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业单位工作人员结婚规定

事业单位工作人员结婚规定,第1张

第一条事业单位婚宴桌数规定:不准大操大办婚丧和其他喜庆事宜。婚礼宴请人数一般不得超过200人(限制20桌),婚嫁双方同城合办婚宴的,宴请人数不得超过300人(限制30桌)。葬礼应从严控制规模。

除婚礼、葬礼外,其他喜庆事宜禁止以任何方式邀请和接受亲戚(直系亲属、三代以内旁系亲属及近姻亲,以下同)以外人员参加。

第二条不准收受或者变相收受任何单位和亲戚以外人员的礼金及贵重礼品。

第三条禁止由任何单位或者个人支付应由本人承担的操办费用。

第四条禁止动用执法执勤等特种车辆,不准违规动用公务用车。婚礼车队和殡葬车队规模不得超过8辆。

第五条不准给亲戚以外操办婚丧和其他喜庆事宜的党和国家工作人员送礼金及贵重礼品。

第六条党和国家工作人员应当在操办婚礼10个工作日前向本级或者本单位纪检监察机关(机构)报告,说明操办事宜、时间、地点、邀请人数及范围等情况,承诺遵守相关纪律,并于事后10个工作日内报告遵守承诺情况。

操办葬礼的,应于事后10个工作日内报告实际情况。各级党委、人大、政府、政协主要负责人操办婚丧事宜,应向上级纪委报告。

第七条党和国家工作人员违反第一条至第六条规定的,视情节轻重,给予批评教育、组织处理;构成违纪的,给予党纪政纪处分。违规收受的礼金及贵重礼品,一律收缴。

第八条对党和国家工作人员违反本规定的行为不制止、不查处、或者制止、查处不力的,依据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规定,对单位主要领导和分管领导予以问责,并取消单位当年评先评优资格。

二、在编人员结婚都要报备吗

在编的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在领结婚证的时候是不需要向上级报备的,但是如果你是党员身份,结婚办婚宴酒席需要提前10天向上级或者本单位纪检监察机关(机构)报备酒席规模等情况。

报备方式如下:

机关一般人员结婚办婚宴,不需要向纪委报告备案,只需要向个人单位的人事部门填报备案单就可以了,不用向纪委报告备案,根据法律规定的程序走就可以了。和一般人员结婚不用政审,在涉核等国家重要机密部门工作,要报单位。

机关一般人员办理婚宴不需要向纪委报告,但是相关法律对于事业单位办婚宴有着一定的桌数规定:不准大操大办婚丧和其他喜庆事宜。婚礼宴请人数一般不得超过200人(限制20桌),婚嫁双方同城合办婚宴的,宴请人数不得超过300人(限制30桌)。

教师结婚不需要报备。婚姻自由,但是要请婚假就到学校办公室报备!如果是一些政府相关的单位,涉及到部队或者涉密工作的话肯定需要提前申请的。也得看工作合同对于结婚方面是否有相关的条件附带,就是例如一些必须晚婚之类的规定。现在都是婚姻自由,但是要请婚假就到学校办公室报备!

一、新教师结婚要给校长发请帖吗?

教师与校长既是同事关系,也是上下级关系,出于尊重,老师们在结婚时都会提前给校长单独发请帖,一般只要没有特别重要的事情,校长都会按时参加,这是对老师的尊重,也能促进干群关系和谐。但是,目前反腐力度空前,甚至对各类婚丧嫁娶活动都有细致的要求。好多校长迫于无奈,不仅自己的事情要低调,甚至参加别人的婚礼也是提心吊胆。

二、孩子老师结婚家长去随礼吗?

1当然并不是所有的家长都跟老师非常的熟悉,即便是孩子的老师,但是老师的个人生活也不是每个家长都了解,所以并不是很了解老师的,这种很多时候也不会提前收到老师会结婚的消息,所以这种是完全不用随礼的,但是知道以后可以让孩子为老师准备一个小小的礼物,不用贵重,重在心意。

2如果老师私下关系跟家长是不错的,比如邻居关系这样的,平时有来往的,这种是应该去随礼的,算是基本的朋友之间的礼仪问题,特别是邻居的关系,老师结婚肯定家长也都知道,知道的情况下不去随礼确实说不过去,所以这种情况下是需要随礼的。

法律依据:《婚姻登记条例》

第四条 内地居民结婚,男女双方应当共同到一方当事人常住户口所在地的婚姻登记机关办理结婚登记。中国公民同外国人在中国内地结婚的,内地居民同香港居民、澳门居民、台湾居民、华侨在中国内地结婚的,男女双方应当共同到内地居民常住户口所在地的婚姻登记机关办理结婚登记。

法律分析:需要。1、是有限制的,结婚两人其中一人是公务员,办婚宴就会受到限制。

2、国家工作人人员需要在办婚礼的前10个工作日向本级或者是本单位的纪检监察机关报告,并且说明自己操办的事宜,以及邀请的人数还有范围。

结婚法律上称为婚姻成立。是指配偶双方依照法律规定的条件和程序确立配偶关系的民事法律行为,并承担由此而产生的权利、义务及其他责任。

国家公务员,是指在各级政府机关中,行使国家行政职权,执行国家公务的人员。主要权利

1、获得履行职责应具有的工作条件;2、非因法定事由、非经法定程序,不被免职、降职、辞退或者处分;3、获得工资报酬、享受福利、保险待遇;4、参加培训;5、对机关工作和***员提出批评和建议;6、提出申诉和控告;7、申请辞职;8、法律规定的其他权利。法律地位:我国国家公务员是指:依法履行公职、纳入国家行政编制、由国家财政负担工资福利的工作人员。主要由国家为他们提供工资、退休和福利等保障。

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

第一千零四十六条 结婚应当男女双方完全自愿,禁止任何一方对另一方加以强迫,禁止任何组织或者个人加以干涉。

第一千零四十七条 结婚年龄,男不得早于二十二周岁,女不得早于二十周岁。

第一千零四十八条 直系血亲或者三代以内的旁系血亲禁止结婚。

50人以上活动须提前15日向属地疫情防控部门申报

聚集性活动要按照“一事一报”“谁举办谁负责”原则,50人以内活动要制定防控方案,自觉严格执行防控措施;50人以上活动须提前15日向属地疫情防控部门申报。经同意举办的聚集性活动,要在属地疫情防控部门的指导、监督下进行。

倡导市民减少家庭聚会,家庭聚餐聚会不超过10人。倡导“喜事缓办、丧事简办、宴会不办”,确需举办的缩小规模,须向属地社区(村)报备,承办宴会不超过5桌(每桌不超过10人)。

此外,郑州市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指挥部办公室提醒,每个人是自己健康的第一责任人,请时刻保持良好的个人防护意识,自觉遵守疫情防控措施;时刻关注个人和家人的身体健康状况;请符合接种条件的居民未接种的尽快接种。

上报。根据查询山东省新婚相关资料得知,山东省必须要新婚上报。上报报新婚是可以先不办准生证,但是要报新婚的,也就是说报了新婚之后,在当地的计生部门你们就属于育龄青年了,需要按时进站查体等。如果在2022年选择结婚,需要向公司进行报备,因为只有进行报备后用人单位那边才会为批婚假,所以不论是什么情况下理应先报备给单位。

要看你是什么单位了。如果是一些政府相关的单位,涉及到部队或者涉密工作的话肯定需要提前申请的。也得看你的工作合同对于结婚方面是否有相关的条件附带,就是例如一些必须晚婚之类的规定。

而事实上,如果你将要结婚的话,为了保障你的婚假福利及工作上的安排,你是必须向用人单位提前报备情况的。首先你需要向用人单位负责人事的部门查询关于婚假的安排,要问清楚单位对于婚假是有什么要求的。从什么时候算起,放几天,什么时候必须放完之类必须问个清楚。因为劳动法只是规定了各用人单位必须按规定给员工放婚假,但从来没有相关细则去说明这个假要怎样放,所以这个假要怎样放全是用人单位说了算的,只要有给你放,那么他们就不违法了,至于要怎样放就只能由他们决定。然后由于结婚的事情繁复,特别对于婚假期间的工作安排问题,你是必须做好相关的交接工作的,所以就这方面上来说也得提前跟用人单位申请好,这样无论对你还是对单位都有保障。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jiehun/11480396.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12-01
下一篇2023-12-01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