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梦中的林黛玉怎么死的?

红楼梦中的林黛玉怎么死的?,第1张

黛玉生日当天,贾宝玉、薛宝钗大婚,林黛玉泪尽而逝。

当时守在身边的仅有紫鹃、探春、李纨三人,“惟有竹梢风动,月影移墙,好不凄凉冷淡”,描绘出“冷月葬诗魂”的实景。

林黛玉之死的伏笔在刘姥姥讲的故事里,说这若玉(一作“茗玉”)**生到十七岁,一病死了。原著写林黛玉的死因、年龄与若玉**相合,场景与中秋诗“冷月葬诗魂”相合。

程高本红楼梦九十七回《林黛玉焚稿断痴情,薛宝钗出闺成大礼》这一回,林黛玉吐血病重,把旧日诗稿都拿出来又撕又烧,心中满腔愤恨,在薛宝钗和贾宝玉成亲的那天她满怀悲恨的离开了。

扩展资料:

林黛玉与贾宝玉青春年少,有共同的理想志趣和叛逆精神而慢慢发展成爱情。绛珠还泪的神话赋予了林黛玉迷人的诗人气质,为宝黛爱情注入了带有奇幻元素的罗曼蒂克色彩,同时又定下了悲剧基调。

林黛玉与薛宝钗在太虚幻境才女榜上并列第一,二人既存在人性上的德才之争,思想上的忠叛之争,婚姻上的金木之争,又因同属正邪两赋的禀性而惺惺相惜 。无奈在封建礼教压迫下,林黛玉受尽“风刀霜剑严相逼”之苦,最后于贾宝玉、薛宝钗大婚之夜泪尽而逝。

参考资料:

-林黛玉

按照《红楼梦》书中的故事,宝黛二人始终未能有情人终成眷属。尽管从古至今后人始终都对后四十回存在质疑,认为情节发展丝毫不符合曹公的期望。因为无从考证事实如何,《红楼梦》始终是一百二十回。

书中第九十七回,为了宝玉康复,全家想出了掉包计,宝玉心心念念的新娘是黛玉,却在毫不知情中娶了薛宝钗,最终黛玉抱憾而亡。

全府上下都是害死黛玉的罪魁祸首,作为最宠爱黛玉的外祖母,也在关键时刻选择保全孙子,放弃外孙女。

宝黛没能完婚是必然,贾母对林黛玉的宠爱也是事实。

贾母对林黛玉,无疑是除了宝玉之外最宠爱的孩子,疼爱程度超过了贾母身边的三个嫡亲孙女:迎春,探春和惜春,更不必说宝钗、凤姐等人了。

林黛玉的母亲贾敏,是贾母唯一的女儿,且最疼爱,并为她寻了一个好夫家林家。女儿早逝,作为外祖母对这个可怜的外孙女自然充满了爱护疼惜之情。接来贾府之后,和宝玉一同住在贾母身边,一应吃穿用度、药丸补品齐全供给。贾母这样呵护黛玉,其他人看在眼里也不会对黛玉有何怠慢,因此黛玉在贾府的物质生活也算不差,最大的遗憾就是情感缺失。任何人的悉心照料都不及亲生父母的陪伴。

对于黛玉,父母无望,除了贾母和宝玉,再无可以依靠的亲人。贾母出于疼爱想到将来,一定有心为黛玉寻一个好夫家。那么,从始至终贾母有没有动过宝黛二人共结连理的心思呢?

我认为,贾母对于宝黛二人的婚事,一直处在一个考量、对比、抉择的过程中。毕竟,宝玉是这个家族中最重要的继承人,贾母余生最大的责任便是妥善安排宝玉的终身大事。

首先 , 以贾母的出身、阅历、她是一个极其睿智的老太太 。起初接来黛玉,那会年纪尚小,谈婚姻大事显然太早。她疼爱黛玉不假,但想必从黛玉出生后就未曾见过,更不了解黛玉的性格脾性。因此,最初接来黛玉,出于疼爱,也看中林家的背景家世,然后看到黛玉容貌才识非凡,于是把她和宝玉一般宠爱。婚姻大事尚不确定,但有备无患是老祖宗该有的作风。

贾母是一个追求完美的人,宝玉在她眼里就是完美的孙子,再怎么犯错贾母都觉得不足为过。这样完美的孙子,自然要挑一个同样完美的孙媳妇。从黛玉到宝钗、宝琴等等,贾母见到的年轻漂亮姑娘,多多少少都有过她的判断和比较,只是一直没有找到最完美的那一个。她以为来日方长,但有些事却始料未及。

其次,应该说黛玉起手拿了副好牌 :她有林家的背景,有贾母的宠爱,有出众的容貌才学。更有宝玉的一见如故、痴心一片。遗憾的是,无父无母的生长经历造就了黛玉身上致命的缺点:首先是性格孤傲,伶牙俐齿让她得罪了不少人,除了贾母和宝玉没人会支持她;其次心思敏感,脾气任性古怪,每每和宝玉闹了别扭,都是宝玉低姿态的来求和。因为贾母舍不得骂黛玉,王夫人也不好说什么,其他人谁敢这样对待宝玉;最后是始终病殃殃的身体,别人看在眼里都认为黛玉不会长寿,这显然是减分项。

面对强有力的竞争对手薛宝钗,她的优势渐渐淡化,劣势渐渐凸显。当宝玉病重,贾母怎会选择同样在病中的黛玉来冲喜?显然,大方得体、身强体健,有金配玉,又有王夫人力挺的薛宝钗才是嫁给宝玉的不二人选。

黛玉本该早早求贾母做主,连她的丫鬟紫鹃都意识到了这个问题,无奈黛玉只把希望寄托于宝玉身上,放弃了主动权。宝黛二人再死心塌地,也敌不过家族的运作。

最后,受限于古代人对于 “ 姑表 ” 和 “ 姨表 ” 的看法。 所谓“嫁鸡随鸡嫁狗随狗”不是没有道理,在古代出嫁的姑娘跟了夫姓,能再回娘家的机会少之又少。黛玉是宝玉的姑表妹,她的母亲是贾家嫁出去的姑娘,如果黛玉又被娶回了贾家,意味着出嫁在外过得不济又不得不回来投靠娘家,似乎是一件不光彩的事。

再看姨表关系,首先上一代王夫人被贾家娶进来,接着又把亲外甥女薛宝钗娶进贾府,意味着贾家门丁兴旺,一而再的吸引着同一家族的姑娘,这显然是多么吉利旺家的事。如果把贾家比较一棵大树,那么这门婚事就好比在树上安家的鸟儿们呼朋唤友,一个个定居在此。

一个是落魄而归,一个是乐不思蜀,身为大家长的贾母总会权衡利弊,一个再疼爱的外孙女也抵不过一个被寄予厚望的亲孙子,更抵不过整个家族的荣辱兴衰。

当然,以上都是自己一些不成熟的看法,究竟事实如何不得而知,我们始终是一群听故事的人。

《红楼梦》里林黛玉的真正结局:黛玉因始料未及的变故被迫嫁人,不久宝玉无耐之下娶了宝钗。黛玉婚后不久因思念宝玉而死,宝玉得知悲痛以极才会出家。

贾宝玉形象带有曹雪芹自传的色彩,但其本质上属于艺术虚构,是作者有意识塑造的集意*、补天济世、正邪两赋三大美德于一身的典型形象,在世界文学史上极具创新性。

故事梗概:

林黛玉的母亲贾敏是贾母最小的女儿,父亲林如海钦点为巡盐御史。林黛玉六七岁时,母亲一病而终。贾母可怜她无人依靠,便接她到自己身边。林黛玉进荣府,二人初见,犹似旧友重逢。此后二人更是亲密无间,形影不离,日则同行同坐,夜则同息同止。

后来薛宝钗来了,脖子上还带了一把金锁,和宝玉的通灵宝玉传为一对,金玉良缘之说由此起而起。薛宝钗为人周到大体,很得贾母喜爱,欲把宝钗许与宝玉。而宝黛二人早已倾心相许,因听了紫鹃林妹妹要回苏州再不回来的戏语,一病成痴。贾母等人哄骗宝玉说要和林妹妹成亲,然后偷梁换柱,把林黛玉换成了薛宝钗。

扩展资料

林黛玉的诗:

1、《葬花词》:一年三百六十日,风刀霜剑严相逼。

解释:本句是形容花儿在一年的三百六十天里,必须忍受着像刀剑一样刺骨寒冷的风霜。

2、《葬花词》:质本洁来还洁去,强于污淖陷渠沟。

解释:本句是形容花儿从开花到凋零入土都是纯洁的,比掉落在污秽的沟渠里要强得多。

3、《问菊》:   孤标傲世偕谁隐,一样花开为底迟?

解释:本句是问菊花你那样孤傲不同于流俗的品格同谁一道归隐呢?一样是花儿开放为何你开放的时间就延迟(到秋天才开放呢)?

4、《桃花行》:桃花帘外开仍旧,帘中人比桃花瘦。

解释:诗的前半部分,将桃花与诗人的自我形象对照着来写,而以”帘“作为两者之间的屏障。“帘”似卷非卷,隐喻未曾挑开的“心扉”。是说桃花帘外面的桃花仍然开得茂盛,可是桃花帘里的人儿却比桃花还消瘦。

参考资料红楼梦(清代长篇人情小说)

实际上,黛玉在宝玉大婚时就已过世,是高鹗续写《红楼梦》的结果,并非曹雪芹有意为之。高鹗让林黛玉以这种方式离开人间,加剧了矛盾冲突,引起了读者的强烈共鸣,也激起了封建家长制的仇恨。

黛玉心灰意冷

可想,深爱宝玉,又无人做主,无依无靠的林黛玉,在被傻大黑大无意告知实情后,宝玉将与宝钗结婚,然后再为她寻一次亲。对于黛玉来说,是怎样的打击呢?

 

在87版电视剧《红楼梦》中,黛玉送探春出嫁久不归,心怀忧虑,又无意中听到宝玉可能遭遇不测,闻此噩耗,黛玉一头扎进怡红院,呼唤晴雯的名字,让晴雯来开门。但晴雯早已离去,再也没有回来过。怡红院的大门锁得紧紧的,一片沉闷,可想而知。

黛玉脚踩棉絮,神色恍惚回到潇湘馆,口吐鲜血,从此病入膏肓。内心已经死去,身为谁?心冷的黛玉,对人间不再有半点眷恋。

心里过于苦的人,就会死

宝玉和青梅竹马,有缘无份。在那个时代,她对真爱的大胆追求是很难得到认同的。黛玉出身高贵,不可能像卓文君那样选择宝玉私奔。

 

尽管司马相如出身卑微,但他是可以自食其力的。从小到大,没有受过一点委屈,处处受人照顾的宝玉一旦走出荣国府,生存都成问题。

宝玉的处境是如此艰难,如此被动,他们只能听任贾母、王夫人摆布,没有一点权威可言。

王夫人强烈反对宝玉娶之,又积极争取之,元春也支持之。不管是剧务所的奉旨成婚,还是高额续书的包袱计谋,都得到了元春的默认。

他死后,她将面对怎样的结局?根据贾母等人的安排,嫁给一个自己不认识、没有感情的人,或者自己变成了像探春一样的政治工具。

他死了,其实就是她无言的反抗:你让宝玉娶别人,休想左右我的生活,休想利用我,让我娶别人。最后他死了,也让贾母垂涎。那当然是按照高鹗续写的思路。

黛玉死,也让人看到封建社会包办婚姻对青年的摧残

在封建时代,女人和钱一样,都是财产。古往今来,有罪被抄家的官宦子弟,妻女皆无善终。一直以来,女人都被视为婚姻的好工具,为了家庭的利益,女人的幸福又何在?

迎春被父亲娶为孙绍祖,婚后受尽欺凌,年纪轻轻就失去了生命。假如他真如贾府所安排的那样结婚,结果会怎样呢?

大多数情况下,她的病情都是晚期假如父母亲都能为她做主,或贾母一直坚持前百十回的选择,就能顺利嫁给宝玉,她的病就一定会慢慢好起来,好好管管府里的大小事情。

放任他继续活在这个世界上,忍受心灵的折磨,是最残酷的事。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jiehun/11526860.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12-02
下一篇2023-12-02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