蒲巴甲求婚成功,如何评价蒲巴甲

蒲巴甲求婚成功,如何评价蒲巴甲,第1张

2月1日,蒲巴甲发微博晒出自己求婚的照片,只见蒲巴甲面对美女女友,面露笑意为女友戴上求婚戒指,小两口还没结婚便是甜蜜到不行,不少粉丝在得知蒲巴甲求婚成功之后,都发文表示祝福他们两人。

当然也有不少网友在看到蒲巴甲求婚成功之后,也有对蒲巴甲不太熟悉的网友,虽然你对蒲巴甲不熟悉,但对于他演的想戏一定有所耳闻,当时蒲巴甲和几位香港演员主演古装神话剧《天师钟馗》就曾受到不少网友的关注。

蒲巴甲,1985年7月8日出生于四川省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金川县,中国内地演员、歌手。2006年8月,通过参加东方卫视《加油好男儿》获冠军而出道  。同年参演**《喜马拉雅王子》  。2008年12月,发行个人首支单曲《爱就是这样简单》。2013年,参演电视剧《土地公土地婆》  ;12月份,凭借首次执导的微**《信之旅》在第三届北京国际微**节上斩获新锐导演奖  。

 蒲巴甲拥有俊朗的外形,如水的眼眸,举手投足间都散发着一种王者的霸气,在选秀的芸芸众生中,蒲巴甲就如同一块璞玉,稍经打磨,一下就光芒耀眼。在**《喜马拉雅王子》中他扮演的就是一位王子,并获得摩洛哥国际**节最佳男主角,演技可见一斑。蒲巴甲,可谓贵族气十足,拥有阳光帅气的外表和儒雅气质。蒲巴甲本身为人很低调,谦逊,经历了选秀成功后,又沉淀自己,走进校园,翰墨飘香的校园,让蒲巴甲身上多了一份儒雅的气质

↑点击上方三联生活周刊加星标!

摩洛哥人以“不让拍照”闻名于世。人也好,城市也罢,都不是一概而论的。也许需要时间和深入的经历,才能看到事物本来的样子,也才能打破固有的标签。

对摩洛哥的最早印象,来自大学时代的英文教材——乔治·奥威尔的散文《马拉喀什》。这篇写于1939年的散文,就像一组画面感极强的黑白照片:

餐桌上嗡嗡而起追逐送葬队伍的成群苍蝇;身着黑色长袍,头戴黑色便帽、在阴暗无光的摊篷里干活的犹太人;从一个摊篷后面爬出来、伸手在空中乱摸讨要香烟的盲人;隐身在一捆巨大的柴草下面蹒跚而过的矮小萎缩的老妇、看不见人的干巴巴的土壤、仙人掌、棕榈树和远方的山岭。

乔治·奥威尔时代作为法国殖民地的摩洛哥早已独立,已然今非昔比。然而摩洛哥这个非洲门户,给外部世界初来乍到者所带来的震撼和迷惑,似乎百年未变。

卡萨布兰卡的哈桑二世清真寺

摩洛哥因“低成本,千变万化强烈撞击的异国情调”而被《孤独星球》(Lonely Planet)评为2017年最有价值旅行地之一,同时摩洛哥也是游客差评最多的国家之一。

马拉喀什是摩洛哥四大皇城之一,著名的 旅游 胜地。马拉喀什老城嘈杂拥挤,是个地地道道的鱼龙混杂之地。

德吉玛广场人称“不眠广场”。黄昏时分,太阳把大清真寺的影子长长地投射在广场上,人流开始从四面八方涌过来。在哔哔叭叭的喇叭声中,眼镜蛇随着音乐起舞。远远听到喝彩,原来是一大群当地人在围观斗鸡。载着游客的复古马车冲过来了,在人群中穿梭的耍蛇人正准备把蛇扔在你的脖子上。穿着奇异华服的人走上来拦住你推销手工艺品,给你算命。摩式美味水煮蜗牛的摊主潇洒的推销动作吸引了我,决定尝一小杯,但吃了第一个就放弃了!

置身这个喧闹得像一锅滚开水一样的地方,绝对让人兴奋不已。不过,这时要小心你手里的照相机了!哪怕你的镜头在十米开外的地方对准这些街头卖艺人,马上就会有埋伏在一边的同伙上来抓住你,说“Hi,money”。广场上一路逛下来,耳边不绝要钱的声音,甚至连售卖的阿拉伯小神灯和摩洛哥精油也有肖像权,拍了就要付钱。

要的也不多,在小小的诉求得到满足后,比如给耍蛇人20迪拉姆约合14元人民币后,他马上换上了一幅友好配合的面孔,在随便拍摄之外,还会帮助你和眼镜王蛇合影。

在摩洛哥“扫街”拍人文,是所有来摩洛哥 旅游 的人都会遇到的难题。市场里热烈奇异的风景、老城中美妙的光影下身穿长袍踯躅而行的摩洛哥人,构成了绝美的画面。 但这里的人对被拍照有一种强烈的反感甚至惧怕。尤其是老人和妇女,对镜头表现出的厌恶程度是世界其他地区罕见的:捂脸、扭头、竖起食指、转身钻进门洞……

关于摩洛哥人拒绝拍照的原因,有很多说法。有对相机的恐惧,还有很久以前一名西方游客拍下的照片引发柏柏尔人家庭离婚风波的传说。

对于这点我是有思想准备的。无论出于何种原因,都不应该简单地把这些表现归咎于“摩洛哥人不友好”。 如果你的拍摄行为使人感觉被冒犯,那这样的照片也就失去了人文记录的意义。

经历了最初的困扰之后,我总是举起相机,微笑示意询问“可否拍”,如果对方摆手,则立即作罢,客随主便。街上抓拍,看到对方露出不悦的神态,也会马上停止拍摄,这样对方也不会再表现出什么敌意。

真诚的态度往往能得到正向的回报,友善一定会互相感染。 那天在马拉喀什的傍晚,就在我连连遭到拒绝、连看风景的心情都变得糟糕时,一个正在做活的裁缝,可能是看到了我端着相机又不敢拍的窘境,主动用英语柔声说“OK,没关系的”,然后对着我的镜头微笑。瞬时让我感动得一塌糊涂!

在舍夫沙万,我们走进了这个织布人的作坊,看到我们的相机,他没有丝毫的敌意,让我们捕捉到了他劳动时最美的姿态。

摩洛哥人对外来人其实是淳朴吸纳包容的。小巷迎面走来,擦身而过时会交换一个温和的微笑——只要你不抬起手中的相机。

孩童总是天真烂漫,看到拿着相机的游客,竟做起了猫捉老鼠的 游戏 。年轻姑娘反而非常开化大方,很高兴地冲着镜头展示她们的美丽。

在首都拉巴特,三个装扮 时尚 的穆斯林女孩在欣赏大西洋惊涛拍案的景色,陶醉在自拍互拍中,毫不在意我的相机。就在我拍完转身走开时,她们竟追上来,指着其中一个年龄最小的女孩,怯怯地问“她想知道能不能和你一起照个像”!多么可爱的让人暖心的女孩!

举起你的相机,永远带着善意。

伊夫·圣·洛朗的私家花园马约尔花园(Jardin Majorelle)为美术 时尚 圈创造出一个崭新的颜色——马约尔蓝。能在花园中发现YSL和他的同性恋伴侣的纪念碑,让我很是惊讶。由此看出摩洛哥的伊斯兰文化还是相当的包容和世俗化的。

马拉喀什老城巷子狭窄昏暗,摩托车不停地轰鸣着来回驶过,废气和尘土肆无忌惮地翻滚弥漫着,被人一口口地吸入肺中。据说摩洛哥没有对燃油排放的要求,机动车尾气想怎么排就怎么排。

乔治·奥威尔说他“踏上摩洛哥国土还不到五分钟就已注意到驴子的负荷过重”,在马拉喀什的窄巷子里,想起这句话,不由发笑。

摩洛哥北部的菲斯,是摩洛哥四大皇城中最古老的一座,北非第一个伊斯兰城市,是摩洛哥一千多年来宗教、文化与艺术中心。城中花木繁盛,富有伊斯兰精湛建筑艺术的古城堡和宫殿比比皆是。

摩洛哥城市里的老城叫做“麦地那”,菲斯的麦地那比马拉喀什更为古老,错综复杂、崎岖蜿蜒的9000多条巷子是个让地图沦为废纸、让GPS导航彻底死机的地方。于是当地的专业带路者这个行业应运而生。

满眼皆是传统手工业作坊,街上挤满了售卖铜盘、地毯、皮具的小店,铜匠在当街叮叮铛铛地槌打着。

北非炽烈的阳光在狭窄的街道上投下一道道生动无比的影子。

在菲斯嘈杂混乱的老城小巷中,偶遇一座门扉半开的清净场所,这就是阿布伊南古兰经学院。

四周高大的建筑围成一体,一角有个高大的光塔,中间是一个面积不小的天井,天井中央有一个供信徒朝拜前小净的水池。从地面到房顶,整个建筑物的四周镶嵌着华丽的瓷片、石膏板和雪松木雕,细腻精致,经过660多年的岁月依然风采卓然。

菲斯老城的魅力在于它不仅仅只有游客,也是当地人生活的场所。在老城随处可见的茶馆餐馆、肉店、蔬菜水果店、布店、服装摊前,当地人在讨价还价地挑选着生活用品。刚走出弥漫着药草和香料味道的巷子,前面就是奶香扑面的摩式甜品店。

我为这番迷人风情深深陶醉。兴奋之余,猛然发现,菲斯人似乎不像传说中的那样对被拍照反感抗拒,在老城中游走的一天,我几乎没有遇到拒绝拍照的摩洛哥人。也许,是带路人穆罕穆德的功劳。他好像认识这里的每一个人,会和老人打招呼,会跟摊贩聊几句。

漫步菲斯老城,鼻子里是薄荷茶的清香混合着鞣皮的恶臭,身后传来毛驴的铁掌沓沓。时光在这里仿佛凝结停滞了。老城里的一切一切,还都是800年前的模样。自踏上摩洛哥土地后,菲斯终于让我第一次感到游弋在异国文化中的畅快和自由,心一下子轻松了,这一刻我和同伴不由自主地发出“我爱菲斯”的呐喊。

实在是认同下面这段描写菲斯的文字,《西班牙旅行笔记》中说“摩洛哥的菲斯,是令所有的旅人欣喜的地方,因为整个城市是一个活着的天方夜谭,要是有一张载着阿拉伯人的飞毯突然飘起来,你也不会感到奇怪,人们还维持着那神话里的生活。”

被世界各国游人青睐的舍夫沙万,完完全全满足了我对它的想象:蓝色——严格说应该是青蓝色小镇,墙上挂着鲜花,并不那么干净的白色石阶上睡着一只小猫。

经过了马拉喀什和菲斯,在舍夫沙万绝对不会迷路。蓝色、紫色、青色、橙色,乍看杂乱无章,其实每一条石板路都引你到一扇神秘的门前。

也许这个世界过于纷繁复杂,人们才发现了重复单一也会打动人心。

僻静小巷子里的商贩是朴实的,只是轻声推销,没有巧舌如簧下的漫天要价。

一日五次,清真寺的宣礼塔传来召唤,“无上真主阿拉……”的吟唱声在全城此起彼伏地响起,虔诚的穆斯林从四面八方蜂拥而至。虽不能进入,在门外也能感受到信徒虔诚和安宁的内心。

摩洛哥人彼此之间是非常和睦的。由于深受欧洲文化影响,摩洛哥人见面习惯行吻脸礼。两人站在街上攀谈中,一直紧握着对方的手,看着对方的眼睛。

摩洛哥市场里做生意的,饭馆服务员、裁缝、厨子,清一色全是男人。

摩洛哥属伊斯兰教中的逊尼派。女孩小学毕业后就回家了,嫁人、伺候丈夫孩子就是她的事业。只有在卡萨布兰卡的现代化商场里,难得地见到了女性售货员。

在柏柏尔人的最美古村落阿伊特本哈杜村(Ait Ben Haddou),为了拍到一张理想光影,我给了坐在门洞里的女人20迪拉姆。跟一个叫哈桑的画家聊天,我告诉哈桑,我认同他的赚钱办法。哈桑说“我们都很穷”,语调中满是辛酸和无奈。

在摩洛哥,没有特殊技能的工人每个月只有一到两千迪拉姆的工资,于是很多人开始打游客的主意。

警察属于高收入,每月可以赚到六千迪拉姆。我们的司机也叫默罕默德,车技娴熟,驾驶稳健。一路上都平安无事,最后在拉巴特终于被警察挡住。警察走过来要“咖啡钱”或者“喝茶钱”,都被默罕默德理直气壮地回绝了。

当年的乔治·奥威尔传记记载了一段有趣的文字。1938年9月奥威尔和妻子到达马拉喀什,在给朋友的信中描述摩洛哥时用了“乏味透顶”,说靠近大城镇的人“完全被针对游客的骗局再加上贫穷所败坏”。看来,当年欧洲游客在摩洛哥也感染了严重的文化不适应症。

我想,每个来摩洛哥旅行的人都会有一两段失望的经历。从马拉喀什开始行程,于是我们把那里遇到的事情归结为摩洛哥人的国民特性;但随着旅行的深入,慢慢给菲斯和舍夫沙万贴上了赞许的标签,直到我离开摩洛哥时,在卡萨布兰卡机场发现我在菲斯被带路人领着买了一个相当于免税店十倍价格的陶盘!

任何事情,都不是非黑即白的。人也好,城市也罢,都不是一概而论的。也许需要时间和深入的经历,才能打破固有的标签,看到事物本来的样子,也才能走出乔治·奥威尔式的文化困境。

(本文所有由作者于2019年2月拍摄于摩洛哥)

大家都在看

⊙文章版权归《三联生活周刊》所有, 欢迎转发到朋友圈 ,转载请联系后台

点击阅读原文,今日 生活市集 ,发现更多好物。

戴花南太平洋岛屿的一些土著民族,女子求偶别具一格。如果一味少女把一朵鲜花戴在左耳上,那就表示“爱我吧!我待聘闺中”。鲜花戴在右耳上,那就表示“对不起,我已经有主了”。

2

/10

服饰印度和巴基斯坦妇女身上都披“纱丽”,所不同的是,若纱丽只披卷到腰部,则说明她仍未结婚,欢迎小伙子前来求爱:若纱丽从头披到脚,则说明她已经出嫁。在希腊马其顿地区的姑娘,总是以身上穿的衣服德尔颜色来表示求偶。穿着绿瘦花边紧身上衣的少女,可以来求爱:而穿白色花边上衣的女子已是新娘:穿淡紫色花边上衣的女子则是寡妇,需要求偶。在英国约克市的女子到了成熟年纪,便穿上不同颜色的紧身衣。绿色表示“来吧,通行无阻”:**表示“肯,成功的机会占一半”:而红色却是“停止,不要碰我”。

3

/10

头饰非洲摩洛哥白波尔部落每年都有新娘庙会,待嫁女子均坐在庙会最热闹的地方,请男子挑选,她们的婚否区别是,未婚姑娘的头上装饰是圆的,已婚、丧婚和离异的妇女头上的装饰是尖的。

4

/10

头巾居住在法国马提尼克岛上的妇女喜欢披戴头巾。头顶上的头巾竖起一个角,说明这位女子还没有结婚,正等待别人向她伸出爱的双手:如果头巾缠成不同角度的4个角,说明“我已经出嫁了,但在舞场上可以邀请我跳舞”。

5

/10

罗扇西班牙少女喜欢罗扇传情。妙龄少女要是遇到了她的意中人,就会慢慢舒展其手中的罗扇,羞羞答答地把脸的下部分遮起来,这就是向对方表示:我爱你,你喜欢我嘛?要是少女手持罗扇不停的翻来覆去,对方就该知趣了,这意味着:你太讨厌,别纠缠我。要是姑娘把罗扇滞到桌面上,那就等于绝交:我不爱你,我爱别人。

6

/10

图案也门南部哈达拉毛组的妇女论混否戴着黑色面纱,仅露双眼。求婚的男子只有通过她们无来加以区别。已婚的妇女均用指甲花椰子汁在手或脚上面绘各种图案,以作装饰。而待嫁的姑娘无此图案。

7

/10

遮羞物非洲苏丹的罗图佳族人都是赤身裸体的,未婚的姑娘只在下身挂一二十根表示封闭的小铁链遮羞,这铁链是神圣不可侵犯的。如果姑娘已订婚出嫁,就把铁链去掉换上山羊皮遮羞。所以未婚男子只要一看对方的遮羞物,就能确定是否向她求婚。

8

/10

护腿非洲扎伊尔西北部温大地区的妇女在腿部套着一副约5公斤的同护腿,终身不娶下。但妇女一旦死了丈夫需改嫁,那这铜护腿就会被去掉。

9

/10

戴帽巴西那间四地区,女人把帽子戴的偏左一些,表示她已经出嫁,谢绝前来求婚的人们:而偏左,则表示尚未婚配,希望小伙子前来求婚。

10

/10

戒指欧洲一些国家的少女把戒指当做婚恋的标志。如果手上没有戒指,那就是说,“请注意,我还没有订婚”:如果手上戴了戒指,那就表示“我已经有了未婚夫,如果你想求爱,最好免开尊口”。

淘宝热卖

根据文章内容为您推荐

广告

正版 婚姻家事纠纷解决之道 雍雪林 陈笔魁 李军 婚姻家事纠纷解决方法 非婚同居离婚债务 206个典型案例 法律社 9787519720629

¥40 元

查看

注意事项

每个国家每个家族的求婚方式都是不同的,求婚策划需要根据以上民族习俗来定。

内容仅供参考并受版权保护

举报/反馈

导读:“你愿意嫁给我吗?”——它应该是人生最重要的问题之一,选择一个恰当的地方可能让美好记忆更加弥足珍贵。精品酒店旅游网站Mr&Mrs Smith选出了全世界最棒的十家适合求婚的酒店,每一处都

“你愿意嫁给我吗?”——它应该是人生最重要的问题之一,选择一个恰当的地方可能让美好记忆更加弥足珍贵。精品酒店旅游网站Mr&Mrs Smith选出了全世界最棒的十家适合求婚的酒店,每一处都美不胜收,感觉各异。

1、意大利威尼斯的PALAZZO BARBARIGO酒店

这家本身就是威尼斯旅游景点之一的精品酒店拥有18个房间,豪华的装饰洋溢着现代气息。客房内的小吧台可圈可点,定一个普通套房,欣赏美丽绝伦的大运河美景,然后拉伴侣去酒店附近的水上“刚朵拉”平底船共度美好时光。

2、摩洛哥马拉喀什的NOIR D’IVOIRE

NOIR D’IVOIRE酒店赏心悦目之处在于细节:宽大的牀与巨大的浴室;冬季有真正的炉火;每晚都有新鲜的橘子;美味可口的干果。如果两人感情八字已有一撇,还想进一步发展的话,那就定个“皇家套间”,那里有只属于你们两个人的露天阳台和冷水浴池。

3、伯利兹卡潘多岛度假酒店Cayo Espanto

这家度假酒店距离伯利兹海岸三英里,四周都是棕榈树。做为私人、专属性小岛度假村,它却给人一种悠闲、谦逊的感觉。

4、澳大利亚大堡礁威尔森岛WILSON ISLAND

威尔森岛为大堡礁的一个单独的热带小岛,其上仅设有六个沿海的豪华帐篷。这里可说是全世界最最浪漫的宿营地。你可以从帐篷内舒适的牀上直接远望碧蓝的大海,或与爱侣在点缀着珊瑚的海滩上漫步,亦或在可以容纳两个人的吊牀上度过闲散的时间。如果想要求婚,那选择“Isolation”吧,它是六间海边帐篷中最为悠静和私密的一间。

5、新西兰奥克兰OLLIES酒店

美味的食物和天籁般音乐形成了OLLIES酒店优雅又闲适的风格,为爱侣们营造了浓浓的爱情培养氛围。钢琴、歌剧、美食与spa相融合,让人仿佛置身童话世界。

6、美国纽约CROSBY STREET酒店

Cro y Street酒店有一种英式的优雅氛围,你可以定酒店11层与10层的普通套间。在这个高度通过房间的大窗向外望去,曼哈顿南部最美丽的风景尽收眼底。

7、澳大利亚布诺萨山谷“THE LOUISE”

酒店在美食方面首屈一指,这里处处都折射着酒店对客人情绪和对美食美酒热情的重视。酒店亦非常重视私人空间。

8、南非“LA RESIDENCE”

LA RESIDENCE的波斯毯、充满异域风情的古董与艺术品令人眼前一亮。住在这里会给爱侣们一种居住在私人皇宫的错觉。

9、不丹AMANKORA

Amankora经营理念特别,并非单独一家酒店,而是由五个分布在不丹全景的高档旅舍组成。AMANKORA对入住游客十分贴心,无论是10日游也好,或者是时间受限选主要景点游也好,AMANKORA都能为游客量身定做,做出适当安排和确定游玩路线。

10、柬埔寨暹粒酒店DE LA PAIX

这家疗养酒店的外观异常豪华,内部亦毫不逊色。白色作为酒店的主色调,与深色的砖瓦、色彩单一的寺庙雕刻等形成鲜明对比。酒店整体透露着一种低调的奢华。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jiehun/1231395.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7-14
下一篇2023-07-14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