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上的吕洞宾到底是什么样的人

历史上的吕洞宾到底是什么样的人,第1张

吕洞宾,著名的道教仙人,八仙之一、全真派北五祖之一,全真道祖师,钟、吕内丹派代表人物。原名吕岩,字洞宾,号纯阳子。一般认为吕洞宾乃唐德宗丙子年(796年,即贞元十二年)农历四月十四生于永乐县招贤里(今山西省芮城县永乐镇)。另说是他是唐末京兆(今陕西西安)人。

他出生于世代官宦之家,祖辈都做过隋唐官吏,吕洞宾自幼熟读经史,有人说他曾在唐宝历元年(公元825年)中了进士,当过地方官吏。

后来,他因厌倦兵起民变的混乱时世,抛弃人间功名富贵,和妻子一起来到中条山上的九峰山修行。他和妻子各居一洞,相对可望,遂改名为吕洞宾;“吕”,指他们夫妇两口,两口为吕;“洞”,是居住的山洞;“宾”,即告诉人们自己是山洞里的宾客。他的道号为纯阳子。他在弃官出走之前广施恩惠,将万贯家产散发给贫民,为百姓办了许多好事。

吕洞宾一生乐善好施,扶危济困,深得百姓敬仰。他死后,家乡百姓为他修建了“吕公祠”,以示纪念。到了金代,因吕洞宾信奉道教,于是将“祠”改成了“观”。元朝初年,忽必烈知道吕洞宾信奉的道教在群众中颇为流传,就想利用宗教和吕洞宾的声望巩固自己的统治,派国师丘处机管领道教,拆毁“吕公观”,大兴土木,修建了“永乐宫”。从修建大殿到绘完几座殿堂的壁画,历时110年,几乎与整个元朝共始终。

《同治黄州府志》上有一段“吕岩自叙”是这样说的:“我本系唐朝宗室,姓李名琼,字伯玉,同金氏结婚后,养了四个孩子,生活得很美满。我长得眉棱、目阔、鼻耸,面修阔,鬓茂而疏,我没有多少武士的外貌,倒真象一个读书人的样子。我的山根有一颗痣,这是克妻的;太阳穴也有一颗痣,这是克子的。我能遇仙得仙,不是凡庸之辈可比。我50岁时能写出好文章,才开始登第做官。不久黄巢兵起,国遭灾难 ,家逢不幸,我只好抛弃四个孩子,携妻金氏,选择一个山洞住了下来。我为什么改姓为吕呢?因为,当时四个孩子都没有了,一家人只剩下我和妻子两口人,所以两口合为吕,改姓此姓。我们住在山上,故名叫岩;我们常在洞中,是石洞中的宾客,故号洞宾;妻子后来死了,只剩下我一个男人,故又称纯阳子。”吕洞宾这些颇带浪漫色彩的“自叙”,我们姑且把它当作了解吕洞宾这个人的一种说法吧。

吕洞宾本是一个名不见经传的普通人物,而在民间长期流传中,却象雪球的滚动一般,故事愈来愈加丰富,成为一个箭垛式的传说人物。

狗咬吕洞宾:吕洞宾成仙得道之前,原是个读书人。他的好友中有个同乡叫苟杳。苟杳父母双亡,家境贫寒,但为人忠厚,是一个老诚君子,读书又很勤奋,吕洞宾很赏识他,与他结拜为金兰兄弟,并请他到自己家中居住,希望他能刻苦读书,以后能有个出头之日。一天,吕洞宾家来了一位姓林的客人,见苟杳一表人材,读书用功,便对吕洞宾说,想把妹妹许配给苟杳。吕侗宾深怕苟杳贪恋床第之欢误了锦绣前程,连忙推托。没料到,苟杳本人听说林家**貌美,执意要应允这门亲事。吕洞宾思索良久同意了,他对苟杳说:“贤弟既然主意己定,我不阻拦,不过成亲之后,我要先陪新娘子睡三宿。”苟杳听了大吃一惊。寄人篱下,怎得不低头?再说,婚礼的一切花费都得仰仗吕家,谁让自己一贫如洗呢?思前想后,还是咬咬牙答应了。苟杳成亲这天,吕洞宾喜气洋洋,跑前跑后张罗一切,而苟杳却无脸见人,干脆躲到一边。到了晚上,送走了宾客,吕洞宾进了洞房。只见新娘子头盖红纱,倚床而坐。吕洞宾不去掀那红盖头,也不说话,只管坐在灯下埋头读书,林**等到半夜,丈夫还是不上床,只好自己和衣睡下了。天明醒来,丈夫早已不见。一连三夜都是这样,可苦坏了林**。回头再说苟杳,好不容易熬过了三天,刚进洞房,见娘子正伤心落泪,低头哭着说:“郎君为何一连三夜都不上床同眠,只顾对灯读书,天黑而来,天明而去?”这一问,问得苟杳目瞪口呆。新娘子抬起头来一看,更是惊诧莫名:怎么丈夫换了个人?半天,夫妻俩才恍然大悟。苟杳双脚一跺,仰天大笑:“原来哥哥怕我贪欢,忘了读书,用此法来激励我啊!”林**也是心中欢喜,对吕洞宾充满了敬意。夫妻俩都说:吕兄此恩,将来一定要报答。

传说吕洞宾是个挺有钱的商人,但他乐善好施,经常帮助穷苦人做一些好事,因此四乡八邻都比较敬重他。有一年冬天,吕洞宾外出时碰到一个十八、九岁的青年人,在风中冻得瑟瑟发抖。吕洞宾见后起了恻隐之则,便上前询问青年人为什么在露天挨冻。青年人告诉他自己名叫苟咬,本是个读书人,只因为前不久家里突遭一场官司,父亲蒙冤被打死,母亲气死,家里的一些房地财产全部被没收走了,只剩下自己孤零零一个人流浪在外,整日挨冻受饿,已经几天没有吃饭了。吕洞宾看这个叫苟咬的年轻人斯斯文文,象个读书人,就说让苟咬跟他到自己家里去,管吃管住,供他读书。这苟咬听了大喜,当即跪谢恩人,跟吕洞宾走了。

宾把苟咬接到家里以后,不要他做任何事,只要他每日潜心书,以图皇榜高中,将来有个好前程,左邻右舍看了都说吕洞宾待苟咬胜过自己的亲生儿女。这苟咬也真争气,埋头苦读,整日大门不出,学问也是日渐长进,这样不觉过了一年,眼看就要临近赶考了。这一天,吕洞宾家来了一个客人,姓林,是吕洞宾的老朋友,很久没来他家了。吕洞宾自然是热情款待客人,好酒好肉都摆上。姓林的朋友见到苟咬后,因为不认识,所以向吕洞宾打听。吕洞宾便将苟咬的情况一一说给他听。林姓朋友听后对苟咬的家境遭遇和发愤攻读学问既同情又赞赏,加上看苟咬长得眉清目秀,一表人材,料想将来必有出息,心里便喜欢上了他。便找吕洞宾商量,说愿意将自己的女儿许配给他,不知可否答应吕洞宾心里想让苟咬读书,现在考试在即,谈婚论嫁怕苟咬分心,着实不想答应。但不好驳朋友的面子,只得推诿说要问苟咬本人。姓林的朋友觅婿心切,当即拉着吕洞宾找到苟咬,当面问他是否愿意。苟咬一听有这等好呈,哪有不愿意之理,便满口答应。吕洞宾这下无话可说了,又不能反悔。眼看考试就差两个月了,万一苟咬因贪恋床第之欢,误了前程,岂不是前功尽弃左思右想觉得还是要想办法阻止苟咬成婚。于是吕洞宾把苟咬叫到一边,说成婚可以,但必须答应自己的一个条件,就是新婚的头三天苟咬不准进洞房,而要乘烛读书至天亮,而自己则顶替苟咬守在洞房监督。原想用这条件让苟咬放弃成婚念头,谁想苟咬成婚心切,居然也答应了。吕洞宾只能答应在赶考前让苟咬成婚了。婚事办得非常热闹,排场很大。待新郎新娘拜过天地之后,吕洞宾张罗着送走了客人,便把苟咬叫到书房去读书,自己则进了洞房,坐在桌前,看起书来。新娘子隔着红头巾本来就看不清新郎的面容,进了洞房后坐在床上,想等着新郎来掀开红头巾一起安歇,共享新婚之乐。谁知眼前这“新郎”竟不近前,自己是个女性又不好意思主动去拉,于是,这新婚之夜就这样过去了。第二天,第三天还是这样过的。到了第四天晚上,吕洞宾对苟咬说:“你可以进洞房了,但切莫因贪床第之欢而误了读书前程。”苟咬答应后,随即入洞房与新婚妻子团聚。而新娘正为这几天来的事百思不得其解,见了这位年青英俊的青年与这几天晚上自己隐隐约约看到的“新郎”不是同一个人,非常惊奇,苟咬便将事情的前因的后因讲了一遍,新娘也将这三天晚上的事说了出来,两人这才恍然大悟,明白吕洞宾是一片苦心,真的盼望苟咬能考试一举成名。当下两人非常感动,苟咬发誓要抓紧时光攻读,考个好功名,妻子也表示要全力支持丈夫考试。转眼赶考的日子就到了。苟咬不负众望,考了个殿试第三名。没多久就接到委任状,被派往外地做官。行前,苟咬要吕洞宾跟他一起去,也好享享福。吕洞宾说:“我有家业财产,一生无忧,你刚上任,还是要先干自己的事业,我不会跟你去。苟咬见劝不动吕洞宾,只得自己带着妻子去上任。临别时再三交待,有什么急难事一定要来找我。两家人挥泪而别。正所谓天有不测风云。苟咬走后一年多,吕洞宾家里突发一场大火,把家里的所有财产全部烧了个精光。一家人先是靠亲友接济度日,到后来亲友们也不愿搭理他了,生活实在难以维持下去。这天,吕洞宾的妻子跟他商量,说我们以前资助苟咬读书,让他功成名就,升官发达,现在我们遇了难,不如去找他借点钱来起本做生意。吕洞宾衔是不肯去,怕人家笑话,但顶不住生活压力,只得勉为其难去找苟咬借钱。走了十几天的路程,终天找到了苟咬家。见恩人到来,苟咬很是高兴,忙设宴款待。席间,吕洞宾把自家这两年的变故说了给他听,并委婉地提出要借点钱做本钱,为家里建房和生意本钱。苟咬听了,不说借也不说不借,只是招待他喝酒吃肉,到处游玩,天天如此。这样的日子过了有两个月,吕洞宾想着家里妻儿老小无吃无住,心急如焚,再也歇不住了,于是有一日他来个不辞而别,自己回家。一路上,吕洞宾想想自己曾经那么慷慨地救助苟咬,而现在苟咬则无情无义,不肯帮他,心里止不住很气愤,路上逢人便讲苟咬的事,听的人无不指责苟咬无情无义,不报答好心人。待回到家里,吕洞宾惊奇地发现:自家原来被烧毁的房屋土地上竟然盖起了一栋新房,比自家原来的老屋漂亮多了。吕洞宾不知是谁家的新屋,不敢进去。忽然听到新屋里有哭声,似乎有人在喊他的名字。他试探着近前一看,只见前厅里放着一副棺材,而跪在棺材前哭着的正是自己的妻子和儿女。吕洞宾赶紧上前去问是谁去世了不料妻子一见他吓得大惊失色,连问他是人是鬼吕洞宾追问原由,待妻子镇定下来,两人将各自分别后的情况说了起来原来,自吕洞宾离家后,家里生活非常艰难。过了约20天,忽然来了群人,不由分说,在他家的旧房宅地上建起了新房,前天刚完工,昨天又来了几个人,抬着一副棺材,说里面装的是吕洞宾,几天前刚死,是得霍乱而死,不能开棺,抬进新房里就走了。妻子想着家里的悲惨遭遇,忍不住大哭,没想到吕洞宾却安然无恙回来了。吕洞想着奇怪,要儿女们找来铁斧,打开棺材,只见里面放了一只坛子,坛子里面是满满的一坛银子,还有一张纸条,吕洞宾拿起一看,上面写的是四句话:苟咬不是负心郎,路送多银家盖房,你让我妻守空房,我让你妻哭断肠。原来这是苟咬在暗中帮助吕洞宾时附带了一个小小的玩笑。这个故事传开后,因为“苟咬”的谐音,便有了“狗咬吕洞宾,不识好人心”这句俗语

吕洞宾在历史上是真有其人的。相传,他名叫吕岩,字洞宾,号纯阳,唐代京兆(今陕西省西安市人),又作河中府(今山西省永济县)人。他曾在终南山修道,以后浪迹江湖,自称“回道人”。道教徒称他为“吕祖”、“纯阳祖师”,推崇为全真道的五祖之一。由于李唐王朝崇尚道教,道人得到独尊的厚遇,有关吕洞宾的轶闻轶事也就传说纷纭,民间流传的“江淮斩蛟”、“岳阳弄鹤”、“客店醉酒”等,都是说的他在浪流时的故事。自从吕洞宾到过南山之后,南山古洞便不仅被说成是他修炼成仙之处,而且为道家所独占。南山上有“灵峰院”,里面奉祀吕洞宾。唐代白居易游览南山古洞后,在院前撰了碑文,宋代张商英写了《轮藏记》。吕洞宾的身世究竟是怎样的?《同治黄州府志》上有一段“吕岩自叙”是这样说的:“我本系唐朝宗室,姓李名琼,字伯玉,同金氏结婚后,养了四个孩子,生活得很美满。我长得眉棱、目阔、鼻耸,面修阔,鬓茂而疏,我没有多少武士的外貌,倒真象一个读书人的样子。我的山根有一颗痣,这是克妻的;太阳穴也有一颗痣,这是克子的。我能遇仙得仙,不是凡庸之辈可比。我50岁时能写出好文章,才开始登第做官。不久黄巢兵起,国遭灾难 ,家逢不幸,我只好抛弃四个孩子,携妻金氏,选择一个山洞住了下来。我为什么改姓为吕呢?因为,当时四个孩子都没有了,一家人只剩下我和妻子两口人,所以两口合为吕,改姓此姓。我们住在山上,故名叫岩;我们常在洞中,是石洞中的宾客,故号洞宾;妻子后来死了,只剩下我一个男人,故又称纯阳子。”吕洞宾这些颇带浪漫色彩的“自叙”,我们姑且把它当作了解吕洞宾这个人的一种说法吧。传说吕洞宾是弃官上山的,在南山遇“异人”钟离权(八仙之一),得到“长生诀”---“获刀圭之传”,吕洞宾自称“剑客”,人称“剑仙”。可以想到,一位身手矫健的老翁,在碧绿的草坪上舞罢剑后,抚髯大笑的神态是多么惬意啊。从吕洞宾在南山的活动可以看出,他是一个笃信宗教、云游四方的人,他成仙谁也没有见到过,所谓“仙踪”自然只是传闻而已,但是,作为一个普通的凡人,吕洞宾游历南山的这段“人迹”,确实已经记载在祖国这座道家名山的史册里。

1、吕不韦(前292年—前235年),姜姓,吕氏,名不韦,卫国濮阳(今河南省安阳市滑县)人。战国末年著名商人、政治家、思想家,官至秦国丞相。

扶植秦国质子异人进入秦国政治核心,异人继位,为秦庄襄王,前249年以吕不韦为相国,封文信侯,食邑河南洛阳十万户,门下有食客3000人,家僮万人。

庄襄王去世后,年幼的太子政立为王,吕不韦为相邦,号称“仲父”,权倾天下。

2、吕臣(约公元前235年-前173年),秦末陈胜起义军将领,陈胜被庄贾杀害后,吕臣组织苍头军重建张楚政权,并诛杀叛徒庄贾。后与英布联合抗秦,又先后投奔项梁、刘邦。汉朝建立后,继承他父亲的新阳侯的爵位直到病死。

3、吕公

(生卒年待考),齐国始祖吕尚后裔,单父人(今山东东单)。汉高祖刘邦岳父。吕公当时与沛县(今江苏沛县)县令关系很好,为躲避仇家纠缠,举家自单父迁居沛县。吕公有相人之术,其长女名吕雉,他常对人说“此女有大富大贵之相”。

沛县县令曾为其子求婚,但遭到吕公婉言谢绝。在一次沛令举行的酒宴上,吕公与时任泗水亭长的刘邦相遇。吕公见刘邦气度非凡,因而特别敬重他。吕公又见刘邦相貌稀奇,在客人都散去之后,对刘邦说:“我从年少的时候,就好给人相面。

我相过的人太多了,但是没有一位像你的相貌这样高贵的,愿你多多自爱!”不久,由吕公作主,将女儿吕雉嫁与刘邦,她就是后来的吕后。吕公之妻吕媪对吕公将女儿嫁与刘邦之事非常生气,怒冲冲地说:“你平素总是说我这个女儿不寻常,应该嫁与贵人。

而今为何这么轻易地就把女儿打发了?”吕公一笑:“妇道人家懂得什么?”吕雉嫁给刘邦后生有一子一女。传说有一次,她带两个孩子在田中劳作,一个过路老人向她求些水喝,吕雉见老人饿了,就又给他做了些吃的,老人非常感激,就给她相面:“夫人的相貌是天下的贵人。”

又给其一子一女相面说:“夫人所以能够大贵,是因为这个男孩子的缘故。此女也是大福大贵之相。”吕公后来被刘邦封为临泗侯,吕雉的哥哥吕泽和吕释之也跟随刘邦参加了楚汉战争,因功分别受封为周吕侯和建成侯。

4、吕雉

(公元前291~前180年),女,名雉,字娥妁,吕皇后(吕后),汉高祖刘邦之妻,今山东省单县南)人。著名西汉初期女政治家。曾辅佐刘邦平定天下,公元前195年刘邦死后代理朝政,专政达十六年之久,为历史上第一位有记载的女执政者。

早年,其父吕公为避仇迁居沛县,在一次宴会上欣赏刘邦非凡的气度,把女儿许配给他。公元前205年刘邦为项羽所败,吕雉和刘邦的父母被俘,做了两年的人质。公元前203年秋吕雉归汉后,留守关中。刘邦称帝后,吕雉被立为皇后,子刘盈为太子。

吕后为人有谋略,汉朝初,吕后助刘邦杀韩信、彭越等异姓王,消灭分裂势力,巩固了统一的局面。公元前195年刘邦死,汉惠帝刘盈立,尊吕后为皇太后。

汉惠帝仁弱,实际由吕后掌政。公元前188年汉惠帝崩,立少帝,吕后临朝称制八年,少帝因其生母为吕后所杀,有怨言,吕后逐杀少帝,立常山王刘义为帝。“号令一出太后。”吕后先后掌控汉朝政权长达十六年,是中国历史上三大女性统治者(吕雉,武则天,慈禧)的第一个。

吕后当政内,创自刘邦的休养生息的黄老(道家)政治进一步得到推行。刘邦临终前,吕后详问刘邦身后的人事安排。她问萧何相国后谁可继任,刘邦嘱曹参可继任;曹参后有王陵、陈平,但不能独任;周勃忠诚老实,文化不高,刘家天下如有危机,安刘氏天下的必是周勃,可任太尉。

吕后虽实际掌握大权,但她是遵守刘邦临终前所作的重要人士安排遗嘱的,相继重用萧何、曹参、王陵、陈平、周勃等开国功臣。而这些大臣们都以无为而治,从民之欲,从不劳民。在经济上,实行轻赋税。对工商实行自由政策。

在吕后统治时期,不论政治,法制,经济和思想文化各个领域,均全面为“文景之治”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吕后有政治家的风度,匈奴冒顿单于乘刘邦之死,曾下书羞辱吕后说:“你死了丈夫,我死了妻子,两主不乐,无以自虞,愿以所有,易其所无。”

吕后采纳季布的主张,压住怒火,平心静气复书说:“我已年老弃衰,发齿也堕落了,步行也不方便。”然后赠与车马,婉言谢绝,匈奴自愧失礼,遣使向汉朝认错,终于化干戈为玉帛。

吕后晚年因没有子孙,怕汉高祖的子孙欺凌吕氏,故大封外戚诸吕为侯。公元前180年吕后逝世,终年六十二岁,与汉高祖合葬长陵。后诸吕欲为乱,被周勃、陈平等诛平。

中国古代的史学家们对历史的评价都逃不出儒家思想的框套,所以两千年来,儒家思想成为评价历史功过的一把铁尺,因而对吕雉的评价毁多于誉。实际上应该从历史人物对当时和以后的社会影响来评论,所谓“民为天,社稷次之、君轻之。”

5、吕溱

(生卒年待考),字济叔,江苏杨州人。宋仁宗宝元元年(公元l038年)戊寅科状元。吕溱中状元后,通判亳州。值集贤院,同修,起居注。因参与进秦院宴饮事受牵连,出知蕲、楚、舒三州,后复修,起居注。

宋皇祐四年(公元l052年),依智高反叛,吕溱劝宋仁宗不要封锁消息,而应“一方有警,使诸道闻之,共得为备。”进知制诰,又出知杭州,入为翰林学士,吕溱上疏论宰相陈执中贪恋富贵,行为奸邪。后陈执中罢相,吕溱以侍读学士之职知徐州,赴任前,宋仁宗赐宴资善堂。

任满徙成德军,因与兴都转运使李参不和,及豪侈放任,简于政事被弹劾,贬知和州,分司南京。宋神宗即位,吕溱起知池州,江宁府,复集贤院学士,加龙图阁直学士,知开封府。期间,吕溱精识过人,辨讼立断,豪恶为之敛迹,政绩颇佳。

改枢密直学士,提举醴泉观后,吕溱不幸逝世于任,终年五十五岁。朝廷追赠礼部侍郎,宋神宗诏书中有“吕溱立朝最孤,知事君之节,绝迹权贵,故中废十余年,人无言者……”对吕溱家贫子幼,宋神宗诏令朝廷优厚安抚。

吕溱开朗敏捷,善于议论,其言论颇为当时名流所推许。然而,又很持重,在杭州接送宾客,不过数语,人称之为“七字舍人”。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jiehun/1481710.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7-16
下一篇2023-07-16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