溥仪婉容大婚是什么情形,雍容华贵的皇后有多奢华?

溥仪婉容大婚是什么情形,雍容华贵的皇后有多奢华?,第1张

作为满清的皇后,虽然是最后一位皇后,而且那个时候溥仪已经失势,但是还是和一般的清朝大婚差不多,至于到底花了多少钱是不太清楚的。同治相对简朴的婚礼据说都花费了四十多万银元,而那个时候的物价来看,两元钱就可以能买一袋面粉。光绪帝大婚时,甚至花了五百五十万两。

婉容作为清朝最后一位皇后,也是中国封建王朝历史上最后一位皇后,其实排场并不算小。而且婉容的父亲因为经商,见识过西方开化思想,所以对于婉容自小的教育也颇为上心,为她请了老师,教她学习,所以婉容也出落得温婉大方。而溥仪六岁被迫退位,然后一直在宫中待到十八岁被冯玉祥赶出皇宫为止,这之间他一直维系着他的小朝廷,假装自己还是皇帝,依旧做着皇帝的梦。

婉容就是在这个期间由后宫太妃决定选她成为溥仪的皇后的,因为是正统选择的皇后,加之那个时候还承认这个“小朝廷”,所以清廷帝后大婚的礼仪一步都少不了。溥仪和婉容结婚的时候,还请了梅兰芳和杨小楼前去唱了一出《霸王别姬》,单单这一场就花费了三万白银。

按照礼制,溥仪向婉容家中送去百抬彩礼,虽然按照清廷旧的礼制,但是因为溥仪本人也受西方文化的冲击,所以说其实婚礼中还有些许民国的礼制。总之,一国皇帝结婚,即使他已经没有了权力,但是为了脸面,自然是极尽奢华的了

有五个。

1、郭布罗·婉容

郭布罗·婉容,达斡尔族,旗籍满洲正白旗,1906年11月13日出生于内务府大臣荣源府内。婉容的父亲郭布罗·荣源,是位开明人士,时任内务府大臣,一向主张男女平等,认为女孩子应该和男孩子同样接受教育。

除了教她读书习字、弹琴绘画,还特意聘请了于中国出生的美国人任萨姆女士(Miss Isabel Ingram)为英语老师。 婉容作为一个达斡尔族旗人家的**,优裕富足的生活环境、显赫的家族地位、民族文化及传统文化的教育都对她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婉容的生母爱新觉罗氏是定郡王溥煦的孙女、毓长的第四女,人称“四格格”。

2、文秀

额尔德特·文绣(1909年-1953年),蒙古族旗人。满洲鄂尔德特氏旗人。民国十一年(1922年),她跟16岁的溥仪结婚。

溥仪首选的第一位妃子是文绣,但是父亲逝世后端康太妃为首的四大太妃们,皆认为文绣家境贫寒、长相不好,让王公劝溥仪重选。文绣被册封为淑妃。民国二十年(1931年)废除离婚。

3、李淑贤

李淑贤(约1925年—1997年6月9日),是清朝最后一位皇帝宣统帝爱新觉罗·溥仪的第五任、也就是最后一任妻子。

1962年,年仅37岁的她经人民出版社编辑沙曾熙介绍认识了溥仪,她那时还是一名护士。在这之前,李淑贤有过两次婚姻。溥仪那时很想再婚,于是,两人结成姻缘。两人婚后恩爱有加,彼此呵护,是一对恩爱的夫妻。

1997年6月9日,李淑贤因肺癌逝世,享年72岁。

4、谭玉龄

谭玉龄(1920年—1942年8月14日),溥仪的祥贵人,满族贵族出身,原姓他他拉氏,辛亥革命以后,改姓谭。

1937年,溥仪对婉容不满并打入冷宫,为了有一个必不可少的摆设和玩物,由亲属介绍当时正在北京中学读书的谭玉龄来到长春与溥仪结婚,住在缉熙楼楼下西侧。

溥仪封她为祥贵人,当时溥仪32岁,谭玉龄17岁。谭玉龄入宫后与溥仪的关系很好,深受宠爱,溥仪经常叫侄媳等女客陪她散心。

谭玉龄聪明能干,温顺贤惠,待人接物十分稳妥。但与溥仪过了5年如漆似胶的日子后,22岁的谭玉龄却一命呜呼。

5、李玉琴

李玉琴(1928年7月15日—2001年4月24日),祖籍山东,生于长春市一户普通人家,1942年考入伪满新京南岭女子优级学校。

第二年,年仅15岁的李玉琴被选入伪满洲国的“皇宫”中,并被伪满洲国“皇帝”溥仪“封”为“福贵人”,这是溥仪的第四位妻子。

1957年5月与溥仪离婚,次年和当时在长春广播电台的一个工作人员黄毓庚结婚,重新建立起幸福美满的家庭。

2001年4月24日,李玉琴在长春病逝,享年73岁。

——溥仪

   导读: 爱新觉罗· (1906—1967年), ,即中国历史上最后一个 。醇亲王载沣之子,光绪三十四年(1908年)即 位。1924年11月5日,被冯玉祥驱逐出宫。辛亥革命以后,宣布退位。抗战时由于充当日本扶持的伪满洲国傀儡 ,被定为战犯,后被 特赦,成为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普通公民,1967年在北京死去。其为 皇帝在位时年号「宣统」,通称宣统皇帝(1909年-1912年,1917年7月1日—12日)。其在伪满洲国皇帝位时年号「康德」,(1934年—1945年)。> 爱新觉罗简介 >  爱新觉罗· (满语:穆麟德:pui英文名:Henry亨利),爱新觉罗氏,乳名「午格」,字耀之,号浩然。我国历史上最后一位皇帝,其曾祖父为道光帝,祖父为道光帝第七子、咸丰皇帝-醇亲王奕譞,父亲为醇亲王奕譞五子、同治帝堂弟、光绪帝亲弟-摄政王载沣。也就是说,他是道光帝的曾孙,醇亲王奕譞的孙子,咸丰帝和慈禧太后的侄孙,同治帝的堂侄子,光绪帝的亲侄子。>  年号宣统(1908年12月2日-1912年2月12日,1917年7月1日-12日),是清朝最后一个皇帝,因其为大清国的 ,所以有人称其为清废帝,或尊称为清逊帝。>>  后在满洲国,登上满洲帝国皇帝,年号康德(1934年-1945年)又称康德皇帝。二战后,被苏军俘获成为战犯。新中国成立后被特赦并从事修改民国档案等史料工作,当选全国政协委员,为新中国的建设事业做出了卓越的、不可磨灭的贡献。>       末代皇帝溥仪有几个老婆,溥仪到底有没有后代 >       在我国漫长的封建社会中,先后出现了219位「真龙天子」。这些人间帝王都有权广置「后宫佳丽」。这些皇后皇妃大多是被污辱者、被践踏者和被玩弄者,她们的下场是悲惨的。溥仪在生活中是很不幸的人。他说:「每次结婚都是看看照片就订了,不是自愿。婉容、文秀给我留下的回忆,是整天吵吵闹闹,一点感情也没有。溥仪一生结婚5次,始终未能留下后代。>  1922年溥仪16岁时与二名女人结婚。他的妻子首选是文绣(1907年生,1950年或1951年卒),但被宫廷官员认为不够美丽而不能作皇后;作为妾,最后离婚。他的第二选择,满族人婉容(1906年生,1946年卒),成为皇后,鸦片成瘾,最后卒于中国吉林省延吉狱中。他的第三任妻是谭玉龄,满族人,大约1939年结婚,六年后病卒。他的第四任妻,李玉琴, ,相遇时她是学生,15年后离婚,2001年因肝硬化逝世。1962年,他与另一名 护士李淑贤(1997年逝世)结婚。溥仪一生结婚5次,始终未能留下后代。>   中国最后一个皇帝——爱新觉罗·溥仪,也有他的皇后和皇妃。但是在特定的历史条件下,随着时代的变迁和末代皇帝的新生,这些皇后皇妃有着不同的命运:有的悲惨地死去了;有的在新社会中得到了新生;有的真正成了幸福的妻子。> 溥仪先后共有5位妻子: >  (1)「皇后」郭博勒氏(又作郭布罗氏),名婉容,达斡尔族。民国十一年(1922年),溥仪18岁时同婉容结婚。婉容结婚前住在北京东城鼓楼南帽儿胡同今35、37号院。溥仪在退位后结婚,但根据《优待条件》,其尊号仍不废。故其结婚仍称「大婚」,婉容仍称「皇后」。而实际上此时溥仪已经不是皇帝,郭布罗婉容也就不成其为皇后。>>  (2)「淑妃」额尔德特文绣,与婉容同日和溥仪结婚。后来文绣在天津与溥仪离婚。>  (3)「祥贵人」他他拉氏,后改姓谭,名玉龄,与溥仪在长春结婚。谭玉龄于1942年死。>  (4)「福贵人」李玉琴,1943年与溥仪在长春结婚,1957年离异。李玉琴于2001年病逝。>  (5)夫人李淑贤,1924年生,于1962年「五一」同溥仪结婚,则属平民婚姻。李淑贤于1997年病死。> 绝后之惑 >  同治帝载淳,十九岁死去,身后没有留下一男半女。认为皇帝死时皇后阿鲁特氏已怀有龙种的,只是野史之说,正史未见确凿材料。满洲皇子、皇帝大多正式结婚前已有性生活,娶嫡福晋之前就生有子女的也有不少先例。同治帝于同治十一年九月(1872年10月)举行大婚典礼,因得病死于(官方记载死于天花,野史记载死于梅毒)同治十三年十二月(1875年1月),单从大婚之日算起,他与众多的后妃宫女生活了两年零三个月时间,居然没有留下一点骨血,已属不可思议。>  光绪帝本人三十八岁死去,身后竟然也没有留下一男半女!>  光绪帝娶有一位皇后,有名分的妃子两名,身边还有成群的妙龄宫女。他于光绪十四年十月(1888年11月)大婚,至光绪二十四年八月囚禁瀛台,近十年时间,虽然政治上难以伸展手脚,基本上是个傀儡皇帝,但性生活还是有较大自由度的,尤其与他宠爱的珍妃,婚姻生活堪称甜美。>  光绪帝被幽禁在瀛台期间,皇后叶赫那拉氏还是伴着他。光绪帝住涵元殿,皇后住在对面的扆香殿。叶赫那拉氏入主后宫几十年,光绪帝对她几乎没有兴趣,但绝不是没有碰过半个指头,史家说「承幸簿」很少留下光绪帝与皇后的性生活记录,「很少」不等于没有,尽管极有可能这是皇帝受「亲爸爸」所慑的逢场作戏。不幸的是,皇后也未能为皇帝生下一男半女,虽然她为此想得心酸,想得发狂。>>  光绪帝、他的后妃们、慈禧太后都渴望得到龙子,或者得个凤女也好,然而心都盼酸了,希望终于变成绝望。>  爱新觉罗氏皇族悲哀连连。据史料记载,光绪帝继位人宣统帝溥仪,活了六十二岁,也是绝后。>  接连三朝皇帝都没有留下一男半女!是不是忘了记载?相信史学家们不至于疏忽到这等地步。「不孝有三,无后为大」,入主中原二百余年,已被儒家文化浸透了的爱新觉罗氏皇族,必以皇帝有生育能力为荣。如果没有长大成人的皇子,即使曾经有过夭折的儿子,哪怕有过夭折的女儿,史学家们都会不吝笔墨给予郑重记档。>  同治帝、光绪帝、宣统帝,三朝皇帝个个绝后。人们不禁要问:爱新觉罗氏皇族到底怎么啦?清朝到底怎么啦?> 历史事件 >  溥仪,清朝末代皇帝,辛亥革命后,宣布和平退位。国民 与清室协商,保留了许多对皇室的优惠条件,承诺支付溥仪400万银元的年薪,并同意溥仪保存皇室。1917年,溥仪在张勋、康有为等人的拥护下,再次登上皇位,史称「丁巳复辟」,在孙中山等人的反对和声讨下,「丁巳复辟」仅12天就失败了。>  「九一八事变」后,在日本支持下建立大满洲帝国,登上大满洲帝国之皇帝,年号康德。>  日本败战后,溥仪和日军一起企图逃亡东京,在机场被苏军捕获。>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一直在抚顺战犯管理所接受改造,在1959年9月17日 主席签发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特赦令被第一批特赦,正式成为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公民。>

 奕,全名爱新觉罗·奕,公元1838年亦在北京出生,为满洲镶蓝旗人,晚清宗室大臣。追溯血缘,亦为清高宗乾隆帝的曾孙子。他的父亲是辅国公爱新觉罗·绵性,祖父是庆僖亲王永,不过后来亦被过继给庆郡王绵为嗣子。

 道光三十年的时候,承袭辅国将军的爵位,后晋爵贝子、贝勒。同治十一年的时候,加郡王衔,被授为御前大臣。光绪十年,担任总理各国事务衙门大臣,进庆郡王。二十四年的时候,特诏其爵位可以世袭罔替,成为清朝的第十二位铁帽子王。

 光绪二十六年,八国联军侵华,进攻北京,慈禧太后带着光绪帝匆匆逃离北京。临走之前,命亦和李鸿章一道留守北京,与联军代表议和,随后不久签订《辛丑条约》。

 光绪二十九年,被任为首席军机大臣,位高权重。

 宣统三年的时候,成为皇族内阁总理大臣、弼德院总裁。清朝灭亡后,亦迁居北京,民国六年病死家中。

 亦此人,历史给的评价倒是挺中肯的。他是一个碌碌无为的大臣,但其升职速度却很快。亦此人能力不高,学识不够,但是在朝廷却混的顺风顺水。到了清后期的时候,奕或为领班军机大臣,或为内阁总理,庆邸官爵之隆,晚清除醇邸之外,难有其匹者。他能达到这么高的水平,大抵是“荣辱忽焉,皆在圣意”。

 看亦此人生平,你可以很清晰的看见,他崛起之时,就是慈禧专断之日。同治十一年,亦加郡王衔,被授为御前大臣。同治时期,就是慈禧开始自己专断国权的开始。光绪年间,则更不用说了。光绪虽然明面上是大清的帝王,是天下的主宰,但实际上他就是一个傀儡。连他能登上皇位,都是慈禧太湖一手操办的。慈禧之所以选择他来继承皇位,就是为了保持她统治的至高性。所以在光绪帝时期,亦的官位就如坐火车一般,横冲直上。先后担任外务大臣,被封铁帽子王,成为御前军机大臣。先不说,亦此人的个人能力怎么样,但他至少会站队。

 亦之所以能一直受到慈禧太后的宠信,就是因为他始终的站在慈禧一边。慈禧为了能让自己的每一个命令,都有人能支持执行,自然会提拔自己的亲信。当年戊戌政变,亦就在暗中帮了慈禧不少的大忙,解决了不少的麻烦。而在光绪帝被圈养的时候,慈禧想要选择子嗣,进而废掉光绪帝,也是他完全站在慈禧这边,与反对者对抗。站在慈禧一边坚决不动摇,既是亦的为官之道,也是他荣登之故。

 另据说,亦之所以能被慈禧太后看重,全因他写的一手好字。慈禧在咸丰年间与其弟叶赫那拉·桂祥通信之时,常由奕代为捉笔。

 亦对权利的运用可谓达到了顶峰,不过不是用在国民身上,而是用在了他的个人利益之上。凭借自己手中的权利,亦大受贿赂,卖官鬻爵,被时人讥为“庆那公司”。他这个人还有那么一点预见性眼光,他从不讲自己的钱存在民间钱庄,而是存在外国银行。据说他在英商汇丰银行存入一百二十万两私产,正是因为存在了外国银行,所以在清朝灭亡,国家混乱的时候,他才能凭借自己的银钱,过着逍遥的日子,活到六十多岁。

 亦与自己的大侧福晋合佳氏,生长子载振,与四侧福晋刘佳氏生二子载?、载抡。除此之外,还有早殇的三子载授、六子载镨。正是因为他与自己的子孙一同卖官鬻爵,偷取国家利益,因此才会被溥仪和其父认为是国破的罪魁祸首,在其死后给了他一个恶谥。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jiehun/11670480.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12-06
下一篇2023-12-06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