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雪中悍刀行》呼延观音结局是跟徐凤年一起去归隐了。呼延观音本是北莽王庭皇室之人,在徐凤年第三次游历中来到北莽救助了呼延观音所在部落的族人后两人相识,把他一直当作自已的恩人同时也生出了好感,后来来到了北凉王府,身负大气运的北莽皇族的血脉呼延观音,入听潮亭,将满身气运给北凉给徐凤年。
《雪中悍刀行》呼延观音的身世
《雪中悍刀行》呼延观音是一个小说里从头到结局也没有交代来历的女子,只知道她是徐凤年在草原上捡来的。就连她自己也不知道自己的身世,能证明身份的的只有那个当初和她一起被遗弃的羌笛,上面所刻的耶律慕容四字足以说明她的不简单,最后呼延观音走出听潮亭时,满身气运已所剩无几。
如果要问契丹辽国幸福值最高、过得最肆意的皇子是谁,莫过于萧燕燕的爱子耶律隆庆,其他诸如太祖嫡幼子李胡、太宗嫡幼子罨撒葛,还有兴宗爱弟宗元,前者被儿子牵连处死,中者夺位失利郁闷死,后者则因谋反被侄子弄死。
唯有耶律隆庆,童年是父母心爱的儿子,成年后是帝国地位最高的宗王,即便皇帝亲哥哥心里忌惮,但表面也得兄友弟恭其乐融融,就算隆庆死后,他的儿子们也各个身居高位,成为皇帝倚重的宗藩。
所以,要问谁是契丹最幸福的崽?自然是第一高富帅秦晋国王耶律隆庆咯!
资忠弘孝神谋霸略兴国功臣、兵马大元帅、燕京留守、守尚书令、兼政事令、秦晋国王、赠孝贞皇太弟讳隆庆(973-1016),字燕隐,小字普贤奴,或曰菩萨奴,是辽景宗耶律贤和承天太后萧绰萧燕燕的第二子,辽圣宗耶律隆绪(文殊奴)的二弟。
隆庆生于保宁五年(973),比大哥圣宗耶律隆绪小二岁,当时他的父亲辽景宗耶律贤25岁,母亲皇后萧燕燕20岁,隆庆上面除了同母兄隆绪,还有同母姐观音(又名燕哥),另外还有个异母姐姐 淑哥 。
萧燕燕才20岁都生了三胎,病歪歪的明扆大王25岁都四个娃了,我滴个神呐!真不知道要说什么好了,后来的圣宗在生育能力上真不如他爹。
隆庆在很小的时候,就表现出英武不凡的聪慧模样,跟个小大人似的,和同龄小孩子嬉戏时,就喜欢排演行伍阵法,由他来充当指挥官,号令一出无人敢违背,被他爹景宗看见,就夸赞自己儿子:此吾家生马驹也!
年纪稍大一点,又精通骑射,骁捷如风,即便母后又生育了三弟 隆祐(隆裕) ,也没影响隆庆在父母心中的地位,话说排行在中间的孩子,很少能越过长兄或幼弟成为父母爱子的,但隆庆他做到了。
乾亨二年(980),8岁的隆庆和兄弟一起封王,10岁的隆绪封梁王,1岁的隆裕封郑王,隆庆则封恒王。
在这一年,27岁的母后萧燕燕生育第七个孩子 药师奴(又名郑哥、韩八) ;在这一年,隆庆唯一的异母姐姐才十来岁的淑哥,被父皇嫁给来自北汉的降臣 卢俊 。
隆庆的父皇景宗身体并不好,母亲萧燕燕的娘家势力也不大,只能依靠义父 萧干 和 韩匡嗣 父子,为了提携娘家,萧燕燕就把女儿嫁给弟弟,乾亨三年(981),隆庆11岁的姐姐观音女被封为齐国公主,下嫁给舅舅 萧继先 。
景宗为了给妻子萧燕燕增加筹码,又让他最倚重的宗室大臣 耶律斜轸, 迎娶皇后的侄女,和皇后建立起姻亲关系。
乾亨四年(982)九月二十四,景宗耶律贤驾崩,当时的皇后萧燕燕才29岁,长子隆绪12岁,老二隆庆10岁,老三隆裕4岁,老四药师奴已经夭折一年半了,真是孤儿寡母,处境别提多艰难了。
新出炉的皇太后萧燕燕为了稳定局势,把大儿子以及两个小女儿都推出去联姻,倚重耶律斜轸和韩德让,终于把江山坐稳,带领契丹大辽的人民奔向美好生活。
对母亲的艰辛,年少的隆庆都看在眼里记在心里,更是刻苦练习骑射,以期早点给母后兄长帮忙。随着弟弟们的年龄增长,年轻的圣宗也开始倚重兄弟,总比外人可靠吧!当然,这其中更多的则是来自他妈萧燕燕的考量。
统和十六年(998)十二月初一,于越、宋国王、南京留守 耶律休哥 薨,圣宗为之辍朝五日,晋封26岁的弟弟恒王隆庆为梁国王、南京留守,20岁的幼弟郑王隆裕为吴国王。
留守是契丹辽国上京(天显十三年更名)、南京(太宗升幽州为南京,或曰燕京)、中京(统和二十五年城)、西京(重熙十三年升)、东京(天显三年升南京,十三年改为东京)五京的最高长官,既是五京(当时只有上、东、南三京)所在地的最高军事长官,也是该地的最高行政长官, 拥有所在地的统兵权、行政权、司法权。
而五京之中, 尤以与北宋邻近的南京最大,作为边防重镇,其地理位置的重要性是可想而知的,更是契丹辽国在华北的政治、军事、经济中心,所以,南京留守一职可谓是位高权重,非常容易对皇权构成威胁。
在隆庆就职之前,就曾有 耶律牒腊 、 耶律娄国 在任职内参与过谋反。其他诸如萧思温、高勋、韩匡嗣、耶律休哥、萧孝先、萧孝穆、耶律仁先、耶律宗元、耶律淳等辽国名臣,都曾出任过南京留守,足见南京留守的重要性。
统和十七年(999)七月,承天太后萧燕燕准备伐宋,九月初一,萧燕燕母子来到南京,以南京留守耶律隆庆为先锋官攻打北宋。
当时宋朝的镇、定、高阳关都部署 傅潜 ,畏懦无方略,拥步兵、骑兵八万多,却闭门自守不敢应战。将官们纷纷请命出战,反而被傅潜大骂,最后大宋朝廷都派使者催促傅潜出兵,这厮仍然不动。
年过七十的副将 范廷召 大怒,入帐去怼傅潜:“将军拥重兵却畏敌如此,还不如一个老婆子,你既然怕死,就发兵给我,让我去破敌。”
傅潜不得已分骑兵八千、步兵二千让范廷召去高阳关迎击辽军,同时还许诺他会出兵为援。范廷召又约高阳关都部署 康保裔 合兵迎战辽军,此时耶律隆庆已经来到瀛洲,康保裔约范廷召绕到隆庆后军再合兵夹击。
但康保裔到瀛洲和辽军正面对上时,因为时间差的问题,范廷召却还没到,康保裔只能自己面对隆庆的大军,被层层围困的康保裔战到兵尽矢绝,也不见援军,他不愿意听从部下易甲改装逃逸的建议,最后和全军一起战死。
此时范廷召才到瀛洲西南,听说康保裔战死,匆忙列军布阵,一战立威的隆庆并没有因胜生骄,反而越发沉稳冷静,决定趁范廷召列阵之际抢攻打乱宋军的阵势。
麾下的大将 萧柳 (隆庆二姐夫兼岳父东京留守 萧排押 的侄子)领命出战,果然把宋军冲击的乱了阵脚,隆庆就趁势率军攻之,南军大乱,范廷召被迫溃走。
统和十九年(1001)九月,萧燕燕再次南伐,29岁的南京留守、梁国王隆庆依旧是先锋官。二十一年(1003)三月,耶律隆庆和 耶律奴瓜、萧挞凛 等围困宋人的望都(隶属河北保定),宋将王继忠约王超、桑赞等领兵前往救援。
王继忠部率先在康村与契丹军碰头,两军激战一天一夜,宋人粮道也被辽人切断,龟缩到定州的王超、桑赞等畏敌如虎,居然不敢去救援王继忠。
可怜王继忠以少博多、后继无力,又没有外援,只能带领部下突围,契丹军是里三层、外三层把王继忠包围,围数足有十重,可见辽军之盛,王继忠所部将士皆遭重创,却依旧血战到底,在且战且行中,来到望都西山白城,全军覆没,王继忠被俘。
虽然王继忠后来被迫投降契丹,但他仍然是个令人尊敬的英雄,王超、桑赞之流才应该羞愧死。对于王继忠这样的人杰,贤明的萧燕燕非常赏识他,不但授予户部使的官职,还把开国功臣 康默记 家族的女孩许配给王继忠,后来在澶渊之盟中,王继忠也没少为故国大宋奔走。
统和二十二年(1004)十二月,辽宋签订澶渊之盟,结束两国之间的战事,曾经在南伐中多次立功的皇弟耶律隆庆,仍然留守南京。
耶律隆庆身为承天太后萧燕燕爱子,天辅皇帝文殊奴的亲弟弟,又长期担任南京留守的官职,还拥有自己的 斡鲁朵敦睦宫 (赤实德本斡鲁朵),不但地位显赫位高权重,而且相当有经济实力,简直就是契丹大辽的第一高富帅。
就连南朝宋国的人都知道,隆庆是契丹最有权势的亲王,甚至比他哥哥圣宗皇帝过得都滋润。在南京附近有个炭山,是契丹帝后避暑、狩猎的圣地,特意在那里建有凉殿,承天太后萧燕燕非常喜欢夏季去那里纳凉。
每当萧燕燕前来炭山避暑时,身为南京老大的隆庆就陪着老母亲同去小住,出行极其排场,“妓妾皆从,穹庐帟幕,道路相属。”尽显张扬和骄奢。
当时圣宗都三十五六岁,还没有一个儿子养住,比他小二岁的隆庆则最少有五个儿子 健康 长大,皇帝无子不能不引起太后的忧虑,因而, 在萧燕燕心中,越发倚重文武双全又性格强势张扬的次子隆庆,认为二儿子就是皇帝生不出 健康 儿子的最好选择。
性格相对软弱的圣宗,对老娘的想法当然是心知肚明,但又无可奈何,毕竟老娘大权在握,就算心里忌惮弟弟,表面还得兄友弟恭。
统和二十七年(1009)十二月初九,萧燕燕驾崩;二十九年(1011)三月,大丞相晋国王耶律隆运薨,圣宗随即就任命幼弟楚国王隆祐,接替韩德让权知北院枢密使事。
因为萧燕燕和韩德让的相继死亡,还让南朝宋国脑补出一场契丹皇帝兄弟不睦的大戏来,一时传说契丹主杀大臣 邢抱朴 ,以刘晟代知政事,又召见弟弟隆庆,隆庆以避暑为借口不去见他哥;一时又传隆庆修缮兵器,派亲信联络国中权贵;一时还有传说隆庆派人致信给宋雄州,说契丹主不能敦睦兄弟,故而丧失人心,国人多依附隆庆。
各种流言满天飞,好像契丹国分分钟就要是上演兄弟阋墙一样,把宋真宗闹的头昏,告诫大臣说:这些流言必定是隆庆派人散布的,不要轻信,注意边防。
事实证明,这的确都是宋人的道听途说,虽然说圣宗忌惮兄弟隆庆,但也不会去贸然削藩,只不过针对隆庆来一番人事调动。
统和三十年 (1012)三月,圣宗晋封二弟梁国王隆庆为晋国王,依旧留守南京 ,把幼弟楚国王隆祐徙封齐国王,留守东京; 五月,以邢抱质为大同节度使(后来的西京);七月,以韩德让的侄子耶律遂贞(韩制心)为辽兴军节度使,驻守平州。
很明显,南京之西的大同有邢抱质,之东的平州又有耶律遂贞,东西两镇联手,绝对可以牵制南京。随即在当年十一月初一,圣宗改元开泰,并在十二月, 给二弟隆庆加 守 太师,兼政事令,又拜为大元帅,晋封秦晋国王,赐金券(铁券)。
圣宗这波操作可以啊!一手防范一手吹捧,这是将欲取之、必先与之的节奏么?秦晋国王可是契丹大辽首个两字国王,隆庆获封也算开了个首例。按说被皇帝如此抬举,大多数人都很容易膨胀的,但隆庆并没有迷失,反而没有老娘在时的张扬,而是低调起来。
开泰五年(1016)二月二十三,后宫元妃 萧耨斤 生下皇子 宗真 ,圣宗终于再次拥有后族血统的皇子,开心的圣宗就把小皇子交给齐天皇后 萧菩萨哥 抚养。
当年九月, 皇弟、南京留守、秦晋国王隆庆来朝,圣宗亲自出迎到实德山,还和弟弟一起在松山狩猎。十月,圣宗封隆庆13岁的长子 查割 为中山郡王,12岁的次子 遂哥 为乐安郡王,可谓荣宠至极。
年底十二月兄弟聚会完毕, 秦晋国王隆庆返回南京,行至北安州境内时,突然病死,年43岁。 消息传到上京,圣宗非常哀恸,为之辍朝七日。
开泰六年(1017)三月,圣宗亲赴显州,把二弟葬在医巫闾山,并追册隆庆为皇太弟,谥号“孝贞” (或曰“孝文”)。还在当年四月,加恩封隆庆少子 谢家奴 为长沙郡王。
秦晋国王隆庆在他43年的人生中,拥有三位正妻,更有不可数的姬妾,他的三位正妻都是他的亲外甥女,即他姐妹的女儿。
关于隆庆的三位萧氏正妻 秦国妃、宋魏国妃、秦晋国妃 ,最初猴格以为都是前一个早亡,才续娶后一个,后来通过隆庆诸子的墓志发现,他的三位正妻应该是同时存在的,而且都有封号,不知道这种情况在契丹是特例还是普遍性的。
隆庆的 大姐齐国公主观音 ,嫁给舅舅萧继远, 生了最少两个女儿,被母后萧燕燕做主,长女嫁给二弟隆庆封秦国妃,次女嫁给三弟隆祐封齐国妃 ,都是舅甥婚,齐国公主也成了两个小弟弟的岳母。
齐国公主观音生年为970,11岁981年时下嫁萧继远, 假定她是在15岁985年生长女秦国妃,秦国妃又在15岁1000年(或许更小)嫁给二十六七岁的二舅舅隆庆 。别以为舅舅婚龄大就代表他没女人,隆庆18岁就和渤海妃生下庶长子 驴粪 。
秦国妃最少给舅舅生了三个女儿,即1001年生嫡长女陈国公主,后来嫁给齐天皇后兄弟 萧绍矩 (也是她妈秦国妃的堂兄弟,还是她舅);之后生次女韩国公主,后来嫁给小姨越国公主延寿女与 萧恒德 之子 萧匹敌 ;1016年生三女某公主,在1052年二嫁给 萧孝穆 的长子 萧知足 (即萧阿剌,是兴宗的表弟兼小舅子)。
隆庆的妹妹 吴国公主长寿女 ,9岁983年时下嫁 萧吴留 ,15岁989年时,改嫁妹夫萧恒德的哥哥 萧排押 , 也最少生了两个女儿,还都嫁给了二哥隆庆,分别为宋魏国妃、秦晋国妃。
宋魏国妃在1002年之前嫁给二舅隆庆,1003年生子 宗政(查割) ,1004年生子 宗德(遂哥) ,1005年生子 宗允(谢家奴) ,宋魏国妃活得比较久,1062年长子宗政去世时她还活着,去给儿子送葬。
她妹妹秦晋国妃生于1001年,16岁1016年时,也嫁给已经43岁的二舅隆庆,当时她的亲姐姐宋魏国妃、表姐秦国妃都还活着, 这小姑娘比较悲催,就在嫁过去的当年,她的丈夫兼舅舅隆庆就薨了。
她大舅圣宗又把她指婚给隆庆13岁的长子宗政,不过被宗政拒婚,圣宗只好把外甥女兼小弟妹改嫁给汉臣贵戚 刘二玄 。(秦晋国妃被拒婚事详见宗政篇https://wwwtoutiaocom/i6856394269461053959/)
隆庆的渤海妃子为他生于庶长子 驴粪(宗教) ,另有不知名妃子生庶子 苏撒(宗诲) ,也就是说,妻妾成群的隆庆也就这三个闺女五个儿子,虽然比他哥圣宗生得早,但数量上还是比不过他哥。
虽然隆庆和哥哥圣宗有些小芥蒂,但并没有影响到儿子们的飞黄腾达,可以说隆庆诸子是皇室宗亲中最受皇帝重视、重用的宗藩,不管是 查割、遂哥、谢家奴 ,还是庶子 驴粪 和 苏撒 ,从圣宗晚年到兴宗、道宗父子,他们兄弟都备受重用,当然,这其中也有钦爱皇后萧耨斤家族势力已经威胁皇权的原因。
从驴粪他爹秦晋国王耶律隆庆的一生轨迹看,他无疑是个聪明人,知道什么时候该张扬,什么时候该低调,性格的确沉稳冷静、内敛含蓄,且深谙君臣相处之道。
在对宋作战中,有勇有谋的隆庆展示了自己的军事指挥才能;在母亲的庇护下,隆庆又显得嚣张跋扈、骄奢*逸;在母亲死后哥哥的猜忌下,隆庆则收敛起来,兢兢业业的为帝国看守南大门,丝毫没有给哥哥找事、扰乱朝纲的举动;在死后还把恩宠荣华遗留给儿孙,而他的几个儿子培养的也不错,在任职内都颇有德政。
出任南京留守19年并薨于任,隆庆从来没有出过差错,足见其能力卓越,可不是宋人谣传的那样他不理政事、就喜欢骄奢*逸,如果不是他在南京周边的长期经营,之后的兴宗宗真怎么会屡次让隆庆的儿子们出任周边几个州的节度使?那都是隆庆当初打下的基础啊 !
隆庆同志还很有个性,其母萧燕燕和大丞相韩德让是情人关系,是整个大辽都众所周知的事,他大哥圣宗在老娘面前,都对韩德让客客气气视之如父,唯独隆庆,并不把“相父”当回事,因此宋人谣传说韩德让非常忌惮隆庆,因为他的性格比他哥圣宗更强势。
但是,除了对韩德让不那么礼貌外,隆庆也并没有做什么出格的事情,可见隆庆是个知分寸的人,明知道韩德让忠心为国,他又怎么会干出让亲者痛仇者快的糊涂事呢?正是因为他知道分寸,对皇位并没有野心,所以才张扬的坦坦荡荡,所以在他死后圣宗才那么放心的重用他的儿子们啊!
隆庆无疑是个讨喜的人设,就像现代又聪明又努力还有钱的天之骄子一样,在父母眼中是聪慧能干的小太阳,在哥哥眼中又是不得不倚重的杰出人才,而正是耶律隆庆本人的聪明和理智,才不仅给他自己带来无上的 宠渥 ,还给儿孙遗留无限的荣华。
就是这样。
相关文章链接:
近亲结婚二百多年的契丹辽国皇室,为什么不受遗传疾病的影响?
https://wwwtoutiaocom/i6855234615460758030/
表姑嫁表侄,舅舅娶外甥女,别具一格的契丹辽国皇室贵族婚俗
https://wwwtoutiaocom/i6854500453376655885/
萧燕燕为何能长期保持和韩德让的私情?只因契丹对女性的保护政策
https://wwwtoutiaocom/i6856765695943049741/
韩德让为什么帮辽人打汉人?请不要用现代的认知去衡量古代的问题
https://wwwtoutiaocom/i6892404008351171084/
萧燕燕嫁给辽景宗耶律贤后,一共有六个孩子,耶律贤比萧燕燕大5岁,两人结婚13年共生了三男三女。册封为皇后的那年生了长女耶律观音女,第三年又生了长子耶律隆绪,后又生下两子、两女,分别是耶律隆庆、耶律隆祐、耶律长寿女、耶律延寿女。
历史上耶律贤还有一个早夭的儿子,但这个儿子在蒋胜男写的《燕云台》小说中被安排是渤海妃生的。不过历史记载中,渤海妃是萧燕燕嫁给耶律贤之前入门的,并且渤海妃生了一个女儿,是辽景宗的长女,原本应该无比尊贵,但不知道是什么原因没有封号,也成了千古之谜。
扩展资料:
萧燕燕的孩子都是跟耶律贤生的,跟韩德让没有孩子。野史中说萧太后跟韩德让有孩子的事情,其实都是没有根据的胡话。耶律贤在世的时候,萧绰跟韩德让根本没有机会在一块。
韩德让与萧太后年轻时是情人关系,某一年韩匡嗣已经得到萧思温的允诺,为两个人定下了终身,但是事有意外,皇家为王子选妃,耶律贤看中了萧绰,后族萧思温也巴不得与皇室结亲,所以萧绰就许配给后来的景宗耶律贤。
耶律贤因为年幼时目睹了父亲被刺杀,留下了阴影,被吓出了病,一生难以治愈。35岁去世时将皇位传给了耶律隆绪,他是耶律贤和萧燕燕生的第一个儿子。
隆绪年幼上位,萧燕燕成为太后,把持着朝政,可以说是垂帘听政,因为是亲生母子,所以耶律隆绪跟萧太后并没有出现相互猜疑的情况,萧太后27年的从政历史,一直颇为顺利。
萧燕燕是宰相萧思温与燕国长公主的第三女。她天性聪明好胜,作为幼女又深得父母宠爱,对所有的事情都执着热情,不轻易放弃。她与韩德让自幼青梅竹马,早订终身,却因为命运的捉弄偶遇辽景宗耶律贤,开启了传奇的一生。
皇后 承天皇后萧绰 妃子 渤海妃某氏
胡辇, 其子辽圣宗时的皇太妃,是否为其妃嫔待考,可能为辽穆宗的弟弟太平王耶律罨撤葛的配偶。 儿子 第一子,辽圣宗耶律隆绪
第二子,梁王耶律隆庆,耶律隆庆之女陈国公主,1986年在内蒙古发现陈国公主墓,为深入地研究契丹社会的历史文化、生活习俗提供了丰富的实物资料。
第三子,楚王耶律隆佑
第四子,耶律郑哥, 八月早夭,《辽史》 未载,见于宋朝《续资治通鉴长编》。但《辽史》所记景宗第四子耶律药师奴亦为早夭,但生母不详。
耶律药师奴, 又名耶律韩八 ,早夭,葬王子院,一说他就是宋朝方面史料记载的耶律郑哥。 女儿 第一女,耶律观音女, 《辽史》 记名为“观音女”,另说为“燕哥” ,封齐国公主,嫁萧绰堂弟萧继先。
第二女,耶律长寿女, 《辽史》 记名为“长寿女”,另说为“长寿奴” ,封卫国公主,下嫁宰相萧排押。
第三女,耶律延寿女, 《辽史》 记名为“延寿女”,另说为“延寿奴” ,封越国公主,下嫁宰相萧排押弟萧恒德。
第四女,耶律淑哥, 母渤海妃。不知何故,无公主封号,乾亨二年(980年),下嫁北汉归附的卢俊。统和元年(983年)六月,耶律淑哥与驸马都尉卢浚不谐,上表请离婚,十月,改嫁给了萧神奴。
他有7个孩子。
历史上萧燕燕共为辽景宗耶律贤生了七个孩子,分别是耶律观音女、耶律隆绪、耶律隆庆、耶律隆祐、耶律长寿女、耶律延寿女和耶律郑哥,耶律隆绪就是后来的辽圣宗。
耶律贤去世后由他继位,早夭的耶律郑哥生母不确定,但《续资治通鉴长编》里记载耶律郑哥可能是萧太后的第四子,所以耶律贤大部分儿女都是萧燕燕所生。
历史上悲惨的贤惠皇后有很多,要说最悲惨的可能就是辽道宗耶律洪基的皇后萧观音了。
萧观音是辽国皇帝辽道宗耶律洪基的第一任皇后,也是一位多才多疑的女子,尤其擅长诗词和音律。一手琵琶弹得可以说已经达到了想当高的艺术水准,被称为当时琵琶第一人。并且还能够自己自制歌词,因此在早期深得耶律洪基的喜欢,被耶律洪基成为女才子。就是这样一位女才子,从被耶律洪基宠爱,由妃子到皇后,最终受到冷落,最终被奸臣陷害致死。
萧观音多才多艺,受到耶律洪基的喜爱,被称为才女,最终成为皇后萧观音在小的时候就能够朗诵诗歌,而且对于经史子集也是多有涉猎。因此长大后的萧观音不仅长得娇艳动人,内向纤柔,而且精通音律诗词,也能说会道。不仅能够自己作词作诗,而且能够自制歌词,弹得一手好筝。但萧观音最出名的就是在琵上的造诣,在当时被公认的事辽国第一人。
由于萧观音的父萧惠为辽兴宗母亲萧耨斤的弟弟,和辽国皇室走得很近,多才多艺并且容貌俊美的萧观音因此被当时的燕赵王耶律洪基看中。在看到萧观音的才艺后,称赞下观音为女中才子。也因此成为了耶律洪基的妃子。
有一次,萧观音和耶律洪基一起秋猎,到了一个叫伏虎林的地方,耶律洪基让萧观音根据伏虎林这个地名作一首诗。萧观音当场做了一首《伏虎林应制》:
威风万里压南邦,东去能翻鸭绿江。灵怪大千俱破胆,那叫猛虎不投降。可见萧观音在诗词上也是才情满满。虽然萧观音一生只有十五首诗词传世,但是其在历史上的女诗人中也是占有一定的地位。尤其是在辽国的历史上,可以说是诗词第一人。
萧观音因为自己的才华被耶律洪基喜爱,等到耶律洪基做了皇帝后,为耶律洪基生下太子耶律浚的萧观音被册立为懿德皇后。
被皇帝疏远,作诗抒发幽怨之情,因让宫中乐师为诗谱乐合奏,被人利用诬陷被害萧观音成为皇后以后,可以说对于朝政是没有兴趣的,一心都是在音乐和诗词上。可是萧观音却因为劝谏耶律洪基不要游畋无度,因此失去了耶律洪基的宠爱,被渐渐疏远。
被皇帝疏远的萧观音为了抒发自己的幽怨怅惘之情,做了十首《回心院》。做这十首诗一是为了抒发自己的幽怨之情,再就是表达自己的苦闷愁怨和希望能够重新获得君恩的希冀之情。写完这十首诗后,酷爱音乐的萧观音又叫来了宫廷乐师赵惟一根据这十首词谱写音乐。
赵惟一回去后根据诗词的意境,殚精竭虑,终于谱写出了一首能够充分表现词义的乐曲。写出来后,萧观音和赵惟一一人琵琶,一人玉笛,将这首曲子发挥的淋漓尽致。就是这两人的合奏被宫里的人认为两人情投意合,不经意的给传了出去,被有心的人给一用,恶意中伤皇后偷情。最终被赐死。
可以说萧观音之所以呼被赐死,和当时的朝廷权力争斗有关。当时的的权臣耶律乙辛有很大的关系。耶律乙辛当时深的耶律洪基的信任,被封为魏王,太师,可谓是权倾朝野。可是由于太子已经长大,开始参与朝政,并在法度上开始整治。这对于当时大权在手并且极度贪财,广受贿赂的耶律乙辛来说,是个极大的威胁。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