溥仪的妻子李淑贤自述与溥仪的爱情

溥仪的妻子李淑贤自述与溥仪的爱情,第1张

 溥仪的妻子: 溥仪的妻子是谁?溥仪的妻子都有什么结局?溥仪的妻子李淑贤是汉族护士。1962年在周恩来的安排下与溥仪结婚。未育有任何子女。

 以下是溥仪的妻子李淑贤口述的他们的爱情

 我们恋爱的时候,溥仪每次见面总是穿一套笔挺的制服,分头也抹了发蜡,亮光光的,给我的印象似乎他很注意修饰、打扮。其实,这不过是遵照五妹夫老万的叮嘱,在搞对象的时候“装装相”而已。

 我和溥仪结婚后才发现,原来他这个人并不讲究穿衣戴帽,从不张罗添新衣,国家经济困难时期,他总把发给自己的布票全部交还国家。婚后他仍是阻拦我给他买衣服,总说:“小妹啊,还是少给我买衣服,够穿就行了。”平时,溥仪连皮鞋也 ,有一双随脚的布鞋他就满足了。

 有人以为溥仪在宫中时,吃饭有御膳房伺候,每餐一百多样菜,当了公民以后也总比别人要讲究些吧?其实不然,他很随便,也很俭朴。结婚初期我家不起伙,溥仪和我都在本单位食堂吃。直到1963年6月搬到东观音寺以后,才逐渐添置一些锅碗瓢盆,每逢星期天自己动手在家里做。

 两人吃饭往往总要剩一点儿,溥仪不许扔掉,下顿总是抢着吃剩饭,还不让我吃:“你胃口不好,我胃口比你好。”他说,粮食是农民辛辛苦苦种出来的,一粒粒麦子积起来,实在不容易。

 溥仪喜欢吃西餐,我们有时到莫斯科餐厅或东安市场内的和平餐厅吃一、两次西餐。每次他都征得我同意后才去。去了也不浪费,两人吃一顿饭不过花三四元钱而已。

 至于住的地方,溥仪一点儿也不挑剔,我们婚后就在溥仪的独身宿舍内临时安家,有一间卧室,一间客厅。有一次,我和溥仪一起到政协秘书处连以农处长家闲坐,连处长说:“你结婚了,现在住的房子太小,一定不习惯吧?”溥仪说:“我觉得还很不错嘛!”他讲,宫里的房子很多很大,但天地狭小;现在的房子虽小,却天地广阔,因为是两个世界呀!

 1963年6月我们搬进西城区东观音寺新居。这里是洋式平房,我们住着两间卧房、两间客厅、一间饭厅和一间卫生间,此外还有厨房、库房、佣人房和宽敞的走廊。院落里,长着松树、柏树、梨树、海棠树以及榕花树等等,盛夏之季繁茂无比。我们就在这清静、幽雅的环境里一直住到溥仪去世。

爱新觉罗·溥仪妻子如下:

1郭布罗·婉容(1906年-1946年),达斡尔族旗人。民国十一年(1922年),她17岁跟溥仪结婚,为皇后。父亲荣源为内务府大臣。 起初夫妻关系尚好,溥仪在婉容与文绣中明显偏向婉容,生性多疑的溥仪曾表现对婉容的信任,后天津时期文绣出走后,溥仪迁怒婉容,婉容开始遭到溥仪冷落,染上鸦片烟瘾,满洲国时期婉容并不愿去东北,却被日本关东军强行带去,常年不堪忍受日本人暴行而发疯。日本投降后,婉容被中共游击队俘虏,最后释放。烟瘾发作,卒于中国吉林省延吉,葬地不明。经其弟郭布罗·润麒同意,于2006年10月23日招魂与溥仪合葬于河北省清西陵外的清献陵,谥号孝恪愍皇后。

2李淑贤(1925年-1997年),汉族(有对她的称呼为“孝睿愍皇后”,但并非实际认定的谥号,其本人并不认同,就这一基于新中国溥仪得到改造之后的婚姻来看,该称谓是对于李淑贤本人的不尊重)。1962年,她37岁跟溥仪结婚,她那时还是一名小护士,但溥仪并没有因为她是一名护士而嫌弃她。在这之前,李淑贤有过两次婚姻。溥仪那时很想再婚,于是,两人结成姻缘。两人婚后恩爱有加,彼此呵护,是一对少有的夫妻。

3额尔德特·文绣(1909年-1953年),蒙古族旗人。满洲鄂尔德特氏旗人。民国十一年(1922年),她跟16岁的溥仪结婚。溥仪首选的第一位妃子是文绣,但是父亲逝世后端康太妃为首的四大太妃们,皆认为文绣家境贫寒、长相不好,让王公劝溥仪重选。文绣被册封为淑妃。民国二十年(1931年)废除离婚。

4谭玉龄(1920年—1942年8月14日),满族贵族出身,原姓他他拉氏,辛亥革命以后,改姓谭。民国二十六年(1937年),溥仪对婉容不满并打入冷宫,为了有一个必不可少的摆设和玩物,由亲属介绍当时正在北京中学读书的谭玉龄来到长春与溥仪结婚,住在缉熙楼楼下西侧。溥仪封她为祥贵人,当时溥仪32岁,谭玉龄17岁。谭玉龄入宫后与溥仪的关系很好,深受宠爱,溥仪经常叫侄媳等女客陪她散心。谭玉龄聪明能干,温顺贤惠,待人接物十分稳妥。但与溥仪过了5年如漆似胶的日子后,22岁的谭玉龄却一命呜呼。关于谭玉龄的死,至今还是个谜。2002年爱新觉罗家族后人为其上谥号,曰明贤皇贵妃。

5李玉琴(1928年7月15日—2001年4月24日),祖籍山东的李玉琴生于长春市一户普通人家,民国三十一年(1942年)考入伪满新京南岭女子优级学校。第二年,年仅15岁的李玉琴被选入满洲国的“皇宫”中,并被满洲国“皇帝”溥仪“封”为“福贵人”,这是溥仪的第四位妻子。1957年五月废除离婚,后再嫁。2001年,因肝硬化病故。

# 历史 冷知识#

末代皇帝溥仪特赦前曾有过四个妻子,按照当时说法,就是一个皇后,一个妃,两个贵人。

选皇后的时候,照片被送进养心殿,让溥仪挑选,而在溥仪看来,照片上的姑娘都是一个模样,脸部很小,实在分不出丑俊来,他就根据旗袍的花色,选了一张看起来顺眼的画了一个圈。

可他画中的这个姑娘,不是端康太妃看中的,于是王公们又劝他重选端康太妃看中的那个,溥仪就又画了一个圈。

于是,第二次画圈的女子婉容,成为了他的皇后,而第一次画圈的文绣则成为了他的淑妃。

1922年,当时的溥仪还享受着中华民国的优待,拥有皇帝的头衔,所以一下子娶了两个妻子。溥仪从此过上了一妻一妾的生活。

结婚的当天晚上,洞房花烛夜的溥仪并没有跟皇后婉容共度良宵,也没有跟妃子文绣过夜,而是这三个年轻人分别睡在了三个不同的地方,溥仪睡在养心殿,婉容睡在洞房坤宁宫,文绣睡在自己的寝宫。

皇家的习惯跟民间不同,皇帝跟皇后嫔妃各有自己的生活圈,到了傍晚由皇帝自己决定今晚到谁的寝宫睡觉,或者是召来一位妻子侍寝,但溥仪这个人特别,他独居。

婉容和文绣都是美好年华的青春少女,渴望得到丈夫的关爱,但溥仪从不跟她们同居,她们难免要琢磨,是自己不可爱吗?是自己哪里做得不好吗?丈夫不爱自己爱谁呢,时间一长,婉容和文绣之间就发生了猜忌。

在1924年,溥仪被驱逐出紫禁城之前,由于宫廷礼法的限制和高墙的隔绝,矛盾暴露还不多,但出宫之后就不同了,尤其是在天津张园,妻妾同居一楼,误解越来越深。

婉容和文绣都是二十出头的年轻人,共侍一夫,争风吃醋在所难免,这个时候没有了宫廷礼法的限制,矛盾越来越尖锐,在婉容看来文绣不尊重她这个皇后,在文绣看来溥仪偏心眼儿,两个人经常找溥仪去打官司。

溥仪这个人旧思想比较重,如果妻妾闹矛盾,他一般站到皇后婉容这一边。有的时候赶上心情不好,可能对文绣的态度就更不好,甚至“传旨申斥”,派随从去骂文绣一顿。文绣不得宠,心情郁闷到甚至闹过几次自杀,但溥仪认为文绣在吓唬人,所以他不在乎,直到发生了一件惊人的事。

1931年的8月25日中午,文绣在妹妹的陪同下,借口出去散散心,乘溥仪的 汽车 离开了住所,自此一去不回,藏了起来,并且通过律师要和溥仪离婚。

溥仪为此恼羞成怒,他认为,除了皇后,嫔妃不过是皇帝禁锢终身的玩物而已,予取予夺无人干预,妃嫔失宠只能怪自己命苦。而现在文绣一个妃子,居然敢跟他这个皇帝叫板,于是在与文绣离婚后,他发了一道上谕,把文绣贬为庶人。

按理说,文绣走了,婉容应该能够与溥仪过上向往的幸福生活了。但溥仪认为文绣离婚在很大程度上是婉容逼的,所以从此不理婉容了。

很长时期内受到溥仪冷淡以及恼恨的婉容,一方面有正常需要,一方面又不肯或者不能丢开皇后的尊号,理直气壮地建立合理的生活,于是就发生了私通行为,还染上了吸毒(鸦片)的嗜好。

1935年,直到婉容有了身孕并且将近临产,溥仪才发现了问题。他十分恼怒,把和她有关系的人和有嫌疑的人,一律进行了驱逐,并且决定和她离婚,把她的皇后“废”掉。

但由于当时日本人不准许,溥仪不敢冒犯日本人,于是又做出一个成心给婉容看的举动,即另选一个“贵人”,这便是溥仪第三个妻子:谭玉龄。

1937年,谭玉龄被封为庆贵人。

谭玉龄原姓他他拉氏,是北京一个初中的学生,和溥仪结婚时十七岁。她也是一名挂名的妻子,被溥仪像一只鸟儿似的养在“宫”里,五年之后,1942年她就死了,而且溥仪说:“她的死因,对我至今还是一个谜。如果我的疑心属实的话,她还是双层的牺牲品。”

据溥仪回忆,她的病中医诊断是伤寒,并不是险症。而对于这个症中医也是有把握的。

由日本医生给谭玉龄治病后,溥仪的日本助理吉冈突然到来,他把日本医生找到另外一间屋子里,关上门谈了很久时间的话。而且奇怪的是,自从日本医生走出了那间屋子,对谭玉龄再也没有了原来的治疗热情。

更奇怪的是,谭玉龄的死讯溥仪刚听到不久,吉冈就来了,说他代表关东军司令官吊唁,并且立即拿来了关东军司令官的花圈。这令溥仪非常疑心。

他想起谭玉龄生前时常和他谈论日本人。她在北京念过书,知道不少关于日本人的事,也说了不少学校里的抗日活动的事。

溥仪不确定究竟是不是因为这个,谭玉龄的死与日本人有关。但吉冈的一个举动,引起了溥仪的疑心,就是太快地给溥仪拿来了一堆日本姑娘的相片,让他再次选妃。

日本人想让溥仪选一个日本女子做妃子,但溥仪不愿意,故而推三推四,所以,日本人转而找一个在日本学校读过书的中国女学生来,溥仪怕年龄大了不好对付,说要一个年纪小的小学生来。于是,被称做“福贵人”的十五岁的孩子,成了溥仪第四位妻子。

1943年,溥仪封李玉琴为福贵人。

但是结婚后没两年,1945年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溥仪在逃亡的途中被苏联军队俘获,押往苏联赤塔。同年,李玉琴和一批伪满官员和眷属被解放军收容。

新中国成立后,1950年,溥仪被押解回国,关押在抚顺战犯监狱。

1956年,李玉琴与溥仪离婚。

在溥仪特赦前的人生中,他有过四次婚姻,但在他看来,这四个妻子没有一个是他的妻子,按照他自己的话说:“她们谁也不是我的妻子,我根本就没有一个妻子,我有的只是摆设,为了解决不同问题的摆设。”“老实说,我不懂得什么叫爱情,在别人是平等的夫妇,在我,夫妇关系就是主奴之间的关系,妻妾都是君王的奴才和工具。”

1962年,特摄后的溥仪又结婚了,对方是李淑贤。结婚那年,她37岁,溥仪56岁。

李淑贤是溥仪的第五任妻子,既不是后,也不是妃,是溥仪改造为一名平民后的妻子。当时李淑贤是北京朝阳区关厢医院的护士。

婚后溥仪曾向李淑贤说:“以前我在宫中时,根本不懂夫妻之间应有的相互关系,妻子是我的玩物和摆设,高兴了就去玩一会儿,不高兴就几天不理。我是从来不知爱情为何物的,只是遇见你,才晓得人世间还有这样甜蜜的东西存在。”

婚一个星期,李淑贤发现溥仪的生活习惯怪异。溥仪夜里往往不睡觉,直到凌晨两三点钟以后,他仍然在灯下看书。

有时候,李淑贤夜里睡着了,一睁眼醒来,看见溥仪正亮着灯,戴着眼镜,仔细地端详着她的脸。有时候,他不碰李淑贤的身子,只闻闻她的头发和脖子,直到把她惊醒为止。

每到这时,李淑贤总是没好气地说:“您这是干吗呢?还不睡觉?”溥仪只是笑笑,然后又转身看他的书……

直到一天早晨,溥仪跟李淑贤说,他要到医院去。谁知,溥仪根本没看病,直接就进了注射室。

李淑贤很奇怪,趁着溥仪正打针走进去一看,原来他打的针竟是激素。李淑贤当了多年护士,自然明白了这是怎么一回事。

李淑贤跑回家抱头痛哭了一场。没过一会儿,溥仪也耷拉着脑袋回了家,解释道:“我实在对不起你。当时,我不能告诉你。那么多女人我不喜欢,就是喜欢你,这事只得瞒着你……”溥仪说到这儿,突然跪在地上,不断地掉下眼泪:“你要和我离婚,我也不活了。你要什么条件都可以提。你还年轻,我同意你交朋友,我不管你,我不能给你带来一生的痛苦。”

这段婚姻的第二年,溥仪就被查出尿毒症,经一番治疗没有好转,1967年10月17日,溥仪因为尿毒症病逝,享年61岁,李淑贤在悲痛的哭声中,送走了她的丈夫溥仪,和溥仪一直无子女的李淑贤没有选择再婚。

1922年12月1日,清逊帝溥仪举行结婚仪式。虽然清朝灭亡10余年,但由于他仍然盘踞紫禁城,保持着皇帝的尊号,所以他结婚还是称为大婚典礼。结婚的一切仪礼遵从《钦定大清会典事例·大婚典礼》来办,不过,实际上有很多“减配”,毕竟皇室的经济实力和社会地位已撑不起皇帝的场面。

溥仪大婚时留影。

此次婚典是中国历史上最后一次皇帝大婚,我们结合实景老照片和文字记载,说说溥仪结婚花了多少钱、收了多少礼金。

婉容的凤舆。

大婚典礼当日,皇后婉容于凌晨4点左右坐着凤舆由东华门进入紫禁城。在此稍早前,淑妃文绣由神武门入宫。按照清制,皇后应从大清门经午门至乾清宫,而此时乾清门以南区域均属民国管辖,这一条老规矩无法落实。不过,北洋政府破例允许凤舆从东华门进宫,以与文绣区别。文绣仍按旧制从神武门进宫。

大婚时的婉容。

溥仪筹办这次婚礼,为经费大伤脑筋,皇室余粮不足啊。本来北洋政府欠小朝廷数百万元的岁费,但北洋政府的态度是:支持办婚礼,但没钱。溥仪无奈,只好将宫中大量金银器抵押到汇丰银行,借贷现金。同时,他还指示内务府出售所持有的民国债票。

鉴于经费紧张的现实,溥仪谕令筹办人员,大婚用款不得超过30万元。按照内务府大臣绍英的记录,最终花费291756万元(实际上很可能超过此数)。这个额度相比于以前的清朝皇帝算是节俭得多,但相比于当时富贵人家的婚礼仍然很奢侈。 

用“洋帝师”庄士敦的话来说,虽然溥仪小朝廷处于“黄昏”时分,但为大婚捧场的各方人士还是不少。根据典礼后留下的清册,溥仪收到的礼金多达196万元,其中多的送数万元,少的送10元。此外各种精美物品更是难以计数。

近20万元的礼金多不多呢?我们算算账,做个对比。当时北京面粉厂工人每月工资7至12元,自来水厂工人每月8至11元,每名工人每月取10元平均值,这笔礼金大约相当于10名工人160年的收入,你说多不多?

末代皇帝溥仪共5位妃子。

1、郭布罗·婉容(1906年11月13日—1946年6月20日),字慕鸿,号植莲,满洲正白旗(达斡尔族)。清朝逊帝溥仪的妻子,清朝与中国的末代皇后,后为伪满洲国皇后。 “婉容”二字及她的字“慕鸿”来自《洛神赋》:“翩若惊鸿,婉若游龙。”

2、李淑贤(约1925年—1997年6月9日),是清朝最后一位皇帝宣统帝爱新觉罗·溥仪的第五任、也就是最后一任妻子。

1962年,年仅37岁的她经人民出版社编辑沙曾熙介绍认识了溥仪,她那时还是一名护士。在这之前,李淑贤有过两次婚姻。溥仪那时很想再婚,于是,两人结成姻缘。两人婚后恩爱有加,彼此呵护,是一对恩爱的夫妻。

1997年6月9日,李淑贤因肺癌逝世,享年72岁。

3、额尔德特·文绣(1909年12月20日-1953年9月17日),字蕙心,自号爱莲,蒙古族,鄂尔德特氏,满洲鄂尔德特氏端恭之女,出生于北平方家胡同锡珍府邸。父去世后,母蒋氏携三女析居花市,过平民生活。8岁时,就读于花市私立敦本小学,聪颖好学,颇谙事理。

1922年,以照片入选皇妃,早婉容一日迎娶入宫,以便大婚时跪迎皇后。初期,与溥仪感情尚好。1924年被逐出宫之际,袖藏利剪,自尽殉清,未果。反对溥仪投靠日本人、以图复辟大业,加之后妃争宠,与溥仪感情疏离、龃龉不断。

1931年8月,伺机脱出天津,登报公开表示与溥仪离婚,“刀妃革命”一时间成为天字号新闻;10月,正式宣告与溥仪离婚。1932年,任教于北平私立四存中小学,后因不堪忍受骚扰辞职,过隐居生活。

“七七事变”后,坚辞拒绝日伪的威逼利诱,大节不亏。抗战胜利后,生活艰辛,以糊纸盒、上街叫卖为生;后于华北日报社做校对工作。

1947年夏,与国民党少校军官刘振东结婚。一年后,因时局动荡,刘退役,靠租平板车生活。解放后,因有立功表现,刘被解除管制,成为一名环卫工人。1953年,文绣因病去世,年仅44岁。

4、谭玉龄(1920年—1942年8月14日),溥仪的祥贵人,满族贵族出身,原姓他他拉氏,辛亥革命以后,改姓谭。

1937年,溥仪对婉容不满并打入冷宫,为了有一个必不可少的摆设和玩物,由亲属介绍当时正在北京中学读书的谭玉龄来到长春与溥仪结婚,住在缉熙楼楼下西侧。

溥仪封她为祥贵人,当时溥仪32岁,谭玉龄17岁。谭玉龄入宫后与溥仪的关系很好,深受宠爱,溥仪经常叫侄媳等女客陪她散心。谭玉龄聪明能干,温顺贤惠,待人接物十分稳妥。但与溥仪过了5年如漆似胶的日子后,22岁的谭玉龄却一命呜呼。

5、李玉琴(1928年7月15日—2001年4月24日),祖籍山东,生于长春市一户普通人家,1942年考入伪满新京南岭女子优级学校。第二年,年仅15岁的李玉琴被选入伪满洲国的“皇宫”中,并被伪满洲国“皇帝”溥仪“封”为“福贵人”,这是溥仪的第四位妻子。

1957年5月与溥仪离婚,次年和当时在长春广播电台的一个工作人员黄毓庚结婚,重新建立起幸福美满的家庭。

2001年4月24日,李玉琴在长春病逝,享年73岁。

   导读: 爱新觉罗· (1906—1967年), ,即中国历史上最后一个 。醇亲王载沣之子,光绪三十四年(1908年)即 位。1924年11月5日,被冯玉祥驱逐出宫。辛亥革命以后,宣布退位。抗战时由于充当日本扶持的伪满洲国傀儡 ,被定为战犯,后被 特赦,成为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普通公民,1967年在北京死去。其为 皇帝在位时年号「宣统」,通称宣统皇帝(1909年-1912年,1917年7月1日—12日)。其在伪满洲国皇帝位时年号「康德」,(1934年—1945年)。> 爱新觉罗简介 >  爱新觉罗· (满语:穆麟德:pui英文名:Henry亨利),爱新觉罗氏,乳名「午格」,字耀之,号浩然。我国历史上最后一位皇帝,其曾祖父为道光帝,祖父为道光帝第七子、咸丰皇帝-醇亲王奕譞,父亲为醇亲王奕譞五子、同治帝堂弟、光绪帝亲弟-摄政王载沣。也就是说,他是道光帝的曾孙,醇亲王奕譞的孙子,咸丰帝和慈禧太后的侄孙,同治帝的堂侄子,光绪帝的亲侄子。>  年号宣统(1908年12月2日-1912年2月12日,1917年7月1日-12日),是清朝最后一个皇帝,因其为大清国的 ,所以有人称其为清废帝,或尊称为清逊帝。>>  后在满洲国,登上满洲帝国皇帝,年号康德(1934年-1945年)又称康德皇帝。二战后,被苏军俘获成为战犯。新中国成立后被特赦并从事修改民国档案等史料工作,当选全国政协委员,为新中国的建设事业做出了卓越的、不可磨灭的贡献。>       末代皇帝溥仪有几个老婆,溥仪到底有没有后代 >       在我国漫长的封建社会中,先后出现了219位「真龙天子」。这些人间帝王都有权广置「后宫佳丽」。这些皇后皇妃大多是被污辱者、被践踏者和被玩弄者,她们的下场是悲惨的。溥仪在生活中是很不幸的人。他说:「每次结婚都是看看照片就订了,不是自愿。婉容、文秀给我留下的回忆,是整天吵吵闹闹,一点感情也没有。溥仪一生结婚5次,始终未能留下后代。>  1922年溥仪16岁时与二名女人结婚。他的妻子首选是文绣(1907年生,1950年或1951年卒),但被宫廷官员认为不够美丽而不能作皇后;作为妾,最后离婚。他的第二选择,满族人婉容(1906年生,1946年卒),成为皇后,鸦片成瘾,最后卒于中国吉林省延吉狱中。他的第三任妻是谭玉龄,满族人,大约1939年结婚,六年后病卒。他的第四任妻,李玉琴, ,相遇时她是学生,15年后离婚,2001年因肝硬化逝世。1962年,他与另一名 护士李淑贤(1997年逝世)结婚。溥仪一生结婚5次,始终未能留下后代。>   中国最后一个皇帝——爱新觉罗·溥仪,也有他的皇后和皇妃。但是在特定的历史条件下,随着时代的变迁和末代皇帝的新生,这些皇后皇妃有着不同的命运:有的悲惨地死去了;有的在新社会中得到了新生;有的真正成了幸福的妻子。> 溥仪先后共有5位妻子: >  (1)「皇后」郭博勒氏(又作郭布罗氏),名婉容,达斡尔族。民国十一年(1922年),溥仪18岁时同婉容结婚。婉容结婚前住在北京东城鼓楼南帽儿胡同今35、37号院。溥仪在退位后结婚,但根据《优待条件》,其尊号仍不废。故其结婚仍称「大婚」,婉容仍称「皇后」。而实际上此时溥仪已经不是皇帝,郭布罗婉容也就不成其为皇后。>>  (2)「淑妃」额尔德特文绣,与婉容同日和溥仪结婚。后来文绣在天津与溥仪离婚。>  (3)「祥贵人」他他拉氏,后改姓谭,名玉龄,与溥仪在长春结婚。谭玉龄于1942年死。>  (4)「福贵人」李玉琴,1943年与溥仪在长春结婚,1957年离异。李玉琴于2001年病逝。>  (5)夫人李淑贤,1924年生,于1962年「五一」同溥仪结婚,则属平民婚姻。李淑贤于1997年病死。> 绝后之惑 >  同治帝载淳,十九岁死去,身后没有留下一男半女。认为皇帝死时皇后阿鲁特氏已怀有龙种的,只是野史之说,正史未见确凿材料。满洲皇子、皇帝大多正式结婚前已有性生活,娶嫡福晋之前就生有子女的也有不少先例。同治帝于同治十一年九月(1872年10月)举行大婚典礼,因得病死于(官方记载死于天花,野史记载死于梅毒)同治十三年十二月(1875年1月),单从大婚之日算起,他与众多的后妃宫女生活了两年零三个月时间,居然没有留下一点骨血,已属不可思议。>  光绪帝本人三十八岁死去,身后竟然也没有留下一男半女!>  光绪帝娶有一位皇后,有名分的妃子两名,身边还有成群的妙龄宫女。他于光绪十四年十月(1888年11月)大婚,至光绪二十四年八月囚禁瀛台,近十年时间,虽然政治上难以伸展手脚,基本上是个傀儡皇帝,但性生活还是有较大自由度的,尤其与他宠爱的珍妃,婚姻生活堪称甜美。>  光绪帝被幽禁在瀛台期间,皇后叶赫那拉氏还是伴着他。光绪帝住涵元殿,皇后住在对面的扆香殿。叶赫那拉氏入主后宫几十年,光绪帝对她几乎没有兴趣,但绝不是没有碰过半个指头,史家说「承幸簿」很少留下光绪帝与皇后的性生活记录,「很少」不等于没有,尽管极有可能这是皇帝受「亲爸爸」所慑的逢场作戏。不幸的是,皇后也未能为皇帝生下一男半女,虽然她为此想得心酸,想得发狂。>>  光绪帝、他的后妃们、慈禧太后都渴望得到龙子,或者得个凤女也好,然而心都盼酸了,希望终于变成绝望。>  爱新觉罗氏皇族悲哀连连。据史料记载,光绪帝继位人宣统帝溥仪,活了六十二岁,也是绝后。>  接连三朝皇帝都没有留下一男半女!是不是忘了记载?相信史学家们不至于疏忽到这等地步。「不孝有三,无后为大」,入主中原二百余年,已被儒家文化浸透了的爱新觉罗氏皇族,必以皇帝有生育能力为荣。如果没有长大成人的皇子,即使曾经有过夭折的儿子,哪怕有过夭折的女儿,史学家们都会不吝笔墨给予郑重记档。>  同治帝、光绪帝、宣统帝,三朝皇帝个个绝后。人们不禁要问:爱新觉罗氏皇族到底怎么啦?清朝到底怎么啦?> 历史事件 >  溥仪,清朝末代皇帝,辛亥革命后,宣布和平退位。国民 与清室协商,保留了许多对皇室的优惠条件,承诺支付溥仪400万银元的年薪,并同意溥仪保存皇室。1917年,溥仪在张勋、康有为等人的拥护下,再次登上皇位,史称「丁巳复辟」,在孙中山等人的反对和声讨下,「丁巳复辟」仅12天就失败了。>  「九一八事变」后,在日本支持下建立大满洲帝国,登上大满洲帝国之皇帝,年号康德。>  日本败战后,溥仪和日军一起企图逃亡东京,在机场被苏军捕获。>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一直在抚顺战犯管理所接受改造,在1959年9月17日 主席签发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特赦令被第一批特赦,正式成为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公民。>

1922年,经过数年的争论和讨论之后溥仪的皇后终于确定了,在这一年的3月11日,皇上发布了命令,这封命令的内容就是宣布荣源的女儿郭佳乐,也就是我们后来熟知的婉容被立为皇后,在举行婚礼的那一天,当时中国的权贵和名人都给溥仪送来了贺礼,而其中也包括了文圣康有为。

溥仪这个婚可以说是接的非常不容易,溥仪退位之后还是一个单身汉,按照当时民国政府的承诺,溥仪还是可以在紫禁城内居住,而且生活条件非常的优渥,他的支出都是由民国政府承担的。在溥仪15岁的时候宫里的老太太们就开始给溥仪张罗结婚的事情,但是从议婚到最后重婚,前前后后一个经历了两年多的时间,在这期间一直都没有确定溥仪的皇后到底是谁,直到1922年才确定。

在成婚的这一天,当时民国著名的人物包括将军和文人都给溥仪送来了贺礼,其中有当时的大总统黎元洪,他的贺礼是非常丰厚的,有珐琅器,绸缎,对联等,除了他之外还有前总统徐世昌也送来了贺礼2万元,除了这两个总统之外,当时的将军冯玉祥张勋,吴佩孚,曹坤,张作霖等一些将军也都送来了贺词和贺礼。除了这些舞刀弄棒的将军之外,还有文化名人康有为。康有为当时送的贺礼有银元1000元和各种名贵礼品,这其中还包括他自己写的一副对联。而溥仪的堂兄弟溥佳送给溥仪的礼品非常特别,就是当时比较少见的自行车,这件礼品让溥仪感到非常好奇和新鲜,结婚典礼之后,溥仪很快就学会了自行骑自行车,开始在皇宫里面骑行玩耍,而这个画面在后来的**末代皇帝中也有表现。

溥仪虽然是一个亡国之君,但是作为清朝的末代皇帝,他的婚礼排场还是非常大的。而且当溥仪迎娶皇后婉容的时候,清政府已经灭亡了,取而代之的是北洋军阀政府,所以准确地说溥仪的婚礼不是由清政府操办的,是由溥仪私人以及一些“朋友”出资办的。

那么溥仪办婚礼所用的钱是哪里来的呢?原来溥仪结婚的钱主要来自于各大军阀给他送的礼金,以及清朝遗老遗少给他的资助。

根据记载,徐世昌给他送了两万银元,而张作霖也给他送了一万银元,张勋紧随其后也送去了1万银元,其他军阀比如吴佩孚等也送去了银元若干以及许多的珍贵材料、珍宝。有学者研究发现,溥仪的结婚花费高达五百五十万两白银。

那么很多人就会奇怪了,一个亡国之君哪里有这么大的面子,可以让这么多有头有脸的军阀给他送礼金,而且数额如此庞大。

而且还有那么多的清朝遗老遗少,也甘心把自己的家产捐出来给溥仪办婚礼。其实这也不难解释。,延续了几千年的中国封建王朝思想已经深入人心。刚刚灭亡的清王朝作为最后一个封建王朝,它的灭亡标志着中国古代封建制度的彻底灭绝。但是在国人特别是自认为是“皇室宗亲”的人看来,已经失去地位的溥仪依旧是他们的真龙天子,是和唯一合法的“九五至尊”。

但是我们必须要明确,这样的思想绝对是错误的。几十年来,民主平等的思想已经深入国人的精神世界,以前的封建思想几乎消磨殆尽。

尽管溥仪的结婚现场有许多人给他捧场,婚礼也安排得十分隆重。但是他和婉容最终还是没有走到最后,所以从某种程度上来说,溥仪也是一个可怜人。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jiehun/11723061.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12-07
下一篇2023-12-07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