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订婚习俗有哪些?

福建订婚习俗有哪些?,第1张

男婚女嫁乃人生之重要环节,婚姻的缔结历来被视为“正家”之始,终身大事。因此,有关礼俗自然也就备受关注,繁文缛节,十分考究。古代中国最重明媒正娶,早在周代就已确立嫁娶程序中之“六礼”,即纳采(送礼求婚)、问名(询问女方名字和出生日期)、纳吉(送礼订婚)、纳征(送聘礼)、请期(议定婚期)、亲迎(新郎亲自迎娶)。随着北方居民南迁入闽,婚仪中的“六礼”在八闽各地流传开来。此后,这六种礼节虽略有变化,然基本延续下来。宋元时期,妇女贞节观逐渐加强,宋代理学对福建的影响尤甚,以至福建婚俗中歧视和束缚妇女的现象愈益显著。至明清两代,更进一步被强化。  明清以后,在福建民间,“六礼”的名称和内容均有所更动,各地礼俗也不尽相同,但仍大抵取“六礼”之意。通常,从议婚到完婚要经过提亲、合婚、相亲、定亲、送聘、送日子、劝嫁、催妆、迎送亲、婚礼、下厨、回门等步骤。其中,提亲、合婚包含有纳采、问名的内容;定亲、送聘相当于纳吉、纳征;送日子含请期之意;迎送亲类似于亲迎,只是新郎本人是否亲自前往女家迎娶则因人因地而异。除了这些一般性的婚姻礼俗外,福建民间尚有多种特殊的婚姻形式和礼仪,诸如童养婚、招赘婚、服役婚、交换婚、转房婚、表亲婚、指腹婚、重婚、招夫、租典妻、抢亲婚、转嫁婚、尽孝娶、冲喜婚、冥婚、长住娘家等等。其中有一些是婚姻陋俗。  福建是一个多山省份,自古以来交通闭塞,商品经济不发达,封闭式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比较典型,因而风俗习惯比较古朴,封建色彩也较为浓厚。古代福建人口不多,劳动力较为缺乏,外来移民入闽之初,适应新环境、改造自然的工作十分繁重,因而滋生重男轻女的思想,从而又造成男多女少现象,引起嫁女必索高价、包办买卖婚姻之风盛行。一些富豪大户为炫耀家门、显阔竞强,嫁女之时,耗费巨资,广置妆奁,由此积习相沿,互相仿效,形成嫁女重妆、婚礼奢华的陋俗。  民国年间,风气渐开,机关公务人员和知识界先行婚俗改革,初兴新式婚礼,名曰“文明结婚”,妇女地位也有所提高。但范围广袤的农村变化并不明显,旧的婚俗依然普遍存在,不少恶习并没有被破除。  1949年以后,人民政府大力提倡移风易俗,婚姻礼仪的改革日益深化,许多传统习俗虽继续存在,但其中的大部分或被剔除、或被简化、或已名存实亡;婚姻自主、男女平等的观念已为大多数人所承认和接受,尤其在80年代以前,嫁娶礼仪普遍比较简朴。80年代后,旧婚俗中繁琐排场的风气重又抬头。  福建的畲族、回民以及客家人、惠安女、基督教徒等,因其不同的文化背景、宗教信仰、以及相对独立的社会群体,也形成了各自比较独特的婚姻礼俗。

1态度准备

态度准备是指女孩的态度。求婚不是一记耳光。如果你想求婚,你应该提前考虑这段关系的进展,测试女孩对这段关系的态度,综合判断是时候求婚了,然后再求婚。这个成功率会高得多。

2时间准备

现在决定时机已经成熟,是时候让你们的关系更进一步了。然后你就可以开始准备提案了。首先要考虑的是提案时间。总的来说,小编建议在周年纪念日、生日和其他特殊日子求婚,或者在情人节和520日求婚,这两个日子更浪漫。

3选址准备

建议书位置和计划的编制是相辅相成的,因为两者相互影响。如果你对这个计划没有更多的想法,你可以先考虑一下地点。对你有特殊意义的地点是第一选择。例如,如果你曾经是一个同学,那么学校是一个好地方,或者你第一次见面和约会的地方是一个不错的选择,并且有着美好的回忆。

4计划准备

在确定了时间和地点之后,计划的制定是理所当然的。例如,七夕节即将到来。如果伴侣决定在七夕节在户外求婚,他们可以使用具有七夕特色的求婚方式,比如孔明登和给对方订婚信物。它们都是不错的选择。

5项目准备

在提出建议之前,我们还应准备好建议项目。主要物品包括求婚戒指或其他订婚纪念品,以及装饰求婚网站的物品,如鲜花、气球、照片等。如果求婚网站上有屏幕,我们还可以准备一个求婚视频。

6角色准备

提案前的准备工作非常重要。当然,追求者本身是最重要的。女朋友的行程也应该提前确定,以免女朋友来不及时感到尴尬。参与提案的其他人也应提前确定时间。然而,如果这是两个人之间的一个小而热烈的求婚仪式,那么就决定对方的行程吧。

7表白准备

在表演环节结束时,你可以坦白。如果没有表演环节,你也可以直接进入忏悔环节。此时,事先准备好的求婚书将发挥作用。

8回应准备

忏悔完成后,你要等待女友的回应。如果你女朋友同意,求婚仪式基本上就结束了。如果你的女朋友不同意,就会有下一个链接。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jiehun/1478027.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7-16
下一篇2023-07-16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