苗族芦笙节的风俗活动有什么

苗族芦笙节的风俗活动有什么,第1张

  苗族芦笙节的风俗活动:

 芦笙节是贵州省黔东南苗族人民的传统节日,相传,芦笙管是诸葛亮教苗族人民做的,所以他们又把芦笙管叫做孔明管。据文献记载,早在唐代西南地区就广泛流行吹芦笙了,芦笙节具有悠久的历史。

 是以芦笙踩堂、赛芦笙为主要活动的节日。芦笙节一般以坡会的名称命名的多(如十三坡、古龙坡)。各地芦笙节的时间不尽相同,从正月初三到十七在融水各地苗寨都有,原因是有的来源于古理古规的吉日,有的来源于庆丰收,有的来源于神话传说。

 芦笙节节日期间,男子穿对襟或右大襟短衣和长裤、头缠青布巾,腰束大带,手持芦笙、锁呐、铜鼓,涌向会场;姑娘们穿着绣有各色花纹、图案的衣裙,头缠青帕,腰束绣花彩带,佩带银饰,边说边笑跟随而来,人们伴随着芦笙的乐曲翩翩起舞。

 凯里、麻江、雷山、丹寨等四县交界地区舟溪芦笙节于每年阴历正月十六至二十一日举行,芦笙堂设在河沙坝。十六日开始“起堂”,十七日集会,十八日、十九日、二十日跳芦笙,十九日增加赛马活动,二十日还举行斗牛,二十一日,芦笙会结束时,苗族男女青年进行“游方”活动。

 芦笙一般由六根竹管组成。每管从外侧开孔,下端安置铜簧,插入一个长形木斗或葫芦内。因此,有人亦称芦笙为葫芦笙。芦笙的大小不一,小芦笙管仅有几寸,大芦笙管长一、二丈,构成五声音阶的一组音。吹奏时,人们伴随着芦笙起舞,称为“芦笙舞”。

 芦笙舞也叫“踩芦笙”。大致分为两种形式,一种是舞者围成圆圈,至少有两人吹芦笙领舞,其他人则手拉手,随之翩翩起舞。也有的分为男女两队,男的边吹芦笙边舞,女的与吹芦笙者对舞;另一种是由群众围成圆圈,以顿足在旁助兴,主要由两个芦笙队轮流作集体或个人表演,边吹芦笙,边做快速旋转、跨步、跳跃等动作。

1、婚姻风俗

苗族的婚姻严禁同宗族者婚配,通常是异姓通婚,同姓不同宗有的也可通婚。

婚姻缔结的主要形式是自主婚姻,过去也有父母包办的,但婚前青年男女都有比较自由的恋爱活动,多在节日或农闲时举行,在村寨附近有固定的地点,由本寨姑娘与外寨男青年在此对歌,双方有意后则互赠礼品作为定情的信物。这种传统的青年男女之间的社交活动,在黔东南称为“游方”(又称“摇马郎”)。

2、饮食风俗

黔东南的苗族,主食为大米,也有玉米、红薯、小米等杂粮副食种类很多,肉类有自家养的家畜、家禽和鱼类,蔬菜有豆类、菜类、瓜类,此外还采集野菜和从事渔猎等以补充。酸辣二味是苗族生活中不可缺少之物。

3、文艺风俗

黔东南施洞口一带的“飞歌”(确切的意译应是“高歌”,即“高声唱歌”。)常为二人或四人的齐唱,高亢嘹亮 ,豪迈奔放,曲调明快,有强烈的感染力。

苗族的挑花、刺绣、织锦、蜡染、银饰等民间工艺瑰丽多彩。用蜡刀蘸蜡在白布上画好图案花纹后,浸入染缸染色,然后用水煮沸,脱去黄蜡现出蓝底白纹图案的蜡染工艺,已有上千年左右的历史,在苗族民间流传甚广。

扩展资料

黔东南苗族的节日风俗:

黔东南部分地区和广西融水县盛行过“苗年”,在农历九、十、十一月的卯(兔)日或丑(牛)日举行,要准备丰盛的食品,还要供祭祖先,接着休息5至10天,并举行各种盛大的娱乐活动,有踩鼓、跳芦笙、赛马、斗牛、斗鸟、“游方”等活动。

“跳花节”是苗族地区一个民族情趣浓厚的传统节日,主要是苗族男女青年交友求偶和群众性社交娱乐的节日。

黔东南部分地区还有龙船节、花山节(五月初五)、吃新节(农历六七月间稻谷成熟时)、清明节、赶秋节(立秋)等等。

中国政府网-苗族

跳花节是古代苗族传统习俗,流传地域广泛,文化内涵深厚,一般在农历二月十五举行。内容主要有:跳日跳月,祭天祭地,跳鼓跳笙,拜祖拜师,跳花和绝技,它是苗族青年男女进行社会娱乐和对歌求偶的节日。

男女老幼着盛装赴节,在场上比服饰、比工艺、比歌舞,青年男女谈情说爱,嬉笑打闹,抢“花背”、讨信物。盛大的节日庆典,热烈奔放的习俗风情和斑谰多姿的民族服饰构成了异彩纷呈的绚丽画卷。

苗家绝技让游客叹为观止,苗族姑娘的精美头饰成为“跳花节”上一道靓丽的风景,而跳花飞歌更让游人流连忘返。

跳花节的时候,未婚男女得背上背扇扇面、银饰品。花树被装扮的很漂亮,放在场中,树下放了很多的物品,然后围绕着花树有各样的活动。主持人敬酒,吹奏起芦笙,很多的青年男女开始随音乐而舞蹈,这些舞蹈多样,芦笙曲也各类,非常的有节日气氛。

芦笙是苗族最有代表性的乐器。每到节日的时候,苗族人民都会吹起这芦笙,比较的欢快动听,非常的美妙。一般来说,那些未婚的芦笙手既吹的好,又会跳舞,也是可以展示自己的好机会,既能得到大家的赞扬,又可以得到姑娘们的青睐。

在芦笙舞中,最精彩动人的场面莫过于喝“芦笙酒”了,吹芦笙的小伙子们在舞到最热烈时,突然芦笙奏出一声高音,一群苗家汉子同时后仰倒地,头肩着地,双脚朝天倒立起来,边吹芦笙边拔出酒葫芦饮酒,喝一口吹一阵,直至喝完后一个鲤鱼打挺腾跃而起,接着乐曲节奏加快,舞步变急,双脚强转,时起时伏,酒助舞性,舞飞乐狂,把整个花场带入一片欢腾之中。

除了这些跳舞,其它的场地上还会有赛马、摔跤、吹唢呐等传统的活动,更加的丰富了跳花节活动。早些时候都是男子吹芦笙,女子跳舞,不过现在不止是男子吹芦笙,也有女子吹芦笙、舞蹈。

年轻人吹芦笙跳舞,谈情说爱;老年人们则会亲访友,一边吃着用塑料袋装的白花花的大米饭和肥肥的腊肉,一边与难得相见的亲友诉说一年的生活。老年妇女们还会互相唱着“苦情歌”,交流一年来劳作和生活的情况。

跳花节的整个活动分为五个部分:砍花树、请花树、栽花树、收花树、送花树。跳花节一直要持续三天,三天后才收花树、送花树。

送花树的礼仪十分隆重,花树前有开路仪仗队,且行且鸣鞭炮、吹芦笙。送花树是跳花节的最后一项活动,这棵花树必须送到一个背静的不被牲畜践踏的地方或岩洞中,花树安放完毕,主送者——寨老要面对花树诵念:“花树送到石旮旯,快长快发快开花。花树送到大岩洞。开花结果保苗家。”

讨花带是苗族青年男女公开谈情说爱、自由恋爱的一种活动。

在苗年、鼓藏节或大型芦笙会等节庆活动期间,各寨男女老少均穿着盛装欢聚芦笙场,可谓是“银山银海”。“讨花带”成为了青年男女第一次接触沟通的纽带,双方有了一面之缘,有意者便开始深交,最终缔结白首之约。

讨花带详情

在西江鼓藏节踩芦笙的活动期间,队型变化:本村和外寨来的未婚苗姑娘(头上戴银牛角)排成为两个纵队,一般在外圈母亲的陪同下继续跳芦笙。内圈只允许本寨的未婚小伙子在其父亲陪伴下,吹着芦笙,跳着舞步。因此,鼓藏节跳芦笙期间是苗族青年寻找意中人的最佳时机。

姑娘如果无意,可以不做任何表示,任凭小伙子在旁边吹芦笙,或者出于礼貌将红围巾送给男方。如果现场你看到小伙子吹得满头大汗而身旁的姑娘仍不为所动,也是很正常的现象哦。

如果女孩也认可男生,则会将自己的花带或者银项圈等身上之物绑、挂在芦笙上。小伙子即可身披毛毯或者床单(花带)用芦笙谈情,下场后要用身披物的等值金额回报给姑娘。在讨花带过程中,只要女生被讨都要送银项圈或任意物品,男方家会同等价值回礼。

芦笙节,是贵州省黔东南苗族侗族等人民的苗族节日,是苗族地区最普遍、最盛大的节日,以芦笙踩堂、赛芦笙为主要活动。那么,你对芦笙节有过了解吗?还不清楚的小伙伴们赶紧和小编一起去看看吧。

芦笙节是苗族地区最普遍、最盛大的传统节日,是以芦笙踩堂、赛芦笙为主要活动的节日。

芦笙节一般以坡会的名称命名的多(如十三坡、古龙坡)。各地芦笙节的时间不尽相同,原因是有的来源于古理古规的吉日,有的来源于庆丰收,有的来源于神话传说。

一般在节日之前要举行仪式,先由某村德高望重的老人主持祭祖,与此同时,各家各户都在自家自行祭祖,随后各村各寨的姑娘穿着盛装,佩戴银花银饰,小伙子和芦笙手们都各自带着芦笙,从四方八面向芦笙场地涌来,各村的男子青年都各自围成圆圈,吹笙跳舞,持续四五天,气氛十分热烈,是一种融歌、舞、乐于一体的群众性的文艺活动。

苗族自古喜爱吹芦笙,善跳芦笙舞。黔东南许多地方如凯里、从江、榕江、黄平的芦笙节非常隆重。

凯里市、麻江、雷山、丹寨等县交界地区舟溪芦笙节于每年阴历正月十六至二十一日举行,芦笙堂设在河沙坝。

十六日开始“起堂”,十七日集会,十八日、十九日、二十日跳芦笙,十九日增加赛马活动,二十日还举行斗牛,二十一日,芦笙会结束时,苗族男女青年进行“游方”活动。芦笙会时,附近市县方圆几十公里的人都来赴会,一时间人山人海,笙声如潮。

人们围成一个个圆圈跳芦笙,小伙子在圈内捧着长长短短的芦笙边吹边跳,姑娘们踏着笙歌的节奏翩翩起舞。黄平县谷陇芦笙会,每年阴历九月二十七日至二十九日举行,芦笙场设在一块平缓宽阔的山坡上。届时人们从四面八方涌来,人数最多时可达数万人。节日的活动与舟溪的相差不远,那千把芦笙齐奏的场面非常壮观。

了解更多星座百科、八字姻缘、八字事业、婚姻运势、财神灵签、情感合盘、看另一半、八字测算、姓名速配、一生运势、复合机会,您可以在底部点击在线咨询(仅供娱乐):http://wwwadxqdcom/xz/

苗族人接待客人时,主人会穿上节日盛装。男主人到村寨外的路旁,恭迎客人光临。有时甚至还摆下酒席。客人到家门口时,男主人以唱歌形式叫门,告知女主人贵客已经临门,女主人唱着歌开门迎客。苗家以鸡、鸭为待客的佳肴,而且视其心、肝最为珍贵。苗族人忌食狗肉。苗族祖先神位所在的地方不让人坐,也不许人们在家里或在夜间吹口哨。

踏入苗家门坎,映入眼帘的首先是挂在屋梁上的各种粮食,它们是苗家人的骄傲,是五谷丰登的象征。走廊上的木凳被苗家称作“每人靠”,意思是每个人都能坐一坐,歇一歇。苗家门口挂着的牛角是用于驱邪的吉祥物,也是苗家用来敬酒的工具。 在苗家众多的迎宾礼仪中,最隆重、最具风格的莫过于敬牛角酒。传说到苗家做客时,只要摸摸牛角就会给你带来好运,同时还得踩踩堂屋中间的木板,这块木板称“平安桥”,能让人平平安安,万事如意。

苗家人非常好客,来了客人要杀鸡宰鸭,由家长或同族中最有威望的老人将鸡心或鸭心敬给客人。按苗家风俗,客人不能马上一个人吃完,须与同座的老人分享,以示自己大公无私。

吃年饭是苗家人最神圣的时刻,全家必须团聚,此时,特别忌讳外人来串门,认为在新的一年里全家都不得安宁。为了让外人知道主人在吃饭,饭前要放一阵鞭炮,然后半掩一扇门,外人见到,就不会进屋打扰主人吃年饭 。

苗族人民虽然世世代代居住在偏僻山乡,但思想纯朴,对于礼仪十分讲究。

幼辈见长辈。凡是幼辈见了长辈,不管是男是女,是熟识还是初次相见,都必须说话诚恳,行为恭敬,笑脸相迎,并要用一定的尊敬词语相称。若是幼辈正在行走,见了老人或长辈,必须立定;若是幼辈正在坐着,长辈来了,应该立即起立让坐。眼睛要平视,双手要放下。如遇到自己不相识的长辈,对方年龄比自己大一二十岁的,男的称呼为“得讷”,女的称呼为“得目”。如年龄再大一点的,男的称呼为“阿打”(外公)或“阿内能共”“阿内能果”(老人家),女的称呼为“阿达”(外婆)或“阿内能共”。称呼完毕后,幼辈才能坐下或相辞而去。

平辈见平辈。凡是平辈相见,必须点头招呼。若是相识的,要用固定称谓相呼;如果不相识,男的可称之为“阿郎”(大哥)或“把秋”(老表),女的可称之为“阿娅”(大姐)。

长辈见幼辈。凡是长辈见幼辈,一般都要行点头礼。相识的按固定称谓相呼;不相识的,如果是壮年,男的可称呼为“得那”,女的可称呼为“阿娅”。如果对方是幼年.无论男女,都可称呼为“得苟”(小弟弟、小妹妹)。

杂礼。老人或长者与青年或幼辈一起走路时,青年人或幼辈必须让老人或长辈走在前头。老幼同桌吃饭时,上坐老人,下坐壮年,两边坐位一般人都可就坐。老幼同在地楼上的火坑边入座烤火叙谈时,靠近中柱的那一方,习惯让客人、长辈或老人坐。其他方面,随意自由。

苗族现在主要聚居于贵州省东南部、广西大苗山、海南岛及贵州、湖南、湖北、四川、云南、广西等省区的交界地带。人口739 8万(1990年第四次人口普查),在各少数民族中居第四位。

在中国古代典籍中,早就有关于五千多年前苗族先民的记载,这就是从黄河流域直到长江中游以南被称为“南蛮”的氏族和部落。

苗族有自己的语言,苗语属汉藏语系苗瑫语族苗语支。分三大方言:湘西、黔东和川黔滇。1956年后,设计了拉丁字母形式的文字方案。由于苗族与汉族长期交往,有很大一部分苗族兼通汉语并用汉文。

苗族是个能歌善舞的民族,尤以飞歌、情歌、酒歌享有盛名。芦笙是苗族最有代表性的乐器。

苗族地区以农业为主,以狩猎为辅。苗族的挑花、刺绣、织锦、蜡染、剪纸、手饰制作等工艺美术瑰丽多彩,驰名中外。其中,苗族的蜡染工艺已有千年历史。苗族服饰多达一百三十多种,可以同世界上任何一个民族的服饰相媲美。

苗族“跳花节”。“跳花节”是以吹芦笙伴歌舞为主要特色的文化盛会,同时也是苗族服饰精彩展示的大好时机。

苗族过去盛行对自然和祖先的崇拜。较大的节日是“西松”(祭祖),每年秋后举行一次。斗牛(牛斗牛)是苗族人民喜爱的一项活动,每年正月、端阳、火把、中秋等佳节都要举行斗牛活动。

苗族的礼仪有:客人来访,必杀鸡宰鸭盛情款待,若是远道来的贵客,有的地方还要在寨前摆酒迎接。吃鸡时,鸡头要敬给客人中的长者,鸡腿要赐给年纪最小的客人。有的地方还有分鸡心的习俗,即由家里年纪最大的主人用筷子把鸡心或鸭心拈给客人,但客人不能自己吃掉,必须把鸡心平分给在座的老人。有的地方还敬“牛角酒”、“梳子肉”,客人一一接受,主人最高兴。如客人酒量小,不喜欢吃肥肉,可以说明情况,主人不勉强,但不吃饱喝足,则被视为看不起主人。

绚丽多姿的苗族服饰

苗族自治地区

建国后,先后成立有:

海南黎族苗族自治州(1952年7月1日)

广西融水苗族自治县(1952年11月26日)

贵州威宁彝族回族苗族自治县(1954年11月11日)

贵州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1956年7月23日)

贵州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1956年8月8日)

湖南城步苗族自治县(1956年11月30日)

湖南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1957年9月20日)

云南文山壮族苗族自治州(1958年4月1日)

贵州镇宁布依族苗族自治县(1963年9月11日)

贵州紫云苗族布依族自治县(1966年2月11日)

贵州关岭布依族苗族自治县(1981年12月31日)

贵州黔西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1982年5月1日)

四川秀山土家族苗族自治县(1983年11月7日)

四川酉阳土家族苗族自治县(1983年11月11日)

湖北鄂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1983年12月1日)

四川彭水苗族土家族自治县(1984年11月10日)

四川黔江土家族苗族自治县(1984年11月13日)

云南禄劝彝族苗族自治县(1985年)

云南金平苗族瑶族傣族自治县(1985年)

两位苗族妇女正在制作彩色皮纸。贵州省丹寨县石桥堡的白皮纸制作工艺已有1000多年历史。1000多年来,当地苗族群众借鉴汉族的造纸技术,以当地丰富的树皮、杉根来制作白皮纸,其造纸工艺与明代宋应星著的《天工开物》记载的造纸法大体相似,保持了中国古代生产皮纸的传统。

日常食俗 大部分地区的苗族一日三餐,均以大米为主食。多先把稻谷晒干(或炕干)倒入碓中舂去米糠,现舂现吃,每次舂3—5斤。现在不少地方已用电力、水力碾米了。苗族做饭常把淘过的米加入6—7倍的水煮,半熟后滗去米汤,放入木甑中蒸熟即成。也有将包谷、小麦、小米掺入一起煮、蒸的。包谷和荞麦则用石磨推成面粉或粒状食用。多把面粉用水和匀后,倒入水甑,蒸熟作为主食,广西、云贵交界处的苗族称之为“面面饭”。四川省境内的苗族,把用小麦、荞麦或玉米面做成的面条与其他主食搭配食用。贵州一些地区的苗族有把燕麦蒸熟,就原锅文火焙干、脆,然后磨成粉,炒熟作为日常主食。苗族民间以糯米为贵,将糯米饭作为丰收和吉祥的象征。食用糯米时,有时也先将糯米蒸熟,然后趁热倒入木槽内,用锤捶打成泥,再用手扯成小圆团,以木板压平,待完全冷却后用山泉水浸泡,随时换水,可存放4—5个月,吃时烧、烤、炸均可。油炸食品以油炸粑粑最为常见。油炸粑粑是先把粘米和少量的黄豆浸泡后,打成浆状,再把打好的稠浆舀入铁皮制成的模具内放入滚油中炸,呈金**即可。如再加一些鲜肉和酸菜做馅,味道更为鲜美。

苗族的菜肴种类繁多,常见的蔬菜有豆类、瓜类和青菜、萝卜,肉食多来自家畜、家禽饲养,四川、云南等地的苗族喜吃狗肉,有“苗族的狗,彝族的酒”之说。狗肉性热,有暖腹健胃,强食滋补的作用。苗家的食用油除动物油外,多是茶油和菜油。以辣椒为主要调味品,有的地区甚至有“无辣不成菜”之说。大部分苗族都善作豆制品,例如用黄豆浆不滤渣,煮成“连渣汤”;将豆浆与嫩白菜同煮,然后点石膏水做成“菜豆腐”,都是下饭的日常菜。住在高寒山区的苗族,仍喜欢用白水将蔬菜煮成淡菜,蘸各种“蘸水”吃。四川的苗族还把豆浆做成豆花,用以待客。各地苗族普遍喜食酸味菜肴,酸汤家家必备。酸汤是用米汤或豆腐水,放入瓦罐中3—5天发酵后,即可用来煮肉,煮鱼,煮菜,伏天时还要加入一些鱼香菜、木姜,开胃爽口,帮助消化。夏天在黔东南,客人进门,主人总先送上酸汤,喝罢顿觉酸凉解渴。广西的苗族在冬春时节喜用辣椒骨做的酸辣汤菜。苗族的食物保存,普遍采用腌制法,蔬菜、鸡、鸭、鱼、肉都喜欢腌成酸味的。湖南的苗族把这腌制食品的方法称为“鮓”。苗族几乎家家都有腌制食品的坛子,统称酸坛。腌制猪肉前,先将鲜肉切成大块,然后一层肉、一层盐,层层相压。三天后生盐溶化浸入肉内,再烧些糯米饭同甜糟酒混后,和肉块一起擦搓,最后放一些辣椒粉及其他配料,把坛口密封,随吃随取。用此法腌制的肉类,一般可保存1—2年。酸坛还可腌制酸鱼、酸菜。此外,苗族也用熏腊肉方法保存各种家畜、家禽肉。川南苗族常在冬天宰杀年猪,把猪肉用盐浸后吊于火炉上,用杨树枝或其他柴草烧烟熏烤。熏干水分,便取下储藏。这种烟熏腊的众风味独特,常用于待客,并能储藏2—3年不变质。

苗族酿酒历史悠久,从制曲、发酵、蒸馏、勾对、窖藏都有一套完整的工艺。咂酒别具一格,饮时用竹管插入瓮内,饮者沿酒瓮围成一圈,由长者先饮,然后再由左而右,依次轮转。酒汁吸完后可再冲入饮用水,直至淡而无味时止。咂酒一经开坛,剩酒无论浓淡,均不复再用。逢年过节,家家还都做糯米甜酒。日常饮料以油茶最为普遍。制作时,先将油、盐、姜、茗茶入锅同炒,待油冒烟后加清水煮沸,然后滤渣,再把茶水倒入放有玉米、花生、米花或糯米的碗里,适当地加些葱花、蒜叶、胡椒粉和山胡椒后,即可饮用。湘西苗族还特制有一种万花茶(又称百果茶)。除茶外,酸汤也是常见的饮料。

苗族同胞举行苗家火龙闹元宵活动。贵州省黔东南台江县舞火龙活动已有数百年历史。

节庆、礼仪、祭祀食俗 苗族过去信仰万物有灵,崇拜自然,祀奉祖先。节日较多,除传统年节、祭祀节日外,还有专门与吃有关的节日。如:吃鸭节、吃新节、杀鱼节、采茶节等。过节除备酒肉外,还要必备节令食品。如:吃鸭节时,家家都要宰鸭子,并用鸭肉和米一起煮成稀饭食用;在吃新节时,要用新米做饭,新米酿酒,就连菜和鱼,都要刚摘、刚出塘;过杀鱼节时多在江边,由妇女带上饭、腊肉、香肠等酒菜,等在河边,只要捉到鱼,即燃起篝火,架锅煮鱼直到尽兴方归。传统节日以苗年最为隆重。苗年一般先在正月第一个卯日,历时三、五天或十五天。年前,各家各户都要备丰盛的年食,除杀猪、宰羊(牛)外,还要备足糯米酒。年饭丰盛,讲究“七色皆备”、“五味俱全”,并用最好的糯米打“年粑”。互相宴请,互相馈赠。苗族民间最大的祭祀活动吃“吃牯脏”,又称“祭鼓节”。一般是七年一小祭,十三年一大祭。于农历十月至十一月的乙亥日进行,届时要杀一头牯子牛,跳芦笙舞,祭视先人。食时邀亲朋共聚一堂,以求增进感情,家庭和睦。糯米饭是苗族节庆、社交活动中的必备食品,在青年男女婚恋过程中也必不可少。湖南城步的苗族把画有鸳鸯的糯米粑做为信物互相馈赠;举行婚礼时,主婚人还要请新郎、新娘吃画有龙凤和奉娃娃图案的糯米粑;许多地区的苗族常用糯米面做成汤圆,也作为节日期间的一种食品。无论婚丧嫁娶必须备有酒、酸肉、酸鱼,否则视为失礼。迎接贵客时,苗族人民习惯先请客人饮牛角酒。婚礼上,新娘新郎要喝交杯酒。 苗族的节日

典型食品主要有:血灌汤、辣椒骨、苗乡龟凤汤、绵菜粑、虫茶、万花茶、鮓、捣鱼(也吃酸汤鱼)等。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jiehun/1308774.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7-14
下一篇2023-07-14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