斯诺登的电影叫什么名字?

斯诺登的电影叫什么名字?,第1张

剧情梗概:

故事要从1928年的中国讲起,这是一个对于中国***来说是一个黑暗时期,当时有着数十万人因为是共党、通共人员的罪名被抓被杀。此时,美国有志青年埃德加·斯诺正通过旅行来到了中国,为了在中国谋求生计,他选择了当一名记者,要求是必须写一些赞扬当时中国统治者的文章。然而,出生牛犊不怕虎,斯诺拒绝了这一要求。

期间,他对中国现状和革命进步人士的一些如实报道,赢得了许多革命者的友谊同时也激怒了当时的统治者。斯诺自此成为了统治阶层的眼中钉肉中刺,受到大大小小的政治迫害。后来斯诺进一步被革命思想影响,他萌生出采访革命***的想法,为此他在宋庆龄等人的帮助下,成为第一位到达中共革命苏区采访领袖毛泽东的记者。

期间,他通过采访内容撰写了著名的采访语录《红星照耀中国》。1941年,因为由于揭露了国民党蒋介石在皖南事变中的阴谋,斯诺被驱逐出境,回到美国。

时间来到了1971年,新中国已经成立,斯诺则再次成为了中美两国的信使,他来到中国访问并且再次见到了毛泽东等多位国家***。在中美建交前不久,斯诺登去世。

21世纪刚开始的时候,美国中情局曾经开启了一项秘密的计划,这个计划的名字叫做“棱镜计划”,这个计划就如同一面棱镜一般,折射出多个信息源。他们会从各个国家去挖取数据,对人进行一次又一次的监听活动,听起来这个计划就给人有一点恐怖的感觉。

作为一个霸权主义的国家,美国一直都觉得这个计划是有必要的,所以后来他们就把这个计划开设了很多年,但是让人没有想到的是,最后有一个人揭穿了他们的计划,甚至差点让他们的功亏一篑,他也受到了美国的方面的打击,但是好在他在这些打击之中,还是勇敢逃到了其他的国家,并且也过上了自己新的生活,活出了自己新的风采那么今天我们就来看看他的故事吧!

斯诺登出生于1983年6月份的那一个灼灼的夏天,他是北卡罗来纳州伊丽莎白氏的一名公民,他本来能够成为一个间谍,其实也是有迹可循的,因为他家里几代人都是间谍,明面上来说都是中情局美国机构的情报服务人员。这就是所谓的“龙生龙、凤生凤,老鼠的儿子会打洞”。他本来就是跟这些监听监察计划是息息相关的,所以他从小就能够接受比较好的教育,但同时他接受了这些教育以后,他长大以后也必须子承父业,走上自己父辈们的老路。

后来他曾经有一段时间背叛了大家为他选好的路线,成为了一个很厉害的软件系统工程师,并且在软件工程这方面,还是取得了比较杰出的成就,直到他后来被美国的情报局召回,然后成为了一名特工,他在经过中情局的培训之后,接受了很多的锻炼,最后成为了一名顶级的网络技术专家。

这所谓的顶级网络技术专家,其实也就是个名头,意思就是说他现在是一个黑客,而且还是一个会攻击他国网络、并进行间谍侦查技术的一名黑客,而他听起来有这么好的名头,却并没有受到上级领导的尊重。

有一次他在检查网络的时候,突然觉得中情局的网络并不是完美无缺的,而是有一些巨大漏洞,所以他就把这漏洞向上级领导反映了,本来上级领导看到在漏洞以后,应该会表扬他发现问题很快,而且及时能够解决,但是这领导却非常生气,说明明就没有什么问题,还说他的身份没有这么高,不应该去窥探这些问题,这就让斯诺登觉得有点心灰意冷,就不愿意再在这个地方呆下去了。

后来斯诺登还无意间发现了一个秘密,这个秘密更是让他对中情局感到心灰意冷。因为他意识到,中情局一直在监听很多人,而且这些人都是普通的百姓,并不是很高端的人,他觉得很没有人道主义,就像是美国赤裸裸的窃听着每个普通人的命运。

在2013年的时候,他终于把这个秘密说了出来,跟着一位作家、一位进步青年一起,把秘密大白于天下,发在了英国的一个报纸上,在这件事情曝光以后,让很多人都觉得大吃一惊,谁都没有想过,自己的生活可能一直都在别人的掌控之下,大家都觉得十分的后怕。

斯诺登虽然被很多公民称呼为英雄,但是也让很多人觉得他背叛了美国,所以他当时在美国被列为了一个追捕人员,他所在的酒店都被特工给团团围困住了,后来他经过了30多天的不停的逃跑,最后来到了俄罗斯,俄罗斯给了他居住的权力。

现在的斯诺登已经慢慢度过了之前的那些阴影,而渐渐的恢复了正常且平静的人生,而且在俄罗斯的时候,他的居住权从一年慢慢变成了三年的居住权,看来俄罗斯是确定要保护他了。

在2016年的时候,斯诺登又开始追求自己的音乐理想,还打造出了一首钢琴单曲,看来离开了恶魔的爪牙,他的人生开始变得非常丰富,从一个很普通的软件工程师,到后来的中情局特工,现在又成了一个音乐玩家,他是把自己的人生过得畅快潇洒,其他人难以望其项背。

2013年5月20日,美国29岁的中央情报局技术分析员爱德华·斯诺登,以病假为由离开夏威夷来到香港。

6月4日,英国《卫报》资深作家格林沃尔在香港某酒店采访了斯诺登。斯诺登以前CIA特工的身份,揭露美国国家安全局一个代号为“棱镜”的秘密项目。这个项目要求微软、雅虎、谷歌、苹果等在内的9家国际网络巨头,和美国国家安全局签订秘密协议,允许CIA秘密监听美国公民的通话记录、电子邮件、视频和照片等信息。

(爱德华·斯诺登)

6月5日,《卫报》率先刊发了这个重磅消息。随后,《华盛顿邮报》接着跟进,详细报道了美国政府如何窃听民众的私人电话、互联网信息以及邮件内容等。

消息一出,全世界为之哗然。在一向标榜人权和自由的美国,政府居然肆无忌惮地监听公民通讯信息,甚至入侵包括德国、韩国在内的多个国家网络设备。一时间,美国民主自由的形象轰然倒塌,招致国际舆论的如潮谴责。

6月23日,斯诺登被美国政府定性为“叛徒”,遭全球通缉。在经过一番权衡后,斯诺登决定离开香港,前往俄罗斯。美国人只好尴尬而无奈地目送着他登上飞机。

在俄罗斯谢列梅捷沃机场,斯洛登滞留了39天后,普京决定收留这个无家可归的孩子,同意了他的政治避难请求,给了他为期一年的临时庇护。

2014年8月7日,俄罗斯又做出决定,向斯诺登提供了3年的居住许可权。2017年8月,俄罗斯外交部发言人在回应“美国要求俄罗斯引渡斯诺登”传闻时,对外宣称再次延长斯诺登的居留许可,有效期到2020年。

(普京)

那么,斯诺登究竟是一个怎样的人?为什么他会选择揭露美国“棱镜”计划的丑行呢?

实际上,斯诺登的学历很低,甚至连高中都没有毕业。他15岁时就读于阿伦德尔高中时,因一场疾病终止了学业。一年后,斯诺登进入了一个毫无名气的社区学院,主修电脑课程,这为他后来进入美国情报机构奠定了基础。

2001年,斯诺登的父母离婚,他和母亲搬到了马里兰州埃利科特市生活。这段时间里,斯诺登整天沉迷电脑,疯狂地爱上了电脑游戏,软件制作等。

2003年,伊拉克战争爆发后,20岁的斯诺登报名参军,但在一次训练中严重受伤,不得已退役回家。2006年,斯诺登凭借着退役军人的身份和一手过硬的电脑技术,成功挤进美国中情局。这对于一个连高中都未毕业的年轻人来说,无异于天上掉馅饼。

一年后,斯诺登被中情局派往日内瓦,负责计算机网络安全维护,从而接触了大量中情局的机密文件。特别是美国政府肆意窃取私人信息的黑幕,让斯诺登极为愤怒。2009年2月,斯诺登从中情局离职,来到了美国国家安全局,最终发现了美国政府大规模的监听活动。

在经过一番激烈的思想斗争后,斯诺登决定将美国政府无视公民权益、侵犯个人隐私的丑行公之于众。

(伊拉克战争)

到现在为止,斯诺登已经在俄罗斯度过了整整7年,这期间,美国政府就没有想过将他带回美国,或者直接从肉体消灭吗?

一般来说,像斯诺登这种情况,美国人能做的不外乎两种:一是将他引渡回国,二是秘密暗杀。

引渡肯定是不可能的,这得走正常的法律程序,主动权完全掌握在俄罗斯手里,既耗时耗力还达不到目的。更何况斯诺登事件已经上升到政治和外交层面,单纯的司法程序是走不通的。

那么,美国人剩下的唯一方法就只有追杀了,争取在肉体上消灭斯诺登,这一招能实现吗?

首先,在整个事件初期,美国人是无法刺杀斯诺登的。

在“棱镜事件”初期,美国情报机构肯定想到过暗杀斯诺登,纵使美国人十分擅长暗杀活动,但并不等于他们就能手到擒来。

由于斯诺登本人就出身中情局,对他们的暗杀套路十分熟悉,在各方面加强了自身防护,采取了极端的防范措施。

他不但将自己的电脑进行了硬件改造,加入了大量的防监控芯片和设备,还在手机上使用了最为先进的安全通讯软件,可以实现防截屏、阅后即焚、双向消息自毁等功能。这些保密措施让美国人很是抓狂,根本找不到斯诺登藏身何处。

俄罗斯的特工也是世界闻名的,他们当然会对斯诺登实施全天候的贴身保护,这必定会让美国人焦头烂额,无处下手。

(特朗普和普京)

其次,美国人不能暗杀斯诺登。

在美国人眼中,斯诺登是“叛徒”,欲除之而后快。但在其他国家眼里,斯诺登无疑是英雄,他毫不留情地撕下了美国人的伪装,将他们的窃听丑行暴露在全世界面前。如果斯诺登莫名其妙地消失,所有人都知道是美国人干的,这对美国的所谓“大国形象”是一种损伤,美国人不会为了一个斯诺登冒此风险。

再次,美国人现在也不想追杀斯诺登。

众所周知,斯诺登尽管爆出了不少猛料,但他始终是美情报机构的边缘人物,手中掌握的核心资料较少,其价值也并不高。

而且在长达7年的时间里,斯诺登该说的已经说完了,该透露的也已经交底了,美国犯不着为了这个失去价值的人劳神费力地去追杀,进一步损伤美俄两国的关系。

所以,现在的斯诺登,对于美国人而言,唯一的想法就是能尽量让他得到惩罚,以挽回一些颜面。即便美国人将斯诺登成功缉捕回国,还得面对国内气势汹汹的舆论纷争,能不能将他绳之以法,还得看国内民众的脸色。

对于俄罗斯而言,斯诺登已经彻底沦为鸡肋,留下来没有价值,送给美国又显得不仗义,还会落个卸磨杀驴的口实。他唯一的价值恐怕就是在今后的美俄引渡谈判中,可以做为一个筹码使用而已。

所以,斯诺登事件已成过去式,美俄双方都不会太在意他了,美国更不会赶尽杀绝地追杀他了。这不,前段时间媒体还爆出,普京想将斯诺登作为“礼物”送给特朗普,为改善两国关系做点努力呢。

(参考资料《“棱镜门”事件》等)

2014年10月10日,爱德华 斯诺登再度爆料,披露美国国家安全局(NSA)最高级别的“核心机密”行动,称NSA在中国、德国、韩国等多个国家派驻间谍,并通过“物理破坏”手段损毁、入侵网络设备 。

NSA对中国的监控项目还获取了中央情报局(CIA)、联邦调查局(FBI)和国防情报局(DIA)的支持,这主要得益于“鱼鹰哨”项目带来的的跨情报系统合作。要问“鱼鹰哨”是什么,还得提起“老鹰哨兵” 。

从斯诺登曝光的机密文件可看出,美国国家安全局不仅通过网络远程监控,还通过“人力情报”项目以“定点袭击”的方式挖取他国机密。斯诺登的最新爆料再次证实,美国是世界上头号网络窃密者和攻击者。多年来,美方倚仗自己所掌握的核心技术和全球互联网基础设施,持续不断地对外国政府、企业、个人进行大规模、有组织、有预谋的网络窃密和监听活动 。

2015年2月19日,英国《卫报》报道,美国中央情报局前员工爱德华·斯诺登披露的资料显示,美英两国的情报机构入侵了世界最大的手机sim卡制造商金雅拓公司 ,从而可以不受限制地访问全球数十亿部手机。

2015年5月24日,斯诺登爆料网站“截击”以及加拿大广播电视新闻共同披露称,美国“棱镜”计划披露者斯诺登提供的文件显示,美国及其盟国的情报部门计划拦截智能手机与谷歌应用商店之间的数据连接,以达到用恶意软件感染手机、获取手机用户信息的目的。 美国国家安全局承包商前雇员斯诺登日前在接受媒体采访时指出,英国情报单位政府通信总部大量投资的新科技可以侵入民众的手机窃取个人资料信息,而当事人完全浑然不知。

目前流亡俄罗斯的斯诺登(Edward Snowden)接受英国广播公司(BBC)访问时指出,政府通信总部(GCHQ)可以通过传送一个加了密码的简讯到要跟监者的手机里,再借此拍摄照片和窃听。

斯诺登说,英国政府通信总部与美国国家安全局都大量投资可以“骇入”智能型手机的科技,“他们要掌控你的手机”。

他说,英美情报单位通过这些新科技可以开启或关闭手机,同时拦截信息,而手机的主人浑然不知,如果手机放在当事人的衣服口袋,情报单位可以打开麦克风,窃听附近所有的对话,即使手机是关机状态,也可以远距离将它打开。不仅如此,情报单位还能通过智能手机找到持有人所在的位置,而且相当精准。

在访谈中,斯诺登并未指控英国政府通信总部或美国国家安全局利用这项新科技大量收集民众的私人通信数据,但提醒民众注意。政府通讯总部不愿对斯诺登的爆料内容发表评论。

主演:约瑟夫·高登-莱维特 谢琳·伍德蕾 梅丽莎·里奥 扎克瑞·昆图 汤姆·威尔金森 瑞斯·伊凡斯 尼古拉斯·凯奇 爱德华·斯诺登 斯科特·伊斯特伍德 罗根·马歇尔-格林 蒂莫西·奥利芬特 本·施耐泽 勒凯斯·斯坦菲尔德 乔莉·理查德森 杰米斯·巴特勒 帕克·索耶 克里斯蒂安·孔特雷拉斯

别名:

导演:奥利佛·斯通

编剧:基兰·菲茨杰拉德 奥利佛·斯通 卢克·哈丁 安纳托利·库齐利纳

年份:2016

地区:美国 德国

语言:英语

片长:134分钟

上映日期:2016-09-09(多伦多**节) 2016-09-16(美国)

类型:剧情 惊悚 传记

剧情介绍

斯诺登2004年应征入伍、后被派遣到伊拉克战场,因不幸在训练时双腿受伤,斯诺登退役回国后应聘加入中情局。之后,他又进入国安局工作,并意外发现政府在“9·11”事件后对公民电话和社交网络实施大规模监控计划,于是泄露了大量机密文件。事发后,斯诺登遭当局通缉,便逃到香港。此后,他几经辗转逃至俄罗斯寻求庇护。

楼主想问的是斯诺登吧 斯诺登是一名美国中情局的职员,同时还负责美国国安局的一个秘密项目。这个项目是美国在监视自己的公民,包括所有的日常通信和上网都被美国政府监视了,而且这个秘密计划还涉及了很多美国很有名的大公司,比如我们都知道的苹果、谷歌、雅虎facebook这些公司都参与了这个监视计划。现在斯诺登作为这个项目的技术负责人主动把这个绝密计划曝光给媒体,也就是把美国政府最机密的东西都曝光了,然后斯诺登现在跑到香港暂时避难。到香港后斯诺登又透露了很多秘密给媒体,说美国政府连续几年都在攻击其他国家的网络,还入侵中国的网络,窃取各种情报。

美国准备要通过引渡条约把斯诺登引渡回美国受审,但是香港方面还在走法律程序,到底会不会被引渡还不知道,因为还有很多不确定因素。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jiehun/11565930.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12-03
下一篇2023-12-03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