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老人说2021年是‘寡妇年’,不宜结婚,什么是‘寡妇年’呢?

农村老人说2021年是‘寡妇年’,不宜结婚,什么是‘寡妇年’呢?,第1张

如今距离春节也就一个多月了,农村开始热闹起来,远离家乡的农民也开始返乡,由于大家平时四海为家,难得春节人齐,村里的小年轻趁着春节开始谈婚论嫁,热心的农村老人逢人就说,2021年是寡妇年,不适合结婚,趁年底抓紧结婚,啥是寡妇年,难不成明年结婚以后是寡妇?

原来寡妇年又称哑年,以前的地支纪年法,立春是第二十四节气的第一节气,立春后就是春回大地,万物复苏,大地以前欣欣向荣,若是这一年没有立春节气,就成为’寡妇年’,比如2019年立春节气在除夕,所以在历法上找不到立春节气标注,而只有除夕标注。

那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现象呢?主要还是因为二十四节气,二十四节气每月第一次节气称‘节气’,每月第二个节气称‘中气’,四季轮回,总会有一个月没有‘中气’,这个月就是‘闰月’,为了防止阴阳历计数一致,每隔三年就会有一个闰月,那年就会没有‘立春’,所以称寡妇年,比如2019年、2021年、2014年都是寡妇年。

那农村老人为什么说不适宜结婚呢?立春又称岁节、改岁等,春,代表着温暖、生长,男人自古就被认为是阳的代表,而没有‘立春’的年份就是失去阳刚之气,这个年份结婚多对男人不利,生活不能独当一面,日子也不好过,所以农村老人说寡妇年不适合结婚。

对于没有立春的年份不宜结婚的说法显然是站不住脚的,这只不过是民间的一种说法而已,并无任何的科学依据。在笔者这里的农村,没有立春的年份照常有人结婚,通常会在迎亲的时候携带两个手电筒,而且是一直处于打开的状态,村里老人说由于没有立春的年份,是属于黑年,所以要使用手电筒一路照明,这样就能够消除黑暗。明年的2021年是不是寡妇年呢?明年还真的是一个没有立春节气的年份。至于不适合结婚就没有什么道理了,农村结婚这么难,只要能结婚,哪一年都是好年份,你们说是吧?

以下是辽宁省朝阳市喀左农村从订婚到结婚的各个环节:

1 双方父母商定好一个见面日,并在见面当天商量小情侣订婚及结婚相关事项,包括订婚日期、聘礼、结婚日期、彩礼等等。

2 按照商定好的订婚日期,男方携带准备好的聘礼到女方家下聘礼。

3 女方在订婚仪式结束后,选择部分聘礼返还给男方。

4 男方开始着手操办婚宴酒店、婚礼策划、婚纱照等结婚典礼相关事项。

5 双方提前拍婚纱照。

6 男方将商量好的彩礼在结婚前送到女方家。

7 第二天双方举办结婚仪式。

农村年轻人结婚都要求在城市里买房,这个已经是普遍现象了。

农村的,在城市买不起房子的家庭,男孩子找对象基本上找不到。说明农村的年轻人都不愿意在农村了,都想出来。有传说,在过几十年,农村的空心村会越来越多。

这种现象不是现在才有的。记得多年前一个朋友请朋友们聚餐,就选择在离市区二十公里的农村一个三层小楼。小楼漂亮,设施齐全,非常好。原来这个小楼就是这个家的家长给他儿子盖的结婚房,结果,结婚根本就没用上,儿子一天都没住。

村户口买房要注意:

农村户口打算进城买房只要愿意将农村的宅基地归还集体,就可以获得国家的补偿。在很久以前,农村户口首次进城购买九十平米以下的房子,可以不要缴纳契税,但是随着政策的改进,国家已经取消了这一政策了,所以农民在购买房子的时候就要注意哦。

很多地方为了鼓励农民买房,就会和开发商合作提出一些推广的活动。所以当农民们购买了房子之后,就可以询问开发商或者政府购房有没有优惠政策。

你怎样看待农村低龄结婚的现象呢?这对社会发展会有哪些影响?农村低龄结婚的现象对农村婚姻观念的现代化产生了积极的影响。早婚也带来了农村地区自由婚姻和爱情的盛行,基本上没有订婚市场。这种自由婚姻减轻了男子家庭的负担,对农村婚姻观念的现代化产生了积极影响。

1、婚姻责任不明确,婚后矛盾较多

大多数早婚当事人对婚姻观念模糊,对婚姻责任认识不清,导致婚后矛盾增多。大多数早婚的农民工辍学外出,其中许多人未经父母同意就自己早婚。年轻人容易冲动,处理问题时漫不经心、冲动。双方及双方父母对婚后矛盾感叹“没有办法”。因为他们的早婚是“自主的”,当他们遇到问题时,“怪不得别人”,大多数问题最终都是由双方自己解决的。父母与亲友调停和劝说的意愿越来越弱,尤其是调停越来越不成功。

2、离婚率高

早婚的年轻农民工由于结婚仓促,对离婚的态度较为淡漠,占相当大的比例。一方面,早婚的人很容易分手。受城市“开放”婚恋观的影响,他们比城市更开放、更“奔放”;另一方面,由于早婚未办理结婚手续,婚姻缺乏法律保护,婚姻双方的内在责任感和忠诚度低于取得结婚证的夫妇,离婚与婚姻一样“方便”和随意。

3、早婚早育问题多

生活在城市的年轻人一般不会早产,但年轻的农民工避孕措施往往较少,早婚伴随着早孕。由于年龄较小,早婚当事人的生理成熟度不够,生育质量容易出现缺陷。据河南、湖北等地的调查,由于现代生活越来越好,营养条件也越来越好,儿童的生理素质可能不明显,但20岁之前的生殖并发症在年轻女性中仍很常见。更重要的是,早婚导致“大孩子”教育“小孩子”的现象,他们缺乏心理和教育知识已成为农村地区的一个重大问题。

4、早婚儿童易成为新一轮留守儿童

早婚者的子女一般留在家里由父母照顾,最终成为新一轮的留守儿童。一方面,早婚夫妇在抚养子女时,长期不照顾子女,不参与子女的成长过程,没有意识到抚养子女的艰辛和困难,容易淡化或“割断”一些责任;另一方面,儿童由父母管理,在生活照料方面可能没有很大差别,但儿童的教育是一个大问题。父母的精力、教育观念、自身文化水平以及对代际教育的溺爱共同扼杀了这些“留守儿童”的教育,这将对他们未来的成长产生负面影响。

农村大量适龄的青年都处于单身状态,农村娶媳妇越来越难,其中不乏高文化的大学生,很多父母都非常着急,怕自己的孩子单身过一辈子。

现在农村结婚难度很大,一方面是彩礼上涨,另一方面,农村很多男孩子也看开了很多,觉得并非倾尽所有结婚,并非一定要传宗接代。

一、传统思想严重,导致男孩数量多

由于农村封建思想,大多都喜欢生男孩,导致男女比例严重失调,男孩多女孩少,所以有好多男生找不到媳妇儿,而且这种情况如今愈演愈烈。

二、女孩择偶眼光变高

由于现在女孩数量少,大家都想娶到媳妇,所以竞争非常激烈,男孩多嘛,女孩不必担心嫁不出去,所以择偶的条件也越来越高,有大学生就不会选择初中的、城里有房的就不会选择农村的,所以很多农村女孩也嫁到城里去,农村家庭就更加难娶媳妇了。

三、农村结婚成本变高

现在农村结婚,很多都要求得城里有房子,一套房子不是小数目啊,农村家庭很多都是靠种地得一点收入,哪里钱城里买房啊,很多人都有合适的对象就是因为这个后面也不成了,还要一个彩礼钱,基本都是十来万,所以农村很多男孩单身也没有办法,老农无奈的说。

如今农村娃娃结婚难已经成为一种社会现状,因为有很多难题,想要在短时间内解决真的很难,所以还是面对现实,有一个良好的心态,努力提高自己,等真正有能力的时候就不缺对象了。

这样的现象到现在一直都还是存在的。前段时间还听一个朋友说起,他的一个远房表弟19岁就结婚了,但是他还调侃这个表弟:小屁孩,这么小就结婚。

首先,环境造成。

在很多农村,很多年轻人很早就结婚了似乎成为了一种理所应当的局面。在他们的意识里面没有觉得有什么不妥,反而觉得别人都是这样的,所以自己也这样早早结婚。这种大环境让很多人觉得这是理所应当。

其次,早早辍学。

农村的孩子很多很小就辍学了,辍学之后可能就去打工,那么不在学校接受教育,早早就接触了社会。他们很早就会谈恋爱,没有什么其他的人生目标,所以就早早结婚了。记得前几年网上还出现过什么“最小丈夫”等等新闻。

再次,父母意愿。

很多父母会觉得自己的孩子不上学了,那么就早早的给找个对象成家。这样就不会将来为自己孩子的结婚问题苦恼,早成家就意味着早完成家长的任务。家长这种愚昧的思想,使得很多孩子年纪不大,就早早步入了婚姻,真是有些可悲。

所以现在就出现了这样一个局面:出生农村,但是出外求学或者打拼事业的人,当自己回到农村老家的时候会发现这样尴尬的局面,自己的那些发小已经是几个孩子的爹或者妈,而自己还是孤身一人。

这种现象在一些偏远山区还是存在的,所以要想打破这种局面,就需要社会、教育部门的合力,让那些人的思想观念改变,让他们明白自己应该有更加大的目标和理想,不要那么小就步入婚姻的围城。

中国农村的社会状态,都是一座空城,只要有能力出去打工的人们,都不会选择留在家中种地。

而家中剩的,都是一些年长的老人或者幼小的孩子。

每当年底的时候,常年在外打工的农民工,都不喜欢回老家,尤其是那些年轻人。

因为既然选择出来了,都是为了一个目标,那就是出人头地。

如果混的可以,当然喜欢回到家,光宗耀祖。

但是现在的社会,哪那么容易生存!

能够有一个稳定的工作,那就当知足。

尤其是那些年轻人,每年回到家中之后。

所有在外面的人回来,就会说说在外面过得怎样怎样好,大家这种攀比心越来越高,使得那些普通的孩子,真的觉得很没有面子。

所以这是他们不爱回老家的原因之一。

而且回家以后,父母就会张罗的各种相亲活动,来促使他们早日完婚,这也是他们很不喜欢回家的,另一个原因。并且辛辛苦苦攒的一点点钱,在春节的时候,基本上都会一毛不剩。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jiehun/11588464.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12-04
下一篇2023-12-04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