苗族结婚的习俗是怎样的?

苗族结婚的习俗是怎样的?,第1张

一、鸡眼为证

苗族人在选择结婚良辰吉日时,南方父母一定与媒人同赴女方家商定。女方家杀公鸡一只,煮熟之后,双方共同观看鸡眼,此礼仪一般在深夜举行。如果鸡的双眼全睁或全闭,则表示吉利;如果鸡眼一只睁着一只闭着,则认为不吉利。看完鸡眼,双方就开始协商婚期,一般订在“午日”或“子日”,苗民认为这两个日子是大吉大利之日。

二、新娘

在广西流域十分盛行一种新娘茶,新娘茶就是新媳妇第二天必不可少的第一件事——给亲人敬茶。这天新娘早早起床,一边生火烧洗脸水,一边煮茶。新娘茶的水须是某一口井的一天中最早挑的那担水,水和锅都不能有半点油星,这样才吉利。

三、辣子面

白族人婚礼以热烈隆重而著称。因白族话中“辣”与“亲热”谐音。因此,当新郎进入洞房时,新郎的伴郎们即将辣子面撒入早已准备好的火盆里,一时辣味四溢,呛得新郎和新娘一阵大咳。接着,新人在新房里吃喜饭、喝喜酒,在饭菜及酒肉中同样调入很浓重的辣子面,辣得新郎新娘难以下咽。这时闹喜的人们便爆发出一片欢声笑语。

/

四、离娘饭

在鲁南山区一带流传着一种“离娘饭”的习俗,顾名思义是离开母亲的最后一顿饭,有道别饯行之意。“离娘饭”一般在婚期的头天晚上进行。据说,新娘只有吃好这顿饭,将来的日子才能甜美幸福。

饭桌上按长幼落座,新娘的母亲张罗酒菜,并要亲自掌勺。主菜是新郎家上午派人送来的一只公鸡和一只母鸡。这道菜称“离娘饭”,意味着女儿离开娘以后定会大吉大利。另外,配有一碗水饺,一碗面条,一碗大米干饭。饺子预祝新人早生贵子;面条则喻婚姻天长地久;大米干饭就是白头偕老之意。

五、夹生饭

居住在滇南哀牢山的叶车人,其婚礼多在黄昏时分举行。当新娘被接到夫家后先要进入大房,向供桌上象征祖先歇脚处的一块篾笆叩头,面向酒席长辈行埋头礼,表示心甘情愿嫁给新郎,海枯石烂心不变。在婚礼中,要吃夹生饭,这夹生饭必须蒸至5成熟,使其外熟内生。叶车族人认为新娘吃夹生饭是添丁的好兆头。

您好,我是专注留学考试规划和留学咨询的小钟老师。在追寻留学梦想的路上,选择合适的学校和专业,准备相关考试,都可能让人感到迷茫和困扰。作为一名有经验的留学顾问,我在此为您提供全方位的专业咨询和指导。欢迎随时提问!https://liuxue87dhcom/

  在苗族婚礼中还有高唱酒歌的习俗。婚事喜庆里,苗家的酒歌往往要成套地唱。苗族在婚事礼仪中所唱的酒歌,唱完一套需用八九小时,有时是通宵达旦地唱。小钟老师为大家整理了一篇关于苗族婚礼习俗的文章,更多文章尽在小钟老师。

  讲链讲规  湘西苗族姑娘初次外出结交男朋友苗语称“讲链讲规”或“溜比溜苟”,直接翻译就是“放鹰放鹞”和“采果摘籽”。小伙子结交姑娘叫“帮链帮规”或“溜背溜喜”,直接翻译就是“打鹰打鹞”和“攀花摘卉”。

  草标  湘西苗族青年幽会也有暗号和密码,这就是“草标”。双方只要看到草标,就知道各自的行踪。初相会时,女方如先到达约会地点,必先在约会地点的路口留下一个草标。这个草标的含义只有赴约会的情人知道,有如密码一般的神奇功力。不过,也有一般人都能看懂的草标。一把草上结个疙瘩,疙瘩结在草尖上,草根朝幽会的方向,则暗示一方先到,示意对方快来。后者看到这个草标,必须留下一个草标,疙瘩结在草的中部。这后面一个草标暗示过路者,山中有情人幽会,请走大路。行人见了这样的草标,一般都会避开,以免撞见别人的幽会。

  打毽活动  居住在云南南部的苗族,青年男女中有一种打毽活动,十分有趣。毽子就是中国民间都用来踢的那种,打毽的板和乒乓球拍差不多。男女青年在打毽活动中,输的一方要让赢的一方“揉耳朵”,不许反抗,但可以跑。如果输赢双方的男女没有情意,纯属比赛,那赢者会使劲揉对方的耳朵,直到对方耳朵发烫为止。如果对打的男女相互有爱慕之意,输者会主动让赢者揉耳朵,而赢者是不会使劲揉的,而是红着脸轻轻摸一下对方的耳朵。也有一输就跑,赢者假装追赶,两人一直跑到无人的场所,倾诉衷肠。

  踩花山节  在传统的踩花山节期间,云南金平苗族青年到了花山场上,好心的主人早已为青年们准备好了几套“土电话”,它是用竹筒蒙上油纸、将线从中穿过而成的。男女在“土电话”上,用对歌的形式表达自己的感情,询问对方的情况。唱到兴起,小伙子会将“话筒”交给一边的伙伴应付,自己跑去偷看姑娘的模样。如果相互不中意,对歌到此为止。如果双方都满意,继续对唱,约定下一次见面的地点。

  种花生  广西融水一带的苗族青年,盛行“种花生”这个交往活动。走寨时,小伙子们向姑娘发出邀请,确定时间地点之后,姑娘们就会按照时间来到小伙子的村寨,他们带着农具和肥料,上山种花生,期间男女青年谈笑风声,边劳动边对唱山歌,互相接触试探。花生种子播下后,等苗长高时,双方又要组织一次施肥除草活动,其实是为了创造一次见面机会,这时大家开始物色对象谈恋爱。第三次是秋收花生时,大家相邀收花生并聚餐,相好的在一起讲悄悄话,还没有对象的赶紧抓住这最后一次机会。

  吃新酒  苗族的婚姻一般分包办婚姻和自由婚姻两种。包办婚姻为父母媒妁说合,媒人往往是由与对方认识或是对方亲戚的人担任。待女方探明男方的情况,征求女儿的意见后,由媒人再来时说明是否同意。若女方同意,则议定“礼金”,订婚日期;男方则准备物品去女方家,女方家备酒肉招待,称为“吃新酒”。男家客人离去时,女方送鸡、糯米饭及送给来人每人一根“花椒布”腰带。

  婚期大多是由男家择定后委媒人于事前几个月通知女家。婚期临近,女方全村或全姓的姑娘们,大家共同聚餐,以示送别新娘,称为“朋友饭”。出嫁当天,女家需派出三种送亲人:一是新娘的朋友,为13—16岁的未婚姑娘,需盛装同新娘前往;二是新娘的亲兄弟和家族中的中、青年男子9—15人,与新娘同去同返;三是有3—4个15岁左右的男子,护送新娘到男方村寨附近。新娘到婆家短住几天就转回娘家,直到来年二月才到夫家,反复两三年后,才举行“煮饭”仪式。从今以后,她就不能再接触娘家的锅灶了,再也不能住到娘家了。

  苗族的自由恋爱十分普遍,在自由恋爱过程中,双方相亲相爱,定下婚约,到了结婚这一天,却由父母来决定。

  在苗族婚礼中还有高唱酒歌的习俗。婚事喜庆里,苗家的酒歌往往要成套地唱。苗族在婚事礼仪中所唱的酒歌,唱完一套需用八九小时,有时是通宵达旦地唱。在婚礼中,男女双方都得选派唱酒歌的歌手,选上的歌手称歌郎。每套酒歌共分九部分:第一部分为拦路歌(也称拦门歌),当男方歌郎来到女方山寨时,女方聚众歌郎在山寨的路口迎唱的歌,即叫拦路歌。男方要巧妙地和女方的歌郎对歌,—一解答了对方请问的内容,才被放行进山寨。第二部分叫“十切”,即男女双方歌郎各唱十段歌,内容反映出双方所在村寨的风土人情。第三部分叫“公爷进地”,主要唱出男女双方祖先的渊源所在和迁陡历程。第四部分叫“结亲路”,唱出男女双方古老婚姻礼仪的形成及其形态。第五部分叫“三代根基”,即男女双方歌郎叙唱新婚夫妇父辈、祖父辈、曾祖父辈三代的基本情况,以加深两个姻亲家族的相互了解。第六部分叫“凤亲”,歌郎用歌声介绍男女双方结婚前的恋爱经历,比如他们是如何相识的,类似代新郎汇报恋爱经过。第七部分叫“过定”,代表男女双方长辈对新婚夫妇唱出期望和祝福。第八部分叫“谢主家”,由男方歌郎代表男方向女方亲家致谢。第九部分叫“龙船歌”,是整套酒歌的高潮,双方歌郎要用对唱的形式比输赢,并边对唱边由双方歌郎扯腊鸭,唱赢者即得腊鸭。

  酒歌唱毕双方酒郎退出歌堂,新婚夫妇入洞房成亲。

希望以上的答复能对您的留学申请有所帮助。如果您有任何更详细的问题或需要进一步的协助,我强烈推荐您访问我们的留学官方网站 https://liuxue87dhcom/ ,在那里您可以找到更多专业的留学考试规划和留学资料以及一对一的咨询服务。祝您留学申请顺利!

贵州是一个多民族聚居的省份,因此不同的地区和民族在结婚习俗方面都有着特色。

以下是一些贵州省内有趣的结婚习俗:

走婚:黔东南、黔南和黔西南地区的一些少数民族,如侗族、布依族、苗族等,在结婚时会选择“走婚”。走婚是指男女之间不结婚,而是男方每年到女方家中与女方过夜,直到生育子女为止。这种习俗源于当地土著信仰中的“鬼婆婆”的传说,被视为是传统上对妇女地位的一种尊重。

抢媳妇:黔西南的布依族、苗族等民族,在结婚时会进行一种叫做“抢媳妇”的仪式。当男方来向女方求婚时,女方会提出一些条件,如男方必须能在山路上抢到女方的面巾等。男方需要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条件,否则就不能和女方结婚。

送嫁桥:黔东南一带的侗族,在结婚时会进行送嫁桥的仪式。男方需要在桥底下拱起一座木桥,让女方走过,象征着两人携手共度人生的情景。同时,女方还需要经过一系列的诗歌考验,以展示她的才华和文化素养。

烤猪:贵州省内的许多地区,在结婚时都会准备一只猪来表达对新人的祝福。猪需要在火堆上烤制数个小时,直到外皮变得金黄酥脆,内部熟透鲜美。在烤猪的过程中,亲友们会唱歌跳舞,欢庆新人结婚的喜悦。

以上是一些贵州省内有趣的结婚习俗,这些习俗不仅体现了当地人民的文化传统,也为新人和亲友之间带来了无限的欢乐和幸福。

和苗族女人同居不一定要结婚。

根据中国法律,婚姻自由是公民的基本权利之一,包括苗族女人在内。同居并不等同于婚姻,婚姻是一种法律关系,需要经过登记和官方认可。虽然苗族文化中有一些传统习俗和观念,鼓励婚姻和家庭的稳定,但并没有强制要求同居必须结婚。每个人都有权利自主选择自己的生活方式,包括选择是否结婚。因此和苗族女人同居不一定要结婚。

今年是婚庆旺季,不仅结婚的新人增多了,婚礼的“个性”也越来越鲜明,甚至随着婚庆业的发展,还衍生了像新人秘书、职业伴娘伴郎这样的新行当。

韩式婚礼

程序

这是以朝鲜族习俗为基础的民族婚礼。与汉族婚礼上所用的大红色调不同,韩式婚礼中的色彩以白色为主、蓝色为辅。新娘的装束也比较独特,不但要穿上七彩服,头插碧玉簪,脸颊还要贴上红色圆形的“辟邪符”。在婚礼上,新娘始终要平举双臂,用宽大的衣袖遮住眼睛以下部位,以示新娘的内秀、纯洁。新郎接新娘出闺房时,长辈们会用木勺舀起装在红木漆盘中的红枣、桂圆、花生、栗子等八宝谷物撒在新人身上,祝他们早生贵子。被祝福过的新娘新郎也要像汉族婚礼一样举行拜祖先、拜父母、夫妻对拜的“三拜”仪式,然后身着民族服装的伴娘伴郎各自将放于鸳鸯状木酒壶中的喜酒分别倒在瓷杯、玻璃杯和金杯中,让新人对饮,示意新人无论贫贱、富贵都会相敬如宾。喝完韩式交杯酒后,新人要双手端茶举过头顶鞠躬向父母长辈敬茶,待长辈们喝完茶后新郎便可搀着新娘回“新家”了,在出门时,长辈们仍会用木勺舀起红木漆盘中的八宝谷物撒到新婚夫妇身上。到新郎家后,撒八宝、三拜、喝“交杯酒”、敬茶等仪式仍需再做一遍,不过多了一个“插鸡蛋”的风俗DD新娘进门后需要走到埋有去壳熟鸡蛋的米缸旁用筷子插鸡蛋,如果一次能插中两个鸡蛋,就意味着新娘婚后会生下双胞胎。与汉族婚礼不同,在晚上的婚宴中,新人的亲朋会在舞台上边歌边舞《阿里郎》,将愉悦心情带给每个来宾。

友情提醒

这种婚礼属于民族婚礼,虽然形式新奇有趣,但只适用本民族的新人。现在不少少数民族新人喜欢按自己的民族习俗举行婚礼,如苗族婚礼、回族婚礼等。

游轮婚礼

程序

顾名思义,婚礼是在游轮上举行的。傍晚时分,新人在码头整装待发,等来宾到齐后,司仪在船舱里为新人举行拜父母、拜来宾、夫妻对拜和喝交杯酒、互换婚戒等婚礼仪式,然后正式“成婚”的新人携手按动电钮,开启游轮。接下来有“放飞气球”、“投放漂流瓶”等环节。首先,司仪会请来宾将自己的祝福写在游轮四周绑着的氢气球上,接着还会要求新人将自己的爱情誓言写在信笺上,并郑重署名,然后将信笺装入漂流瓶中,等到太阳西落时,司仪会让新人在美丽的霞光下互吐爱的心声,待游轮行至江中心,新人将在司仪的口令和来宾的掌声中放飞气球,届时,气球缓缓升起,天空将见证此时的幸福,而漂流瓶也将由新人携手投放到江水里,让滚滚长江为他们的爱情作证。浪漫的见证仪式之后便是热闹的游轮自助餐会,来宾可一边品尝佳肴一边观赏江边夜景,餐会上新人还会开启香槟,为来宾斟上美酒,感谢他们的光临。

友情提醒

虽然游轮婚礼俭奢由人,但比起普通婚礼来,花费还是相对较高的,新人需有一定财力。因为游轮面积有限,不宜邀请过多嘉宾,所以不太适合亲朋人数甚众的新人。另外游轮婚礼还需要天气的配合,如婚期有雨,那么浪漫气氛自然要大打折扣。

复古婚礼

程序

复古婚礼,讲究的就是个“古”字,老祖宗传下的风俗规矩自然是少不了的。天一亮,身着绣有龙凤花纹长袍的新郎就要带上轿夫抬着花轿去接新娘了,新娘披着盖头静坐闺房,等新郎喝完“八宝甜羹”并向岳父母问过安,便可在伴娘搀扶下坐上花轿去“新居”。临走之前当然得象征性地“哭”一场以示对父母养育之恩的感激和对离家的不舍。新郎在掀开轿帘让新娘下轿前,得用脚踢轿门,一边踢一边向新娘提出各种问题,而新娘也得默契地一一做答,以示夫妻二人心心相印。

接下来的古礼更让人眼花缭乱,首先,新娘由伴娘搀扶着走下花轿,拿起新郎递过来的红绸彩带,由新郎牵引着在司仪“祝新人万事节节高”的口令下跨过轿前的横头竹竿,然后,踩着意味着“传宗接代”的棕垫,步行至新居门前。这时,新娘还要提起裙摆在司仪“好日子红红火火”的口令下跨过摆在家门前的火盆。新人进门后紧接着便要举行拜高堂、拜来宾、夫妻对拜的“三拜仪式”,然后新郎在司仪“称心如意”的口令下,用秤杆挑下新娘的红盖头,互相见了“面”的新人们还要喝下系了红绳的交杯酒,以示“心连心,长长久久”。

友情提醒

这种婚礼适合住处距离较近的新人,如果住处相距较远,新人则可以去情侣园或甘熙故居举办仪式,那里有现成的古礼道具。跨火盆仪式有一定危险,火势切记不可太大。

黄包车婚礼

程序

黄包车婚礼与普通婚礼最大的不同之处就在于接送新娘的道具,既不是现代感强的汽车,也不是传统的花轿,而是风行民国的“黄包车”。吉时到后,新郎就带着身着马甲的黄包车夫,拉上被气球彩带装饰一新的黄包车,一路小跑至新娘家。想接新娘回家并不是件容易事,新娘的亲属会预先想好讨红包、提疑难问题等关卡阻挠新郎与新娘见面,意在告诉新郎,娶妻不易,应好好珍惜。等新郎见到新娘时还要手捧花束、单腿跪地求婚。新娘答应求婚后,会带着新郎给父母敬茶,然后由自家兄弟背着出门,坐上新郎的“车”。来时12辆黄包车单列成排,而回时的黄包车则每排6辆列成双排,新郎新娘各乘一辆并排而行,意味着齐头并进。

友情提醒

这种婚礼要求新人家距较近,以不超过一公里为宜,另外要求道路宽阔,否则两车并行势必妨碍他人交通。

婚庆衍生新行当职业伴娘、新人秘书道苦乐

现年26岁的梁**,是“五一”期间才开始做兼职“职业伴娘”的。她告诉记者,这个工作挺有趣,可以名正言顺地把自己打扮得漂漂亮亮。不过民间有说法,“当伴娘超过3次,自己就会嫁不掉”,这也让人有些苦恼。所以,不到万不得已,她一般不会让熟人知道自己在兼职做职业伴娘。工作按次收费,一次三四百元,但比较累人。从凌晨新娘开始化妆时起,就要帮新娘做参考,还要保管物品,自己也要化妆,婚礼进行时,还得替新人保管红包,常常会“跟班”到深夜。最令人难堪的是,为新娘挡酒时不少亲友会拼命灌,理由竟是“反正是花钱请来的,不灌白不灌”。

“婚礼督导”又叫“新人秘书”,是个刚兴起的婚庆职业,其作用就是要细心地帮新人处理好各个环节,不让新人为小细节烦心、遗憾。听上去,当个督导似乎挺容易,可事实上这行当可真不好做。南京一家婚庆公司的卞**介绍,首先得具备好体力,从早上6点多忙到晚上9点多,不管是扎花车、接新娘还是拍摄婚礼外景,举行婚宴,督导是一刻都休息不了的;其次还要懂得多,不但要知道怎么给新娘补妆换发型,还得知道各种婚礼仪式、婚礼风俗,要提醒新人什么时候放礼花、什么时候给长辈敬茶,还要提醒新人父母,甜羹应该放哪10样谷物煮,教新娘的弟弟怎么背姐姐上花车等。如果新人举行的是“个性”婚礼,那就更要事先和司仪联系,弄清婚礼整个程序了;另外,督导还得懂点设计艺术,比如设计新人的姿势造型、设计拍摄剧情等,以便辅助新人可以拍出更好的照片和录影,让婚礼的记忆更美好。当然,要是新人请来的嘉宾有要求,督导还得为嘉宾们闹洞房想上点小节目,这些节目既不能过火得让新人尴尬,也不能平淡得扫了来宾的兴致。当然,那么辛苦地做督导,薪水也颇为丰厚,一般每次在600元左右。

苗族的风俗包括了饮食和婚姻方面等等,特点就是讲究礼节。

一、苗族的风俗

1、苗族饮食习俗自有其特点。黔东南、湘西、海南岛和广西融水的苗族,主食为大米,也有玉米、红薯、小米等杂粮;黔西北、川南、滇东北的苗族,则以玉米、土豆、荞子、燕麦等为主食。副食种类很多,肉类有自家养的家畜、家禽和鱼类,蔬菜有豆类、菜类、瓜类,此外还采集野菜和从事渔猎等以补充。

2、苗族婚姻的缔结过程非常复杂,婚礼仪式也极为复杂。毕节地区和云南屏边等地,结婚一般都是新娘步行到夫家,不拜堂。但湘西地区是坐轿,威宁地区是坐轿或骑马。宣恩新娘到夫家时,必须从侧门进入洞房,并由陪伴的未婚姑娘端盘请新娘新郎喝“交杯酒”。

二、苗族的特点

苗族讲究礼节,各种场合都是长幼有序、大小有别。过去苗族家庭用餐一般是男的先吃,女的后吃,有时母亲可以与丈夫和儿子同桌进餐,但女儿和儿媳总是后吃。若家里来了客人,用餐时男客由男的陪同进餐,女客由女的陪食。若老幼同桌吃饭,上坐老人,其余则分坐。

苗族的文化艺术

1、苗族音乐,丰富多彩。有民歌曲调、芦笙曲调、琐呐曲调和策琴曲调,其中最普遍的是民歌曲调和芦笙曲调,而芦笙曲调是苗族音乐中最有代表性的曲调。

2、苗族的挑花、刺绣、织锦、蜡染、银饰等民间工艺瑰丽多彩。用蜡刀蘸蜡在白布上画好图案花纹后,浸入染缸染色,然后用水煮沸,脱去黄蜡现出蓝底白纹图案的蜡染工艺,已有上千年左右的历史,在苗族民间流传甚广。

3、苗族的民间口头文学非常发达,其数量浩繁,内容丰富,形式多样,艺术精湛,包括古歌、传说、民间故事、歌谣、叙事诗、谚语格言等样式。

对于少数民族,我们总是充满着好奇心,尤其是这里的风俗,那么,今天小编就来带着大家简单的了解一下我国一些少数民族的婚俗吧!这样大家还可以来这里进行结婚,或者体验一下!

新疆天山天池哈萨克族婚俗

婚俗简介:

哈萨克族的婚事从说亲到完婚要经过一系列的仪式,哈萨克族称为“托依”。主要有说亲、订婚、吉尔提斯礼、送彩礼、出嫁、迎亲等仪式,这些仪式的规模大小则根据双方家里的经济情况而定。

哈萨克人把结婚视为人生的头等大事,因此举行婚礼非常隆重,在这期间要举行赛马、刁羊、姑娘追、阿肯弹唱等活动。

伊犁哈萨克族的婚礼有其独特的情趣,婚礼是在歌海中进行。婚礼上的歌只有曲调,没有因定的歌词,即兴编唱。喜欢并且擅长唱歌的朋友可以一起去天山天池体验一下哈萨克族的婚礼哦!

湖南张家界土家族婚礼

婚俗简介:

土家族的婚礼习俗也很特别,其中最与众不同的是哭嫁。以前,土家族姑娘从十多岁就开始学习哭嫁,不会哭,不准嫁。这一哭,少则三五天,多则一个月。“哭”(唱)的歌是“骂媒人,骂爹娘,骂姐妹”。

说是“骂”,也是借此来叙说、表达自己对亲人的不舍。不只新娘一人哭,婚礼前一天,还要请来类似“伴娘团”的九位未婚女性友人,凑出“十姊妹会”,陪着新娘哭。这陪哭,很像是“对歌”,又仿佛“斗诗”,大家都是半即兴创作,也有音乐表演的成分。

除了哭嫁特别,土家族结婚的嫁衣有两套,一套是上轿衣,是一套大红色的衣裙,被称为“露水衣”。

“露水衣”有不一样的意义:依传统,露水衣应为出嫁姑娘自己缝制,绣品精美异常,一方面是为了美观大方,另一方面也是向婆家和邻里展示自己的手艺,以表示自己是个贤良能干的巧媳妇。

所以去体验的朋友,一定要选一套漂亮的“露水衣”穿,哭嫁也得配合好到底音乐节奏。

重庆彭水苗族婚俗

婚俗简介:

重庆彭水叫爱情治愈圣地,它的婚俗也很特别,彭水民间的婚姻是自由的“自为媒来自许婚”,这个在古代确是不多见的,而且,大多数也从唱歌开始。因为结合了汉族,苗族,土家族所以每家每户结婚的习俗都不一样。

整体来说,基本有以下一系列独特的苗族婚礼习俗:抛球、哭闹、求婚、礼、亲戚、高门、天地、花山、长桌宴、观会等。这边比较重视礼,结婚有三书六礼(三书:聘书,礼书,迎书,:即订亲之文书。

在纳吉即男女订立婚约时,男家交予女家之书柬礼书:在过大礼时所用的文书,列明过大礼的物品和数量)。喜欢传统的朋友可以过来体验一下结婚时的三书六礼。

这么些婚俗,每一个都有着自己的特色,大家如果来这里旅游的话,不如就体验一下,也不失为一次独特的旅游体验啊!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jiehun/11683955.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12-06
下一篇2023-12-06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