密宗修法时为什么要观为金刚亥母

密宗修法时为什么要观为金刚亥母,第1张

大空胜乐金刚亥母密智行法为修拙火之根本大法。金刚亥母对有情众生特具悲心,行者如修习此法可速得加持,于修上师相应法时自观为亥母,能迅速生起相应。空行母对修密的行者而言,可分为两类,一为出世间空行,一为世俗空行。金刚亥母是出世间空行,她乃空乐的根本,一切成就根本之源。先修得空行相应,然后再修习本尊双运法极容易成就。

噶举派、宁玛派主修的空行为金刚亥母,修法以生起拙火,调气、脉、明点,进而证得无死虹光身为终。修亥母法可与上师相应,断除烦恼、所知二障,启发俱生智,调柔气脉证无死果,降伏魔仇,摄十法界,乃了脱生死的殊胜法门。

西夏文《吉祥遍至口和本续》等7册佛经是西夏僧人直接从藏文本翻译成西夏文的,每册佛经卷首题记记载了这些佛经的著者、传者、译者及其称号。本文对这些题记进行了 详细的释读,所涉及的吐蕃人名尽可能检索到其在藏文文献中的对应名字,涉及的称号也进行 了力所能及的阐释。从而认为,西夏人在翻译吐蕃人名时采用音译或音译与意译相结合的方 法,同时认为其中几册佛经为藏传佛教噶举派僧人的著作白法信简介,它们均是西夏后期由吐蕃僧人传入 西夏的。 关键词]西夏文;佛经;题记;翻译;藏传佛教;吐蕃人名;西夏 [中国图书分类号B94[文 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0—0003(2004)一02~066—07 现存西夏文佛经中有不少是从藏文本直接翻译 的著者和译者,就为我们下一步寻找《吉祥遍至口和 过来的。这些佛经有的是天竺高僧所著,吐蕃译师 本续》的藏文原本创造了条件。 译成藏文;有的佛 经则是吐蕃高僧对佛陀教义所作 一、题记的翻译与考释 的论述和注 疏,然后再由西夏僧人或吐蕃僧人译成 《吉祥遍至口和本续》等经是1991年宁夏文 西夏文,并流行于西夏国中。对于这些译自藏文的考古研究所在位于贺兰山腹地的一座西夏佛塔进行 西夏佛经内容很少有人研究,甚至这些佛经的翻译 清理发掘时出土的,共9 者、传播者、乃至著者等更是知之甚少。

即使知道个三行题记。这7册佛经分别为《吉祥遍至口和本 别佛经的译者、传者,也是只知其西夏语名而不知其(以下简称《本续》)第三、四、五卷,以及《吉祥遍 在藏文中与谁对应。究其原因,正如专家所言:一是和本续之要文》(以下简称《要文》)、《吉祥遍至口和 限于当前学界的西夏文字识读水平;二是当年西夏 本续之广义文下半》(以下简称《广义文》)和《吉祥遍 人的翻译习惯与我们现在相差很远。o 本文是以西 夏文《吉祥遍至口和本续》等几册佛经题记为例,试五卷。题记记载的是佛经的著、传、译者的人名及称 图对涉及到的几位吐蕃僧人及其称号进行翻译并对 号等.按内容可分为两种。一种是《本续》第三、四、 相关内容作一简单考释。 在翻译过程中,特别是对于西夏语人名的翻译,第一行是西夏文题记录文,对应的第二行国际音标 笔者未采用专家们常用的意译的方法,而是采用以 为西夏文字的拟音,对应的第三行是它们的汉语译 音译为主、音译与意译合壁为辅的方式。来解读这几 位吐蕃僧人及题记相关内容。这样一旦知道了佛经 matha pa bie ta gJ Ja西天大班迷怛迦 gulh tha秘gjOW lu tsa wa khu pa lha phalhE 中国大宝桂路 万方数据 研究 2004年第2期 Ijitsha nla.gJU ji mJ potj lioumji Ih£ 另一种是《要文》、《广义文》和《解疏》第一、五卷,这4册佛经题记内容一致,为: phagu lhT tha nTu nwa se rjwar tshja kwow Ijirtwe rjijr lji lh c垃话merrjar nlju砌} ndzYe Uitsha ilia到U ji n1JI xu po tj}j Iiou nlj Sla报恩利民众 matha pgt bie ta gja ja dja rTar dziE 西天大班迷怛迦耶达惹师之上座 “西天”:吐蕃时期的西天指古代印度和克什米 “迦耶达惹”:西夏文读作gi iadja riar,他就 尔一带。

众多藏文文献中记载的僧人“ga—ya—dha—ra”的 “班迷怛”是梵语“pandita”的西夏文音译,也常 西夏语音译,今天的藏学家多译成迦耶达罗或迦耶 (因明、内明、声明、工巧明、医方明)人的称号。宋或称云力论师,是吉祥护法的再传弟子。他曾三次 代,许多印度和克什米尔高僧不仅在吐蕃传法,也有 来 ,第一次在癸来年(1043 年).后圆寂于卡 载有天竺“上座”:西夏文直译为“前面”,这里可能有上座 或座前之意。国师,并担任西夏在家功德司正的职 gulh thaiIgjow lu tsa wa khu pa lha tsa pha lhE 中国大宝桂路拶哇枯巴拉 “中国”:在黑水城出土的许多西夏文佛教文献的地区有许多 ,这些人也习惯于称自己所在的 的作者、译者题款前多冠有“中国”二字。它不是指 国家为中国。在西夏人的地理观念中,西夏东面是 中原王朝.其具体指什么,不同专家有不同的解释。 宋朝,北面是辽、金、蒙古,西面是回鹘,南面是吐蕃, 有人认为“中国”二字是专指吐蕃民族,原因是凡在 而西夏是居于天下的中心,所以西夏人称自已是中 作者、译者前冠有“中国”的人均是吐蕃人;o 也有专 国。

@笔者以为这两种观点都有不妥之处。在许多 家认为它是指西夏,原因是北宋亡后。西夏更是以中 西夏译自藏文的佛经题款中多冠以“中国”、“蕃中 原王统的正统自居,另一方面由于西夏王朝统治下 国”或“西番中国”等字样。当时西夏人称自已为番, 67 万方数据 西夏文佛经《吉祥遍至口和本续》题记译考 称吐蕃为蕃或西番。o如果“中国”二字指吐蕃,那么 世纪人。他初参卓米,略闻法要,欲求灌顶教授,卓 “蕃中国”、“西番中国”就无法解释通。如果是指西 米非多金不得。于是他三赴印度,学得《集密圣类》、 夏,那么对于另外一些题款也难以释通。例如,在西 《胜乐》、《金刚空行母法》、《四座》、《喜金刚三部》等, 夏翻译藏文经的题款中.给9 世纪的吐蕃译师智军 并完全译传。他亦曾跟克什米尔高僧迦耶达罗学 (Ye—ses sde)亦冠以诸如“蕃中国比丘”等字样。 法。萨迦派的创始人衮乔杰波曾依止枯巴拉拶译师 西夏于11 世纪初立国,9 世纪的译师怎么能成为西 学得许多教法。o 夏的比丘呢。所以.这里的“中 国”二字不应是指一 “桂”:西夏文读若“gjow”。因为枯巴拉拶出生 个具体的地方,而是代表一个理想的王国或者说是 于后藏达纳普枯巴地方,家族为“vgos”氏(今汉译成 佛国圣地。

例如西夏人在一些发愿文中往往用速转 “桂”),又被称为桂译师。桂译师藏语为vgos 10— 生于中国来替代转生于极乐世界。o 这样,在上述佛 tswa—ba,其与西夏文佛经题记中的giow lu tsja wa 经中诸如“中国”可理解为佛教圣地,“蕃中国”和“西 号西夏文佛经《胜慧到彼岸要文番中国”就可以理解为吐蕃之佛教圣地。 ”大宝”:佛教术语,即珍贵之意,藏传佛教中对饶”八个字,前四字西夏文读若“1]w3 lu tsia wa”,音 父或上层喇嘛的尊称。译为俄路赞讹(即俄译师),后四字可音译作洛敦 ”路拶哇”:西夏文读作lutsa wa,也译作路赞 饶。蛳‘俄”是洛敦喜饶的家族名,藏文转写为 洛抄瓦,是藏文“10—tswa—ba”的西夏文音译。意“rngo”,今多译为“俄”。由此断定.题记中的“glow” 为“译师”。 应是枯巴拉拶的家族名“桂”之西夏文音译。 “枯巴拉拶”:西夏文读作khu pa lha tSa,是吐蕃 “蕃译”:就是译成吐蕃文。西夏人称自已为 高僧“khus—pa—lhas—btsas”的西夏语音译.今多汉 “番”(mji),称吐蕃人为“蕃”(ph3)或“西番”。

译为枯 这句话可汉译为“中国大宝桂译师枯巴拉拶蕃藏传佛教后弘期著名的翻译家,阿底峡的弟子,11 ujtsha hia gjij‘jj mji xuJa potj+j gou mj Jh£恩报民利寺院副使 毗菩提福 “恩报民利寺院”是西夏文字的汉语直译。意译“毗菩提福”:西夏僧人,前三字在西夏语中有音 为“报恩剥民寺院”。此寺院的具体寺址不详。 而无意,音译为“毗菩提”,后一字是“福”之意。毗菩 “剐使”:西夏语中的汉语借词,僧官名,音译作 提福可能是一位兼通藏、西夏语的西夏高僧,其事迹 “副使”。副使在西夏僧职中不见。西夏钦崇佛教, 理各地的寺院。某某寺剐使可这句话译为“报恩利民寺院副使毗菩提福番 能是西夏 设在各寺院的僧官“僧副”的别称。 phagu Ihi tha nTu nwa se rlwar tshja kwow Io蕃中国大善知识俄 “大善知识”:佛教术语,即伟大之善知识。知识“俄”字虽然字形略有不同,但读音相同。依西夏文 处的“rjwar"应是愤怒金刚的家族名,音译作“俄”。“愤怒金刚”:在西夏文中的“金刚”二字直译为 因为藏族人名中同名者相当多,题记中的愤怒金刚 王”。

藏语中的“rdo—fie”(金刚)本意也是石头是藏文文献中的哪一位尚待证实。在笔者检索出 王,其意与上述西夏文中的“金刚”字意相同。所以, 12 世纪前后叫愤怒金刚的吐蕃僧人中有一位完全 上述四字可意译为“愤怒金刚”。另外,在题记“愤怒 符合题记中愤怒金刚的身份,此人就是噶举派僧人 金剐”前的那一个西夏字读作“rjwo’r”,此字与俄藏 俄协当多吉(愤怒金刚)。因为=者均叫愤怒金刚, 5130 号西夏文佛经题记“俄路拶哇”中的西夏文 68 万方数据  研究 2004年第2期 而且同属吐蕃“rngo”(俄)氏家族,这是其一;其二, 夏文佛经题记中的愤怒金刚集撰的经典有《要文》、 他们生活的时代大致都在12世纪。俄协当多吉是 《广义文》和《解疏》,这些佛经都是对《本续》所作的 噶举派高僧俄却古多吉(法身金刚,1036~1102 疏解。可见题记中的愤怒金刚也是一位善于作本续 年)之子.也是他的弟子;o其三,更重要的是二者均 讲解的藏传高僧。基于以上三点,笔者以为佛经题 善于作本续的讲解。俄协当多吉除跟随其父学法 记中的愤怒金刚与藏文文献中记载的俄协当多吉 之外,还先后依止多名译师。他继承其父法座,对许 (愤怒金刚)应是同一人。

多先后传承者所著的本续 作了疏释。而方塔出土西 Li Ijilift ck 记r'fler dej “四续善巧国师”:其中“四续”即四大续部,也就rjar”,音译为“米哆”,后四字意译为“不动金刚”。从 是四大类经典。有事续、行续、瑜珈续和无上瑜珈 本句题记的整体意思考察,不动金刚不是西夏人,而 续。密教之经典称为续,续为恒常之义,故名为 应是一位吐蕃人。西夏在翻译吐蕃经师时,在人名 续。‘善巧”:佛教术语,善良巧妙之方便也。。‘‘国 前冠有家族名,如枯巴拉拶前有“桂”,愤怒金刚前有 师”是我国古代对僧人的封号,始于北齐。西夏前 “俄”,而四续善巧国师“米aF 不动金刚”中的“米。 期,国师是僧人的最高封号,根据西夏法典《天盛改二字也应是他的家族名称。其事迹无考。 旧新定律 令》,国师的地位与中书、枢密相等。o西夏 “传”:古代佛典的“传者”不仅起传授佛经的作 后期有“帝师”之设,国师地位仅次于帝师。回题记中 用,同时也进行讲解佛经。所以,这些佛经不仅仅是 的“四续善巧国师”在已知的西夏20 位国师、22 由不动金刚带到西夏。而且他在西夏对这些佛经还国师称号中不见其人,o 故此可进一步丰富了我们 进行了讲解。

可见,米口罗不动金刚也是当时一位 对西夏国师的知识。西夏弘法的有很高佛学修养的吐蕃僧人。 “米nF 不动金刚”:前两字西夏语读若“m er UI tsha ilia 叫ij ji mji XU ia potj|j-j Iiou mj Ih[ 报恩利民众宫副 与上文题记“报恩利民寺院副使毗菩提福番译”一当多吉则意译成“愤怒金刚”。 俄藏5130号西夏文佛经《胜慧到彼岸要文慎教二、从题记看西夏译经的特点 现前解庄严论明偈》中有几行西夏文题记,其汉译 1、西夏翻译吐蕃人名时既有音译,也有音译、意 为:“西天大善巧班迷怛毗达迦口罗皮哕哇所译传,比 多采用意译或音译与意译相结合的方法。o但从《本都是音译。对于人名翻译的方法则有音译和意译。 续》等经题记的翻译中笔者发现西夏在翻译吐蕃人 名、称号时却主要采用音译及音译与意译相结合的哆皮哆哇”是梵文“Vidyakaraprabhf”(到 传法 方法。完全音译的人名有迦耶达惹、枯巴拉拶,称号 的天竺高僧)西夏语的音译。“果弥其密”西夏语读 有般弥怛(班智达)、路赞讹;完全意译的人名没有, 作“ko—mj|_Tier—mji”,相应的藏文名为“go—mi 意译的称号有大宝、四续普巧国师;音译和意译相结 vehi—med”,他是克什米尔大班智达,俄译师洛敦喜 合的人名有俄愤怒金刚、米口罗不动金刚。

可见西 饶曾依止其座前学法。o 夏人在翻译吐蕃人名时不一定以意译为主,有时则智”。“吉积”是藏语“dpal—brtsegs”(吉祥积)的西 采用音译的方法。而对一些用音译难以准确表达, 夏译法.“有谋有智”即为藏语“blo—ldan shes—rab” 词义又明了者则用意译再结合音译。如吐蕃僧人俄 (具智慧)的西夏语意译。 协当多吉,西夏在翻译时把“俄”音译成“1]wOr”,协 西夏这种译法似乎与中原王朝翻译佛经以音译 69 万方数据 西夏文佛经《吉祥遍至口和本续》题记译考 为主不同,而与吐蕃 时期的佛经翻译方法则更为接 者,这在中原和 的佛教翻译史上又不见。 近。据《声明学要领二卷》记载,吐蕃在赤德松赞时 期进行了第二次文字改革,当时针对佛经的翻译制 佛教噶举派的密宗佛典 从10世纪末起,藏传佛教在 再度得到 意译、直译及转换与调动译法。o西夏在翻译佛经中传,并形成不同的教派和传承体系。资料显示,在 的人名、称号时也基本上是采用音译、意译及音译和 12 世纪后期,藏传佛教中的噶举派和萨迦派均已 意译相结合的方法。人西夏,并产生了一定影响。o方塔出土的佛教文献 当然,西夏在翻译吐蕃经师人名时.有时也采用 中除了《本续》等几册佛经外,还有汉文本《吉祥上乐 完全意译的方法,这一点聂鸿音先生有详细的考 轮略文等虚空本续》、《初轮功德十二偈》以及无上瑜 伽的修持仪规等。

以下是我与一些来自北京,拉萨等地网友的讨论式问答。虽然是在网上随便聊天时的内容,但事后觉得我们对讨论的议题-和尚娶不娶老婆倒蛮认真的,所以,我觉得应该与更多朋友分享而达到一些对此议题的思想交流。旦曲徒迈:?米玛次仁:不会,因为和尚也是人,可以选择自己的生活。如果真因为结婚下了地狱,反倒显得造物主小气了……旦曲徒迈:如果不信造物主呢?米玛次仁:我指的是主宰谁该下地狱的力量!旦曲徒迈:是啊!出不出家倒不是绝对重要的,重要的是利己利他的爱心;我深信,慈心会创造天堂或极乐世界。悠悠: 和尚娶了老婆,还是和尚吗?旦曲徒迈:一般和尚娶了老婆就不是和尚了。但日本的寺院住持是必须娶老婆的,但对一般和尚没有这个要求。所以说,和尚不是娶不娶老婆的问题,只要学了佛法后能够帮助别人的就是和尚,不管称不称他为和尚。但学了佛法依旧没有还俗保持着穿袈裟,但对社会和别人毫无贡献和帮助,那末,他就是一个外表上的“和尚”实则一个饭桶或称寄生虫。悠悠: 日本的大和尚一定要娶老婆?这个说法我还是第一次听说哦!旦曲徒迈:这是真的。悠悠: 为何日本要对和尚做这样的规定呢?必须娶老婆?难道是不娶就不能修行了?旦曲徒迈: 当然不娶老婆也可以修行。不过修行修到一定的程度,娶老婆而不执著于其内更加象征着从世俗框架中解脱而趋于一切清净的境界。学佛不应被一些无关重要的概念束缚,要时时记得出家修行的最终目的是修慈悲开智慧。切记:慈悲开智慧是目的,其余是手段,暂时性的手段!悠悠: 按你的说法,和尚娶老婆,不是因为爱,而是一种手段。请问,这样合适吗?不是众生平等吗?对方是同样的人,这种想法至于对方于何处呢?再说,为何有的和尚可以娶,有的不可以娶,这样平等吗?旦曲徒迈:我说的手段是禁欲持戒,做禅等是手段,而不是说娶老婆是手段。哈哈。当然一切众生是平等甚至佛与众生也是平等的。娶不娶老婆,出不出家也是个人的事。所以这里没有什么平不平等之说。也就是说,如果自己觉得娶了老婆会执著于其内而不能自拔的话,就该自知之明而该退场了。如果想自欺欺人,那就另当别论了。再说,娶了老婆就是占了便宜,而不娶老婆就吃亏,这倒很难说。这种看法是我们世俗情欲作祟所致的势利观。我们一般觉得做了爱就享受了,但很难预料事后的麻烦。是吧?!悠悠: 禁欲,素食,不杀生,念经祈福,慈悲天下众生,是一般大众对出家人的基本看法。可按你的说法,出家人可以娶老婆,到了一定级别还必须娶,这种说法的权威性有多大我不能肯定,因为至今我没有看到正式的说法。我也没有见到哪个得道高僧公开讲述出家人可以娶妻生子是正常的事情。如果你说的这些都是现在佛教出家人的基本观点和做法,那么,将完全颠覆我对佛教以及以对出家人的看法。所以,我持谨慎态度。旦曲徒迈:我的意思是说,一般出家人的形象正如你所说,这是公认的,不可置疑。您所知道,很多规矩都是人创造的,但佛教的最终目的是修慈悲开智慧而不是执著于一些形象上,这样对于一个修行人来说是非常危险的。旦曲徒迈:比如泰国,你可以选择出家一天或七天,或一个月或半年,或十年二十年,或终生出家等的选择,这个目的就是为了学修佛法。悠悠: 对!出家人就是禁欲,素食,不杀生。如果要娶妻,可以,那就是还俗,还俗了就不再是出家人了,但依然可以修行念佛。这是有本质区别的。不可混淆。旦曲徒迈:这就对了。不过我感觉你还是执著于一些形象上。我想问你,什么是出家?悠悠: 至于“什么是出家?”这个问题,已经不是我们正在讨论的问题,如果,你有兴趣,可以另开一个专栏讨论。不要混淆。否则,造成概念模糊,容易造成理解上的偏差。旦曲徒迈:莲花生大师在藏传佛教中是公认为是阿弥陀佛的化生,但他先后有好几个妻子,或称空行母,不过他对佛教的弘扬与众生的利益作出了不可思议的贡献。所以,利益众生是最重要的而娶不娶老婆并无关重要。。对一个修行者来说,最终的最大障碍就是执著于佛法本身;对此的佛教术语叫法执。我们不能忘了根而扶养枝叶吧!悠悠: 对于特殊人物和特殊历史时期出现的情况,不能作为普遍标准来应用。我一直坚持修佛不在乎是否出家。我和你讨论的论题是:出家人是否可以或者应该、必须娶老婆。这是我们讨论的论题。请不要偏离。悠悠: 至于你谈的“修行者”,这与我们上面讨论提到的出家人是不同的,请不要混淆概念。旦曲徒迈:超越情欲的出家人应该或者说必须娶老婆而男女双修!是智慧与慈悲的双运,或者说阴阳结合而达到彻底远离障碍的圆满无上永乐的境界。悠悠: 请问,这是佛教里哪位大师,或者哪部经书里的典故?或者这是你自己的观点和理解?请明示。旦曲徒迈:密宗无上密部中你可以找到这些根据。悠悠: 不是根据,请你把证据拿出来。如果说是根据什么,那么只能看成是你个人的理解。旦曲徒迈:难道佛陀亲自讲得无上部密宗不能作为佛法的根据吗?那末,你的佛教根据是什么?悠悠: 那请你把相关佛法教义贴出来,然后,我们一起学习理解,领会精髓。旦曲徒迈:你懂不懂藏文?如果懂藏文,有空我就把它贴出来。但我不知有没有翻译成中文。我可以打听一下有没有中文的相关教义。听说,中国的法尊法师一直在搞一些藏汉佛教翻译,也许你可以在中国得到相关消息。我离开中国已经十多年了,所以这方面的消息不得而知。悠悠: 那么你的意思是,你也不是实际看到了,而是听说的?是这样吗?旦曲徒迈:我不单看到而且还学习过。我说了,我看到的是藏文版,但不知有没有翻译成中文。如果你懂藏文,那就不成问题。旦曲徒迈:需要补充一句,出家人娶不娶妻,有时要看他的文化背景了。我已提过,日本的寺院主持必须娶妻,还有蒙古的出家人基本上都是有妻之士。悠悠: 这个说法只听你这么说,而且,蒙古人的出家人是否基本都是有妻之人这种说法没有证据。如果是有妻之人,娶妻是在出家之前,还是在出家之后?这也是有本质的区别的。旦曲徒迈:蒙古的和尚就是有妻之士:就是说出家以后还是有老婆,还继续是和尚。不信,请到蒙古看看。悠悠: 你到蒙古看过了吗?你的这个说法得到蒙古族朋友的认同了吗?请提供依据旦曲徒迈:依据就是事实。问问周围的蒙古人就清楚了。蒙古和尚有老婆对一个藏族人来说已经不是什么新闻,大家都知道,因为藏族和蒙古人来往的最近,由于文化历史,地理环境等。悠悠: 我问的是:你是否看到了蒙古的和尚都是有妻子的。旦曲徒迈:也有不娶的,但多数都有老婆。而且蒙古人自己也是这末说的。我有很多蒙古朋友,有些是蒙古和尚。悠悠: 难道你的意思是佛陀这么重要的教义只存在于藏文?那么请问日本和蒙古的和尚娶妻依据的又是哪些教义呢?如果说这么重要的教义只翻译成了日文和蒙古文,却没有翻译成汉语?是这个意思吗?悠悠: 你的意思是你所说的佛陀关于和尚应该而且必须娶妻的这些教义,只有藏文版?那么日本和蒙古的这些和尚必须娶妻的教义是从何而来?从何开始?是翻译的吗?还是日本和蒙古的和尚都通晓藏文和梵文?旦曲徒迈:对!密宗只在藏文和梵文中。你所知道,南传佛教为小乘,北传佛教为大乘。历史记载显示,中国的唐僧玄奘只翻译了些许密宗事部等法门,后来他在这方面没有强力弘扬。但根本就没有接触无上密宗的记载。近些年来,才有些中国,日本,韩国,越南等的佛教徒开始学修密宗。蒙古人学习佛教是用藏文的,其它相关问题如感兴趣就该读读蒙古佛教历史。我觉得但不敢断言,蒙古和尚有妻现象可能与密宗有关,但日本的寺院主持娶妻的历史渊源和根据我清楚,我们问有关人士才对。今天就谈到这儿吧,我在打瞌睡。悠悠: 好的,和你讨论很长知识,很有收获。虽然我们没有达成共识,但对广泛和深入地理解对方的思想有了比较充分的交流。谢谢。雁过湖星:超越情欲的出家人不一定必须娶老婆,你所谓的必须是自己认为的必须吧?旦曲徒迈:请请教一些德高望重的密宗老师去学习学习。听闻实在浅薄,同志仍需努力!:)雁过湖星:哈哈,相信密宗的老师不会像您这样必须~~旦曲徒迈:如果是说真话,一定会这样说的。切记:我这里说得是远离情欲的和尚(蒙古的现象另当别论)。色达寺院已故的老堪布吉美彭措就是一个例子;他的修行程度达到应该娶空行母即老婆的境界,但他考虑到末法众生的错误理解,就决定不在次生此相上修此法门。不信您可以问问任何色达寺的堪布老师,您就会得到真确的答案。色达寺院是大家公认的正宗藏传佛教寺院之一。您也可以在色达寺著名的索大吉堪布的中文著作中找到相关记载和根据。雁过湖星:我觉得,您所说的和这个是两回事,应该是部分地区的部分现象,风俗所致,先是风俗所致,后是风俗代替了持戒。旦曲徒迈:不对!这与风俗和部分地区的现象毫无关系。当一个和尚的境界达到一切清净,也就是说当大便和甘露,石头和馒头,小便和啤酒对他来说无异的时候,也就是他采纳女子来彻底破迷开悟得永久快乐的时机了。不过我也谢谢您提到这个分析结论。我觉得蒙古和尚有妻现象可能有那种可能,但我不敢断言。雁过湖星:那我想问您,释迦摩尼佛算不算开悟者?释迦摩尼佛有没有空行母?旦曲徒迈:释迦牟尼佛开悟才能把他发现的宇宙人生的事实现象或佛法宣示给后人。千百年来,无数有识之士,对他的慈悲与智慧敬佩得五体投地。在每日生活中,我们也从他的教言中得到对人生不平的安慰和任何大小问题的答案,获益匪浅,使我们感恩念德。所以我们从实践(不仅仅是没有研究的一种盲目信仰)中发现释迦牟尼确实是一个开悟者,他在宣讲小乘和大乘显宗佛教时显现和尚相,但他宣示大乘佛教最高法门密宗时是有空行母的。在密宗中称佛为金刚持佛。单单看看金刚持佛的画像您就清楚明白了。按照密宗的阐述,金刚持佛是佛的究竟上乐和圆满境界。切记:对不同根基和不同文化背景的人有相应的法门,应该各取所需。举例来讲,小学程度的就该上小学而不该进大学或考博士学位,显然他不可能“胜任”。如果谁人觉得无法接受和理解密宗,尤其是密宗无上部的道理,那说明他或她需要慢慢一步一步学起,藏传佛教提倡先显后密的学修次第,也就是说,首先学修小乘法门包括持戒等;在此基础上学修大乘的菩提心即爱心等;然后才学修殊胜的密宗法门。佛针对众生的根基和理解能力的程度讲了八万四千中法门,所以,最明智的选择就是跟随一种适合您的思想程度的法门。雁过湖星: 如意宝法王是到了可以拿空行母的境界另外他是要娶空行母的因为如一宝法王是赴藏大师要取赴藏需要一个具足一切圆满的空行母的帮助,因为空行母是智慧的象征。但就如他所说如一宝法王考虑到众生的错误理解,然而选择清净出家像,没拿空行母,放弃了很多本应该要取的赴藏品,但这个与以上讨论的问题是两个问题。超越情欲的修行者必须娶妻吗?所为的空行母,如果是必须的话那么旧译宁玛派祖师砍青波得萨埵等诸多清净的出家像上师。噶当派祖师啊帝夏尊尊,噶举派祖师达波巴尊者,觉囊派祖师多波巴尊者,格鲁派祖师宗卡巴大师等这些各个派别的尊者们,超越情欲的以上修行者们为何没有娶妻呢?难道他们的修行程度还没到吗?难道他们违背了密须的教言吗 超越情欲的修行者未必要娶妻,但能超越情欲的修行者娶妻的话也无妨,但不是必须的。什么是空行母?第二世顿珠法王是这样告诉我们的。“起心动念的自相是空行母”。旦曲徒迈: 我同意您的部分阐述,但拿宗喀巴大师等未显示接触空行母而否定双运的必要性,那就大错特错了。

我们都是充满五毒烦恼的凡人,都是无明所生之子,圣人高深莫测,思想中存在思想,凡人是无法揣测圣人之想法的,所以难测谁是活佛,谁不是活佛。其实谁是活佛,谁不是活佛不是最重要的,重要的是知道自己是谁。可我们从始至终,都不知道自己是谁,或在无明黑暗的世界里为了一个摸不透、靠不住、多变化的“自我”而付出一切代价,当到了一切该结束的时候,自己都不知道自己一直保护的“自我”去哪儿了。生活在当今社会上的人,充满了好奇,充满了疑心、邪见和犹豫,喜欢议论别人的是非,喜欢诽谤他人的不好。如今很多居士或者非居士们,很关注活佛和西藏喇嘛的生活,他们甚至用帅与不帅来衡量活佛的是与非,由此产生很多不好的现象。有的人甚至会问:“活佛可以结婚吗?”未曾想到居然会有人问如此傻的问题。我们的人生很短暂,比观察活佛有意义的事情太多,我们当下急需做的不是观察活佛,而是要观察自己,认识自己,不要活在盲目、模糊的无明世界里,难道不是吗?!可人就是如此奇怪,总是喜欢以评论别人的生活为乐。活佛结婚与否跟我们没关系,我们也没有权利去干涉别人的生活,因为活佛是佛的化身,是高僧的转世灵童,他们有他们的责任和义务,他有他自己的戒律,有自己的生活方式和利生方法,不可能无所不作。我觉得生活在这蓝色星球上的任何人都有他自己的责任和义务,必须知道什么是该做的,什么是不该做的,否则世道就乱了,人类也就没有办法生存。不是所有穿红色袈裟的都是活佛,也不可能穿袈裟的僧侣中没有活佛,总而言之由不得我们来辨别活佛的是非真假,活佛应该翻译成转世,他的生死是自由的,他的转世也是自在的,否则不叫活佛。不要太盲目地追求活佛的生活,修行不是为了活佛而修行,修行是为了让自己更清楚自己的方式,就是进入我们心灵世界的方法。我们依怙上师,因为上师是我们在修行路上的引导者,只有他的引导,我们才能安全到达彼岸;但检验上师是更重要的,不是所有穿袈裟师父都可以认师父,不是所有师父都是你的上师,天下上师无数,根本上师只有一个,就是引导你认识解脱道路上的导师,让你认识佛法、认识心灵的师父。那么活佛到底可以结婚吗?首先我们要观察这个活佛是怎么认定的,他是被预言授记的还是由大德高僧认定他的?如果是被预言授记的,那肯定也预言授记过他的具体弘法利生的方法。譬如:他以何身份弘法利生;以何方式广度众生;如果他可以结婚的话,那么谁是他的空行母,空行母需要具备何条件等等。如果他是被高僧认定的,那么就可以由认定他的高僧来制定活佛的一切弘法利生方式方法,包括结婚与否。如果他是可以结婚的活佛,那他应该有空行母的转世化身。除非他是实修到位、慈悲到家的圣人,否则不可以乱来。真正可以结婚的活佛,活佛转世的同时他的空母也会转世到世间的某个角落,他们会因为自己的姻缘再次相遇,通过夫妻身份弘法利生,譬如:伏藏大师必须结婚,结婚并不是我们想象的夫妻恩爱那么简单,这样的夫妻是代表方便和智慧双运,即明空不二之涵义,但不可能谁都可以做空行母。所以必须按照传统的方法来认定活佛和空行母,才相对比较妥当和可靠。我们不能乱认师父,更要避免被假活佛所欺骗。不可能所有穿袈裟的都是活佛,也不可能穿袈裟的僧人中没有一个活佛。其实这个不是我们所能辨别的,也不是我们的工作范围。谁是谁的活佛不重要,重要的是知道自己是谁,从何而来,把握好今生的方向,这才是学佛的目的。现在很多汉族居士很关注活佛的生活,也许是因为好奇或者觉得活佛有种神秘感吧,他们甚至会问“活佛可以结婚吗?”这个问题问得很傻也很荒谬。我觉得生在人世间的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职责,也都要遵守各自团体范围内的规矩。汉人有一句话:“国有国法,家有家规”,无论是什么样的人,都离不开纪律,离不开律条,戒律是让人们相处得好的最善之法。佛教也有自己的戒律,戒律不仅仅是结婚或者不结婚那么简单的问题。广义上讲,戒律是人们生存和做人过程中不可违背的最基本准则。若无戒律,世道会乱;若无戒律,就没有道德底线可言,所以千万不要简单地理解“戒律”这两个字。活佛也有活佛的律条,他的主要责任是弘扬佛法,弘扬佛法的目的就是利益众生,如果所作所为超越了这两项工作,则违背了活佛的标准行为。活佛可以有很多种,但再多类的活佛都离不开出离心和慈悲心,离不开觉悟,如果自己都不知道自己是谁,自己在干什么,那么这个活佛还有什么存在的意义和价值呢?我们要知道,活佛应该是佛菩萨的化身,佛菩萨的职责是度化众生,如果他的结婚跟度化众生有关系的话,那么就没有什么可疑问的了。这就要懂得,何谓弘扬佛法,何谓利益众生;如果不懂什么叫利益众生,那么就不能妄加定论,以免造口业。要清楚我们已经是很缺乏福报的人,不能再做缺德和损失福报的事情了,背后说别人的坏话,是非常不道德的。说白了,我们没有资格讨论别人的私生活,天底下没有一个完人,也许他违背了道德底线,违背了良心,但这和我们的修行、解脱无关。请不要把心思主要用于观察别人,多观察自己的未来才是明智的,无论什么人,最后肯定要走到一起,最后的道是同一的。再看看我们的人生,是多么的无常、靠不住啊,也许明天就是我们的来生,也许当下就是,所以不要浪费时间去观察人家了,多观察自己吧。世间就是我们的学校,如果能把生活在世界上的每个人都看作我们的老师,我们的师父就无处不在,修行也就无处不在。但我相信,我们还没有达到那样的境界,因为我们有傲慢、妒忌、顾虑。现在很多汉地居士,对活佛、出家人充满好奇,但我不觉得这来源于真正的尊重和仰慕,也不是为了求法修行,而仅仅是好奇,不是真正的信仰。其实僧人就是三宝之一,也是我们的皈依处,不管他对你有没有传过法,他都是三宝之一,作为一个皈依弟子,我们务必要对他毕恭毕敬。

内心躁动的人。

黑忿怒空行母亦称黑金刚亥母,乃莲师在乌金自然尸陀林,由智慧空行母所传。莲师到西藏后将此法授予具缘弟子。

一般人对密宗忿怒尊的印象是面目狰狞、凶暴嗜血,因而造成误解排拒。然而在净化_毒之后的大忿怒相是无尽慈悲与智慧的结合,其相貌服饰各有特殊涵义。

例如金刚黑忿怒母其表征如下:一面(表诸法一味)二臂(表智慧与方便),顶上猪头(表法界体性智),右手持钺刀(表断除烦恼之智慧),左捧盈血的颅器(表甘露),天杖上的骷髅头(表法报化三身),三目圆睁(表三世智),面现忿怒颦眉(表调伏四魔),獠牙(表辩才无碍),项悬五十新鲜头颅(表体性常寂),足踏尸(表降伏我执)等。由此可知忿怒尊各个形相均有深奥意义,绝非吾人偏颇之想。

有缘棒打不散,无缘早晚分手。

在这个世界上,最难割舍的就是男女之情,最难放下的就是对爱情的渴望。近代西藏佛教大德根敦群培说过:

“所有色相当中,对于男人来说,最美的色相就是女人,对于女人来说,最美的色相就是男人,除此之外,没有更美的了。所有声音当中,在男人的耳边,最动听的就是女人的声音,在女人的耳边,最动听的就是男人的声音,除此之外,没有更动听的了。没有一个不喜欢女人的男人,也没有一个不喜欢男人的女人。就算表面上假装,但实际上所有人最爱的就是这个。”

爱情与每个人的情感生活是如此的密不可分,但我们往往沉迷于爱情,却不懂得什么是真正的爱。佛法并不反对爱情,但强调的是要学会真正去爱。真正的爱不是自私、不是狭隘、不是愚昧,真正的爱是奉献、是包容、是温暖、是智慧。有了真正的爱,婚姻才会幸福,家庭才会和睦,生活才会美满。如果每个人都懂得爱的真谛,敞开心扉,将真爱的能量释放,那么,一年三百六十五天,天天都会变成情人节。

然而,现实生活中很多人为爱情而痛苦不已。怎样从爱情的痛苦中解脱呢?我们首先要了解爱情的痛苦从哪里来,才能结束痛苦。

在现实生活中,凡是有爱情的地方就有痛苦纠结,凡是有爱情的地方就有太多的想不通、放不下。爱情的痛苦究竟从哪里来呢?爱情的痛苦来自三个因素:我们所爱的对象、我们的心、恋爱中的快乐,这三者都是虚幻、颠倒的,导致了爱情的痛苦。为什么这样说呢?

首先,当我们谈恋爱时,觉得自己的爱人是最完美的,这本身就是错误、颠倒的认识。从世间的层面看,我们所爱的对象是由五蕴(色、受、想、行、识)的组合产生的一个血肉之躯,无论身体还是思想,都是无明的产物。人的身体里充满三十六种不净物,自身就是一个移动的垃圾桶,所以才需要洗澡来清洁身体产生的污垢,需要香水来遮掩身体产生的臭味。

“情人眼里出西施”,是因为男女刚刚认识的时候,只看到精心打扮后的对方。如果我们喜欢一个女人,我们是喜欢她美丽的衣服、精致的妆容、芬芳的香水,还是喜欢她本人?如果我们喜欢她本人,那么当她死去变成一具冰冷的尸体时,我们也应该喜欢她,可是事实上那时我们心中只有恐惧和厌恶。

我们所爱的对象不仅身体不完美,思想也不完美。他的心中充满七情六欲、充满贪嗔痴烦恼。他是众生中的一员,一直在轮回中流转漂泊,那些我们不愿意看到的坏习惯,是无始以来种下的习气,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要改变谈何容易。所以无论谈恋爱的时候感觉他多么完美,他所有的陋习都会随着时间的推移渐渐暴露,就像纸包不住火一样。同时,我们自己在对方眼中也是如此。最初的新鲜感褪去之后,双方各自的缺点就会越来越突出:抽烟、喝酒、暴躁、懒惰、败家等等,彼此当然会受不了,这时脑子里盘旋的可能只有两个字:“分手”。

从究竟的层面来说,我们所爱的完美对象只是一个假相,本质上超越二元对立,不存在完美或不完美,正如《心经》所说:“色即是空,空即是色”。

第二,我们爱对方的心是无明、自私、贪婪的,所以越陷入爱情,就越自私,越互相伤害。

我们的心充满了欲望、自私、贪婪以及执著,其中无明和欲望是让我们陷入爱情的主要“推手”。我们这颗无明的心难以看到对方的真相,再加上欲望的习气非常可怕,在欲望的强大推动之下,男女之间就产生了强烈的相互吸引。

打个比方说,这好像一块变质的肉,被加入很多调料去遮掩它的臭味,再经过各种加工,于是变得色香诱人。如果你有吃肉的欲望,又无法识别它内部的腐烂,你一定会对这块肉充满渴望,恨不得马上一口吃掉。至于它腐烂的本质,只有等你吃到口中的时候,甚至吃进肚里导致上吐下泻的时候,才会明白。

世间男女“你爱我”、“我爱你”的这个“爱”,由无明、自私、欲望这三者联手打造。有时我们自以为对别人很好,其实里面掺杂了很多虚假自私的成分。当对方能够满足自己欲望的时候,我们就爱;一旦有一点点的不满足、不如意,我们马上就会起烦恼,甚至后悔不已:“我当初为什么会选择他!”于是忍不住再去追求新的恋情,好让欲望得到满足。然而,人的欲望是没有止境的,一个欲望会引发另一个欲望,永远没有满足的时候。我们经常见到,一个先生有好几个“太太”,或者一个女士有好几个“老公”,可他们还是不幸福。

世间的爱情越强烈,随之而来的嗔恨往往也就越大,正如苏格拉底所说,“最热烈的恋爱,会有最冷漠的结局。”当我们爱极了一个人的时候,我们会把所有的钱财、心血、精力都花在他身上,一旦他移情别恋,我们对他的嗔恨,也会胜过对其他任何人的嗔恨。因为爱得太深,由爱导致的嗔恨也特别可怕。比如,看到普通的男女在一起,我们不会觉得有什么不好,但如果看到自己喜爱的女人或男人跟异性在一起,哪怕是正常交往,我们心中都会不舒服,爱得越强烈就越希望独占对方,恨不得她/他永远不要再次见到这个异性。很多恋人都是这样,曾经爱得如胶似漆、寸步不离,一旦感情出了问题,彼此就成为仇人。世间的爱就像跷跷板一样,一不小心、不谨慎,就可能引发矛盾:小到家庭矛盾,大到国与国之间的战争,皆有可能。古代有很多“冲冠一怒为红颜”的故事,其实并非纯粹杜撰,很多真实的杀戮乃至战争都是由男女间的爱恨情仇所引发。

第三、我们在爱情中感受到的快乐也不是真实的,它的本质其实是痛苦。

人们常常把恋爱当成是最大的快乐,而佛陀告诉我们“有漏皆苦”,意思是说这样的快乐并非真实、永恒,越追求越会导致痛苦,因为它的本质就是痛苦。佛法中把这种痛苦称为“行苦”,也就是凡夫不易察觉的苦。圣者能够非常清楚地感受这样的痛苦,就好像一根毛进入到眼睛里一样敏感,这就是“以苦为苦”。而凡夫由于无明,无法感受到这种痛苦,好比是一根毛放到手上一样没有感觉。我们不仅感觉不到痛苦,反而把男欢女爱当成是真正的快乐,这就是“四颠倒”之一的“以苦为乐”。最可怕的是,当我们执迷不悟地追求这虚假的快乐时,不知不觉欲望就会发展到极限,造下很多不可思议的恶业,导致永无止息的痛苦。

虽然爱情的本质是苦,如果能够在结婚之后长久相伴直到死亡,也是人生的一种温暖。我们怎样获得幸福稳定的婚姻呢?

青年男女在选择对象的时候,最好慎重考虑,相处和观察三年、五年、甚至十年后再决定是否结婚。一定要考虑双方是否彼此理解,是否志同道合。经过这样谨慎的选择,以后的婚姻稳定就比较有保障。

幸福的婚姻需要夫妻双方都不断提高修养,具备生活智慧。两个人在一起,分寸很重要,不能随心所欲,如果没有规则,没有底线,一定会导致不和。有时,婚姻中的某一方非常负责任,非常包容,反而导致另一方过于放纵,养成不好的习惯,长此以往,负责任的那一方肯定坚持不下去。所以,两个人都要有自知之明,要学会站在对方的角度来思维,相互信任、相互包容、彼此关爱。

我们所爱的人就像旅途中的旅伴,虽然大家一路同行,但谁也不知道旅伴什么时候就会到站、什么时候就会离去。在这短暂无常的相聚中,彼此之间一定要好好珍惜、好好相处,不应为鸡毛蒜皮的小事而争吵或发生矛盾,否则一旦离别,我们一定会非常后悔:在相处的时候为什么没有善待他?为什么没有包容她?

最好的爱情之道、夫妻之道是既懂得珍惜、又不过分贪执,就像“君子之交淡如水”那样,细水长流,平平淡淡才是真爱。

如果婚姻非常不幸福,可以彼此独自生活一段时间,冷静地想清楚谁对谁错,谁爱谁不爱,千万不要过得生不如死还硬撑,那样会造很多恶业。如果实在无可挽回、提出离婚,一定要做到问心无愧,知道自己是真的尽力了。既

既然爱情的快乐是短暂、虚幻、不可靠的,那么真正的幸福快乐在哪里呢?如果我们想获得真正的幸福,就要追求与真正的幸福相一致的目标。

让我们来打个比方,当我们认为雪山是白色的时候,我们对雪山的认识和雪山的本质是一致的,那么以雪山为目标去追寻白色就一定会有结果,一定能如愿以偿。当我们认为天上的彩虹是真实的时候,我们对彩虹的认识和彩虹的本质是不一致的,因为天上的彩虹并不是真实的,而我们把它当作真实的东西。

世间的爱情,就好像以天上的彩虹为目标来追寻,不论我们怎样苦苦追求,都无法达到目标。有一种爱,达到了真爱的顶峰,既无私又智慧,既清净又圆满,这就是佛菩萨对众生的爱。

佛陀在因地时,为了度化仅仅一位众生,哪怕自己被挖去双眼、夺去妻儿,甚至被砍掉头颅,都心甘情愿、没有丝毫的后悔之心。从前在藏地,为了度化众生,空行母会化身为妓女。她一生之中接触的男人们最后都得到了解脱。佛陀和空行母能够做到这些,是因为他们在本质上是美好、清净、圆满的,他们的身体、语言、思想等等一切都是智慧的产物。这样的爱,结局一定是幸福圆满的。

凡夫之间的“爱”与佛菩萨对众生的“爱”虽然是同一个字,但它们的本质却截然不同。由于凡夫的我执和自私的缘故,世间之爱越大,伴随的嗔恨越大;由于佛菩萨的无私和无我的缘故,佛法之中的爱越大,产生的智慧越大。

当我们把佛菩萨的功德、解脱的快乐作为追求的目标时,就好像以雪山为目标追寻白色,不论冬天还是夏天,不论在远处还是近处看,雪山都是晶莹洁白的。也就是说,我们追求的目标和事实是一致的:我们认为佛菩萨是美好清净的,佛菩萨确实是美好清净的;我们认为佛菩萨是具备无量功德的,佛菩萨确实是具备无量功德的;我们认为解脱是快乐的,解脱确实是快乐的。或许刚开始学佛时,我们对佛菩萨只是产生了一点点的信心,但在修行一段时间之后,我们会发现原来佛菩萨这么伟大,当初了解的只是皮毛而已。如人饮水冷暖自知,佛菩萨的功德本来具足,所以我们会越追求越欢喜,越追求越得到快乐。

有缘棒打不散,无缘早晚分手。

在这个世界上,最难割舍的就是男女之情,最难放下的就是对爱情的渴望。近代西藏佛教大德根敦群培说过:

“所有色相当中,对于男人来说,最美的色相就是女人,对于女人来说,最美的色相就是男人,除此之外,没有更美的了。所有声音当中,在男人的耳边,最动听的就是女人的声音,在女人的耳边,最动听的就是男人的声音,除此之外,没有更动听的了。没有一个不喜欢女人的男人,也没有一个不喜欢男人的女人。就算表面上假装,但实际上所有人最爱的就是这个。”

爱情与每个人的情感生活是如此的密不可分,但我们往往沉迷于爱情,却不懂得什么是真正的爱。佛法并不反对爱情,但强调的是要学会真正去爱。真正的爱不是自私、不是狭隘、不是愚昧,真正的爱是奉献、是包容、是温暖、是智慧。有了真正的爱,婚姻才会幸福,家庭才会和睦,生活才会美满。如果每个人都懂得爱的真谛,敞开心扉,将真爱的能量释放,那么,一年三百六十五天,天天都会变成情人节。

然而,现实生活中很多人为爱情而痛苦不已。怎样从爱情的痛苦中解脱呢?我们首先要了解爱情的痛苦从哪里来,才能结束痛苦。

在现实生活中,凡是有爱情的地方就有痛苦纠结,凡是有爱情的地方就有太多的想不通、放不下。爱情的痛苦究竟从哪里来呢?爱情的痛苦来自三个因素:我们所爱的对象、我们的心、恋爱中的快乐,这三者都是虚幻、颠倒的,导致了爱情的痛苦。为什么这样说呢?

首先,当我们谈恋爱时,觉得自己的爱人是最完美的,这本身就是错误、颠倒的认识。从世间的层面看,我们所爱的对象是由五蕴(色、受、想、行、识)的组合产生的一个血肉之躯,无论身体还是思想,都是无明的产物。人的身体里充满三十六种不净物,自身就是一个移动的垃圾桶,所以才需要洗澡来清洁身体产生的污垢,需要香水来遮掩身体产生的臭味。

“情人眼里出西施”,是因为男女刚刚认识的时候,只看到精心打扮后的对方。如果我们喜欢一个女人,我们是喜欢她美丽的衣服、精致的妆容、芬芳的香水,还是喜欢她本人?如果我们喜欢她本人,那么当她死去变成一具冰冷的尸体时,我们也应该喜欢她,可是事实上那时我们心中只有恐惧和厌恶。

我们所爱的对象不仅身体不完美,思想也不完美。他的心中充满七情六欲、充满贪嗔痴烦恼。他是众生中的一员,一直在轮回中流转漂泊,那些我们不愿意看到的坏习惯,是无始以来种下的习气,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要改变谈何容易。所以无论谈恋爱的时候感觉他多么完美,他所有的陋习都会随着时间的推移渐渐暴露,就像纸包不住火一样。同时,我们自己在对方眼中也是如此。最初的新鲜感褪去之后,双方各自的缺点就会越来越突出:抽烟、喝酒、暴躁、懒惰、败家等等,彼此当然会受不了,这时脑子里盘旋的可能只有两个字:“分手”。

从究竟的层面来说,我们所爱的完美对象只是一个假相,本质上超越二元对立,不存在完美或不完美,正如《心经》所说:“色即是空,空即是色”。

第二,我们爱对方的心是无明、自私、贪婪的,所以越陷入爱情,就越自私,越互相伤害。

我们的心充满了欲望、自私、贪婪以及执著,其中无明和欲望是让我们陷入爱情的主要“推手”。我们这颗无明的心难以看到对方的真相,再加上欲望的习气非常可怕,在欲望的强大推动之下,男女之间就产生了强烈的相互吸引。

打个比方说,这好像一块变质的肉,被加入很多调料去遮掩它的臭味,再经过各种加工,于是变得色香诱人。如果你有吃肉的欲望,又无法识别它内部的腐烂,你一定会对这块肉充满渴望,恨不得马上一口吃掉。至于它腐烂的本质,只有等你吃到口中的时候,甚至吃进肚里导致上吐下泻的时候,才会明白。

世间男女“你爱我”、“我爱你”的这个“爱”,由无明、自私、欲望这三者联手打造。有时我们自以为对别人很好,其实里面掺杂了很多虚假自私的成分。当对方能够满足自己欲望的时候,我们就爱;一旦有一点点的不满足、不如意,我们马上就会起烦恼,甚至后悔不已:“我当初为什么会选择他!”于是忍不住再去追求新的恋情,好让欲望得到满足。然而,人的欲望是没有止境的,一个欲望会引发另一个欲望,永远没有满足的时候。我们经常见到,一个先生有好几个“太太”,或者一个女士有好几个“老公”,可他们还是不幸福。

世间的爱情越强烈,随之而来的嗔恨往往也就越大,正如苏格拉底所说,“最热烈的恋爱,会有最冷漠的结局。”当我们爱极了一个人的时候,我们会把所有的钱财、心血、精力都花在他身上,一旦他移情别恋,我们对他的嗔恨,也会胜过对其他任何人的嗔恨。因为爱得太深,由爱导致的嗔恨也特别可怕。比如,看到普通的男女在一起,我们不会觉得有什么不好,但如果看到自己喜爱的女人或男人跟异性在一起,哪怕是正常交往,我们心中都会不舒服,爱得越强烈就越希望独占对方,恨不得她/他永远不要再次见到这个异性。很多恋人都是这样,曾经爱得如胶似漆、寸步不离,一旦感情出了问题,彼此就成为仇人。世间的爱就像跷跷板一样,一不小心、不谨慎,就可能引发矛盾:小到家庭矛盾,大到国与国之间的战争,皆有可能。古代有很多“冲冠一怒为红颜”的故事,其实并非纯粹杜撰,很多真实的杀戮乃至战争都是由男女间的爱恨情仇所引发。

第三、我们在爱情中感受到的快乐也不是真实的,它的本质其实是痛苦。

人们常常把恋爱当成是最大的快乐,而佛陀告诉我们“有漏皆苦”,意思是说这样的快乐并非真实、永恒,越追求越会导致痛苦,因为它的本质就是痛苦。佛法中把这种痛苦称为“行苦”,也就是凡夫不易察觉的苦。圣者能够非常清楚地感受这样的痛苦,就好像一根毛进入到眼睛里一样敏感,这就是“以苦为苦”。而凡夫由于无明,无法感受到这种痛苦,好比是一根毛放到手上一样没有感觉。我们不仅感觉不到痛苦,反而把男欢女爱当成是真正的快乐,这就是“四颠倒”之一的“以苦为乐”。最可怕的是,当我们执迷不悟地追求这虚假的快乐时,不知不觉欲望就会发展到极限,造下很多不可思议的恶业,导致永无止息的痛苦。

虽然爱情的本质是苦,如果能够在结婚之后长久相伴直到死亡,也是人生的一种温暖。我们怎样获得幸福稳定的婚姻呢?

青年男女在选择对象的时候,最好慎重考虑,相处和观察三年、五年、甚至十年后再决定是否结婚。一定要考虑双方是否彼此理解,是否志同道合。经过这样谨慎的选择,以后的婚姻稳定就比较有保障。

幸福的婚姻需要夫妻双方都不断提高修养,具备生活智慧。两个人在一起,分寸很重要,不能随心所欲,如果没有规则,没有底线,一定会导致不和。有时,婚姻中的某一方非常负责任,非常包容,反而导致另一方过于放纵,养成不好的习惯,长此以往,负责任的那一方肯定坚持不下去。所以,两个人都要有自知之明,要学会站在对方的角度来思维,相互信任、相互包容、彼此关爱。

我们所爱的人就像旅途中的旅伴,虽然大家一路同行,但谁也不知道旅伴什么时候就会到站、什么时候就会离去。在这短暂无常的相聚中,彼此之间一定要好好珍惜、好好相处,不应为鸡毛蒜皮的小事而争吵或发生矛盾,否则一旦离别,我们一定会非常后悔:在相处的时候为什么没有善待他?为什么没有包容她?

最好的爱情之道、夫妻之道是既懂得珍惜、又不过分贪执,就像“君子之交淡如水”那样,细水长流,平平淡淡才是真爱。

如果婚姻非常不幸福,可以彼此独自生活一段时间,冷静地想清楚谁对谁错,谁爱谁不爱,千万不要过得生不如死还硬撑,那样会造很多恶业。如果实在无可挽回、提出离婚,一定要做到问心无愧,知道自己是真的尽力了。既

既然爱情的快乐是短暂、虚幻、不可靠的,那么真正的幸福快乐在哪里呢?如果我们想获得真正的幸福,就要追求与真正的幸福相一致的目标。

让我们来打个比方,当我们认为雪山是白色的时候,我们对雪山的认识和雪山的本质是一致的,那么以雪山为目标去追寻白色就一定会有结果,一定能如愿以偿。当我们认为天上的彩虹是真实的时候,我们对彩虹的认识和彩虹的本质是不一致的,因为天上的彩虹并不是真实的,而我们把它当作真实的东西。

世间的爱情,就好像以天上的彩虹为目标来追寻,不论我们怎样苦苦追求,都无法达到目标。有一种爱,达到了真爱的顶峰,既无私又智慧,既清净又圆满,这就是佛菩萨对众生的爱。

佛陀在因地时,为了度化仅仅一位众生,哪怕自己被挖去双眼、夺去妻儿,甚至被砍掉头颅,都心甘情愿、没有丝毫的后悔之心。从前在藏地,为了度化众生,空行母会化身为妓女。她一生之中接触的男人们最后都得到了解脱。佛陀和空行母能够做到这些,是因为他们在本质上是美好、清净、圆满的,他们的身体、语言、思想等等一切都是智慧的产物。这样的爱,结局一定是幸福圆满的。

凡夫之间的“爱”与佛菩萨对众生的“爱”虽然是同一个字,但它们的本质却截然不同。由于凡夫的我执和自私的缘故,世间之爱越大,伴随的嗔恨越大;由于佛菩萨的无私和无我的缘故,佛法之中的爱越大,产生的智慧越大。

当我们把佛菩萨的功德、解脱的快乐作为追求的目标时,就好像以雪山为目标追寻白色,不论冬天还是夏天,不论在远处还是近处看,雪山都是晶莹洁白的。也就是说,我们追求的目标和事实是一致的:我们认为佛菩萨是美好清净的,佛菩萨确实是美好清净的;我们认为佛菩萨是具备无量功德的,佛菩萨确实是具备无量功德的;我们认为解脱是快乐的,解脱确实是快乐的。或许刚开始学佛时,我们对佛菩萨只是产生了一点点的信心,但在修行一段时间之后,我们会发现原来佛菩萨这么伟大,当初了解的只是皮毛而已。如人饮水冷暖自知,佛菩萨的功德本来具足,所以我们会越追求越欢喜,越追求越得到快乐。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jiehun/11769003.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12-08
下一篇2023-12-08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