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关键词: 水族 文化 端节 卯节 丧葬习俗 婚姻习俗
论文摘要: 水族是我国少数民族之一。在水族人民的社会生活中,酒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水族在特定的生存环境、社会历史背景和风俗习惯的影响下,形成了一种独特的酒文化,主要表现在节日、丧事、婚姻习俗中。
水族自称“虽”,汉语译称“水”,是全国少数民族之一,也是我国古骆越人的后裔,ol(r}s})有着古老的文字《水书》、历法《水历》。水族现有人口40余万,主要分布在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的三都、荔波、都匀、独山以及黔东南自治州的榕江、丹寨、雷山、从江、剑河等县,以三都水族自治县境内最为集中。(zlcr}3)水族人民喜食糯米,除一部分做成糯米饭,大多都是用来酿制糯米酒。水族的酒味美甘醇,特别是三都水族自治县九吁地区的九吁酒,更是远近驰名。在水族地区,不论是丰富多彩的民族风情,还是各种各样的独特风俗中,酒都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甚至在人生历程中,水族已经把酒当作一种标志,用以象征人的生命从一个阶段步人另一阶段。酒伴随着水族人走过出生、婚嫁、死亡的各个阶段,贯穿了水族的历史进程。
一、水族端节和卯节中的饮酒习俗
(一)酒与水族端节
端节,水语称为“借端”。“端”,意为“岁首”或端节“新年”;“借”,意为“吃”。因此,端节亦可直译为“吃年”,意为“过年”。水族端节的日期以水历为准,水历把九月作岁首,端节就定在九月初九日,通称“水年’,。f3J(r}s}0)为方便互相走访,水族地区是分期分批轮流过端节。水族端节中,酒是不可或缺的。
端节当天凌晨五点左右,水族村民就开始煮韭菜包鱼和糯米饭,煮熟后端到祖宗灵位前的酒桌上祭祖。
酒桌的四面都要摆满酒杯,酒杯比来贺新年的人数只能多不许少,意为讨个好兆头。天亮后,整个族人就挨家挨户去贺新年,水语叫“幼端”。每到一家,大伙按辈分依序在酒桌前围成圆圈,每人都用右手把自己的酒杯或酒碗举到右边族人的嘴旁,大家同时喊一声“秀”,便从主人家开始喝,而且喝酒的人必须干杯,然后在大家“秀”的喊声中把自己酒杯的酒倾入下一个人嘴里。这就是水族的“转转酒”。
有些少数民族也有喝“转转酒”的习俗,一般是一个人只喝一VI就把已喝过的酒杯传递给下一位。水族的“转转酒”则不同,虽然也是以传递的方式饮酒,但是每个人的手上都必须有一杯酒,左侧的人将右手所持的酒杯送到右边的人的嘴边,杯到酒干。水族人挨家挨户喝完贺年酒后才回家接待客人。在水族的端节中,这种“转转酒”不仅仅限于族人内,迎接远方的客人进家门后也会以最能表达心中热情的“转转酒”相待。
水族端节中喝“转转酒”这种习俗是水族先民们“一人获取、众人共有”这种氏族社会公有分配制度的一种表现形式,可增强民族的亲和力;这还与水族先民们在长期的历史进程中共同抵御自然灾害和外族侵略的生活方式有着直接的承继关系,也是一种追忆民族文化传统的重要方式。今天,水族端节中的饮酒习俗已成为一种聚合民族和凝结人心的重要方式。
(二)酒与水族卯节
水族“卯节”和“端节”事实上都是过年,按传统一向是过端节的地区不过卯节,过卯节的地区不过端节。卯节,水语称“借卯”,意为吃卯。水族卯节的日期也是依据水族历法来推算的,具体的日期是以水历九、十月(即阴历的五、六月)内的卯日分四批过节。水历十月,水书中称为“绿色生命最旺盛的时节”,辛卯日则被称为“最顺遂的日子”。卯节的分批是约定俗成。头三批卯节在荔波境内,第四批卯节,除三都水族自治县的九阡、水各、周覃外,荔波的岜鲜、水维、永康等乡的水族人,也在这最后一批卯日过节。
卯日那天,各村寨的人们都会在村寨门El隆重接待亲朋好友,在村寨门VI都设有“拦门酒”。水族的“拦门酒”由三到五个年轻的姑娘主持,客人一到寨门口,姑娘们立即为远方来的每个贵客敬上一碗“拦门酒”,然后再由青壮年上前把客人迎进家中。水族待客一向有“以酒为尚,以醉为乐,以醉为荣”的观念,所以在卯节中,也会像端节一样,用最热情的“转转酒”待客,总之都要让客人尽兴,醉酒的越多,主人越觉得光彩。
酒足饭饱后,各村寨的人们身着盛装从四面八方赶往卯坡对歌。这一天,不仅过卯节的水族村寨青年人要上卯坡对歌,就是不过卯节的外寨的男女老幼也会赶来参加盛会。在卯坡的树丛中、草地上、山石旁,青年男女各自寻找自己中意的人对歌,歌词均为即兴演唱,主要内容是青年男女互相倾诉爱慕之情,若情投意合,即可相约成婚。这是卯节受到水族青年男女欢迎的一个重要原因。
二、酒与水族丧葬习俗
水族是一个非常崇拜祖先的民族,存在灵魂不死的观念。生前好酒、喜酒乃至嗜酒如命的亲人去世后,仍要让他一如其生地在另一个世界里也能畅饮美酒。因此,水族在老人去世后,祭品中酒是必备之物,而且都是自家酿制的米酒。在三都水族自治县九阡地区,无论家庭是富或穷,老人在60岁左右就特地亲手酿制一坛酒,然后以土坛密封窖藏,直到老人离世的那一天才由子孙取出让亲人和近邻品尝。
老人活得越久,酒窖藏的时间越长也就越甘醇香冽。这不仅仅是单纯的一种物质享受,还包含着水族人希望延年益寿的文化心理。
出殡之日,亲戚朋友来奔丧所携带的物品中,最重要的也是酒。酒的数量多寡不等,依据奔丧人与丧主的亲疏关系而定,多至数十斤,少至一两斤。奔丧人把酒瓶或酒罐放在棺材前的桌上,若酒太多,则倒人一个大缸中,以便取酒招待客人。但亲戚带来的酒不能全都倒完,在酒罐或酒瓶里至少要留一点酒。因为在免除生者对死者的惧怕心理和寄托对死者的美好愿望的祭悼仪式中,水族人意识上的酒已经具有超现实的幻化功能,奔丧携酒既是出于避邪逐煞的心理,也是对主家的一种祝福,在酒罐里留点酒也是一种祝福,是丧主对亲戚的一种祝福,祝他们年年余酒。可以说,强烈的群体意识是水族的心理特质之一,这一心理特质在丧事活动中表现尤于明显。
在出殡之日水族还有一个特别的风俗,那就是在唱祭歌时给歌手倒酒。这种倒酒方式也很讲究。
在所有亲戚奔丧结束后,丧主从家中搬出一张四方桌,摆放在选好的宽阔的场地上。酒桌中间摆放爆米糖一斤、白糖两包、豆腐两块、橘子和苹果各一盘。男女歌手各坐一边后,丧主在歌手面前各置五杯酒后,又在桌子边空缺的位置全都摆上酒杯,并倒满酒,以供听众饮酒。待吉辰一到,孝家立即倒酒,倒酒的同时歌手开始唱水族祭歌。倒酒的顺序非常讲究,孝子先倒第一杯酒,之后是孝女及孝主的儿媳妇、孙子,最后轮到血亲的表哥。水族丧事中的这一种习俗也反映一种文化心理,他们很重视孝道,请歌手唱祭歌一方面表明尊重长者,另一方面也是用歌声来寄托心中的哀思。
三、酒与水族婚姻习俗
在婚姻中,酒作为许多民族倾心爱好的特殊饮料,体现出重要的媒介功能。作为拥有悠久的酿酒历史的水族,酒更是贯穿婚姻的整个过程。
(一)提亲酒和定亲酒
水族青年有恋爱的充分自由,但不论是否自由恋爱,想要结婚的时候,都必须察告父母,由男方父母请媒人到女家去提亲。L61(})水族的提亲过程很复杂,就算是双方都已经中意,至少也要去提亲三次。
第一次提亲时媒人所带礼品是四个红糖,第二次提亲所带的礼品是:四个红糖、五斤酒、五斤肉。前两次提亲都会遭到委婉的拒绝,而媒人一般都会预料到这样的情况,所以还需要精心准备第三次提亲。第三次提亲所带礼品有:全新的一个篮子(内装红糖10斤、糯米五斤、手镯一对、银项圈一个,摆放的顺序是糯米在底层,手镯和银项圈第二层,红糖在最上层)酒(至少10斤)、肉(至少五斤)。 按照水族习俗,第三次提亲议定婚约之后就吃定亲酒,主要是约定吃大酒的日子。吃定亲酒的时候,女方会明确交代男方须准备的礼品:手镯一双、银项圈一根、红糖至少50斤、糯米30斤、酒一坛(100斤)。
可见,无论是在水族的提亲还是定亲中,酒都是必不可少的。
(二)迎亲中的酒
按水族婚姻习俗是结婚前一天晚上男方就要派迎亲队伍到姑娘家去,而且出门的时间还要请懂得《水历》的水书先生选择吉时。
迎亲时男方所带聘礼:一坛酒(约100斤)、一头猪(约200斤)、红糖(约80斤)、糯米(约80斤)、手镯一双、银项圈一根。结婚时,男方所带礼物中,最重要的就是酒,无酒不成礼。
迎亲队伍到了新娘家家后,新娘家立即杀猪,第一次酒席正式开始,喝酒吃肉都很随意,没有人来劝酒。等到女方把猪杀好,第二次酒席开始了。这是正席,水族婚姻中的正席跟许多民族都不同,双方的男女必须分桌。
按水族婚姻习俗,酒席至一半的时候,新娘还要到酒桌旁敬酒。新娘首先献给自己的父亲,这叫“感恩酒”。然后媒人会上前来介绍新郎的父亲,聪明的新娘会立即接话:“父亲,从今天起我就是你的孩子了,孩子在这里给父亲倒一杯酒。”这叫“认父酒”。男方父亲干杯后,一般都要把准备好的红包放在酒杯里,然后才把酒杯递过去,表示大红大喜。新娘倒酒的过程中,凡是男方来的客人都会在喝酒后送红包,但新娘的同村兄弟喝酒后不送红包。
次日早晨,新娘家用红糖拌糯米稀饭招待客人,然后才开酒席,开席的同时女方把要送的嫁妆全部拿到祖宗的灵位祭祖。女方嫁妆一般有:水族婚礼服装一件、猪腿一只、糯米20斤、布两匹、布鞋至少巧双、棉10床、衣柜一个、马一匹或牛一头。
到了双方预定的吉时,双方男人齐聚祖宗灵位前祭祖,然后新郎家派代表上前领新娘的嫁妆,代表人一般都是双方的哥哥。在领取嫁妆之前,双方的男人必须在祖宗灵位前履行一系列庄严复杂的程序,并由此表现出各种各样的饮酒习俗。
1。誓婚酒。首先是双方的哥哥上前来代替新娘新郎喝“誓婚酒”,而且还有一段精彩的对话。
女方哥哥:“你现在把妹娶走,祝愿你们福如东海,寿比南山。不要把她当晒米的木板,不要把她当洗脸帕,不要玩耍她。”(水语汉译,下同。)
男方哥哥:“现在你放心,我接她回去,到我家就如神仙般,一定好好善待她,不会玩耍她。”
然后媒人递上两杯酒,说:“现在你们俩代替新郎新娘发誓了,说话算数,请喝了这杯‘誓婚酒’。”
2.甜酒。喝完“誓婚酒”后,新娘家最有威望的寨老上前问新郎的哥哥饮的这杯酒是甜还是苦,这时候若误答为“苦”,婚事就会立即被取消,对方会认为你嫌弃他家女儿,若答“甜”又得喝一杯酒。这是因为说“甜”便是祝福新郎新娘婚姻甜美,所以不少人戏称为“甜酒”。
3.媒人酒。寨老接着会想方设法给媒人喝上一杯“媒人酒”,口才稍差的媒人喝了一杯又有一杯,所以水族的媒人除了会说还要能喝。
4.舅爷酒。媒人喝干酒之后,寨老又倒酒,面对众人说:“追本溯源,先有祖后有宗,不忘祖恩。有你舅爷才有这些儿女,请舅爷上前喝一杯。”舅爷上前来接酒杯,一般都要谦虚一番之后才喝。
祖宗灵位前的复杂程序结束后,在领取新娘嫁妆的过程中,又涌现出各种各样名称的酒,显现出水族酒文化的浓重色彩。例如在领取衣柜时,衣柜的钥匙在新娘的哥哥手里,去接钥匙的人就要喝一杯酒,名为“钥匙酒”;在领取棉被时,捆棉被的绳子在新娘的哥哥手里,去接绳子的人也要喝一杯酒,名为“棉绳酒”。
5.马料酒和汤锅酒。在酒席结束后,众人一起把嫁妆抬出来,男方的人作好抬嫁妆的准备。这时候,新娘家会派一个口才好的人去拴马的地方等候,而男方也会派出早就安排好的能说会辩的代表前去牵马。马匹旁边会摆上几个四方桌,上面都摆上三个大碗,并倒满酒。男方代表前去牵马的时候,女方代表会以忘记喂马料来为难,并要求男方代表代替马喝下桌上的酒。男方不能拒绝,一旦不愿代替马喝酒就无法把马牵走。这就是“马料酒”。
喝完“马料酒”后,女方代表又以马想上汤锅行去吃汤锅为由带男方代表到预设的汤锅行饮一碗酒,这碗酒名为“汤锅酒”。
水族婚事中前去的牵马的人不是那么容易牵马走的,其中有许多道酒拦着,最有名的莫过于上述的“马料酒”和“汤锅酒”。当然,能说会辩的人代马喝的酒便少点,口才差的人几碗进肚后就牵不了马了,就会闹笑话。水族喝“接马酒”的过程既幽默又能生动,增添了婚事中的喜气,其独特的民族文化氛围使人赏心悦目。
(三)喜酒与酒歌
到新郎家后的酒宴,也分有晌午饭和正席。晌午饭也很随意,并不劝酒。傍晚时分正席开始。在新郎家里,最热闹的莫过于唱酒歌,主要是女人那一桌的对歌。
正席开始后,男方的女歌手先唱第一支歌:“我们三家叫我倒酒,我们四家叫我倒茶,我倒酒也是倒给你们,我倒茶也是倒给你们。提起这杯酒,不知姨娘是否接受?姐与妹共庆哈喂哈喂!”(意译)女方歌手对唱:“坐在你身边应该喝两碗,坐在伯母身边应该喝五碗,喝不得双方都不开心。跟妈学酒学不成,不知哪天才学会。到奶奶身边却让我讲,如果我能讲,我们一起笑。坐在桌边,哪个吝啬?大家一起来干杯!”(意译)众人举杯一饮而尽,然后再接着唱下去。水族婚姻中非常重视唱酒歌,一般都要唱整整一个晚上,而有的地区则连续唱三个晚上,例如三都水族自治县的廷牌乡就有这样的风俗。
四、结语
中国有5000年以上的悠久历史,在几千年的文明史中,酒几乎渗透到社会生活中的各个领域。酒文化作为一种特殊的文化形式,在传统的中国文化中已经拥有独特的地位。神州到处酒飘香,饮酒习俗自古蔚然成风。中国的56个民族中,各民族都有自己的酒文化,而水族的酒文化更是独树一帜。
水族端节和卯节中的“转转酒”、“拦门酒”别有风味,丧事中丧主一家大小轮流为唱祭歌的歌手倒酒的习俗让人对水族的孝道赞叹不已,而水族婚姻中花样百出的酒习俗更是让人开怀大笑。由于特定的生存环境、社会历史背景和心理文化积淀的影响,酒不仅在水族独特的习俗中得以体现,在水族人的Et常生活中也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甚至在接待朋友时,“酒重于肉”,如果客人来到,桌上没有酒,主人就有“不成敬意”之憾,’‘’可以说酒无处不在。拜访以酒为礼,迎客以酒为敬,感激以酒为谢,报恩以酒示情。酒在水族人的交往中所显示的不仅是物质赠馈上的多寡,而且可以借以表达人际交往和精神需求。可见水族丰富多彩的饮酒习俗与民族风情相得益彰,形成了一种独特的酒文化氛围,很值得我们探究。
结婚拦门词怎么说
新郎想要把新娘接走,需要经过伴娘的重重考验,如果想要快点通关就需要多准备一些红包,那么伴娘团们讨要红包结婚拦门吉利话怎么说以下是我为大家整理的结婚拦门词怎么说,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结婚拦门词怎么说 篇1
一、结婚拦门词怎么说
1、一对新人会长久,我要红包有没有。
2、若是您老不差钱,千八百元乐开怀。
3、要想见新娘,没有红包太勉强。
4、若要接走美新娘,大大红包快奉上。
5、夫妻恩爱长厮守,给个红包让我走。
6、新郎若是真有情,给个红包行不行?
7、千山万水寻找她,不给红包怎打发?
8、新郎若从此门过,没有红包不配合。
9、新娘大方又美丽,新郎给了红包才帅气
10、心有灵犀一点通?没有红包门不通。
二、拦门要红包套话
1、鞭炮锣鼓老不停,唯有红包能压惊。
2、新人结婚发大财,我要红包快拿来。
3、身无彩凤双飞翼,不给红包就生气;心有灵犀一点通,没有红包说不通。
4、众里寻他千百度,给个红包不耽误。
5、新郎帅气新娘美,红包不要忘了给。
6、如果再见不能红着眼,至少红包甩我脸。
7、万水千山总是情,给个红包行不行。
8、一块两块是心意,一百两百人缘好。
9、一对新人会持久,我要红包有没有。
10、给一个红包,可祝福一心一意,至死不渝;
给两个红包,可祝福两人同心,白头偕老;
给三个红包,可祝福缘订三生,天生一对;
给四个红包,可祝福四喜临门,事业顺利;
给五个红包,可祝福五湖四海,新婚愉快;
给六个红包,可祝福六畜兴旺,爱意永恒;
给七个红包,可祝福七星高照,子孙昌盛;
给八个红包,可祝福八面玲珑,鸾凤和鸣;
给九个红包,可祝福九九同心,一生一世;
给十个红包,可祝福十分欢快,万事如意。
三、结婚拦门注意事项
1、绝不心软
伴娘们成婚拦门要红包时绝对不能心软,有些伴娘团考虑到新郎太艰难会心软而手下留情,实际上他们只是在软磨硬泡罢了,因而该强硬时一定要强硬点才能拿到红包哦!
2、见好就收
伴娘们拿堵门红包时也不该过火,见好就收才是对伴娘利益最大的方式,而且拦门主要也是图个乐子和喜气,也不是为了赚钱呀!
3、隔空讨红包
不要轻视新郎和伴郎的力气,假如一不小心打开了门他们就会一闯而入,这时候甭说红包了,连颗糖恐怕都拿不到了哦!
结婚拦门词怎么说 篇2一、结婚拦门吉祥词
1、阿妹站在门口,手捧一碗拦门酒;贵客你若进门来,先喝一碗拦门酒。喝下这碗是朋友,不喝你就莫想走;娘家情谊酒中泡,不喝那个不罢休。
2、拦门酒香,拦门酒醇,醉了斜阳,醉了故乡。阿耶,斟满了苗岭的沧桑,盛满了苗家的吉祥。伴着银铃银铃响咯,飘着鼓点鼓点香咯,喝一口阿妹的`拦门酒喂,远方的阿哥哟,谁能不痴狂不痴狂!
二、结婚拦门红包词
1、众里寻她千百度,给个红包不耽误。
2、今天人来这么多,多给红包压压惊。
3、新郎要想进得去,没得红包过不去。
4、给多给少不在意,红包肯定逃不去。
5、再见来不及挥手,总之红包要给出手。
6、心有灵犀一点通,没有红包说不通。
7、想要新娘跟你走,红包就要拿出手。
8、要人必须有态度,红包就是好态度。
9、都说红包是万能,要不你就试一试。
10、如果再见不能红着眼,至少红包甩我脸。
结婚拦门词怎么说 篇3一、拦门要红包话术
1夫妻恩爱长相守,给我红包我才走。
2万水千山都是情,我要红包行不行。
3新郎帅气新娘美,红包不要忘了给。
4祝你们拜年好合,红包赶紧给一个。
5新人结婚发大财,要个红包快拿来。
6红包能解所有事,不信你就试一试。
7祝福现在说一个,红包也得走一个。
8夫妻恩爱到白头,红包也要扔出手。
9新郎今天真的帅,红包也得甩的快。
10祝愿新人长长久久,我要两个红包有没有。
二 、拦门吉祥词
1给一个红包,可祝福一心一意,至死不渝。
2给两个红包,可祝福两情相悦,白头偕老。
3给三个红包,可祝福缘订三生,佳偶天成。
4给四个红包,可祝福四季发财,大富大贵。
5给五个红包:可祝福五湖四海,恭祝新婚。
6给六个红包:可祝福六六大顺,爱意永恒。
7给七个红包:可祝福七星高照,多子多福。
8给八个红包,可祝福八仙过海,珠联璧合。
9给九个红包,可祝福九九归一,一生一世。
10给十个红包,可祝福十全十美,吉祥如意。
迎亲女方的亲友都会象征性的为难一下新郎,让新郎体会娶新娘的不易,珍惜新娘。那么为难新郎的题目都有哪些呢?下面我们一起去看看结婚时候的一些话语。
一、迎亲为难新郎题目
1第一次与新娘确定关系的时间是多久?
2当初第一次表白新娘时候说的表白语是什么?
3用十个字来描述现在,此时此刻的心情。
4最想要对新娘说的话是什么?
5和老婆吵架了,你会选择接受什么处罚。
6让你记忆最深刻的,你心目中新娘的样子。
7说6个放泥进新房的理由。
8谈恋爱来,你们之间记忆最深的事情是什么?
9用一首歌表达你想要对新娘说的话。
10婚后,家里家务谁做,孩子谁带,谁掌握财政大权。
二、结婚拦门酒怎么说让新郎喝
1顺口溜
拦门酒香,拦门酒醇,醉了斜阳,醉了故乡。阿耶,斟满了苗岭的沧桑,盛满了苗家的吉祥。伴着银铃银铃响咯,飘着鼓点鼓点香咯,喝一口阿妹的拦门酒喂,远方的阿哥哟,谁能不痴狂不痴狂。
2必须喝
当然拦门酒本身就具有寓意的,也是一些地方的婚嫁风俗习惯,新郎想要娶新娘肯定是要尊重娘家人的意愿,拦门酒还是要喝的,如果本身不喜欢喝酒或者不会喝的,那么就一点点意思意思。
总结:
迎亲时候女方家的亲友肯定都会给新郎制造难题,但是大家也都知道有度,所以新郎配合新娘家玩笑玩笑,就可以哟,但是面对问题也是要真心回答的。
耒阳传统的婚嫁习俗礼仪繁芜 地域色彩浓厚。封建社会,男婚女嫁讲究门当户对,“姑表婚”、“舅表婚”常见,同村同姓男女一般不通婚。只枫泉乡的观音阁、罗渡乡的白沙等地,同族男女出三代后允许通婚。
婚嫁须听从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婚前,由媒人牵线说合,男女互不见面,只由女方写出年庚交给男方,如男方认为“八字”无“克”,便请原媒传红帖下聘,并给女方银圆或衣料,谓之“订婚”。俗称“传庚”。自此后,逢年过节,男方须向女方送衣服、果包等礼物,俗称“送节”。男方选择良辰吉日,再请媒人将“吉期红帖”连同红包、糖果等礼物送到女方家,俗称“报日”。迎亲时,男方“起亲”,给女方送猪肉、大米、鱼等18样礼品,封红包,多者128个,少者42个。男方雇喜轿一辆,轿门贴红联,男方书上联,女方配下联,轿顶贴“吉星高照”四个字。轿内放公母鸡各一,公鸡归轿夫,母鸡归女家,俗称“离娘鸡”。迎亲是,还要组织仪仗队、锣鼓队。仪仗队24人,手擎高脚,灯笼、旗纹、帐伞等导前,锣鼓队殿后。女方“发亲”时,新婚母女大哭,旁观妇女陪泣。新娘上轿前着青衣裤,青纱罩面,小弟陪轿,轿到男方门首,新娘去青衣裤,青面纱,着大红吉服。新娘到男家门时,要鸣鞭炮,堂官杀拦门鸡,撒盐米谷避煞。门首挂米筛,镜、尺、剪驱邪。新娘下轿时,接亲娘持剪刀向新娘周围转三匝,背新娘出轿,举伞遮盖,不见天,至正堂,新郎斜披红绸,宗伯先生司仪,先拜天地,后拜祖宗,三拜父母长辈,
最后夫妻对拜,俗称“拜堂”。再送新郎新娘入洞房,共饮交杯酒。宗伯先生用红枣撒入红罗帐内,歌唱东、南、西、北、中赞词。女家送亲者,称为“上宾”,男家设盛宴款待,菜料忌姜、葱。席间专人司巾,司茶,司烟酒。上宾回程前,有的地方复开席,酒肴更丰,俗称“吃倒席”。有的兴吃“拦门酒”,各地不一。席后,新郎拜送岳丈及长辈,岳丈要回赠红包,俗称“拜草”。再吹吹打打送上宾回程,上宾回馈赏银。晚上不论男女老少均可入洞房,吃新娘茶,尽情逗戏,谓之“三日不分大小”,忌妊妇、来月经妇女入洞房。最后燃鞭炮送睡。第二天早,新娘向婆婆交“落红”手巾证明是处女。7天后,新郎陪新娘回娘家,俗称“回门”。
新中国建立后,实行婚姻法,男女婚姻自主,婚礼从简。进入80年代,礼仪方面复现古风,同时出现旅游结婚等新式风俗。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