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女儿结婚男方的父母改口费给一万,那女方是单亲家庭给多少的情况如下所示。
2女方是单亲家庭结婚要收多少彩礼
万里挑一那是没有错
你要说到彩礼
在河南的许昌5万内足够了
但是怎么说也要先定下来
在说彩礼
人家都没有跟你定
你就掏钱呀
有这样的事情呀
再说彩礼还是用在你自己家的
我建议你跟你对象商量一下
实实在在的日自己
最好要他向着你
然后跟她家商量最好
因为钱在兜里才是钱
花了就没
绍兴婚礼习俗是绍兴本地老人传承下来的,结婚的风俗习惯,对于结婚的仪式和流程都有着俗成的约定,在订婚、结婚、聘礼各个方面都有习俗讲究,这些习俗对新婚的夫妇都是一种寓意。默认的结婚习俗是新人结婚时需要遵守的约定。
关于绍兴结婚习俗有一些在现在已经不适用,年轻人多选择在酒店办酒宴,结婚的仪式也多是请司仪渲染气氛,交换结婚的戒指之类的做法,老一辈的习俗在绍兴农村的老人口中可了解出大概,我们如果想继承传统的文化礼仪,应该取其精华,弃其糟粕,按照传统办婚礼的仪式,又不封建迷信,过分的拘礼于习俗,下面就介绍一些绍兴结婚习俗的重要部分:
一、做媒是年轻人认识的一种方式,媒婆多是中年妇女,可以在男女双方家沟通传话,如果两位年轻人互相愿意结婚,那么就算两个人结婚的吉日。
二、绍兴结婚习俗中,结婚当天称为“好日”,办的宴席叫“正酒”。好日这一天,男女两家都会大办喜洒,宴请亲朋好友。一般都是中午女方这边办喜酒,宴请的是女方亲友。晚上新娘子接到男方家就是男方设筵,新娘父亲、舅爷和男方父母在正堂前坐首位,新郎、新娘向长辈们和宾客们敬酒。
三、迎娶新娘一般都在后半夜,由男方车队(在以前是坐花轿)到新娘家,新郎要迎娶新娘要经过两道门,一道是新娘家大门,是家中兄长或者亲戚中的同辈男性出问题拷问新郎,新郎答对了才能进门,第二道门是新娘的闺房,由伴娘和新娘闺蜜看着,新郎一般可以派发红包趁机进门迎娶新娘。女方酒席散后,新娘就要上车(轿),这时新娘必须“哭嫁”,新娘哭声和对父母的感恩程度成正比,现在结婚是喜气的事情,新娘一般是落泪不言语。到了男方家就是拜堂,闹亲和敬酒的流程,一切结束后新人的婚礼也就结束了。
绍兴结婚习俗讲究简单又不失热闹,年轻人按照老人流传的俗语办事不仅能够给自己结婚好的寓意,还能宣传中国的传统文化,让我国五千年的华夏文明得已流传!
呵呵 我是搞婚礼摄象的 其实绍兴这个地方是不大 但每个地区的习俗还是真不一样 就象绍兴和上虞或是嵊州 都有区别 绍兴一般都是一天时间的 而上虞有的地方需要2天 象嵊洲有的地方是不拜堂的 至于女孩稼到绍兴就更没什么事 你只要带上你的"军队"就可以了 至于礼节方面我想是入乡随俗了 基本上的礼节有男方长辈会教你们的 岁数嘛 岁数不是问题 只要你们俩好 怎么样都可以 当然现在的长辈还会注重一个生呈八字 呵呵 老顽固的做法 彩礼嘛 更是看家庭了 这个不好说 反正是一句话 给1万 10万 或100万 都是给自己的爹娘 你给的少你爹娘也不会有意见 怎么说这个钱还是在你或你爹娘的手上 到头来还是一家人 何必弄的很难堪呢 对吧 具体建议你还是需要找2个介绍人 代替男女方进行商量 因为这种矛盾我见的多了 都是为了一点鸡毛算皮的小事 <如:鞭炮> 弄的不愉快
好了 说了那么多希望能帮的上你
最后祝福你们
一拜全家好
二拜困难少;
三拜烦恼消;
四拜不变老;
五拜儿女孝;
六拜幸福绕;
七拜忧愁抛;
八拜收入高;
九拜平安罩;
十拜乐逍遥
祝朋友们牛年牛,财源来不休
祝朋友们爱情牛,恩爱到永久
祝朋友们生意牛,富得直流油
祝朋友们学习牛,名列在榜首
祝朋友们事业牛,名利双丰收
祝朋友们做官牛,群众跟你走
乡下的话摆酒席都在自己家门口摆的,或者中午家里,晚上再去酒店。
一般都上午去接新娘,新娘那边的人会难为一下新郎,然后新娘拜别父母,上车去新郎家,新郎家准备的东西就多了,要童男童女,最好年龄相当,但一定要没结过婚的,在新娘接到后举着火把护在新人左右,然后新郎这边年纪大一点的男长辈帮新人铺麻布,新人不能直接踩地的,麻布袋就两三个吧,要一个一个拿上来铺 像接龙那样的,然后到了新房子的客厅里,新娘要做在一个铺红布的椅子上,就新娘坐 新浪没的坐的,同时女方的人把嫁妆搬进新房去,就是些小件的东西,像被子啊,子孙桶啊什么的,然后新人一起到新房里坐在床上吃甜圆子,人后就是招呼女方一起来的亲朋好友去客厅吃点心,新人也要去,因为女方会在带去新房的被子里裹一些糖或者红包,单双数看各地的习俗,这是给那些男方帮忙铺床的阿婆的,她们自己会拿的,新人要离开她们才好拿。
我知道的就这么多,细节什么的要年纪大的人才知道了。
全手打,望采纳。
绍兴婚礼流程是指,在绍兴结婚时的婚礼流程和注意事项有哪些。婚姻大事非儿戏,人生中最重要的时刻除了升职加薪便是结婚这个头等大事了。那么在绍兴婚礼流程上和其他的流程有什么不同吗?如何安排好当天婚礼流程呢?新郎和新娘在结婚当天都需要做哪些事情呢?
任何地方结婚时都会有一些习俗和注意事项,绍兴婚礼流程也不例外;那么在绍兴结婚时,有哪些注意事项呢?
第一便是接新娘,接新娘时难免会遇到闹新娘和伴娘的环节,如果双方都是熟人,乱一点,开开玩笑也可以的,但是如果伴娘伴郎都是彼此不太熟悉的人,加上新娘的伴娘如果是自己闺蜜或者比较贴近的人,那么就要格外注意些,以免给新娘和伴娘带来不少的影响,很多因为闹伴娘太凶而导致两个人的婚礼不太好的事情,毕竟是喜事,能避免就避免,成年人做事情还是需要分寸的。
第二个便是接亲回酒店路上,任何地区在接到新娘回酒店路上都会有乐器和鞭炮,行人和路人便知道这是结婚了,有喜事。而一些年纪大的或者小孩子们就会前去拦车讨要喜糖;因此需要提前备足香烟和喜糖,让周围的人一同感受喜庆气氛,切勿小气或者闹误会事情出现。
第三便是在酒店中,招待宾客时,绍兴婚礼路程中也一样需要在酒店门口迎接宾客;作为新人,无论来者什么身份,都是前来贺喜,为新人祝贺的,需要热情招待,很少新人表示当天很累,笑的面部僵硬,就是因为笑脸迎客,让客人感受到新人今天的喜庆日子。第四便是遇到餐饮上特殊要求的客人,如果条件允许提前和厨房说明,并安排妥当特殊位置,事后及时问候,是否已安排妥当。
最后绍兴婚礼流程上,新人肯定比较疲惫,如果条件允许在稍用餐后,可以适当找酒店要个包间,休息20分钟,给彼此一个喘息的机会,毕竟宴席结束后,还需要送客,和酒店洽谈等事宜,结婚当天事情多而杂,如果有些事情能给朋友或者家人去办理,就放手安排,自己能做的就是结婚当天表现好,和新娘美美的享受属于两个人的独特时刻。
通行婚俗
旧时,绍兴有指腹为婚习俗。清末民初,此俗虽基本绝迹,但将儿女自幼许字者为数不少。男女婚事大多由父母包办决定。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大力宣传贯彻《婚姻法》,男女青年取得婚姻自主权,但事先多征求父母意见。
婚姻,一般经历做媒、订婚和结婚等阶段。
做媒 旧时,绍兴有以说合婚姻为业之中介人,多为中老年妇女,俗称媒婆,亦有尊称大媒太太者。间有男性媒人,俗称媒公、大媒先生。媒人平时十分留意小官人(未婚男子)、大姑娘(未婚女子),遇有年龄、财产等条件相当者,即于男女双方游说。上虞等地俗为:媒人至男家先行试探:“我来向××官人讨杯糖茶吃吃。”主人如同意其为媒,则泡糖茶以待,并付予“媒条”。媒条以中介人口吻书有“××老爷令郎年××岁大吉”字样。若小官人之叔伯较其父有声名,则改令郎为令侄。即男家以最具身份者出面托媒。开媒条之时,须择逢双之黄道吉日,且日支须与小官人生日相合。媒条字数须成双配对,书写不得错漏。
男媒取得媒条后,约女媒同去女家。如女家愿开媒条至男家,则为女家允婚之非正式表示。女家所开媒条格式与男家同,仅将令郎改作令嫒。媒人见女家开出媒条,即取出随身所带书有“茶仪”字样、内装钱币之红封筒送给女家,俗称收茶钱。
订婚 男女双方经媒人撮合,略有头绪后,即须“合肖”。旧时以为生肖不合则不能相配,如龙与虎、蛇与鼠均会发生争斗,鸡与犬、羊与鼠均素不相和,虎羊相配会“羊落虎口”,羊鼠相配会“羊鼠俱休”等等,因而忌通婚。男女年龄相距及属相亦有忌讳。男女年龄相差六岁称“大六冲”,相差三岁称“小六冲”。“小六冲”尚可,“大六冲”则忌婚配。绍兴有谚云:“男子属羊闹堂堂,女子属羊守空房”,以为男子属羊命佳,女子属羊运舛,以致男子多不娶属羊女子为妻,属羊女子或嫁命“硬”男子,或屈为“填房”。此俗表明旧式婚姻不仅须门当户对,恪守父母之命,媒妁之言,且须获得迷信认可。
昔日,绍俗同族不许通婚,同姓亦不能联姻。金、刘两姓虽不同姓,但据称金姓来自刘姓,故金、刘两姓亦不得通婚。新昌袁、吕两姓为世仇,通婚视为有违祖训。
男女双方如合肖,且均愿意结亲,即须互相送帖。订婚吉日由女方拣送,婚日则由男方择定 。女方拣定吉日后,男家出“求帖”,连同“拜帖”送至女家;女家则出“允帖”,连同“ 拜帖”于当日带交男家。拜帖书有“全福”或“正肃”字样,落款为“忝姻年家眷愚弟×××庄敬顿首诚拜”。求帖除书“全福”或“正肃”字样外,另附“敬求台允”四字大红签条一纸。允帖与求帖相同,但签条上改写“敬遵台命”。
男家送帖时,须随送荔枝、桂圆、核桃、红枣、莲子、松子、百子糕、榛子、桐子、青豆等“十全果”。女家循例收受大部礼物。女家出“允帖”后择日,男家“发盘”(即送彩礼),过礼订婚。
男家发盘有“头盘”、“二盘”、“三盘”之分。头盘彩礼,为姑娘身价钱,含有偿付女家养育费之意。一般按女子年龄计价:清道光前,“越风,贫女许字,婿家聘以钱,按女齿每岁贰仟文”计;清同治后,“女稀,钱增数倍”;民国8年(1919)前后,绍兴“女子每岁须洋钱六元,至少四元”;1949年,“订婚付的聘金,在乡下有以一石米或石半米合女人一岁”。范寅《越谚》“发盘”条云:“结婚姻行聘盛,备钱银、绸缎、喜花、红帖、钗镯、粘果、结果、响果、鸡鹅、鱼肉、船亭、果亭、茶架、花雕酒、拜柬而往”。女家收下彩礼,回赠龙糕、凤饼、袍褂料子、文房四宝、锡酒壶等物。礼品中,男家必备花雕酒,女家必备茶叶,故有“男酒女茶”之说。此礼仪,即“三茶六礼”。新昌、嵊县等山区农家贫女订婚,男方一般准备一篮外货、两壶老酒及少量聘金,由媒人送至女家即可。
男家发送头盘彩礼后,即向女家“请庚”,请问女方生日时辰,再将男女双方生辰送至择日店,请星相家排“八字”,拣定“安床”及“合卺”吉日。请庚时,男家备两份红全帖及一对提盒送至女家。红全帖亦称拜帖或求帖,只是求帖书有“敬求淑造”字样。提盒内盛湘莲、白糖等“茶料”。女家循例璧还茶料,将拜帖与允帖送至男家。
此后,男家发送二盘彩礼至女家,用于置办嫁妆。礼仪与发送头盘时大致相同。所送帖为红绿帖,分别书安床与合卺日辰,格式通常为“谨詹×月×日×时安床(或合卺)大吉”。同时,男家须送成双“缎头”(绸布料子)、“衣折”(成衣)等彩礼。
少数男家头盘、二盘同时发送,俗称“随盘进”。
结婚前夕,男家须送三盘彩礼,用于女家置办喜酒。女家如高堂健在,男家须致送孝敬钱及礼品。花轿临门迎娶时,男家还须送“开门钱”、“上轿钱”等。贫素之家有以下几种节省聘金办法:
以劳动力代聘金。经媒人从中周旋说妥,并立下条规:男方须至女家无偿劳动若干年,期满男家不必筹办彩礼,只须张罗一笔结婚时所需费用即可完婚。
调亲,即换婚。双方各将女儿许配对方为媳,藉此省却彩礼及节约婚礼费用。
老亲结亲。旧时,此俗普遍流行,多为姑表、姨表、舅表亲联姻。除为增强戚谊,亦可少花彩礼,但近亲结婚,常祸延后代。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改革婚姻制度。男女青年虽多自由恋爱,自主结婚,但大都仍赖介绍撮合。80年代,共青团、工会、妇联、街道办事处、居委会等团体、机构组织婚姻介绍所,为男女青年乐当“红娘”。恋爱成熟,即至当地政府登记,领取结婚证书。旧时婚姻陋习基本不存,但婚时大办酒席之风甚炽,靡费之习未止。
结婚 旧时,新人眠床之棕棚暂用木棒搁架。婚礼前,男家须择吉“安床”,即于吉日拿去木棒,使棕棚落榫。绍俗,新人眠床不可空,自安床之日起至结婚之日,新郎或陪郎均须睡新人眠床。陪郎须为童男或夫妻双全之族中男姓。
女子出嫁前,女家即发送嫁妆至男家。嫁妆中梳头桌等称方件,脚盆等称圆件,并须有火熜等铜器,饭锡锅等锡器,彩瓶等瓷器及首饰、衣箱等。除首饰等少数 嫁妆于婚日随花轿送至男家外,大部分嫁妆均由执喜役者(俗称“行郎”)用“眠桥”或船先送至男家。行郎多为男女双方亲友、佣工,人数视嫁妆多少而定,但务必成双。
婚前,新人须举行�淴浴仪式。仪式由两位夫妻双全、多子多女之夫妇主持。一人手拿砻筛,上放红色喜果、鸭蛋,下接大脚盆,另一人以热水自砻筛淋入脚盆,再以毛巾浸盆内热水,绞干后让新人揩拭,如此重复三次,仪式即算完成。
同时,男方须剃头。先点烛,供茶食。理发匠进门须恭喜道贺,口念“七子保团圆”或“十全如意”等吉祥语,并拔下7根或10根长发,挽成花结,准备送至女家。女方则须“开脸 ”,雇用老嫚用纱棉线绞除脸上汗毛。开脸时,亦须拔下7或10长发,与未婚夫之长发混合搓线,扎于发髻,称“发线”,为结发夫妻象征,系妇女珍贵之信物。
婚前一日,男女双方均须祀神(俗称祝喜福)、祭祖(俗称请大人羹饭)。祀神礼仪与祝福相似,但唯新人及主婚人朝拜。祭祖礼仪与平时相同,但最后跪拜者应为新人。
绍俗女子出嫁,必用彩舆。不坐花轿者多为妾或再醮之妇。花轿顶有“五岳朝天”的锡制饰物,遍置灯彩,嵌空玲珑。花轿多向轿店租用,每逢嫁娶之日,必先期赁定。
男家在发轿迎娶前,须请两位夫妇齐眉、儿孙绕膝之长者作“福星”、“禄星”,至花轿内借烛光以镜映照一遍,再以满燃檀香之熨斗熏轿,俗称“搜轿”,意在驱逐轿内妖魔鬼怪。
男家发轿时,新郎身穿吉服至门口向花轿作三大揖,以示恭送,称“送轿”。迎亲仪仗队伍,轿前为对锣、铳手、吹鼓手,后有行郎手执各种灯伞、红绳束腰之木柴(俗称膛柴)等,并有乐队随行。女家收受膛柴后,换上红绳束腰之木炭送还男家,即所谓“柴新郎炭新娘”,取人财两旺之意。绍兴城内有以“五福”、“大庆”、“宝�”、“长安”、“万安”、“福禄”等吉语命名之桥,花轿自男家抬出,须绕道至少抬过其中两座桥,方至女家,以博吉利。俗以花轿与花轿不得迎头相遇,故迎亲队伍前面、手持肩头灯之两行郎,不仅带路,且负有设法回避其他花轿之责。花轿不得途中停顿,且前进时必奏乐,转弯时必鸣锣,过桥时必放铳,为驱邪亦为显示隆重。俗称结婚为“小登科”,即使官员亦须让道。
花轿临门,女家有“哭轿”之俗。除惜别外,尚有为免新娘所产子女致哑之意。
男方迎亲队伍临门前,女家须请两位“顺流”妇女将新娘衣装入箱,称“叠箱”。送嫁老嫚为新娘梳太婆头、穿耳嵌等,此举均须伴以吉语。新娘兄弟则须为新娘准备行装,称“打铺陈”。
女家于新娘上轿前亦须搜轿,仪式与男家相同,惟“福、禄”两星改由女性充任。新娘上轿时,不能随带剪刀之类快口,以免冲犯“轿”,招惹不测之祸。
女家发轿前,男家行郎不时狂敲大锣,催促新娘上轿。新娘上轿前循俗进上轿饭,叩别祖宗,辞别父母亲友,扎“兜脚绸”,穿红罗大袖、全红太婆衣,戴花冠,盖袱,由兄弟抱入花轿并挽轿杠送出大门。花轿须连绕三个圆圈(俗称望娘弯)。此时,其母须坐于房内马桶上按“哭嫁调”即兴吟唱,多为劝诫、祝颂之辞。绕罢望娘弯,兄弟将轿杠前推,以示送行。新娘穿新鞋与扎“兜脚绸”后,即不能接触地面,以免带走娘家财运。新昌、嵊县一带,哭嫁之俗为新娘之母边哭边上楼梯。新昌,新娘上轿前有腰插铜镜避邪之俗。诸暨,姑娘出嫁,须随嫁两箱上锁素衣。嵊县山区,新娘则穿素服上轿,至夫家方易吉服举行婚礼。
花轿循原路抬至男家,新娘兄弟及轿子应接踵而至。男家铺床,按规矩叠放“铺陈”。送嫁老�献妆:向男家点交新娘首饰等物。亲送新娘之兄弟通常为4位,亦可以侄辈凑数。男家出门恭候,并须放铳与奏乐欢迎。
婚礼在鼓乐声中举行。男家所雇老嫚代婆母向轿内新娘献三道茶。此时“礼生”(司仪俗称)呼:“行亲迎礼!”“奏乐!”“请新贵人登堂!”4位手执“裤脚灯”、“子孙灯”行郎步入内室请新郎。新郎身穿“开气袍”,腰束“扣带”,脚登粉靴自右边步入厅堂。面南、向北各作3个大揖,于礼生赞“请新贵人回玉”后从左边步入内室。
接着,拜堂成亲。礼生依次高赞“行合卺礼!”“奏乐!”“请新贵人登堂!”“请新玉人降彩舆!”(各请3次)新郎、新娘各由两位“顺流”太太接到厅堂“福禄寿”星像前恭立。鞭炮声中,新郎、新娘先向外拜天地,再朝内拜“三星”,最后行交拜礼。婚礼主持人为礼生,副礼生读祝词(花烛诗)。平民亦有请厨师权充礼生者。
此后,新郎、新娘又面向“三星”恭立,举行“晋福杖”礼仪。其时,请长者扮“南极仙翁 ”,由行郎迎至厅堂,以束红绳之甘蔗所充“福杖”,向新娘头上轻打5次,每次均配以如“一团和气”、“五子登科”之类祝词。其后,由行郎送出厅堂。
待礼生呼“请新贵人、新玉人喜绾同心”、“鸣锣升炮送入洞房”时,鼓乐声、鞭炮声大作,即行“牵红”。新人至新房途中,须铺放米袋、酒盅,新人行过其上,从人即须将米袋、酒盅拿起越过新人头顶,又铺放于前面地上让其走过,如此重复,直至洞房。此举名曰:传宗接代(“宗”与“盅”、“代”与“袋”均谐音)。
进入洞房,“扶郎”、“舅爷”须帮新郎、新娘抢坐新床。俗谓占坐位置多者,日后在家权力亦大。此外,新郎须设法将衣襟覆盖于新娘衣襟之上,以示权力大于妻。坐定后,两位“顺流”太太给新郎、新娘各喂7颗小汤团,俗称“喂子孙汤团”,“七子保团圆”。新昌、嵊县、诸暨一带,则让新人食糖拌饭、团圆果。此后,“顺流”太太各给新郎、新娘呷一口醇酒,交换后又各呷一口,两小盏混合后再一分为二让新郎、新娘呷完,是称“交心酒”(亦名“交杯酒”饮毕,新郎以一对同样长短、红绳束腰之甘蔗将新娘盖头袱及花冠挑起并抛至床顶。“送嫁老嫚”迅即放下帐门,以防“热脸冲热脸”。此时,撒出喜果,贺客竞相拾取。
婚日,男女双方均大办喜酒,宴请宾客。男方发轿迎娶前,办“发轿酒”、“暖房酒”。婚礼日俗称“好日”,须办“正酒”。中午,女方办“女酒”,邀女方亲友参加喜筵。晚上,男方设筵,丈人(即岳父)、舅爷循例坐首位,新郎、新娘均须向尊长、宾客一一敬酒。新昌有“满筵”之习,即男家在厅堂临时搭台为新娘设专座。送上第二道菜肴后,新娘开始“脱通换通”,即脱去一件外衣,另外换穿一件。至第九道菜肴上桌,新郎、新娘在伴郎、喜娘陪同下,从东首第一桌至西边末一桌,依次一一敬酒,此后方可进房。宴后,按俗闹新房。
绍兴各地婚礼一般于冬季夜间(多为寅卯时)举行。循序履行繁缛礼仪,往往至半夜,故有 “舅爷怕日光”之说。是日,女方兄弟均不在男家留宿。
翌日清晨,老嫚登门“送子”。即将一红衣绿裤木质“小人”送入洞房,置于床上,焚香烛奏乐祝祷,谓之送子。
是日早饭为新人首次会食,俗称头聚饭。新娘须坐上首,新郎则屈居下席。
头聚饭后,新婚夫妇循俗至附近寺庙、当坊土谷祠(土地庙)和宗祠拜谒,祈求神灵先祖保 佑。回家后至厅堂“拜三朝”,即祭祖、跪拜长辈及受晚辈拜见。
婚后第三天,新人至女家“回门”,拜见尊长,俗称“过三朝”。礼仪与男家拜三朝同。新人务必当天返回夫家,绝不能在母家过夜。
入夜,新娘须向各尊长请晚安,而且须到婆母房间“坐夜”。婆婆启齿放行,新娘方能回房歇息。
至“正三朝”,新娘又须与夫家及房族尊幼行见面礼。此时,方可开口按称谓呼叫家人(俗称开金口)并操持家务。至厨房应先添柴烧火,取其火红、兴旺之意;裁剪缝制应先做裤、袜,取“裤”“富”,“袜”“发”谐音求吉利,俗有“若要富,先做裤;若要发,先做袜”之说。
绍兴婚姻观念与习俗亦有变化。民国时期,城区开明士绅曾倡导简化礼仪,文明结婚,但城区平民及农村依然如故。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婚俗趋向文明、简约。结婚时间多在五一劳动节、国庆、元旦或春节,并出现集体婚礼或旅行结婚等形式。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