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知道西班牙无敌舰队时期西班牙王牌旗舰叫什么名字啊?

谁知道西班牙无敌舰队时期西班牙王牌旗舰叫什么名字啊?,第1张

下述文章里有,无敌舰队指挥官是腓力二世钦点的梅迪纳公爵,旗舰是他的“圣马丁号”。

西班牙无敌舰队的覆没

1588年7月30曰,一名驻守在英国南部海岛上的英国哨兵正百无聊赖地躺在一棵树下打盹,当他迷迷糊糊地睁开眼睛时,突然间被所看到的一切吓坏了。所有的困意顿时全消——他所看到的是有史以来最强大的舰队。“上帝啊,西班牙的无敌舰队最终还是来了。”那一艘艘巨型帆船一字排开,前后呼应,就像是一座从英吉利海峡南部海面上突然冒出来的岛屿,不,更像是一团充满毁灭力量的海上风暴,团团向海峡这边挺进,势不可当。

这名哨兵从震惊中清醒过来,想起他的职责。烽火接连不断地在英国的海岸线上点燃。看起来威力无比的“无敌舰队”是西班牙国王腓力二世在一年前组建的。它针对的就是英国,确切地说是针对英国女王伊丽莎白的。

1586年12月4曰,信奉天主教的苏格兰女王玛丽被英国女王伊丽莎白以叛国罪处死。在腓力看来,伊丽莎白才是真正的罪犯,一个谋杀者,一个可恶的新教徒。

1000年来,天主教一直统治着欧洲大地。腓力就是一个虔诚的天主教徒。他坚信:“要想成为好的君主,你首先要是个虔诚的天主教徒。”但是现在,天主教却受到了北欧新教的巨大挑战,尤其是来自英国的挑战。伊丽莎白靠着新教徒和新兴贵族的支持登上英国王位,将英国变成了新教国家。这在一直以天主教世界秩序维护者自居的腓力看来,实在是不能容忍。

另一方面,西班牙是16世纪时最大的欧洲强国,殖民势力遍及欧、美、非、亚四大洲。作为自罗马帝国以来最强盛国家的统治者,腓力一直期望自己能像查理大帝一样,不断扩张疆土,成为欧洲乃至世界的霸主。

但是,长着油亮红发和棕色眼睛的52岁的女王成为他扩张之路上的绊脚石。这个女人通过宗教改革和血腥立法,不但把英国变成异教的堡垒,更把海外贸易与赤裸裸的海盗行为结合在一起,竟敢纵容海军掠夺西班牙船只来扩张自己,向西班牙的垄断地位发出挑战。

更为可气的是,她竟然毫不留情地拒绝了他的求婚。

早些时候,腓力和伊丽莎白的姐姐玛丽一世结婚。玛丽死后,腓力提出娶伊丽莎白为妻。他送去了钻石珠宝,得到的却是炮弹轰炸和断然拒绝。多年以来,这个可能成为他新娘的女人却变成了他最头痛的敌人。

新仇旧怨早已令腓力二世对她仇恨万分。起先腓力二世不想诉诸武力,他勾结英国天主教势力,企图把信奉天主教的苏格兰女王玛丽扶上英国王位。但是,伊丽莎白识破了他企图颠覆王权的阴谋,在1586年12月一个阳光明媚的早晨,伊丽莎白下令斩首苏格兰女王玛丽。

这一决定大大激怒了腓力。他发誓要征服傲慢无礼,亵渎神灵的英国人!

罗马教皇也以主的名义对他表示支持。教皇从来就没有承认过伊丽莎白是合法君主。她的宗教改革,更是对天主教世界的大胆挑战,他们不能容忍这种情形继续下去。

在教皇支持下,腓力二世宣布对新教国家——英国发起圣战。他说“我要竭力完成主的旨意”。他下令组建世界上规模最大的海军舰队。来自西班牙和葡萄牙的造船工匠用了近两年时间建造了131艘大帆船,每艘船的重量都超过了200吨。

腓力将舰队命名为“最幸运的舰队”。没过多久,舰队就凭借它无与伦比的实力赢得了“无敌舰队”的美称。

腓力制订了一套兵分两路的大胆入侵计划:无敌舰队航行穿越英吉利海峡,同时地面部队则挺进法国北部加来。两支部队在那里会合。无敌舰队将像一道新月形的盾牌保护地面部队顺利渡过英吉利海峡。

腓力任命西班牙最杰出的军事指挥家梅迪纳公爵负责这次远征。这项决定充满了冒险成分,因为梅迪纳从未指挥过海上战争。这位西班牙最伟大的士兵试图婉言谢绝这一任命。他说:“我的身体不适合海上航行,我的经验告诉我,我会晕船的。”

但是,腓力认为,梅迪纳除了经验丰富,还有许多优点:他拥有贵族头衔,名声清廉,而且非常虔诚。在腓力的执意要求下,梅迪纳受命接过“无敌舰队”的指挥权。

梅迪纳精心挑选了一批人后马上投入工作。他计划将无敌舰队打造成一个天主教的海上堡垒。在当时,这支舰队绝对无人能敌。它载有足够几个月食用的给养,还有数百名宗教法庭的神职人员。梅迪纳下令所有士兵禁欲,并禁止赌博和骂人。

就在梅迪纳上任3个月后,即1588年5月末,他在旗舰“圣马丁号”上升起了皇家战旗。无敌舰队受命从里斯本扬帆启航,踏上800英里的漫漫征程。这时“无敌舰队”共有舰船131艘,船员和水手8000多人,船上满载2.1万名步兵。舰上配有重型加农炮,火力十分强大。按西班牙海军传统战法,在和敌人作战时,要尽量靠近敌船,一边进行炮火攻击,一边冲撞敌舰,然后令步兵强行登上敌舰,制服敌人。

在舰队出发的那一天,舰队中的每个人都领受圣餐,举国上下都在为他们祈祷。祝福的钟声在腓力王国的每一座教堂中不断回响。

但是,强大的西班牙无敌舰队在离开海港20天后就遇上了猛烈的暴风雨。6月19曰晚上,无敌舰队在西班牙的北部沿海地区遭到了百年不遇的暴风袭击,舰队被吹散了。跟着,舰队的饮用水变臭了,食物开始腐烂,士兵们出发时的那种浩荡气势完全没有了,代之以意志消沉。

舰队还未离开西班牙领海就被迫返航。6月22曰,旗舰“圣马丁号”垂头丧气地驶进西班牙的拉科鲁尼亚港。其他失散的舰船还需要1个月时间才能返航。

在船舱中,梅迪纳一直对着十字架祈祷,求神明给予指点。对舰队来说,维修破损船只,补充给养都需要时曰,这使他错过了和地面部队汇合的曰期。尽管如此,他仍然忠于职守,牢记国王的训导:“如果你失败了,那不是神的旨意,而你是不会失败的。”

在伦敦,伊丽莎白女王同样焦急不安。在处死玛丽女王的那一刻,她就知道必将爆发一场战争。所以她派出不少间谍,刺探西班牙人的行动。她得到的情报是“无敌舰队”已经离开西班牙,它随时都会出现在英国海岸。

当时,英国海军力量远远比不上西班牙,只有30余艘战舰,但伊丽莎白别无选择,只有大胆迎战。情急之中,她下令征调了一大批商船,将之改成战舰。匆忙中倒也组建成了一支共有一百多艘战舰的舰队。英国这些经过改装过的战舰,虽然绝对实力要比西班牙差很多,但船体小、速度快、机动性强,而且装备的火炮多数是威力一般但射程较远的霰弹炮。这种战舰既可以躲开西班牙威力大但射程不远的重型加农炮的轰击,又可以在远距离对敌舰开炮,所以也存在一定的制胜优势。

英国舰队由霍华德勋爵任统帅,弗朗西斯任副帅。霍华德公爵是一名60岁的海军上将,他是贵族,新教徒,并且曾经在过去立下过赫赫战功。弗朗西斯更是一位擅长海战的人物。他的全名叫弗朗西斯·德雷克,过去曾是一名海盗,曾因疯狂地劫掠西班牙商船而积累了丰富的作战经验,并因此而名声大噪。事实上,英国的海军就是建立在海盗的基础之上的,伊丽莎白为了发展本国经济,是一直鼓励纵容抢劫西班牙商船的,甚至根据士兵在抢劫中的表现,为他们加官晋爵,弗朗西斯就是因此而被授予中将军衔的。

然而,就这么一支匆忙组建起来的海盗式的舰队,能与强盛大国西班牙倾力打造的无敌舰队相抗衡吗?女王的心里并没有多大把握。

此时英国海军的部署是这样的:在普利茅斯部署了90艘战船,希望以此阻截西班牙舰队;另有30多艘战船驻守在海峡北部的唐斯,负责阻止西班牙地面部队从法国进攻。6月底,焦躁不安的女王终于收到了密探的报告。报告中说,无敌舰队的船只目前正散布在西班牙北部的海港一带接受维修。对此,伊丽莎白女王马上召见了她的两位举足轻重的海军指挥官。

性格急躁的弗朗西斯主张采取主动进攻的战术,倾全部军力,趁“无敌舰队”还在西班牙北部休整时给予重击。他认为越早进攻就越有利。但是,伊丽莎白女王认为,如果舰队像在西班牙一样,受天气影响而受阻,或者遭到重创,英国就无异于对敌人敞开了大门,这样做太过冒险。最后,她要求以逸待劳,静观其变。

弗朗西斯大胆的进攻计划没有获得通过,使得西班牙人躲过了一劫,也赢得了时间。经过近一个月的休整,梅迪纳的旗舰“圣马丁号”又率领舰队离开拉科鲁尼亚港,向英吉利海峡逼近了。这时,舰队船只进行修缮后已经聚齐,装备了补给,同时风势有利,士气高昂。

站在旗舰的船头,看着仍旧整齐庞大的舰队,梅迪纳重又找回了勇气和自信。为了鼓舞士气,他提着指挥刀站在船头一遍一遍地高喊: “以主的名义前进!”

7月30曰,无敌舰队终于靠近普利茅斯港。

当英国沿岸黑云压城时,弗朗西斯中将却在附近忙着玩滚木球游戏。很难说他是故意掩饰惊慌,还是果真胸有成竹,总之,直到“无敌舰队”距离海岸只剩30英里时,他才平静地说:“我们结束这场球后再去对付西班牙人。”

令人惊讶的是,西班牙人并没有主动发起进攻。他们仍然固守着腓力二世国王定下的战略,要先去穿越英吉利海峡,到达加来后保护地面部队渡海作战。因此他们对躲在普利茅斯港内的英国舰队竟然来了个视而不见。

7月31曰中午时分,当潮汐改变方向之后,40艘英国战船离开了普利茅斯港。

英国人果然具有过人的勇气,竟然仅以区区40艘战舰,就敢对强大的无敌舰队发起挑战。两个小时后,他们成功插到了西班牙舰队的后方。霍华德公爵命令“蔑视号”旗舰向无敌舰队发射一枚炮弹,正式向对方宣战。作为回应,梅迪纳公爵在“圣马丁号”的主桅上升起一面西班牙皇家战旗。

“西英海战”在梅迪纳并不情愿的情况下拉开了序幕。

霍华德和弗朗西斯之所以敢于以少量战舰主动发起进攻,主要是考虑到西班牙舰队具有牢不可破的严密编队,正面交锋无论如何难以取胜。因此,他们计划用灵活快速的战舰逐个分离和击破西班牙舰船。用弗朗西斯的话说,就是要“一根根地拔光它们的羽毛”。

首战持续了4个小时。

当炮弹的轰鸣逐渐平息,硝烟渐渐散去时,英国人的战绩并不理想。虽然也击中了几艘西班牙战舰,但对削弱对方的实力来说几乎没有什么作用。无敌舰队的新月形编队是无懈可击的海上防御部署,所有战舰都装备了1000公斤重的铁锚,还有威力强大的加农炮。它们更像是浮动的堡垒,不断逼近英方战舰,试图依靠短兵相接制服对方。

相比之下,英国战舰灵活快速,能轻易避开无敌舰队的锋芒。但它很难打破对方的堡垒,也就无法实现各个击破的战术。所以,首次交锋的结果基本上可以说是不分胜负。

在随后的4天中,西班牙人仍然不与英国人纠缠,期望在到法国北部的加来和地面部队会合后,再来与英国舰队一决高下。但是英国人似乎看出了西班牙人的意图,所以英国舰船竭力阻止无敌舰队,时不时地对之进行主动进攻,但最终没有成功。

庞大的无敌舰队像一股笼罩在英国上空的黑云,压迫着英国人的神经。继500年前“征服者威廉”入侵英国之后,梅迪纳将成为入侵这片土地的又一人。

对西班牙来说,只要保持编队有条不紊,他们就能在与地面部队会合后,水陆夹击,于年底占领英国。一切进展顺利。8月6曰,星期六的早晨,梅迪纳看到了法国加来的海岸线。

当天中午,舰队在加来港抛锚,但地面部队却不见踪影。梅迪纳等到的消息是,地面部队两周之后才能到达。

这下子梅迪纳慌了。他现在的处境是进退维谷:食物储量严重匮乏,弹药也消耗殆尽。这时候,他开始后悔,以前英国人向他的舰队发起进攻时,他不应该让部下不遗余力地还击。英国人可以随时在自己的口岸补充给养与弹药,而他却不能。现在危险正在一步步逼近,于是他写了一封信,要求火速发给腓力国王,他写道:“我被困在这里,敌人就在我旁边。他们可以随时向我开炮,而我根本无力招架。”但他心里明白,这封信起不到什么作用,即使腓力收到信后以最快的速度给他支援,时间也根本来不及。

也许梅迪纳可以集中最后的力量,向英国舰队主动发起进攻,在最短的时间内打败他们,但是那要冒很大的风险,他没有十足的把握。他认为,现在惟一所能做的就是等待。他祈祷英国人不要再来进攻。

当无敌舰队困在加来时,英国舰队却在休养生息。他们的供给充足,士气高涨,士兵们跃跃欲试。他们知道自己不只是为了一己生存,而是为了国家的存亡而战。

这时,霍华德和弗朗西斯深感忧虑的是:当西班牙舰队和地面部队会合后,他们已经知道西班牙地面部队未能准时到达,现在或许是他们战胜西班牙舰队的最后机会。要不要进攻呢?无敌舰队看起来强大无比——英国人还不知道他们的弹药已经所剩无几。

8月7曰早晨,英军总司令霍华德召开紧急会议。经过数小时的争论,弗朗西斯想到了一个绝妙的主意。

他俯身趴在会议桌上,兴奋地用拳头敲打着桌面。“火攻”,他大喊着。“对,我们可以放火船!”

当天午夜,星月无光,云雾重重,海面上刮起强劲的东风,西班牙船员都已进入梦乡。八艘英国旧船借着风势流星一般驶向西班牙舰队。这些船内都装满炸药,船身涂满柏油。一旦船身被点燃,炸药糖浆的碎片将带着火焰,冲到方圆一英里的地方。夜梦中,西班牙人尚不知“地狱之火”已经驶近。

驾驶八艘旧船的英国水兵,在接近敌船后,将船点燃,然后乘小船离去。只见八艘火船犹如八条火龙,顺着风向和水流直向敌人舰队冲去。

是时,梅迪纳正在船舱里召开战时紧急会议,被甲板上传来的叫喊声打断了。他急步赶到甲板上,看到他的舰队已经陷入了一片火海。士兵惨叫声声,有的落海,有的烧死。无敌舰队在离开西班牙后第一次变得军纪涣散。惊慌失措的船长们纷纷砍断锚链,四散而逃。在夺路而逃的混乱中,许多船舰又自相撞击,沉没的沉没,落水的落水……

在这个晚上,几艘火船轻而易举地击溃了无敌舰队。

第二天早晨,无敌舰队的战船七零八落地散布在法国沿岸。梅迪纳变得孤立无援。他驾驶“圣马丁号”逆风航行,驶进了加来东北方向的格林拉夫海域,这时候,与他随行的只有五艘舰船。其余的战舰则散落在距他很远的海面上。与此同时,英国舰队正在步步逼近。被逼无奈的梅迪纳只得横下一条心,背水一战。

弗朗西斯终于迎来了等待已久的时刻。格林拉夫战斗打响了,这是对付西班牙的整个战争中最残酷、耗时最长的一战。

弗朗西斯看准了梅迪纳的旗舰所在,指挥着自己的旗舰“复仇号”近距离向“圣马丁号”发起猛烈进攻。

其他140多艘英国战船也加入战斗,对已经七零八落的西班牙舰船进行围追堵截。“圣马丁号”遭到五百多枚炮弹的轰击。事后,一名幸存者描述道:“舰船简直是千疮百孔,惨不忍睹!”“圣马丁号”完全被硝烟笼罩。有一个多小时的时间,人们眼前是一片浓烟,什么也看不见。

公爵本人腿部受伤,但他仍然坚持留在甲板上。他宁愿战死沙场也不愿投降或自杀。

那一天,他几次尝试重新编队,但是由于西班牙的战舰失去了锚,无法抛锚定位,被英军冲得四分五裂。格林拉夫战斗最后演变成了一场疯狂的杀戮。英国试图一举摧毁强大的西班牙“无敌舰队”。

下午6点左右,突如其来的暴风雨使战斗中止。双方这次会战的损伤情况差别悬殊:英军损失60名士兵,战船无一受损,而西班牙方面却是伤亡惨重,共有4000名士兵死亡,4000名士兵受伤。无敌舰队被打得七零八落,沉没与失踪无数,两只舰队的旗舰也均遭重创,舰队副帅被俘。所幸,梅迪纳的旗舰逃出重围,但甲板上已是血流成河。

救命的风暴使西班牙舰队得以喘息,但在风暴过后,仍处于英军舰队的围追堵截之中。西班牙人不敢再穿越英吉利海峡返航,梅迪纳命令所有残余舰船绕过整个不列颠群岛返回西班牙。

在仓皇溃逃中,梅迪纳发着高烧,意识模糊地躺在床上。西班牙来势汹汹的挑战就这样在惨遭重创后如风般消散。

3天后,国王腓力在马德里听到了他一生中最坏的消息。“看到那么多的时间、金钱和努力全都付之流水,我简直悲痛欲绝。而且这是主所赋予我的神圣使命,我不知道该如何去承受这种痛苦。”

西班牙一片沮丧,英国却是举国欢庆。

在历史上最重要的一次讲话中,伊丽莎白女王说:“我只是一个弱不禁风的女人,但是我却具有王者的气概和风范。我敢说罪恶的西班牙人再也不敢侵犯我的王国了。”就在英国上下举国欢庆的时候,无敌舰队的残余舰船正艰难地在北海上挣扎前行,归乡的旅程是他们来时的两倍之长。不幸的是,在返航途中,舰队又接连两次遭遇大风暴的袭击,又有许多舰船沉没,还有一些不知漂到了何处。

有些人被冲到了怪石嶙峋的爱尔兰海岸;有些人艰难地爬上荒岛寻找水和食物。为了防止西班牙再次进犯,伊丽莎白女王下令:“逮捕和处死所有被发现的西班牙人。审讯时可以动用酷刑。”于是侥幸逃生的人寥寥无几。

直到1588年10月,无敌舰队残余的舰船才返回西班牙。130多艘战船有三分之二被毁,仅剩43艘残破船只。而3万名士兵,有三分之二的人丧生。

梅迪纳历尽艰辛回到西班牙,国王腓力宽恕了他的失败,但人民却无法原谅他。他自己也无法原谅自己。

英国在经历了英吉利海峡战役的大捷之后,开始蓬勃发展。英国人从西班牙人手中夺取了海上霸主的地位。从伊丽莎白女王之后,英国的国力蒸蒸曰上,从原本只有数百万人口的孤岛小国一跃成为世界上头号殖民帝国,占有世界上三分之一的土地。英国建立了比腓力王国更加庞大的帝国,并在以后好几个世纪中保持着世界“第一强国”和“海上霸主”的地位。

而西班牙则因无敌舰队的覆没而一蹶不振,从此衰落。

威灵顿公爵(Arthur Wellesley, first Duke of Wellington 176951,爱尔兰 都柏林~1852914,英格兰 肯特 沃尔默城堡) 阿瑟-韦尔斯利。别名铁公爵,拿破仑战争时期的英军将领,英国第25、27任首相。最初于印度军中发迹,西班牙半岛战争(1808~1814)时期建立战功,并在打败拿破仑的滑铁卢战役(1815)中分享胜利。最终更成为了英国陆军元帅,并获得法国、沙俄、普鲁士、西班牙、葡萄牙和荷兰6国授予元帅军衔,是世界历史上唯一获得7国元帅军衔者。被公认为是19世纪上半叶最具影响力的军事、政治人物。,[编辑本段]早年生涯

威灵顿是莫宁顿伯爵第一的第五子。少年性格郁郁寡欢,喜欢孤独的散步,在伊顿公学就读没有什么好处,母亲为节约学费供他弟弟上学,便让他去学律师,结果一年时间他唯一干的事就是拉小提琴,其寡母的认为他「只能去当炮灰,做不了别的事」。便把他送往法国昂热军事学院学习。用他18岁即从军,给爱尔兰总督当副官。后袭他家代表特里姆的席位,1790~1797年任爱尔兰国会议员。24岁时威灵顿虽然欠债仍向凯瑟琳求婚,但遭拒绝。被告知混成一个大人物10年后再来找她,威灵顿为此烧掉了自己心爱的小提琴,终生未再拉一曲。集中精力从事自己的业务。他花钱在第33步兵团买了个中校军衔,1794~1795年在法兰德斯服役,从长官们的失误中汲取经验。由于求文职不得,1796年自愿被派往印度。

他在印度采取一种节制饮食和乐天知命的养生之道。由于长兄理查德前来当总督,他得以发挥自己的才能。他指挥一个师去进攻迈索尔的提普苏丹,后任迈索尔总督(1799)和对马拉塔人作战的总司令。因为连连胜利,特别是1803年在阿瑟耶大捷,他率7000人奇袭击败了4万人的迈索尔军队(由法国人训练,装备100门大炮和骑兵)由他亲自谈判订立了和约。他认为这此战役对他个人来讲比滑铁卢战役更辉煌。他日后在欧洲各战场上所显示出来的一切取胜的特质都是在印度培养出来的,包括∶能决断、有常识、注意细节;爱护士兵、注意给养;与老百姓保持良好关系。后来拿破仑笔下只把他说成是一个「印度士兵将军」,那是不智的。1805年威灵顿封爵士后返回英格兰。

威灵顿的新差事是令人失望的∶他率驻哈斯丁斯的一个旅远征汉诺威,以失败而告终。但他这是已经是公认的大人物了。1806年,当年拒绝他的凯瑟琳**的家人来想他提婚,当年小副官心中高不可攀美丽的女神13年后已经变成一个发胖的老姑娘了。他答应了婚约,只是低低的埋怨了一句“她变丑了”。同年进入国会以驳斥激进派对其兄在印度政绩的攻击。他以托利党首席秘书的身分在爱尔兰停留两年。在为期很短的对哥本哈根的军事远征(1807)中,打败丹麦军队。1808年葡萄牙人起来反对拿破仑时,威灵顿奉命前去支持。[编辑本段]在拿破仑战争中的胜利

威灵顿不打算「战争还未开打就输掉一半」——这是拿破仑的霸权对欧洲大陆各国军队的通常效果。他希望以「稳如盘石的军队」阻挡住法军的攻击。他所统率的英国步兵「浅红队列」在维米耶罗确实击败了号称“风暴”的朱诺将军的纵队(8月21日),这是拿破仑的战术体系第一次完败。但前来的两名英国高级军官不准乘胜追击,因为他们愿意签订不得人心的《辛特拉条约》,这样一来,朱诺的军队便得以安然回国。由于群情激昂,威灵顿和他的几个同僚被送上军事法庭。虽然被判无罪,威灵顿还是返回爱尔兰任首席秘书。但是,在英军从西班牙撤退之后,他认为仍能守住葡萄牙,1809年要求政府让他带兵重新开战,这是对欧洲极为重要的一个决定。他在里斯本登陆,奇袭苏尔特元帅,(拿破仑称为欧洲最好的战术家,法国历史上4个大元帅的最后一个)攻占奥波多,以伤亡23人的代价击破23万敌军,把法军赶回西班牙。英、西联军虽然在塔拉韦拉获胜(7月27~28日),而向马德里进攻却失败了。尽管由于发动攻势而受封贵族头衔,但是这位威灵顿子爵却带领人数极占优势的部队退回葡萄牙基地,撤退途中于1810年9月27日在布萨科击败马塞纳元帅。5万英葡联军击退6万5法军,仅1千2伤亡(英葡各626),而法军损失5千,含5位将军。(马塞纳元帅曾经在瑞士击败俄国大元帅苏沃洛夫而拯救法国,被称为帝国元帅中最具有大军统帅才能的人物,称号胜利的宠儿)安然退入他曾秘密构筑横跨里斯本半岛的著名「托里什韦德拉什防线」。马塞纳撤出葡萄牙(1811年春,伤亡25万)和德欧尼奥罗败北(5月3~5日)成功地说明威灵顿的防守焦土政策是正确的,也使部下对他的信赖更加坚定。他的士兵管他叫「大鼻子」,他的军官管他叫「花花公子」。所以给他起这样的绰号是因为他有175公分的修长身材,喜爱穿剪裁十分合体的便服;有棕色波浪式头发,眼睛又亮又蓝。

他那一步一步壮大起来的军队直到1812年才有足够的力量攻占西班牙要塞罗德里戈城和巴达霍斯。7月22日在萨拉曼卡以少击众击败马尔蒙元帅40,000名法军仅用40分钟之后,他进入马德里(8月12日)。由于围攻布尔戈斯未成,他的军队再次撤回葡萄牙;1813年5月从这里出发,最后一次向西班牙进军。他率兵急速横跨半岛千里之后,在维多利亚盆地把约瑟夫国王率领的5万法军逼入绝境,击溃他们,并缴获他们的全部辎重(6月21日,120门大炮被缴获119门)。造成法军在西班牙的统治全面崩溃。对于胜利者来说,这种光辉灿烂的战利品实在太多了,连儒尔当的镶金元帅杖也被英军缴获,他们竟容许法军逃进庇里牛斯山脉,当时威灵顿公开斥责他那醉酒的部队像「粪土一样」。维多利亚大捷鼓舞欧洲反拿破仑联盟,为此乐圣裴多芬专为此战谱写了胜利交响曲来庆祝。旱季来临时威灵顿在盟军中第一个攻入法国本土,跨过一道道河上防线,直至1814年4月10日攻入土鲁斯才结束半岛战争(4天前拿破仑已经退位)。当时他已经是侯爵和陆军元帅,这回又封公爵,由国家赐给50万英磅,后来又赐给他汉普夏的斯特拉特费尔德-萨耶,以保持他的地位。

拿破仑流放厄尔巴岛时威灵顿被任命为驻复辟的波旁王朝路易十八世宫廷的大使。1815年2月他代替外交大臣卡斯尔雷子爵出席维也纳会议,但代表们还未能结束调停争端的工作,拿破仑便已从海岛逃走,3月1日登陆法国,开始他的百日统治。威灵顿以及普鲁士陆军元帅布吕歇尔6月18日在滑铁卢的胜利使「公爵」成为欧洲最著名的——即使不是最喜气洋洋的——英雄。「我向上帝祈祷,希望我今后不再打仗。」他为阵亡将士一边流泪一边说∶「老打仗是一件很坏的事情。」他的希望实现了。作为驻法占领军总司令,他反对签订惩罚性的和约,拒绝布吕歇尔提出的枪杀拿破仑和焚烧巴黎的建议。他组织贷款以解救法国的财政,并提出在3年后撤出占领军。这几项政策使他赢得和会的感激,1818年带着6个外国授予的司令杖(陆军元帅的标志)回国。他在世界军事史上的地位大约和击败战略之父汉尼拔的罗马名将大西庇阿相当。[编辑本段]在内阁中的角色

威灵顿在国外的经历使他永远无法成为一个党派政治人物。他虽然加入利物浦伯爵的托利党内阁担任军械总监,但不因此就反对此后的辉格党政府。他说∶「派系斗争大大损害国家的利益。」当曼彻斯特举行要求国会改革的示威而发生彼得卢大屠杀以及出现企图谋杀内阁成员的加图街阴谋时,滑铁卢战役后的群众不满情绪已达到沸腾的地步,这时,威灵顿更加贴近了维护法律和秩序的党。1822年颇孚众望的坎宁继卡斯尔雷子爵任外交大臣。尽管坎宁反对和会的体系,威灵顿却亲自驳回乔治四世对坎宁的个人反对意见,而相信时至今日,和会的体系已经稳如盘石不可动摇。当坎宁收回英国对欧洲的一切承诺时,威灵顿唯有痛苦地自责而已。1822年召开维罗纳会议时,他极力平息欧洲各盟国之间的争端未果,1826年在俄国又未完成外交使命,这两次失败更增加了他的苦恼。威灵顿是一个直言不讳的人,他不适合于执行坎宁的狡猾政策,但是国外却认为他为人诚实而敬重他。

1825年威灵顿转向爱尔兰问题,归纳为这样一个左右为难但必须着手解决的基本矛盾∶只有允许天主教徒参加国会的要求(即所谓的天主教解放)才能结束政治性的暴力行动,但必须保持新教作为国教的优越地位。他私下研究一种解决方案,认为罗马教宗(教皇)必须与英国君主订立协约,最低限度要保证不准天主教神职人员滋事,以此作为他们「解放」的先决条件。但是,当坎宁这位不合格的解放者于1827年4月出任首相的时候,威灵顿感觉到新教的优越地位已经岌岌可危。他和皮尔带领一大批人退出政府。他还辞去统率军队的职务。这一行动被解释为对国王选择他的对手当首相的不满。在否定这种议论的时候,威灵顿冲口说出∶他是一个军人,如果认为自己适合当首相,那简直「比发疯还糟」。同年8月坎宁去世后,他重掌军务。不到5个月,坎宁的继任者戈德里奇子爵即挂冠而去,1828年1月9日英王召见威灵顿公爵。[编辑本段]担任首相时期

这位公爵的目标是经由重新统一托利党以缔造一个强大而力量均衡的政府。他不情愿地再次辞去总司令一职,邀请以赫斯基森为首的坎宁派出仕,而抛开托利党极端分子,因为他们与自己的温和政策不兼容。对于右翼如此敬而远之,左翼又开始发生矛盾。反对派要求大规模改革,而赫斯基森集团表示同感。公爵明智地作出让步,首先是教会问题,他自动改革宣告非国教徒有罪的《宣誓条例》和《社团条例》;其次是《谷物法》(禁止输入外国贱价粮食)问题,他实行了比他本人和农业利益期望中更开明的改革。但不久以后他在国会改革问题上与赫斯基森派发生正面冲突,5月该派总辞。紧接着出现了另一场危机∶在爱尔兰克莱尔的补缺选举期间,继赫斯基森的大臣职的维齐-费兹杰罗极力保持他在国会中的席位,却被爱尔兰的天主教领袖奥康内尔击败。维齐-费兹杰罗本是一位赫赫有名的亲天主教人士,他的落选给公爵敲下警钟∶只要不给予「解放」,任何托利党人也休想在南爱尔兰获胜。大有发生内战的可能性。1828年8月威灵顿遂承担起其戎马一生最费力的政治职责,劝说乔治四世、当时下院领袖皮尔以及大多托利党人同意天主教解放,这些人过去一直认为此项改革无异于革出教门。经过半年不屈不挠的秘室商谈,才取得国王的首肯。皮尔的立场也同样令人棘手。他是个公开声明的新教徒,因而坚持只有让他当后座议员才能支持「解放」。但是,威灵顿的耐性和皮尔的义气终于占上风,皮尔同意继续领导下议院。托利党的一些极端分子竟「向后转」,公然违抗威灵顿的最后命令,但是该党大多数人则表示服从。因此,1829年4月尽管托利党已经分裂,天主教解放变成了法律,这是公爵在政治上最大的胜利,附带一出闹剧∶他与出言不逊的托利党极端分子温奇尔西伯爵进行决斗。

有时,人们批评威灵顿没有定见。现在看起来,他只是秘而不宣,不愿意过早地公开他的想法。他要进行某种形式的「解放」的愿望可能在1825年左右已明白透露。

人们对于进一步实行改革的要求已经受到威灵顿本人成就的鼓舞,由于1829~1830年度的农村饥馑而如火如荼;辉格党领袖格雷伯爵第二则趁机掀起国会改革的新浪潮,其方案是允许伯明翰一类工业城市在国会中有代表,以取代贵族和士绅私人操纵的选区。1830年乔治四世去世而由威廉四世继位后举行大选时,就有了对威灵顿在贫困和失业问题上的听天由命态度表示不满的机会。同年的法国资产阶级革命(七月革命)大大鼓舞了英国的改革派。虽然威灵顿的内阁继续存在,却已经软弱无力,而赫斯基森的突然死亡又破坏了暂时性的和解计划。威灵顿认为国会改革不是一种灵丹妙药,而是立宪制度的自戕。他在国会召开前两星期写给一位朋友的信中斥责改革是破坏性的,并表示他反对改革的决心不变。11月2日他发表一篇坚决反对任何改革的宣言,使得国会大吃一惊。改革派与报仇心切的托利党极端分子纠合一起,15日将他击败。次日皮尔迫他辞职,由格雷继任。

作为一名军人,威灵顿曾经表现出神奇的才能,能猜出「山的另一边」存在什么东西。然而,由于缺乏政治想象力,他认为改革的另一边是革命——「采取正当法律程续的革命」。由于这种错误看法,他理所当然地被称为反动派。[编辑本段]晚年

这位公爵虽然在野,继续反对格雷要使上议院通过改革法案的企图。威灵顿的窗户两次被激进的暴徒捣毁,他的铁制百叶窗有助于塑造一位「铁公爵」的形象。巨大的斗争在1832年5月的危机时达到最高潮,眼看要产生法国七月革命那样的结局。国王拒绝册封足够的新贵族以战胜敌对的上议院议员,格雷辞职了,威灵顿拼凑一个轮替的政府班子没有成功。面对着混乱不堪的局面,威灵顿依然反对改革,然后为了国家的利益而撤退,劝说他的追随者在6月改革法案成为法律之前与他一同不出席国会。然而,在「滑铁卢日」他受到愤怒群众的袭击。「选择这个奇特的日子」他只讲这么一句话。

威灵顿弃权拯救了上议院,在领导上议院托利党期间他继续控制他们不与下议院发生灾难性的冲突。只要有可能,他就支持国王的政府。1834年威廉四世以政变方式解散辉格党,召请威灵顿组阁;但是,65岁的公爵回答应任皮尔为首相。对一个政治人物来说,此种让贤的举动最罕见,因而受到一些称赞。他在皮尔内阁中担任外交大臣(1834~1835)和不管部大臣(1841~1846)。他还担任牛津大学名誉校长、伦敦塔总管、汉普夏治安长官和领港协会十三主持会员之一(后为会长)。另外,维多利亚女王尊之若父。他犯下的错误是在余生10年中一直担任军队总司令,因为他已不再实施后来迫切需要的各项改革。但是,当宪章派即将起事的时候,由于他的冷静处理,防止了任何骚乱行动。他在1848年显示的旧本领又重演了一番。由于他再一次命令上议院议员「向后转」(这回是就《谷物法》问题),他得以使皮尔将此法废除。1846年起威灵顿退出公职生活,但仍向各派提供咨询意见。海德公园街角的阿普斯莱府是他的城内公馆,人称「伦敦门牌1号」。作为五港同盟的总监,他在自己喜爱的住所沃尔默城堡(Walmer Castle)因中风去世。死后举行盛大的国葬,这是英国最后一次显示各种纹章的葬礼。埋葬场所为圣保罗大教堂。[编辑本段]私生活

公爵一再使用「国王和人民的忠实仆人」以及诸如此类的词句来形容自己,这些词句恰如其分地表达出他主要受到尊敬的自我奉献精神。在服装和通信方面许多有趣的个人特点再加上对答如流的机敏天才使得他不但是英雄而且是个「名角」。他对一个敲诈勒索者的著名回答是∶「你公开发表好啦!」他的婚姻不甚美满,凯瑟琳既过分疑虑又极端崇拜他,她于1831年4月24日去世。他有两个儿子,大儿子曾编辑他的最后「消息」,二儿子的孩子们很受他钟爱,正如他对所有的孩童一样。他与伦敦著名的七公主俱乐部的女主人哈丽特(查理之妻)、安杰拉、布岱特-古茨、哈丽特·阿巴斯诺特以及其它一些女人的热烈友情显示他如果与一个聪明的女子结合可能会是美满幸福的。不过,在其部下的军人大家庭的友爱中,他可能是最幸福的。有些近代历史学家反对「铁公爵」的谥号,理由很充分,因为他既不冷酷,又非铁石心肠。然而,他本人倒是往往以严格维护纪律自夸。在他喜欢讲的一句格言「我只是个堂堂男子汉」中表现出他那打动人心的坦率真诚和毫不浮夸的纯朴天性。[编辑本段]生平大事件

1787年入英军服役。1794~1795年参加对法兰西共和国的战争。

1796~1805年在印度率英军进行了征服印度王公部队的战争。

1808~1813年在伊比利亚半岛指挥英、西、葡联军同拿破仑·波拿巴一世军队作战,灵活地运用防御战术,多次主动撤退和适时进攻,抗击并打败了数量占优势的法军。

1814年法国波旁王朝复辟后,任英国驻巴黎大使。

1815年指挥英荷联军对法作战,在滑铁卢会战中抗击了法军优势兵力的进攻,最后,在普军的配合下击败拿破仑·波拿巴一世,进军巴黎,统率盟国的驻法占领军。战后,多次参加反法联盟各国重新瓜分势力范围的会议。

1828年后,历任英国首相、外交大臣和不管部大臣,并长期任陆军总司令。曾反对“改革法案”,镇压1848年宪章运动。威灵顿对于建设具有较高战斗力的英国陆军作过一定贡献,发扬了英军擅长防卫作战的传统,培养了部队的勇敢坚定精神,但在政治上反对改革,在军事上也坚持旧的观点和制度,要求按门第选拔军官,并主张棍棒纪律

驻港部队某营区内,三军仪仗队正如火如荼进行训练,和往常没有什么异样,队员杨振宇来队探望的妻子廖冰冰,对接下来的惊喜还全然不知。

她和“安排”的女兵惬意地,边聊天边观摩训练,殊不知女兵已将她带到了训练场中央,突然,所有仪仗队员停下训练,面向廖冰冰转体,踏着整齐的步伐、喊着响亮的口号将她团团围住。

这时候,操场大屏幕开始播放杨振宇的表白VCR,一句句真情流露的陈述,一帧帧爱情长跑的画面,面对突如其来的惊喜,廖冰冰感动得有些不知所措,泪花开始在眼眶里打转。

趁她不注意,杨振宇手抱鲜花悄悄走到了跟前,敬了一个标准的军礼,帅气的军礼将她从视频的感动中拉回现实,随后杨振宇单膝跪地,掏出三等功奖章:“这是我收获的荣誉,,我的军功章永远有你一半,,谢谢你六年无私的陪伴和守候,,嫁给我,我想与你相守一生!”

现场的战友们纷纷起哄“嫁给他!嫁给他!”战友们排山倒海的呐喊在营区里回荡,廖冰冰热泪盈眶,一边哭一边说出:“我愿意!”

其实我觉得嫁给军人是一件很幸福的事情,虽然他们有的时候工作会很忙,但是你看到他们,就会觉得很安全很放心。

以上内容来源:南部战区

军人结婚年龄原则上按照婚姻法规定的法定年龄执行,男不得早于22周岁,女不得早于20周岁。军队干部选择的配偶必须符合军队的有关规定和要求,战士一律不得在部队内部和驻地找对象,现役军人一律不准与外国人或居住在香港澳门的人员结婚。

男中尉和女中士宣布结婚。女中士毕业于白求恩军医学院护理学专业,是第73集团军某旅的理疗师。男中尉毕业于陆军装甲兵学院,是一个特别爱运动的大男孩。

一、女中士被男中尉求婚

毕业于白求恩军医学院护理专业,是第73集团军某旅的理疗师,一名女中士班长,被一名毕业于陆军装甲兵学院,一位特别爱运动的大男孩,一个中尉排长求婚了。

两人同在一个旅,不在同一个营区,女孩说:“那天我穿着迷彩鞋就被求婚了。他脾气挺好的,我觉得自己的急脾气,需要一个脾气好一点的伴侣”。军恋不易,网友们纷纷总送上祝福:真是甜炸了,男中尉娶了女中士。

二、男中尉与女中士

女孩是一个心地善良,特别爱笑的小仙女,毕业于白求恩军医学院,精通针灸、拔罐、艾灸,是第73集团军某旅小有名气的理疗师,男孩毕业于北京装甲兵学院,是一个特别爱运动的大男孩,大学时,他曾从北京骑行了2150公里,回到福建老家,行程跨越了大半个中国。

去年五月女孩陪着一名女兵去部队报道,这名男孩正好在部队当队长,在那个初夏的午后,女孩的一颦一笑,深深地吸引了这个腼腆的大男孩,部队集训结束后,在那名女兵的牵线下,两人相互添加了微信。

三、“我想尽快把婚求了,给她释放一个稳定的信号”

在一次体能训练的时间,女孩跑完3公里,回到连队,就在连队篮球场上,男孩手捧鲜花,单膝跪地,给了女孩一个大大的惊喜。当戒指戴上手指的那一刻,这对恋人在战友的欢呼声中幸福相拥。

女孩说:“选择结婚,是他先表了态,恰巧我也动心”。不需要太多的语言和仪式,承诺、等待、携手,一切都像军恋原本来的样子。回忆着自己被求婚的场景,女孩嘴角洋溢着微笑甜蜜而又幸福。

军婚不易,祝愿有情人终成眷属,且行且珍惜。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jiehun/136478.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6-17
下一篇2023-06-17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