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寿村在中国什么地方

长寿村在中国什么地方,第1张

长寿位于中国钟祥、三水、永福、如皋和麻阳。 

1、钟祥

钟祥市长寿历史悠久,被称为长寿县已有1000多年,全县现拥有80岁以上老人15507人、百岁老人77人,全市人均预期寿命达到7588岁,高于全国平均水平488岁。评审专家对钟祥市老人生活、寿命等10余项考核指标进行了严格的实地调查考核,认为钟祥符合“中国长寿之乡”评审标准。

近些年钟祥市逐步完善了国家、集体、社会相结合的老年社会保障体系,出台了一系列政策和措施解决老有所养问题。特别是对百岁老人,坚持每月发放营养补贴,每年组织医务人员上门免费体检,孤寡老人由福利院收养,逢年过节市镇领导登门看望慰问。

2、三水

据介绍,至2007年底,三水区共有百岁老人83位,占户籍人口的214/10万,大大超出中国和联合国“长寿之乡”规定的“存活百岁老人占户籍人口比例达到7/10万和75/10万”的标准,三水区目前人均寿命7672岁,超过全国平均水平472岁。

过去10年间,三水区存活的百岁老人“长寿比”稳定在81/10万至256/10万之间,均大大超出我国和联合国规定的标准,存活的百岁老人总体上呈不断增加之势,县内还有名闻很迩的人文景观百寿岩,岩内西壁上有一个“寿”字石刻,高一百七十五厘米、宽一百四十八厘米,大寿字中还嵌刻着真草隶篆一百个小寿字,俗称“百寿图”。

3、永福

永福县是所属于桂林市,处于广西东北部,桂林西南,永福县山清水秀,人杰地灵,素有福寿之乡之美称,且自古就有水旱无忧三千垌,十里常逢百岁人的美誉,全县万人口中,百岁老人有36位,超过目前世界公认的每10万人有7名百岁老人的世界长寿之乡评定标准。

4、如皋

如皋是世界长寿养生福地,被国际自然医学会评为世界六大长寿乡之一。据最新统计,如皋14528万人中百岁老人高达270多人,其总数位居全国县(市)之首,此外,如皋市90岁以上的老人有4000多人,80岁以上的老人有40000多人。

5、麻阳

麻阳所属于湖南怀化市,地处麻阳河流域,麻阳农民画闻名全国,多次参加海内外多种绘画展出,曾被文化部命名为“中国现代民间绘画画乡”。目前,该县人均预期寿命达756岁,比全国农村地区平均预期寿命高三岁多。

湖北省荆门市钟祥市长寿镇下辖村委会包括长寿社区居委会、普门村委会、廖湾村委会、长岗寺村委会、清河村委会、刘畈村委会、红岭村委会、长寿村委会、黄坡村委会、汪湾村委会、朱坡村委会、五星村委会、汤林村委会、曾坡村委会、张岗村委会、杨畈村委会。

1、盘龙菜。又称卷切,系明朝宫庭御膳佳肴。红黄相间,装盘成龙形,肥而不腻,柔滑油润,味香绵长。

2、云雾茶。该茶条索挺秀自然,白毫满披,色泽翠绿,栗香持久,滋味鲜爽回甘,汤色清澈明亮,叶底嫩绿匀齐,具典型的高山茶风格。

3、山灵野生葛粉。采用千年野生葛粉精制而成。具有清凉解热、生津止渴、升阳发表、抗菌解毒、降低血压、治疗冠心病之功能。

4、米茶。钟祥特有的地方风味小吃。限于夏天食用,俗称炒米茶。其汤色淡黄,香气浓郁,滋味微甜而不淡,略涩而不苦口,既可代替米饭,又具饮茶解渴的作用,为夏季防暑降温之佳品,天气越热越爽口。

5、长寿米。产于钟祥市长寿镇。长寿米形长,颗粒饱满,色泽晶莹,口感好,含多种人体必不可少的微量元素,是钟祥人长寿的重要因素。

钟祥长寿路学校很好。

钟祥长寿路学校是一所拥有多年办学经验的优质学校,教学质量一直处于较高水平。学校聘用了一批高素质、经验丰富的教师,大部分教师都具有硕士及以上学历,注重专业技能的提升和教育教学理念的创新。学校注重学生的全面发展,开设了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和社团,让学生在学习之余也能够得到全面的发展。

钟祥长寿路学校还定期组织家长会、家校联谊等活动,让家长更加了解孩子的学习情况和校园生活,促进家校合作。

每到过年都要置办腊货,夏天要吃米茶。蟠龙菜是钟祥最著名的特产,还有香干子,葛粉,酥饼等。钟祥有世界文化遗产明显陵,还有黄仙洞,大口森林公园等著名风景区。

蟠龙菜

  相传嘉靖进京前,皇族早有明争暗斗。章太后迫于政势,密诏颁达了三位亲王,并说:“先到为君,后到为臣”。兴王府离京最远,为超时间,幕客严嵩献策,朱厚聪假扮钦犯上囚车,日夜兼程赶到京城。朱厚聪乃藩王世子,平日奢华,坐囚车容易,可途中进粗食就难。他于是命府中厨师做出一种吃鱼肉却不见鱼肉的菜,若做不出,性命难保。有位叫詹多的厨师,心灵手巧,也没做一道符合要求的菜。一天詹妻见 夫天时已晚还未回来,就带了做熟的红苕给夫吃。夫妻俩互相推让,不小心弄破了红苕皮。詹多灵机一动,悟出了配方!众厨师齐心协力,就做出了吃鱼肉而不见鱼肉的食物,原来是鱼、肉、蛋做出一“红苕”,也有人称之为“红萝卜”。“红苕”营养丰富却不腻,美味可口。朱厚聪吃着“红苕”进京做了皇帝。朱厚聪基后,即为嘉靖。詹多奉命进京为皇帝做菜,他对红苕加以改进,更名为“蟠龙菜”,即蟠龙所食之菜,嘉靖吃了新的“蟠龙菜”后,赞不绝口,命人记入宫中食谱。从此“蟠龙菜”便成了明宫佳肴。而到现在,它已成为过年时钟祥每家每户饭桌上都能见到的传统特色菜。

  1、配 料:鲜肉、鲜鱼、鲜蛋、上等淀粉、食盐、味精、葱、姜

  2、食用方法:一蒸:切薄片装碗,上笼蒸半小时,吃时另酌酱油、醋。二炸:切一分厚的片上浆,大热油落锅,炸成金**起锅,吃时另酌酱油、醋。三溜:切薄片,温油温热后下芡。

  米 茶

  钟祥市农业综合实力居湖北省之首,是著名的鱼米之乡,生产的稻谷产量高,但品质粗糙,北方人称之为"糙米"。 而这种"糙米"正是制作米茶的最好原料。相传明朝宪宗朱见深第四子朱佑元(即嘉靖皇帝生父)册封为兴王,食邑湖广安陆州(今钟祥)。其妃嘉靖皇帝之母蒋氏身怀六甲时害喜,茶米不思,见山珍海味恶心。兴王召来多名厨师,调出各种口味的饭食菜肴,均不合蒋氏口味。兴王大怒,一厨师情急智生,从家里端来百姓食用的米茶,蒋氏果然食欲大振。王颜大悦,米茶从此从民间进入宫廷。后蒋氏随嘉靖入紫禁城,逢夏季便令御厨制作米茶,但采用宫中精细贡米炒制的米茶远不如糙米制作的清香,爽口,钟祥糙米一度成为贡品。 米茶得名于"食之裹腹,饮之解渴",制作也很简单。先将大米放在锅里置中火干炒,至大米发黄带焦时起锅,用清水淘洗后滤去水份,再放入锅里加清水旺火煮沸至大米开花,起锅自然冷却即成。米茶水色淡黄,香气浓郁,滋味微甜不淡,略涩不苦,既可代替米饭,又具饮茶解渴的作用,为夏季防暑降温之佳品,气候愈热, 食之愈爽。在钟祥农村,人们一般在头天晚上炒制后,盛入陶罐中,第二天食用。隔夜米茶,味略酸甜,更能增进食欲,生津止渴,别有一番风味。在钟祥市,家家户户夏天都炒制米茶,荆门,京山,沙洋,天门,宜城等周边县市也有部分居民喜爱吃米茶。

  酥饼(酥粑粑)

  提到湖北钟祥的酥饼,不要说土生土长的钟祥人,就算是路过钟祥的旅游客人,也会伸出大拇指。通体淡**,看起来非常有食欲,诱人的酥香让人在店外几米处就能垂涎三尺,油而不腻,入口即化;酥饼分为甜口味和咸口味等几种,其中甜味的尤为著名。钟祥特产特色酥饼已经是一种传统深为老百姓喜爱的大众特色食品,也是来钟祥旅游客人和节日送礼来送往的必购土特产特色食品。

  湖北钟祥酥饼,早已久负盛名,是自唐代以来的钟祥特产特色传统长寿食品,脆香味美,进口化,落口酥,回味绵长。它既作点心又可作主食,还是品茶饮酒的佐食佳品,一年四季,老少咸宜。到明朝嘉靖十年,钟祥特产特色酥饼与蟠龙菜同列为宫廷御肴。据考证,钟祥特产特色酥饼原名酥粑粑,与钟祥米茶同时出现,源于楚庄王(公元前613—前591年)伐陆浑戎。公元前606年,楚国国力强盛,令尹(即宰相)孙叔敖引黄仙洞水开敖河,开创了江汉农业的大发展,而使江汉平原富甲一方。至此,洋梓、长寿、张集、丰乐、潞市地面水旱保收,五谷丰登,遂成为诸侯帝王的必争之地。然而,楚庄王北伐陆浑戎欲观兵周疆,问鼎中原,数十万兵士饮食俱成难题。于是,楚庄王兵屯郊郢(郢中)微服私访郢中农家,而遇一老妇,正在喝米茶,吃酥粑粑。庄王和随从口渴肚饿,当即用钱币换了米茶、酥粑粑吃。米茶清心解渴,酥粑粑脆香可口,使庄王一行大饱口福。庄王灵机一动,详细向老妇询问了二种饮食的制作方法,回到军营命将士们依法制作,从而解决了部队北进的饮食困难。

  野生葛粉

  采用千年野生葛粉精制而成。经科学检测,富含淀粉、蛋白质、全糖等多种营养成分及钙、铁、铜等10多种人体必需的微量元素。具有清凉解热、生津止渴、升阳发表、抗菌解毒、降低血压、治疗冠心病之功能。对咽喉痛疾、口舌生疮、小孩清火、泻痢有特效。年产量1000吨,产品畅销海内外。在日本,钟祥葛粉有"长寿粉"之誉,被昭仁天皇御赐为"皇家食品",列为皇家贡品系列;1993年又被日本列为免检进口产品。在美国、东南亚、香港等国家和地区,为众多家庭所青睐。

钟祥市是中国“长寿之乡”之一

新华网湖北频道4月22日电(记者杨兴国、俞俭)古称"长寿县"的钟祥市最新对八旬以上老人普查统计,这个百万人口大市拥有80岁以上老人15507人,百岁老人有77人。有关专家表示,钟祥市堪称名副其实的"长寿之乡"。钟祥市自古长寿者众多,史称长寿县达1000多年,明代嘉靖年间始改为钟祥县。钟祥市沿袭至今的许多地名与"长寿"紧密相联,像长寿河、长寿店、长寿村、万寿岩、胡子山、百岁桥、百岁村等等,"百岁碑"的记载则更多。钟祥市长寿研究会会长王运贵介绍,据最新对八旬以上老人普查统计,全市现有100岁以上的老人77人,90岁以上老人1305人,80岁以上老人15507人,分别占总人口的十万分之七点六、万分之十二点八、百分之一点五二,且长寿人群继续呈增长趋势。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资料表明,钟祥市人均预期寿命7588岁,高于全国平均水平448岁。王运贵认为,安定的社会环境、丰富殷实的物质保障、宜居的生态环境、尊老敬老的优良传统、勤劳好动的生活习性、规律有序的饮食习惯,是钟祥市长寿人群集中的几大因素。新中国成立以来,钟祥市百岁以上老人数量不断增长,与全市经济社会发展成果成正比。1953年百岁老人只有2人,1982年上升为18人、1990年46人、2003年48人、2006年71人、2007年75人,目前达到77人。他介绍,客店镇官湾村103岁的唐德才和101岁的吴关琴,夫妇二人一生勤劳,还在房前屋后耕种三亩多山坡地,自食其力,生活过得有滋有味。冷水镇李湾二组104岁的老寿星闫纯乾,一条扁担伴一生,如今年过百岁还能挑着菜担赶市场。  近日,由中国老年学学会组织的"中国长寿之乡"评审专家委员会认定,经过实地察看,全面核实,钟祥市人均预期寿命、百岁老人、80岁高龄以上人口等3个必达指标及12项参照指标均符合"中国长寿之乡"评定标准,评审专家一致认为,钟祥为"中国长寿之乡"名副其实。现在有蒙古族、回族、藏族、维吾尔族、苗族、彝族、壮族、布依族、朝鲜族、满族、侗族、瑶族、白族、土家族、哈尼族、傣族、黎族、畲族、高山族、水族、纳西族、土族、撒拉族、仡佬族、锡伯族、阿昌族、羌族、塔吉克族、京族等民族分布。

钟祥方言,属于中国北方方言区西南区,而在本地,又分有城关(即郢中)口音、冷水口音、东桥口音、旧口口音、柴湖口音(注:柴湖为移民大镇,移民来自河南淅川,属河南方言区)。本站所讲述的钟祥方言,将以其中最具代表性的郢中口音为主。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jiehun/11759441.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12-08
下一篇2023-12-08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