唢呐吹奏技巧指导

唢呐吹奏技巧指导,第1张

  唢呐吹奏技巧

 唢呐不是个复杂的乐器,它的结构非常简单,由哨、气牌、芯子、杆和碗五部分构成。木制圆锥体杆上开的8个音孔,前七后一,错落的排列着;杆子上装的铜质芯子;芯子上面套有气牌和芦苇做的哨;杆下端安着碗。就是这样朴实,甚至有些简陋的结构,却几乎能演奏所有管乐的技巧,甚至能模仿人的唱腔,鸟的鸣叫等等奇妙的声音。把唢呐的几个部分拆开吹奏,能分别模仿不同的人物角色,老生的苍老低沉,花旦的俏皮灵动,武夫的粗鲁莽撞……这样一个小乐器,竟能独自演绎出人世间的喜怒哀乐。

 倘若音孔按不严,往往发出的声音就不准。因此,拿捏唢呐的吹奏气息,也成了一门学问。演奏唢呐往往比较费气,音越高耗的气量也就越大。一般吹奏起来,不能无间歇地长时间表演,但经过训练的`演奏者,尤其是民间艺人,吹起唢呐来,互相比着较劲的就是持久的耐力。"循环换气法"是最常见的演奏方法,这样的吹奏能使得气息总是饱满不息,可以使乐音不间断地长时间延续,甚至全曲一气呵成。

 唢呐定调的丰富,非同一般。多彩的调音,造就了唢呐的丰富全面。目前的唢呐多分为高音、中音和低音三种。普遍使用的高音唢呐,低音区略带沙沙声,发音厚实;中音区的音色则是刚健、明朗,最擅长各种技巧的演奏,极富艺术的表现力和感染力;高音区的发音响亮,畅快淋漓;最高音则尖锐、刺耳,把握不好就会变成难听的噪音,因此很少使用。当下经过改革的加键唢呐,已成为民族乐队中一组完善的乐器,表现力更为丰富。

 各地的唢呐都不尽相同,有大,有小,有粗犷,有柔和,种类甚多,通常以杆的长短不同而分为五种。小唢呐杆长往往在22~30厘米,音色柔和,最适合用来独奏或合奏,特别是当它与二胡等弦乐器一起合奏,婉转起伏,更为动听。广东、广西、福建、湖南和江西等省都可以觅得它的踪影。

 各地所用的哨也不同,有芦苇的,有麦杆的,也有用褐紫色胶性虫壳的(但吹起来非常软),音响可谓别具一格。中唢呐杆长32~40厘米,流行于江苏、浙江和安徽一带,音量不大不小,用在歌舞伴奏中,非常悠扬。大唢呐杆长42~57厘米,声音低沉宏大,仿佛英雄出世,壮志满怀,气宇轩昂。在东北、山海关和冀东一带北方地区,粗犷的大唢呐也是吹奏大型乐曲的最好选择。相比杆长50厘米的"大杆子",柏木杆稍短一点,流行于河北、河南和山东一带。清脆明亮的声音好像能拨开云层见晴空,令人心神舒爽。用柏木杆吹奏小调以及模仿戏曲中人声唱腔,显得格外得心应手。海笛的长度不到20厘米,各部件也较小,玲珑小巧,发音却尖锐响亮,高亢冲霄。江苏、浙江和安徽一带器乐合奏是它最好的舞台。还有一种比较特殊的闽西大唢呐,通常两支一起合吹列奏,称为"公吹"和"吹"。两支唢呐构造相同,只是在长度和粗细上略有差别,"公"短""长,"公"细""粗,"公吹"的音色甜美,"吹"的发音低而浑厚,配合在一起,天衣无缝。

  欢度佳节、家庭宴会、新人喜宴——专属背景音乐。精心收录中西最具代表性喜庆曲目。你可以欣赏到中国年节喜庆吉祥名曲:粗犷热烈的北方吹打乐、细致典雅的南方锣鼓曲,还有中西方婚礼名曲、婚宴必选曲目。世纪音乐见证世纪爱情,精心制作的音乐婚礼show让喜庆的气氛表露无遗!气势豪迈、神韵逼真的《得胜令》;雄伟热烈、紧迫峭拨的《赛龙夺锦》;喜气洋洋诙谐活泼的《抬花轿》,一展中国民间乐器唢呐等吹打乐器的艺术精髓。《结婚进行曲》、《结婚舞曲》让你充分领略婚礼的温馨浪漫气氛……层次分明的录音,更增添了原音重现的临场感、丰富壮观的音效,让你感受到浓烈的喜庆气息。重现各种欢天动地的喜庆场面,欢腾热闹气氛尽在其中!

  曲目 · · · · · ·

  CD 1

  1 喜洋洋

  2 幸福年

  3 金蛇狂舞

  4 赛龙夺锦

  5 得胜令

  6 抬花轿

  7 五字开门

  8 丰收锣鼓

  9 正月十五闹雪灯

  10 将军得胜令

  11 渔舟凯歌

  12 龙飞凤舞

  CD 2

  1 结婚进行曲

  2 婚礼进行曲

  3 结婚舞曲

  4 蓝色多瑙河

  5 爱之喜

  6 圣母颂

  7 烟火音乐

  8 庆典小夜曲

  9 温馨的佳节

  10 费加罗婚礼序曲

  11 百鸟朝凤

  12 抬花轿

  我个人倾向于金蛇狂舞、和抬花轿,嘿嘿,看有没有你觉得还行的吧!

唢呐一词

,是外来语的音译

。中国人叫它

 “喇叭”

。唢呐是来源于古代的

伊拉克

唢呐的演奏技巧

、表现力十分丰富

,可以表现欢乐

,也可以表现悲哀

。所以在如何场合下

,均可演奏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jiehun/11632736.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12-05
下一篇2023-12-05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