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婚假期国家规定是多少天?

结婚假期国家规定是多少天?,第1张

规定:婚丧假1-3天,结婚双方不在一地的另外给予路程假,此文件当时只针对国营企业。

各地计划生育条例婚假统计:

北京:婚假3天+晚婚假7天=10天

上海:婚假10天

天津:婚假3天

重庆:婚假5天+晚婚假10工作日

安徽:婚假3天

福建:婚假15天

甘肃:晚婚的婚假=30天

河南:婚假3天+晚婚假18天=21天

广东:婚假3天

广西:婚假3天

贵州:婚假3天+晚婚假10天=13天

河北:婚假3天+晚婚假15天=18天

黑龙江:婚假3天+晚婚假15天=18天

湖北:婚假3天

湖南:婚假3天+晚婚假12天=15天

结婚假期按照国家规定有以下几种情况:

1、按法定结婚年龄结婚的,可享受3天婚假;

2、结婚时男女双方不在一地工作的,可视路程远近,另给予路程假;

3、在探亲假期间结婚的,不另给假期;

4、婚假包括公休假和法定假;

5、再婚的可享受法定婚假。

职工探亲假期是多少

1、职工探望配偶的,每年给予一方探亲假一次,假期为30天;

2、未婚职工探望父母,原则上每年给假一次,假期为20天,如果因为工作需要,本单位当年不能给予假期,或者职工自愿两年探亲一次,可以两年给假一次,假期为45天;

3、已婚职工探望父母的,每4年给假一次,假期为20天。探亲假期是指职工与配偶、父、母团聚的时间,另外,根据实际需要给予路程假。上述假期均包括公休假日和法定节日在内。

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第五十一条

劳动者在法定休假日和婚丧假期间以及依法参加社会活动期间,用人单位应当依法支付工资。

《国务院关于职工探亲待遇的规定》第二条

凡在国家机关、人民团体和全民所有制企业,事业单位工作满一年的固定职工,与配偶不住在一起,又不能在公休假日团聚的,可以享受本规定探望配偶的待遇;与父亲、母亲都不住在一起,又不能在公休假日团聚的,可以享受本规定探望父母待遇。但是,职工与父亲或与母亲一方能够在公休假日团聚的,不能享受本规定探望父母的待遇。

法定结婚假期2022年新规定:

1、按法定结婚年龄(女20周岁,男22周岁)结婚的,可享受3天婚假。

2、符合晚婚年龄(女23周岁,男25周岁)的,不再享受晚婚假奖励,只有3天法定婚假。

3、结婚时男女双方不在一地工作的,可视路程远近,另给予路程假。

4、在探亲假(探父母)期间结婚的,不另给假期。

5、婚假包括公休假和法定假。

6、再婚的可享受法定婚假。

休婚假注意事项:

1、婚假必须在结婚证领取之日起6个月内申请。

2、国家规定婚假不能分开休,是连续的而且含双休及法定节假日。如果需分段休假,需与单位请示批准。

3、根据婚假的国家规定,婚假的请假时间是连续不间断的假期,包含双休日的时间。所以如果婚假比较长的,会包含周末。婚假需一次性使用完。除了公司有特别照顾外,按照规定,如周五请婚假,则周一需回公司上班。所以,建议请婚假时避免这样的请法。

4、请婚假都要提前写请假申请。

5、在探亲假(探父母)期间结婚的,不另给假期。

6、再婚的可享受法定婚假。

法律主观:

法定的结婚假期为1至3天。但是各地方因政策差异可能规定长于国家规定的婚假假期。若是公民晚婚晚育的,还可以适当延长婚假时间。但应注意的是婚假一般应当一次性休完。

法律客观:

《国家劳动总局、财政部关于国营企业职工请婚丧假和路程假问题的通知》

第一条

职工本人结婚或职工的直系亲属(父母、配偶和子女)死亡时,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由本单位行政领导批准,酌情给予一至三天的婚丧假。

《国家劳动总局、财政部关于国营企业职工请婚丧假和路程假问题的通知》

第二条

职工结婚时双方不在一地工作的;

职工在外地的直系亲属死亡时需要职工本人去外地料理丧事的,都可以根据路程远近,另给予路程假。

《国家劳动总局、财政部关于国营企业职工请婚丧假和路程假问题的通知》

第三条

在批准的婚丧假和路程假期间,职工的工资照发。途中的车船费等,由职工自理。

根据《民法典婚姻编》以及《计划生育条例》的规定,依法办理结婚登记的公民可享受3天法定婚假。2015年12月21日,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八次会议审议《中华人民共和国人口与计划生育法修正案(草案)》,删除了对晚婚晚育夫妻、独生子女父母进行奖励的规定。那么,国家法定婚假规定是怎样的呢

国家关于婚假的规定

1、按法定结婚年龄(女20周岁,男22周岁)结婚的,可享受3天婚假。

2、符合晚婚年龄(女23周岁,男25周岁)的,不再享受晚婚假奖励,只有3天法定婚假。

3、结婚时男女双方不在一地工作的,可视路程远近,另给予路程假。

4、在探亲假(探父母)期间结婚的,不另给假期。

5、婚假包括公休假和法定假。

6、再婚的可享受法定婚假。

法律依据:

1、《民法典婚姻编》以及《计划生育条例》的规定,依法办理结婚登记的公民可享受3天法定婚假。

2、 工资支付暂行规定关于印发《工资支付暂行规定》的通知

第十一条 劳动者依法享受年休假、探亲假、婚假、丧假期间,用人单位应按劳动合同规定的标准支付劳动者工资。

在婚假和路程假期间,工资照发,也就是说,带薪休假。

  婚假几天国家法定2021法定结婚假期是多少天

 一般为3天。在法律层面没有规定,只在行政法规和规范性文件层面。

 晚婚假:

 根据《婚姻法》以及《计划生育条例》的规定,职工结婚可享受以下待遇:

 (一)婚假:

 1、按法定结婚年龄(女20周岁,男22周岁)结婚的,可享受3天婚假。

 2、晚婚年龄(女23周岁,男25周岁)的,不再享受晚婚假15天,仅有3天法定婚假。

 3、结婚时男女双方不在一地工作的,可视路程远近,另给予路程假。

 4、在探亲假(探父母)期间结婚的,不另给假期。

 5、婚假包括公休假和法定假。

 6、再婚的可享受法定婚假,不能享受晚婚假。

 7、工资待遇,在婚假和路程假期间,工资照发,也就是说,带薪休假。

 晚婚的具体婚假时间一般依据的是各省或者直辖市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人口与计划生育法》自己规定的,一般在《XX省(市)人口与计划生育条例》有规定,军队的在《中国人民解放军计划生育条例》中有规定,全国各地的规定并不一致:

 北京:婚假3天+7天=10天

 广东:婚假3天

 上海:婚假3天+7天=10天

 湖北:婚假3天

 天津:婚假3天

 重庆:婚假5天+晚婚假10工作日

 晚婚影响:

 根据法律上女性23周岁、男性25周岁的晚婚年龄,已经与人们一般观念中的晚婚年龄不符。“随着高等教育的普及,在人们的观念里,23岁已经不算是晚婚的年龄,很多女性都会在25岁以后结婚。

 在分析女性晚婚率上升的主要原因时,人口计生委认为,相当多的育龄人群在婚育观念上发生了较大转变,早婚、早育、早得子的陈旧观念已基本被晚婚、晚育和计划生育的新型生育文化观念所替代;而高等教育的普及和结婚时不小的经济费用以及择偶面的扩大和择偶时间的延长都影响了女性的初婚年龄。

 晚婚使女性获得了更多的学习时间,并且在工作事业上得到更好发展,能使个人家庭物质基础更加充实,也使女性真正趋于成熟,使家庭基础更牢固。而伴随晚婚而来的晚育能延长人口生育周期,对中国人口计划生育国策的执行和进一步稳定低生育水平也是有利的。

结婚假期按照国家规定有以下几种情况:1、按法定结婚年龄(女20周岁,男22周岁)结婚的,可享受3天婚假。

2、结婚时男女双方不在一地工作的,可视路程远近,另给予路程假。

3、在探亲假(探父母)期间结婚的,不另给假期。

4、婚假包括公休假和法定假。

5、再婚的可享受法定婚假。

在婚假和路程假期间,工资照发,也就是说,带薪休假。

法律依据

《国家劳动总局、财政部关于国营企业职工请婚丧假和路程假问题的通知》第一条 职工本人结婚或职工的直系亲属(父母、配偶和子女)死亡时,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由本单位行政领导批准,酌情给予一至三天的婚丧假。

《国家劳动总局、财政部关于国营企业职工请婚丧假和路程假问题的通知》第二条 职工结婚时双方不在一地工作的;职工在外地的直系亲属死亡时需要职工本人去外地料理丧事的,都可以根据路程远近,另给予路程假。

《关于国营企业职工请婚丧假和路程假问题的通知》第三条 在批准的婚丧假和路程假期间,职工的工资照发,途中的车船费等,全部由职工自理。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jiehun/11653498.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12-05
下一篇2023-12-05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