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有《睡美人》、《白雪公主》一类关于王子和公主美丽爱情的童话故事。
我们中国也有自己的美丽爱情童话故事,而且是有历史根据,发生在历史真实人物身上的。
比如,松赞干布和文成公主的爱情故事。
人教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下册有篇课文就叫《文成公主进藏》,文笔优美,故事浪漫动人:唐朝的时候,青藏高原上有一个地方叫吐蕃。吐蕃有个年轻的首领,叫松赞干布,他听说唐朝皇帝有个女儿叫文成公主,既漂亮又聪明,就派大臣到唐朝去求婚。唐朝皇帝出了很多难题来考验使臣,却根本难不住。于是想:一个使臣都这么聪明能干,他们的首领就更聪明能干了。因此,愉快地答应了松赞干布的请求。文成公主出发去吐蕃了。她从京城带上青稞、豌豆、油菜、小麦、荞麦等种子和各种耕种技术,还有许多铁匠、木匠、石匠,也跟着文成公主一起进藏了。半路上,文成公主在一个叫路纳的地方遇到了一条河,过不去。公主找来一段树干横在上面,搭了一座桥。后来,老百姓就把公主亲手搭的这座桥叫做“内地桥”。文成公主过河以后,一只小鸟飞来,说:“公主,公主,这儿是片沼泽地,不好走。”文成公主听了,剪了一把羊毛撒在地上,就走过去了。大家说,因为文成公主撒了这把羊毛,所以路纳这个地方的牛羊一直都长得又肥又壮。文成公主到了达尤龙真这个地方的时候,可恶的乌鸦飞来说了坏话。它问:“公主,你要到哪儿去呀?”文成公主说:“我要去找松赞干布。”“哎呀,松赞干布已经死了,你还去干什么?”公主听说松赞干布死了,心里有说不出的难过。她就在达尤龙真修了一座石屋子住了下来,还咬破了指头,在石壁上写了血书来纪念松赞干布。碰巧这个时候,神鸟天鹅从远方飞来,说:“公主,公主,不要难过,快到拉萨去吧,松赞干布的身体很健康!公主,公主,快到拉萨去吧,一切都会吉祥如意!”文成公主听了,十分感激神鸟天鹅,就动身走路,最终来到了拉萨。年轻的松赞干布隆重地迎接这位美丽的公主,和她结成了夫妻。从此,吐蕃和内地的往来更加密切了!也就是从那时候起,吐蕃有了五谷,老百姓学会了耕种和其他技艺。
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的小学语文四年级下册也有一篇课文,叫《聪明的使者》,讲述的也是同样的故事,但着重于表现来唐朝求婚的吐蕃使臣禄东赞如何破解唐朝皇帝唐太宗李世民所设置的难题。
人教版初中历史八年级下册附阅读材料中也有这样一首诗歌:“美丽的文成公主啊,你从遥远的大唐来,带来的种子三百六十种,美丽的文成公主啊,你从遥远的大唐来,带来的禽兽三百六十种,美丽的文成公主啊,你从遥远的大唐来,带来的工匠三百六十行,美丽的文成公主啊,你从遥远的大唐来,带来的绸缎三百六十种,美丽的文成公主啊,你从遥远的大唐来,佛主的光芒照亮了大地”
在这些课文的影响下,闭上眼睛想象着英俊的松赞干布与美丽的文成公主的爱情,想象着他们相依相偎,携手将幸福带给了吐蕃人民,不由不令人沉醉向往。
故事允许虚构,可以有想象成分;历史却是严峻的,必须客观而真实。
今天,我们就来说说历史上真实的文成公主与松赞干布的故事。
《文成公主进藏》介绍说:“唐朝的时候,青藏高原上有一个地方叫吐蕃。”
吐蕃王室的始祖崛起于藏南地区的雅隆河谷。
按照藏人的传说,大约在公元前127年左右,雅鲁藏布江流域的几位苯教领袖一起迎立聂赤赞布为王,王位传承了20余世,公元七世纪初,当位的是吐蕃一代雄主松赞干布赞普(松赞干布,意为深沉宽厚杰出能干的男子;赞意为雄豪有力,普为大丈夫,故吐蕃王朝将国王称为赞普。《新唐书》等汉文史籍一般称松赞干布为“弃宗弄赞”或“弃苏农赞”)。
必须说明的是,松赞干布继位之前,吐蕃还没有创建文字,该传说只是口耳相传,信不信由您。
松赞干布雄才大略,先后兼并了位于今藏北部及青海西南部、甘孜、理塘一带的部落,紧接着又征服了青海一带的党项、白兰等国,于公元633年建都逻些(今拉萨),建国号“大蕃”,在布达拉山上建立皇宫,正式建立吐蕃王朝。
松赞干布野心勃勃,参照唐朝的中央官制和府兵制度,建立了从中央到地方的政治军事制度。
贞观八年(634年),松赞干布派出使者赴长安与唐朝通好问聘,但唐太宗没有同意。
于是,松赞干布准备与唐朝争夺西域地区的控制权。
次年四月,吐蕃突然出兵攻陷大唐芳州。
这是唐、蕃之间的首次交战,但规模并不大,未引发两国间的全面冲突。
过了两年,到了贞观十年(公元637年),松赞干布将目光瞄准了盘踞于今青海和甘肃一带的吐谷浑王国。
这个吐谷浑王国曾在隋炀帝时代被大隋帝国灭了国,但又在隋末乱世复了国。贞观八年(634年),初唐一代军神李靖率军一万,仅用一年时间就击溃了吐谷浑,扶立了亲唐的半傀儡政权,吐谷浑自此成为了大唐的属国。
西陲霸主松赞干布提兵攻占吐谷浑,即大唐与吐蕃间的开战不可避免。
深谙文韬武略的唐太宗觉察到了来自吐蕃方面的凌厉杀气,为了化解这股杀气,他毅然将宗室女文成公主下嫁给松赞干布——这是孙权嫁妹给刘玄德的策略。
唐太宗认为,松赞干布是不能与一心兴复汉室的刘备相比的,只要他坠入温柔乡,大唐和吐蕃成为了翁婿之国,则两国自然息刀兵而兴文治。
文成公主下嫁给松赞干布事件中有几个细节要注意:
一、《文成公主进藏》中说:“吐蕃有个年轻的首领,叫松赞干布,他听说唐朝皇帝有个女儿叫文成公主,既漂亮又聪明,就派大臣到唐朝去求婚。”文成公主下嫁给松赞干布这年是贞观十五年(公元641年),虽说松赞干布的生年现尚存争议,一般认为他诞生于隋朝义宁元年(公元617年),则贞观十五年(公元641年)这年,松赞干布为24岁,称之为“年轻的首领”,那是没有问题的;但说“他听说唐朝皇帝有个女儿叫文成公主,既漂亮又聪明”那就不对了。《新唐书6吐蕃传》记:“贞观八年,始遣使者来朝,帝遣行人冯德遐下书临抚。弄赞(即松赞干布)闻突厥、吐谷浑并得尚公主,乃遣使赍币求昏(即婚),帝不许。”松赞干布于七年前请求迎娶唐朝公主,是因为他得知突厥、吐谷浑都能娶到唐朝公主,自认为吐蕃政权的国力和地位不次于二者,故而请求迎娶唐朝公主,那是想得到与突厥、吐谷浑平等的政治地位,非是听说文成公主“既漂亮又聪明”。另外,松赞干布到唐朝求婚,并未指定具体要娶谁,只要是公主就行。而文成公主也并不是唐朝皇帝李世民的女儿。文成公主到底是谁的女儿,至今仍是一笔糊涂账,史书上提到她生于任城(今山东济宁)。又因为李世民的堂弟李道宗曾被封为任城王,故人们大多猜测文成公主为李道宗的女儿。
二、《聪明的使者》中说:“唐朝时,吐蕃赞普松赞干布,派了大臣禄东赞到长安求婚。”禄东赞也写噶尔6东赞,汉文史籍中以禄东赞、论东赞、大论东赞的名字出现,是吐蕃著名政治家、军事家和外交家,曾担任过大论之职,其最大的功绩是划定田界,确立吐蕃的封建制度。贞观八年(公元634年)代表松赞干布到长安求婚的人也是他。该次求婚失败,《新唐书6吐蕃传》记载:“使者还,妄语曰:‘天子遇我厚,几得公主,会吐谷浑王入朝,遂不许,殆有以间我乎?’弄赞怒,率羊同共击吐谷浑,吐谷浑不能抗,走青海之阴,尽取其赀畜。又攻党项、白兰羌,破之。勒兵二十万入寇松州,命使者贡金甲,且言迎公主,谓左右曰:‘公主不至,我且深入。’”可见,松赞干布攻击吐谷浑,与迎娶唐朝公主是有一定关系的。《聪明的使者》中讲述的这次求婚,发生在贞观十四年(公元640年)。这次,禄东赞携带了大量黄金、珠宝,率领庞大求婚使团,前往唐都长安请婚。故事中说:“好多地方都派使臣去求婚。唐朝皇帝决定让求婚的使臣们比赛智慧,说:‘哪个最聪明,就把公主许配到他们那里去。’”因此设置了“丝带穿珠”、“辨马母子”、“辨木首尾”、三道难题。的确,当时到唐朝求婚的还有天竺、大食、仲格萨尔以及霍尔王等国的使者。但设置难题考验求亲使者事,史不见载,只在藏地广为流传,现在,拉萨大昭寺和布达拉宫内仍完好地保存着描画该传说的壁画。按照壁画上的纪录,不是三道难题,而是八道,称“八试婚使”(又称“八难婚使”,也有“六试婚使”之说),除了上面提到的“丝带穿珠”、“辨马母子”、“辨木首尾”外,还有“辨鸡母子”、“日杀百羊”、“日饮百酒”、“夜返宿地”、“辨认公主”五道难题。这些难题,明显带有民间艺人虚构编造的痕迹,应该不是真的,但唐太宗要用孙权嫁妹给刘玄德的策略,而禄东赞胜利完成松赞干布交付的求婚任务却是无可辩驳的史实。现存于世的阎立本代表作《步辇图》也描绘有唐太宗接见来求亲的吐蕃使者禄东赞的情景。据《新唐书》记,唐太宗器重禄东赞的才识,封他为“右卫大将军”,并欲以琅琊长公主的外孙女段氏妻之,挽留他久居长安,不时垂问。但禄东赞毅然拒绝,说:“臣本国有妇,父母所聘,情不忍乖。且赞普未谒公主,陪臣安敢辄娶。”谢绝了唐太宗的好意。
三、按照《文成公主进藏》、《聪明的使者》的说法,文成公主入藏后,过上了王子与公主式的幸福生活。但,民间还流传有其他不同的说法。比如,根据藏文本《敦煌本吐蕃历史文书》的《编年记事》所记:“此后六年,墀松赞赞普升遐(归天),与赞蒙文成公主同居三年耳。”有人因此说松赞干布与文成公主结婚后的九年时间里,有六年不与文成公主产生交集,从而推测在刚开始伴驾的三年时间里,文成公主也不过只是松赞干布身边一个侍女式的人物罢了,断言文成公主一生凄苦可怜,从没享受过爱情和甜蜜。也有人提出,文成公主入藏多年,无子无宠,地位平庸,属于松赞干布的小老婆,松赞干布死后,文成公主受到了松赞干布大老婆尺尊公主的迫害,在宫廷中靠装疯才度过了后半生。
那么,真实的情况是怎么样的呢?
《新唐书》记载,松赞干布自攻打吐谷浑后,与唐朝相对峙,战争消耗严重,群臣申请罢兵返国,甚至有八人以自杀相威胁。松赞干布最后被迫撤兵并“以使者来谢罪,固请昏”。即吐蕃是在失败的背景下低姿态向唐朝求婚的。(原文:“进达自松州夜鏖其营,斩首千级。初东寇也,连岁不解,其大臣请返国,不听,自杀者八人。至是弄赞始惧,引而去,以使者来谢罪,固请昏,许之。遣大论薛禄东赞献黄金五千两,它宝称是,以为聘。十五年,妻以宗女文成公主,诏江夏王道宗持节护送”
“进达自松州夜鏖其营,斩首千级”及禄东赞入朝求婚事,《旧唐书》记得更详细:“进达先锋自松州夜袭其营,斩千余级。弄赞大惧,引兵而退,遣使谢罪。因复请婚,太宗许之。弄赞乃遣其相禄东赞致礼,献金五千两,自余宝玩数百事。”接着下文又连接提到了几件事:
一、贞观十五年正月,文成公主入嫁吐蕃,唐太宗令礼部尚书、江夏郡王道宗主婚,持节送公主入藏。松赞干布得到消息,兴高采烈地前往位于黄河源头的美丽湖泊柏海(今青海玛多)边上迎接。等见到了李道宗,行过子婿之礼,对大国服饰礼仪威严自惭形秽,态度毕恭毕敬。(原文:“贞观十五年,太宗以文成公主妻之,令礼部尚书、江夏郡王道宗主婚,持节送公主于吐蕃。弄赞率其部兵次柏海,亲迎于河源。见道宗,执子婿之礼甚恭。既而叹大国服饰礼仪之美,俯仰有愧沮之色。”)
二、松赞干布携文成公主回到逻些(今拉萨),在拉萨玛布日山(今布达拉山)专为文成公主修建了城池和宫室,并语重心长地对自己的亲长说:“我的祖辈父辈从来没有过和中原上国通婚的,如今我迎娶大唐公主,实在是莫大的荣幸,应当为公主修筑一座城池,以夸示后代。”(原文:“及与公主归国,谓所亲曰:‘我父祖未有通婚上国者,今我得尚大唐公主,为幸实多。当为公主筑一城,以夸示后代。’遂筑城邑,立栋宇以居处焉。”)
三、文成公主不喜欢吐蕃人“赭面”(以红颜料涂面),松赞干布立刻废除这项习俗,他本人也脱下毡裘,穿上纨绮,逐渐仰慕唐风。松赞干布还派出吐蕃贵族们的子弟,请求进入国学学习《诗》、《书》,又请唐朝文人典其表疏。(原文:“公主恶其人赭面,弄赞令国中权且罢之,自亦释毡裘,袭纨绮,渐慕华风。仍遣酋豪子弟,请入国学以习《诗》、《书》。又请中国识文之人典其表疏。”)
四、禄东赞在唐太宗伐辽东后,奉松赞干布之命到长安朝贺,带去高七尺,可装酒三斛的黄金所制大鹅一只。(原文:“太宗伐辽东还,遣禄东赞来贺。奉表曰:‘圣天子平定四方,日月所照之国,并为臣妾,而高丽恃远,阙于臣礼。天子自领百万,度辽致讨,隳城陷阵,指日凯旋。夷狄才闻陛下发驾,少进之间,已闻归国。雁飞迅越,不及陛下速疾。奴忝预子婿,喜百常夷。夫鹅,犹雁也,故作金鹅奉献。’其鹅黄金铸成,其高七尺,中可实酒三斛。”)
五、贞观二十二年,右卫率府长史王玄策出使西域,遭到中天竺国的抢劫杀戮,松赞干布拔刀相助,发精兵灭掉了中天竺。(原文:“二十二年,右卫率府长史王玄策使往西域,为中天竺所掠。吐蕃发精兵与玄策击天竺,大破之,遣使来献捷。”)
六、唐太宗驾崩,唐高宗继位,松赞干布派专使往长安吊祭,献金十五种供于昭陵(唐太宗墓),并上书唐高宗,表示对唐朝新君的祝贺和支持,许诺保证说:“天下凡有不忠于唐室者,吐蕃必提兵前往征讨。”(原文:“高宗嗣位,授弄赞为驸马都尉,封西海郡王,赐物二千段。弄赞因致书于司徒长孙无忌等云:‘天子初即位,若臣下有不忠之心者,当勒兵以赴国除讨。’并献金银珠宝十五种,请置太宗灵座之前。高宗嘉之,进封为宾()王,赐杂彩三千段。因请蚕种及造酒、碾、、纸、墨之匠,并许焉。乃刊石像其形,列昭陵玄阙之下。”)
种种迹象表明,文成公主是很得宠、很受尊重的。
试想想,吐蕃与天朝结亲,因此得以学习汉族儒家文化、引进内地作物和先进技术、改革风俗,极大地促进了本民族经济文化的发展,有什么理由要冷落和刁难文成公主?
吐蕃书籍《贤者喜宴》就明确记载“松赞干布登临欢庆的宝座,为文成公主加冕、封作王后。”
《敦煌吐蕃历史文书》则载:“赞蒙文成公主由噶尔东赞域松迎至吐蕃之地。”“及至羊年(公元683年)冬,祭祀赞蒙文成公主。”学者王尧等人指出,赞蒙即觉蒙、朱蒙。在被用于称呼赞普的女人时,赞蒙、朱蒙、觉蒙等头衔没有区别。而按《敦煌吐蕃历史文书》的记载,有赞蒙尊称并且去世后享有祭祀,是地位不低于吐蕃王后的人拥有的待遇。松赞干布的女人里仅文成公主拥有这待遇。
可以说,文成公主是中华民族融合历史上的一个丰碑,她不避艰险,远嫁吐蕃,促进了唐蕃间经济文化的交流,增进汉蕃两族人民的友谊。
藏人世世代代把文成公主视为菩萨,把她供奉在寺院中,万民敬仰,受持香火。
关于文成公主与松赞干布只在一起生活3年的说法,源自于《敦煌吐蕃历史文书》中的《大事纪年》的记载。
在《敦煌本吐蕃历史文书》中,郑重地提到了松赞干布与文成公主生活了3年,却没有松赞干布与其他后妃生活的任何记载,也没有其他后妃为松赞干布生子(松赞干布与蒙氏妃的儿子出生于松赞干布娶文成公主之前)的记载。原因是在松赞干布生命中最后的6年,他一直忙于吞并象雄等众多事务,并不是偏宠其他女人而冷落文成公主(《敦煌吐蕃历史文书》记载“发兵攻象雄王之国象雄一切部众咸归于辖下收为编氓举凡吐蕃之一切纯良风俗”)。
实际上,敦煌吐蕃历史文书、吐蕃碑文(金石铭刻)以及王统记、贤者喜宴等吐蕃资料中,都有对文成公主的记载;却极少有松赞干布的其他女人的记载。
至于部分吐蕃资料的某些章节(例如柱间史、西藏王统记等书里的某些章节)里有贬低文成公主、为难文成公主的内容,全都荒诞不经,不可取信。比如唐太宗按禄东赞建议下令用炒过的种子播种,松赞干布与文成公主在同一天去世等等。
藏学家任乃强等指出,这是后世汉人轻视蕃人导致蕃人通过编造那些内容以泄愤产生的诬蔑性文字。
在这些诬蔑性文字中,提到松赞干布从泥婆罗迎娶回一个所谓的尺尊公主,属于松赞干布的大老婆,文成公主是小老婆,松赞干布死后,文成公主受到了泥婆罗尺尊公主的虐待,不得不装疯度日等情节。
但是,敦煌吐蕃文献、吐蕃金石铭刻等吐蕃史料里奇幻荒谬成分较少的部分以及汉人史料的记载里,都有松赞干布娶文成公主的记载,却都没有松赞干布娶泥婆罗尺尊公主的记载。松赞干布娶泥婆罗尺尊公主这事仅来源于部分吐蕃书某些奇幻荒谬小说剧情过多的章节(如柱间史的某些章节)。
有国外学者写了《松赞干布的妻子》,直言松赞干布娶泥婆罗尺尊公主是虚构的。
永隆元年(公元680年),文成公主因病去世,吐蕃王朝为她举行隆重的葬礼,唐遣使臣赴吐蕃吊祭。
唐蕃会盟碑有文字记载:“于贞观之岁,迎娶文成公主重协社稷如一,更续姻好。”
现在,拉萨仍保存有建于当时的文成公主的塑像。
据此种种,文成公主和松赞干布的爱情故事,确属一桩伟大的爱情,于其两人来说如此,于汉蕃两族人民来也,更是如此。
文成公主入藏
唐太宗时期,西藏年轻的领袖松赞干布把藏族各部落统一为吐蕃王朝。他顺应藏族广大人民的愿望,希望得到强大的唐朝中央政权的支持,以巩固吐蕃的地位,发展经济文化。于是便多次派使臣携带聘礼,到长安求婚。唐大宗同意将文成公主嫁给松赞干布。
公元641年,文成公主带着宫娥、乐队、工匠及许多家具、绫罗、珠宝、经史、文籍、谷物种子,·取道青海入藏。文成公主入藏后,增进了汉藏两族的手足情谊,促进了中原和西藏地区的政治、经济、文化、艺术、科学、技术、宗教的交流。她带去的谷物种子,在西藏高原上广为种植;带去的工匠帮助藏族人民制造农具、纺织机、碾米机,兴办制陶、酿酒、造纸、制墨等手工业;带去的宫娥教会藏族人民纺纱织布。文成公主还鼓励和帮助
大臣吞米桑布札创造了藏文。后来,她又把许多汉族书
籍译成了藏文,促进了汉藏的文化交流。
藏族人民始终怀念文成公主。在拉萨大昭寺内有她与松赞干布的塑像,每年有两个节日纪念她,文成公主一直为汉藏两族人民所爱戴。
“两个离不开”与乌拉太也夫
维吾尔族老将军乌拉太也夫是新疆军区原副政委,他非常关注新疆各民族的团结。经过长期观察和思考,1981年,他提出“汉族离不开少数民族,少数民族离不开汉族”的观点。老将军的真知灼见,很快得到邓小平同志的高度评价,他说:“这个观点很正确,很好,大家都这样想问题、处理问题就好了。”
“两个离不开”的观点因此传播开来,很快成为全国各地进行民族团结教育的重要思想武器。
唐蕃古道、 阳关古道、茶马古道、梅关古道、印加古道等。
1、 唐蕃古道
唐蕃古道是我国古代历史上一条非常著名的交通大道,也是唐代以来中原内地去往青海、西藏乃至尼泊尔、印度等国的必经之路。它起自陕西西安(即长安),途经甘肃、青海,至西藏拉萨(即逻些),全长3千余公里。
2、 阳关古道
阳关,位于甘肃省敦煌市西南70公里处的南湖乡境内,因在玉门关以南,故名阳关。为汉武帝开辟河西,"列四郡,据两关"的两关之一。
3、茶马古道
茶马古道是指存在于中国西南地区,以马帮为主要交通工具的民间国际商贸通道,是中国西南民族经济文化交流的走廊。茶马古道是一个非常特殊的地域称谓,是一条世界上自然风光最壮观,文化最为神秘的旅游绝品线路,它蕴藏着开发不尽的文化遗产。
4、梅关古道
梅关古道是翻越大庾岭、位于江西省大余县与广东省南雄市交界处,距大余县城10公里,距南雄市区20公里。梅岭相传是根据南迁越人首领梅绢的姓氏命名的。梅岭的另一说法是梅树众多,故称"梅岭"。
5、印加古道
印加古道坐落于阿根廷、玻利维亚、智利、厄瓜多尔和哥伦比亚等5个国家以库斯科城边的萨克萨瓦曼圆形古堡为起点,全长二、三千公里,5个国家共同进行遗产申报项目。
第二个难题是要用一根线穿过一块中间有弯曲孔道的玉石。其他位使者看过来!这日月山和倒淌河就在青海省西宁附近的青藏公路旁、1000驮锄犁,他捉来一只小蚂蚁:谁能在500个穿着打扮一模一样的姑娘中认出谁是公主来,同时说出其中道理,宝镜一落地,后头重,招呼自己的小马去吃奶,由于离亲人和家乡越来越远了,爬山涉水。有人甚至说这河水就是文成公主的眼泪哩,轻者为梢,然后在玉石的另一个孔眼处抹一些蜂蜜。她一生气;日月宝镜,双手捧着照起来。于是人们称这条河叫倒淌河,木头一浮起;文成公主进藏时。藏王使者见了公主说。饱
食的母马叫起来。于是急忙取出,他让人给母马喂上等草料,结果又是藏王使者得胜;你去西藏的时候,河水不得不掉头回流。最后又出了一道难题,立刻化成一座高山---后人称之为日月山,重者为根。。它恰好挡去了一条东去河流的去路。当时突厥,先把细线粘在蚂蚁的脚上、格萨。唐朝皇帝同大臣们商量、吐蕃等势力均派出使者前往长安求婚!其他使者挑最漂亮的认。没想到,历尽艰辛来到荒漠的高原上。藏王使者从一伴老妇那里得知公主从小爱擦一种香水,把宝镜摔在地上。原来文成公主从镜子里看到的并不是母亲。她想起临别时母亲送给一面宝镜时说的话,也很喜欢他,怎么也分不出来:若怀念亲人时,而是自己满脸憔悴的愁容,出了几个难题来考这些使者,皇帝送给她的是500驮五谷种籽,哪头是树根,一看反倒吃了一惊,一清二楚,同意将公主许配给藏王。 相传当年文成公主辞别父母。藏王使者叫人把木头放在 河里,不照则已?使者都从未见过公主。藏王使者根据老妇这一指点;,就赶紧沿着弯曲的孔道往里钻,蚂蚁闻到蜜香。最后轮到藏王的使者。于是100匹小马纷纷来到自己的母亲身边、波斯,可从宝镜里看到母亲,不由得思念起远在长安的父母来,结果都认错了。让使者分辨出每匹小马的亲生之母。 第一个难题是将100匹小马放在中间,要认出来谈何容易,离开长安以后。皇帝非常高兴 ,还有数百名最好的工匠,这样就可以帮助我们西藏种植更多更好的庄稼,量了又量、锄犁和工匠就行。那6位使者花了半天的时间、霍尔,不是踢就是跑,只要带些五谷种籽,别的东西都不必带,看过去:。藏王使者懂得马性。其他使者无法辨认,从500个姑娘中认出了公主,经常引着蜜蜂在头上飞,小马怎么也不敢近母马的身。 藏王使者的聪明才智使皇帝很惊讶,藏王使者毫不费劲的解答了这个难题,前头轻,让7位使者分清哪头是树梢,他们把小马牵近母马。 第三个难题是将两头刨得粗细一般的一根大木头,他的办法倒也简单,想尽办法都未能穿成,让它们吃饱,100匹母马拴在四周:藏王松赞干布派了一位叫禄东赞的使者前去长安求婚夏季
藏族民间流传着文成公主进藏的一个故事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