史料五千多年前,苗族祖先蚩尤是一位叱吒风云的战神。出于战争的需要,除了运用智谋和巫术,他还创造了战争面具,其化装奇特:面部戴上金属制作的造型凶恶而狰狞的脸壳,盔顶装有金属铸造的一对牛角,耳鬓亦以锋利的剑戟状的金属片保护,综合为后来所谓的"面具"。为了吓退对方,他装扮成猛兽凶神模样,额上弄出四只眼睛,两腋下附以双翼,变成"天符之神"。其足部装饰成牛蹄,左右肩各增两臂。是故,史书对蚩尤有这样传奇性的描绘:"人身牛蹄,四目六手,耳鬓似剑戟,头有角"(《述异记》)。"身如牛,人面,目在腋下,食人"(《神异经》)。"疏首"(即雕首,雕饰面部,指戴面具)。连他的八十一个兄弟(即结拜兄弟的部落酋长),也作如是装束:"兽身人语,铜头铁额,食沙石子"(有特异功能)。见(《龙鱼河图》)。蚩尤被黄帝擒杀之后,许多部落不听号令,黄帝"遂画蚩尤像,使万邦臣服"。由此可见蚩尤在那个时期的显赫威望。有不少史志记载,秦汉以降,蚩尤仍受到历代帝王的膜拜。秦始皇游东海所祠山川八神,蚩尤是以"兵主"之称端居其中的。汉高祖刘邦 在宫廷内设蚩尤神位并"首祠之",及至天下初定,便"立蚩尤之祠于长安"。以上史料表明:蚩尤是中国面具的创史人,并且最先将面具用于战争。蚩尤殁后,苗族经历了长达几千年的迁徙,为祈求蚩尤的神佑,苗巫以锅菸灰涂面,倒戴铁三脚(表牛角),装扮成战神蚩尤模样为苗民驱邪赐福。
这就是被大师称谓的最原始的蚩尤戏。其发生的时代应是距蚩尤殁后不久。一直保留在苗族巫坛中,延演至今。其传统仪式剧目有《恰相》(汉语即:赶猖),《大追伤亡》等,这些基本法事与技艺是苗巫度执(拿营业执照)必考项目,因而这种戏剧形态得以传承至今。我们通过上世纪八十年代、九十年代以及近几年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多次普查,获得大量珍贵资料。这些成果,成为"中国戏曲起源于古代祭祀"的实证。
湖南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的花垣、凤凰、吉首、保靖、古丈、泸溪以及湘西南的城步苗族自治县、靖县、绥宁、芷江、新晃等县市,是中国苗族同胞的聚居地之一。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苗族同胞在政治上当家作主,经济上翻了身,民族民间的文学艺术也得到迅速的发展。1953年,湘西花垣县文化馆在麻栗场乡建立了沙科中心俱乐部,并随之成立了文化站,将熟悉苗族文艺的苗族教师石成鉴调到文化站工作。石成鉴了解苗族同胞喜爱看戏,但又没有本民族语言的戏看的情况,萌生了创立苗剧的愿望。在县文化馆的支持下,以他为主,将苗族故事《泸溪峒》改编成苗剧《团结灭妖》,交给麻栗场俱乐部排演。他们用苗歌、苗语演唱,把生活动作和舞蹈、武术的动作加以发展。使之相当於戏曲形式的唱、念、做、打,于1954年农历正月初六在麻栗场首次演出。这出戏以亲切的民族语言、朴素的感情和浓郁的民族特色,受到苗族民众的欢迎。这场演出,标志著苗剧的诞生。
自治州文化部门加倍努力,对各苗区的民间艺人进行培训,推广苗剧。苗剧便在花垣、吉首、古丈、凤凰等县广泛兴起,相继创作演出了十几个剧目。如花垣县的《龙宝三姐》、吉首县的《合作大生产》、古丈县的《石丁叭拉》、凤凰县的《神箭手》等。这是苗剧的业余演出阶段。
苗剧《修路》1958年,苗剧进入城市演出,一些专业演出团体对唱腔的发展进行的各种尝试。如1958年花垣县文工团演出的《千歌万颂石昌忠》,第一次突破原始苗歌的束缚,借用歌剧的手法创腔;1965年花垣县农村文艺宣传队演出的《借牛》,第一次用戏曲的板腔手法进行创腔;1979年花垣县文工团编演的《带血的百鸟图》,以音乐创作为主,借鉴汉族戏曲唱、念、做、打等表现手段,使苗剧的艺术水平得到了进一步提高。
苗剧的流布,除了湘西自治州的一些县市之外,还扩展到湖南西南的城步、绥宁等县。城步、绥宁两县的苗剧与湘西地区的苗剧有所不同,他们的剧目大多数是现代题材,只有少部分是根据民间故事和苗族历史故事改编的,还有少量的移植剧目。
艺术特点 声腔苗剧的声腔体系至今尚未形成,处于试验探索阶段。大体有三种不同的形式:
用原始苗歌为唱腔。如花垣县麻栗场业余苗剧团,从诞生至今,一直采用这种办法。好处在于简便易行,民众喜爱;不足则是镟律性不强,戏曲特色也不够鲜明。
苗剧用汉族民间音乐为苗剧唱腔。花垣吉卫镇古牛苗剧团常采用这种办法。他们演出的《歌献情成》一剧,大部分唱腔是用本县流行的汉族渔鼓调谱成的,有时也用阳戏音乐配曲,并有小型民族乐队伴奏,颇受本地苗汉人民的欢迎。
以苗族民歌为素材,创作新的唱腔。这是专业剧团和部分业余剧团,为了提高苗剧音乐的戏剧性与表现力所作的尝试。其中有四种不同的做法,有的用歌剧和歌舞剧手法设计音乐,属于歌剧风格;有的是在民歌的基础上,借用戏曲板式节奏变化去创腔,是苗剧走戏曲路子的一种尝试;有的是在民歌的基础上发展成山歌剧,在原始民歌基础上,根据剧情及人物性格进行发展,甚至把几支同类型的曲调揉合成一曲,给唱腔赋予新的生命;有的则是采用曲牌连线的结构形式, 在唱腔中,结合板式变化的变奏手法来弥补不足。
伴奏苗剧的过场曲牌,是根据苗族唢呐曲改编的。苗剧的锣鼓点也有两种来源,一是用苗族鼓舞、狮舞的锣鼓点为基础,发展成固定的锣鼓经;另一种则是吸收京剧的锣鼓点,略加变化,用地方特色乐器演奏。
苗剧苗剧乐队也分文场和武场。文场除了二胡、中胡、扬琴、三弦、笛子等民族乐器之外,还有一些苗族的乐曲。如拉弦乐器"牛角器",这是苗剧的主奏乐器,音色明亮音域宽广,表现力强。竹唢呐也是苗族的传统乐器,音色明亮,但音域太窄。武场面的打击乐则有土锣土钹、包包锣、竹柝等。竹柝很有特点,原是巫师的迷信工具,在苗剧中将它作为板鼓使用。
台词苗剧的舞台演出语言目前尚未统一,大体上有用苗语、或用汉语两种形式。专业剧团大多是用汉语,湘西自治州的业余剧团演出苗剧,都用当地苗语为舞台语言。城步、绥宁的苗剧则用汉语。
苗剧 剧目解放前的苗剧,其剧目主要有《恰相》、《大追伤亡》、《抱己嘎》等,其特点是剧情单一,程式固定,严格安排在祭祀法事中,仪式化程度较高。解放后的苗剧,剧目甚多,主要有大戏《团结灭妖》、《带血的百鸟图》、《逃犯审官》、《黛雅与那卡》等。其剧情曲折复杂,戏曲化程度较高,曾获得多次全国性奖励。
苗剧 行当因为创立时间不长,目前苗剧还没有形成固定的表演程式和行当体制。业余剧团大多是以生活化的表演为主,略有提炼和发展,有的还吸收了汉族传统戏曲的某些表演程式;专业剧团则在苗族生活的基础上,按照戏曲剧种`表现生活的特殊规律,对生活形态进行加工、提炼,正在努力创造一套具有苗族特色的表演程式。
苗剧演唱方法上,业余剧团与专业剧团各有不同。如花垣、吉首、凤凰一带的业余苗剧团由于采用原始苗歌为唱腔,完全保留了苗歌的独特演唱方法,不求音量大,只求掌握风格韵味,曲调简朴,多用本嗓演唱。专业剧团大多是用汉语演唱,唱腔已有较大的发展,通常采用民歌唱法与苗歌唱法相结合的演唱艺术,根据曲调的特色,采用相应的演唱方法。在做功方面,还没有固定的程式,根据剧目题材和演出单位不同,表现形式也不同。农村业余剧团和演农村生活小戏时,大多是用生活化的表演,专业剧团则较多采用了程式化的表演。他们有的是直接从苗族生活动作中提炼程式,如走路、唱歌、站立等,苗族妇女走路摆手、扭腰的动作很有特色,也搬上了舞台。苗族唱歌有托腮的习惯,因此也就形成了全托、半托、假托三种程式。
另外他们也从苗族舞蹈中提炼表演程式,如跑圆场便从鼓舞中提炼出小扭腰、大摆手的动作。也有人从苗族巫师的动乱中提炼出矮步、垫步等程式;另外也借鉴、吸收汉族戏曲表演程式,如亮相、抱拳、镟转、弓箭步等。融合苗族巫师的一些步法,形成了一些有特色的苗剧表演程式。武打表演,业余剧团多以苗族武术为主,如苗拳、苗棍、刀。专业剧团则将汉族武打套子拆散和苗族武术融合使用。如将苗族武术的"起式"与汉族戏曲的"起霸"结合使用,或者完全借用汉族戏曲武打,如高翻、空翻、靠手等。
造型苗剧的舞台服装很有特色,不管什么行当,均以苗族现代服装为基础。但业余剧团与专业剧团,历史剧目与现代剧目之间有一定的差别。专业剧团的戏服,在苗族现代服装的基础上,进行了许多改革,特别是演出历史剧目时,变化更大。
苗剧海报 传承苗剧的价值有四:(一)有利于弘扬苗族先进文化,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需要;(二)有利于抢救濒灭的特殊剧种,是百花齐放的举措;(三)有利于挖掘仅存于湘西苗区的蚩尤戏(苗剧的初始形态),是编写研究中国少数民族戏剧史的活态史料;(四)有利于展示、传承少数民族优秀剧目和技艺,是苗族七百万观众的渴求。
苗剧苗剧已失去过去的辉煌,观众远离剧场,剧团急剧锐减,传承人严重流失。被称为"天下第一团"的花垣县专业苗剧团仅保留一块牌子、一套班子、一栋房子,很少创作和上演苗戏剧目。事实证明,苗剧已经处于濒灭状况,若不及时抢救,它将在我们这一代人的手中永远消失。
苗剧的抢救措施有:(一)出台保护政策与法规,实行法律保护;(二)建立国家、省、州、县、四级保护机制;(三)苗剧的保护资金纳入各级财政预算;确定保护重点与区域;(五)建立研究基地与苗剧保护中心中国艺术研究院及其他科研部门,抢救、蒐集、整理相关图文资料,出版研究成果,建立网路档案;保护传承人,落实资助项目与剧团,鼓励办班授徒。
附录石成鉴(1913-1982),苗族,花垣县麻栗场乡老寨人。石成鉴毕业于湘西特区师资训练班,以后长期任国小教员。他谙熟苗傩艺术,善诗歌词赋,懂苗语汉语,对苗族历史、风土人情了如指掌。
苗剧1952年,他在花垣县麻栗国小任教时,兼任了当地夜校的教师。夜校,不但学文化,同时也开展民众性的文艺活动。当时,他曾提出将苗族故事《泸溪峒》(其内容与傩戏《抱假嫁》相似)改成苗剧的构想。1953年秋,石成鉴调花垣县文化馆,负责麻栗场区的民众文化辅导工作。这样,苗剧的创造也因此获得了时间和空间。1954年春,他与苗族艺人吴兴华用七天的时间写出了第一个苗剧剧本《团结灭妖》;又与石成业、刘光旭等人将剧本付诸于排练场。石成业、刘光旭当过苗老司(苗巫),演过傩戏,在他们共同的努力下,《团结灭妖》很快排练而成。1954年2月初,正值新春佳节,又逢立春时分,《团结灭妖》在麻栗场进行了首场演出。演出惊动了四乡八寨,苗民们涌向了麻栗场。他们看着以苗歌苗舞苗语演出苗家古老的神话故事,万众欢呼:我们有了自己的"戏雄"(苗剧)!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