夫妻。
林徽因(19040610~19550401)
女,民族:汉,福建闽候人,建筑师、 教授、诗人、作家。林徽因是中国著名的建筑学家和作家,为中国第一位女性建筑学家,同时也被胡适誉为中国一代才女。三十年代初,与夫婿梁思成用现代科学方法研究中国古代建筑,成为这个学术领域的开拓者,后来在这方面获得了巨大的学术成就。从三十年代初至中日战争爆发,几年间他们走遍了全中国15 个省、200多个县,实地勘察了2000馀处中国古代建筑遗构。他们的工作为中国古代建筑研究奠定了坚实的科学基础,并写下有关建筑方面的论文、序跋等二十几篇,另有部分篇什为其与梁思成等合著的建筑论文。在文学方面,她一生著述甚多,其中包括散文、诗歌、小说、剧本、译文和书信等作品,均属佳作,其中代表作为《你是人间四月天》,小说《九十九度中》等。此外,1949年以后,林徽因在美术方面曾做过三件大事:第一是参与国徽设计。第二是改造传统景泰蓝。第三是参加天安门人民英雄纪念碑设计,为民族及国家作出莫大的贡献。只可惜她壮志未酬,在1955年4月1日清晨,经过长达15年与疾病的顽强斗争之后,与世长辞,年仅51岁。
梁思成 (1901-1972)
建筑学家,广东新会人。
编辑本段个人简历
1901年4月20日生于日本东京,梁启超长子。曾在日本神户同文学校读书。
1912年9月,随父母回国,先后在北京汇文学校、崇文高小及清华学堂肄业。
1923年毕业于清华学校。
1924年6月赴美国,先后在康乃尔大学、哈佛大学美术研究院攻读。
1924年赴美留学入康乃尔大学,不久转学入宾夕法尼亚大学建筑系。
1927年2月获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建筑系学士学位,当年6月获硕士学位。7月~1928年2月在美国哈佛大学研究院研究世界建筑史。
1928年入美国哈佛大学美术研究院学习。3月与林徽因在加拿大温哥华结婚。经欧洲考察意、法、希腊等国建筑艺术返回北京。8月,梁回到东北,到沈阳东北大学创办了建筑系,任东北大学教授兼建筑系主任。
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回北平加入中国营造学社,任研究员、法式部主任(至1946年),致力中国古建筑的研究。他到任后,组织调查组到荒山野岭寻找古建筑遗物。6年间,走遍华北十余省、百余县,对二千多处古迹遗存和文物进行勘测研究,获得重要成果:
1933年在蓟县发现北宋双层木构建筑独乐寺观音阁;还有宋初山西应县佛宫寺木塔以及河北省正定县隆兴寺的铜观音。
1937年初,他和夫人林徽因(中国第一个女建筑学家)到五台山,发现建于唐代的大佛光寺大殿木构建筑以及山西晋祠等。
抗日战争爆发后,梁举家南迁,由华北经华中到西南的昆明,在极其艰苦的条件下,仍然到各处调查勘探古崖墓和佛道教石窟摩崖雕刻。
1939年再从昆明迁往四川南溪县李庄,与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一起,以便利用该所的图书资料研究古建筑。在中国营造学社停止野外调查后,他便专研古代专著《营造法式》。
1941年还担任前中央研究院研究员。
1942年接受国立编译馆委托编写《中国建筑史》,历经两年多才完成。
1944年起,梁被任为战区文物保存委员会副主任。
1946年,抗日战争胜利,梁回北平,向清华大学校长建议增设建筑学院,首先开办建筑系,学校当局聘请他任建筑系主任到1972年。11月,被派去美国考察,应耶鲁大学之聘为访问教授,应耶鲁大学聘请讲授《中国艺术史》。
1947年1月-6月,作为中国代表担任联合国大厦设计委员会顾问。4月,参加普林斯顿大学“远东文化与社会”研讨会,作了《唐宋雕塑》与《建筑发展》两上学术报告,并获得该校授予文学博士学位。6月,再次应美国耶鲁大学之聘为访问教授。之后,还出席该校举办的“体形环境学术会议”,获得城市建筑整体结构规模方面的知识,回国后建议把建筑系改为营建系,更好地培养建筑和城市规划的专门人材。
1948年,获美国普林斯顿大学荣誉文学博士学位,4月,被选任为中央研究院院士。
1949年,新中国成立后,梁仍任清华大学教授兼营建系主任,同时受聘为中央直属的修建处(建筑工程部前身)顾问。中国科学院技术科学部委员,中国建筑学会第一至四届副理事长,北京市第一至三届政协副主席。担任过国徽的设计组长主持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徽、天安门广场人民英雄纪念碑的设计。
1952年,加入中国民主同盟。
1959年,加入中国***。是第一、二届全国人大代表,第三届全国人大常委,第三届全国政协常委。长期从事古建筑研究和教学工作。历任北京市都市规划委员会、城建委员会副主任,北京市人民政府委员,北京土建学会理事长、中国建筑学会副理事长,中国科学院技术科学学部委员,全国科协、科联委员会委员,首都人民英雄纪念碑建委会副主任,中国建筑科学院建筑历史理论研究室主任,北京土建学会理事长,北京市科协副主席等职务。参加过北京十大建筑设计工作,对保护北京古文物建筑提出过很多建议,对保存团城和成贤街牌楼作出了贡献。
1962年,梁思成南下广西调查,还回到新会故乡茶坑村与乡亲团聚,在县城指导华侨大厦改建工程,对县里建设提出合理建议。回北京后,又接受为扬州“鉴真和尚纪念堂”设计,为促进中日友好作出努力。英国著名建筑学者李约瑟说他是“研究中国建筑历史的宗师”。
1966年,“文化大革命”开始,他被极“左”势力迫害, 被定为“反动学术权威”而遭受批判,身心受到摧残。
1972年1月9日,病逝于北京,终年71岁。打倒“四人帮”后,恢复名誉,并决定整理编辑出版他的著作。
徐志摩与林徽因相识在1920年的伦敦。
林徽因那年16岁,却已是风姿绰约的纯情少女,一双弯弯的笑眼,秋水盈盈,神动能语。她的美丽,已为许多青年男子所倾倒。然而,却没有谁能像他那样,以一个诗人独到的慧眼,从她谜一样的眼睛中,读出她与生俱来的忧郁。
他,便是24岁的徐志摩。
那时候,徐志摩是林家的常客,与徽因的父亲是忘年之交,他们常常聊到深夜,有时林父也会让徽因代自己送志摩一段路。他们沿着石板路缓缓的走着,浓重的雾气悄悄的从四周弥漫上来。她总是默默的听他说话,看着他玳瑁镜片后面那双深不可测的眼睛。
她觉得,他笑的时候很沉郁。“我想,我以后要做诗人了。徽因,你知道吗?我的最高理想,是做一个中国的汉密尔顿。可是现在做不成了,和你在一起的时候,我总是想写诗。”他娓娓地说着,眼睛定定的看着她,仿佛满腹心事已经交付给了少女那双澄澈的眼睛。
徐志摩和林徽因相处的那段日子是惬意的,他们在康河的柔波里谈诗歌,谈济慈,谈雪莱;他们在剑桥浪漫和古典的怀抱里,谈艺术,谈美学;他们恣意地畅游在文学和音乐的海洋里,海阔天空的谈人生,谈理想。
徐志摩深深地迷醉在了那双充满灵性的眼睛里,他知道,她是懂他的,懂他的理想和抱负,懂他的一往情深。他恨不能抛开一切,只为被她的余光一扫。
“那一天我初次望到你,你闪亮得如同一颗星,我只是人丛中的一点,一撮沙土,但一望到你,我就感到异样的震动,猛袭到我生命的全部……纷乱占据了我的灵府,但当时我一点不明白,不知这就是陷入了爱!”
是啊,这是爱,或许你会说是烂漫的英伦情调在作祟,或许你会说是康河的海藻在牵绊,不,绝不仅仅是受了那柔风软泥的影响,这爱,将伴他一生。
林父从两人频繁的通信和女儿含情脉脉的眼中看出了端倪,一边维护他与志摩的友情,一边做到与女儿真诚的沟通。但是障碍横亘在眼前:徐志摩是有家室的人----他出国前奉父母之命与张幼仪结婚,小儿子也已经两岁了。
但是爱即已萌芽,又岂能生生将它扼杀。
“我再不能踌躇:我爱你!
从此起,我的一瓣瓣的
思想都染着你,在醒时,
在梦里,想躲也躲不去,
我抬头望,蓝天里有你,
我开口唱,悠扬里有你,
我要遗忘,我向远处跑,
另走一道,又碰到了你!”
志摩的爱那么猛烈,那么纯粹,像正午的阳光,直射心底,纯洁的少女想躲也躲不掉。 无奈,林父带着徽因不辞而别。
志摩继续在剑桥完成学业,但是心却早已远行。当他一个人躺在茵茵的绿草上时,他总是在刺眼的阳光中用力勾勒出那张清秀的面庞和静谧的神态;当他一个人在寂静的晚上在康河上撑篙,他总是听到从远处传来徽因郎朗的读书声,他忍不住要与那飘忽的声音痴痴地对起诗来。
一年以后,他这被爱折磨得几乎要掏空的躯壳终于登上了归国的行船。他是为了一个梦想,中断学业踏上归途的。
几个月前,徐志摩与张幼仪签署了离婚协议,他,终于摆脱了封建礼数的约束,争取到了他的自由,可贵的自由。此时的徐志摩,已经为它的所爱,清扫了心灵深处那片最圣洁的土地,该去的都去了,该来的能如期而来吗?
回国之后的徐志摩一心只有林徽因,他现在再没什么顾及,他要把他炽热的心献给她!然而,一条惊天霹雳正在等着他。
扩展资料
与林徽因
1921年秋天,他认识了才女林徽因,徐志摩与她交往甚密,并有谈论婚嫁之意。于是,徐志摩在1922年3月向张幼仪提出离婚,认为他们不应该继续没有爱情、没有自由的结婚生活了。
自由离婚,止绝苦痛,始兆幸福,这是徐志摩的单纯的理想主义,他在追求着一种理想的人生,因此他为林徽因写了诸多像《月夜听琴》、《青年杂咏》、《清风吹断春朝梦》等表现爱情和人生理想的诗歌,也就构成了他这期诗歌的重要内容。
徐志摩对在英国康桥这段生活分外留恋,他因为与林徽因的恋爱不无感慨,异常兴奋,大量作诗,他这时诗情汹涌暴发的情景,在他的题为《草上的露珠儿》一首长诗中有所反映。这是迄今为止我们见到的他的最早的一首诗。
英国康桥的生活固然使他迷醉,后来林徽因经过理智的思索,和父亲一起提前回国了,而且是与志摩不辞而别。徐志摩写给林徽因的那首有名的《偶然》诗,体现了徐志摩对林徽因感情的最好直白,一见倾心而又理智地各走各的方向,这就是世俗所难理解的一种纯情。
之后,他们一起组织新月社活动,一起演戏,并常有书信来往。1924年泰戈尔访华期间,徐志摩和林徽因共同担任翻译,之后徐志摩陪同泰戈尔去了日本,林徽因和梁思成到了宾夕法尼亚大学,当徐志摩与林徽因再次见面的时候,已是四年之后。这期间,林徽因已嫁给梁思成。1931年11月19日准备参加林徽因演讲会的徐志摩遭遇坠机事故遇难。
多年以后,林徽因也曾对自己的儿女说:“徐志摩当初爱的并不是真正的我,而是他用诗人的浪漫情绪想象出来的林徽因,而事实上我并不是那样的人。”
-徐志摩
-林徽因
她是一代风华传世的女神,也是建筑史研究当中颇有建树的学者和才华横溢的女作家。谈起她,就不得不提到梁思成、徐志摩和金岳霖,这个传奇女子,是独一无二的人间四月天。
和你相濡以沫、伴你地老天荒--梁思成
说起林徽因与梁思诚的相识,时间还要回到1919年的夏天,那一年梁思成17岁,该是谈婚论嫁的年纪,父亲梁启超要他到好友林长民家里,见见他的女儿林徽因,当梁思成在书房里见到林徽因的第一眼,他就被这个梳着长辫子的女孩吸引住了,她漂亮、聪明、活泼、大方,当时在梁思成的眼里这个女孩儿简直就像“天使”一般。
初遇时的林徽因和梁思成
林徽因第一次见到梁思成的印象“一头微卷的黑发,两个伶俐的眼珠,老带着顽皮的笑,消瘦的脸却健硕白皙,他的两只手真有性格,并且意外的灵动”。
在林徽因和梁思成第一次会面之后,两个人尽管对对方印象极好,但并未能够进行深入的交往,依旧在各自的世界中忙碌。
林徽因1916年于北平
在随后的一年里,1920年4月,林徽因随父(林长民)游历欧洲,在伦敦受到房东女建筑师影响,立下了攻读建筑学的志向。
直到回国半年后,林徽因再次见到了阔别已久的梁思成,林徽因、梁思成的再次相见,交往一段时间,林徽因发现,梁思成虽然不浪漫,甚至在别人的眼中有点“书呆子”气,可他的沉稳成熟带给了自己无尽的安全感,那段时光对于林徽因来说是灿烂而又温暖的。
林徽因梁思成合影
1924年6月,梁思成和林徽因双双赴美留学,他们留学时共同选定的方向是建筑学专业,梁思成选择此专业,还深受林徽因的影响,林徽因在伦敦就立志了献身于建筑,林徽因认为,造房子不止是避风雨,还有一种增加生活情趣的作用。而当时梁思成对建筑可以说一无所知,他之所以选择这个专业,完全是为了爱人。从这个角度讲,林徽因造就了一个“中国第一代建筑学大师”。
人生若只如初见--徐志摩
1922年11月22日,浪漫派诗人徐志摩在国内一家叫作《新浙江》的报社,登出了“徐志摩离婚通告”,文章一出,舆论界一片哗然,在中国引发一场舆论风暴。
这个消息的发出,简直像一枚重磅炸弹,要知道,在此之前,中国少有“离婚”这个说法,在当时的社会引起了一场轩然大波,徐志摩始终在等待着一个人的反应,或者说这个婚也是为她而离的,这个人就是当时17岁的林徽因,那么徐志摩为什么要为林徽因放弃自己现有的婚姻呢?
要说明白这一切,还得从林徽因初到英国说起,当时刚刚到英国求学的徐志摩经常去拜访林长民,自然有机会见到了林徽因,可以说徐志摩对林徽因简直是一见钟情。
那个时候,23岁的徐志摩刚刚开始写诗,他觉得和林徽因谈话时常激发出他的灵感,徐志摩惊讶于这女子的美丽与才气,林徽因就像是一位女神,面对徐志摩炽烈的追求,当时的林徽因并没有感觉到幸福与甜蜜,而是陷入到无尽的惶恐之中。
林徽因在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学习建筑
其实在她的心中,徐志摩确有才情和浪漫,但是徐志摩是一个已有家室的人,从那一刻起,她便决心斩断与徐志摩之间的爱情的幻想。林徽因在一个旧式的家庭当中长大,所以对她来说,如果徐志摩为她离婚,这个爱情的压力对她来说太大了。
林徽因知道自己向往的爱情和婚姻,并不是此时的徐志摩能够给得了的,所以面对徐志摩狂热的追求,林徽因以冷静的态度做出了最明智的选择。
终是为你误了一生--金岳霖
梁思成在林徽因去世后再娶,徐志摩后来与陆小曼结婚,而金岳霖,在89年的生命中,爱了林徽因一辈子,孤独终老,一生无子嗣。
没有相濡以沫,也没有相忘于江湖,金岳霖用尽一生,去陪伴林徽因,不是为了她回心转意,只为了知道她幸福。只要她幸福,他就安心。
正如张爱玲所说:“于千万人之中遇见你所遇见的人,于千万年之中时间的无涯的荒野里,没有早一步,也没有晚一步,正巧赶上了,那也没有什么别的可说,唯有轻轻问一句:哦,你也在这里吗?”
金岳霖
一眼清眸一卷书,一袭长裙醉年华。1931年,金岳霖遇见了林徽因,从此便为她羁绊一生,不能自拔。
为了能每天看到林徽因,金岳霖搬到了与梁家相邻的总布胡同3号。梁家定期举办的沙龙,金岳霖是必去的。
1930年代总布胡同著名的“太太客厅”
战火纷飞的年代,梁思成与林徽因辗转各处,四处奔波。而金岳霖,为了能见到“思慕之人”,逐林而居。
他们三人文化背景相同,志趣相投,交情也深,因此梁思成也不曾忌讳过金岳霖的做法。梁思成与林徽因吵架的时候,也是找金岳霖来裁决对错。自始至终,金岳霖都能以理性与冷静来驾驭自己的感情。
他在她的心里画地为牢,守住了他的忠贞,守住了他一生的牵挂。他等了一辈子,想了一辈子,爱了一辈子,到最后,他依然还能够坚定地说着不悔。他用一生的痴恋,不离不弃的执着,终于让我们相信,这世上曾经有一双手,真实地触摸过永远。
林徽因是何其幸运!她遇到了三个多才多情的男人,他们都执著地爱着她,无怨无悔,并从内心真诚祝愿她:你若安好,便是晴天。
人生一世,草木一秋。林徽因的一生虽短暂,却是格外美丽,美在她的心中始终荡漾着爱的涟漪。最后,用一首林徽因的小诗来结尾。
我说你是人间的四月天;笑音点亮了四面风;轻灵在春的光艳中交舞着变。
你是四月早天里的云烟,黄昏吹着风的软,星子在无意中闪,细雨点洒在花前。
那轻,那娉婷,你是,鲜妍百花的冠冕你戴着,你是天真,庄严,你是夜夜的月圆。
雪化后那片鹅黄,你像;新鲜初放芽的绿,你是;柔嫩喜悦,水光浮动着你梦期待中白莲。
你是一树一树的花开,是燕在梁间呢喃,——你是爱,是暖,是希望,你是人间的四月天!
4月1日是林徽因的祭日,让我们一起去纪念堂为才女林徽因献上一束花,点燃一支蜡烛,祝愿她在天堂安好。
文/大熊飞罐
徐志摩是诗人,他的感情肯定比一般人更充沛、更丰富、更细腻,也就是说,更有爱的能力。陆小曼和林徽因,他肯定都是爱的。徐志摩在第一位妻子张幼仪怀着他的第二个孩子的时候,断然提出离婚,可以看出他一旦发现真感情,在婚姻这方面绝对不能将就,所以他一直追求林徽因,并和陆小曼结了婚,从这两点可以证明,这两位女子都是他爱恋的对象。
如果比较一下徐志摩更爱哪一个,我觉得更爱的是林徽因,陆小曼多少有些“备胎”的感觉。为什么这么判断?可以看看徐志摩为两个人都做了什么。
1离婚
1920年在英国,徐志摩先认识了林徽因的父亲林长民,其后才认识林徽因。当时林徽因只有16岁。徐志摩很快为林徽因倾倒,经常去林家和林徽因聊文学。两人有共同的爱好,林徽因年轻美貌有才华,还善谈,都是吸引徐志摩的优点。
1921年,徐林两人发展到了谈婚论嫁的地步,林徽因在给徐志摩的信中说自己“不是那种滥用感情的女子,你若真爱我,就不能给我一个尴尬的位置,你必须在我与张幼仪之间作出选择。”徐志摩由此打定主意要离婚。虽然后来林徽因主动斩断情丝,离开英国,但徐志摩显然并未死心,还是坚定地离了婚。
2 写诗
向林徽因求婚遭拒绝,这是徐志摩成为诗人的直接原因。在后来的《猛虎集序》(1931年)中,徐志摩提到,他在24岁以前,与诗“完全没有相干”,是与林徽因的相遇,激发了他的新诗创作。
徐志摩为林徽因写了不少情诗,比如下面这首流传很广的《偶然》:
1931年,林徽因发表了她的代表作之一《那一晚》,可以看出是对上述徐志摩的诗的回应:其中有这样的句子:
3找机会接触
林徽因回国后,徐志摩又继续了一段时间学业,之后也回国了。徐志摩回国后组织了“新月社”,拉林徽因进社。后来又一起接待印度著名诗人泰戈尔,都是为了增加接触的机会。可惜的是,林徽因此时已经下了决心,选择了梁思成。1924年,两人一起去了美国留学。
4 念念不忘
林徽因去美国之后,徐志摩与她仍有联系,比如徐志摩日记中记载的发电报事件。林徽因因为梁思成的家人反对他们在一起而心生郁闷,便求徐志摩发电报给她,让她“宽宽心”,徐志摩立即照做。
1926年,徐志摩与陆小曼结婚。1928年,林徽因与梁思成结婚。两人虽然都结了婚,但仍然来往较为密切。林徽因在沈阳东北大学任教,因不耐寒冷而患病,就是听了徐志摩的劝告,离开梁思成去了北京养病生子。
徐志摩之死与林徽因也有直接的关系,1931年11月19日,正是为了赶回北京参加林徽因的演讲会,徐志摩才坠机遇难的。
从1920年相识到1931年去世,11年时间内,可以说,徐志摩对林徽因一直念念不忘。
1 婚后也未中断与林徽因的往来
徐志摩与陆小曼的第一任丈夫王赓同为梁启超弟子,因为王赓忙于公务,让徐志摩陪伴陆小曼,两人因此相识、相熟。
1924年,徐志摩与林徽因排演泰戈尔的诗剧时,徐、林分别为男女主角,而陆小曼只是演出时站在门口招呼观众的导引员。林徽因与梁思成一同赴美留学,徐志摩才彻底绝望,转而追求陆小曼。所以,从一开始,陆小曼就有“备胎”的性质。
徐志摩与陆小曼结婚后,并未中断与林徽因的来往,这从上述林徽因一段文字中即可以看出。
2 亲口告诉陆小曼去妓院的事
徐志摩与陆小曼结婚后,徐志摩曾不止一只告诉陆小曼,他与某某人一起去了妓院。就在遇难前几个月,徐志摩还曾告诉陆小曼,他和胡适等人一起去了妓院,并详细讲述了同去朋友的有意思的事。可以想象一下,如果妻子是女神一样存在的林徽因,徐志摩会讲这种事给她听吗?
3 相爱的时间不长
徐志摩与陆小曼相识的时间没有与林徽因相识的时间长,相恋的时间则更短。
不能说徐志摩没有爱过陆小曼,从徐志摩死后陆小曼整理出版的《爱眉小扎》等书可以看出来,两人确实曾经热恋过。要不然,陆小曼也不会冲破重重障碍,毅然离婚再嫁徐志摩。但是,两人爱情维持的时间并不长。
陆小曼与徐志摩结婚前后差别非常大。结婚后,陆小曼几乎天天中午起床,晚上出去过夜生活到很晚。这样的不上进,与徐志摩的观念肯定是格格不入的。
而陆小曼的奢侈生活,也让徐志摩过得很辛苦。当时陆小曼不仅花钱大手大脚,家里还养着佣人、厨师、车夫共十几个家仆,徐志摩不得不同时在几所大学任教——当时大学教授的工资是非常非常高的。
徐陆结婚后没有多久,大概在1928年,翁瑞午就出现在他们两人的生活中。翁瑞午和陆小曼有共同的戏曲爱好,给陆小曼推拿按摩,教陆小曼吸鸦片。
这样的陆小曼,徐志摩对她能爱到什么程度是可以想见的。
因此,若问徐志摩更爱陆小曼还是林徽因,答案是显而易见的。
从无数的爱情故事中也可以看出,对于大部分人来说,一生真正投入的爱情也许只能有一次。
壮士暮年的陆游,一声叹息,化作千古一杯茶
福鼎妙逸茶者
2019年06月29日 · 文化领域创作者
南宋大诗人陆游,大家是最熟悉不过了。
他描写与原配唐氏(一说为唐琬),爱情悲剧的一诗《钗头凤·红酥手》,成为千古绝唱,经典情诗:
《钗头凤》红酥手,黄縢酒,满城春色宫墙柳。东风恶,欢情薄。一怀愁绪,几年离索。错、错、错。春如旧,人空瘦,泪痕红浥鲛绡透。桃花落,闲池阁。山盟虽在,锦书难托。莫、莫、莫!
陆游生逢北宋灭亡之际,少年时即深受家庭爱国思想的熏陶。
一生坚持主张抗金,屡遭主和派排斥。
晚年之时,归居浙江山阴(今绍兴)老家。
壮士暮年,却壮志难酬。
在他的生命即将离开之时,仍写下了《示儿》的动人诗篇:
死去元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
今天,我们要介绍的是他晚年在老家,写的《幽居初夏》组诗中的一首:
湖山胜处放翁家,槐柳阴中野径斜。水满有时观下鹭,草深无处不鸣蛙。箨龙已过头番笋,木笔犹开第一花。叹息老来交旧尽,睡来谁共午瓯茶。
这首诗一开头,陆游便洋洋得意地,带领大家,在他家周围逛了一圈。
然后,轻摇纸扇,眉飞色舞地、十分自豪地,给我们做了一回导游。
”湖山胜处放翁家“——
一片湖光山色,四周美景如画,这就是我的家啊!
而我的居室,虽然简陋,但——
石径幽幽,曲折穿行于槐柳林阴处。
居室边有一片湖,湖水满时,翩翩白鹭,往来飞舞。
湖畔绿草如茵,一片蛙声。
“箨龙”即笋。竹林中的笋,已长了头茬。
清炒一盘,就是无污染纯天然的下酒菜啊!
木笔,即辛夷花。初夏风中绽放,阵阵花香惹人爱啊!
大家自己亲眼看到了吧,我老陆可没瞎说吧!
听了陆导这一番热情的推介,大家一边陶醉在身边的景色中,一边羡煞陆导晚年这美好生活啊!
有商业头脑者,心里可能已盘算:
哇塞,这地方,搞一高端民宿,再加上陆导的名气,那还不成”网红民宿“?
且慢,各位,您看——
刚才还好端端的陆导,这会儿怎么一下子不开心了呢?
陆导长叹一声说,谢谢你们了,读者朋友们——
数百年后,你们依然能来到我的诗中,听我介绍我那可爱的家乡——绍兴。
可是,你们知道吗?
我当时写这首诗的时候啊,身边像年轻时能与我一同策马纵横、指点江山的朋友,已经没有了!
初夏的午睡后醒来,慵懒的我,泡上一壶清茶。
可是,回顾身边,有谁能来与我一起,在这美好的初夏时光,品茗谈心,共享湖山之乐呢?
读了诗的前六句,我们可能真的以为,放翁已万事皆空、寄情山水了!
以为他真的安下心来,准备终老故乡了。
但最后两句,一声叹息~~~
”叹息老来交旧尽,睡来谁共午瓯茶“。
那是壮士暮年、报国无成的寂寞与惆怅啊!
陆游一生忧国忧民,热爱生活,积极用世。
即使暮年,即使闲居,仍念念不忘家国之事啊!
这首诗,数百年后的我们读来,犹如与他一起,共品午后那杯茶!
那茶中滋味,有苦涩、有落寞、有热血、有坚韧~~~
有当年的那一段情,曾经的那一段路。
还有一颗,不服老的心!
茶如人生,人生如茶啊——
(部分来自网络,侵删)
世人只知陆游的《钗头凤》,却不知赵士程对唐婉用情有多深
博书 100条评论
郭沫若用4字骂鲁迅,鲁迅先生回敬5字,网友:道尽了郭沫若一生
女神姐姐r 0条评论
朱之文丑书一字值五万,专家:看来堂堂书法家还不如一个文盲
和风吹 148条评论
杜月笙的手段有多毒辣?得知妻子对他不忠,他的处理方式让人害怕
历史宝库 7条评论
刘炳森隶书字帖《二十四孝诗》欣赏,方圆相济秀丽俊雅,真书法也
清雅阁 7条评论
热门讨论
六零后的退休生活
宜昌市万寿桥街道办事处工作人员 文化领域创作者
1948年4月9日晚,毛主席一行抵达台怀镇,就宿于塔院寺方丈院。第二天,毛主席从塔院寺东口出来散步,见墙上贴着一副对联,“劝君莫打三春鸟,子在巢中盼母归。”毛主席反复念着,颇为赏识。当他知道这副对联是和尚写的后,对陪同的同志说;“这副对联应广为宣传。我们不是和尚,不以佛家慈悲放生的立场出发,但三春鸟
慕幼清
优质情感领域创作者
1931年,林徽因和梁思成结婚三年后。有一天,林徽因忽然对梁思成说道:“我很痛苦,因为我同时爱上了两个男 人。” 而另一个人,正是梁思成和林徽因的共同好友金岳霖。听到林徽因这番坦诚的“倾诉。”梁思成回复道:“你是自由的,如果你选择老金,我祝你们幸福!” 听到梁思成的回答之后,林徽因将他的原话告诉
好史不死
优质历史领域创作者
1955年原东北军区副司令员贺晋年仅仅被评为大校,这事儿被贺老总知道后愤愤不平,就去找彭老总。彭老总也觉得不公平,但不负责评衔工作,两位老总就去找朱老总,请他出面向毛主席反映一下。 而毛主席得知这一情况后也非常意外,当时一下子就愣住了,毕竟他对贺晋年非常熟悉。在大生产运动中,贺晋年被评为边区劳动英
口水历史观
盘点毛主席眼中的5位“好皇帝” 1、商纣王帝辛 2、秦始皇嬴政 3、汉高祖刘邦 4、汉武帝刘彻 5、唐太宗李世民 毛主席认为纣王是个很有本事的人,他在为中华民族拓展版图、传播文明等方面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和不朽的功绩。另一方面,纣王重视农耕,在位前期国力强盛,人民也富足安乐,这是后世必须得承
6图
大娱评说
当年陈冠希上《快乐大本营》时,在台上一直盯着何炅笑个不停,这让何炅感到很不满,于是在节目结束后,何炅找到陈冠希说:我知道您现在很火,但您一直盯着别人笑,这样很不礼貌。 听到他这么说,陈冠希笑着说到:不是我故意盯着你,是因为你每次念我的名字时,都会说成陈奕迅,我不知道怎么提醒你,所以就一直盯着你咯。
精彩视频
一晚带货6100万,央视主持转身成卖货主播,欧阳夏丹怎么了?
03:25
默默有闻 23万次播放
筹备6年,拍摄3年,要不是被删66分钟,它可能又是一部国产史诗!
15:39
一目十影 52万次播放
猪八戒提涨工资,被唐僧一顿臭骂!
02:58
胥渡吧 213万次播放
解放战争中的王牌对决!孟良崮战役粟裕全歼张灵甫整编师真相。
04:57
帅克品读历史名人 127万次播放
末帝溥仪两段珍贵影像:分别摄于40岁63岁,其中一段尽显帝王气势
07:05
记者李满 141万次播放
搜索
钗头凤全文阅读陆游和唐婉的死因完整的钗头凤陆游诗40首全集柳暗花明又一村陆游唐婉大结局
实时热榜
1
蓬佩奥:希望关闭全美孔子学院
104715176
2
成都大学书记遗体在河畔找到
115728168
3
青岛疫情原因:医院CT室被污染
94750208
4
成都大学党委书记溺亡 排除刑案
85733536
5
“支持国货”的澳洲人挺不住了
77574912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