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女子图鉴》:她的7段恋情告诉你,女人到底该嫁怎样的男人?

《上海女子图鉴》:她的7段恋情告诉你,女人到底该嫁怎样的男人?,第1张

"女人到底该嫁怎样的男人? ”

林徽因选择了梁思成,陆小曼选择了徐志摩,杨绛选择了钱钟书,佘爱珍选择了胡兰成,袁荃猷选择了王世襄,每个人的选择都不相同。而《上海女子图鉴》里的女主在7段恋情之后,究竟选择了谁?

这部仅有20集的电视剧讲的是: 外地姑娘罗海燕从上海大学毕业后在上海工作打拼的故事。

一共两条线索,其一是女主罗海燕的事业线,另一条则是她的爱情线。电视剧对她事业线的描述太过顺遂,与我们所在的真实世界差距很大,不是本篇讨论重点。而那条爱情线则一共涉及了7段恋情,每段都有代表性,值得一说。

第一段恋情 —— 价值观决定选择

陈晓伟是罗海燕在大学青梅竹马的男朋友,帅气、阳光、温柔、体贴,还很优秀。

两人真心相爱,相处融洽。在所有人包括他们自己看来,毕业后步入婚姻都是顺理成章的事。然而,因为陈晓伟母亲恰好生病,父亲帮他找了一份在省城当公务员的工作。于是他选择回到家乡,离开上海。走之前,他来找海燕,满怀希望能将她一起带走。但爱着陈晓伟的罗海燕却是拒绝了,她选择留在上海。

在这里,二人都是按价值观做出了选择。

对家人的陪伴以及安稳的工作,在陈晓伟的价值观里排序比爱情靠前。在罗海燕的价值观里,对事业的追求则重于爱情。

于是这样一对十分美好的恋人终是印证了那句“一毕业,就分手”的老话。

匈牙利诗人裴多菲曾写过一首著名的诗:“生命诚可贵,爱情价更高。若为自由故,二者皆可抛。” 这首诗说的正是价值观,价值观是对生命中的事情进行重要性的排序。从这首诗中,我们可以看出,在裴多菲的心里,排序最高的是自由,其次是爱情,再次才是生命。

我们的很多选择,看似是感性决定,其实却是价值观在起作用。

第二段恋情 —— 你的格局有多大?

罗海燕的第二段爱情来的有些突然,就在上英语补习班的时侯,她与英文老师相爱了。

与她同住的姑娘说,海燕真有福,男朋友是英文老师,还是上海人。罗海燕自己也觉得非常满意。

上海男友让罗海燕一起回去见父母,她很紧张,不知该穿什么衣服,该带什么礼物。最后选了一件缺乏气质的连衣裙和一份贵重的礼物。男友父母请她吃饭,看起来非常客气,但却难掩不屑。席间说道 : “海燕,多吃点鱼,你们乡下可能都吃不到。”罗海燕心中不悦,但却没有反击。

后来,当她说要自己赚钱买房后,男友与她的距离就更远了,他无法适应有着如此独立思想与主张的女人。加上母亲一直反对他找外地姑娘,于是决定分手。

在整部电视剧的最后,闪现了罗海燕之前每个男友现在的生活。这位上海男友依旧单身,过着不咸不淡、有苦难言的妈宝男生活。

事实上,每个人的成长与发展,都是系统工程。其中,格局非常重要。 格局大的人能够容纳更加多元的人与事,而不是将自己的眼界与容纳度限于一隅。格局大的人不会给自己设定很多限制,而是让自己保有各种可能性。格局大的人不会想要别人臣服自己,而能接受和创建与别人的平等关系。

幸好,上海男友放弃了海燕,不然我很难想象跟着这样一个小格局的男人,她能走到哪里。 最终的结果不过就是两种:要么是慢慢被他同化,要么是为了追寻自己而选择离婚。然而不论哪样,都比不过她后来的自由绽放。

第三段恋情 —— “我爱你,但不能娶你”

在搬去市中心居住后,罗海燕常常夜跑。有一天夜跑时崴了脚,一位中年香港男人过来帮她,随后又叫来司机把罗海燕送回了家。

他是一家公司的大中华区首席市场官,名叫蔡钟闲,彬彬有礼,颇有风度。罗海燕请他吃饭表示感谢,这么一来二往之后,两人便都有了想法。

罗海燕生日时,他拿出一个Cartier手镯,说道:“当年希腊船王送给自己心爱的女人Maria一款Cartier手镯,上面刻着TMWL,意思是To Maria with love。”低头看着那款刻着THWL的手镯,罗海燕心动不已。(同理,THWL的意思是To Harriot with Love,Harriot是海燕的英文名) 随后,贤哥又道:“我能不能在以后的每一天都看到你?”罗海燕毫无招架之力的点了点头,搬去了贤哥的公寓。

就在爱意渐长之时,现实却给了她一记响亮的耳光。当她打开他公寓门的那刻,看到了眼前的女人和孩子,女人很有礼貌的向她解释了这个手镯的意思,即“我爱你,但不能娶你”。

终于,罗海燕将手镯还给了香港男人,转身离去。

她的梦想原本只是通过努力在上海拥有一个属于自己的格子间,以及独立的经济来源。然而,当身边那位有钱、有身份、有地位、有品位、有气质的男人,对她说: “不要将自己的梦想困于一个格子间,你会成为俯瞰整个上海的女人”的时候,那种平步青云、直上云霄的幻觉与憧憬自然就迅速升起,爱意也随之生长。

幸好,海燕没有迷失在这样的幻觉与爱情之中。 她知道,不论他以及他描述的生活多有 魅力,多么美好,自己都得离去,因为这样的爱情终究是有毒的。

第四段恋情 —— 一吹即逝的爱情

在罗海燕负责广告片拍摄以及演员选择的时候,她一眼就看中了当时还只是话剧演员的严冰。

在罗海燕离开贤哥后,两人就相爱了。她一心想要将他捧红,而他也看似对她十分依赖。

然而,他后来还是选择了另一位更能决定日后发展的女人做了靠山,放弃了罗海燕。在自己亲手策划和准备的新闻发布会上,她在颤抖中看到了这一幕,而他则在那一刻投来了关怀与不忍的眼神。

也许,他的确有爱过她,只可惜这爱太过虚弱,太过稀薄,只要现实中的丰厚利益稍加诱惑,就会立刻消失殆尽。这样的“爱情”,一触即化、一吹即逝,经不得一丁点儿的考验。

而罗海燕呢, 在连续两段(与贤哥和严冰)自己全情投入,对方却在欺骗与背叛的恋情过后,终于滑入了冰冷的谷底,彻底失去了对爱情的信任与期待。

第五段恋情—— 不懂你的,不会长久

在罗海燕对爱情的追求被现实一次次击得粉碎之后,她发现自己想要的可能只是一个婚姻。

于是她也开始相亲了。

随后便结识了毕业于交通大学,以前在银行工作,后来创业开办婚庆公司的男人白强。 他们二人的条件很是相似,但他们的约会却是非常无味,没有激情、没有太多情绪、没有吵架、没有深入沟通,一直都很平静。

后来,他带她去了一家法国餐厅,向她求婚,罗海燕也微笑着答应了。

然而,压倒这场“爱情”的最后一根稻草却也正在此刻来临。就在罗海燕期待求婚后两人能够进行心意相通的对话之时,白强却把买房子的事提了出来,即使罗海燕表示不想继续这个话题,他还是继续说着那些经过了深思熟虑的理性想法。

很多人觉得,这段恋情之所以没能走下去是因为白强做得很过分,他想让罗海燕与他一同分担房子首付,不然就做财产公证。 但在我看来,这段爱情的关键问题并不在此,而是罗海燕终于意识到,这是一段“不懂她”的“爱情”。

在《阿凡达》这部**中,让我印象最深的是恋人Jack与纳威公主在一起总会说的那句话 “I see you(我看见你)。” 有时,我觉得这句话是比“我爱你”更深的情话,因为爱情的发生就是“看见对方”且“被对方看见”的过程。 感受到对方内心深处的感受,看见对方也许都不曾认识到的“自我”,于是,连结就在两人之间建立了。而这,才是“懂你”的爱情。

正如罗海燕的闺蜜Scarlet所说 “如果他懂你,他一定会走到你的心里去。如果他不懂你,不会长久。”

第六段恋情 - “黄金城堡”与“自由之路”

看画展时,罗海燕遇到了一个看起来很有风度与身份的男人,他就是上海的房地产大亨林立。

结识之后,罗海燕带他去了一家小店早餐,吃了他许久未吃的油条豆浆,他难掩重温过去时光的喜悦。 虽然影片未加说明,但此时的罗海燕早已与当年提着燕窝去准公婆家时的她不可同日而语了。她知道,像他这样的人,肯定很少来这种烟火气十足的小店,于是就选了这样一个早餐场所。

后来,林立果然对她动了心思,她也将价值市中心3室2厅房子的大钻戒带到了自己的无名指上。

以为等待自己的是“林太太”的身份,谁知等到的却是一纸契约。

林立的律师跟罗海燕说:“你们这份契约是5年,5年后如果双方愿意可以续签,如果不愿意你也可以得到郊区一栋别墅和市区一套一室两厅的房子。如果在这5年内你生产了,是女孩可以得到1000万的信托基金,是男孩则可得到3000万的信托基金。”

听到这里,罗海燕再也忍耐不住,进去质问林立,林立非常平静的说道: “结婚证是苍白的,而事情是千变万化的。如果有一天你不爱我了,离婚该是多么麻烦。婚姻的本质就是一种利益的交换,是一纸契约。而我给你的比一张结婚证要多得多,如果你一直爱我,我们就继续走下去,如果不爱了,你可以自由离开。”

这番话说服了罗海燕,她接受了。

随后,在她遇到了林立的前任五年契约女友后,罗海燕才忽然意识到,自己还得做林立私人助理的工作。 这种赤裸裸的利益交换让她开始反思,本以为嫁给有钱人就是踏上了“自由之路”,谁知却是去了一个比牢笼更大、更豪华的城堡 – 黄金城堡。

于是她问闺蜜Scarlet: “什么才是真正的自由? ”

Scarlet给了一个十分精彩的回答: “真正的自由是不会寄托在别人身上的。”

终于,她把合约还给了林立,连同那颗已经送给了她的大钻戒。

后来,林立心生悔意重新找到她,表明想娶她为妻的时候,她灿然一笑,洒脱的说了句:“我愿意成为您的朋友,除此之外,我们俩再无其他可能”,然后转身离去。

其实,我觉得所谓五年婚姻合约并无不好,它能让婚姻中的所有人更加珍惜和投入的对待已有的一切,同时还保有了在未来跟随爱情进行自由选择的可能。如果相爱就继续,如果不爱也能转身离开,而不是在“责任”的名义下漠然相守。

所以,在林立与罗海燕的这段关系中,最有问题的不是五年婚姻合约,而是她根本不爱眼前这个男人,只是想通过他去获得“真正的自由”。可是,没有了爱情,这样的契约婚姻就只能是一场纯粹的利益交换,而寄托在别人身上的自由也不可能是“真正的自由”。

第七段恋情  -  一起奋斗,一起享受爱情

张天皓,是罗海燕离开英文老师男友,搬到市中心后就遇到了的人。

长得很帅,一脸阳光,然而初次见面时却是一副花花公子的模样。

同样是花花公子的表现,有人是真的秉性使然,有人则是因为没有遇到真爱。

乔治克鲁尼是后者,张天皓也是后者。

他爱上了罗海燕,但却没有表白,罗海燕也不曾认真的考虑过他。谁知在经历了一次次的情感波折之后,他对罗海燕的执着、坚韧、真挚,终于让她明白他才是自己一直寻找的爱情。 而她在连续遇到了贤哥和严冰之后,就变得害怕受伤,不敢再爱了。于是对身边真挚的爱情视而不见,转而去寻求世俗婚姻的安稳与利益,这才有了后来与白强以及林立缺乏爱情的谈婚论嫁。

然而,在兜兜转转了一圈之后,她终于再次发现了爱情的珍贵,也重新找回了拥抱爱情的勇气。

在二人终于走到一起后,电视剧给了一个他们四目相对的亲吻镜头, 从这里我们看到了真切的爱情,那是珍重的、恋恋不舍的。而不再是她之前亲吻林立时的那种“惺惺作态”。

一面创业,一面享受爱情,罗海燕终于找到了自己的“自由之路”,那就是依靠自己的能力去达成事业的成就,同时无畏的拥抱爱情。

说完女主罗海燕,我还特别想说说电视剧中的另一位女性 – Scarlet。

当罗海燕还是菜鸟,刚入职场的时候,Scarlet就已经在公司里身居高位了,她是一位非常有气质魅力以及个性的女性。后来她成为了罗海燕的闺蜜以及精神导师。

她总是知道自己想要的是什么,而不想要的又是什么。

还单身时,她就给自己买了房子。后来她有了男朋友Jason,奥威公司的VIP客户,两人也是情投意合。谁知就在他们已经谈婚论嫁,给亲朋好友发出巴厘岛婚礼请柬的时候,Scarlet却与她的男助理Ethan相爱了。男友Jason当然不依,这不仅是对爱情的背叛,同时也让自己在众多亲朋好友面前抬不起头。于是就去Scarlet的公司里大闹,吵着要见Ethan,而Scarlet那时正在开非常重要的客户会。她听到Jason的吵闹后,走了出来,冷静的对Jason说:“我觉得非常抱歉,但是结束了。”

她知道Jason现在依然缺乏理智,于是就让罗海燕把一样东西交替她交给他。 当Jason看到装满二人美好回忆盒子的时候,他终于意识到,Scarlet并不是没有爱过他,她爱过他是真,而她如今爱Ethan也是真。 于是,他冷静了下来,为了Scarlet的声誉,他不再大吵大闹了。

只可惜,爱情与其他一切有生命的东西一样,它会生长,会变化,有时也会消亡。就像是他们二人的爱情。

Scarlet敢于抛却旁人的眼光,甘愿让自己的职业生涯受损,也要从心所向选择Ethan,这不但是她对于爱情的认真与执着,也代表了她对自己有着充分的了解与信心。

一次次拥抱爱情的过程,就是不断“看见”自己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罗海燕逐步了解到自己是怎样的,自己的人生观与价值观,了解到自己无法拓展的边界以及可被拓展的边界;明白自己想要什么,不想要什么;适合什么,不适合什么。也会慢慢了解到爱情的真谛,以及婚姻的意义。

“女人,究竟该嫁怎样的男人?” 关于这个问题,我并未给出答案,但也许罗海燕的“自由之路”能够给你一些启发。欢迎在留言区分享你的体会与感受。

作者艾菲介绍:“只做影响你一生的课程”的蓬勃学院创始人&CEO、深度思考力畅销书《直击本质》作者、多家企业创始人&CEO的个人成长教练、Gallup全球认证优势教练、国际教练协会(ICF)认证专业教练、前美国财富500强公司大中华区市场部负责人,20万读者公众号“艾菲的理想”创始人兼主笔。

各学院、各有关单位:

2020年6月毕业研究生的毕业证书、学位证书已制作完毕,从6月24日下午起可开始领取,现将有关领取事项通知如下:

一、硕士毕业证、学位证和博士毕业证发放

1各学院自2020年6月24日下午起指派专人至研究生院西307室统一领取后发放给毕业生。

2领取后发放条件:研究生已按要求办好离校手续,具体详见《关于做好夏季毕业研究生离校手续办理工作的通知》

二、博士学位证发放

根据有关规定,博士学位证须公示三个月后才能领取,因此本次暂不发放,可先领取复印件,待公示期满后另行通知领取原件。

研究生院

2020年6月24日

摘自研究生院

HR

上海交通大学是我国985/211工程大学,世界一流大学与世界一流学科建设双一流A类高校,全国排名top5。985大学的文凭能让你在工作招聘时脱颖而出,如果你本科成绩好,可能还没毕业就被名企签走。985大学毕业生的薪资远高于普通大学。上海交通大学有很多校友,他们会成为你创业道路上用处很大的人脉资源。

到后来他发现只要不聊得太深,其实也没有什么问题,起初女生的闺蜜团是持反对意见,觉得两个人差距太大,所以小伙也特别的拼。各种请吃饭努力表现自己什么的,接着神奇的剧情就发生了,闺蜜团的态度逐渐地转变,认为学历也没有那么重要,只要能够对女生好,有上进心就可以了。那闺蜜团搞定之后,最后的终极难题就是搞定女方的父母。

交大博士晒毕业照男女比例扎心究竟是怎么一回事,跟随我一起看看吧。

上海给清华北大本科生落户“开绿灯”,落户看出身?一考定终身!

各地抢人才大战还在上演,上海也开始筛尖子生了,积分落户政策引发了众网友的热议,“一考定终身”被重新提及,关于此事你怎么看?

近日上海颁布了《2018年非上海生源应届普通高校毕业生进沪就业申请本市户籍评分办法》。

在落户上海的诸多条件中,其中有一条是这样写的:

以北京大学、清华大学为试点,探索建立对本科阶段为国内高水平大学的应届毕业生,符合基本申报条件即可直接落户的绿色通道政策。

其中明确了清北本科毕业生或可直接落户上海,也就是说硕士、博士毕业于清华北大的还需要积分达标才能落户,这一消息引发了很多网友对“一考定终身”说法的重新讨论。

01

社会现实:名校标签

清北毕业生在上海可以走绿色通道直接落户。可以想象,上海这个绿色高校名单也会被逐步扩大,但一定会限定在极少数高校。都是大学生了,社会各界就会用名校标签去衡量了,虽不正确,但却是一个现实。社会,包括绝对的政府部门对名校的肯定、认可,必然推动学生及家长对名校的追逐,也必然会推动教育的各种功利化追逐,如应试教育…这岂是教育部门一家所能解决的? ——中国教育在线总编辑 陈志文

02

出身歧视:本科是王道

水涨船高,现在都是大学生就看出身了,即你是哪所大学的。西安没有资本,中专文凭就要,上海有资本,名校的才要,不仅是清北,而且是清北本科。这不奇怪,清华2017年本科招生3700人,研究生招生7000多人,北大也如此,如果再加上北医,北大一年招收研究生数就已经上万,所以落户限制是“清北本科生”。名校本科生与研究生含金量的确不同,哈佛本科申请录取比大约是5%,硕士就可以高达50%,乃至60%,这也是很多人只能标榜自己哈佛硕士的根本原因。最关键的是,我们一直批判就业歧视,批判“看出身”的做法,上海政府公开搞出身歧视,又当何论!——中国教育在线总编辑 陈志文

03

本土高校:复旦、交大很委屈

有网友抱怨这是对复旦、同济、交大本土高校学生的歧视,但事实真的是这样吗?

虽然在《办法》中没有说复旦和交大的本科毕业生可以直接落户上海,但我按照积分要求算了一算:

复旦和交大都属于第一类高校及研究生培养单位,这一项计15分。学历为本科计21分;研究生与博士累积分数更高。最高学历在上海高校就读,可另加2分在沪学习分。

这3项固定分加起来已经达到38分,新规定72分即可落户上海,那就是学生只需再挣34分就能达标,这并不是什么困难的要求,只要你足够优秀,落户上海不是梦。

04

人才大战:地域发展不均

有网友指出,人才引进的政策,对欠发达地区不公平,加剧了地区之间的差距。

05

实力扎心:落户不等于有房

06

利好政策:知识改变命运

还有不少网友表示:世界上没有绝对的公平,与其抱怨,不如努力成为不公平中被偏向的一方。如果早点知道这个政策,自己一定好好读书。

以下为《2018年非上海生源应届普通高校毕业生进沪就业申请本市户籍评分办法》的全部内容:

女博士钟情中专小伙,为何无人看好

这件事要从一个新闻说起,说有一位中专学历的男生爱上了一位西安交大的医学女博士,两个人在饭局上认识,起初男生也挺自卑的,觉得自己的学历谈不上对方,所以跟女方聊天的时候都没有敢往专业的方向去聊。到后来他发现只要不聊得太深,其实也没有什么问题,起初女生的闺蜜团是持反对意见,觉得两个人差距太大,所以小伙也特别的拼。各种请吃饭努力表现自己什么的,接着神奇的剧情就发生了,闺蜜团的态度逐渐地转变,认为学历也没有那么重要,只要能够对女生好,有上进心就可以了。那闺蜜团搞定之后,最后的终极难题就是搞定女方的父母。在初次见面的时候,女方的父母态度也很微妙,说男方勇气可嘉,这摆明了就是不太同意嘛,而且父母在选女婿这件事情上还是比闺蜜要严苛一些的。

于是就有了这次新闻,男方求助媒体,希望能给女方以及女方的父母安排一次短途的旅行,然后,好好表现一下自己,在旅行当中,男生确实也是拼命的在表现了,基本就差把“我对她好”四个字写在脸上。看到女儿那么感动,父母态度还是软下来了,表示只要女儿喜欢就行,基本上也算是半推半就地同意了。

其实这是一个挺简单的故事,但是其中的信息量还是蛮大的。起初,不论是闺蜜还是父母都是不满意男生的学历的,都认为这是一个很大的缺点,但为什么对方一顿表现之后,又同时都选择性地忽略了学历的问题,一个实打实的缺点,就这么消失了,也许这一切听上去都很合理,但你不觉得这当中有一丝丝不合理吗?就包括很多人在没有交往的时候,标准一大堆,一旦交往上,好像那些标准都通通不重要了。你扪心自问一下自己,是不是也是这样的?

学历不是问题,距离不是问题,当然我们谈学历的时候,必须先把其他比如财富、外貌、家庭,甚至是运气等等这些无关变量先排除,不然的话事情会变得非常复杂,也没什么讨论的意义。我们说学历不同,三观不同,就会聊不来,但你有没有想过,为什么三观不同就会聊不来呢?要解释这个问题,就必须先解释另外一个问题,我们为什么要上学接受教育?原因有很多,我认为,其中一个最重要的就是通过学校教会我们认识世界,理解世界的方式,简单地说就是认知的形成,而认知形成的过程就是对外界的信息进行选择性的输入,并且系统化处理的过程。比如,我认为你会不会开根号,其实一点都不重要,大多数人生活中从来就没有开过根号,而且不出意外一辈子也可能用不到,你根号开得再快也不能帮你,为什么要浪费时间去学一个没有用的那?

关键就在这里,它其实是有用的,认知能力从哪里来,很大一部分就是从学习中来,学得越多,认知能力越强,它会潜移默化的增强我们的认知能力,大脑就是这样被开发的,认知能力不同呢?会影响我们看待事物的角度,就比如在《**的本性》这本书里面,作者说有一个导演拍了一个十分钟的短片,拍城市风光的高楼。灯红酒绿的酒吧,然后这个导演把影片带到非洲给那些土著人看,这些人还在极度蛮荒的状态下钻木取火,身上皮草席那种。导演本以为当他们看到影片的时候会被现代文明所震惊,结果让他没有想到的是,大家看完了影片之后就在那讨论一件事情,就是这部影片里面有一只鸡。问题就在这里,导演自己都不记得他的影片里面拍到过一只鸡,然后他回去一帧一帧的拉片,终于在一个角落里找到了这只一闪而过的鸡,所以近十分钟的影片的他们只认识那只鸡,其他的一切对于他们来说都是背景墙,那反过来想,如何才能让一个土著人看懂这些城市风光的?其实就是学习和教育,我们想一下,如果现在是你和一个土著坐在那看同一部**,你贪恋城市风光,他爱上鸡,你心念,霓虹闪烁,他爱上鸡,你歌颂人类文明,他爱上鸡。这个例子说明什么?说明我们以为我们看到的决定我们知道,其实我们往往相反,我们知道的会决定我们看到的,土著没错,你也没错,但是认知上的差异就摆在这里。

当然,这只是一个极端案例,大家要理解,实际情况下肯定没有那么夸张。很多地方还是能一致的。比如两个人都觉得一个画面很漂亮,风景很美,一个说落霞与孤鹜齐飞,另一个说我C真美,你看这是一致,但有没有完全一致,当然我没有任何鄙视的意思,虽然这种微小的不一致,不会影响两个人基本生活,但问题就在这儿,你一定不想,只找一个和你过基本生活的人。我们每天要接收大量的信息,日复一日,这些信息被我们认知加工之后,最后就会形成我们的三观,所以学历的背后是什么?很大程度上就是认知能力。所以这就能解释,为什么学历不同,三观会不同。我们都是先接收信息,然后通过认知来加工,最后形成观念。如果在认知这方面上差距太大,那么原理上观念也一定会相差很大。这不是两个人刚在一起的时候就看得出来的,所以,其实我们现在就可以得出一个结论,如果你想在没有接触的情况下,找一个长期看三观相似的人,我觉得看学历不失为一个简单粗暴但有效的方法。当然,除了三观以外,学历差距必然会带来的另外一个问题是,收入的起点也会不同,这个应该不用多说了。

其实我本身也不太喜欢强调等级观念太强的东西,但是就像我上面说的。如果把无关变量都排除的话,事实就是如此。学历确实会带来一些差别,甚至是差距,如果那我们把无关变量都加进来那,事情又会变得怎么样?比如说,杨超越只念过初中,但是以她目前的状况,我想,她想要嫁个博士肯定是没什么问题的。所以财富、名望、背景、外貌这些都是变量,也都没有问题,只是这些变量中有一个。我觉得是个问题,就是“对一个人好”。

我们开头说到的这位中专男生也是一样的,不管多晚都要接女生回家,还带着女方一家人去旅游。他租了个院子过夜,只有两间房,然后把房间让给女生和父母,自己去楼下的茶室住,结果被蚊子叮得满身包。早上天还没亮,女方家还没起,男生就给他们买早餐等等。你说这是喜欢也好,爱情也好。作为女生,我觉得你都有理由去感动,甚至期待自己也遇到一个这样的男生。但这就是我认为整件事情背后那一丝丝不合理的地方,这是用对一个人好的方式去弥补学历上的差距。学历是什么?是一种相对稳定的属性,像是家庭经历等等,这些都是稳定的属性。要说你学历高,我家是好,大家凑一凑,我觉得没毛病,但是对一个人好是一种行为,而行为是不稳定的,一个人今天对你嘘寒问暖,明天可能就告诉你,我对你没感觉了,我相信女生对此会有更深刻的理解。

所以用行为去弥补属性,这件事才是真正的不合理的地方。而且我们甚至可以得出一个扎心的思考,既然对一个人好,是一个不那么稳定的行为。那我们将心比心,比如说我们对不同的人的态度可能也不一样,那么一个人对你好,究竟是因为他好还是因为你好?我从来都不否认在行为上的价值,我也没有说在行为上的付出就是错的。我只是想说,属性和属性上的价值交换才是比较稳妥的,而行为上的付出可以用行为去回报,当然,这里所说的这一切都是基于长期关系来考虑,大概就是这样。

最后我们还可以得出一个启示,如果我们想要去找那些在属性上比较优秀的人,无论男女,我们也应该去努力提升我们自己的属性,不是家庭,背景这些已经改变不了的,我们应该去专注那些我们还可以改变的地方,比如说学历,身份,社会地位,甚至可以包括外貌等等,而在这些里面,学历可能是比较公平的一个了。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jiehun/122452.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6-17
下一篇2023-06-17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