陪你读经典,毛姆——《人性的枷锁》

陪你读经典,毛姆——《人性的枷锁》,第1张

1

“人屈从于感情,有如套上了枷锁;只有运用理智,人才能获得自由。”

《人性的枷锁》写于1897年,彼年毛姆二十三岁,刚取得医学学位,他的第一本小说《兰贝斯的丽莎》初涉文坛,就赢得一片赞誉,这使他坚定了要靠写作为生的决心。然而,当他把这本融入自身经历的自传体小说寄给出版社,却惨遭拒稿。毛姆随后接连试了多家出版社,均被拒之门外。最初这本书的名字叫《斯蒂芬凯里的艺术家气质》,对于描写人性成长,类似哲学性的书籍来说,这个名字无疑不够深刻。心情沮丧的毛姆将这本书稿收了起来,转而投身其他作品的创作。

之后,毛姆通过《弗雷德里克夫人》扬名立万,成了英格兰炙手可热的剧作家。名利双收的毛姆决计要为戏剧艺术奉献余生,却陷入了对往昔岁月的不尽回忆,那些记忆片断咄咄逼人,把他从紧张的剧作中剥离出来。此年毛姆三十七岁,距离创作《人性的枷锁》第一稿已过去了十四年。

十四年间,事业跌宕起伏,生活从未乏善可陈。

天性不安分的毛姆在这期间游历了多个国家,足迹遍布法国、西班牙、意大利、希腊、埃及经历了多段感情,或男或女,对同性的痴迷,异性的吸引,经历之丰富,是当年二十三岁的毛姆不可同日而语的。加之阅读广泛,对宗教与哲学不倦的探索,以及在戏剧上的摸爬滚打,使毛姆洗去了语言的铅华,凝练出了一套质朴简明的叙事风格。

这时的毛姆怀念小说创作的无拘无束,感情无比充沛,渴望将过往经历编撰成书,希望通过书写的方式摆脱回忆的枷锁。于是,毛姆暂时退出舞台,开始了这本书的二度创作。

在坚持工作两年后,这本大部头的不朽杰作终于出炉。毛姆给这本书重新想了个更贴切的名字——《灰烬中的美》,无奈这个名字刚被人用过。最终,毛姆引用了荷兰哲学家斯宾诺莎的《伦理学》第四卷的标题——“人性的枷锁”作为书名。

斯宾诺莎认为:“人屈从于感情,有如套上了枷锁;只有运用理智,人才能获得自由。”

这句话,仿佛为主人公菲利普量身定做的。

2

每个人都有缺陷,不是身体上的就是精神上的,世界好像一所病房,里面的一切既杂乱又无意义。

菲利普九岁父母双亡,被当牧师的大伯收养,一下子从温暖的母爱中被抛到了冰冷陌生的世界。大伯道貌岸然,满口仁义道德,实则自私自利,爱钱如命。

书中有这样一段描写:

牧师做完了谢恩祷告,动手把鸡蛋的尖头切下来。

“哎,”他说,把切下的部分递给菲利普,“要是你喜欢,可以把这块蛋尖吃了。”

菲利普很想自己能吃到一整个鸡蛋,既然没法那样,就只好能吃多少是多少了……

“你觉得这块蛋尖的味道怎么样,菲利普?”大伯问。

“很好,谢谢您。”

“星期天下午,你还可以吃上这样一块。”

不得不说,毛姆对于人物的描写生动到刻薄。通过这一段,立体的揭示了大伯冷酷、不尽人情的性格,他并不喜欢这个可怜的孩子,这一点小菲利普也清楚的意识到了。

路易莎伯母倒是很愿意收养这个不幸的孩子。她生性善良,不能生育,对陈腐专横的丈夫十分顺从。尽管易莎伯母真心疼爱菲利普,但她并没有养育孩子的经验,又羞于表达,她常常对这个冷静的小家伙手足无措。

有一次,大伯在午睡前要求菲利普在他睡醒后,一字不差地背诵出当天的祈祷文。这可难倒了九岁的菲利普,他看不懂,又怕背不下来受到责骂,因而偷偷爬到餐桌上哭泣,恰巧被窗外散步的伯母看到。

伯母恍然明白,这个看上去冷静的小家伙,内心极其敏感。他过得并不快乐,但出于本能又不愿意让别人看见自己的眼泪。路易落内心百感焦急,她说服丈夫,拿走了祈祷书,给菲利普换了一些图画书。从此,菲利普在书籍中找到了快乐。但 文字勾勒出来的虚幻景象,让现实显得更加惨痛。

伯母每天循规蹈矩,全身心服侍丈夫,至死也没能激发出丈夫多一点的温情。路易莎过逝,丈夫照常看报,大快朵颐地品评美味的蛋糕。他的血是冷的,路易莎四十年的付出,显然虚度光阴,毫无意义。 他们有着精神上的残疾。

而菲利普的残疾更为直观,因为左脚畸形,在寄宿学校受尽了同学们的讥笑嘲弄。受大伯影响,他相信万能的造物主可以治好他的跛脚。所以每天坚持祷告,为表虔诚,甚至在冬日赤身跪在地板上祷告。

也许耶稣太忙,没空搭理他。

他的跛脚仍是同学们取笑的焦点。至此,菲利普对宗教产生了怀疑,他觉得上帝简直是个大骗子! 曾被宗教枷锁束缚的思想开始信马由缰,自由驰骋。

3

那些裹挟着金钱、欲望、名利的枷锁,如同魔鬼,蠢蠢欲动。

由于学校生活的不愉快,中学毕业,成绩优异的菲利普不顾校长好意劝阻,毅然出走德国海德堡。他要离开这个恼人的环境,离开牧师公馆。在那里,他认识了外表潇洒、喜欢高谈阔论的海沃徳。

路遥曾在《平凡的世界》里写到:“生活中的勇士向来默默无闻,喧哗不止的永远是自视高贵的一群”

海沃德属于后者。

他貌似才智超群,实则肤浅造作。他的精炒言论根本经不起推敲,他的思想也从来没落地生根。他把纵欲好色当作浪漫的情感,把优柔寡断视为艺术家的气质,把游手好闲看作哲人的淡泊宁静。他那理想主义、不切实际的言论,对十几岁的菲利普影响颇深。

即便随着思想日渐成熟,意识到海沃德思想空洞无物。可受海沃德风流韵事的鼓动,结束德国之行,回到牧师公馆的菲利普,为了满足自己的虚荣心,有和朋友吹嘘的谈资,他竟对年纪可做自己母亲的威尔金森**发起了求爱攻势。

得手后,又将其厌弃。

随后二十岁的菲利普到伦敦会计事务所当学徒,坚持半年又对枯燥无味的账目工作产生了厌倦。又跑去巴黎学习绘画,幻想可以当一名响当当的画家。

在巴黎,菲利普结识了一群和他有着同样梦想的人。他们生活闭塞,活动范围狭窄,有些画家为了追求名声,辛辛苦苦二十年,生活穷困撂倒,仍没有成名。一起学画的范妮困于物质的枷锁,在既将饿死前选择上吊自杀,这对菲利普的冲击是巨大的。他重新审视自己的前途,他的遗产不多,假若十年他仍画不出一幅不朽杰作,他的下场不会好到哪里。

他征求画师富瓦内的意见,在得知自己永远只可能当一个平凡的画家时,名利的天秤开始摇摆,这一次他更趋向于理智。既然没办法成为瞩目的大画家,实在没必要浪费自己的青春年华。他已经二十三岁了,眼下就有富瓦内这样年至桑榆暮景,才发现自己之前的奋斗都是白费的活生生例子。他之前在海德堡的法语老师迪克罗,也是如此,迪克罗一生扑在政治运动上,到老才才现自己所作的努力,无非是给自己套上了一把枷锁而已。

这把枷锁诗人克朗肖也有,他们的生活实在遭透了。菲利普以前愁苦不幸的学校生活,使他具有极强的自我反省和分析能力。

及时止损看来是必要的。方向不对,只能离成功越来越远。

4

爱情有可能是天堂之光,也有可能是地狱之火;最持久的爱情是得不到回报的爱情

菲利普收到大伯的来信,疼爱他的路易莎伯母过逝。这使他平生第一次感到人终归难逃一死。在办完伯母的丧事,他带着一千六百英镑的财产,拖着跛足,开始了人生道路上的第三次闯荡。

“医生这个职业是唯一不受年龄限制、随时可以有机会用来谋生的职业 。”菲利普进入了伦敦圣路加医学院攻读医学,这是获得一份稳定体面工作的有效途径。不想,却陷入了情欲的旋涡。

对于不爱我们的人不能付出,一但付出,便罪孽深重 。

菲利普对样貌平平,谎话连篇,身患贫血的女招待米尔德丽德疯狂的着迷。明知道两人思想并不匹配,米尔德丽德举止矫揉造作,淡吐令人作呕。她那副傲慢不逊的样子,时常令菲利普想扇她两个耳光。可即使这样,他仍控制不住自己去思慕她,想亲吻她那两片薄而缺血的嘴唇。

唯一能解释这一愚蠢行为的就是:爱情!

他爱米尔德丽德,毫无理智,不求回报。可惜米尔德丽德并不爱他,这令菲利普痛苦不堪。他在她身上不计成本的挥霍钱财。为了不让米尔德丽德离开自己,放任她左右逢源,脚踏两只船。在她被有妇之夫米勒诱骗,搞大了肚子,仍把她奉为女神。

菲利普离开了真心爱她的诺拉,重新和米尔德丽德混在一起,帮她度过难关,幻想满足自己的情欲。想不到,米尔德丽德却和他的朋友格里菲思私奔了。

米尔德丽德和菲利普一样,都被情欲操控得失去了理智。

格里菲思玩玩的心理,米尔德丽德十分清楚,但她情愿为短暂的激情,飞蛾扑火。当菲利普再次遇到米尔德丽德时,她已经被格里菲思抛弃,伦为街边妓女。

菲利普再次出手相救。此时,他对于米尔德丽德不再抱有不可遏制的情欲,他觉得米尔德丽德的身体肮脏透了。对于她的感情仿若戒毒者的心瘾难离。

他希望和米尔德丽德来一场柏拉图式的相处。可她仍劣迹不改,虚荣懒惰,不思工作,他们之间隔着一道不可逾越的鸿沟。

米尔德丽德无法理解男人竟然不像她那样迷恋肉欲,她压根想象不到世上还可能存在同情、慷慨和仁慈。她恩将仇报,砸了菲利普的家,毁了克朗肖送给他的那条隐藏人生奥秘的波斯地毯,消失了。

菲利普不得不吞下自己酿造的苦果。

这些年,在她身上浪费了大量的金钱,他那点可怜的遗产所剩无几。为了缓解经济危机,菲利普鬼迷心窍地投资股票,结果把仅剩的财产全部赔光了。

5

菲利普的人生准则是------尽可按自己的本能行事,只是得适当注意街角处的警察。

诗人克朗肖正是奉行了这套人生准则,结果晚年凄惨而死。而现在自己所受的困境,也正是因为奉行了这一准则。

看来人的本能是靠不住的。

没钱继续学业的菲利普,找不到工作,流落街头,被好友阿特尔涅一家收留。为了生计,菲利普经阿特尔涅介绍到百货商店做引导,这使他尝到了低层生活的艰辛。体会到了 “没钱会使一个人变得猥琐、吝啬和贪婪,他会扭曲人的性格,使人用庸俗的角度看待世界。”

他懊悔在米尔德丽德身上浪费的时间和金钱。如今,他要想从困厄中逃出去,重返医学院,只能等大伯死后继承遗产。因为只要大伯活着,是不会给他这个侄子一个子的。

到头来,菲利普仍没有摆脱对大伯金钱上的依赖。

大伯死后,菲利普终于结束了勉强糊口的日子,得以继续学业。回溯两年来所遭受的不幸苦难,他蓦地想到那块蕴含人生意义的波丝地毯。豁然明白自己所经历的一切,仿佛编织在地毯上的美丽图案。 无论欢乐与痛苦,好坏与否,都应坦然接受,它会给你的人生图案增添绚丽的色彩 。

有了这一层的认识,菲利普开足马力,刻苦学习。在担任助产士期间,他更深的了解到 对于穷人,最大的人生悲剧不是生离死别,而是失业。人很少因为爱情自杀,自杀的原因大部分与金钱有关 。

6

一个人一生必须越过一大片干旱荒芜、地势险峻的旷野,才能跨入现实世界

菲利普和阿特尔涅家保持着亲密的互动,这一家人善良好客。阿特尔涅有着快乐的性格,十分健谈,他不管说什么总是离不开演说家的华丽词藻,这与他的太太务实的性格,形成鲜明对比。

阿特尔涅有九个孩子,他那套夸夸其谈的空想,迫于生活的压力,只能屈尊降贵。菲利普是个喜欢生活什物的人,自然也喜欢家庭浓厚的氛围。

不过,阿特尔涅对西班牙浪漫气息的描述,感染了菲利普,他计划着当一名随船医生,这样就可以去西班牙旅行,满足他那颗不安分的心。

然尔,再详尽的计划,也抵不过突如其来的变化。

菲利普对阿特尔涅的大女儿莎莉产生了好感。莎莉娴静寡言,有着一双蓝色坦诚的眼睛,她冷静端庄,表情永远波澜不惊。她年龄不大,却散发着母性的光辉,这些都吸引着菲利普。

菲利普知道自己并不爱她,他对莎莉怀有特殊的情感,他喜欢有她做伴。当莎莉告诉菲利普自己可能怀孕了,他内心极具挣扎。倘若结婚,他就必须选择安定的生活。那么,他的西班牙之旅就要泡汤了。

菲利普彻夜难眠,他决定放弃远行计划,向莎莉求婚,他为自己做出的牺牲感到骄傲。一想到莎莉肚子里怀着他未出世的孩子,顿时又泛起对孩子的钟爱之情。这些情绪交织,使他意志昂扬。

可当莎莉告诉菲利普只是虚惊一场时,本该高兴的他,却很失望至极。他意识到驱使他向莎莉求婚的并不是什么自我牺牲,而是源于内心对家庭的渴望。

过去他总是生活在对未来的憧憬中,而错失眼前的机遇。这一次, 他要屈从于幸福、屈从于理智 。他不想离开她,也离不开她。他牵着莎莉的手,站在阳光里。

他要跨入现实世界,在自己人生的地毯上绘制一幅完美的家庭图案!

7

《人性的枷锁》全书共五十多万字,上下两册,讲述了主人公菲利普从九岁到三十岁挣脱宗教、情感、金钱的枷锁,逐渐走向思想成熟的过程。

故事基于毛姆早年真实生活加以精心构思而成,情感与思想是毛姆忠实坦诚的记录。这本书的精髓在于思考与自省。文中因阅读和思考凝结出的观点,有一定的哲学性和智慧性,直得人深思。

例如:什么是善?什么是恶?对社会有利的行为被称为善,反之,对社会有害的被称为恶行。在我们纠结善与恶时,却从未想过,其实善恶也是被附加上去的。

还有,毛姆借书中画师富瓦内之口说出的:“金钱好比人的第六感官,少了它,就无法完全发挥其他五种感官的作用……不要为了赚到一个先令而付出超过一个先令的代价。”

这让我想到了伍尔夫那句:“倘若一个女人决意要写小说,她必须要有钱,而且还要有一间属于她自己的房间。”

同理,倘若书中一心想当画家,最后因贫穷而上吊自杀的范妮明白这个道理,我想,她一定能免于厄运。

法语老师迪克罗、画师富瓦内、诗人克朗肖他们都属于一类人,他们都曾年风华正茂,怀揣梦想,但也都免不了桑榆暮景,影响难追。

主人公菲利普之所以能够摆脱痛苦、彷徨、失望、挫折,源于他的博览群书,和敏锐的自省分析能力。

莎莉这个人物代表真善美,同时也是理智与现实的化身。菲利普最后决定和莎莉结婚,寓示他摆脱了全部枷锁,最终得到了幸福。

此书寓意深奥,篇幅冗长,读时需要一点耐心。

读完 有一个有趣的发现,毛姆之后创作的《月亮与六便士》就是取材于这本书的某一章的某一个人。

具体是谁?不能说,要你自己去找。

就像菲利普问克朗肖:“人生的意义究竟是什么?”

“答案只能由你自己去找,否则便毫无价值。”

2018年7月25日22:47 家中落笔完稿

现任英女王的丈夫菲利普亲王,能从一个除了头衔就一无所有的流亡希腊王子,成功娶到英女王,全靠他外公外婆家的运作,特别是他小舅舅蒙巴顿伯爵。不过鲜为人知的是,菲利普亲王还有一个当瑞典王后的小姨露易丝。 (菲利普亲王、他小姨露易丝、他小姨丈瑞典国王古斯塔夫阿道夫、英女王) 菲利普亲王的外婆是维多利亚女王的外孙女,嫁给了巴腾堡的路易王子,一家人在英王室讨生活。不过菲利普亲王的外公还是有本事的,是英国海军上将。 菲利普亲王的外公外婆一共生了四个小孩,老大是菲利普亲王的妈妈爱丽丝,嫁给了希腊王子安德鲁;老二是露易丝,后来成为了瑞典王后;老三是乔治,继承了在英国的侯爵爵位;老四是路易,因军功被封为蒙巴顿伯爵。 今天的故事就是说说菲利普亲王的小姨露易丝,机缘巧合下成为瑞典王后。 (露易丝) 露易丝1889年出生,并不是传统意义上的美女。年轻时还算有几分姿色,但是健康不佳,岁数越大越消瘦,大大影响了颜值。颜值不足可以靠内涵来凑,露易丝就是这个类型。她很有主见且有趣,所以还算受欢迎。 露易丝20岁时,葡萄牙国王曼努埃尔二世向她求婚。她的舅公爱德华七世很赞成这门亲事,但是露易丝不喜欢,她说自己永远不会嫁给国王或鳏夫。 爱德华七世非常不开心,但是话说到这份上了,亲戚间也不好撕破脸皮,所以露易丝安然无恙地继续在英王室生活。她拒绝这门亲事是对的,因为次年葡萄牙王室就被废了,流亡的曼努埃尔二世也来英王室讨生活。 (露易丝) 露易丝拒绝葡萄牙国王,倒不是因为她早有预见,而是她想嫁给爱情。她曾和大姐爱丽丝的小叔子,希腊王子克里斯托弗看对眼过,但是这个希腊王子排行老小,人也不长进,没法娶同样没钱的露易丝。 露易丝的婚姻就这么被耽搁了。1914年,25岁的她终于看中了一个父母都中意的对象。那一年她还和妈妈一起去沙俄探亲。沙俄末代皇后亚历山德拉·费奥多萝芙娜,是露易丝的小姨。不凑巧,在探亲期间一战爆发,露易丝和妈妈匆忙取道瑞典回英国。 在瑞典停留期间,露易丝又和妈妈去见了瑞典王储古斯塔夫·阿道夫和王储妃玛格丽特。王储妃玛格丽特,是她妈妈的表妹。露易丝做梦都不会想到,她未来的丈夫会是古斯塔夫·阿道夫。 (露易丝) 安全回到英国后,露易丝的意中人上前线了,结果很快就战死了。再次失恋的露易丝,参加红十字会去法国军事医院当护士。在那儿,露易丝再次恋爱了,她爱上了一个在法国生活的苏格兰艺术家亚历山大·斯图尔特-希尔。 艺术家随意的生活作风与王室的风范很不搭,但是露易丝还是说服了父母,并准备在一战结束后结婚。然而这次露易丝结婚的希望依然泡汤了,因为1918年,她爸爸做完背景调查后,告诉露易丝,这个艺术家极有可能是同性恋。 折腾了这么久,露易丝也29岁了,这个岁数在当时是大龄剩女了,很难找到门当户对、年龄相当的初婚男人了。心灰意冷的露易丝决定单身算了,与王室里的其他老姑娘一起搭伙过日子吧。 (露易丝) 然而命运悄然在前方,给露易丝安排了一门好亲事。1920年,38岁的瑞典王储妃玛格丽特身怀六甲,不幸染病去世。瑞典王储古斯塔夫·阿道夫,想要再娶一个妻子,帮忙分担王室职责和照看他的5个小孩。 古斯塔夫·阿道夫依然想在英王室找妻子,于是1923年,丧偶三年的他来到英国。那时露易丝34岁,她对9年前有过一面之缘的古斯塔夫·阿道夫没啥印象,而且她在20岁时就发誓不嫁给国王或鳏夫。 (露易丝和古斯塔夫阿道夫结婚) 但是令露易丝想不到的是,古斯塔夫·阿道夫竟然看上了她。这个男人是鳏夫,而且以后会是国王,怎么办?露易丝的想法已经找不到佐证了,倒是有一件趣事或能解释她的选择。 露易丝成为瑞典王后后,到英国探亲时,喜欢乔装打扮购物,且喜欢横穿马路,她害怕被车子撞倒而得不到及时救助,所以在包里放了一张打印的小纸条,上面写着「 ”我是瑞典王后。” (露易丝和古斯塔夫阿道夫) 露易丝与古斯塔夫·阿道夫只有一个死产的女儿,之后就未生育了。她的5个继子女与她一样都是维多利亚女王的曾孙辈,面子上相处地还算过得去。 1950年,68岁的古斯塔夫·阿道夫成为瑞典国王,61岁的露易丝也升级为瑞典王后。当了15年王后后,76岁的露易丝因病去世。 「 ”头条号:故事爷爷的口袋”给你的留言 ▲记得关注我!记得转发!记得评论!记得点赞! ▲让我更有动力分享英国王室的方方面面! ▲你想看英国王室的哪些内容,记得写在评论里告诉我!

腓力二世是强大的神圣罗马帝国皇帝查理五世(西班牙的卡洛斯一世)的儿子,母为葡萄牙的伊莎贝拉。在查理五世于1556年宣布退位后,腓力二世继承了哈布斯堡帝国除家族起源地奥地利和德意志之外的其余所有部分。查理五世的弟弟斐迪南一世继承了神圣罗马帝国的皇帝称号和有名无实的在德意志的最高地位,而哈布斯堡王朝的军事与经济实力来源——西班牙和尼德兰——都归于腓力二世。

腓力二世总共继承了下列领地:西班牙、尼德兰、西西里与那不勒斯、弗朗什孔泰、米兰及全部西属美洲和非洲殖民地。 菲利普二世从1554年7月25日纳普拉斯国王和英格兰及爱尔兰国王,1556年1月16日又兼任西班牙国王,1581年又兼任葡萄牙和阿拉维加国王。

腓力二世继续执行其父在西班牙执行的一切强化中央集权的制度。在他统治时期,中央政府真正开始剥夺一些历史上的王国和民族地域(阿拉贡,卡斯蒂利亚,巴伦西亚,特别是加泰罗尼亚)的独立性。腓力二世扑灭了1590年至1591年阿拉贡为保持其自治地位而发动的暴动。他并且取消一些城市的自治法规,可能是为了更有利于王室获得直接的税收。在腓力二世时代,西班牙的集权程度和官僚体系的臃肿可与东方国家媲美。

腓力二世对低地国家实行毫不妥协的铁腕统治;1567年他任命著名的将领和刽子手阿尔瓦公爵费尔南多·阿尔瓦雷斯·德·托莱多为尼德兰总督。后者严厉镇压尼德兰人民的一切反抗活动,处死了大约8000人。

腓力二世为坚定而狂热的天主教徒,他的很多政策中都能看到宗教信仰的影子。这大大影响了他在一些问题上的判断,并使政府卷入一系列宗教纷争。特别是由于腓力二世希望铲除各种异端或异教的决心,中世纪的宗教审判和迫害异端在他统治时期达到登峰造极的程度。腓力二世大力支持天主教宗教裁判所,使大批持异端邪说的人(无论是真有其事还是受到陷害)在火刑柱上化为灰烬。他的另一项政策则使1568年—1570年被强制迁徙到西班牙内地的摩尔人受到残酷迫害。从阿拉贡的斐迪南二世开始的对穆斯林和犹太人的迫害和驱逐最终使西班牙的种族构成趋于“纯化”。 腓力二世执行了积极的对外政策,似乎他有决心也有能力推动一场把整个欧洲统一到一面旗帜下的运动。在即位之初,腓力二世曾因为希望维持他对意大利领地的支配和削弱教会力量而与教皇保罗四世发生一场不小的冲突。他也继续进行其先辈为之努力的意大利战争。1557年,西班牙军队在圣康坦战役中击败了法国军队。腓力二世于1559年和法国国王亨利二世签订了对西班牙有利的卡托—康布雷西条约,从而结束了绵延半个世纪的意大利战争。

腓力二世领导了对严重威胁欧洲的奥斯曼帝国的回击。在他牵头之下,组成了反对土耳其的“神圣同盟”,同盟成员除西班牙外,还包括教皇、萨伏依、威尼斯和热那亚。1571年,腓力二世的异母弟弟(查理五世的私生子)奥地利的唐·胡安在勒班陀战役中全歼了奥斯曼帝国舰队。这次胜利因其终结了土耳其人在地中海上的扩张而永垂史册。

1580年,腓力二世派遣阿尔瓦公爵率军强行合并葡萄牙。 1554年,当时还是王储的腓力二世与英格兰女王玛丽一世结婚,但婚后腓力二世几乎不曾在英格兰住过。腓力二世与玛丽均为天主教徒,他们共同对国内的新教徒实行恐怖政策。然而在玛丽一世死后,同情新教的伊丽莎白一世登上英格兰王位。腓力二世曾向伊丽莎白求婚未果。伊丽莎白对新教的明显偏爱促使腓力二世作出入侵英国的决定,他于1588年建立了历史上赫赫有名的无敌舰队。

1588年5月,拥有130艘舰只和3万余名战士的无敌舰队在麦迪纳-西多尼亚率领下向英格兰发起远征。在著名的英吉利海峡遭遇战中,这支舰队被机动灵活的英国海军击溃了。在返航途中,又由于风暴因素而在苏格兰海域折损了很多舰只。

在无敌舰队对英国的进攻遭受巨大的挫折之后,西班牙大伤元气。尽管其强大实力还未倒塌,英格兰也不可能立刻成为与之平起平坐的国家,但从此西班牙在海上的威力就趋于衰落。

腓力二世的另一项错误决定同样源于他的宗教热情。在法国发生可怕的宗教战争之后,腓力二世马上倒向了天主教神圣联盟一边,该联盟由吉斯家族领导,致力于消灭法国的胡格诺派教徒。1591年形势最混乱的时候,西班牙的军队甚至开进了巴黎。腓力二世希望他的女儿与第四代吉斯公爵查理·德·洛林结婚,并使后者继承法国王位,但最终未能成功。1595年,腓力二世被纳瓦拉的亨利(此时已是国王亨利四世)击败。后来腓力二世终于承认了亨利四世的国王地位。 配偶

⒈葡萄牙的玛丽亚·曼努拉

⒉英格兰的玛丽一世

⒊瓦卢瓦的伊丽莎白

⒋奥地利的安娜

子女

⒈唐·卡洛斯(1545-1568),未婚,终年23岁。

⒉伊莎贝拉·克莱拉·尤金妮亚(1566-1633),原本自幼和鲁道夫二世订婚,经过多般拖延,后者在她30岁后悔婚。33岁改嫁其七弟阿尔布雷希特七世(1559-1621),享年67岁。

⒊卡特琳·米盖拉(1567-1597),18岁嫁萨伏伊公爵卡洛·埃马努埃莱一世,终年30岁。

⒋费尔南多(1571-1578),未满七岁夭折。

⒌卡洛斯·洛仑佐(1573-1575),未满2岁夭折。

⒍迭戈(1575-1582),8岁夭折。

⒎腓力三世(1578-1621),终年43岁。

⒏玛丽亚(1580-1583),3岁夭折。

历来在人们的印象里,女性在情感关系中多是被动的那一方,女性朋友们自己有时候也因为受到“男性应该主动求爱”的传统思想,出于矜持而不愿主动示爱,但在大洋彼岸的英国,却有一个历史悠久的传统节日——“妇女求爱日”,今天就让妇女节为你介绍。

妇女求爱日是英国的一个历史悠久的习俗。据说早在1288年,苏格兰就已经通过确定2月29日为“妇女权利日”的法律,当时的玛格丽特女王颁布法令,宣布在闰年的2月29日,妇女有权摆脱世俗的清规戒律,大胆地向自己犹豫不决的情人求爱。

而在这一天拒绝女性求爱的男性,则需支付1英镑,作为象征性的“赎免”,或者以绸缎衣服赠给“伤心的女方”。另外,在女人主动向男人求婚的同时,还规定要对那些无拘无束地追逐女性、又拒绝接受警告的男人实行罚款。

从十七世纪开始,“妇女求爱日”的风俗习惯广泛流传并普及整个欧洲,并一直延续至今。现在每到闰年的二月二十九,向男子求婚的女子多达数千,曾有英国某电视台的气象女播报员,当着全国观众的面向在场的摄影师求婚,最终抱得帅哥归,传为浪漫美谈。

历史上知名女性向男性求婚成功的例子并不少见。例如维多利亚女王,她于1839年的10月15号向后来成为她丈夫的阿尔伯特求婚。由于要鼓足勇气求婚,维多利亚女王人都瘦了一大圈。她在日记里面写道:如果他同意的话,那我真是会喜出望外。幸运的是,阿尔伯特回答说:他非常高兴接受求婚。

而近几十年最着名的例子,恐怕就算是着名的匈牙利影星嘉宝了。嘉宝曾经说过,她的九个丈夫,都是嘉宝自己求的婚。对此嘉宝的解释是:男人的主意要女人拿。另外,英国现任君主伊丽莎白女王,虽然是她的丈夫菲利普王子求的婚,但是由于门第关系,女王事先已经告诉了菲利普王子她会同意这门婚事。

了解更多星座百科、八字姻缘、八字事业、婚姻运势、财神灵签、情感合盘、看另一半、八字测算、姓名速配、一生运势、复合机会,您可以在底部点击在线咨询(仅供娱乐):http://wwwadxqdcom/xz/

<

它像一面镜子,折射出那个社会里人与人之间纯粹是金钱关系的本质。

一封来自美洲的书信,改变了昔日被逐出家门的“流氓”、“坏蛋”的于勒的形象,他成了全家人翘首盼归的“正直的人”、“有良心的人”了,使原本因家境拮据而无人垂青的二姐终于有了求婚者,使一个小小职员家庭竟充胖子去邻国哲尔赛岛度假,但是当菲利普夫妇发现那个衣裳褴褛的老水手竟然是弟弟于勒时,他们一下子从惊喜的企盼跌入极度的恐慌之中。生怕孩子们知道这个狼狈不堪的卖牡蛎的老人就是亲叔叔。他们如躲瘟神,避之犹恐不及。涉世未深的若瑟夫给了于勒10 个铜板的小费,也受到母亲严厉的斥责。于勒在兄嫂的眼里又成了“流氓”、成了“贼”。是什么 原因造成了菲利普夫妇前后截然不同的态度呢?是金钱!只要有钱,于勒就会受到 全家的欢迎 ,菲利普不是总重复那句永不变更的话吗?“如果于勒竟在这只船上那会叫人多么 惊喜呀!”就连人间最纯洁的爱情也会随着金钱而降临,要是没钱,哪怕是手足至亲也会被遗弃。真是六亲不认啊!当我们撕下那层罩在菲利普家庭上面的温情脉脉的面纱时,看到的分明是“金钱”那既诱人又狰狞的真面目。

19 世纪的法国,正是自由资本主义向垄断资本主义过度的时期,资本的不断积累,工业的畸形发展,使两极分化更为严重。金钱万能的黑云笼罩市井,物欲横流的毒雾弥漫城乡。

金钱成了人们日常 生活中的第一要素,它能使人痴迷、使人疯狂、使人腾达、使人堕落。对金钱的顶礼膜拜改变了亲情、友情、改变了整个社会,金钱主宰了一切。马克思、恩格斯提出当时的社会“人和人之间,除了赤裸裸的利害关系、除了冷酷无情的现金交易,就再也没有别的联系”这种现实使富有正义感的批判现实主义作家莫泊桑愤然提笔,让读者在金钱离散骨肉的惨状中去体味资本主义社会的罪恶。

我们有幸生活在处处有真情的社会主义的中国,没有感受到像于勒所遭遇过的那种炎凉世态,我们要把《我的叔叔于勒》这篇课文作为认识资本主义社会的一面镜子,时时告诫自己:千万不要让金钱吞噬了人格和灵魂。

  小说一开头先写出了这个约瑟夫·达佛朗斯家的生活状况。

  我小时候,家在哈佛尔。并不是有钱的人家,也就是刚刚够生活罢了。我父亲做着事,很晚才从办公室回来,挣的钱不多。我有两个姐姐。

  我母亲对我们的拮据生活感到非常痛苦。那时家里样样都要节省,有人请吃饭是从来不敢答应的,以免回请;买日用品也是常常买减价的,买拍卖的底货;姐姐的长袍是自己做的,买15个铜子一米的花边,常常要在价钱上计较半天。

  《我的叔叔于勒》插图2可是每星期日,我们都要衣冠整齐地到海边栈桥上去散步。

  我想,任何一个在旧中国生活过的人,读了这段描写,都会感到对这种人家很熟悉:有人请吃饭不敢去,恐怕去了以后要回请;等着铺子宣布大减价的时候去买点便宜东西;花几分钱买点零碎也要讨价还价,争论好半天;──这些琐琐碎碎的小事情,是不是使我们想到那么一些小官僚、小职员之类的人家,他们的收入不多,日子过得并不富裕,可是总还要想法摆着点所谓“上流人”的一套虚假的空架子。达佛朗司家正是这么一类人家。这种细致入微的描写,虽然只是略带幽默的几句,正像齐白石画虾、画蜻蜓、画蜜蜂似的,淡淡的几笔,稍加点染,就使这些生物栩栩如生,在纸上活动起来了。

  在读者已经熟悉了这个家庭之后,作者的笔锋一转,引进了小说的线索──于勒。

  我们不禁要问:这个于勒是谁?

  小说里的“我”回答了我们。他说:“父亲的弟弟于勒叔叔,那时是全家唯一的希望,在这以前则是全家的恐怖。”

  我们不禁又要问:这是为什么呢?

  于是小说写到于勒年轻时候怎样花了家里的钱,成了全家的恐怖,怎样跑到美洲去,怎样写信回来,说他发了财。他写给他哥哥的第二封信是这样说的:

  亲爱的菲利普:我给你写这封信,免得你担心我的健康。我身体很好。买卖也好。明天我就动身到南美去作长期旅行。也许要好几年不给你写信。如果真不给你写信,你也不必担心。我发了财就会回哈佛尔的。我希望为期不远。那时我们就可以一起快活地过日子了……

  接着,小说又是轻轻几笔,写出了这封信给家里带来的不寻常的变化。

  于是每星期日,一看见大轮船喷着黑烟从天边驶过来,父亲总是重复他那句永不变更的话:“唉!如果于勒竟在这只船上,那会叫人多么惊喜呀!”

  这封信成了我们家里的福音书,有机会就要拿出来念,见人就拿出来给他看。

  母亲也常说:“只要这个好心的于勒一回来,我们的境况就不同了。他可真算得一个有办法的人!”

  对于叔叔回国这桩十拿九稳的事,大家还拟定了上千种计划,甚至计划到要用这位叔叔的钱置一所别墅。

  我大姐那时28岁,二姐26岁。她们老找不着对象,这是全家都十分发愁的事。

  终于有一个看中二姐的人上门来了。他是公务员,没有什么钱,但是诚实可靠。我总认为这个青年之所以不再迟疑而下决心来求婚,是因为有一天晚上我们给他看了于勒叔叔的信。

  只是这样几个小镜头就使我们清晰地看到了菲利普夫妇那些人的内心世界,那里边装着的唯一的生活动力就是“钱”。正是这个隐秘,使他们的眼睛充满了贪婪,使他们的周身,他们的一言一动、一颦一笑,都现出一副拜金的可怜相。

  于勒到底回来了没有?

  这一次,小说没有很快地回答。但是,并不使我们觉得故意在拖延回答,因为顺着菲利普家二**结婚的情节,很自然地引出了婚后的哲西岛旅行,菲利普全家很自然地上了船,很自然地要在船上吃点零食,于是菲利普带着女儿、女婿走到那个卖牡蛎的人的跟前。就这样,在我们不知不觉之中,故事走向了高潮:

  我父亲突然好像不安起来,他向旁边走了几步,瞪着眼看了看挤在卖牡蛎的身边的女儿女婿,就赶紧向我们走来。他的脸色十分苍白,两只眼也跟寻常不一样。他低声对我母亲说:

  “真奇怪!这个卖牡蛎的怎么这样像于勒!”

  母亲有点莫名其妙,就问:

  “哪个于勒?”

  父亲说:“就……就是我的弟弟呀。……如果我不知道他现在是在美洲,有很好的地位,我真会以为就是他哩!”

  我母亲也怕起来了,吞吞吐吐地说:

  “你疯了!既然你知道不是他,为什么这样胡说八道?”

  真的这就是于勒吗?我们一定也为这突然的发现感到诧异,急于要知道个究竟。

  小说合情合理地顿挫了一下。它没有立刻解开这个谜,而是让这位受了惊的菲利普先生去找船长探问底细。等到从船长的口里证实了这就是于勒,证实了于勒重又潦倒沦落为穷光蛋之后,最紧张的一幕出现了。

  “啊!啊!原来如此……如此……我早就看出来了,谢谢您,船长!”

  他回到我母亲身旁,是那么神色张皇。母亲赶紧对他说:

  “你先坐下吧!别叫他们看出来。”

  父亲坐在长凳上,结结巴巴地说:

  “是他,真是他!”然后他就问:“咱们怎么办呢?”

  随着菲利普夫妇惶惧紧张心情的急剧增长,我们的视线也越来越深地探入了这两个人物的灵魂深处。是希望,还是幻灭;是福音,还是恐怖;是兄弟,还是路人──这一切,决定于一样东西:钱!

  小说没有突兀地在这里打住,而是慢慢地入情入理地来结束这场虚惊,把紧张的气氛逐渐平息下去。

  母亲马上回答道:

  “应该把孩子们领开!若瑟夫既然已经知道,就让他去把他们找回来。最要留心的是别叫咱们的女婿起疑心。”

  父亲神色很狼狈,低声嘟哝着:

  “出大乱子了!”

  母亲突然暴怒起来,说:

  “我就知道这个贼是不会有出息的,早晚会回来重新拖累我们的。……已经够倒霉的了,要是被那个讨饭的认出来,这船上可就热闹了。咱们到那头去,注意别叫那人挨近我们!”

  她说完就站起来,给了我一个5法郎的银币,就走开了。

  我问那个卖牡蛎的人:“应该付您多少钱,先生?”

  他回答道:“两法郎50生丁。”

  我把5法郎的银币给了他,他找了钱。

  我看了看他的手,那是一只满是皱痕的水手的手。我又看了看他的脸,那是一张又老又穷苦的脸,满脸愁容,狼狈不堪。我心里默念道:“这是我的叔叔,父亲的弟弟,我的亲叔叔。”

  我给了他10个铜子的小费。他赶紧谢我:“上帝保佑您,我的年轻的先生!”

  等我把两法郎交给父亲,母亲诧异起来,就问:“吃了3个法郎?这是不可能的。”

  我说:“我给了他10个铜子的小费。”

  我母亲吓了一跳,直望着我说:“你简直是疯了!拿10个铜子给这个人,给这个乞丐!”她没再往下说,因为父亲指着女婿对她使了个眼色。

  后来大家都不再说话。

  在我们面前,天边远处仿佛有一片紫色的阴影从海里钻出来。那就是泽西岛了。

  我们回来的时候改乘圣玛洛船,以免再遇见他。

  在这悠然的余韵之中,我们得到了一个回味咀嚼的机会,一个沉思默想的机会。──菲利普夫妇是可鄙的,同时又是可怜的。他们不是什么大奸大恶,然而已经被他们生活在其中的社会腐蚀了。我们从他们身上看见的,不是两个个别的人,而是那全套的资本主义社会,冷酷无情的人与人的关系。

  这篇小说的主题不是多么深奥的,情节不是多么曲折复杂的。用平常的人物,平常的情节,表现一个普通的主题,可是能够表达得深刻,能够给人启发,耐人寻味:这正是莫泊桑短篇小说的独到之处。莫泊桑写人物,不在外貌的描绘上下功夫,而是深入到人物的内心;这内心世界的揭发,又决不靠作者的申说,而是用人物的言语动作,让他们自己去自然地表露。当于勒据说赚了大钱的时候,菲利普太太说“这个好心的于勒”,“他真是个有办法的人”;当他又成了穷光蛋的时候,这位太太马上把他说成了“这个东西”,“这个贼”,“有办法的人”马上成了“决不会有出息的”。莫泊桑也并不忽视人物的外貌,然而,这外貌的描写,同样不依靠作者的叙述,也是用人物的语言动作,让他们更生动地去显示自己的神情。还拿这位菲利普太太来说吧。她出门的时候是安详地用手挽着丈夫的胳膊,接到小叔来信的时候是那么热情地赞扬,发现小叔穷愁潦倒的时候,开头居然能比丈夫更镇静,敏捷果断,指挥若定,随即就暴怒起来以至破口大骂。作者一方面生动地描绘出这个人物的神情,另一方面又留下了宽绰的余地让我们自己去描摹,并不用他的过细的线条和色彩去束缚我们的想像。对于他所写的事件和人物,莫泊桑不是无动于衷,而是有所喜爱,有所憎恶的。这些,他也不用自己的申述来表白。没有用任何一句话来挖苦菲利普,没有用任何一句话来贬斥菲利普太太,也没有用任何特殊的颜色给他们抹上花脸,或者让他们变成畸形,只是疏疏落落的几处写他们看来仿佛好笑的言谈举止,可是菲利普夫妇在我们的印象之中已经出现了一副既可鄙又可怜的形象。小说里的故事,是原原本本地写出来的,看不见多少倒叙、插叙,或者别的什么斧凿的痕迹,然而,情节的进展随处在我们的思想里引出问题,使我们急于要追问究竟。对于我们的追问,作者是不慌不忙的,从容自若的。他尽管慢条斯理地说下去,丝毫没有故意要制造个什么气氛的样子,可是我们却总是平静不下来,心里老是起伏不平:“啊,原来是这样!”“什么?这是怎么回事?”就这样逼着我们非得一口气把这篇小说读完不可。

  读小说,我们常常谈论小说的表现手法。莫泊桑的手法,可以说是一种不用手法的手法,是寓新颖于平淡自然之中的手法。他的人物,在语言动作之中有内心世界的表露;他的情节,在平铺直叙之中有波澜起伏;他的描写,在平实朴素之中有锋芒;他的幽默,在轻浅素淡之中有辛辣。这些,也许就是这篇小说在写法上值得玩味体会,值得参考借鉴的地方。

女性文学中的两朵奇葩

———《傲慢与偏见》与《简·爱》女主人公对比

摘要:《傲慢与偏见》与《简·爱》这两部作品都反映了英

国十八世纪末至十九世纪初女性的生活, 表现了其对命运不

屈服的精神。本文论述了两部作品中女主人公的性格特点的

差别:伊丽莎白较为保守被动地追求爱情,强烈希望得到男性

的尊重;而简·爱则大胆主动,追求男女完全的平等。造成这

种差别的原因是作家主体个性的差异以及所处环境的不同。

关键词:女性意识;性格特点;对比;原因

《傲慢与偏见》与《简·爱》,这两部作品的作者都是生活在

18 世纪末19 世纪前期的女性作家。她们在作品里都反映了

当时英国女性的生存现状:男女不平等,社会对女性生活的压

抑。女性经济上不能自立。每当谈论婚嫁,金钱和门第对决定

婚姻关系都脱不了干系。这是由于英国的法律规定,只要家中

有兄弟或堂兄弟,女子就没有财产继承权,即使继承了财产,

一旦结婚,她的所有财产的支配权就都要转交给她的丈夫,自

己没有独立的财产处置权。经济条件决定了她们的思想意识

上对男性的依附,婚姻上处于受支配的弱势地位。如果无法找

到一个体面的丈夫,她们的生活将是非常悲惨的。而如果想

有独立的经济来源,在社会上立足,只能去做家庭教师,但这

在当时是非常卑微的职业。在这种生存状况下的女子有许多

的无奈和不满,甚至有不少女子放弃了对真爱的追求,随波逐

流。所以这也是《傲慢与偏见》与《简·爱》这两部作品一经问

世便,便引起了读者的强烈反响的原因,如同黑夜中的一丝

光亮,给桎梏中的女性带来了希望。通过伊丽莎白和简·爱这

两个个性鲜明的形象塑造表现了对命运的抗争。在相似的时

代背景下, 她们有着很多的相似之处, 比如都受过一定的教

育;都没有出众的长相;都有自己聪明独到的见识;都不满于

男性社会对女性的压迫。但两者在思想上、行动上表现出了

明显的不同。

一、伊丽莎白和简·爱追求爱情和男女地位观点的差异

排偷出了吉诺的孩子,也正是她的愚蠢做法导致了孩子的死

亡。

一个孩子夭折了,另一个人却清醒了,这个人就是菲利

普。对于这个可怕的后果,菲利普开始了自己的反思。他认为

“这件事是他自己的过错, 是由他性格中人所共知的弱点造

成的”。那么,他的弱点是什么呢? 福斯特并未明言,但读者是

可以很容易看到的。菲利普自视清高却循规蹈矩,愤世嫉俗

又优柔寡断。他的清醒正是融合文化冲突的关键。尤其是在

他得到吉诺的彻底原谅之后,菲利普感到自己“被一种几乎

惊人的亲密纽带”同他连在一起。他对艾博特**的看法也

发生了变化,甚至从内心深处爱上了她。他同时对自己和自

己的民族进行了反思:“ 我们英国人在冷静的时候,在我们不

相信幸福的时候,才这么说。吉诺并不为自己这种表里不一

而感到惭愧,这正是我喜欢他的原因之一。”[4] 在福斯特看来,

菲利普和艾伯特**这样的人完全可以转化过来,只要他们

处于适当的环境下就可以发生质的飞跃。[2] 经过了这次精神

的洗礼,菲利普已经对索斯顿和它所代表的保守、狭隘的文

化产生了反感,决定离开那里。促使他发生质的飞跃的正是

意大利的文化。意大利,以其无拘无束的社会价值体系与索

斯顿古板的爱德华时期的生活方式形成鲜明对比,她所提供

的社会机制最终使莉丽亚、卡罗林和菲利普从先前阻碍他们

实现自我的赫里顿意识形态中解放出来,跨越了他们紊乱的

家庭体系中的人际关系障碍。[6] 很明显,福斯特将他的希望放

在艾博特**和菲利普身上,他们是融合文化冲突、促进文

化交流的催化剂。

福斯特创作《天使不敢涉足的地方》这篇小说的初衷是

讽刺和批判保守、狭隘的英国传统文化,特别是作为这种文

化代表的英国中产阶级,但小说的结局并不是悲观的,而是

充满希望的。赫里顿夫人和哈里特虽然无法发生转化,但活

泼真诚的吉诺和能够自我解剖的菲利普与艾博特**却完

全可以成为解决文化冲突、促进不同文化和谐共融的力量。

这充分体现了作为小说家和思想家的福斯特对人类不同文

化之间和谐共存的深切愿望。

参考文献:

[1] 侯维瑞英国文学通史[M] 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

社,1999,599 。

[2] 苑辉谈《天使不敢涉足的地方》“发育不良的心灵”的

主题[J]辽宁科学技术大学学报,2004,(5),542 。

[3] 岳峰福斯特意大利小说中文化身份的嬗变[J]名作欣

赏,2006(2),76 。

[4]E·M·福斯特天使不敢涉足的地方[M] 林林、薛立敏

译北京:中国文联出版公司,1988 。

[5] 王佐良、周珏良英国二十世纪文学史[M] 北京:外语

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6,213 。

[6]Kenneth Womack A Passage to Italy: Narrating the Family in Crisis in E· M· Forster’s Where Angels Fear to Tread

[J] Mosaic: a Journal for the Interdisciplinary Study of

Literature Winnipeg: Sep 2000 Vol 33, 130

81

(一)伊丽莎白较为保守被动地追求爱情,而简·爱则大胆

主动地追求幸福

伊丽莎白和简·爱对待爱情的观点比较相似, 她们都鄙

视不是以爱情为基础的婚姻,拒绝只以金钱为基础的结合。她

们都曾拒绝过牧师的求婚, 虽然这对于身无分文的贫困女子

来说十分诱人。柯林斯先生可以成为伊丽莎白日后生活的保

障,但她认为这种生活毫无情趣可言。圣约翰也可以使简·爱

生活无忧,但她明白自己并不爱他,这种没有心灵交融的婚姻

也是简·爱无法接受的。虽然两位女主人公对待爱情婚姻的

看法十分相似,但在追求幸福的行动上却表现得截然不同。

伊丽莎白虽然向往以爱情为基础的婚姻,但是思想上却

接受了男人应向女人示爱求婚的保守观念。她拒绝了柯林斯

的求婚,表现了她对真挚感情的向往。但是对待追求爱情的

过程,就像文中所描述的舞会景象,女士在等待男士的邀请

和示好。在伊丽莎白发现了达西的种种优点之后,在对自己

虚荣心的不断批判中,我们清晰地看到了伊丽莎白的小心谨

慎、勇于认错、敢爱敢恨的性格。虽然她十分后悔拒绝了达西

的求婚,但这时的她不是向达西解释,而是选择被动地等待

他下一次的表白。当然最终结果皆大欢喜,有情人终成眷属,

但这个过程确实有着错失良缘的风险。

而简·爱作为出身更为贫穷的家庭女教师,却勇于突破传

统和阶级差别, 与自己出身有着天壤之别的上层贵族谈情说

爱,付出了比伊丽莎白更多的努力。她是以自己独特的人格

魅力征服了爱人。她这样做是和的人生经历以及爱情观密不

可分的。而当后来她意外获得了遗产,罗彻斯特却已经伤残,

她还是回到了心爱人的身边, 这时的简·爱主动地把握住了

自己的幸福,这是不以任何经济条件为代价的爱情。

(二)在男女地位的观点上,伊丽莎白强烈要求男性对女

性的尊重,简.爱则追求男女的完全平等和自我的独立

在男女地位的观点上,伊丽莎白和简·爱是不同的。伊丽

莎白的条件并不出众,她虽有姿色,但不足以吸引所有人的

眼光,当男女主人公第一次见面时,达西就认为她的相貌“仅

仅过得去,不过不漂亮到能够打动我的地步”, 不愿邀请伊丽

莎白跳舞。伊丽莎白虽财产不多,但毕竟属于地主乡绅阶级,

而且还具有能使显贵男士也为之倾倒的沉鱼落雁之姿。她对

于达西一开始的偏见就渗入了一种自身虚荣心受损的心态,

因此,她的反抗意识就有点流于表面,不够深入,给人一种强

烈震撼中的“放松感”。但是我们也应该看到伊丽莎白的生活

前景存在着危机,因为没有兄弟,父亲的财产就要被远房的堂

兄柯林斯所继承。所以能结识一个有钱人并与他结婚是她人

生的最好归宿, 为此她常常参加一些舞会以求结识有身份和

地位的男子。而达西的傲慢以及对她家人的蔑视都激发了她

对达西的厌恶,并刺伤了她的自尊心。在此后的接触过程中,

伊丽莎白不断地取笑奚落达西,所以在达西第一次向伊丽莎

白求婚时,她严词拒绝,与其说这是对达西傲慢的报复,不如

说这是伊丽莎白追求男女平等的反应。当然,正是这种女性

意识的萌发,才使得男女主人公的关系越来越密切。其实伊

丽莎白拒绝达西的求婚,在当时是非常冒险的。因为伊丽莎

白强烈要求男性对女性的尊重,很可能会错失达西这个家境

和自身条件都十分理想的对象,作一辈子老处女。伊丽莎白

对达西求婚的拒绝,在男尊女卑的社会中看起来是多么了不

起,实在是勇气可嘉。

而简·爱则不同,她既不具备美貌,也没有任何财产,只

82

不过是个无父无母、自食其力的小女人,一个不小心误入绅

士淑女这个“天鹅湖”的丑小鸭,她必须时刻处于一种紧绷的

反抗状态,必须时刻小心地维护着自己那仅有的一点自尊与

权利,在爱上了主人罗切斯特后也不敢表现出来,害怕成为

贵族**们的玩物。正是在这个环境中,她形成坚强不屈不挠

的性格,在那个时代是男性俯视女性的时代,大多数女性选择

被动地对待,而简·爱她能够以“我”的标准来打量这个世界,

她是一个有自己独立思想的人,不像其他女子那样盲目遵从

男人的思想。另外,简·爱不在是男权社会中的弱者,而是代

表比男性更为坚强的形象,当罗彻斯特残废后,简·爱来到他

的身边说:“ 我能帮助你吗 先生, 我愿意拿我的生命为你效

劳。”这其实也是那个时代要求平等和尊重的所有女性的呼

声。

二、伊丽莎白和简·爱的性格特点差异的原因

伊丽莎白和简·爱的性格特点之所以有着这样的不同,与

两位女性作家的分别所处的环境和个性有着重要的联系。

奥斯丁是一向公认的善于塑造形象的小说家,从最重要

的主人公伊丽莎白, 直到极其次要的陪衬人物德伯格**,

都有自己独有的特色。她们各具时代特征。伊丽莎白这个女

性形象, 她的秀外慧中的个人素质以及那充满理性的观念,

以及她的圆满归宿,都充分表达了女作家本人对爱情婚姻以

及对全部人生的理想。她笔下的女性们同当时英国的大部分

女子一样,即使模糊地感觉到女性所受到的种种局限,但她们

长期以来所受的教育以及对已有的宁静生活的惯性依赖,也

使得她们会依照这种惯例继续生活下去。对于“嫁妆不足就

不能找到一个好丈夫”这一点,她们虽然会感到无奈与不满,

但对此她们所采取的回应态度是通过展示自身的其它优点

来嫁到一个“体面的绅士”,而不会是用什么抗争或争取的积

极手段来改变这种不合理现象。纵然意识到了在当时英国社

会中女性的无奈,在无力改变的情况下奥斯汀选择的是妥协:

既然无力抗争,那就干脆不要抗争好了。

与伊丽莎白相比较,简·爱似乎更受到读者们和评论家们

的推崇,被认为更能代表敢于反抗、敢于争取自由和平等地位

的女性形象。有人认为简·爱做出了较大的努力去寻求一种

新生活。最低限度,她比较积极地奋斗与抗争过,并且敢于争

取自由和平等地位。勃朗特所处的是英国无产阶级争取民主

权利的宪章运动高涨的年代, 提出了争取妇女自由权利的口

号,女性的自主意识被极大地唤醒了。她们已经明白女性有追

求与男性平等的权利,认为男女平等。由于其自身的经历,对

于呼吁追求男女平等的愿望更加迫切, 因此简·爱所表现的

性格特征较伊丽莎白更为鲜明。

参考文献:

[1] 简·奥斯丁傲慢与偏见[M] 张玲、张扬译北京: 人民

文学出版社, 1997 。

[2] 夏洛蒂·勃朗特 简·爱[M] 祝庆英译上海: 上海译文

出版社, 2001 。

[3] 郭征难奥斯丁和她笔下的女性[J]辽宁工程技术大学

学报,2001, (9) 。

[4] 黄静《傲慢与偏见》中女性意识的体现[J]兰州大学

学报, 2002, (6) 。

[5] 李迎新 从《简·爱》看女性主体意识的确立[J]理论观

察, 2000, (6) 。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jiehun/1250739.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7-14
下一篇2023-07-14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