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丕给予汉献帝优厚的待遇,后来曹魏灭亡,曹氏是什么结局呢?

曹丕给予汉献帝优厚的待遇,后来曹魏灭亡,曹氏是什么结局呢?,第1张

建安二十五年(220年),魏王曹操去世,世子曹丕继位。当时,虽然有孙权、刘备的不断袭扰,但是,整个中原地区的格局,已经是没有什么变化了。所以,众多文臣武将,自然支持曹丕篡汉自立,建立曹魏王朝。延康元年(220年)12月10日,曹丕逼迫刘协禅让帝位给他,刘协告祭祖庙,使张音奏玺绶诏册,禅位于曹丕。曹丕在繁阳亭登上受禅坛,接受玉玺,即皇帝位。随即进入许都,改延康元年为黄初元年,国号为魏,追尊曹操为武皇帝,庙号太祖。

值得注意的是,曹丕登基称帝之后,不仅没有除掉汉献帝刘协这位亡国之君,反而是厚待了他。曹丕封刘协为山阳公,允许他在其封地奉汉正朔和服色,建汉宗庙以奉汉祀。曹丕还同时给刘协留了句客气话:“天下的好东西,我跟你可以一起享受。”那么,问题来了,曹丕给予汉献帝优厚的待遇,后来曹魏灭亡,曹氏是什么结局呢?也即司马炎是如何对待曹操、曹丕的后人呢?

首先,在笔者看来,魏文帝曹丕厚待汉献帝刘协,无疑对司马炎篡位起到了一定的影响。景元五年(264年)三月三十日(公历5月2日),在蜀汉灭亡之后,魏元帝曹奂再次下诏拜司马昭为相国,封为晋王,加九锡。咸熙二年(265年)八月,司马昭病死,时年五十五岁,葬于崇阳陵。同年九月,司马昭被谥为文王。十二月,其子司马炎代魏称帝,国号晋,史称西晋。

由此,虽然司马懿早在公元249年就发动了高平陵之变,篡夺了曹魏大权。但是,直到公元265年,司马炎才登基称帝,史称晋武帝。对于西晋的建立,自然意味着曹魏的灭亡。至于曹魏的亡国之君——曹奂,也受到了优厚的待遇。公元265年十一月十四日,曹奂被迁居到金墉城。曹奂出城时,太傅司马孚与他辞别,拉着他的手流泪说:“我到死都是大魏的忠臣。

公元265年十一月十七日,晋武帝封曹奂为陈留王,食邑万户,宫室安排在邺城。曹丕篡位时,只是给汉献帝刘协封为山阳公,也即只是一个公爵。

现在,晋武帝司马炎则给曹奂封为陈留王,给予其王爵的待遇,这无疑是更高规格的待遇了。魏晋时期,一般只是皇帝的宗室才能被封为王爵,比如为刘备的兄弟关羽、张飞、赵云等人,都不可能被封为王爵。所以,晋武帝司马炎封曹奂为陈留王,无疑是让人感到意外的事情。在曹奂之前,蜀汉的亡国之君刘禅,也只是被封为安乐公。

甚嚣尘上,热闹一时。几乎在同一时间,千里之外的上海,复旦大学人类遗传学实验室一项关于曹操的科研项目也正在有条不紊地进行。2013年11月11日,复旦大学历史学和人类学联合课题组发布关于曹操家族DNA研究的最新成果:通过现代基因反推和古DNA检测的双重验证,曹操既非一些史学家认为的夏侯氏后人,也非汉代丞相曹参的后代。除此外,通过对基因检测反推和家谱源流分析等多方研究比对,课题组确认了6支曹氏族群是最有可能的曹操后人。由此,曹操的身世谜团在相当程度上获得破解。

不是夏侯

曹操无疑是中国老百姓耳熟能详的人物,但说起他的身世,却一直是众说纷纭,争论不休。目前流传最广的,莫过于《三国演义》中的说法:第一回《宴桃园豪杰三结义,斩黄巾英雄首立功》中,当说到起义军“张梁、张宝引败残军士,夺路而走”时,“忽见一彪军马,尽打红旗,当头来到,截住去路。”来者何人?曹操是也。

接着,作者罗贯中对曹操做如下介绍:“为首闪出一将,身长七尺,细眼长髯,官拜骑都尉,沛国谯郡人也,姓曹名操字孟德。操父曹嵩,本姓夏侯氏,因为中常侍曹腾之养子,故冒姓曹。曹嵩生操,小字阿瞒,一名吉利。”

照这说法,曹操父亲曹嵩本姓夏侯,后来不知何故,被大宦官曹腾收为养子,所以改姓了曹。既如此,父亲改姓,儿子曹操自然也姓曹了。

罗贯中的《三国演义》成书于明初,其流传不可谓不广,但关于曹操本姓夏侯的说法,并非始于《三国演义》。早在南北朝时期,时人裴松之在为史书《三国志》作注时就曾记了这样一笔:“吴人作《曹瞒传》及郭颁《世语》并云:‘嵩,夏侯氏之子,夏侯惇叔父。太祖(曹操)与惇为从父兄弟’”。

《曹瞒传》是三国争霸时的吴国人所写,《世语》的作者则是晋朝人。如此说来,曹操本姓夏侯的说法极可能源于三国时期的《曹瞒传》,后来的《世语》、《三国演义》等都是沿袭这一说法。值得注意的是,由于当时的吴国与曹魏系敌国关系,《曹瞒传》的书名即带有明显的歧视含义,这一说法似不宜轻信。

据历史记载,夏侯姓源于夏禹。周初,周武王将夏禹后人分封至杞国。春秋时期,诸雄争霸,杞国为楚国所灭,杞简公之弟夏佗逃到鲁国,鲁国国君因其为夏禹之后而封以侯爵,其后代遂取氏族和官职为姓,复姓夏侯。抛开基因验证不说,曹操姓夏侯的说法至少有两个漏洞。其一,曹操的名义祖父曹腾共兄弟四人,其中曹腾最小,字季兴。他的三个哥哥因为不出名,其姓名已不可考,只知道他们的字分别为伯兴、仲兴、叔兴。曹腾入宫为宦官,不能生育,按古代血亲相承的传统,曹腾如要过继子嗣的话,理应过继自家兄弟的孩子而非异姓孩子;其二,曹操曾将女儿清河公主许配给夏侯惇之子夏侯楙,曹操之弟也将女儿许配给夏侯渊之子夏侯兴。如曹操本姓夏侯,曹家和夏侯家结亲就违背了当时“同姓不婚”的习俗,而这一习俗,从周朝就已经开始了。

无关曹参

被认为是三国时期最可信的正史《三国志》,其中对曹操身世又是如何说法呢?从书中措辞来看,似乎要谨慎得多:“太祖武皇帝,沛国谯人也,姓曹讳操字孟德,汉相国参之后。桓帝世,曹腾为中常侍、大长秋,封费亭侯。养子嵩嗣,官至太尉,莫能审其生出本末。嵩生太祖。”

《三国志》的作者陈寿是西晋人,离三国时期不远,他说曹操是汉相国曹参的后代,曹操之父曹嵩是宦官曹腾的养子。但是,曹嵩是什么来历,陈寿却也说不上来,只是支支吾吾的说了一句“莫能审其生出本末”,把谜团留给了后人。

著书立传者通常有个陋习,那就是喜欢给名人找个显要的祖先,以佐证“老子英雄儿好汉”的遗传合理性,似乎非此不足以成名人。陈寿在《三国志》中说曹操是“汉相国参之后”,似乎就遵循了这一传统。

曹参,江苏沛县人,西汉开国功臣,当年与汉高祖刘邦一起举义反秦,后被封为平阳侯。历史上“萧规曹随”的典故,说的就是曹参接任萧何为相国后,没有把前任的规章制度全部推翻,而另搞一套以显示自己比前任强。由此可见,曹参不单是员猛将,而且还是个明是非、知大体的政治家。不过,这些和曹操都没什么关系,因为即使牵强附会地把曹腾算成是曹参之后———可宦官也不会有自己的亲骨肉呀。

后来袁绍和曹操大打出手的时候,其手下谋士陈琳在讨曹檄文里骂曹操是“赘阉遗丑”,又骂曹操父亲曹嵩是“乞匄携养”。“乞匄”又作“乞丐”,也就是说曹嵩是路边捡来的乞丐,来路不正。文人无行,自古有之,一骂就骂人家祖宗八代,不过袁绍和曹操少年时交往甚密,以他对曹操的了解,似乎也有一定的可信度。

作为一个名声显赫、源远流长的宰相大家族,曹参后人何以会出一个大宦官,这也引起了史学家的怀疑。据报道,这次的课题组调查了自称是曹参后人的家族,根据所保存的族谱溯源及DNA查验,发现有5个家族确为曹参后人。但是,这些曹参家族的后人无一与曹操后代有相同的Y染色体。由此可见,极可能是权倾一时的大宦官曹腾利用权势改写了自己的身世,把自己攀附到曹参家族,而陈寿亦未作考证,即将此写入《三国志》。

族谱专家、历史学者李吉也认为,曹参一脉出自邾姓曹氏,源出陆终第六子曹安后裔曹挟,因封邾邑,以邾为氏;曹操这支,则是周武王灭商之后,把弟弟振铎封到曹邑,称曹伯,其后代以曹为姓,为姬姓曹氏。这两支“曹”姓,虽然都出自山东,但并无血缘传承关系。

曹姓渊源主要有以下几种:

颛顼帝蠃姓的后代。 黄帝姬姓的后代。

周文王之子、周武王之弟叔振铎开创曹氏,为黄帝姬姓嫡系的后裔,与黄帝世系关系密切。公元前11世纪,叔振铎被封于曹,建都陶丘(今山东定陶县西南,西距菏泽至商丘公路约15公里),成为始封之君,也成为曹氏的始祖。

西周时,周武王姬发封自己的弟弟叔振铎于曹(今山东省曹县),世称曹叔振铎,其后以曹为氏,遂成曹姓。后来叔振铎的支庶子孙中有个勇士名庄,在鲁国做官,又被封于卞邑(在今山东省衮州,泗水一带)。爵位为子,故时称卞庄子,其后人遂以卞为姓。形成了卞姓的一支。

到了大约3000年以前的周代,现在山东省定陶县一带,又出现了另外一支卞姓,那就是《姓纂》所记载的:“曹叔振铎之后,支庶食采卞曹叔振铎之后,支庶食采于卞,因以为氏,鲁有卞庄子,楚有卞和”,以及《广韵》上所同样指出的:“周曹叔之后,曹之支子封于卞,遂建族。”曹叔振铎,是周武王之弟,他是后世曹姓的始祖,而卞氏又分自曹氏,这么说来,曹、卞两氏很显然是系出一源的一家人了。相传,在山东和江苏一带,至今仍有曹、卞二姓不相联姻的习俗,看来倒的确是“事出有因”的。

由邾姓改姓为曹。朱姓源于周时的邾国,而邾国本是曹姓所建。颛顼帝的元孙陆终生有6子,其中第5子安被周武王封在邾(在今湖北黄风县)。古之邾国的贵族一直以国为氏。邾国后为楚国所灭后,安之子孙,一部分改姓朱,一部分则复姓为曹。

古代曹国人入居中土之后,以曹为姓。古之曹国,故址在今乌兹别克斯坦共和国撒马尔罕的北方和东北方一带。古代曹国在史书上颇有记载,在历史上,一度是唐王朝的藩地。《北史》、《隋书》、《新唐书·西域列传》将其记为昭武诸国之一。出于对中士文明的景仰,古曹国中先后有数万人通过新疆南北麓、阿勒泰一线的古丝绸之路进入中原,定居之后,就以曹为姓。

曹肖二氏渊源及“曹七肖八”说

湖北阳新  曹裕义

在湖北黄石地区有“肖曹本一家”之说,意思是本地肖氏本来与曹氏是同宗同源的。何来有如此之说呢?曹肖二氏究竟有何渊源?很多人都只“听有此说,而不能详”。

其实,在鄂东南地区的大冶市、黄石西塞山区和阳新县以及临近的江西省瑞昌市等地的曹氏宗谱中是可以找到答案的。

据曹裕雄先生主编的、七省合修《曹氏大成宗谱》,收录的一篇明万历丙辰年(公元1616年),名为曹相国的曹氏先贤所撰“原序”记载:“此谱系道士袱肖氏家藏。其先故萧十公守礼之族,何以讳本姓,从排行,萧字为氏?或谓避难帮,其说近是。至肖大邦辑变,仍曹氏无改,亦不忘本源之意……志铭于瑞昌旧牒。”(注:文中标点为修谱者所加)

这段文字明确地告诉我们改曹氏而为肖氏的是一位江西瑞昌的人。他为了躲避强盗,而逃离祖居地江西瑞昌,隐姓埋名于道士袱(即现在的黄石市西塞山区道士袱)。那么他为什么偏偏改成了“肖”姓呢?谱序中的意思是这样的:因为他的先祖“曹守礼”行派为“萧”字,在堂兄弟长幼排序中位“第十”,故后人称之为“萧十公”。这位隐姓埋名的人就按照先祖的行派“萧”字改成了“萧”姓,这样也算是不忘先祖之恩,铭记先祖之德的一种出于现实需要而又很无奈的改姓策略吧。自此其子孙后代都以“萧”为姓。直到他的一位名叫“肖大邦”的后嗣拿出家藏族谱,这才让曹萧二氏的渊源大白于天下。

说到这里,明眼人其实早就应该从这段“原序”文字中看出了问题所在,那就是明显地将“萧”与“肖”这两个字进行了混用。文中既说“萧十公”及“萧字为氏”,又说“至肖大邦辑变”,究竟是“萧”还是“肖”?实际上就是“肖”。道士袱的那些肖氏宗嗣确实都写作“肖”。“原序”中的不一致,按我个人理解可能有两种情况:其一是现在修谱者抄录时未认真校对而导致不一;其二,或许原序确实就是那样书写的。那么我们进一步来讨论第二种情况的可能性:

关于这个问题,其实我已经在“基于曹氏豫章梅林派《曹氏大成宗谱》原序解读”一文中已经有过阐述。实际情况是宋时江西瑞昌洪阳上乡双溪(今瑞昌市洪一乡双港村)这个地方,有名为曹汝惟的曹氏先祖,他生有三个儿子,分别名曹守恭、曹守敬、曹守礼,三兄弟还有其他的堂兄弟。在堂兄弟中按长幼排序,他们分别是老八、老九、老十,他们的字辈为“肖”字,按照字派行序来排序,他们又分别为“行肖八”“行肖九”“行肖十”,故曹氏后人除了可以分别称呼他们为“守恭公”“守敬公”“守礼公”外,还可称分别称他们为“肖八公”“肖九公”“肖十公”。如此说来,“原序”中的“萧十公”的“萧”本为“肖”字,这在“肖大邦”这个真实的人的姓名中得到了佐证。

萧”“肖”均为不同的姓氏。这两个姓氏为春秋时期并行的两姓。其中“萧”氏两千年来一直延续至今,而“肖”氏实际上在汉代以后就难寻踪迹了。现在国内的“肖”氏应该说百分之九十九以上的人都是原来的“萧”氏。其实原来的人对“萧”和“肖”还是有严格区分的,只是现在很多人把“肖”当作“萧”的俗体字,也有不少人认为“萧”是“肖”的异体字,或认为“肖”是“萧”的简化字,而导致混用,这与一些工具书的注释也有一定关系,比如《汉语大词典》包括现在的《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等,有兴趣的人可以自己去查证一下,我绝不敢胡言乱语。那位曹氏宗谱“原序”撰写者曹相国先贤是一位生活于明代的文化人,其当然知道“肖”氏实际上在汉代以后就难寻踪迹了。按其理解,只有将“肖”作“萧”才符合当时姓氏存在于世的现实,故而他可能认为应是“萧字为氏”,将“肖十公”一并改为“萧十公”。而至于当时那个活生生的“肖大邦”既已将姓作“肖”字,他也就无法改其姓名了,尊其姓名而弗敢改,这是一种伦理,是一种尊重。当然,如果“原序”确实全都是“肖”字,那么这两段文字也就权作一点知识延伸也未尝不可吧!

另一个问题是,究竟是谁开始易“曹”为“肖”的?始之于什么时候?

这也在《曹氏大成宗谱》和山东菏泽曹国文化研究会湖北分会编写,曹裕雄先生主编的《曹姓史料汇编》一书中有了答案,那就是曹守礼公后嗣中的名叫曹贵明的改为了肖贵明,我们曹氏后嗣当尊称其为“贵明公”。至于贵明公生活于什么朝代,《曹氏大成宗谱》并没有其生殁庚记载,按本人推算,他应该是生活在宋末时期的。

直到现在,贵明公后嗣仍然姓“肖”,分迁黄石各县市区乃至其他地区者大有人在。他们当中依然有供奉曹氏先祖者,道士袱肖氏每年春节都有祭祀活动,逢曹必言“肖曹本一家”。浓浓血脉亲情如滔滔江水,流之不竭。他们至今没有改回为“曹”姓。现今时代,姓名已经与个人学习、工作、生活紧密相关,如身份证、毕业证、职称证、社保卡等无一不与姓名身份相关,故而即便想改也不那么容易,更不现实。当然,我们曹氏的很多宗亲还是希望他们改回祖姓为“曹”的。特别是曹守礼公另一支迁居湖北黄冈团风淋山河的曹氏后嗣,更是希望这些“一家亲”的肖氏宗亲都能早日认祖归宗,舍“肖”归“曹”,当然这仅是一种宗族情怀。

以上即为黄石地区曹肖二氏的历史渊源,曹肖二氏确为同宗共祖一家亲!当然黄石地区可能并非所有的“肖”氏都同出自一脉,他们当中或有本为“萧”姓者而作“肖”,抑或还存有少量自汉代以来的原姓“肖”者。至少可以说黄石地区的部分肖氏是与曹氏“本为一家”的。

在微信群——“豫章梅林曹氏《文昭堂》大宗宗族群”闲聊时,有名为曹庭钟旅居北京的作家,按辈分我应称之为“太公”宗亲,他在群中向我请教:“听说我们黄石有‘曹七肖八’之说,这有何由来?是何意?”

其实,我也只是在微信群中几次听到我们鄂东南地区曹氏宗亲说起过“曹七肖八”,但他们没有人能说出因由,均寄望于其他宗亲作答。我也曾向肖氏友人打听过,他们也确认有此之说,但对其含意和由来亦是未为可知。

我只好如实告知庭钟宗亲,我也不知。后继续与庭钟宗亲开玩笑说:为何有“曹七肖八”之说?或因易“曹”为“肖”的肖氏宗亲感念先祖,尊“曹”莫不如“肖”,根据“七上八下”字面之意,引申为“曹”为“上”,而“肖”为“下”,对“曹”有尊崇之敬意,此乃我们那些易姓为肖氏的宗亲出于尊宗敬祖的谦辞。庭钟宗亲笑说:“你想象太丰富啦!”

下面即我个人推测,权作一种自圆其说吧!

“曹七肖八”之说显然只存在于湖北黄石地区,其他地方还未听说过。既然只是黄石地区有此说,那么其必定指向曹贵明公为躲避强盗骚扰而易“曹”为“肖”之渊源。

基于此,才可能有“曹七肖八”之说。

除了“曹”“肖”二氏外,“七”“八”仅为两个数字,不知其故,确也难以理解。

但我认为“曹七肖八”的传言是真实存在的。

我根据曹肖二氏渊源猜测:一开始可能是“曹起肖发”,意思是肖氏发端于曹氏,故以“起”来表明“起始”“发端”;“发”即“发展”“大发”。或许是肖氏用此简单四字来告诉子孙,他们肖氏是肇自于曹这个姓氏源流的,是告诫子孙不要忘记了他们肖氏的根为曹氏,不忘先祖,记住自己的姓氏来源。

由于鄂东南地区“起”与“七”同音读着“qi”,“八”作为一个谐音“发”的吉祥数字,在口传“曹起肖发”的过程中,逐渐变成了“曹七肖八”之说。

从这个意义上来说,视乎是合乎情理,且站得住脚的。在多方求证而无结果的情况下,就让我的这种猜测暂时来消解人们特别是曹肖二氏的疑惑和好奇吧。

                  2018年5月29日夜

曹魏灭亡以后,司马家族便将曹氏一族赶尽杀绝了,除了曹魏的第三位皇帝曹芳只是被幽静之外,其他曹氏宗亲要么就是四处逃难,要么就是直接被司马家族给杀掉了。

当初曹叡临终前,将自己的养子,也就是曹魏的第三位皇帝曹芳托付给了司马懿和曹爽,其中司马懿掌管政权,而曹爽则是掌管兵权。由于当时曹氏一族比较盛大,所以司马懿也总是称病不出,就是怕被曹爽针对。后来,曹爽带着曹芳到高平陵去祭祖,司马懿趁机发动政变,不仅控制了宫廷,还让郭太后下旨废掉了曹芳的皇帝之位,同时也将曹爽的兵权收了回来。然而当时的兵权毕竟是在曹爽手中,若是曹爽不交出来的话,郭太后也是无可奈何的。

尽管曹爽知道兵权是自己唯一能够抗衡司马懿的资本,但是曹爽还是天真地觉得自己交出兵权就能息事宁人,结果曹爽将兵权给了司马懿后,司马懿便下令诛杀了曹爽三族,并且将年幼的曹芳软禁起来了。由于司马懿始终是曹魏的大臣,所以司马懿一辈子都没有称帝,但是曹氏的江山实际上是在司马懿的掌控之中。司马懿掌控了政权和兵权以后,便下令诛杀曹氏一族的人,司马懿此举就是担心曹氏若是留下后人的话,来日会给司马家族带来麻烦。

由于司马懿当时是朝廷中的实际掌权者,所以没有人敢不听从司马懿的吩。曹氏一族的人知道要被司马懿灭族以后,便纷纷开始了逃亡,但是依然有很多人是没来得及逃就被司马懿杀了的。而曹氏一族逃走的人当中,没有一个人敢继续用曹这个姓氏,而是改成其他姓氏,从此过上了隐姓埋名的生活。

瑞安曹姓的始祖神奇地被阴封为王,子孙绵延,聚居许峰,改名曹村,其下俊杰英才辈出,300多年间,涌现各类进士159人,赢得「 ”中华进士第一村”美名,更有六部出了5位同族侍郎,曹叔远、曹豳叔侄同传《宋史》的辉煌。曾因同族曹姓京官众多,惹人妒忌,为表一直忠心耿耿,生造字眼去曹一竖,称为「 ”一直曹”。现如今,曹村却无一人姓曹,幸得曹昌孙迁居高楼,于上泽延一脉曹氏后裔。 曹姓源于神奇「 ”曹三王” 瑞安的曹姓始于一个叫曹蔼的人,此人世居福建长溪(今宁德境内)之霍童洞天。唐代道士司马承祯在其《天地宫府图》「 ”三十六洞天”部分记载:「 ”第一霍桐山洞,周回三千里,名霍林洞天。在福州长溪县,属仙人王纬玄治之。”据百度搜索,在道教「 ”三十六洞天”中,第一洞天霍童山地位非常高,排位在五岳之前。高楼上泽村《曹氏宗谱》记载:这霍童洞天曾有「 ”九仙会饮二僧化鹤之迹”,其始祖曹蔼「 ”得其遗法”,于唐朝中叶率弟曹霅、曹昌裔二公云游至瑞安来暮乡(今曹村)许峰,爱其风光秀美,就此定居。 这位曹蔼始祖生前虽只有「 ”为人正直、乐于好施”的八字评语,死后筑祠于曹村前坡,却风光无限,连同一起来到许峰的曹霅、曹昌裔二公同被阴封为「 ”曹三王”,何也? 上泽村曹氏宗谱有一篇《始祖孚泽王事实》,记载曹蔼、曹霅、曹昌裔三公的在天之灵:宋朝宣和年间,方腊起义进军温州,曹蔼等三公「 ”神现而拒之,具有灵迹”。不久,平阳出现盗贼,流窜作案,逼近许峰,曹蔼等常托梦给乡民,提醒大家警惕防备,使乡民「 ”安堵无恐”避免了损失。再有一次是在宋绍兴年间,瑞安遭遇飓风大雨,担忧许多平民将流离失所,当时有乡民邵贵、季宣、张成亲眼所见曹蔼等三公立于水畔,挥手指划,水势立止,乡民安然无恙。此后,凡有乡民祈晴祷雨、抗患御灾、卫国惠民的事,均有求必应。凡此种种,乡人皆以为神力。时有邑大夫申报郡府转呈至朝廷礼部,宋宝庆三年(1227)八月,诏封曹蔼为顺佑广福昭德王,封曹霅为顺应广惠昭泽王,封曹昌裔为顺济广宁昭显王,并敕赐祠额为孚泽庙。 这就是「 ”曹三王”和孚泽庙的来历,其事迹在清嘉庆《瑞安县志·卷三·祠祀》和民国《瑞安县志·宗教门》均有同样的记载。 可见,瑞安曹氏起源于神奇,或者已为其后神奇的中华进士第一村早留下了伏笔。据上泽村曹氏宗谱排序,「 ”曹三王”为第11世祖,后来声名卓著的曹逢时、曹叔远、曹豳等均为曹蔼之后裔。 曹氏五侍郎,叔侄传《宋史》 据上泽《曹氏宗谱》记载,曹蔼生二子。次子曹谦「 ”潜德不仕”,没有做官。直到第18世出了曹逢时(字梦良),在南宋绍兴二十七年(1157)中了王十朋榜进士,官任严州司户,后擢升福州教授(未赴)。曹逢时少时勤奋好学,博闻强识,曾入临安太学与王十朋一起同窗数载,王十朋称他「 ”卓然自立,才隽气豪,人莫能及”。从王十朋《访许峰曹梦良山中留诗为别》「 ”我自箫峰下,遥来访许峰。故里行将远,吾人岂易逢”看来,他们交情深厚。 这时,曹逢时的先祖曹蔼尚未阴封为王,他作为南宋曹村进士第一人,开启了曹氏家族后来者庞大的进士先河。从他开始至明永乐甲申二年(1404),200多年间,同族曹氏中甲科进士者多达26人,其中尤以曹叔远、曹豳、曹觱、曹元发、曹良朋分别官至礼部侍郎、工部侍部、刑部侍郎、户部侍郎等,并称「 ”曹氏五侍郎”(侍郎相当于现在的副部级)。 宋绍熙元年(1190),曹叔远(1159—1234)登进士第,率先官至礼部侍郎。《宋史》列传175称其为「 ”正人端士”。他知遂宁时,营卒苦于军饷被侵克,相率作乱,局势十分紧张。他即禁止乱兵扰乱百姓,并进行耐心细致的疏导,终于使事态平息。人们赞曰「 ”此江南好官员也”。曹叔远一生还勤于著述,是永嘉学派的重要学者,《宋史》称「 ”尝编《永嘉谱》,识者谓其有史才”。其子曹觱、其孙曹邰皆中进士第,连同其父曹逢时,四世甲科蝉联,亦是曹村一绝。 曹叔远族侄曹豳(1170—1249)于宋嘉泰壬戍二年(1202)登进士榜,同样累官至侍郎。比较起来,曹豳的声望更胜其叔,这大约缘于他的文名。「 ”门外无人问落花,绿阴冉冉遍天涯。林莺啼到无声处,青草池塘独听蛙”,这首《春暮》绝句就是曹豳作为瑞安人收录在《千家诗》中的绝响。 曹豳步其叔曹叔远之后同列《宋史》列传175,短短200余字,精选了曹豳为官40余年的几件经典事迹:他在任重庆府司法参军时,郡守度正欣赏他的人品和才学,正要推荐他升职时,他推辞道:「 ”章司录母老,请让其先。”度正为他的为人而敬叹。另一件事说他在任浙东提点刑狱时,「 ”寒食放囚归祀其先,囚感泣如期至”。清明前放了牢狱里的囚犯回家祭祖,囚犯感激涕零如期归来。这仁慈与胸怀也许只有曹豳能做到,要是囚犯一去不返,丢官还算事小,丢命也极有可能。正是非常之人做非常之事,这位曹氏先贤,其人品、文品、官品,都让后人无比敬叹! 曾经俊杰英才辈出,如今空遗进士第一村 孚泽庙 自唐中叶至宋,曹氏在许峰经过200多年的繁衍,已发展成为一支庞大的家族,从此许峰改名为曹村。 2003年,曹村为申报「 ”中华进士第一村”,根据《曹氏宗谱》及明代嘉靖《瑞安县志》、万历《温州府志》,清代乾隆《温州府志》、嘉庆《瑞安县志》,《瑞安市志》的记载,对曹村的曹姓进士作了全面统计:除了甲科进士26人,还有武进士3人、特奏名进士30人、荐举进士20人、太学进士27人,以及乡贡进士、胄贡进士、漕贡进士等共计159人。于是,我们现在看到,在许峰山下竖起一个花岗岩的高高牌坊,上书「 ”中华进士第一村”。 然而,我们在附近的许南村寻访,却被告知整个曹村都已找不到姓曹的人家。曾经自宋以来出过159位曹姓进士的曹村,其家族应该相当庞大,竟然全部销声匿迹!究竟是什么原因呢?有的说,平阳来的盗寇曾频频光顾曹村,专劫富户人家,曹姓大都进士为官家庭富有,闻风统统外迁去了;有的说,曹姓大都为宋官,自宋归元,担忧遭元朝廷清洗,除了外迁另处的,统统就地隐姓埋名,不敢再称姓曹。众说纷纭,莫衷一是,却都没有直接的证据。 事实是,曾经为曹村赢得「 ”中华进士第一村”曹姓,已没有一个后裔在本地,或者改为别姓,因历史悠久已认不得姓曹了。只有曹豳曾经在自家附近创办的「 ”虎邱书院”遗址以及墓地还在。「 ”曹豳墓已被挖掘得认不出来,墓碑也被移到玉海楼收藏了。”曾经为曹村搜寻整理众多进士名录的许北村人倪日稿先生告诉我们说。 在玉海楼退思园里,我们在众多碑文里找到了曹豳的墓碑,上面刻着由宋状元周坦填写的约300余字的墓志铭。 京官众多遭忌妒,为表一直忠心造别字 曹村无曹姓,现在瑞安的曹姓要归功于一个叫曹昌孙的先祖,他好像有先见之明,迁居到了高楼上泽,繁衍了曹姓一脉。 据上泽《曹氏宗谱》排的辈分,曹叔远为19世,曹豳属20世,他们均为曹蔼次子曹谦之后。曹蔼长子名曹赟,传至第19世时出了一个曹昌孙。此人虽非甲科进士出身,却深得其祖遗风,「 ”浪游江湖,与时宰胡晋臣友善”。因结识了当时的宰相胡晋臣,曹昌孙被荐举考试做了官,最后做到江西榷茶都转运副使。 现任上泽村村委会主任的曹仲远介绍说,曹昌孙正是上泽曹氏的始祖,现在村里约有200多户、900多人的曹姓人都是他的后裔。另有场桥、下霖的曹姓亦传于上泽。 《曹氏宗谱》在曹昌孙的传记中写道「 ”公自许峰迁嘉屿玉壶里”,即今高楼上泽,并于宋绍兴四年(1134)「 ”复建孚泽庙为七星敦之北”。 原来孚泽庙在曹村,因为曹昌孙迁居上泽,便把孚泽庙也「 ”搬”到了玉壶山下。而据上泽曹氏后人曹仲生老人介绍说,玉壶山原本叫山下田,因为建了孚泽庙,才改名为玉壶山。 现在,在通往上泽新村的路上,会看到路边的一块牌子上写着「 ”上泽古村落”,据说这是我省现存为数不多的宋代古民居群。已历800多年的孚泽庙就位于路边,里面供着的正是曹氏始祖「 ”曹三王”的画像。「 ”原本庙前有十六对旗杆,文官经此要下轿,武官要落马。唯有新娘不用落轿,因为新娘的銮嫁象征着皇后驾到。”熟悉曹氏诸多掌故的曹仲生老人介绍说,「 ”你看这‘曹氏宗祠’匾额,曹字是少了一竖的。” 原来有个故事:因为南宋朝廷里曹姓京官众多,不免遭人忌妒,向皇帝进言:曹字为日上面一个曲,而曲有二竖,岂不是对皇帝有二心?闻此风声,为了避免祸患,曹家人就将「 ”曹”字去了一竖,以表曹家一直对朝廷忠心耿耿,直到现在《曹氏族谱》中「 ”曹”字都是少一竖,成了一个别字。 这听起来就像曹姓的缘起「 ”曹三王”一样充满了传奇。到此,我们才发现上泽《曹氏族谱》中所载一个时间上的自相矛盾:诏封「 ”曹三王”并赐额孚泽庙既然在宋宝庆三年(1227),曹昌孙应该绝无可能在绍兴四年(1134年)「 ”复建孚泽庙为七星敦之北”。这或者又是曹姓历史留下的一个谜团,期待有识之士去考证。 [相关链接] 曹姓起源于周文王姬昌与太姒所生第六子曹振铎,受封曹国。在当今姓氏排行榜上名列第30位,人口约791万,主要名人有曹操、曹雪芹等。据我市2012年7月人口统计,有曹姓5189人,姓氏排位第44。(记者 金锦潘)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jiehun/150847.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6-18
下一篇2023-06-18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