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定亲:通常由男方请媒人提媒,备礼传送庚帖,帖上有男子生辰八字。女方接帖后,将其同女子的八字合在一起推算。若相和即回简应允,名为允帖,视为正式定亲。
2、择吉:即男方向女方请求婚期。先请阴阳先生算出吉日,忌单日、晦日,尚双月双日,以花朝节和腊八节的日子最多。选好后,用红纸写上喜日,备礼由媒人送至女方。女方若无异议,双方着手各项婚事的准备。
3、备婚:男方修建新房,装饰室内,女方购置嫁妆。嫁妆有全嫁、半嫁之分。全嫁者箱柜衣被四套俱全,取四季兴旺之意:半嫁则各样两套,象征成双成对。中等人家多置全嫁,农户以半嫁者居多。豪富置超全嫁妆,极尽奢华。吉日前一二日,男方备大礼送至女方家中,内有大肉、鸡、鹅、衣物等。
4、迎娶:迎亲的时间均在凌晨或清晨,迎亲时,男方备彩轿至女家接亲。
5、成亲:新郎、新娘先拜天地,次拜祖宗,再拜父母,然后对拜。拜毕,新郎揭去新娘褡头布。随之摆席,大宴宾客。席上,新郎、新娘要按亲近、辈份等一定次序,逐个向每位在座宾客双双敬酒。
6、闹房:通常在婚礼的晚上进行,有的延续数日。闹房时,“三天无老少”,允许长辈、平辈、小辈亲朋和宾客嬉闹,皆无禁忌。年青人闹房最为活跃,多出些稀奇古怪的难题和游戏让新人回答或完成,引人发笑,以此捉弄新人,而新人无特殊原因不得拒绝回答。
7、回门:婚后次日,新娘先谒见舅姑长辈,叫“相见”。第三日,新娘由小姑引导,介绍左右邻居老少称谓,献糖茶,或以糖果糕饵点茶,受饮者给以赏钱。左右屋行遍,然后下厨房,拜灶后,学习做饭菜。第六日,新婚夫妇赴外家相见赴宴,称“上门”次日,外家再到新郎家赴宴,称“会亲”。
-- 洛阳婚俗
各位来宾:大家好!
现在我们已经来到洛阳民俗博物馆“婚俗大厅”。大家听到的欢快而喜庆的乐曲就是我们河洛地区婚庆时所吹的唢呐独奏。虽然大厅里手持各种乐器的泥塑民间乐师吹奏手们的吹奏热烈,非常逼真,但实际上他们都是一群实实在在的“滥竽充数”的南郭先生,这动听的音乐是我们播放的录音。
这个展厅陈列了河洛地区一个清代家庭婚庆的部分场面和洞房的陈设。羞答答的新娘俨然是深闺淑秀,憨厚实在的新郎的却是农家子弟;傧相笑容可掬,顽童活泼顽皮。河洛地区,风俗种种,代代相传,一直沿袭。现在社会虽有改变,但认真之中仍有嬉戏,严肃之中遍含欢悦,似乎在现在的婚俗中,不插入世代相传的风俗就不足以显示婚庆的正统。因此,许多风俗不是被遗弃了,而是被重新捡起,继承发扬,与现在风俗糅在一起,更添加了婚礼的庄重和喜庆。
在众多婚俗当中,河洛地区最典型的婚俗莫过于“离娘肉,生饺子,压床板,闹洞房”。
什么是“离娘肉”呢?“离娘肉”又叫“礼肉”,或“礼条”、“肋条”,是河洛地区男子娶亲时向新娘家中送去的多种“礼品”中的一种。据说,很早很早以前,在河洛地区一个小山村里,住着一位陈太太。老太太早年丧夫,孤苦伶仃,仅与一小女相依为命。小女长大成人后,貌若天仙,远近闻名,年方15,求亲者便整日盈门。后选中山外一名秀才,择吉日便要成婚。陈太太虽然为女儿选定了殷实人家而满意,但又不免前思后想,为自己的凄凉晚年而悲伤。吉日之前,陈太太茶米不思,以泪洗面,悲痛欲绝。女儿看到母亲如此,自己也割舍不下,遂传出话来,除非新郎能让母亲心平气和,进茶进饭,否则绝不出嫁。新郎一家四处求情,终于有一位老学究愿意出面调停,老者让新郎备上一份厚礼,来到新娘家中,,见到陈太太,便开门见山,直接申明:“男大当婚,女大当嫁。此乃天理人情。听说陈太太因为女儿要出嫁而内心悲伤,特带来一份薄礼相送。因为天下儿女多位母亲肋条所变,所以这份礼就是一根肋条,收了这份礼,补上这根肋条,补上这块心头肉,可了结悲伤,缓解烦闷。”陈太太听了这番劝说,收下新郎带来的这份“肋条”厚礼,就是现在我们所说的“猪肋肉”“礼条”,每日熬汤炖肉,开始进食,逐渐恢复了元气,心情也渐渐开朗起来。从那以后,河洛地区便沿袭了这一风俗,每当男婚女嫁,便有“礼条”相送,表达新郎对新娘家人的真心实意。有“礼条”之礼,新娘母亲也会因此而得到一点慰籍。“离娘肉”的风俗自古以来持续至今,反而成了婚娶时不可缺少的一道礼仪手续。现如今选择“礼条”时,多以肋条的多少来确定“礼”的厚薄,一般都以六条肋骨为好,以求“六六大顺”,斤数上也讲究以“二、四、六、八”之数呈祥,为了凑大数,讲实惠,甚至还有了送猪后臀的风俗。男尊女卑已经废除,过去重男轻女,如今种女轻男,所以“礼娘肉”越来越贵重,送猪后臀的数量也在直线上升。一般在新婚的前几天,男方就要傻上一头猪,在热烈的气氛中将2—4条猪后臀台放到女方家中以示隆重。
什么是“生饺子”呢?“生饺子”时河洛婚俗的又一种形式。“生饺子”又叫“随身饭”,当然有时也以“生面条”代替。当新娘出嫁时,娘家将“生饺子”之类的娘家饭随嫁妆一起送到新郎家中,饺子的数量和面条的斤数都以新娘的年龄来决定,通常的数量都和新娘的年龄相等。送饺子的目的是为了封住亲家的嘴,免得女儿到了婆家以后受公公婆婆的唠叨气。因为过去的农家姑娘没有出过门,初到婆家,人生地不熟,举止拘谨,难以应酬。为了使女儿在初进婆家的几天里不受饥饿之委屈,娘家人便准备些“方便”食品以便于女儿能在适当的时候食用。到了婆家之后,新娘的第一顿饭又往往是煮饺子,婆家嫂子将几个半生不熟的水饺端到新房中,在众目睽睽之下让新娘尝吃饺子,并大声询问:“生不生?”只有当新娘羞答答的说出“生!”时,方才皆大欢喜,否则绝不善罢甘休。因为这“生饺子”就预示着新娘要给婆家生孩子,传宗接代,香火有续。
什么是“压床板”呢?压床板是河洛婚俗中的又一个步骤。这种风俗规定,在新婚地第一夜,除新郎和新娘外还有一两个弟弟同睡在新床上。听起来是不是有点奇怪呢?见多不怪,习以为常。河洛地区的人们将“压床板”当作一种相当严格和谨慎的习俗,因为压床板预示着吉庆,预示着福气,预示着阳刚健康,预示着“子孙满床”。所以,在牙床人的选择上非常讲究,首先,一定要选年龄小于新郎的同辈男性,最好是新郎的亲弟,或者是新郎的堂弟、表弟,也可是新郎的好朋友。第二,压床人必须是一个健全的未婚者,年龄当然越小越好,最适合的年龄当选五六岁的年纪,既懂点事又不懂事,既觉好玩又觉荣耀,既能起到压床的作用,又不耽误新郎新娘的好事。
据民间传说,新婚之夜往往有灵气攀附,未受启蒙而处在混沌状态的男性儿童则保持有原始的纯洁的阳刚之气,能够镇邪压惊,所以邀请压床人所以的首要作用则在于此;再则,健康童男有吉祥之气,能够保证新郎新娘新婚吉祥,并能起到延续后代,多生贵子的作用。又因为传说新婚床板上的灵气能祛百病,专治腰疼腿痛,驼背弓脊,所以更有年轻男女在新婚之夜争相在新床上躺上一躺。
小弟压床,难免尿床。民俗认为“尿半床,是吉祥;尿一床,更兴旺。”为了更兴旺,新婚男女就必须把压床者放在床中间的位置,才能使小弟“尿一床”而不是“尿半床”。有的地方则认为压床者越多越好,以至于新娘在新婚之夜无处安身。
“压床板”实际上是婚俗习惯中的一部分,而另一个令年轻人格外热衷的风俗则是“闹洞房”。“闹洞房”也称“逗新媳妇”、“闹新媳妇”或“逗花媳妇”。河洛地区有句俗语:“新婚三日无大小”,意思是在新婚的前三天里,人们可以随意的跟新娘逗乐打趣,不用顾及平时的礼节和客套。话虽这么说,而实际上与新娘逗乐的仍然只是同辈或晚辈的男女青年。
“闹洞房”一俗源于古代避鬼驱邪。据说新屋新房,新家具新摆设,往往附有异类妖气,所以要让人们来闹一闹,驱除不祥。所以家家户户都认为洞房闹得越热闹,说明主人越有人缘,以后越吉祥,“越闹越发”。而今闹洞房已经纯粹是为了热闹,一般都选择夜晚在洞房进行,方式则以游戏为主,逗新娘新郎,渲染喜庆气氛。其游戏方式有:和交杯酒、吃吊苹果、摸金豆、糊顶棚、撒喜床、转蜗牛等。而今还时兴更加文明的唱歌、对诗、说笑话等。
闹洞房重在热闹,新婚之夜,宾主同乐,吟唱嬉戏,笑语不断,尤其是因为新娘在洞房中矜持,娇羞,对生育类问题避讳、敏感,所以,闹洞房者则故意暗话明说,床纸捅破,使得新娘以及闺房中的**们撕拽忸涅,闹成一团,更增添活泼气氛。
闹洞房时常要闹到深夜方散,有的甚至还在新房床下“听墙根”,彻夜不眠“用心良苦”。
面对如此这般热闹的婚庆场面,我们了解到了河洛地区的这些婚俗习惯,相信大家一定会有一种愿望,那就是亲临现场,亲自体验。那么,就随我来吧,我们中午的午餐就安排在婚庆酒家,让我们去看一看一对对河洛新人是如何走进幸福之家的
洛阳因地处古洛水之阳而得名,是国务院首批公布的历史文化名城。以洛阳为中心的河洛地区是华夏文明的重要发祥地。中国古代伏羲、女娲、黄帝、唐尧、虞舜、夏禹等神话,多传于此。夏太康迁都斟,商汤定都西毫;武王伐纣,八百诸候会孟津;周公辅政,迁九鼎于洛邑。平王东迁,高祖都洛,光武中兴,魏晋相禅,孝文改制,隋唐盛世,后梁唐晋,相因相袭,共十三个王朝。汉魏以后,洛阳逐渐成为国际大都市,隋唐时人口百万,四方纳贡,百国来朝,盛极一时。
河洛民俗文化里飘出的酒香是浓郁的、热辣的,那感觉正如这些民俗活动本身,每个场景都展示着说不尽的喧嚣和热闹:百年好合、孩子满月等喜事当然是觥筹交错、喜气洋洋,连送别、丧葬等悲伤之事也是大摆酒宴、热闹非凡。
这中间蕴藏着河洛百姓的大智慧:人生本来孤寂,何必郁郁寡欢?不如豁达一点,用喧闹驱逐寂寞,用火辣辣的美酒温暖生命原本的凄清,多好!
洛阳民俗文化是河洛民俗文化的浓缩和沉淀,要认识河洛百姓的这种大智慧,还须细品弥散在洛阳民俗中的酒香。
一
酒在洛阳民俗活动中的应用非常广泛,其表现形式更是生动活泼、姿态万千。农历狗年春节将至,这几天结婚的人特别多,满街都是花车,满城都是喜气。图个喜庆,咱就从婚礼中的酒事活动开始,品品酒香里泡出来的民俗风情到底是何滋味。
洛阳人娶媳妇,从提亲到订婚的每一个环节,酒是少不了的:媒人去姑娘家提亲,得捎上酒;婚宴上,新人要向亲朋好友敬酒;新人入洞房,得饮“交杯酒”……其中最有趣、最好看的环节应当是新郎、新娘共饮“交杯酒”。这本是我国婚礼程序中的一项传统仪式,借以让新人互表忠心、明誓守贞,气氛本应庄重,但在河洛地区却有另外一种色彩。
不久前,我去参加一个好朋友的婚礼。当司仪唱到“夫妻共饮‘交杯酒’”时,新郎、新娘两臂相交,新郎很爽快地一饮而尽,新娘舔了舔,眉头一皱,偷偷将酒倒在左手所执的花束中。她的动作不明显,几乎瞒过了婚礼上所有的人,但当时我就坐在离她不远的酒桌上,抱着采访的“居心”观察婚礼仪式,所以看得很清楚。
新娘为什么要将酒倒掉呢?并不是因为她不会喝酒,担心醉了出丑,而是那酒杯中盛的并不是单纯的酒——洛阳民间风俗,供新人们饮用的“交杯酒”中要掺入胡椒粉、盐、醋、酱油等作料,搅拌出酸、甜、苦、辣、咸五味俱全的滋味,寓意人生路上的万般艰辛。新人交臂而饮,可表达同甘共苦、白头偕老的决心。这样的酒味道自然不好,于是便有些“胆小”而且思想解放的新娘,索性将酒倒掉。还有些新人,干脆在事前拜托负责端“交杯酒”的伴娘或是伴郎手下留情,换成一杯白开水应景。
这是新派做法,老一辈人看不惯。采访中,很多“老洛阳”告诉我:饮“交杯酒”是神圣的,无论酒杯中盛的是啥,新人们都应该义无反顾地喝下去。如果连饮一杯酒都怕,又如何能让人相信你对爱情的忠贞不渝?
有一位老司仪,为了证明婚礼中喝“交杯酒”这个步骤必不可少,还就古时婚礼中用酒的习俗,很耐心地给我上了一课:
婚礼中用酒,可以追溯到周代。那时,曲蘖的应用使得酿酒业空前繁荣,酒与人们的生活习俗、礼仪风尚已经联系得相当紧密,用酒的方式也开始规范化、系统化。男女结婚,须得共同食用祭祀后的肉食,并共饮水酒,以酒明誓,表达忠贞不渝、白头偕老的愿望。
当然,那时的“交杯酒”还不叫“交杯酒”,而是称为“合卺”。所谓“卺”,就是将一个大葫芦剖成两个瓢。《礼记》中有“合卺而醑”的记载:“以一瓠分为二瓢谓之卺,婿之与妇各执一片以醑。”就是说,新婚夫妇
各执一瓢饮酒,象征夫妇二人合为一体。这在古代婚礼中是最重要的仪式之一,所以,婚礼又被称为“合卺礼”。
到了唐宋时期,新婚夫妇在婚礼上所饮之酒开始被称作“交杯酒”、“合欢酒”。酒具也不再用瓢,而是用彩丝绾结的两个酒杯。酒杯上系有同心结,由夫妻互饮或夫妻传饮。这些细节,在古装电视剧中可以看到,从唐初诗人宋之问的诗句“莫令银箭晓,为尽合欢杯”中也可见一斑。若还是有疑问,可以读读宋人所著的《东京梦华录》,那里面的记载更为详尽:“凡娶媳妇,撤帐后,用两盏以彩结系之,互饮一盏,谓之‘交杯酒’。饮讫,掷盏并花冠子于床下。盏一仰一合,俗云大吉。”
由于寓意深远,从古到今,饮“交杯酒”的风俗在我国各地非常普遍,具有浓郁的地方特色。如在绍兴地区,新人在喝“交杯酒”时,要由男方亲属中儿女双全、有福气的中年妇女主持。喝“交杯酒”前,主持人先要给坐在床上的新郎、新娘吃几个小汤圆,然后,斟上两盅“花雕酒”,分别给新婚夫妇各饮一口;再把两盅酒混合在一起,分为两盅——取“我中有你,你中有我”之意,让新郎、新娘喝完,并向门外撒大把的喜糖,让外面围观的人争抢。
“花雕酒”其实与我们平时所说的“女儿酒”(又称“女儿红”)无异,因装酒的坛子上雕有花卉、鸟兽等图案而得名。在南方,家中有女儿的人家在女儿年幼时就开始酿制此酒,并装坛埋在池塘中,待女儿出嫁时,才取出宴请宾朋。
我挺羡慕绍兴的姑娘们,出嫁时有如此充满诗意的美酒相伴。老司仪听后一笑,说:婚姻可没有想象的那样富有诗意,咱洛阳的“交杯酒”之所以百味杂陈,就是要给新婚夫妇提个醒儿,作好面对现实的准备。
仔细一想,还真是这个理儿,我顿时为那位倒掉“交杯酒”的新娘惋惜:生命中如此庄严而有意义的体验,怎么就错过了?
看来,每个地方的民俗习惯都有它存在的理由,不能想当然地更改或是抛弃。不知这位新娘在喝“会亲酒”和“回门酒”时会不会爽快一点?应该不会再倒掉了吧?
咦!你还不知道啥叫“会亲酒”、“回门酒”?那可是咱洛阳的老风俗了。
“会亲酒”就是举行订婚仪式时摆的酒席。到场喝此酒的一般是订婚双方的直系亲属。喝了“会亲酒”,表示婚事已成定局,婚姻契约已经生效,此后男女双方不得随意退婚、赖婚。现在,很多城里人嫌订婚麻烦,干脆直接举行结婚典礼,省略了“会亲酒”,但在农村,喝“会亲酒”的风俗仍存在。
“回门酒”是婚后第二天,新婚夫妇回女方娘家探望长辈时喝的酒。说是“回门酒”,不一定真要喝酒。女方的家人摆出一大桌饭菜款待新人,但满桌可能只有女婿吃得欢喜,老丈人和丈母娘则是一肚子惆怅,因为吃完这顿饭,女儿就要到女婿家住了,是“人家”的人了。
洛阳人认为,“会亲酒”和“回门酒”一辈子只能饮一回——再婚者例外,“饯行酒”、“收泪酒”、“寿酒”等则有可能喝很多次。
二
“饯行酒”也叫“送行酒”,是为将要远行的朋友举办的酒宴,表达的是设宴者的依依惜别之情。
最初,“饯行酒”是以祭祀神灵的形式出现的。古人称保佑行人的神为“祖”,远行前,要设宴欢饮,祭拜“祖”,以求出行平安。后来,祭祀的意味逐渐转化为对远行人的祝福,但送别时设酒宴的习俗仍旧沿袭下来。
“饯行酒”最能考验人的酒量。酒宴上都是好朋友,且中间的一位马上就要远行,再见面不知是哪年哪月了,此时不醉,更待何时?至少要远行的那个人是一定要醉的,“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多么充分的理由!这酒中盛的可是朋友真诚的祝福,你不喝怎么能行?
我曾采访过一名退伍军人,说到退伍前的那场“饯行酒”,他眼圈发红:几百个“兄弟”欢聚一堂,大碗喝酒,不能喝白酒的,就对着啤酒瓶“吹”。没有人多说话,但谁都知道大家想说什么,每个人的笑容里都藏着闪闪的泪花……
在这名退伍军人看来,“饯行酒”就是伤感的代名词,每喝一次,就意味着身边的朋友又少了一个。其实,没有离别的苦涩,哪有重逢的喜悦?与其像林黛玉那样,将“欢聚酒”当作“饯行酒”咽下,不如将“饯行酒”当作“欢聚酒”来享用。
惜乎有些离别,是再无重逢的机会了,比如死别。但以佛家的眼光来看,生命本就虚无,肉体的消失又何足挂齿?所以旧时河洛地区的丧宴上有“收泪酒”——劝死者亲属节哀的酒,大家照例热热闹闹地喝,颇有置生死于度外的洒脱。
洛阳地区还有喝“寿酒”、“满月酒”、“开业酒”的习俗,大家耳熟能详,就不多介绍了。马上要过年了,讲究的人家可能已经在准备祭祀祖先的酒菜,下面,还是来说说洛阳民俗中的祭祀用酒吧!
三
祭祀用酒的习俗由来已久。我国古代的统治者认为“国之大事,在祀在戎”,因此常把酒作为美好的东西奉献给上天、神明和祖先享用。
祭拜酒涉及的范围较广,一般分为两类:
一是建房造屋、修桥铺路要饮祭拜酒。凡破土动工,有冒犯山神、地神之嫌,因此要置办酒菜,在即将动工的地方备上酒菜,祭拜山神和地神,以求工程能顺利进行。洛阳民间的“上梁酒”和“进屋酒”就属于这一类。
先说“上梁酒”。在洛阳农村,盖房子是件大事,盖房过程中,上梁又是最重要的一道工序,故在上梁这天主家要办“上梁酒”,以酒浇梁,祛邪气、保平安。
至于“进屋酒”,就是举家迁入新居时要办的酒宴,俗称“燎锅底”,作用与“上梁酒”一样,也是祛邪、祈福。
二是逢年过节、丰收喜庆时,要喝祭拜酒。比如除夕夜,各家各户要在祖先的灵像前摆上酒菜,并焚香、燃烛、化纸钱,请祖宗亡灵回来过除夕。其间,家中的后辈要由长至幼依次磕头,表达对死者的哀思和敬意。然后,家长将所敬之酒倒在灵像前,祭拜仪式才算结束,全家方能用餐。又如旧时丰收之际,农户们要宰杀牲畜、泼洒美酒,祭拜五谷之神。
这些祭拜活动都是可以理解的,我们可以将其视作感恩:对祖先繁衍后代的感恩,对老天常赐富足的感恩。
但有些祭拜用酒就让人无法理解了:有一些守旧之人,一有病,就认为是得罪了神灵以致妖魔附体,于是置办酒席,请来巫婆、神汉到家中唱念,乞求神仙宽恕。这是封建糟粕,应该摒弃!
说来说去一句话:无酒不成礼!洛阳民俗文化的“风情万种”,就是在酒香里泡出来的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