绩溪县长安镇坦头村位于长安镇西面,西与上庄镇寺后接壤,东与马道村相连,南与庄团村毗邻,北与梧川村连接。现有三个自然村,6个村民组,全人口2425人。有水田1495亩,旱地150亩,山场1208亩,总面积636平方公里。浩(寨)-宋(家)公路穿村而过,距省道217线2公里。
坦头村曾名“凤凰村”,建村历史悠久,史记建于唐末或之前,距今已有一千一百多年。村文风兴盛,具有丰厚的徽文化底蕴,北宋嘉右元年(1052年),汪民汲公在村北创办的“云庄书院”,是县内最早的书记院之一,书堂培养了许多人才,仅进士就有八位之多,可谓“村小士多,人文荟萃”。
坦头村是传统的农业村,农民主要收入来自于农业和外出务工,农业主导产业以蚕桑养殖为主,全村85%的农户养蚕,年产鲜蚕1360多担。村内建有股份制蚕茧收购站一个。村内商业网点齐全,并设有镇卫生院门诊部1个。
坦头村设党支部1个,现有中共党员43名,村“两委干部”5人。[
坦头村位于长安镇西面,西与上庄镇寺后接壤,东与马道村相连,南与庄团村毗邻,北与梧川村连接。现有三个自然村,6个村民组,全人口2425人。有水田1495亩,旱地150亩,山场1208亩,总面积636平方公里。浩(寨)-宋(家)公路穿村而过,距省道217线2公里。
坦头村曾名“凤凰村”,建村历史悠久,史记建于唐末或之前,距今已有一千一百多年。村文风兴盛,具有丰厚的徽文化底蕴,北宋嘉右元年(1052年),汪民汲公在村北创办的“云庄书院”,是县内最早的书记院之一,书堂培养了许多人才,仅进士就有八位之多,可谓“村小士多,人文荟萃”。
坦头村是传统的农业村,农民主要收入来自于农业和外出务工,农业主导产业以蚕桑养殖为主,全村85%的农户养蚕,年产鲜蚕1360多担。村内建有股份制蚕茧收购站一个。村内商业网点齐全,并设有镇卫生院门诊部1个。
坦头村设党支部1个,现有0党员43名,村“两委干部”5人。
坦头村与庄团村、浩寨村、大谷村、梧川村、马道村、高杨村、镇头村、大源村、下五都村相邻。
2019年6月6日,坦头村被列入第五批中国传统村落名录。
坦头汪氏宗祠
坦头汪氏宗祠坐落在绩溪县长安镇坦头村村头,坐北朝南,占地面积845平方米,该祠建于清代,前、后三进,前后天井,前进为歇山式五凤楼,门楼上的额枋雕刻人物故事;中进为人字顶,中进的雀替和平盘斗雕
坦头村附近有坦头汪氏宗祠、古今庵、冯村刺史第、冯村大夫坊、胡家村遗址、绩溪红军烈士墓等旅游景点,有绩溪挞_、绩溪黑猪、绩溪山核桃、绩溪燕笋干、绩溪老胡开文徽墨等特产。
俗——台州过年风俗录
春节是中国人最古老、最喜庆、最温暖也最令人向往的一个传统节日。在春节,远方的游回归故乡回到父母身边,出门打工的父亲带回一年的血汗钱与妻儿团聚。与外国的节日相比,甚至与中国普通的节日相比,春节更突出一个家,反映了一个情。家是所有家庭成员的港湾,情是维系家人的纽带。
除了这份浓浓的亲情之外,春节还代表了喜庆,代表着吉祥兆头。从家家户户放鞭炮、谢年,到舞龙舞狮闹新春,每一个人脸上都洋溢着幸福的笑容,整个中国大地都沉浸在喜庆祥和的氛围之中。正因为传统,就有着传统文化的影响。
有道是三里不同风,十里不同俗。台州虽然地域不大,各地春节习俗可不少。台州人过年过元宵到底有哪些民风、民俗?作为一名台州人可不能不知道。
临海人过春节、过元宵习俗
春节习俗
在临海,春节一般从正月初一到初八止。张家渡民间流传的“拜岁过上八,清汤呒得喝”就是这个意思。
大年初一天未亮,炮仗连天响。天亮后,各家插烛焚香烧纸钱,用茶果祭祀天地、家堂祖先。
大年初一的早餐,以前城关吃汤圆,东乡都吃糯米红枣粥,沿海渔乡则吃“长寿面”,西北乡山民有的吃豆腐粥。杜桥、上盘等地,初一的早饭男人烧,习惯吃“菜头饭”。初四,民间备牲醴、烧纸马贴新“灶司”,称“接灶神”。
初一这一天,临海过去还有许多禁忌:如不准扫地,不准将水倒在地上,不准动刀,不动针线,不劳作,不经商,不许骂人,不许讨债,不许打架,即使在平时有仇的这一天也要和睦相处。
正月初八俗称“上八”,过去也是张家渡“开市”之日,各家各户初八早饭都要煮米饭吃,叫“上八饭”。过了上八,民间新年礼拜活动就算告一段落。但正月活动正式结束的,还应该是过了正月十四,因为人们十四夜“闹花灯”、“接财神”,财神出街后宣告结束。
元宵习俗
临海人元宵不吃汤圆,要吃羹,而且元宵不在十五过,而在十四过。
据《临海县志》记载,元末农民起义领袖方国珍,怕朱元璋在元宵节前来袭击,便把元宵提早了一天。
另有说法是方国珍(一说秦鸣雷)母亲每逢朔、望都吃素斋,方国珍为了让母亲也能和家人一起享受节日的口福,就把元宵改在十四过了。
也有说因为方国珍夫人董氏是正月十四生日,所以把元宵提前一夜。还有人说临海明代状元秦鸣雷因为十五斋戒食素而提前过元宵。
甚至也有人说是戚继光在台州抗倭时因作战机密被泄露而将计就计把元宵提前一夜,等等。
传说归传说。没有人去追根究底、溯流探源,也无从深挖这个“文化底蕴”,一代代传下来,认定就是“正月十四是元宵,家家糟羹蛤蜊调”。
做羹,临海人称之为“搅”羹,非常形象,一大堆原料搅成一锅羹,一般有芥菜叶、冬笋、猪肉末、油泡、豆腐干、川豆瓣、豆面、香菇、木耳、蛏子及其他小海鲜,煮熟后加入山粉,搅和搅和,调味出锅。由于原料丰富,这种羹往往一搅就是一大锅,够全家老少吃好几顿的。
十五晚上会吃素羹,与十四的咸羹相区别,称为甜羹。
元宵活动一般在正月十三至十七间,十四夜为高潮。
黄岩正月半风俗
正月十四间间亮
旧时,每到正月十四晚上,黄岩城里家家户户点上灯火,挂上当地特色的橘篮灯、橘花灯、凤凰橘灯。而城外每片橘林都点上红烛,远远看去,整个黄岩万灯竞放。同时橘乡百姓还耍起舞狮、舞龙、花鼓、旱船等丰富多彩的民间文艺活动。这种风俗称为“间间亮”,据说起源于明朝,与戚继光抗倭有关。
传说明朝嘉靖年间,有一年的正月十四,民族英雄戚继光在海边打垮了一股倭寇,余下的倭寇如丧家之犬向内地逃窜。逃到黄岩时,天色已晚,他们有的躲进橘林,有的闯进民房。戚继光率军赶到,兵士和百姓一道,点灯燃烧,搜索残兵。顿时,整个县城内外,每间房屋,每片橘林都灯火辉煌。最终,倭寇被一网打尽。为了纪念戚家军的胜利,“间间亮”的风俗被流传下来。
不过,自从家家户户有了电灯,这几年城市里推行亮化工程以后,“间间亮”的效果难以再显现出来,这种风俗也仅仅局限于一些零星的乡间舞狮、舞龙表演以及规模稍大的灯会了。
正月十五“放橘灯”
解放以前,每年正月十五晚上,黄岩城外的澄江上都要举行“放橘灯”的活动。据《黄岩县志》记载,这种风俗至少有一千年的历史。
传说,南宋建炎年间,金人南侵,康王赵构从海上逃走,途经台州。那天刚好是正月十五,他晚上登金鏊山观海,忽然见到椒江(澄江入椒江而出海)上飘来无数灯火,感到十分奇怪。侍从告诉他,这是澄江上漂来的橘灯。赵构来到江边观看,并要侍从们跟着凑热闹,买了两船橘子,取出橘肉让大家吃了,留下橘壳制作橘灯,放在江上漂流。
此后,每到正月十五,黄岩城里的男女老少倾城而出,澄江两岸坐满了看“灯”人,临时摆的小摊聚集,人来人往,非常热闹。
仙居花灯
仙居花灯历史悠久,分布很广,种类繁多。如横溪、板桥的板龙灯,高迁上屋村的长旗灯,朱溪、下各的跳跳马灯,下塘村的鲤鱼跳龙门灯、田市镇水口山村的卷地龙灯,前王村的轿里狮子灯、推虾灯等等。每逢元宵佳节,仙居山乡各地花灯竞彩,热闹非凡。犹为奇妙的是仙居皤滩“针刺无骨花灯”,被人们誉为“灯海明珠”。
“仙居针刺无骨花灯”,起源于唐朝,又称“唐灯”或“神灯”。传说唐开元年间,皤滩村有一秀才,夜行深山迷路,被一仙女以一盏“神灯”引路。此灯造型别致,制作精美,小巧玲珑,古朴典雅。灯身没有骨架,全由针刺成各种花纹图案的纸片粘贴而成。秀才返家后,依样画葫芦进行精工制作。制成后悬挂在自家门口,人见人爱。“神灯”在秀才家落户后,仙女即变作村姑与秀才结为夫妇,夜夜陪秀才诵读诗文。大考之年,秀才喜中状元。后来人们就把这盏无骨花灯称作“状元灯”。随后,状元又把这种灯进献到宫里,从此皇宫就有了“无骨小宫灯”。状元夫人山姑逐渐把这种“神灯”的制作技术传授给皤滩村的村民,从此,这种神灯的制作工艺就长期流传在仙居民间。
“仙居花灯”曾先后荣获县市花灯大展赛一等奖,“浙江省首届优秀艺术作品展银奖”、“浙江省特色灯彩大展金奖”、“1996中国民间艺术作品展金奖”、“1996澳门第四届国际艺术博览会金奖”。浙江电视台、上海电视台、中央电视台众多媒体对“仙居花灯”都作了详细的报道。仙居花灯还得到了中外游客的啧啧赞叹,被誉为“中华瑰宝”、“灯海明珠”。仙居县因此被文化部命名为“中国民间艺术之乡”。2006年2月,仙居选送的针刺无骨花灯———“龙凤灯”入选国家邮政局的《民间灯彩》五枚邮票图案之一。
天台词调
“天台词调”是天台一个古老的剧种,早在清朝嘉庆、道光时期就在全县各地盛传,仅城郊一带就有36个戏班,乡间则以石岭、左溪、灵溪、坦头、榧树最为流行。“天台词调”曲牌丰富,共三十来个。有快节奏的像“三五七”,唱起来如行云流水,适于叙事交待;有慢节奏的像“金钟慢”、“二樊”,委婉清丽,擅长抒怀陈衷。探其渊源,可以看出它广泛吸收江西与弋阳腔、东阳的高腔与浙西、南的婺腔和永腔,有南腔风格。
词调的角色行当与古老的昆曲相同,生、旦、净、末、丑全部由男演员担任。小生、小旦以假嗓子念、唱,功力可与京剧相捋。乐器也是管弦丝竹齐全,以适应演出宫廷大戏的需要。“天台词调”的看家戏有《龙虎斗》、《姣姣斩独角龙》、《伐子都》等,还演一些儿女情长的戏,如《拾镯玉》。建国以后曾演出过《红灯记》。
以前天台县城有十大戏台,分别是东门大舞台、妙山佑圣观舞台、也是园、前殿舞台、东岳宫舞台、映台庙舞台、三井殿舞台、金庭舞台、镜中花舞台,此起彼落地演出天台词调节目,深受观众欢迎。可惜目前这一剧种只有榧树、亭头等村尚能演出。有的山村则与越剧混合演出,只带些词调味而已。
大年初一五味粥
春节早餐,各地风俗不一。天台城乡则是一律吃五味粥。
所谓“五味粥”,就是白米、红枣、豆腐、番薯、芋艿五种食品合煮的粥。推究起来,原出于佛寺僧侣,新年祈祷“五福”降临人间,煮此杂羹。天台素称“佛地”,士民多信佛教,这种习俗也就浸染开来,以此祈求风调雨顺、国泰民安,一年到头,百姓能安居乐业。不过,关于五味粥的来历,天台还传诵着这样一个故事:
元朝末年,朱元璋部将陈祥率领农民起义军自临海攻打天台城,在东横岭下设营寨。天台百姓痛恨元人残酷野蛮的统治,纷纷响应,主动帮助义军探听军情,筹粮运草。元至正廿七年(1367)底,义军包围县城,与城里士民约定于除夕之夜,里应外合,聚歼元兵。时值雪夜,城外积雪足有尺把厚。守将乌黑尔烈估计义军不会攻城,自去衙门饮酒作乐。到了半夜,三声鞭炮,杀声四起。义军除掉守兵,打开城门,经过一场激战,杀死守将,收复了县城。
第二天正是春节,城里老百姓挨家挨户凑集了米、番薯、芋头,商店、作坊送来了红枣、豆腐,煮成了香喷喷、热腾腾的大米粥,慰劳义军将士。军民同吃一锅粥,五味齐全,人人脸上绽开了笑容。大家高兴地说:“吃了五味粥,就会招来‘五福’。”
从此,天台人民每逢春节早晨,不论贫富家家饱餐一顿美味芳香的“五味粥”。
正月十四“糊辣沸”
将正月十四这一夜定为元宵节不是天台独有,在台州其他地方也是如此,但家家户户、老老少少吃“糊辣沸”闹元宵的习俗,却是天台的一大特色。
说到吃“糊辣沸”,这里还有一个故事。相传南宋景德年间,有一年的正月十四夜,华灯齐放,士民兴致勃勃地逛街观灯。这时,一位从金兵铁蹄下逃难到江南的老艺人,带着孙女到天台城卖唱糊口。由于长期奔波,劳累过度,昏倒在街道场坦上。附近一位陈老大爷见状,立即舀了两碗“糊辣沸”送去。他俩吃后,精神一振,眼前一片明亮,连连说道:“亮眼糊!亮眼糊!”从此,天台有了正月十四吃“糊辣沸”的习俗。
那“糊辣沸”又是怎样一种食品呢?
这是一种用米粉或“山粉”调成的咸羹,菜肴全部切成小方块,主料选用精肉、冬笋、荸荠、香干、油泡、花生米、川豆、菠菜,也有加上猪耳朵、黑木耳、烘鲞的,再调配上一点辣椒粉,烧煮得热气腾腾,既能开胃和中,又富有营养,怪不得祖孙俩吃了,人醒志清了。现在“糊辣沸”也有做成甜的。家庭主妇在“山粉”或“番薯粉”中,调配进桂圆肉、红枣、苹果片、莲子,吃起来另有一番滋味。
温岭箬山大奏鼓
据《中国民间舞蹈集成大全》记载,温岭箬山大奏鼓是我国唯一一个渔村传统舞蹈,多次在中央电视台播放。
大奏鼓演奏由10来个男性渔民组成,但人数并不限定,可以七八人,也可以十几二十余人。男扮女装,脸上涂白圈红,上身穿桔**的斜襟短袄,下穿深蓝色的大口裤,衣襟的边角上绣着桔红色的鱼纹图案花边,头戴橄榄形的黑色羊角帽,耳朵上挂着“黄金”大耳环,套上手镯脚镯,全部光着粗大的脚板,走起路来忸忸怩怩,活像戏剧中的媒婆那样滑稽幽默。两个扛着大鼓,一个奏大鼓的兼指挥,一个敲木鱼,两个敲小锣,一个敲大钹,一个敲小钹,两个敲钛锣(也是一个一小),他们自由地跳、自由地舞,叉开两腿,摇曳着身子,两只大手有力地挥动着鼓槌,左纵右跳,随着大鼓的节奏,不断变换队形,边敲边舞,伴以锣鼓唢呐,热烈粗犷,幽默诙谐。既奔放又含蓄,是灵魂的呐喊,又是生命的细语;既体现了大海的多重性格,又展示了渔民内在的情感冲动及征服大海本质力量的自信。
如今大奏鼓早已不再是箬山的“专利”,已成为石塘大奏鼓、温岭大奏鼓了。在箬山,二三十岁的青年渔民是这一活动的活跃份子,还有很多十二三岁的小学生跟着七八十岁的老渔民学大奏鼓。最近,一支女子大奏鼓队在箬山这块具有丰厚海洋文化底蕴的热土上应运而生。大奏鼓这一健康的群众文艺活动,不仅活跃了海滨渔村的文化生活,还挺进了城市舞台。
扛台阁
扛台阁是温岭渔区元宵文艺活动中的重要内容,它与元宵节的“抓财神”、“抓打生”、“拜茅坑姑娘”等活动不一样,这些活动仅在正月十五进行,而扛台阁这一活动可以延至正月二十几甚至是二月初。
台阁是将一张方桌、一张长桌拼在一起,反过来桌脚朝天,用各种彩纸、彩布、彩花扎成彩架,成为一个漂亮的小戏台,上面挂着雪亮的汽灯和相应的戏剧场景,里面有几个五六岁、七八岁长相俊俏的小孩子,化妆成诸如《楼台会》、《霸王别姬》、《三打白骨精》、《哪吒闹海》等戏剧造型,由十几个年轻力壮、热心群众性文娱活动的渔民抬着,紧跟着锣鼓和火,随着浩浩荡荡的游行队伍走街串巷,遍游各村。游行队伍未进村,锣鼓声和人们的喧闹声早已吸引了全村的男女老幼,大街小巷人山人海。热情好客的渔区人民,还会以观赏台阁的名义,邀请一些远地村庄的亲属来家做客。
三门
三门人过元宵节,与台州其他一些地方一样,是正月十四,而不是正月十五。
三门人过元宵,一般是中午吃“麦焦”,晚上吃糟羹。三门糟羹非常有名。其做法是青菜、萝卜、笋、粉丝、豆腐干、腊肉、牡蛎等全部切碎,再放进早米粉一起烧,烧成糊状,其滋味多种多样,故而非常好吃。
元宵节,三门人几乎家家都烧糟羹,且要比比谁家烧的滋味好吃。最有意思的是,元宵节晚上,三门人吃糟羹是全免费的,什么人都可以到另一个家庭去吃一碗鲜美的糟羹,且主人都以来自己家吃糟羹人多为自豪。这种风俗由来以久,有着古代“天下有饭共吃”大同社会的含义。如果按照现代的话来说,元宵节是和谐社会的重要体现。
元宵节晚上,上一年结婚的新娘子,还得烧几锅甜糟羹,民间称之为“新娘糟羹”,以表示日子过得甜甜美美。“娘糟羹”必须由新媳妇亲手做,然后放鞭炮请全村的人来吃,如果味道好,大家吃得高兴了,那么这位新媳妇就基本确立了在这个村的地位了。如果做得不好,大家背后就会絮絮叨叨。
除了吃,元宵节晚上就是玩。三门民间过元宵活动非常多,最有代表意义的就是亭旁镇杨家板龙。这可是世界上最长的板龙,创造过吉尼斯世界纪录。
1982年,杨家舞过一次板龙,共138段,全长250米,四五百人的迎龙队伍步行20公里,在三门县城海游镇表演,沿途各村群众,夹道欢迎,轰动全城。后来,杨家板龙逐年增长,目前整条龙长达450米左右,现已被上海吉尼斯总部授予“大世界吉尼斯之最”。
每逢元宵佳节,三声炮响,迎龙队伍出发,火燎照明,鼓乐喧天,板龙率领五兽、鼓亭、台阁、演奏队,狮子先行,白象开路,接着是旌旗、龙筅前导,气势磅礴,雄伟壮丽。
杨家板龙曾在1999年的台州民间艺术大荟萃上惊乍全场,获得惟一的一个特别大奖。
元宵过后,三门人的年也就基本过完了。接下来的,就是各奔前程,大家干各自的活去了。
椒江春节活动和全国各地大致相同,相同的部分不外乎贴对联,放爆仗,互相拜年直至正月十五闹花灯。
据《海门镇志》记载,“旧历正月初一日,家家户户均贴春联。门口设香案,置糕果供神。男女老幼,都换新衣,纷纷到各神庙烧香,鞭爆之声,轰隆盈耳。各家均以粽子、年糕、汤团充食;糕取高升、团取团圆之义。”因为正月初一忌动刀,故糕须于除夕夜切好,初一早上吃年糕喻“高升”,中午吃汤团喻团圆,晚上吃粽子喻脱去衣服睡个囫囵觉。而嗜赌者却最忌这一天吃粽子,他怕今年赌运不济,被剥个囫囵精光。
椒江也和台州各地一样,从清末民初开始兴起春节这天去祖坟上“拜坟岁”的风气,这大约取自于过去的拜祖先画像之俗吧。这一天,合家老小带上祭拜祖宗之物件去郊外或山上的祖坟去向祖宗拜岁。这天野外游人比肩继踵,陆绎不绝,蔚成大观,这活动既对祖宗表示怀念尊敬之情,又去郊外山上活动筋骨,吸取新鲜空气,真是一举两得。
“正月初二日早晨家乡均用粉蹄酒肉祭供,谓之‘开年’,表示迎接新财神,皆争先恐后,甚有于夜半行之,爆竹之声,彻夜不绝。新年以后,新亲外戚,例须亲往叩岁,主家置酒相待,并须还叩”(《海门镇志·岁时》)。
不过,商家大多以正月初五日祭财神的,相传正月初五日为财神诞辰,到了初五,凡希望财源亨通的人们,例必备牲接神,商号尤郑重其事,特于是日开市,金锣爆竹,牲礼毕陈,以争先为利市,必早起而迎之。过去,椒江被誉为“小上海”,商业发达,商家特多,故初五日祭财神特旺盛,是日,香案满街,爆竹震天,人人拱手道贺,句句吉利之言,街上充满了喜庆祥和希冀之色。
春节最后一项重大活动便是十五夜的灯会,亦即是闹元宵。正月十五日,俗称上元,与七月十五中元,十月十五合称三元。又称为元宵元夕,都含有第一月圆之夜的意思。上元张灯始于唐而盛于宋,传至今日实乃一千余年矣!
椒江正月半夜的灯会与各地大致相同,商家在门口挂上各式各样争奇斗艳的花灯以酬神和娱民,并在屋檐下蒙上各色布幔,以保护花灯。椒江地处港口,有大量的码头工人和渔民,他们好动,喜闹,于是,是夜活动重点便是“闹花灯”,而其中最闹猛便是“绰小老爷”。过去椒江人把庙里的神像称为“老爷”,小神像便称为“小老爷”。椒江百姓向有在正月半夜张灯迎神的习俗,即是所称的“绰小老爷”活动。
为了正月半夜的出迎,椒江每个寺庙都备有出迎用的小神像。出迎的坐椅是两支大竹杠中间绑一只坐垫,像一只抬人用的过山滑杆,神像就坐在这只垫上,由一名壮健的青年扛在肩上,在一群该庙所在地青年的卫护下参加游迎活动。正月十五晚上一到,大街上的商家户户张灯结彩,处处大放光明,把整条大街照得白昼似的。吃罢元宵的老百姓,扶老携幼纷纷上街,街上则是人山人海,摩肩接踵,兴高采烈,万民空巷。
绰小老爷的前导是两条龙,随着喧天的锣鼓声,两条大龙在耀目的灯光和震天的鞭炮声中飞舞,然后是出迎的神像队伍。不知是什么年代,也不知是准定下的定例,全海门寺庙中只许十三尊神像可以进入这支队伍,而第一尊必定是杨府庙的杨府爷。其余则依次是武圣庙、天后宫、龙翔庙、南门殿、后晏宫、前晏宫、财神庙、石公庙……。按各地一般习俗,武圣庙所祀的关羽已经封为“关帝圣君”,称帝了,应该是第一尊,然而在椒江,即便是“帝”,在老百姓眼中,还得屈尊让给保境安民有功的杨府爷。关帝庙的周仑爷为第二尊,为什么呢?因为关羽已是“帝君”了,帝有帝的尊严,故自己不出门,只派他的马夫“周仓”代他出迎,聊表与民同乐的意思。
抬神像和护神像的都是血气方刚的年轻人,大家都不愿自己的伸像落后,每年常常为谁先谁后闹得不可开交,有时还会发生争斗,然而,“杨府爷”的首席位置却谁也不敢来争,足见杨府爷在海门人民群众心中的威望。绰小老爷还有一个习俗就是开鞭炮战。背小老爷和卫护小老爷之人均须赤脚穿草鞋,而沿街的所有鞭炮均不朝天放而往他们的脚下扔,一时炮声震耳火光阵阵,热闹非凡。他们都要以经得起鞭炮炸而保持迎神队伍之井然而显示自已是好汉,即使双脚被炸得鲜血淋漓亦在所不顾。整个行程的高潮是队伍最后停留在杨府庙前供群众观赏的时间,整条南北新椒街这里最阔,观众集中得也最多。十三尊披红戴绿的小老爷在海门主要街道迎游一圈后到这里结束了,这里所有的小老爷均依次排好,供群众观赏,街中间是舞龙、舞狮、花鼓、大力士等活动,各庙的锣鼓队在这里一起吹打,老百姓把早已准备好的鞭炮集中往这里放,街上掀起一阵阵高潮。行程结束的标帜是杨府爷回庙,则其余的小老爷亦各自打着锣鼓回各自的家,整个行程才告结束,杨府庙前鞭炮纸屑可以平到街沿,足见鞭炮数量之多。
正月半夜活动之后,商家正常营业,农民准备春耕,各业小贩小手工业者亦都开始了各自一年生计的准备,一个春节的活动才最后宣告结束
有道是三里不同风,十里不同俗。台州虽然地域不大,各地春节习俗可不少。台州人过年过元宵到底有哪些民风、民俗?作为一名台州人可不能不知道。
临海人过春节、过元宵习俗
春节习俗
在临海,春节一般从正月初一到初八止。张家渡民间流传的“拜岁过上八,清汤呒得喝”就是这个意思。
大年初一天未亮,炮仗连天响。天亮后,各家插烛焚香烧纸钱,用茶果祭祀天地、家堂祖先。
大年初一的早餐,以前城关吃汤圆,东乡都吃糯米红枣粥,沿海渔乡则吃“长寿面”,西北乡山民有的吃豆腐粥。杜桥、上盘等地,初一的早饭男人烧,习惯吃“菜头饭”。初四,民间备牲醴、烧纸马贴新“灶司”,称“接灶神”。
初一这一天,临海过去还有许多禁忌:如不准扫地,不准将水倒在地上,不准动刀,不动针线,不劳作,不经商,不许骂人,不许讨债,不许打架,即使在平时有仇的这一天也要和睦相处。
正月初八俗称“上八”,过去也是张家渡“开市”之日,各家各户初八早饭都要煮米饭吃,叫“上八饭”。过了上八,民间新年礼拜活动就算告一段落。但正月活动正式结束的,还应该是过了正月十四,因为人们十四夜“闹花灯”、“接财神”,财神出街后宣告结束。
元宵习俗
临海人元宵不吃汤圆,要吃羹,而且元宵不在十五过,而在十四过。
据《临海县志》记载,元末农民起义领袖方国珍,怕朱元璋在元宵节前来袭击,便把元宵提早了一天。
另有说法是方国珍(一说秦鸣雷)母亲每逢朔、望都吃素斋,方国珍为了让母亲也能和家人一起享受节日的口福,就把元宵改在十四过了。
也有说因为方国珍夫人董氏是正月十四生日,所以把元宵提前一夜。还有人说临海明代状元秦鸣雷因为十五斋戒食素而提前过元宵。
甚至也有人说是戚继光在台州抗倭时因作战机密被泄露而将计就计把元宵提前一夜,等等。
传说归传说。没有人去追根究底、溯流探源,也无从深挖这个“文化底蕴”,一代代传下来,认定就是“正月十四是元宵,家家糟羹蛤蜊调”。
做羹,临海人称之为“搅”羹,非常形象,一大堆原料搅成一锅羹,一般有芥菜叶、冬笋、猪肉末、油泡、豆腐干、川豆瓣、豆面、香菇、木耳、蛏子及其他小海鲜,煮熟后加入山粉,搅和搅和,调味出锅。由于原料丰富,这种羹往往一搅就是一大锅,够全家老少吃好几顿的。
十五晚上会吃素羹,与十四的咸羹相区别,称为甜羹。
元宵活动一般在正月十三至十七间,十四夜为高潮。
黄岩正月半风俗
正月十四间间亮
旧时,每到正月十四晚上,黄岩城里家家户户点上灯火,挂上当地特色的橘篮灯、橘花灯、凤凰橘灯。而城外每片橘林都点上红烛,远远看去,整个黄岩万灯竞放。同时橘乡百姓还耍起舞狮、舞龙、花鼓、旱船等丰富多彩的民间文艺活动。这种风俗称为“间间亮”,据说起源于明朝,与戚继光抗倭有关。
传说明朝嘉靖年间,有一年的正月十四,民族英雄戚继光在海边打垮了一股倭寇,余下的倭寇如丧家之犬向内地逃窜。逃到黄岩时,天色已晚,他们有的躲进橘林,有的闯进民房。戚继光率军赶到,兵士和百姓一道,点灯燃烧,搜索残兵。顿时,整个县城内外,每间房屋,每片橘林都灯火辉煌。最终,倭寇被一网打尽。为了纪念戚家军的胜利,“间间亮”的风俗被流传下来。
不过,自从家家户户有了电灯,这几年城市里推行亮化工程以后,“间间亮”的效果难以再显现出来,这种风俗也仅仅局限于一些零星的乡间舞狮、舞龙表演以及规模稍大的灯会了。
正月十五“放橘灯”
解放以前,每年正月十五晚上,黄岩城外的澄江上都要举行“放橘灯”的活动。据《黄岩县志》记载,这种风俗至少有一千年的历史。
传说,南宋建炎年间,金人南侵,康王赵构从海上逃走,途经台州。那天刚好是正月十五,他晚上登金鏊山观海,忽然见到椒江(澄江入椒江而出海)上飘来无数灯火,感到十分奇怪。侍从告诉他,这是澄江上漂来的橘灯。赵构来到江边观看,并要侍从们跟着凑热闹,买了两船橘子,取出橘肉让大家吃了,留下橘壳制作橘灯,放在江上漂流。
此后,每到正月十五,黄岩城里的男女老少倾城而出,澄江两岸坐满了看“灯”人,临时摆的小摊聚集,人来人往,非常热闹。
仙居花灯
仙居花灯历史悠久,分布很广,种类繁多。如横溪、板桥的板龙灯,高迁上屋村的长旗灯,朱溪、下各的跳跳马灯,下塘村的鲤鱼跳龙门灯、田市镇水口山村的卷地龙灯,前王村的轿里狮子灯、推虾灯等等。每逢元宵佳节,仙居山乡各地花灯竞彩,热闹非凡。犹为奇妙的是仙居皤滩“针刺无骨花灯”,被人们誉为“灯海明珠”。
“仙居针刺无骨花灯”,起源于唐朝,又称“唐灯”或“神灯”。传说唐开元年间,皤滩村有一秀才,夜行深山迷路,被一仙女以一盏“神灯”引路。此灯造型别致,制作精美,小巧玲珑,古朴典雅。灯身没有骨架,全由针刺成各种花纹图案的纸片粘贴而成。秀才返家后,依样画葫芦进行精工制作。制成后悬挂在自家门口,人见人爱。“神灯”在秀才家落户后,仙女即变作村姑与秀才结为夫妇,夜夜陪秀才诵读诗文。大考之年,秀才喜中状元。后来人们就把这盏无骨花灯称作“状元灯”。随后,状元又把这种灯进献到宫里,从此皇宫就有了“无骨小宫灯”。状元夫人山姑逐渐把这种“神灯”的制作技术传授给皤滩村的村民,从此,这种神灯的制作工艺就长期流传在仙居民间。
“仙居花灯”曾先后荣获县市花灯大展赛一等奖,“浙江省首届优秀艺术作品展银奖”、“浙江省特色灯彩大展金奖”、“1996中国民间艺术作品展金奖”、“1996澳门第四届国际艺术博览会金奖”。浙江电视台、上海电视台、中央电视台众多媒体对“仙居花灯”都作了详细的报道。仙居花灯还得到了中外游客的啧啧赞叹,被誉为“中华瑰宝”、“灯海明珠”。仙居县因此被文化部命名为“中国民间艺术之乡”。2006年2月,仙居选送的针刺无骨花灯———“龙凤灯”入选国家邮政局的《民间灯彩》五枚邮票图案之一。
天台词调
“天台词调”是天台一个古老的剧种,早在清朝嘉庆、道光时期就在全县各地盛传,仅城郊一带就有36个戏班,乡间则以石岭、左溪、灵溪、坦头、榧树最为流行。“天台词调”曲牌丰富,共三十来个。有快节奏的像“三五七”,唱起来如行云流水,适于叙事交待;有慢节奏的像“金钟慢”、“二樊”,委婉清丽,擅长抒怀陈衷。探其渊源,可以看出它广泛吸收江西与弋阳腔、东阳的高腔与浙西、南的婺腔和永腔,有南腔风格。
词调的角色行当与古老的昆曲相同,生、旦、净、末、丑全部由男演员担任。小生、小旦以假嗓子念、唱,功力可与京剧相捋。乐器也是管弦丝竹齐全,以适应演出宫廷大戏的需要。“天台词调”的看家戏有《龙虎斗》、《姣姣斩独角龙》、《伐子都》等,还演一些儿女情长的戏,如《拾镯玉》。建国以后曾演出过《红灯记》。
以前天台县城有十大戏台,分别是东门大舞台、妙山佑圣观舞台、也是园、前殿舞台、东岳宫舞台、映台庙舞台、三井殿舞台、金庭舞台、镜中花舞台,此起彼落地演出天台词调节目,深受观众欢迎。可惜目前这一剧种只有榧树、亭头等村尚能演出。有的山村则与越剧混合演出,只带些词调味而已。
大年初一五味粥
春节早餐,各地风俗不一。天台城乡则是一律吃五味粥。
所谓“五味粥”,就是白米、红枣、豆腐、番薯、芋艿五种食品合煮的粥。推究起来,原出于佛寺僧侣,新年祈祷“五福”降临人间,煮此杂羹。天台素称“佛地”,士民多信佛教,这种习俗也就浸染开来,以此祈求风调雨顺、国泰民安,一年到头,百姓能安居乐业。不过,关于五味粥的来历,天台还传诵着这样一个故事:
元朝末年,朱元璋部将陈祥率领农民起义军自临海攻打天台城,在东横岭下设营寨。天台百姓痛恨元人残酷野蛮的统治,纷纷响应,主动帮助义军探听军情,筹粮运草。元至正廿七年(1367)底,义军包围县城,与城里士民约定于除夕之夜,里应外合,聚歼元兵。时值雪夜,城外积雪足有尺把厚。守将乌黑尔烈估计义军不会攻城,自去衙门饮酒作乐。到了半夜,三声鞭炮,杀声四起。义军除掉守兵,打开城门,经过一场激战,杀死守将,收复了县城。
第二天正是春节,城里老百姓挨家挨户凑集了米、番薯、芋头,商店、作坊送来了红枣、豆腐,煮成了香喷喷、热腾腾的大米粥,慰劳义军将士。军民同吃一锅粥,五味齐全,人人脸上绽开了笑容。大家高兴地说:“吃了五味粥,就会招来‘五福’。”
从此,天台人民每逢春节早晨,不论贫富家家饱餐一顿美味芳香的“五味粥”。
正月十四“糊辣沸”
将正月十四这一夜定为元宵节不是天台独有,在台州其他地方也是如此,但家家户户、老老少少吃“糊辣沸”闹元宵的习俗,却是天台的一大特色。
说到吃“糊辣沸”,这里还有一个故事。相传南宋景德年间,有一年的正月十四夜,华灯齐放,士民兴致勃勃地逛街观灯。这时,一位从金兵铁蹄下逃难到江南的老艺人,带着孙女到天台城卖唱糊口。由于长期奔波,劳累过度,昏倒在街道场坦上。附近一位陈老大爷见状,立即舀了两碗“糊辣沸”送去。他俩吃后,精神一振,眼前一片明亮,连连说道:“亮眼糊!亮眼糊!”从此,天台有了正月十四吃“糊辣沸”的习俗。
那“糊辣沸”又是怎样一种食品呢?
这是一种用米粉或“山粉”调成的咸羹,菜肴全部切成小方块,主料选用精肉、冬笋、荸荠、香干、油泡、花生米、川豆、菠菜,也有加上猪耳朵、黑木耳、烘鲞的,再调配上一点辣椒粉,烧煮得热气腾腾,既能开胃和中,又富有营养,怪不得祖孙俩吃了,人醒志清了。现在“糊辣沸”也有做成甜的。家庭主妇在“山粉”或“番薯粉”中,调配进桂圆肉、红枣、苹果片、莲子,吃起来另有一番滋味。
温岭箬山大奏鼓
据《中国民间舞蹈集成大全》记载,温岭箬山大奏鼓是我国唯一一个渔村传统舞蹈,多次在中央电视台播放。
大奏鼓演奏由10来个男性渔民组成,但人数并不限定,可以七八人,也可以十几二十余人。男扮女装,脸上涂白圈红,上身穿桔**的斜襟短袄,下穿深蓝色的大口裤,衣襟的边角上绣着桔红色的鱼纹图案花边,头戴橄榄形的黑色羊角帽,耳朵上挂着“黄金”大耳环,套上手镯脚镯,全部光着粗大的脚板,走起路来忸忸怩怩,活像戏剧中的媒婆那样滑稽幽默。两个扛着大鼓,一个奏大鼓的兼指挥,一个敲木鱼,两个敲小锣,一个敲大钹,一个敲小钹,两个敲钛锣(也是一个一小),他们自由地跳、自由地舞,叉开两腿,摇曳着身子,两只大手有力地挥动着鼓槌,左纵右跳,随着大鼓的节奏,不断变换队形,边敲边舞,伴以锣鼓唢呐,热烈粗犷,幽默诙谐。既奔放又含蓄,是灵魂的呐喊,又是生命的细语;既体现了大海的多重性格,又展示了渔民内在的情感冲动及征服大海本质力量的自信。
如今大奏鼓早已不再是箬山的“专利”,已成为石塘大奏鼓、温岭大奏鼓了。在箬山,二三十岁的青年渔民是这一活动的活跃份子,还有很多十二三岁的小学生跟着七八十岁的老渔民学大奏鼓。最近,一支女子大奏鼓队在箬山这块具有丰厚海洋文化底蕴的热土上应运而生。大奏鼓这一健康的群众文艺活动,不仅活跃了海滨渔村的文化生活,还挺进了城市舞台。
扛台阁
扛台阁是温岭渔区元宵文艺活动中的重要内容,它与元宵节的“抓财神”、“抓打生”、“拜茅坑姑娘”等活动不一样,这些活动仅在正月十五进行,而扛台阁这一活动可以延至正月二十几甚至是二月初。
台阁是将一张方桌、一张长桌拼在一起,反过来桌脚朝天,用各种彩纸、彩布、彩花扎成彩架,成为一个漂亮的小戏台,上面挂着雪亮的汽灯和相应的戏剧场景,里面有几个五六岁、七八岁长相俊俏的小孩子,化妆成诸如《楼台会》、《霸王别姬》、《三打白骨精》、《哪吒闹海》等戏剧造型,由十几个年轻力壮、热心群众性文娱活动的渔民抬着,紧跟着锣鼓和火,随着浩浩荡荡的游行队伍走街串巷,遍游各村。游行队伍未进村,锣鼓声和人们的喧闹声早已吸引了全村的男女老幼,大街小巷人山人海。热情好客的渔区人民,还会以观赏台阁的名义,邀请一些远地村庄的亲属来家做客。
三门
三门人过元宵节,与台州其他一些地方一样,是正月十四,而不是正月十五。
三门人过元宵,一般是中午吃“麦焦”,晚上吃糟羹。三门糟羹非常有名。其做法是青菜、萝卜、笋、粉丝、豆腐干、腊肉、牡蛎等全部切碎,再放进早米粉一起烧,烧成糊状,其滋味多种多样,故而非常好吃。
元宵节,三门人几乎家家都烧糟羹,且要比比谁家烧的滋味好吃。最有意思的是,元宵节晚上,三门人吃糟羹是全免费的,什么人都可以到另一个家庭去吃一碗鲜美的糟羹,且主人都以来自己家吃糟羹人多为自豪。这种风俗由来以久,有着古代“天下有饭共吃”大同社会的含义。如果按照现代的话来说,元宵节是和谐社会的重要体现。
元宵节晚上,上一年结婚的新娘子,还得烧几锅甜糟羹,民间称之为“新娘糟羹”,以表示日子过得甜甜美美。“娘糟羹”必须由新媳妇亲手做,然后放鞭炮请全村的人来吃,如果味道好,大家吃得高兴了,那么这位新媳妇就基本确立了在这个村的地位了。如果做得不好,大家背后就会絮絮叨叨。
除了吃,元宵节晚上就是玩。三门民间过元宵活动非常多,最有代表意义的就是亭旁镇杨家板龙。这可是世界上最长的板龙,创造过吉尼斯世界纪录。
1982年,杨家舞过一次板龙,共138段,全长250米,四五百人的迎龙队伍步行20公里,在三门县城海游镇表演,沿途各村群众,夹道欢迎,轰动全城。后来,杨家板龙逐年增长,目前整条龙长达450米左右,现已被上海吉尼斯总部授予“大世界吉尼斯之最”。
每逢元宵佳节,三声炮响,迎龙队伍出发,火燎照明,鼓乐喧天,板龙率领五兽、鼓亭、台阁、演奏队,狮子先行,白象开路,接着是旌旗、龙筅前导,气势磅礴,雄伟壮丽。
杨家板龙曾在1999年的台州民间艺术大荟萃上惊乍全场,获得惟一的一个特别大奖。
元宵过后,三门人的年也就基本过完了。接下来的,就是各奔前程,大家干各自的活去了。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