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种通道:幼儿园开展小书绘本创作的实践研究|绘本的三种语言解释

三种通道:幼儿园开展小书绘本创作的实践研究|绘本的三种语言解释,第1张

  绘本即图画书(Picture Books),是用图画与文字共同叙述一个完整的故事。在绘本里,图画不再是文字的附庸,而是图书的生命。一本好的绘本,能让一个不识字的孩子仅看画面也能“读”出绘本的大意,因此,绘本常常被誉为“孩子的第一本书”和“伴随孩子一生的书”。

两年前,我园开展了“幼儿园经典绘本阅读的实践研究”的课题研究。在绘本阅读实施一年后,我们发现:在绘本的不断熏陶下,孩子们的“眼光”提高了,孩子的内心积聚了大量的来自绘本阅读的体验和由阅读绘本而被链接的生活体验,孩子们需要有一块心灵的舞台去演绎自己内心的真情实感。因此,我们将绘本阅读延伸,提出了孩子自主创作小书绘本的实践研究。

本研究,源自孩子内在心灵成长的需求:从绘本阅读导入,感受、感悟绘本;运用仿编和创编的手法,用讲述和画图结合的方式创作小书绘本;最后搭建展示的平台,将孩子们自主创作的小书绘本进行展示、交流,引导孩子接纳“不同于自己的他人”和“不同于他人的自己”,张扬个性。而小书绘本的产生,必将推动孩子们更进一步地阅读经典绘本。因此,本课题研究,一方面,是对幼儿园经典绘本阅读的延伸和拓展,走出一条从大绘本到小绘本再到大绘本的循环路线;另一方面,旨在用创作的方式指引孩子正确表达情绪情感,培养健康心理,促进孩子想象力和创造力的发展。

实践研究中,我们为小书绘本创造开拓了三种通道,即教师导引式创作、家长纪录式创作和孩子体验式创作。

一、师幼共制小书绘本——导引式创作

教师研究绘本文本,启引幼儿阅读、感悟经典绘本,是整个小书绘本创作活动的基底。过去一年里,幼儿园对教师小书绘本导引式创作提供了诸多的指导与支持:收集整理国内现有出版社引进的经典绘本,请专家和利用理论书籍及相关网站指导绘本文本研究,开展专题研究促进教师深入研究阅读与创作,确立小书创作教学、教研制度,保证阅读创作活动持续进行;还建立民间性的儿童文学读书会和小书社团,定期交流。在这样的阅读创作模式良性循环下,小书绘本创作基底日益厚实。以下重点阐述了小书绘本课堂创作教学实践,突出在教师的导引下,师幼运用仿编、续编、改编、创编等自主创作方式开展的小书绘本创作活动。

1仿编:仿照绘本中的某一鲜明特征,启发引导幼儿运用生活经验展开合理的想象。根据绘本特点,选择不同的切入点进行仿编。①仿绘本故事题目:更换绘本题目中的关键词,幼儿来编内容,即变成了一个新绘本。②仿绘本故事知识点:更换绘本中的知识点,幼儿来编内容,即变成了一个新绘本。③仿绘本故事结构:按绘本故事结构,引导孩子续编下去。④仿绘本故事角色:继续用这些动物形象编不同的故事。⑤仿绘本故事题材:孩子可以根据季节和周围生活环境,用画图来记录观察内容。

2续编:经典绘本阅读完毕,常常给人意犹未尽之感,我们还在为角色担心,有时会不由自主地想,后来还会怎么样呢?虽然绘本中没有交代,可是,我们很希望通过孩子们的想象,把它表露出来。为此,我们在设计第二课时时,会选择续编方式创作小书绘本。

案例1,在第一课时《棕熊的神奇事》之后,教师开始进行第二课时的教学。在创作前,师幼简单回忆故事内容,并出示绘本最后两页,引发幼儿遐想。

师:故事中,棕熊想干什么?

师:最后它当上爸爸了吗?

师:最后棕熊和棕熊**走向了一片草丛……,如果让你来说故事,你觉得还会发生什么事呢?

然后,幼儿用绘画的形式表达自己的想法,编写自己的图画故事。(一人不少于六张纸)

《棕熊的神奇事》之后续 作者:大一班孙寒青小朋友 文/图

P1 环衬

P2 熊先生终于在有一天找到了最爱的熊**。然后,他对熊**说:“你能帮我生一个孩子吗?”熊**高兴地点点头说:“可以啊。而且在明年的春天我们会有一个很漂亮的宝宝的。”

P3 第二天,它们就准备结婚了。然后它们还特地买了一辆小轿车来欢度自己的婚礼。

P4 第二年的春天,熊**的肚子咕咕叫了,原来是熊**真的生了个宝宝。它们一家快乐地去旅行。

P5 秋天到了,熊妈妈对它们说:“今年我要出去一下,熊爸爸你可要管好熊宝宝,别让别的小动物欺负熊宝宝。”

P6  冬天到了,熊妈妈也回来了,他们一家三口开开心心地在家里过新年。

P7 春天到了,熊宝宝学会了骑自行车,他骑着自行车到马路上去玩了。

P8 很快,熊宝宝可以上小学了。爸爸妈妈开心地拉起宝宝的手,去马路上走路。

P9 环衬

心理点评:“结婚”对许多城市里的孩子来说就是热闹的婚礼,美丽的新娘子,漂亮的小轿车以及旅行。据说小作者上周刚喝过喜酒,对婚礼的印象自然非常深刻。图画中有很多细节可以反映孩子内心的喜欢和向往,而通过小书绘本,将此心情跃然纸上。

3改编:我园的小书创作教学中,运用改编方式创作小书绘本有两种情形。①改编成歌曲来唱。即阅读某一经典绘本后,在第二课时师幼一起将绘本内容进行概括,提炼成歌词,然后选择孩子熟悉的歌曲旋律,进行填词歌唱。②改编故事中间的情节。即在阅读经典绘本后,大胆设问:“如果不这样,下面会怎样呢?”由此,根据孩子们的理解,改编成小书绘本。

4创编:在教师导引式小书绘本创作中,我们发现,并不是每一本经典绘本都能运用某一种方式来创作小书绘本;而且我们还发现,就算是没有经典绘本作母版时,孩子们在教师的导引下,采撷生活中美妙的浪花,也能创作出独具生活特色的鲜活故事。这时,创编也就应运而生了。

另外,教师导引幼儿创作小书绘本中还要处理好 “画图”和“讲述”的关系。应该承认,幼儿在自主创作小书绘本中,时常受能力发展限制。比如,幼儿不会写字,小年龄的孩子不能较快地画出所编的故事,注意力容易转移等。因此,当孩子讲了、画了,教师是一位快速记录员,记录孩子们讲出的、画出的原意(一定要遵循孩子的原意)。而当小年龄的孩子编出了故事,教师此时既是记录员,还是配图员,帮助孩子用图还原、勾勒他们心中的意愿,以便集体交流。每周我们都会创作出一些小书绘本,利用区角、成长档案、网站甚至社区等地方交流展示小书绘本。无论是全园性的展出,还是班内的展示,我们常常引领教师、家长、孩子要用欣赏的眼光和包容的心态对待自主创作的小书绘本。不去比较孩子绘画技巧的高低,故事创编谁更精彩,而是用欣赏的眼光接纳包容所有孩子的作品。世上没有两个完全相同的孩子。承认孩子的不同,也就承认了每个孩子自主创作的小书绘本各有不同。阅读着一本本小书绘本,也让每一个小作者接纳不同于他人的“自己”和不同于自己的“他人”。

《三国演义》 ——刘备

刘备,做为《三国演义》极力推崇和褒扬的封建理想君主的化身,作者罗贯中在塑造和刻画时可以说是不遗余力,这也使得刘备成为《三国演义》中继曹操、诸葛亮、关羽之后最为出彩的人物形象之一。但所谓“过犹不及”,作者的热心过度,一意的追求“高大全”,反而使得刘备的形象变得单纯和虚无飘渺,成为一种类型化的形象,仿佛文学上的扁平人物形象,其所作所为也尽显得虚伪,使得人们不由自主的对形象本身产生怀疑。鲁迅《中国小说史略》中“欲显刘备之长厚而近伪”的评价,可以说是精辟独到、入木三分。诚然,结合刘备成功的经验,细细品味一部《三国演义》,似乎极尽刘备虚伪之能事。

一、伪装的汉室忠臣

刘备的形象,最突出的表现是汉室正统的忠实捍卫者。的确,这个时时处处不忘自称“中山靖王之后”的“汉室宗胄”,无时无刻不在惦记汉室安危的大汉“皇叔”,无论如何与“伪装的忠臣”这几个字是沾不上边的。但是事实偏偏就是如此。

早在“玄德幼时,与乡中小儿戏于树下,曰:‘我为天子,当乘此车盖。’”(第一回)先不说这句话是有心还是无意,单是这句话本身,在当时封建统治下,就是大逆不道之言,足以满门抄斩、祸延九族。因此,要说这句话是刘备孩童时的嬉戏之言,几乎绝无可能。这还不算奇,奇的是“叔父刘元起奇其言,曰:‘此儿非常人也!’因见玄德家贫,常资给之。”(第一回)才真正称得上奇。刘备的话虽然大逆不道,还勉强可以“孩童无知”敷衍过去,而做为一个成年人的刘元起听到这句话,不仅不加阻止,反而“常资给之”,在当时黄巾之乱尚未发生,天下还算安定的条件下,就不能不使人怀疑起刘备的家族来。或许刘备的野心,就是在这样一个念念不忘当年曾贵为九五至尊的家族中培养起来的。

及到少年,“不甚好读书……素有大志,专好结交天下豪杰”(第一回)。秦汉之时,平民欲致仕,除出身、读书、走后门外,就是以德行获得“清誉”而得到推荐。在当时还算太平的时期下,刘备四者皆不取,却“专好结交天下豪杰”,甘为韩非子所谓“五蠹”之类,惟恐天下不乱,那么其“素有”的“大志”,就颇可耐人寻味了。

再其后,从讨伐黄巾起兵,直到赤壁之战奠定三足鼎立基础,尽管成日在东奔西走、颠沛流离中生活,刘备却开始考虑后嗣之事了。他先是收了一个义子,取名叫刘封,后又努力耕耘,生下了自己的亲生儿子刘禅。两个儿子,老大刘封,老二刘禅,分开来看似乎没有什么,不过连起来问题就大了,那是“封禅”——一种古代皇帝祭祀天地的仪式。其时,刘备投陶谦,依吕布,归曹操,奔袁绍,亲刘表,身无立足之地,却始终念念不忘“封禅”大事,说他是汉室“忠”臣,的确是牵强了一点。

等到晚年,占据荆州,尽有西蜀,羽翼已成,兼之汉帝被废,刘备称帝的野心终于浮出水面。这时候,刘备已经有了一位深得自己心理的军师诸葛亮。说到诸葛亮,早在三顾茅庐、隆中论策时,就以一句“……将军身率益州之众以出秦川,百姓有不箪食壶浆以迎将军者乎?诚如是,则大业可成,汉室可兴矣”(第三十八回),很隐晦的道出推许刘备承续汉祚的意思,从而得到了刘备打心眼里的喜爱,此后便一直委以重任。等到曹丕废帝自立后,“早有人到成都,报说曹丕自立为大魏皇帝,于洛阳盖造宫殿;且传言汉帝已遇害。”刘备与孔明便开始了一幕双人互动的游戏。首先是广造舆论。尽管汉帝遇害只是传言,刘备却迫不及待的当真了,“痛哭终日,下令百官挂孝,遥望设祭,上尊谥曰‘孝愍皇帝’。”向全世界宣告汉帝已经完了,汉室统治出现了空白,需要及时填补。而自己既然上了尊谥——做了皇位继承人该做的——当然就该即位登基了。其次是置身事外。忙完这一切后,为了表示自己并非有意,刘备开始莫名其妙的生病了,“玄德因此忧虑,致染成疾,不能理事,政务皆托孔明。”留出一个广阔的空间给诸葛亮发挥。再次是欲拒还迎。在三番五次的驳回群臣(主要是诸葛亮)上表过程中,刘备说了一句很是意味深长的话:“孤虽是景帝之孙,并未有德泽以布于民……”——意思是我本来就是皇帝之后,即便即位,那也是理所当然的。在这过程中,作为刘备的心腹人才,诸葛亮起到了不可或缺的作用。在当时政务皆有的情形下,他先是统一思想,“与太傅许靖、光禄大夫谯周商议,言天下不可一日无君,欲尊汉中王为帝”。引出谯周一番“天意归属”的言论来。然后就强化落实,“引大小官僚上表,请汉中王即皇帝位”,并极力为刘备凝聚人心,苦劝数次,不惜装病,联合群臣为其塑造合法继承形象。整个过程,以刘备生病起而以孔明诈病终,二人配合默契,合作无间,等到“汉中王惊曰:‘陷孤于不义,皆卿等也!’”时,刘备,作为汉室江山的合法继承者,以一个崭新的统治者面貌出现在历史的舞台。

还需要说明一点的是,刘备作为皇叔,在汉帝被废后,所要做的应当是扶持、辅助汉帝的儿子继位,或者另找后人(哪怕是假的傀儡)接替,没有理由作为叔叔去继承侄儿的宝座,甚至还可能是跟汉帝的儿子自己的侄孙子争的位子。纵观上下五千年历史,长辈继承晚辈皇位的,除了刘备,似乎就只剩下明成祖了——那还是用武力强抢来的。

二、伪造的仁义君子

刘备的仁义,是《三国演义》最为着力克化的一个层面。但究其实质,刘备的所谓仁义,则完全是出于树立名望的需要,其目的则是鸠占鹊巢,反客为主。

刘备一生,运用得最多、最熟练也是最有效的,就是“反客为主”,即先投奔某个有势力的人,在他手下发展势力,树立声望,同时观察一下该势力后继者的才智。若后继者资质平庸,就耐心地等待,等到有一天那人死了,就顺理成章的接收该股势力。

刘备第一个看上的目标是刘焉。黄巾之乱时,刘备投奔了刘焉,“玄德说起宗派,刘焉大喜,遂认玄德为侄。”(第 回)可惜后来刘备变成了通缉犯,只好四处躲藏,第一次行骗就失败了。乱世中的机会多,后来曹操攻打陶谦,刘备赶上吕布袭破衮州,进据濮阳的大好时光,因缘际会的退了曹操兵马之后,就赖在徐州不走了,弃朝廷托付管辖的平原不顾,实实在在的就驻扎在了小沛。等到陶谦年纪大了,临死之前发现自己的儿子不是刘备的对手,为了保住儿子的命,只好故作大方,把徐州让给了刘备。可是好景不长,接手徐州没过多久,就被吕布“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给抢去了。没办法,只好又先后投靠了曹操、袁绍等人。但是那些人年纪都不算很老,刘备估计等他们死的时候自己也差不多半截入土了,所以都是稍微呆一下就离开了。其后他又发现了新目标——刘表,于是跑到刘表那里一呆就是七、八年,期间努力笼络人心,极力网罗人才,尽力离间刘表后嗣,全力扩充自身实力,果然等到刘表死的一天了。可是正在他准备动手时,天有不测风云,曹操带兵杀向荆州了,刘琮的不战而降彻底打破了他的美梦,自己反而被打得到处逃窜。这使刘备的目光不得不放到了另一个强大的诸侯——孙权身上。通过表面上和谐的联盟,使孙权在赤壁之战中大破曹操,取得了东南一面的绝对霸权。此时,刘备再次使出他的惯用伎俩,从孙权这里“借”来了荆州,从此赖住不还了——以后就有了一句俗语:刘备借荆州——有借无还。不过,这一次刘备的如意算盘却打错了,他没有想到孙权是一个态度如此强硬“债权方”,甚至不惜动用武力威胁,这使得刘备食不甘味,睡不安枕。在诸葛亮和庞统的提醒下,他于是想到了西川的刘璋。刘备故技重施,以帮助刘璋抵御汉中张鲁为名,明目张胆的把军队开进了蜀中……

经过一个轮回,刘备的事业又转到了他的原点,最终赖以成就事业的,还是最先打主意的刘焉的地盘,也算是修成正果,功德圆满了。但是经过这一番周折,刘备反客为主的恶名却愈发彰显。然而世人只重其表,不重其里;只看现象,不看本质;再加上后世南宋小朝廷的刻意美化,反使刘备得以成就仁义美名,嗟呼!

三、伪饰的君臣情谊

识人才、用人才、笼络人才,即通常所说的“人和”,是刘备成功的最根本原因;君臣之间良好默契的关系,则是最为历朝百姓津津乐道的美谈。我们并不否认刘备吸纳人才的高超技巧和本领。但是,刘备识人用人笼络人的目的,则是从其事业和统治需要出发的,聂绀弩说过:“封建统治需要忠臣,远过于需要明主。没有明主,只有忠臣,江山还是江山;只有明主而无忠臣,这明主就可能寸步难行。”这一点我们不能不加以注意。关于刘备的“君臣情谊”,我们不妨看看以下几个人的遭遇:

先看关羽。关羽是刘备桃园结义起事的原班人马,一直忠心耿耿。先期,刘备手头仅“三五个人,七八条枪”,着意笼络下,二人情同手足。但是随着事态的发展,情况渐渐变得微妙起来,原因是关羽的发展太过迅猛,以致难以驾驭。尤其是下邳降汉不降曹后,曹操极力笼络,表奏为偏将军、汉寿亭侯,在官爵上已与刘备并驾齐驱。而在这同时,关羽只顾报答曹操恩情,斩颜良、诛文丑,解白马之围,却使投身袁绍处的刘备身陷险境,性命堪虞。此后又收关平、纳周仓,自身实力膨胀,隐隐然竟有自成一派的风范,这是任何一个领导都很难容忍的。还好之后不久,刘备陆续得到了赵云和诸葛亮两大肱股,更兼有了魏延、马良、蒋琬等荆州的一帮文臣武将,二人的关系才慢慢修好,但是关羽的利用价值也大大降低了,于是开始受到冷落。如攻取长沙、赤壁挡曹等提议,都是加以诸多限制条件方才通过。其后,刘备西取益州,仅命关羽为诸葛亮副手镇守荆州,及庞统阵亡,无奈召诸葛亮救急后,才以荆州托付关羽。好不容易刘备领益州牧、进汉中王,挽回声望优势时,关羽却毫不示弱,置诸葛亮“北拒曹操,南和孙权”的嘱咐不顾,一出“单刀赴宴”,不但声势上再度追赶,而且渐成尾大不掉之势。是可忍孰不可忍?已经尽拥益州之地,有了根据地,再无后顾之忧的刘备终于狠下心来要干掉关羽,代价是荆州。首先,在东吴已议定一俟关羽攻取樊城,就遣兵暗取荆州的情况下,“令云长领兵取樊城”。至傅士仁、糜芳降吴,关羽败走麦城后,先是对求救文书置若罔闻,后又有刘封蹊跷的按兵不动,终于关羽为东吴所害。直所谓“飞鸟尽,良弓藏;狡兔死,走狗烹”也!

再看赵云。赵云同属于刘备原从集团,论才干,前有伐取桂阳之功,后有据汉水不损一兵;论勇猛,长坂坡七进七出;论忠心更是无话可说。然终刘备一生,在西蜀群臣中,地位始终不高。当刘备自立为汉中王时,群臣上表汉献帝。署名第一位是平西将军、都亭候马超,以下是诸葛亮、关羽、张飞、黄忠、法正、李严等,赵云就“等”在这以下“一百二十人”中去了。到刘备称帝时,上表劝进的甚至没有赵云的名字。刘备封汉中王时,拜关、张、马、黄为前后左右四将军(三品),赵云只封了个翊军将军(五品),用现在的话说是个杂牌将军。刘备称帝,关黄已故,张飞升车骑将军、西乡候;马超为骠骑将军、嫠乡候;而赵云呢,仍是个翊军将军。直到刘禅继位,张、马也早死,赵云才升征西将军(四品),封永昌候,后又升镇东将军。当年在北海牧羊十九年,大节不亏的苏武终于得以回到汉朝时,已被迫降匈奴的名将李陵来送他,说出一句千古怨辞:“汉家待功臣薄!”信乎?

最后看诸葛亮。关于诸葛亮深得刘备宠信的原因,前文已有论述,就不再多费笔墨。重点还是看看刘备临终前白帝托孤的表现。刘备东征,彝林一战惨败而回,退守白帝城,身染重病,命在旦夕。但他十分清楚,刘禅暗弱无能,以后大权必定旁落,重蹈汉献帝的覆辙,于是刘备想到了托孤。刘备首先想到的就是诸葛亮。诸葛亮是刘备“反客为主”战略的积极拥护者和继承发扬者,以刘备的识人眼光,很可能已经看出诸葛亮在他死后会走上和曹操一样的道路,于是,刘备以退为进,以言试探,遂有“若嗣子可辅,则辅之;如其不才,君可自为成都之主”(第八十五回)之言语。以刘备的枭雄一世,决不会把几十年打下的江山拱手让人的,当时若诸葛亮有一点可疑举动,以我个人的猜想,刘备可能“已在帐中伏下二百刀斧手,只等举杯为号,一拥而上,乱刃分尸”。刘备没想到的是,诸葛亮比他更老奸巨滑,一听这话,立即演了一场涕泪横流的戏,并说“臣安敢不竭股肱之力,尽忠贞之节,继之以死乎!”刘备对诸葛亮的话根本就听不进去,这时就想起了李严,当时军权还没有落在诸葛亮手里,诸葛亮是丞相,主理内外政事,而内外军务有李严管理,刘备煞费苦心的使诸葛、李严二人同时受托,实是想这二人相互牵制,都使对方不敢妄动。刘备做完上述布置后还是不放心,诸葛亮属于荆州集团,李严属于益州集团,二人均非刘备原来从徐州开始所带的从属集团,而当时关、张已亡,若论跟随最久的,就只有赵云了。于是,刘备把赵云也叫到身边,说道:“卿可想朕故交,早晚看觑吾子,勿负朕言。”以诸葛亮荆州集团主政,李严益州集团主军,赵云原从集团监督,刘备亲自导演的白帝城托孤,达到了完美的制约平衡和权力分立,确保了蜀汉政权在他死后不立即陷入争权夺利的混乱之中,赵云、诸葛、李严之间的相互制肘,在一定时期内稳定了蜀汉国内的派系斗争,使刘禅可以比较安稳的坐上了皇位。然对于当初他与诸葛亮“如鱼得水”的和谐关系来说,这又是怎样一种悲哀呢?

四、伪善的王道统治

后世推举刘备为明君,主要着眼点是刘备的君臣情谊,从而爱屋及乌,将其执政也一并纳入其内。事实上,刘备的统治政策,不但不能说是王道,连霸道都谈不上,与同时期的曹操、孙权,根本不能相比。

刘备早期,为扩充实力不择手段,兼之颠沛流离,一直没有一块长期稳固的根据地。为快速扩充势力,于是穷兵黩武,竭泽而渔,其性质不免就沾上了流寇色彩。其为平原令,时间不长,便“颇有钱粮军马”,似乎是安居乐业。但一旦到了徐州,仅仅是一个小沛,就令他乐不思归,原因何在?要么是放长线钓大鱼,身在小沛,觊觎徐州;要么就是平原已被其榨干,再无油水。统领徐州后,短短时间内,实力已从起初平原救陶谦时的三千人马,激增到讨伐袁术时的三万精兵(这还不包括留下来守城的)。其后又过一段时间,曹操欲起兵攻打徐州,竟须集结二十万人马,由此可以想见刘备扩充之快。接下来,刘备从袁绍处孤身逃脱,到汝南招兵买马,转眼又有数万。当时黄巾之乱、地方叛乱、董卓暴政都过后不久,全国各地“白骨露于野,千里无鸡鸣”(曹操《蒿里行》),刘备的军马却可说长就长,原因似乎已经很明显了。吴思的《血酬定律》曾经说过,即便是土匪,为了能够获得长期而稳定的收入,都会有意识的保护自己控制范围内的人民安全。而刘备作为当时的朝廷统治者,其竭泽而渔的风范,性质尤为恶劣。

后来刘备大业初成,登基称帝后,既有蜀道之艰,又有汉中之险,按理应当禀承其先西汉之初“黄老治国”的理念,休养生息、与民休息。但是他做的第一件事竟是举全国之力,发七十万大军攻打东吴,死伤无数,国力大削。临终之际,又命诸葛亮匡扶社稷,兴复汉室,直接导致后来六出祁山、九伐中原,以致征战连年,民生凋敝,人口凋零。较之先前所谓平庸之主刘璋统治,百姓的生活无疑一个天上一个地下。而当此之时,北魏的百姓在“篡汉逆贼”曹氏一门的统治下,已经安居乐业数十年;东吴的草民在孙权以守代攻的战略下,也干戈寥落。惟有西蜀的人民大众,“一将功成万骨枯”,在凭空堆砌出来的王道统治下,空守着刘备这一尊仁德宽厚、有道明君的神像,过着苦不堪言的生活。

总而言之,刘备的忠节、仁义、情谊、贤明,绝非后世所言的那么夸大。《三国演义》作者尽管极力夸大了这个侧面,却终究无法脱离历史的范畴。在当时的乱世条件下,仅凭以上特点是不可能取得成功的,譬如陶谦,譬如孔融。真正需要的,是天生的野心壮志、个人的名声形象、高超的驾驭手段、深沉的政治权谋。这些,恰恰就是《三国演义》刻意掩饰和美化的部分,也是造成刘备形象虚伪的真正原因。后世中有人给了刘备这样一个评价——“枭雄”,这才是对刘备最合适的定位。

《水浒传》---林冲赏析

林冲者,东京八十万禁军教头,一代枪棒武师。武功超群,英名盖世。本可以凭借一身的本事青云直上,建功立业,光宗耀祖,封妻荫子。谁知他不识时务,不知变通,连中高太尉两大圈套,最终被逼上梁山,弄得家破人亡。

人到中年,再读《水浒传》,感觉完全不同于青年时代。那时读书,读个故事,读个热闹,追求的是人物的结果。现在读书,读的是思考,读的是感悟,关心的是人物的命运。《水浒传》三十六天罡,七十二地煞,一百单八将,个个本事了得,人人忠肝义胆,但都被含冤受屈,逼上梁山。掩卷沉思,我总感觉林冲更冤更屈,堂堂八十万禁军教头,空有一身本身,却一生窝窝囊囊,壮志难酬。思来相去,觉得林冲有三误

一误曰儿女情长,不识时务。高衙内看上自家娘子,你应该欢呼雀跃,喜形于色,赶紧恭恭敬敬双手奉送,那是你的造化,你的运气,乘机搭个铁梯子,傍个金靠山,何愁不平步青云,发达显贵?到那时,没多少美女佳丽,供你挑捡?到那时何愁不花天酒地,拥香揽翠?看你傻的,死守一棵树,妄想夫妻恩爱,白头偕老。难道你不知女人大多水性杨花,“君生日日说恩情,君死又随人去了。”“有钱有权跟你泡,一但钱权不见了,明日就跟别人跑。”如次,你还痴情什么?迷恋什么?再说,你不把爱妻送上,堂堂高衙内,能放过你吗?何必为区区一娘子葬送自己的大好前程?你说傻不爷们?君不见,送妻邀宠,买妾求荣者,个个加官晋爵,人前显贵么?君不见买了良心,丧失道德者人人发迹,甚嚣尘上么?

二误曰英雄气短,不知变通。火烧草料场,本来是高太尉的“圣旨”,于差拨何干?你却一枪结果他的性命。即使陆虞候之流,只不过是一些谄佞小人,人家就比你聪明乖巧势力圆滑,知道依附权贵阿谀奉承的好处。谁叫你不同流合污狼狈为奸呢人家好不容易找个若大靠山,做得个帮凶,说得可怜点,也就是在高太尉门下混碗饭吃,你却倒好,只一枪结束了人家讨好卖乖,巴结上爬的美梦。痛快是痛快,可你考虑过后果没有?你只凭一时气愤,手刃卑鄙小人,断了人家的心腹,权高位重的高太尉,岂能善罢甘休?你这不是更重人家圈套,引火烧身吗?你不明事理,不知变通也就罢了,干吗再给自己弄几条命案,有理变无理,最后只得去梁山落草?如果你吸取教训,赶紧见风转舵,乖乖领了娘子向高衙内自首,陪上一万个不是,再找些奇珍异宝敬献于高太尉门下,将功赎罪,定会博得衙内欢喜太尉欢心,将你管复原职,列为心腹。甚至收为义子,分个“林衙内”什么的,也未可知。到那时,你不是又风光无限,平步青云了?何愁区区陆虞侯之辈,不为你牵马缒凳,吸脓舔痔?

三曰哥们义气,不图为己。那王伦本是个“不及第的秀才,又没十分本事。”能够把武艺在他之上的你收留,已是非常之冒险了。自古以来,那个领导能容下比自己“本事了得”的下属?况且人家还没来得及给你穿小鞋,套枷锁,未尝顾得打击报复,你就嫌人家“妒贤嫉能,心胸狭隘。”受人挑拨,一刀送其归西。火并“无大才大量,难成气候”的王伦,就算你有能耐,可你却偏偏不乘机自己坐上那梁山第一把交椅,好好施展你的本领,大干一番,而穷讲究什么哥们义气,两肋插刀,忠肝义胆,拱手把你用性命换来的位子让与别人,好一个大傻冒也么爷!那义气直几两银子,忠义当得了饭吃?曹操早就说过:"无毒不丈夫" ,没有一点心计,不耍一点手腕,如此心地无私,如此谦虚仁厚,如此英雄仗义,能成什么大气候?还想什么报效国家,产除奸党?

好不可惜也么爷!正是应了那句俗话:“自古忠诚无好死!"你纵有浑身本事,你纵有忠肝义胆,你纵然英雄仗义,你纵想报效国家,又能怎么样

建议你看这几本~个人觉得还不错~

红袖添香小说网~

《你是我租来的新娘》文 / 凡叶心

简介:

租来的新娘,却替代了未婚妻……

都是奶奶惹的祸!费老太太希望临终前能见到钟爱的孙孙费宜鸿完婚,孝顺的宜鸿奉命与未婚妻汪安萱完婚,不料两人在婚纱的挑选上发生争执,汪安萱赌气临婚出国,不得已,费宜鸿只好租了一个新娘应急,谁知老祖母却认定这个叫肖雨筠的女孩做自己的孙媳妇……

身为世家又是商业合作伙伴的费先生、费太太在未婚妻汪安萱的挑拨与威胁下处处刁难这个租来的新娘肖雨筠,费宜鸿弄假成真却喜欢上了这个贫贱人家的女孩。

男二号可爱男生任俊驰对肖雨筠时时处处的呵护与关心,能否赢得学友肖雨筠的一片芳心;租来的新娘肖雨筠能否驻足豪门;娇横跋扈的未婚妻汪安萱能否真凤配龙……

《酷总裁的小女佣》文 / 思雨飞飞

简介:

此文原名<替身晴富>,现正式更名为<晴富小女佣>

青梅竹马、终身相约的他们,却在一场意外之后,阴阳相隔。原来那场意外,竟是阴谋的开始。

新来的小女佣竟然公然顶撞男主人,她真是吃了雄心豹子胆了,可是,她那双水汪汪的大眼睛竟然像极了他日思夜想的女人简雨萱,结果,在没有心理准备之下被他欺负,继而不得已做了他的情人。

而她来戴家的原因并不是做他的晴富,她有更重要的任务,那就是调查当年那场意外的源头,是他吗?可是,为什么自己竟然不知不觉中喜欢上了他?

当她认为自己的幸福就在眼前时,他死了八年的未婚妻突然出现,瞬间一切变成了泡影。

《抢婚:Ivy特工新娘》文 / 小书ccgg

简介:

欧晴兰因为家庭的原因成为神秘的特工,却在离家3年后被骗回家和一个完全陌生的男人结婚,本想亲自来终止这个可笑的婚礼的,却在婚礼当场意外地听到了另一个男人替自己喊出了那声“她不愿意”,

陈宇扬新晋跨国集团少东,因为某些特殊的原因,不得不答应和一个自己不认识的女人结婚,却突然惊闻自己结婚的对象要和别人结婚了,于是,立刻,决定前去阻止,却在抢回了新娘后才发现自己抢错了人,但也在同时遗落了自己的心,

齐络绝黑道领袖,拥有美女无数,却对她产生了兴趣,即使明知她是潜伏在自己身边的“卧底”,同样惊闻她突如其来的婚讯,同样决定要前去阻止,却最终只能眼睁睁地看着另一个男人将她带走,

《荼靡情人:总裁有毒》

白天的他是同校的人气王子,晚上的他却是戴着面具享用她的神秘男人……

《宠爱洋娃娃》文 / 富士山下

八岁那年,她莫名其妙的多出一个未婚夫,抗议无效后,她意欲逃婚。可是,她的运气差到极点,逃婚竟然被未婚夫逮个正着!没想到未婚夫长得“秀色可餐”,她立即决定“回头是岸”——决定嫁他了! 顺便强吻一下,先盖章!等她长大后直接将他扑倒!

《情陷偷心冷总裁》文 / 女夭女开

简介:

一场浪漫的致命邂逅,一次精心策划的出轨游戏,一份让许多人反目成仇的遗嘱……

于万千宠爱集一身的皇甫集团千金皇甫亚琪在街上被自己心爱的男人秦子墨莫名的甩了一个巴掌,伤心回到家时却发现父亲心脏病突发只剩最后一口气,临走时只用手指了一下秦子墨便离开人世。

皇甫集团宣布,依照皇甫天遗嘱:暂由秦子墨担任“临时代理总裁”。

他从小助理瞬间成了大总裁!她从千金**一下子成了契约娇妻!这一切是机缘巧合,还是阴谋诡计?

究竟谁才是幕后的黑手?谁又是最后的赢家?

《通缉令:犯上极品总裁》文 / 拓拔瑞瑞

简介:

男人真是最麻烦的动物,特别是眼前装酷的这一只。

众目睽睽之下卿点她为贴身24小时助理,害她成为无数女人的眼中盯。

钱依依看着眼前这张冷酷帅气到惊人的俊脸,抽搐着嘴角。

威逼利诱,她拜倒于Money之下。

可是他似乎对她好得有些过头!

坐劳斯莱斯,住豪华套房,吃极至美食,甚至是选巨片女主角?

她猜想他一定是另有图谋!

果然他提出一千万一个吻,五千万一夜的暧昧交易。

什么?他竟然是当年突然消失的青梅竹马?

新仇加旧恨,她毅然人间蒸发,玩起了失踪游戏!

席耀司,全球女人公认的大冰山,冷酷得让人心碎却又心动。

而他一岛之主,不惜耗尽一生时间,只为寻找胆敢犯上他的女人……

  百褶礼裙

  在澄海县农村,昔年妇女流行一种百褶礼裙。它不是作日常穿戴用,而是用于上庙、出嫁、回娘家这些礼俗上。时至今天,还偶尔可碰见农村老婆娘上庙进香时,下体围着一领宽大的黑色或深蓝色的粗葛麻百褶裙;半夜里姑娘们出嫁路上也还有守旧制的穿着这种礼裙。本世纪30年代至40年代,常见到有些老妇人或中年妇人回娘家,到了家门不敢直进,要呼唤娘家的人拿出这种裙子到大门口给围上,然后才进门,进屋里后才将裙子解去。这种文雅的礼俗令人推想到:古代的潮汕妇女可能是把穿戴百褶裙当成一种庄重文雅的礼服。清乾隆间有个外方人孟良揆写过一首《潮州竹枝词·上元》:“一入新年便踏春,青郊十里扑香尘。怪他风俗由来异,裙屐翩翩似晋人。”可见清代以前的潮汕妇女在节日或喜庆的日子,一定是很盛行穿戴裙子的。

  出嫁前夜睡草铺

  来源:视信在线网

  --------------------------------------------------------------------------------

  揭阳潮语区过去每当嫁女之时,在临出嫁这天夜里,必用稻草打一草铺于墙边,让女儿头朝外,脚朝里单独睡于草铺上,如死人之状。临嫁这天早晨,还必煮三碗菜给她吃,如祭奠临刑死囚的碗数;临出门时,又拿一粒煮熟去壳的鸡蛋放于灶台上,让其躬着腰,两手弯于背后,用嘴将鸡蛋衔进口中咬碎吞下,如死囚临刑前口衔木块不能喊叫之状。

  相传此俗源自昔年一个狠毒的后母娘,为羞辱前人所遗下之女,当其临出嫁时,将喜事办成送死囚之款格,不料此女后来发富起家,子孙昌盛,自此,人们便仿效相沿成俗。 (金子)

  孝感夜嫁

  孝感与别地的嫁女风俗不同,流行夜晚嫁女的风俗。新娘出嫁上轿的时间一般在二更天,新郎、媒人以及抬嫁妆的都打着灯笼随行,以四更左右到达新郎家为宜,据说夜间行人稀少,可以避免闲人窥轿,保持新娘贞操。现在虽没有花轿,但仍然保持了夜嫁女的习俗。

  嫁娶是人生大事,从前孝感人从订亲到完婚要经过五道程序:一允许酒;二过贴(庚贴);三谋媒;四报期;五完婚。完婚前还要行告祖礼、加冠礼。

  告祖礼是新郎向祖宗举行祭拜,请来掌礼先生和乐班按程序进行。祭祀歌词为四言结构,主要内容是请神祖临堂,施恩赐福。

  加冠礼在行告祖礼后进行,是给新郎命名的仪式。掌礼先生呤育加冠歌,给予新郎加冠带履。

  婚嫁吉日,新郎要亲自去接新娘。新娘家亲朋好友要“盘女婿”,即逗弄新郎。从新郎进门到吃酒处处设障,如门顶泼水、席间对联、肉中穿线、缠紧筷子等难为新郎,考验新郎的性情和才智。新娘家“盘女婿”,新郎家就“戏新娘”,几个年轻后生抬着花轿前后左右颠簸戏弄新娘。新郎新娘进门拜堂,入洞房,喝团圆酒,这时“戏新娘”进入高潮,众人有说四言八句的,有对歌的,有开玩笑的,无论老少辈均可戏新娘。孝感有“新婚三天无大小”的说法,人们认为越闹越发,不闹就觉得冷清。

  哭嫁

  哭嫁的风俗,不知道起源于什么时候。战国时期,赵国的公主嫁到燕国去作王后,她的母亲赵太后在临别时"持其踵,为之泣,祝曰,必勿使返。"大约就是后来长盛不衰的哭嫁风俗的滥觞了。

  这种风俗,直至清末还盛行于四川农村中,随地区变化而大同小异。解放前,听老人们说,早些时候,没有嫁而不哭的人家。如果出现嫁而不哭的姑娘,也会被邻里看作没有教养的人,传为笑柄;相传有出嫁姑娘不哭而遭母亲责打的事,这位母亲当然算得上是入流导演了。

  旧时宣讲故事中,有花轿临门,父亲强令哭《迎风骂媒歌》的情节,可知哭嫁是有歌词的,带有表演性质,原是用来渲染气氛,以悲衬喜;不过,因为婚姻是包办的,真哭真骂的也不会少。

  我少年时,是抗日战争后期,居住在县城近郊,风气较开,哭嫁之风已不盛行,而老人们却还在津津乐道,称述不绝。但实际哭嫁我仅见过一次。邻居们都说是那家老祖母执意要行古礼古俗,晚辈们拗不过才依了的。哭的方式是,从婚期前一个月的首日起,入黄昏,姑娘诉哭约一个小时,其声呜呜。十天以后,她的母亲加入"陪哭";又十天以后,她的祖母加入陪哭。这家没有诸姑姊妹,人们说,如果有的话,也应当加入陪哭行列的。

  哭嫁在川西叫"坐堂"。清代吉道人《味蔗轩随笔·坐堂词》云:"婚姻之礼,各省风俗不同。然酌礼准情,各省亦大同小异。凡男家娶妇先赋之诗,谓之'催妆';女家亲串颂女之词,谓之'坐堂'。坐堂者,女当喜期将近之先数夕,其诸姑伯姊,置酒为女祖饯,各述吉详之词,以为颂美,女则申己之意以答。女左右更有少女,则随而娴习者也。其词要多鄙俚,然有音韵凄清,风格遒劲,如古歌古谣者。罗江明府蔡,微服巡查乡里,一日行至某处,值有女子归,诸娣姒咸以谀词颂女,女申意以答。忽风吹句入耳,词曰:'凤凰落在桌子上,哪个女儿肯离娘'。一字一转,音韵凄其,谁谓天籁之鸣,不在愚夫愚妇耶!"云云。吉道人姓周名际唐,成都人。吉道人记得明明白白,可惜他只记了一句哭嫁词,难窥全豹。好在旧时坊间

  丛刻中有《训女哭嫁》一种,可见一般。这本小书的目录有《闺声哭》、《娘训女》、《嫂哭妹》、《哭爹妈》、《哭哥嫂》、《花轿到屋哭》、《哭叔爷》、《哭兄弟》、《哭外公外婆》、《哭舅爷》、《拜香火哭》等等,编次有点凌乱,似乎随手所记,未经文人之手。遥想《诗》十五国风未删之时,大约也不过如此吧!现录几段如下。

  闺声哭

  娘听后园鸟雀惊,要听房中女儿声。

  我娘当门苦葛藤,手攀苦葛诉苦情。

  我娘苦情苦过了,女儿苦情才起根。

  

  桔子开花叶子青,阳雀开声我开声。

  新打铜盆才装水,新打剪刀两面青。

  娘不开口我开口,娘不开声我开声。

  当门一根木莲树,目莲树上挂卷经。

  一本经书背完了,未见我娘来开声。

  亏了我娘睡得稳,爹妈眼泪贵如金。

  哭爹妈

  月亮弯弯照华堂,女儿开言叫爹娘。

  父母养儿空指望,如似南柯梦一场。

  一尺五寸把儿养,移干就湿苦非常。

  

  劳心费力成虚恍,枉自爹娘苦一场。

  哭兄弟

  黑漆茶盘乌木头,姐姐离娘弟不留。

  留到姐姐吃你饭,留到姐姐穿你衣。

  兄弟当家挣家忙,嫁了姐姐买地方。

  上头买齐潼川府,下头买齐遂宁乡。

  

  这个本子所记是川北的歌词,而我以前所见的是川南,吉道人所记的是川西,川东,大约也不会大异的。遗憾的是,该书所记哭嫁词虽有"只怨媒人莫良心"等语,却没有列出"骂媒专目,大约是怕媒人太难堪了吧!

  其实,骂媒是哭嫁中必不可少的节目,也是最具反抗色彩的哭嫁歌词。旧社会,妇女无婚姻自由可言,由于"三从四德"的束缚,平时对于自己的终身大事几乎不能置一词,全由媒人和父母摆布;因此,这登花轿之前的"骂媒",便是难得的发泄机会。这早已反映在戏曲和民间说唱等艺术之中。

  以前,川剧《柳荫记》有《英台骂媒》一折,英台骂媒人,言词激烈,声色俱厉,充分表现了祝英台刚烈的性格和反封建精神。她骂道:"提媒婆,更恨她,胡言乱语嘴喳喳唯愿你,房屋遭火化,田园水推沙。"但这场戏现在却被删掉了,五六十年代还有的,全国第一届戏曲会演的川剧《柳荫记》也有这一折,是陈书舫演的祝英台,得了一等奖。现在城里人大约以为媒婆不必骂了,但偏远地区,媒婆似乎还在肆虐。不过,据说,媒人从来不怕你骂,反倒怕你不骂;你不骂,他的"霉(媒)气"反而脱不了。这也是风俗民情中的一种幽默吧!

小书视界30TV电视版是一款高清资源无广告,给您带来视觉盛宴,热门好剧第一时间更新的影视聚合软件,可支持多条高质量的播放线。该软件实时同步多个影视平台和节目频道,更新最新热门影视剧,具有节目回放和预约功能。以及免费会员**和先进的点播**和电视。

小书视界30TV电视版介绍

小书视界30TV电视版是一款最新上线的TV点播应用,它具有无限制、线路多、和秒加载的特点。内置的栏目有**、动漫、追剧、综艺等多个影视栏目,用户们可以自由的在栏目内挑选想看的影视来点播,并且影视资源更新脚步不停,不断更新丰富片库,只为让用户在这里可以尽情看更多的影视资源。

尔雅·释亲》称“妇之父母,婿之父母相谓为婚姻。”古代称举办婚礼为结缡、合卺。俗称结亲、成亲、成婚、完婚、合婚、圆房等。《礼记·昏义》规定婚姻必履行六道程序:“是以昏礼纳采、问名、纳吉、纳证、请期,皆主人筵几于庙,而拜迎于门外。”后演变的主要过程如下:

托媒提亲。俗称“天上无云不下雨,地上无媒不成婚”,最讲究“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共和国成立后仍存媒人说合之俗,但婚姻自主、自由恋爱占主流;80年代后,城镇兴办有婚姻介绍所,报刊杂志以及电脑网上也通行征婚广告等联络方式。

合八字。即将男女双方的生辰年、月、日、时配定天干地支共为八字,由算命先生来推算是否有“生肖冲克”现象,岳西等地流传《反婚歌》:“从来白马怕金牛,羊鼠相逢一旦休,蛇见猛虎如刀割,金鸡见犬泪相流,灵猴与猪不同圈,蛟龙玉兔不到头”。共和国成立后多数人均不迷信此道。

相亲。分男相女、女相男之别,有相人、相家等项目,进行考察与交往,增进了解。

过庚。又名传庚、传帖、下定等,即交换允婚庚帖。帖名红绿简、鸳鸯书、允求书、小书子等,是书写男女各方的姓名、生辰及双亲名讳的喜帖。男方在帖中书写“恭求”二字,女方以“敬允”二字回复。共和国成立后已不流行此俗。

下聘礼。又称过礼、行聘,即男方向女方送上彩礼。视家境状况而定礼物丰薄,一般讲究有鸡、鱼、糕、糖双数份量,礼担披上红布,衬以柏枝、红枣、桂圆、花生等吉祥物,贴鲜红双“喜喜”字送上。下聘后,男方每年还必须在端午、中秋、春节给女家奉送“节礼”走动。此俗农村仍旧流行。但因地域不同,彩礼送鸡的死活有别。2002年4月,界首市一对青年结婚,新郎家出动两辆婚车前去接新娘,随车抬来的礼盒上挂有一只活鸡,新娘闻讯泪水涟涟,按新娘这方的婚俗,结婚之日应送熟鸡,送活鸡是当地办丧事的礼俗。新郎与新娘家相距百余华里,婚俗却大相径庭,以致大闹婚礼,新娘拜完堂就回了娘家。新郎一气之下状告到市法院,获准离婚。足见婚俗并非小事。

选定婚期。也称报日、择吉、过大书等。事先议定婚期,请算命先生择定吉日,用红纸书写,男方备礼请媒人陪同送到女家。

辞家礼。旧俗由男方备办礼品于结婚前一日(或两日)送至女家祭祖辞行。

送嫁妆。俗语称“上等人陪钱嫁女,一般人随钱嫁女,下等人落钱嫁女。”一般嫁妆有衣被、箱柜、盆桶与金银手饰等,重礼如田产、房屋、山林、牛羊等。今俗已有家电、房屋等项赠送。

绞脸与哭嫁。出嫁日,女家礼请有“福寿”的妇女为女儿“开脸”,即用白线纹去汗毛以打扮新娘。上轿前,亲友女眷及同村好姐妹均来陪伴出嫁女哭嫁,称为“越哭越发。”

迎亲与闹房。结婚必布置新房,张灯结彩,堂上点红烛,门房贴喜联,铺床缝被各有讲究。迎接新娘多以花轿相抬,简便的用独轮车、毛驴、马车迎娶,80年代后农村有用拖拉机、卡车、客用汽车,城镇则用小轿车迎接新娘。桐城书香人家讲究在花轿门上贴对联作唱和,男方出上联,女方对下联,并抬童男童女—对前去迎亲,叫做“暖轿”。新娘下轿时,男家用两条布袋铺地,轮番移传,让新娘踏袋前行,称为“传袋”(传代),傧相人等在旁高声唱诵:“传一代,喜气洋洋;传二代,子孙满堂;传三代,荣华富贵;传四代,四代世同堂;传五代,五子登科……”等等,以求吉利。

拜堂与入洞房。传统拜堂仪式有的在家中堂厅进行,有的在宗族祠堂进行,大致为一拜天地,二拜祖宗,三拜公婆,最后是夫妻对拜。新娘自上轿至拜堂各环节均以红绸盖头遮面,入洞房后始由新郎持秤杆挑盖头,傧相在旁亦唱顺口溜作祝福。如“秤杆挑起,公婆欢喜”、“盖头挑在床沿上,一生一个状元郎”等。接着是众亲友开展“闹新房”活动,号称“新房三日无大小”,出难题拿一对新人作乐。夜深客散,新郎再到厨房端来酒菜二人同吃,称喝“交杯酒”,食物有红枣、桂圆、莲子、鸡蛋等,意含吉庆之义。少数青年人也乘新人熟睡后入房偷得衣物一件为证,于次日向主人家索要“喜果”吃,称“偷新房”。

三朝与蜜月。新婚次日或第三日,新郎带领新娘来堂前拜见公婆与家人,即“洞房昨夜停红烛,待晓堂前拜舅姑”所描述的风俗。唐诗《新嫁娘》亦称:“三日入厨下,洗手作羹汤。未谙姑食性,先遣小姑尝”。今日农村传存“下厨”项目,仅叫新娘象征性添柴烧一把火而己。三朝“回门”,古称“归宁”,又称“省亲”。一般只回娘家吃一餐饭即归,因为俗例“新婚一月不空房”,称为度“蜜月”。待满月时,方才正式回娘家或亲友家走动、留住等。80年代后城镇青年风行旅行度蜜月活动,又称“旅行结婚”,由两人选定风景名胜线路,乘新婚假期出外旅游一次。

选择适合孩子的幼儿园不仅要考虑教育环境和教师素质,还需要关注日常的生活细节,如床上用品的选择。您是否想了解如何挑选最适合孩子们的床上用品呢?我们的幼儿园家纺官网提供了健康无污染的产品选择,欢迎点击了解更多。https://www87dhcom/jd2/

小班语言教案《大灰狼娶新娘》反思

1、小班语言教案《大灰狼娶新娘》反思活动目标:

  1、在观察画面中猜一猜、说一说,学习用“新娘新娘,请伸出来让我看看”表达自己的观察与猜测。

  2、能一页一页有序地翻书,学习根据画面前后的联系理解绘本内容。

  3、感受绘本有趣的画面和故事情节。

  4、根据已有经验,大胆表达自己的想法。

  5、通过阅读,理解故事情节。

活动准备:

  绘本PPT,小书人手一本(隐藏最后两页)。

  唢呐音乐“婚礼”。

  用红头巾盖着的毛绒小动物。

活动过程:

  1、播放唢呐音乐“婚礼”,感受结婚的热闹氛围,引出绘本“大灰狼要娶新娘”。

  听——这么热闹的音乐,会有什么喜事发生呢

  今天,大灰狼要娶新娘啦。(出示PPT1,封面)

  PPT2:大灰狼先生要结婚啦,它的新娘在哪里(引导幼儿发现用红头巾盖着的是新娘)。大灰狼的新娘会是谁呢(幼儿猜测)。

  2、一起观察PPT3、PPT4,了解“大灰狼想从新娘身体的某一部位猜猜新娘是谁”这一线索。

  PPT3:大灰狼也很想看看他的新娘呢,大灰狼先生问:新娘新娘,请伸出手来让我看看。大灰狼先生跟新娘说了什么

  PPT4:哟,新娘的手是怎么样的(引导幼儿从颜色、爪子及长满毛等细节观察讲述。)

  猜猜大灰狼还会让新娘伸出身体的哪个部位看看呢(老师用“新娘新娘,请伸出来让我看看”小结个别幼儿的回答。)

  3、幼儿自主阅读小书,初步能从画面的前后联系中猜测大灰狼的“要求”。

  指导幼儿一页一页翻书,并能用语言表述自己的发现。

  4、集体阅读绘本的后半部分。

  PPT5,根据幼儿的回答点击:大灰狼说:新娘新娘,请伸出手来让我看看。哟,新娘的手……。新娘新娘,……(提示幼儿:大灰狼还看了新娘身体的哪个部位。)

  小结新娘的特征:新娘的手……,新娘的脚……,新娘的尾巴……,新娘的嘴巴……大灰狼的新娘是谁呀

  PPT6,PPT7,PPT8。

  5、拓展,在猜测其他动物新娘中延伸问话,继续感受绘本带来的有趣和快乐。

  (1)我这里还有个新娘呢(出示用红头巾遮住的老虎),你们想知道新娘是谁吗谁来问一问:新娘新娘,请伸出来让我看看。根据幼儿的问话相应伸出老虎的某一身体部位。

  (2)女孩子抱遮着红头巾的小动物,男孩子找一女孩子相互对话猜新娘。

教学反思:

  《大灰狼娶新娘》是一则趣味性较强的童话故事,语言简单通俗易懂,句子重复较多。从熟悉的大灰狼到让幼儿猜测它的新娘是谁为线索。采取拟人化的手法,通过一定顺序的单页单幅画面,展现了新娘的外形特征,有趣的情节画面能触动幼儿的情感,扣住幼儿的心弦,使幼儿兴奋。大灰狼的新娘是谁呢这个问题会引起幼儿的好奇,促使他们仔细观察画面,大胆想象新娘的形象。浅显的故事构思和富有情节形象的画面适合小班幼儿阅读水平,并能帮助幼儿逐渐掌握阅读的技巧。

孩子们的健康与快乐是每位父母的心头之愿,除了优质的教育环境,日常用品的选择同样重要。想要为孩子们挑选更合适的床上用品吗?请访问我们的幼儿园家纺官网,那里有专业的选择,让孩子在舒适的环境中健康成长。https://www87dhcom/jd2/

  一:祁老太爷什么也不怕,只怕庆不了八十大寿。在他的壮年,他亲眼看见八国联军怎样攻进北京城。后来,他看见了清朝的皇帝怎样退位,和接续不断的内战;一会儿九城的城门紧闭,枪声与炮声日夜不绝;一会儿城门开了,马路上又飞驰着得胜的军阀的高车大马。战争没有吓倒他,和平使他高兴。逢节他要过节,遇年他要祭祖,他是个安分守己的公民,只求消消停停的过着不至于愁吃愁穿的日子。即使赶上兵荒马乱,他也自有办法:最值得说的是他的家里老存着全家够吃三个月的粮食与咸菜。这样,即使炮弹在空中飞,兵在街上乱跑,他也会关上大门,再用装满石头的破缸顶上,便足以消灾避难。

  为什么祁老太爷只预备三个月的粮食与咸菜呢?这是因为在他的心理上,他总以为北平是天底下最可靠的大城,不管有什么灾难,到三个月必定灾消难满,而后诸事大吉。北平的灾难恰似一个人免不了有些头疼脑热,过几天自然会好了的。不信,你看吧,祁老太爷会屈指算计:直皖战争有几个月?直奉战争又有好久?啊!听我的,咱们北平的灾难过不去三个月!

  七七抗战那一年,祁老太爷已经七十五岁。对家务,他早已不再操心。他现在的重要工作是浇浇院中的盆花,说说老年间的故事,给笼中的小黄鸟添食换水,和携着重孙子孙女极慢极慢的去逛大街和护国寺。可是,芦沟桥的炮声一响,他老人家便没法不稍微操点心了,谁教他是四世同堂的老太爷呢。

  儿子已经是过了五十岁的人,而儿媳的身体又老那么病病歪歪的,所以祁老太爷把长孙媳妇叫过来。老人家最喜欢长孙媳妇,因为第一,她已给祁家生了儿女,教他老人家有了重孙子孙女;第二,她既会持家,又懂得规矩,一点也不象二孙媳妇那样把头发烫得烂鸡窝似的,看着心里就闹得慌;第三,儿子不常住在家里,媳妇又多病,所以事实上是长孙与长孙媳妇当家,而长孙终日在外教书,晚上还要预备功课与改卷子,那么一家十口的衣食茶水,与亲友邻居的庆吊交际,便差不多都由长孙媳妇一手操持了;这不是件很容易的事,所以老人天公地道的得偏疼点她。还有,老人自幼长在北平,耳习目染的和旗籍人学了许多规矩礼路:儿媳妇见了公公,当然要垂手侍立。可是,儿媳妇既是五十多岁的人,身上又经常的闹着点病;老人若不教她垂手侍立吧,便破坏了家规;教她立规矩吧,又于心不忍,所以不如干脆和长孙媳妇商议商议家中的大事。祁老人的背虽然有点弯,可是全家还属他的身量最高。在壮年的时候,他到处都被叫作“祁大个子”。高身量,长脸,他本应当很有威严,可是他的眼睛太小,一笑便变成一条缝子,于是人们只看见他的高大的身躯,而觉不出什么特别可敬畏的地方来。到了老年,他倒变得好看了一些:黄暗的脸,雪白的须眉,眼角腮旁全皱出永远含笑的纹溜;小眼深深的藏在笑纹与白眉中,看去总是笑眯眯的显出和善;在他真发笑的时候,他的小眼放出一点点光,倒好象是有无限的智慧而不肯一下子全放出来似的。

  把长孙媳妇叫来,老人用小胡梳轻轻的梳着白须,半天没有出声。老人在幼年只读过三本小书与六言杂字;少年与壮年吃尽苦处,独力置买了房子,成了家。他的儿子也只在私塾读过三年书,就去学徒;直到了孙辈,才受了风气的推移,而去入大学读书。现在,他是老太爷,可是他总觉得学问既不及儿子——儿子到如今还能背诵上下《论语》,而且写一笔被算命先生推奖的好字——更不及孙子,而很怕他们看不起他。因此,他对晚辈说话的时候总是先楞一会儿,表示自己很会思想。对长孙媳妇,他本来无须这样,因为她识字并不多,而且一天到晚嘴中不是叫孩子,便是谈论油盐酱醋。不过,日久天长,他已养成了这个习惯,也就只好教孙媳妇多站一会儿了。

  长孙媳妇没入过学校,所以没有学名。出嫁以后,才由她的丈夫象赠送博士学位似的送给她一个名字——韵梅。韵梅两个字仿佛不甚走运,始终没能在祁家通行得开。公婆和老太爷自然没有喊她名字的习惯与必要,别人呢又觉得她只是个主妇,和“韵”与“梅”似乎都没多少关系。况且,老太爷以为“韵梅”和“运煤”既然同音,也就应该同一个意思,“好吗,她一天忙到晚,你们还忍心教她去运煤吗?”这样一来,连她的丈夫也不好意思叫她了,于是她除了“大嫂”“妈妈”等应得的称呼外,便成了“小顺儿的妈”;小顺儿是她的小男孩。

  小顺儿的妈长得不难看,中等身材,圆脸,两只又大又水灵的眼睛。她走路,说话,吃饭,作事,都是快的,可是快得并不发慌。她梳头洗脸擦粉也全是快的,所以有时候碰巧了把粉擦得很匀,她就好看一些;有时候没有擦匀,她就不大顺眼。当她没有把粉擦好而被人家嘲笑的时候,她仍旧一点也不发急,而随着人家笑自己。她是天生的好脾气。

  祁老人把白须梳够,又用手掌轻轻擦了两把,才对小顺儿的妈说:

  “咱们的粮食还有多少啊?”

  小顺儿的妈的又大又水灵的眼很快的转动了两下,已经猜到老太爷的心意。很脆很快的,她回答:“还够吃三个月的呢!”

  其实,家中的粮食并没有那么多。她不愿因说了实话,而惹起老人的罗嗦。对老人和儿童,她很会运用善意的欺骗。“咸菜呢?”老人提出第二个重要事项来。

  她回答的更快当:“也够吃的!干疙疸,老咸萝卜,全还有呢!”她知道,即使老人真的要亲自点验,她也能马上去买些来。

  “好!”老人满意了。有了三个月的粮食与咸菜,就是天塌下来,祁家也会抵抗的。可是老人并不想就这么结束了关切,他必须给长孙媳妇说明白了其中的道理:“日本鬼子又闹事哪!哼!闹去吧!庚子年,八国联军打进了北京城,连皇上都跑了,也没把我的脑袋掰了去呀!八国都不行,单是几个日本小鬼还能有什么蹦儿?咱们这是宝地,多大的乱子也过不去三个月!咱们可也别太粗心大胆,起码得有窝头和咸菜吃!”

  老人说一句,小顺儿的妈点一次头,或说一声“是”。老人的话,她已经听过起码有五十次,但是还当作新的听。老人一见有人欣赏自己的话,不由的提高了一点嗓音,以便增高感动的力量:

  “你公公,别看他五十多了,论操持家务还差得多呢!你婆婆,简直是个病包儿,你跟她商量点事儿,她光会哼哼!这一家,我告诉你,就仗着你跟我!咱们俩要是不操心,一家子连裤子都穿不上!你信不信?”

  小顺儿的妈不好意思说“信”,也不好意思说“不信”,只好低着眼皮笑了一下。

  “瑞宣还没回来哪?”老人问。瑞宣是他的长孙。“他今天有四五堂功课呢。”她回答。

  “哼!开了炮,还不快快的回来!瑞丰和他的那个疯娘们呢?”老人问的是二孙和二孙媳妇——那个把头发烫成鸡窝似的妇人。

  “他们俩——”她不知道怎样回答好。

  “年轻轻的公母俩,老是蜜里调油,一时一刻也离不开,真也不怕人家笑话!”

  小顺儿的妈笑了一下:“这早晚的年轻夫妻都是那个样儿!”

  “我就看不下去!”老人斩钉截铁的说。“都是你婆婆宠得她!我没看见过,一个年轻轻的妇道一天老长在北海,东安市场和——什么**园来着?”

  “我也说不上来!”她真说不上来,因为她几乎永远没有看**去的机会。

  “小三儿呢?”小三儿是瑞全,因为还没有结婚,所以老人还叫他小三儿;事实上,他已快在大学毕业了。

  “老三带着妞子出去了。”妞子是小顺儿的妹妹。“他怎么不上学呢?”

  “老三刚才跟我讲了好大半天,说咱们要再不打日本,连北平都要保不住!”小顺儿的妈说得很快,可是也很清楚。“说的时候,他把脸都气红了,又是搓拳,又是磨掌的!我就直劝他,反正咱们姓祁的人没得罪东洋人,他们一定不能欺侮到咱们头上来!我是好意这么跟他说,好教他消消气;喝,哪知道他跟我瞪了眼,好象我和日本人串通一气似的!我不敢再言语了,他气哼哼的扯起妞子就出去了!您瞧,我招了谁啦?”

  老人楞了一小会儿,然后感慨着说:“我很不放心小三儿,怕他早晚要惹出祸来!”

  正说到这里,院里小顺儿撒娇的喊着:“爷爷!爷爷!你回来啦?给我买桃子来没有?怎么,没有?连一个也没有?爷爷你真没出息!”

  小顺儿的妈在屋中答了言:“顺儿!不准和爷爷讪脸!再胡说,我就打你去!”

  小顺儿不再出声,爷爷走了进来。小顺儿的妈赶紧去倒茶。爷爷(祁天佑)是位五十多岁的黑胡子小老头儿。中等身材,相当的富泰,圆脸,重眉毛,大眼睛,头发和胡子都很重很黑,很配作个体面的铺店的掌柜的——事实上,他现在确是一家三间门面的布铺掌柜。他的脚步很重,每走一步,他的脸上的肉就颤动一下。作惯了生意,他的脸上永远是一团和气,鼻子上几乎老拧起一旋笑纹。今天,他的神气可有些不对。他还要勉强的笑,可是眼睛里并没有笑时那点光,鼻子上的一旋笑纹也好象不能拧紧;笑的时候,他几乎不敢大大方方的抬起头来。

  “怎样?老大!”祁老太爷用手指轻轻的抓着白胡子,就手儿看了看儿子的黑胡子,心中不知怎的有点不安似的。

  黑胡子小老头很不自然的坐下,好象白胡子老头给了他一些什么精神上的压迫。看了父亲一眼,他低下头去,低声的说:

  “时局不大好呢!”

  “打得起来吗?”小顺儿的妈以长媳的资格大胆的问。“人心很不安呢!”

  祁老人慢慢的立起来:“小顺儿的妈,把顶大门的破缸预备好!”

  二:祁家的房子坐落在西城护国寺附近的“小羊圈”。说不定,这个地方在当初或者真是个羊圈,因为它不象一般的北平的胡同那样直直的,或略微有一两个弯儿,而是颇象一个葫芦。通到西大街去的是葫芦的嘴和脖子,很细很长,而且很脏。葫芦的嘴是那么窄小,人们若不留心细找,或向邮差打听,便很容易忽略过去。进了葫芦脖子,看见了墙根堆着的垃圾,你才敢放胆往里面走,象哥仑布看到海上有漂浮着的东西才敢更向前进那样。走了几十步,忽然眼一明,你看见了葫芦的胸:一个东西有四十步,南北有三十步长的圆圈,中间有两棵大槐树,四围有六七家人家。再往前走,又是一个小巷——葫芦的腰。穿过“腰”,又是一块空地,比“胸”大着两三倍,这便是葫芦肚儿了。“胸”和“肚”大概就是羊圈吧?这还待历史家去考查一番,而后才能断定。

  祁家的房便是在葫芦胸里。街门朝西,斜对着一棵大槐树。在当初,祁老人选购房子的时候,房子的地位决定了他的去取。他爱这个地方。胡同口是那么狭窄不惹人注意,使他觉到安全;而葫芦胸里有六七家人家,又使他觉到温暖。门外呢,两株大槐下可供孩子们玩耍,既无车马,又有槐豆槐花与槐虫可以当作儿童的玩具。同时,地点虽是陋巷,而西通大街,背后是护国寺——每逢七八两日有庙会——买东西不算不方便。所以,他决定买下那所房。

  房子的本身可不很高明。第一,它没有格局。院子是东西长而南北短的一个长条,所以南北房不能相对;假若相对起来,院子便被挤成一条缝,而颇象轮船上房舱中间的走道了。南房两间,因此,是紧靠着街门,而北房五间面对着南院墙。两间东房是院子的东尽头;东房北边有块小空地,是厕所。南院墙外是一家老香烛店的晒佛香的场院,有几株柳树。幸而有这几株树,否则祁家的南墙外便什么也没有,倒好象是火车站上的房子,出了门便是野地了。第二,房子盖得不甚结实。除了北房的木料还说得过去,其余的简直没有值得夸赞的地方。在祁老人手里,南房的山墙与东房的后墙便塌倒过两次以上,而界墙的——都是碎砖头砌的——坍倒是每年雨季所必不能免的。院中是一墁土地,没有甬路;每逢雨季,院中的存水就能有一尺多深,出入都须打赤脚。

  祁老人可是十分喜爱这所房。主要的原因是,这是他自己置买的产业,不论格局与建筑怎样不好,也值得自傲。其次,自从他有了这所房,他的人口便有增无减,到今天已是四世同堂!这里的风水一定是很好!在长孙瑞宣结婚的时候,全部房屋都彻底的翻盖了一次。这次是祁天佑出的力——他想把父亲置买的产业变成一座足以传世的堡垒,好上足以对得起老人,下对得起儿孙。木料糟了的一概撤换,碎砖都换上整砖,而且见木头的地方全上了油漆。经这一修改,这所房子虽然在格局上仍然有欠体面,可是在实质上却成了小羊圈数一数二的好房子。祁老人看着新房,满意的叹了口气。到他作过六十整寿,决定退休以后,他的劳作便都放在美化这所院子上。在南墙根,他逐渐的给种上秋海棠,玉簪花,绣球,和虎耳草。院中间,他养着四大盆石榴,两盆夹竹桃,和许多不须费力而能开花的小植物。在南房前面,他还种了两株枣树,一株结的是大白枣,一株结的是甜酸的“莲蓬子儿”。

  看着自己的房,自己的儿孙,和手植的花草,祁老人觉得自己的一世劳碌并没有虚掷。北平城是不朽之城,他的房子也是永世不朽的房子。

  现在,天佑老夫妇带着小顺儿住南屋。五间北房呢,中间作客厅;客厅里东西各有一个小门,通到瑞宣与瑞丰的卧室;尽东头的和尽西头的一间,都另开屋门,东头是瑞全的,西头是祁老太爷的卧室。东屋作厨房,并堆存粮米,煤球,柴火;冬天,也收藏石榴树和夹竹桃什么的。当初,在他买过这所房子来的时候,他须把东屋和南屋都租出去,才能显着院内不太空虚;今天,他自己的儿孙都快住不下了。屋子都住满了自家的人,老者的心里也就充满了欢喜。他象一株老树,在院里生满了枝条,每一条枝上的花叶都是由他生出去的!

  在胡同里,他也感到得意。四五十年来,他老住在这里,而邻居们总是今天搬来,明天搬走,能一气住到十年二十年的就少少的。他们生,他们死,他们兴旺,他们衰落,只有祁老人独自在这里生了根。因家道兴旺而离开这陋巷的,他不去巴结;因家道衰落而连这陋巷也住不下去的,他也无力去救济;他只知道自己老在这里不动,渐渐的变成全胡同的老太爷。新搬来的人家,必定先到他这里来拜街坊;邻居有婚丧事设宴,他必坐首席;他是这一带的老人星,代表着人口昌旺,与家道兴隆!

  在得意里,他可不敢妄想。他只希望能在自己的长条院子里搭起喜棚,庆祝八十整寿。八十岁以后的事,他不愿去想;假若老天教他活下去呢,很好;老天若收回他去呢,他闭眼就走,教子孙们穿着白孝把他送出城门去!在葫芦胸里,路西有一个门,已经堵死。路南有两个门,都是清水脊门楼,房子相当的整齐。路北有两个门,院子都不大,可都住着三四家人家。假若路南是贵人区,路北便是贫民区。路东有三个门,尽南头的便是祁宅。与祁家一墙之隔的院子也是个长条儿,住着三家子人。再过去,还有一家,里外两个院子,有二十多间房,住着至少有七八家子,而且人品很不齐。这可以算作个大杂院。祁老太爷不大看得起这个院子,所以拿那院子的人并不当作街坊看待;为掩饰真正的理由,他总说那个院子只有少一半在“胸”里,而多一半在葫芦腰里,所以不能算作近邻,倒好象“胸”与“腰”相隔有十几里路似的。

  把大杂院除外,祁老人对其余的五个院子的看待也有等级。最被他重视的是由西数第一个——门牌一号——路南的门。这个门里住着一家姓钱的,他们搬走过一次,可是不久又搬了回来,前后在这里已住过十五六年。钱老夫妇和天佑同辈,他的两个少爷都和瑞宣同过学。现在,大少爷已结了婚,二少爷也定了婚而还未娶。在一般人眼中,钱家的人都有点奇怪。他们对人,无论是谁,都极有礼貌,可是也都保持着个相当的距离,好象对谁都看得起,又都看不起。他们一家人的服装都永远落后十年,或二十年,到如今,钱老先生到冬天还戴红呢子大风帽。他家的妇女似乎永远不出大门一步;遇必要的时候,她们必须在门口买点针线或青菜什么的,也只把门开开一点缝子,仿佛怕走漏了门中什么秘密似的。他们的男人虽然也和别家的一样出来进去,可是他们的行动都象极留着神,好使别人莫测高深。钱老先生没有作事,很少出门;只有在他脸上有点酒意的时候,才穿着古老的衣服在门口立一会儿,仰头看着槐花,或向儿童们笑一笑。他们的家境如何?他们有什么人生的乐趣?有什么生活上的痛苦?都没有人知道。他们的院子里几乎永远没有任何响动。遇上胡同里有什么娶亲的,出殡的,或是来了跑旱船或耍猴子的,大家都出来看看热闹,只有钱家的门照旧关得严严的。他们不象是过日子,而倒象终年的躲债或避难呢。

  在全胡同里,只有祁老人和瑞宣常到钱家来,知道一些钱家的“秘密”。其实,钱家并没有什么秘密。祁老人心中很明白这个,但是不愿对别人说。这样,他就仿佛有一种替钱家保守秘密的责任似的,而增高了自己的身分。

  钱家的院子不大,而满种着花。祁老人的花苗花种就有许多是由这里得来的。钱老先生的屋里,除了鲜花,便是旧书与破字画。他的每天的工作便是浇花,看书,画画,和吟诗。到特别高兴的时候,他才喝两盅自己泡的茵陈酒。钱老先生是个诗人。他的诗不给别人看,而只供他自己吟味。他的生活是按照着他的理想安排的,并不管行得通行不通。他有时候挨饿,挨饿他也不出一声。他的大少爷在中学教几点钟书,在趣味上也颇有父风。二少爷是这一家中最没有诗意的,他开驶汽车。钱老先生决不反对儿子去开汽车,而只不喜闻儿子身上的汽油味;因此,二少爷不大回家来,虽然并没有因汽油味和父亲犯了什么意见。至于钱家的妇女,她们并不是因为男子专制而不出大门,而倒是为了服装太旧,自惭形秽。钱先生与儿子绝对不是肯压迫任何人的人,可是他们的金钱能力与生活的趣味使他们毫不注意到服装上来,于是家中的妇女也就只好深藏简出的不出去多暴露自己的缺陷。

  在祁老人与钱先生的交往中,祁老人老来看钱先生,而钱先生绝对不到祁家去。假若祁老人带来一瓶酒,送给钱先生,钱先生必定马上派儿子送来比一瓶酒贵着两三倍的一些礼物;他永远不白受人家的东西。他的手中永远没有宽裕过,因为他永远不算账,不记账。有钱他就花掉,没钱他会愣着想诗。他的大少爷也有这样的脾气。他宁可多在家中练习几点钟的画,而不肯去多教几点钟的书,增加一点收入。

  论性格,论学识,论趣味,祁老人都没有和钱先生成为好友的可能。可是,他们居然成了好朋友。在祁老人呢,他,第一,需要个年老的朋友,好有个地方去播放他的陈谷子烂芝麻。第二,他佩服钱老人的学问和人品。在钱先生呢,他一辈子不肯去巴结任何人,但是有愿与他来往的,他就不便拒绝。他非常的清高,可并没有看不起人的恶习气。假若有人愿意来看他,他是个顶和蔼可亲的人。

  虽然已有五十七八岁,钱默吟先生的头发还没有多少白的。矮个子,相当的胖,一嘴油光水滑的乌牙,他长得那么厚厚敦敦的可爱。圆脸,大眼睛,常好把眼闭上想事儿。他的语声永远很低,可是语气老是那么谦恭和气,教人觉得舒服。他和祁老人谈诗,谈字画,祁老人不懂。祁老人对他讲重孙子怎么又出了麻疹,二孙媳怎么又改烫了飞机头,钱先生不感趣味。但是,两个人好象有一种默契:你说,我就听着;我说,你就听着。钱默吟教祁老人看画,祁老人便点头夸好。祁老人报告家中的琐事,默吟先生便随时的答以“怎么好?”“真的吗?”“对呀!”等等简单的句子。若实在无词以答,他也会闭上眼,连连的点头。到最后,两个人的谈话必然的移转到养花草上来,而二人都可以滔滔不绝的说下去,也都感到难得的愉快。虽然祁老人对石榴树的趣味是在多结几个大石榴,而钱先生是在看花的红艳与石榴的美丽,可是培植的方法到底是有相互磋磨的必要的。

  畅谈了花草以后,钱先生往往留祁老人吃顿简单的饭,而钱家的妇女也就可以借着机会来和老人谈谈家长里短——这时节,连钱先生也不能不承认在生活中除了作诗作画,也还有油盐酱醋这些问题的。

  瑞宣有时候陪着祖父来上钱家串门儿,有时候也独自来。当他独自来的时候,十之八九是和太太或别人闹了脾气。他是个能用理智控制自己的人,所以虽然偶尔的动了怒,他也不愿大喊大叫的胡闹。他会一声不响的溜到钱家去,和钱家父子谈一谈与家事国事距离很远的事情,便把胸中的恶气散尽。

  在钱家而外,祁老人也喜欢钱家对门,门牌二号的李家。在全胡同里,只有李家的老人与祁老太爷同辈,而且身量只比祁老人矮着不到一寸——这并不是李四爷的身子比祁老人的短这么些,而是他的背更弯了一点。他的职业的标志是在他的脖子上的一个很大的肉包。在二三十年前,北平有不少这种脖子上有肉包的人。他们自成一行,专给人们搬家。人家要有贵重的东西,象大磁瓶,座钟,和楠木或花梨的木器,他们便把它们捆扎好,用一块窄木板垫在脖子上,而把它们扛了走。他们走得要很稳,脖子上要有很大的力量,才能负重而保险不损坏东西。人们管这一行的人叫作“窝脖儿的”。

  自从有板子车以后,这行的人就渐渐的把“窝”变成了“拉”,而年轻的虽然还吃这一行的饭,脖子上可没有那个肉包了。李四爷在年轻的时候一定是很体面,尽管他脖子有肉包,而背也被压得老早就有点弯。现在,他的年纪已与祁老人不相上下,可是长脸上还没有多少皱纹,眼睛还不花,一笑的时候,他的眼与牙都放出光来,使人还能看出一点他年轻时的漂亮。

  二号的院子里住着三家人,房子可是李四爷的。祁老人的喜欢李四爷,倒不是因为李四爷不是个无产无业的游民,而是因为李四爷的为人好。在他的职业上,他永远极尽心,而且要钱特别克己;有时候他给穷邻居搬家,便只要个饭钱,而不提工资。在职业以外,特别是在有了灾难的时节,他永远自动的给大家服务。例如:地方上有了兵变或兵灾,他总是冒险的顶着枪子儿去到大街上探听消息,而后回来报告给大家应当怎样准备。城门要关闭了,他便在大槐树下喊两声:“要关城了!赶紧预备点粮食呀!”及至灾难过去,城门又开了,他便又去喊:“太平没事啦,放心吧!”祁老人虽然以这一带的老人星自居,可是从给大家服务上来说,他自愧不如李四爷。所以,从年纪上和从品德上说,他没法不尊敬李四爷。虽然李家的少爷也是“窝脖儿的”,虽然李家院子是个又脏又乱的小杂院。两个老人若在大槐树下相遇而立定了,两家的晚辈便必定赶快的拿出凳子来,因为他们晓得两个老人的谈话多数是由五六十年前说起,而至少须花费一两钟头的。李四爷的紧邻四号,和祁老人的紧邻六号都也是小杂院。四号住着剃头匠孙七夫妇;马老寡妇与她的外孙子,外孙以沿街去叫:“转盘的话匣子”为业;和拉洋车的小崔——除了拉车,还常打他的老婆。六号也是杂院,而人们的职业较比四号的略高一级:北房里住着丁约翰,信基督教,在东交民巷的“英国府”作摆台的。北耳房住着棚匠刘师傅夫妇,刘师傅在给人家搭棚而外,还会练拳和耍“狮子”。东屋住着小文夫妇,都会唱戏,表面上是玩票,而暗中拿“黑杵”①。

  对四号与六号的人们,祁老人永远保持着不即不离的态度,有事就量力相助,无事便各不相扰。李四爷可就不然了,他对谁都愿意帮忙,不但四号与六号的人们都是他的朋友,就连七号——祁老人所不喜欢的大杂院——也常常的受到他的协助。不过,连这样,李四爷还时常遭受李四妈的指摘与责骂。李四妈,满头白发,一对大近视眼,几乎没有一天不骂那个“老东西”的。她的责骂,多数是她以为李四爷对朋友们还没有尽心尽力的帮忙,而这种责骂也便成为李四爷的见义勇为的一种督促。全胡同里的孩子,不管长得多么丑,身上有多么脏臭,都是李四妈的“宝贝儿”。对于成年人,李四妈虽然不好意思叫出来,而心中以为他们和她们都应该是她的“大宝贝儿”。她的眼看不清谁丑谁俊,她的心也不辨贫富老幼;她以为一切苦人都可怜可爱,都需要他们老夫妇的帮忙。因此,胡同里的人有时候对祁老人不能不敬而远之,而对李老夫妇便永远热诚的爱戴;他们有什么委屈都去向李四妈陈诉,李四妈便马上督促李四爷去帮忙,而且李四妈的同情的眼泪是既真诚而又丰富的。

  夹在钱家与祁家中间的三号是祁老人的眼中钉。在祁家的房还没有翻修以前,三号是小羊圈里最体面的房。就是在祁家院子重修以后,论格局也还不及三号的款式象样。第一,三号门外,在老槐下面有一座影壁,粉刷得黑是黑,白是白,中间油好了二尺见方的大红福字。祁家门外,就没有影壁,全胡同里的人家都没有影壁!第二,论门楼,三号的是清水脊,而祁家的是花墙子。第三,三号是整整齐齐的四合房,院子里方砖墁地。第四,三号每到夏天,院中必由六号的刘师傅给搭起新席子的凉棚,而祁家的阴凉儿只仗着两株树影儿不大的枣树供给。祁老人没法不嫉妒!

  论生活方式,祁老人更感到精神上的压迫与反感。三号的主人,冠晓荷,有两位太太,而二太太是唱奉天大鼓的,曾经红过一时的,尤桐芳。冠先生已经五十多岁,和祁天佑的年纪仿上仿下,可是看起来还象三十多岁的人,而且比三十多岁的人还漂亮。冠先生每天必定刮脸,十天准理一次发,白头发有一根拔一根。他的衣服,无论是中服还是西装,都尽可能的用最好的料子;即使料子不顶好,也要做得最时样最合适。小个子,小长脸,小手小脚,浑身上下无一处不小,而都长得匀称。匀称的五官四肢,加上美妙的身段,和最款式的服装,他颇象一个华丽光滑的玻璃珠儿。他的人虽小,而气派很大,平日交结的都是名士与贵人。家里用着一个厨子,一个顶懂得规矩的男仆,和一个老穿缎子鞋的小老妈。一来客,他总是派人到便宜坊去叫挂炉烧鸭,到老宝丰去叫远年竹叶青。打牌,讲究起码四十八圈,而且饭前饭后要唱鼓书与二簧。对有点身分的街坊四邻,他相当的客气,可是除了照例的婚丧礼吊而外,并没有密切的交往。至于对李四爷,刘师傅,剃头的孙七,和小崔什么的,他便只看到他们的职业,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jiehun/11458677.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12-01
下一篇2023-12-01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