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海长城景点介绍

临海长城景点介绍,第1张

临海长城的景点有台州府城墙、紫阳街、东湖公园、朝天门、江南长城等。

1、台州府城

台州府城墙,又称江南长城、江南八达岭,全长6000余米,现存5000余米,东起揽胜门,沿北固山山脊逶迤至烟霞阁,于山岩陡峭间直抵灵江东岸,延伸至巾山西麓,依山就势,俯视大江,尤以北部最峻。2022年7月15日,台州府城文化旅游区获评国家5A级旅游景区。

2、紫阳

紫阳街是临海市第一古街,是千年古城的缩影,是历史文化名城的象征。街名的来历紫阳街原来是有街无名。据民国二十三年(1934)重修《临海县志稿》绘制《临海县治附郭图》上,这条街没有街名的记载,而按照古迹、人名、地名而称呼这条街的所在地,当时称街的北端黄坊桥,南头揽秀楼。

3、东湖公园

临海市东湖公园位于台州市。东湖位于临海古城东侧,开凿于北宋年间,原为水军舶船屯兵之所。东湖总面积为280亩,分为三大景区湖东景区,湖心景区、后湖景区。东湖是临海市台州府城文化旅游区的一部分。

4、朝天门

朝天门,位于浙江省临海市台州府城墙上,西门街入口和台州府城文化旅游区的其中一处入口,傍江而筑,解决城内排涝。熙宁四年(1071),知州钱暄为解决城内排涝,采取浚湖筑城的办法,将东城墙内迁,建立了朝天门,配兴公楼。

5、江南长城

江南长城景区位于浙江省台州市临海市东湖路与泉井洋路交叉口附近,初建于晋,扩建于隋唐,全长达6000米,近年又进行了维修。城墙北枕大固山,南接巾子。

以上内容参考-台州府城墙

  篇一:游紫阳街

 在北固山和巾山之间,在临海城关的西北角,坐落着一条古色古香的历史名街,这就是紫阳街。

 紫阳街有三四百年的历史,全长1008米,街道两旁都是木头造的两层平房,雕花门窗,白墙黑瓦,地上铺着石板。紫阳街民国时期曾经叫中正街。为了纪念临海和平解放,将中正街改名为解放街。1998年,为了纪念道教南宗始祖张伯端,因其号紫阳,于是就改名为紫阳街。

 紫阳街是幽静的。清晨,紫阳街静悄悄的,房子的窗户紧闭着,房子上的灯笼微微地摇着。街旁的店铺琳琅满目。有布铺、鞋铺、小吃店、扁食店、看相算命店……这些店铺的招牌轻轻地随风微微摇摆。紫阳街的水井历史悠久,很早以前,紫阳街的人们都在这里打水、洗衣服……井水有五米深,清澈干净,水面泛起微波,格外幽静。墙上的石窗多种多样,形态万千,有十字窗、石纹窗、双龙戏珠窗等美丽的石窗,把紫阳街点缀得更加恬静。

 紫阳街是热闹的。中午,店铺陆续开张,食物也纷纷出炉。这时,放学的学生,紫阳街的居民,都要买这土特产尝尝。有羊角蹄、马蹄酥、海苔饼……其中,最好吃的就是海苔饼了,你若不等上一两个小时,根本吃不上正宗的海苔饼。街上人头攒动,行人来来往往,有的赶着回家,有的在叫卖……好不热闹!

 这就是紫阳街,这就是千年古城的缩影,历史文化名城的象征,它像一颗灿烂的明珠,镶嵌在我的家乡——临海。

篇二:游紫阳街

 我们临海有许多名胜古今天迹,比如:长城、东湖、紫阳街……今天,我就给大家讲讲临海的紫阳街。

 紫阳古街的两旁都是木构的房子,那房顶檐角翘起,似展翅欲飞的苍鹰。房子虽然没有建筑物的雄伟气魄,但是有着明清时代的古香古色。门窗上雕刻着许多精美的图案,那飞舞的龙活灵活现,那昂翔的凤凰栩栩如生,真是龙凤呈祥。

 紫阳古街上的灯笼特别引人注目。所有的房子都张灯结彩,到处喜气洋洋。那一串串灯笼鲜艳夺目,又好似令人谗言欲滴的糖葫芦。屋檐上窗口前到处都是它的影子。到了夜晚,灯笼全亮了,紫阳街顿时灯光闪烁,好一派喜庆的景象。

 紫阳街两旁开着许多店铺,一家挨着一家,每家店铺的上方都高挑这一面面**的锦旗,红色的大字和图案非常醒目。一阵微风吹来,一面面高挑的锦旗荡漾起来,好像我们走入了“水村山郭酒旗风”的情景。

 紫阳街有许多明文物和古迹,那千佛井和千年古井,那能称625公斤的中国第一称,让游人伫足观赏……最吸引人的还要属千佛井了,千佛井的旁边立着碑志,使游人了解到这口元代古井井壁内有世上罕见的千尊佛像。

 紫阳街,你如今古香古色,记载了我们家乡临海古城千年的历史,我爱你,家乡的紫阳街。

篇三:游紫阳街

 在临海北固山脚下,有一条古老的街道,这就是热闹非凡的紫阳古街。

 这条街道在民国时期曾经叫中正街,后来为了纪念临海和平解放,所以改名为解放街。1998年,为了纪念道教南宗始祖张伯端,因为他号紫阳,故更名为“紫阳街”。紫阳街全长1008米,街面宽3到4米左右,石板铺地。街道两旁全是木屋,历史气味很浓。

 紫阳古街紫阳古街,当然是古朴的。街上,有各种各样的店铺:米店、布店、餐饮店……这些店铺上都挂着招牌。其中,买海苔饼的店生意极为火热,如果来紫阳街不吃紫阳街的海苔饼,就等于没来过紫阳街。在这长长的古街里,每隔一段距离就会有一座坊墙,这些坊墙高10米左右,全是砖砌成的,能防米,所以还叫“防火墙”。

 紫阳街在早上的时候非常幽静,街上不见几个人影,只有一些早餐店开了门。还有一些人提着水桶去水井打水。这里有两口井,都是古井。这里的水哺育了住在这儿的一代又一代人。渐渐地,到了下午,这条街就热闹起来,行人来来往往,还有老人在聊天,整条街显得更加有生气。

 紫阳街是临海的第一古街,是千年古城的缩影,散发着它的独特魔力,我爱紫阳街。

篇四:游紫阳街

 紫阳街座落在古城的西面,分为南、中、北三段,全长1080米。宽4——5米。是临海的一颗璀璨明珠。

 星期天,我和妈妈一起走进紫阳街,走在青灰色石板铺成的小路上,路旁有明清建筑风格木制的二层楼房,门窗上雕刻着精美的图案,有的是龙凤呈祥,有的双龙戏珠,有的鸳鸯戏水……,真是古色古香,栩栩如生。屋檐下挂着红灯笼,屋顶上铺上青瓦,檐角微微翘起,像展翅欲飞的雄鹰。

 突然,我们看到了百年老字号的秤店,里面摆着各种各样的秤,使人眼花缭乱,小的小巧玲珑,像一个小玩具。大的又长又粗,秤砣是一块巨石,秤杆是一根巨木,长3。5米,宽8公分,能秤1250斤。

 继续往前走,有一面大鼓,直径2米,鼓面**,鼓身红色,轻轻击打,鼓声传四方。

 紫阳街里还有许多临海小吃,如梅花糕、海苔饼、蛋清羊尾……,忍不住口水流了下来,我对妈妈说:“买一个海苔饼吧!”妈妈看我的样子,笑着同意了,我拿着热乎乎的海苔饼,海苔饼表面金黄,吃着非常脆,我一边咬了几口,哇真好吃呀!我忍不住赞叹起来。走远了,依然能闻到小吃那边的淡淡的香味。

 参见完了紫阳街,我和妈妈终于恋恋不舍的回去了,但我心里还在想着:“啊,紫阳街真美啊,我爱紫阳街!”

篇五:游紫阳街

 紫阳街位于临海古城内,是我们临海最完好、最古色古香的老街了。还享有浙江第一古街的美称。星期天下午,我跟爸爸妈妈一起游玩了这条老街。

 我们是从靠近江滨路的紫阳街南端开始游玩的,只见街的两边摆满了玲琅满目的工艺品、小玩意儿。有钢丝做的迷你自行车、迷你购物车;有木头做的飞机、大炮;还有羽毛做的扇子;还有泥塑……看得我眼睛应接不暇,一会儿看看东,一会儿看看西;一会儿摸摸这个,一会儿摸摸那个,感到处处新鲜、好玩。

 踩在脚下那一块块青石板铺成的路,再看看那青砖建成的房子,搭配着木门、木窗,我仿佛回到了古代。

 我们继续向前走去,咦!中国人民银行旧址,我很好奇,进去一看,原来,这是爷爷奶奶辈们那个时代的银行,里面布置了柜台和几个假人,给我们真实地再现了当时人们存取钱的情景。二楼呢,有很多当时用过的计算工具:打印机、验钞机、还有各种不同版本的人民币,还有许多珍贵的资料,让我增长了不少知识。

 紫阳街上不但有这些古老的建筑,还有许多流传下来的美食哦!马蹄酥、海苔饼、麦芽糖……,还有我最最喜欢吃的蛋清羊尾哦!

 啊!美丽而古老的紫阳街,你是我们临海人的骄傲!

篇六:游紫阳街

 临海有美丽迷人的灵湖,雄伟壮大的长城,商品应有尽有的华润万家,但是我还是喜欢古色古香的紫阳古街。

 一个万里无云的上午,我们来到了目的地——古色古香的紫阳古街,我们就像离弦的`箭一样,飞快地下了车。走了一会儿,首先印入眼帘的是三个大字——永靖坊。妈妈拿出手机,咔嚓咔嚓地拍了起来。我们做的动作是不一样的:我做卖萌的动作——两手握拳头,鼓起腮帮子,拳头放在腮帮子下面。我的朋友贝贝做活泼可爱的动作——一只脚抬起来,两手伸出两根手指摆出“V”型。

 紫阳街的建筑并不高大华丽,这里的房子是由石制、木制组成的,让人觉得非常古老、古朴。窄窄的小巷,平坦的地面是由一块块青石板铺成的。

 街道旁边有许许多多地店铺,琳琅满目——有卖珍珠镶嵌着的皮包,有卖手工做的草鞋,有卖手工葫芦、海螺、晴天娃娃,还有卖一些小吃的,有海苔饼,面条……有些店铺种着许多花,有凤仙花、喇叭花……

 不久,我们看见了几个石像:一个三岁左右的小孩看见妈妈不辞辛苦地洗衣服,所以端了一碗水给妈妈喝,那个小孩的姐姐也为妈妈打水。这个场景让我十分的感动,想起了妈妈每天早起洗衣做饭。

 紫阳街是个古色古香的地方,我希望大家的祖祖辈辈都可以来游玩紫阳街,也可以明白妈妈的辛苦。我坐在车上想着。

篇七:游紫阳街

 “爸爸,你等等次吗!”快到了紫阳街口,我对爸爸说。你要问我为什么去紫阳街,我就会告诉你,我是来看历史文物的。你如果没去过,就听我讲讲吧!

 走进了紫阳街,首先进入我们眼帘的,是几个麦芽糖小摊,麦芽糖是我们临海的特色,味道甜甜的,可以用小棍子搅来搅去,不想玩了就可以把它吃掉。我们又走了一会,看见又有几摊卖蛋清羊尾的店,它黄黄的,是豆沙馅的,皮上还有一些白糖,吃起来甜甜的,油而不腻。

 走着走着,我看到了许多古玩店,里面有许多古钱币等东西卖,有一些店还卖一些小铃铛之类的东西。除了古玩店,还有一些卖秤的店,里面有各色各样的秤,小的只有一分米长,它的杆是黑色的,有**的盘,大的却可以坐人,它是由草做成的,杆甚至有两米。

 我走哇走哇,看见了一面大鼓,旁边有一个牌子,上面写着:天下第一鼓。还写着:鼓长1。95米,直径2。2米。

 我们又看见了千佛井,又名又眼井,是公元707年建的,知佛井与千佛塔,井壁与塔夸上各有佛像千余尊,故以为名。

 我们又去了中国人民银行,它是在民国建立的,我走进去一看,哇!有好多泥像,它们都栩栩如生,还穿了衣服呢。上了楼,有各种各样的建国以来的钞票,还有以前老式的油印机。房子看上去旧旧的,好像有许多的年头了。

 我走呀走呀,忽然看到了一座牌坊,上面写着“清和坊”三个大字,十分美观。爸爸说:“这个牌坊不但美观,而且在以前也可以起到防火的作用呢!”

 紫阳街,你代表了我们临海的历史文化,代表了千年古城的风貌,我们为你骄傲。

篇八:游紫阳街

 一条古老的街道,加上木头做地古老房子,再加上巨石铺成的石子路和木头房子的木路标,形成了一条古色古香的老街——紫阳街。

 一来到紫阳街的石门,一扇木头做的巨大木门立在门上,而里面却热闹地不得了,有的正在买门口边的小玩意,有的三五成群地走在一起,逛紫阳街,有的正在买古玉器之类的东西,还有的正在买特色小吃。

 一说到小吃,紫阳街的小吃好像说不尽,有深绿色,圆形的海苔饼,有香糯可口,梅花形的梅花糕,有像充满气的足球似的蛋清羊尾,有闻着臭,吃着香的臭豆腐。有好吃好玩的麦芽糖。

 紫阳街的小吃讲完了,那也该讲讲紫阳街的小玩意了。门口上,有用玉、宝石、珍珠做出来的手链。有两头金色,中间**的金箍棒,中间还写着重一万三千斤,有刻着长龙的大刀,有射鸟的弹弓。街道上有能平衡的竹蜻蜓,有木质的溜溜球。

 紫阳街还有许许多多的古迹:有中国人民银行的旧址,里面有许多以前的铜币,有中药博物馆,里面有许多中药的知识

 这些房子非常古老,多用高大的木头建的。几个粗木顶着屋,屋上的瓦顶着风、雨、雪,用石头建成的他台阶坚固。

 还有一些是用巨大的石头砌成,住在里面的我可一半放心又一半儿不放心。

 希望还有更多的古物会被发现。

19:00点。在临海紫阳街7点会有烟花秀、节目表演,在七点临海市民会吃完晚饭,出来逛临海紫阳街。因此临海紫阳街晚上19:00点热闹,人流量最多。紫阳街是临海市第一古街,是千年古城的缩影,是历史文化名城的象征。

临海必游线路——长城 

江南八达岭,巍巍临海城 

喜欢67点钟的长城,跟着太阳一起明亮起来去 

一路有很多清晨早锻炼的人们 

总能在白云楼,遇到一帮老公公谈论着历史八卦 

PS: 7点前的长城是不收门票的 

东湖——江南园林之缩影 

东湖之史,源于北宋年间,始为船场水军营,后加凿为湖,建造了共乐堂、流杯亭。此后,官宦之家云集、迁客骚人流连,吟诗作画。自此之后的东湖,经过历代的装点与修葺,越见风致,成为临海必去的休闲地。 

东湖,没有浩然开阔的水面,唯有雅致的山水小景,绿树葱茏处,映在一汪凝碧中的墨色倒影,如同一幅晕染水彩画。漫步北望,江南长城通天石阶尽头的揽胜门,赫然在目。登上制高点樵云阁,便可将近处、远处的湖光山色一览无余。 

东湖之胜,首推亭榭;东湖之游,乐在泛舟;而东西两岸亦自成趣:远近高树成荫,低花轻弄,碧桃傍水,细柳临波,春鸟时鸣花树,秋蝶常伴清风,遂引得游者如织,去者留连。 

紫阳街——老临海的时光机 

踏上紫阳街的青石板,就像踏上厚重的历史,脚下那段用数不清的青石板铺砌而成的街道就像演绎了一场历史的变迁,临海城千年的历史浓缩在这条1080米的古街上,历史上最繁华的商业街区,素有“台州府街”之誉。因此街北端有道教南宗始祖紫阳真人张伯端的故居———紫阳道观,故此街名为“紫阳街”。 

走在紫阳街仿佛回到明清时期建街初时的“尊容”,历史的轮回再现,让人品味到它的历史价值和现代韵味的完美统一。每一根廓柱,每一片屋瓦,每一个飞檐……在漫长的历史中,成了古迹的点缀,成了遗风的神韵。 

南北走向的紫阳街凝聚着千年临海遗留下来的民俗遗风,以其深厚的文化内涵展示着古城临海独有的文化表现形式。 

江滨路——游憩,闲散 

清晨,沿着湿漉漉挂着晨露的草地,江滨路一带晨练的人,结伴的、独自的,晨跑的、闲聊的、遛狗的,什么样的人都有,就像一个新鲜的早市,这里一丛,那边一簇。而到了夜幕降临的时候,人群就像是突然从地底下冒出来般,江边整个防洪大坝上,来来往往的,满眼都是人,大家相互一照面, 天南地北、海阔天空闲聊一阵后,才发现双方就住在附近,只是之前从未遇见过,陌路相逢成熟客。 

夏天的江滨路是排档的天下,在灵江沿岸,像清凉角、一桥二滩、老桥外滩、江风明月等有名号的户外排档开了好多年。于黄昏的灵江两岸,吃龙虾,喝点小酒,吹个江风、感受江水拍岸的声,如果天气好的话,还可以观赏繁星点点。 

在江滨路的尽头,和人民路的交界处,是临海小酒吧的集散处,一直想念去年夏天的37#吧,小天鹅火锅城、左岸厨房,名鼎、名流足浴,都在那块,闲来无事,可以来江滨路行走,从望江门开始,一直走到尽头。 

括苍山——千年曙光照大地 

登之见苍海,以其色苍苍然接海,故名括苍。括苍山北麓,永安溪畔,历史悠久,风光秀丽的括苍镇以山水闻名,大大小小数十个村落散落在青山绿水之间,几乎是村村靠山,户户依水,“有崇山峻岭, 茂林修竹,又有清流激湍, 映带左右”。朗朗的蓝天、青翠的山林、袅袅的炊烟,交织成一幅水墨丹青画。 

巍巍的括苍山,绵延起伏,丰厚博大,海拔13826米,系浙江东南第一高峰,是二十一世纪曙光的首照地和最佳观测地。山上建有全国第四大风力发电场,那高低错落不断旋转的风机,与身后绚丽的自然景观交相辉映,构成了一道靓丽的风景。云海、日出、风车被称为“括苍三绝”。山上有米筛浪、跑马坪、九台沟等,山下有古街、古宅、王士琦墓、象鼻岩等多处旅游景点。 

临海是浙江台州的一个县级市,距离上海大约500公里,大巴车要开将近6个小时。

去临海本来是冲着古火山遗迹和“江南长城”去的,可是到了之后才发现,值得一游的景点和古迹太多了,几天时间根本玩不过来,只能挑几处感兴趣的匆匆逛了逛。

一、素有小西湖之称的东湖

东湖位于台州府城东侧,占地面积约280亩,开凿于北宋年间,当时是作为建船场,驻扎水军用的。宋熙宁四年(1071年)由台州郡守钱暄疏浚拓建而成湖,并辟为园林。清朝的文人俞樾说:“杭州有西湖,台州有东湖,东湖之胜,小西湖也。”可是我却认为,东湖有点像放大版的苏州园林,因为它的规划与苏州园林有些相似,却又比苏州园林来得大气。

从南门进入东湖公园,右手边有一座保存相对完好的清朝老宅子——荣兴堂。荣兴堂曾是临海钱氏家族的故居,又称为“钱园”。据说,钱家自吴越国武肃王钱镠和忠懿王钱弘俶开始,历朝历代都出过名人,也为台州做出过一定的贡献,所以有关部门特将钱家老宅进行修缮,改为 旅游 景点。

可能是官宦人家的缘故吧,荣兴堂的建筑较之我之前看到过的江南古宅要气派很多,不论是设计、材料,还是做工都堪称一流。

除此之外,荣兴堂还陈列了“钱氏三宝”——金书铁券、金涂塔和钱氏相印。所谓的金书铁券就是电视里说的免死金牌。钱家的免死牌是唐乾宁四年(公元897年),昭宗皇帝赐予钱镠,以褒奖钱镠消灭妄图称帝的董昌之功绩的。不过,这块金牌并不是我们想象中的样子,而是一块硕大的瓦状物。当然啦,我们看到的并不是真品,真品珍藏在中国 历史 博物馆。

从荣兴堂出来,就来到了九曲桥。九曲桥由清知府刘璈所建,桥面上虽然铺的是石板,但是栏杆却是用铁管做的,显然是后人所为。

九曲桥连接了两座亭子,大的那座称为湖心亭,小的称为半勾亭。湖心亭建于康熙年间,亭身八面三层,亭角雕龙饰凤,非常华丽。

半勾亭则是一座六角凉亭,建于同治年间。一开始,我们不明白亭子为什么取名为半勾,后来在亭柱上发现了白居易的诗句“未能抛得杭州去,一半勾留是此湖”,方才恍然大悟。

上岸来到小瀛洲,就看到了骆临海祠。这个祠堂纪念的是骆宾王,他曾在临海担任过县丞,故又称骆临海。门口柱子上挂着一幅绝妙对联:“山月常明,应知诗杰丞临海;湖波乍涌,恍见文澜动则天。”不算简短的几句话,写尽了骆宾王一生的文采卓绝与忠肝义胆。

穿过骆临海祠,下一站便是樵云阁。相传樵云阁是为了纪念一位不知姓名的樵夫。明朝靖难之变,文帝逊位,成祖登基,樵夫气愤其不仁不义,投湖而死,后人有感他的壮烈,立祠纪念。樵云阁是仿清代建筑,全木结构,也是东湖最高的楼阁。

二、临海城中的台州府城老街——紫阳街

紫阳街因道教南宗始祖、紫阳真人张伯端而得名,全长1080米,南北走向贯穿台州府城,是台州府城 历史 上最繁华的商业街区,也是临海千年府城的一个缩影。

与其他地方的老街一样,紫阳街也充满了各种小店、小吃,游人熙熙攘攘,而且也有一些可供参观的老宅子,比如五十年代的中国人民银行旧址、方一仁药号、状元第等等。

和其他地方不一样的是小街上建有一座座“坊”。所谓的“坊”就是用大块青砖垒砌而成且带有拱门的坊墙。这些古“坊”既是人行道,又能通马车,还是防火墙,同时也可作为划分街区的地名,是紫阳街别具一格的风景线。

紫阳街上有许多特色小吃,有两家卖海苔饼的店前居然排起了长队。看到许多店铺在卖“蛋清羊尾”,不知是什么东东。小伙伴买来尝了尝,原来就是把蛋清与面粉和在一起,加入豆沙馅心,然后放在油锅中炸出来的“油墩子”。由于它的形状不规则,有点像羊尾巴,所以才得了这个名字。

如果时间充裕,可以去西门街逛逛,因为那里几乎没有开发,商业气息不浓,能够看到原汁原味的临海。

三、为抗击倭寇而建的“桃渚古镇”

桃渚古镇始建于明洪武二十年(1387年),城高二丈一尺,一面临海(桃江),三面环山,是明代浙江东南沿海用于抗倭的四十一个卫所中唯一保存完好的一个。抗倭名将戚继光就曾在此屡败倭寇,战绩辉煌。

据说古镇最初是兵营,后经几百年的繁衍,如今已经发展成为一个约有9万人的大镇子,桃江也因淤积而形成了十三个渚(水中的小块陆地)。

古镇的城墙虽然简陋,但是基本上没有遭到破坏,敌台、大炮和城门也安然存在。

城中仍保存着明代的摩崖题刻和明、清历朝所修建的寺庙庵堂以及古建民居等古迹数十处,唯独没有看到兵营的踪迹。

其实,到桃渚古镇 旅游 除了要去看看城墙、瞭望一下十三渚和镇子的全貌之外,最有趣的还是在镇子里走一走,因为镇子基本上是原生态的,有许多几百年的民居,而且家家户户门前都有一条水渠,有些人家还在水渠中养了锦鲤,与其他地方很是不同。

四、8000万年前火山活动的见证——桃渚火山遗迹

桃渚火山位于临海东南41公里的东海之滨,主要由白岩山盾形火山遗迹和大勘头锥形火山遗迹组成。我们去的是大勘头火山遗迹。

大堪头火山的火山口面积约2平方公里,其中心部位为熔岩冷却形成约1500万根石柱。石柱呈五边形和六边形几何形态,或直立或斜卧,层层叠叠、排列有序十分规则,犹如人工雕刻开凿。从远处望去,宏伟壮观,气势非凡。有点可惜的是这座火山的年代实在太久远,大部分遗迹已被植被所覆盖,不能看到火山全貌了。

从遗迹公园的入口进去,实际上是进入了火山口的底部,要想看清楚整个火山口的全貌,必须上到大约300米高的山顶。我体力不支,没有上去,只能借用小伙伴的几张照片向大家展示一下这座古火山留下的柱状节理。

五、号称“江南长城”的临海古城墙

临海古城墙全长6000米,始建于晋,扩建于隋唐,至今已经有1600多年 历史 。城墙北枕大固山,南接巾子山,前绕灵江,东滨东湖,逶迤曲折,气势恢宏,人称“江南长城”。

城墙除御敌功能外,还兼防洪,所以四个城门均建有瓮城。瓮城又称“月城”,就是在城门外面加砌一道半圆形的围墙,既可防御敌人直接攻入城门,又可防止洪水的侵袭。

我们是从兴善门登上城墙的,走到望天台就原路返回到朝天门乘车回上海了,没有去北部最为险峻的那一段,因为时间有限,而且那里实在太高了,不免有些遗憾。

其实,最合理的登城墙路线应该是从东湖北门对面的揽胜门登上城墙,然后从白云楼逐级而下,最后从朝天门或者兴善门进入紫阳街。不过,这要体力达得够才行。

望天台还是值得上去看一看的。据说这个位置曾经是元末农民起义领袖方国珍筑台祭天称王的地方,不过现在的望天台是全新的,结构采用“三层九循环”的形式,汉白玉扇形台板、台阶、栏杆等都是九或者九的倍数。我觉得望天台有些眼熟,不知道是不是《三生三世十里桃花》中白浅跳下殊仙台的取景地?

我们选择从兴善门登城墙,不仅仅是因为体力的缘故,还因为那里有一座始建于唐代、重建于元代的古塔——千佛塔。千佛塔位于临海古城龙兴寺内,是临海最高的古塔,也是浙江仅存的两座元塔之一。这座塔有两个特点:一是塔身上装饰了千余尊砖雕佛像,造型优美,工艺水平相当之高;二是各层平座采用的石板出挑建筑手法很罕见。因此,称得上是中国古塔中的精品和一绝。

最后贴一张临海的游览图,以便查找我们这次临海之行的足迹,同时也供朋友们参考。

(本文借用了金达莱拍摄的火山柱状节理照片,在此表示感谢。)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jiehun/141995.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6-18
下一篇2023-06-18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