差点活捉刘邦,后来写信向吕后求婚的冒顿单于是怎样的一个人?

差点活捉刘邦,后来写信向吕后求婚的冒顿单于是怎样的一个人?,第1张

冒顿本是匈奴头曼单于的太子,后来头曼单于娶了一位年轻漂亮的阏氏,生下了一个儿子,他对这个儿子非常宠爱,便想废掉冒顿,另立太子,于是他就把冒顿送到月氏国当人质。

冒顿不知道父亲想害自己,就屁颠屁颠的到月氏国去了,哪知道冒顿刚到月氏国,头曼就发动了对月氏国的战争,月氏国当然不高兴了,便想杀掉冒顿,冒顿提前得到了消息,就偷了一匹月氏的好吗,一路狂奔侥幸逃回了匈奴。

头曼单于一看冒顿居然能虎口逃生,就知道他是个有勇有谋的人,于是对他刮目相看,就打消了废冒顿里幼子的念头,他要重用自己的这个儿子,就让他统领一万骑兵。

冒顿回来后得知父亲送自己去月氏国原来是个借刀杀人的大阴谋,是要害死自己,非常生气,发誓要报复父亲,于是他对自己的这一万骑兵精心训练,要他们绝对服从自己,凡有不从者一律斩杀,经过几次的测试,那些没有听从号令的人都被斩杀了,剩下的人都是冒顿的铁杆追随者。

一天,冒顿跟随父亲头曼外出打猎,刚到郊外,冒顿就下令向头曼射箭,手下的士兵不敢怠慢,头曼一齐射向头曼,顿时头曼被射成了刺猬,当初毙命,冒顿又率领手下人把要夺权的弟弟和他的母亲杀死,把不服从自己的大臣也全部杀掉,最后冒顿自立为单于。

冒顿自立单于后,消灭了最大的邻国东胡,赶走了月氏国,北方各族无不臣服于匈奴,匈奴在冒顿的统治下,迎来了其帝国史上最强大的时期。

冒顿稳固了北方之后,又将贪婪的眼光投向了物产富饶的汉王朝,经常南下滋扰,一度攻到太原,刘邦得知后,气不打一去来,亲率三十万大军御驾亲征,当时正值严寒,许多士兵都冻的受不了。

冒顿见状略施一计,假装战败逃跑,诱敌深入,刘邦不知有诈,就全力追赶,等刘邦追到平成的时候,后面还有许多士兵行走缓慢没有赶到,就在刘邦等待的工夫冒顿忽然率领精锐骑兵将刘邦团团围困在白登山(今山西大同市东北马辅山)。

刘邦被围了七天七夜,冒顿也是久攻不下,双方处于僵持阶段,后来刘邦采用陈平的建议,贿赂冒顿的宠妾阏氏,才让刘邦死里逃生。

汉朝自此以后就落下了心病,开始惧怕匈奴了。于是便主动求和,以和亲的方式安抚匈奴。

刘邦去世后,刘盈继位,吕雉成为了太后,垂帘听政,独掌大权,她执政期间,也是采取的和亲政策,避免与匈奴发生冲突。

公元前192年,刚死去阏氏的冒顿单于派遣使者给吕后送来了一封极为不敬的国书,其内容是“孤偾之君,生于沮泽之中,长于平野半马之域,数至边境,愿游中国,陛下独立,孤偾独居,两主不乐无以自娱,愿以所有,易其所无”。

其意思是说你是寡妇,我是光棍,不如我们一起搭伙过日子吧,

冒顿单于大胆而热烈的求爱信非常具有侮辱性,吕后是母仪天下的皇太后,岂能受辱,这是对大汉赤裸裸的挑衅,吕后看了之后的勃然大怒,准备发兵攻打匈奴以消心头之恨,吕后的妹夫樊哙更是表示要亲率十万大军横扫匈奴,满朝文武也都纷纷附和,只有中郎将季布沉着冷静,他的一番话很快就打消了吕后攻打匈奴的念头。

正当众大臣们在吹捧樊哙勇猛无敌,必能横扫匈奴时,季布却说道“樊哙就该杀头,当初高祖亲率三十万大军都被匈奴围困,你樊哙凭什么能用十万大军横扫匈奴呢?”此话一出,众大臣皆哑口无言。

季布就是提醒吕后,以高祖之英武,倾全国之力出征匈奴尚且中了匈奴的埋伏,惨败而归,小小的樊哙何德何能,能让匈奴臣服。

吕后的表情也有愤怒贬为无奈,因为“白登之围”历历在目,再三斟酌之下,吕后给冒顿回了一封信其内容是“单于不忘弊邑,赐之以书,弊邑恐惧,退而自图年老气衰,发齿脱落,行步失度,单于过听,不足以自污,弊邑无罪,宜在见赦,今有御车二乘,马二驷以奉常驾”,简单说来就是说自己是一个老妇人,你就不用这样糟蹋自己了。吕后除赠送冒顿单于车马作为礼物之外,继续以宗室女为公主,嫁给冒顿来和亲。

冒顿单于自然是笑纳了,并为他的冒犯向吕后致歉,这样汉匈之间就避免了一次无望的战争。

冒顿以后也曾多次骚扰汉朝,但也没有占到多大的便宜,公元前174年,冒顿去世,笑纳帝国由极盛逐渐转衰,最终被汉朝击垮,他们或归顺,或西迁,逐渐消失在东亚的版图上。

冒顿给吕雉写的不是情书,而是侮辱她的一封书信,目的是试探吕后的想法。

刘邦去世后,吕雉当权。这时北方的匈奴单于冒顿派使者送来一封书信。《汉书》记载,书中写道:“孤偾之君,生于沮泽之中,长于平野牛马之域,数至边境,愿游中国。陛下独立,孤偾独居。两主不乐,无以自虞,愿以所有,易其所无。”

这信的意思就是:我是丧偶的君王,出生于湖泊,生长于牛马成群的大草原,我多次来到边境,想要吞并大汉的江山。你也是寡妇,你和我都不快乐,没有什么可以娱乐的,你和我不如互相各取所需,如何?

冒顿为什么会如此厚颜无耻,如此胆大妄为的说这样一番侮辱吕后的话呢?他是一个野心勃勃的人,为了权力“鸣镝弑父”,也有统一天下的想法。因此他在短时间内把匈奴治理得强大起来。在秦始皇时期,他父亲当单于时就不断的侵犯边关,为了防止匈奴入侵,秦始皇才修建万里长城。

陈胜、吴广起义那年,冒顿杀父继位,几年的时间就建立了全新的匈奴。现在他壮大了就有了吞并汉王朝的想法。这一封信充满了挑衅,最后一句话还有侮辱的意思。目的是试探吕后对其的态度和想法,借机挑起事端,以达到自己占领中原的目的。

吕后看了这封信,当然明白了他的意思,她很气愤,将信的意思传达给朝臣们,大家意见不一,有的生气表示要与匈奴开战,有的摇头默不作声,季布明确表示不能打。吕后仔细思忖后,赞同季布的意见。客气的写了回信,信的大概内容是这样的:说我年老气衰,牙齿脱离,走路不稳,不值得单于你玷污自己。如果我们有做得不对的地方,还请你宽恕。接着,为单于送去车马这些物品,表示将继续和亲。

吕后只所以这样做,是她认为现在还没有实力与他开战,为了大局自己受点委屈不算什么。

可见吕后的确是很有头脑的、有大局观的女人。

吕雉 - 汉高祖后

汉高祖的皇后吕雉。单父(山东单县)人。早年其父为避仇迁居沛县,在一次宴会上欣赏刘邦非凡的气度,把女儿许配给他。公元前205年,刘邦为项羽所败,吕雉和刘邦的父母被俘,做了两年的人质,前203年秋,吕雉归汉后,留守关中。刘邦称帝后,吕雉被立为皇后,子刘盈为太子。

吕后为人有谋略,汉初,吕后助刘邦杀韩信,彭越等异姓王,消灭分裂势力巩固统一的局面。前195年,刘邦死,惠帝立,尊吕后为皇太后,惠帝仁弱,实际由吕后掌政,前188年,惠帝崩,立少帝,临朝称制八年,少帝因其生母为吕后所杀,有怨言。吕后逐杀少帝,立常山王刘义为帝。『号令一出太后』,吕后先后掌权达十六年。是中国历史上三大女性统治者(吕后,武则天,慈禧太后)的第一个。

吕后当政内,创自刘邦的休养生息的黄老政治进一步得到推行。刘邦临终前,吕后问刘邦身后的安排。她问萧何相国后谁可继任,刘邦嘱曹参可继任;曹参后有王陵,陈平,但不能独任;周勃忠诚老实,文化不高,刘家天下如有危机,安刘氏天下的必是周勃,可任太尉。吕后虽实际掌握大权,但她是遵守刘邦临终前所作的重要人士安排遗嘱的,相继重用萧何,曹参,王陵,陈平,周勃等开国功臣。而这些大臣们都以无为而治,从民之欲,从不劳民。在经济上,实行轻赋税。对工商实行自由政策。在吕后统治时期,不论政治,法制,经济和思想文化各个领域,均全面为「文景之治」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吕后有政治家的风度,匈奴冒顿单于乘刘邦之死,下书羞辱吕后,说:「你死了丈夫,我死了妻子,两主不乐,无以自虞,愿以所有,易其所无。」吕后采纳季布的主张,压住怒火,平心静气复书说:「我已年老弃衰,发齿也堕落了,步行也不方便。」然后赠与车马,婉言谢绝,终于化干戈为玉帛,匈奴自愧失礼,遣使向汉朝认错。

吕后晚年,因没有子孙,怕高祖的子孙欺凌吕氏,故大封外戚诸吕为侯。前180年,吕后崩,终年六十二,与汉高祖合葬长陵。诸吕欲为乱,周勃、陈平等诛平。

中国古代的史学家,对历史的评价都是逃不出儒家思想的框框套套,两千年来,儒家思想成为评价历史功过的一把铁尺。我们有幸生活在思想活跃的年代,使我们对历史能从一个新的角度去分析、探讨。我觉得评论历史人物时候,不应在遵从以前的看法,应该从此历史人物对当时和以后的影响来评论,所谓「民为天,社稷次之、君轻」。只要他对百姓好,把当时的国家治理得好,那怕他是女人还是外国人。人民的生活才是最重要的,私人生活是次要的。

历史上对吕雉的评价毁誉参半。但无论如何,在我们的年代,看到的是她在当时为她的子民所作出的成绩为定论的。所以仅在这一方面,对她的评价应该是正面的。

公元前180年(高后八年),吕雉病重,她临终前仍没有忘记巩固吕氏天下。在她病危之时,下令任命侄子赵王吕禄为上将军,统领北军;吕王产统领南军。并且告诫他们:“高帝平定天下以后,与大臣订立盟约:‘不是刘氏宗族称王的,天下共诛之。’现在吕氏称王,刘氏和大臣愤愤不平,我很快就死了,皇帝年轻,大臣们可能发生兵变。所以你们要牢牢掌握军队,守卫宫殿,千万不要离开皇宫为我送葬,不要被人扼制。”八月一日,吕雉病死,终年六十二,与汉高祖合葬长陵。吕后崩后留下诏赐给各诸侯黄金千斤,将、相、列侯、郎、吏都按官阶赐给黄金。大赦天下。让吕王吕产担任相国。让吕禄的女儿做皇后。由于吕后在政时期培植起一个吕氏外戚集团,从而加剧了汉统治阶级内部的矛盾,因此在她死后,马上就酿成了刘氏皇族集团与吕氏外戚集团的流血斗争。吕太后没有完成她的政治计划就去世了。汉统治阶级内部矛盾骤然激化,袒刘之军蜂起。齐王刘襄发难于外,陈平、周勃响应于内,刘氏诸王,遂群起而杀诸吕,刘氏皇族集团与吕氏外戚集团的一场流血斗争,以皇族集团的胜利而告终。诛灭吕氏势力后,大臣认为吕雉所立的两位少帝和另外两个刘盈庶子均不是刘盈亲生,于是先废后杀少帝刘弘,并在刘姓皇族选择皇位继承人。考虑的重点就是其母亲,必不能有一个势力强大的娘家,于是迎立当时封为代王的刘恒继承帝位,是为汉文帝。据《汉书》记载,刘邦死后,匈奴首领冒顿曾寄国书向吕后求婚,意在标扬匈奴武力,刻意贬低汉朝国力。吕后以年迈为由婉言拒绝,不过继续沿用了与匈奴和亲的政策。新朝末年,高祖长陵被赤眉军掘开,同陵异穴的吕雉尸体遭到侮辱

“大风起兮云飞扬”,泗水亭长刘邦在芒砀山斩白蛇起义,曾经的上司萧何、曹参尽收麾下,从此加入反秦行列。从最初的不看好到完胜项羽,刘邦识才善任,依靠团队的力量最终逆转翻盘,“威加海内兮归故乡”。

但是,如此英武的一代明主,刘邦在晚年,为了使刘氏江山稳固,有意地扶植以吕后为首的外戚集团,以制衡帮他打下江山的功臣派。刘邦的初衷是好的,但是他没想到的是,在他死后,吕后把他的八个儿子整得七零八落,还幸得功臣派出手,才还政于刘氏。那么,吕后是如何对待刘邦的儿子们的呢?先讲一下吕后的亲生儿子刘盈。刘盈是刘邦的次子,也是刘邦的嫡长子。由于他是吕后的亲子,肯定是不会受到母亲的迫害的。但是,刘盈即位后,由于他生性纯善,与强势霸道的母亲吕后三观不合。一边是把持朝政的母亲,一边是功勋卓著的元老,夹在中间的惠帝刘盈也甚是煎熬。特别是在惠帝四年时,吕后竟强迫惠帝刘盈迎娶了自己亲姐姐鲁元公主的女儿张嫣为后。这桩**的婚姻令刘盈尴尬万分。

而刘盈由于目睹被吕后残害成“人彘”的戚夫人的惨状后,饱受刺激,终借酒销愁,抑郁而终,年仅二十四岁。刘盈的早逝虽不是吕后有意为之,但与吕后的凶残毒辣不无关系。讲完了刘盈,我们再按长幼关系,看一下刘邦的其他儿子。刘肥是刘邦的长子,是吕后在嫁给刘邦之前,刘邦与一位曹姓女子的私生子。作为刘邦的长子,刘肥很受刘邦器重。汉五年十二月,刘邦大胜项羽后,立马回到定陶韩信的军中,夺了韩信齐王的头衔和兵权,改封韩信为楚王。在次年,刘肥就被封为齐王。要知道,齐国是当时汉最为富庶的诸侯国。刘肥受封齐地,可见刘邦对刘肥的重视。刘邦当时还为刘肥配备了得力助手,任命平阳侯曹参任齐相,辅佐刘肥。

刘邦生前,吕后是不敢对刘肥下手的。在刘邦死后,吕后就无所忌惮了。惠帝二年,刘肥入朝。惠帝刘盈以刘肥为兄为由,请刘肥坐在上座。刘肥坐在皇帝刘盈之首,这更刺激了吕后除掉刘肥的决心。于是,吕后就设计用毒酒毒杀刘肥。但由于惠帝刘盈不知内情,端起另一杯毒酒,吓得吕后打翻了酒杯。刘肥情知有诈,装醉才没有喝下那杯毒酒。此后,刘肥为了保住性命,在他的内史的建议下,把齐国的城阳郡献给了吕后的女儿鲁元公主,作为她的汤沐邑,并且尊鲁元公主为王太后,这才逃过吕后的诛杀。

惠帝六年,刘肥离世,以献邑得以善终。值得一提的是,后来发动诸吕的皇亲刘襄和刘章就是刘肥的两个儿子。刘邦的第三子为赵王刘如意,刘如意的生母就是刘邦的宠姬戚夫人。戚夫人是刘邦被封汉王时娶得的美女,极受刘邦宠爱。当与丈夫分别七年之后的吕雉与刘邦重聚时,刘邦的身边已有了戚夫人。此时吕雉的姿色已不及年轻貌美的戚夫人。所以,刘邦南征北战都将戚夫人带在身边,而吕雉成为了留守。母凭子贵,对于戚夫人生下的儿子刘如意,刘邦也极为喜爱,先后封其为代王、赵王,甚至多次欲废黜太子刘盈,改立刘如意为太子。只是遭到朝中大臣的反对,刘邦这才作罢。

戚夫人争宠、刘如意夺嫡,刘邦死后,戚夫人母子首当其冲地遭到吕后的报复。惠帝刘盈即位后,戚夫人就被吕后囚禁,身着囚衣在永巷舂米。戚夫人在永巷处境悲惨,作《舂歌》慨叹千里之外的儿子赵王刘如意不知母亲的惨况。吕后得知戚夫人还在盼着儿子来解救她后,立即召赵王刘如意进京,并将刘如意鸩杀。毒杀刘如意后,吕后又残忍地将戚夫做成“人彘”。惠帝刘盈目睹戚夫人惨状,吓出大病,从此不能理政。刘邦的第四子为刘恒,就是后来的汉文帝。由于刘恒的生母薄姬非常不得宠,对吕后来说毫无威胁力,所以这对母子也因祸得福,没有受到吕后的迫害。

刘邦死后,吕后把刘邦生前宠爱的妃子囚禁宫中,而薄姬由于失宠于刘邦,而被吕后网开一面,准许薄姬随儿子刘恒赴代国。由于前三任赵王刘如意、刘友、刘恢被吕后迫害致死,吕后曾打算改封代王刘恒为赵王。但代王刘恒为了保命,宁肯在偏远的代国而婉拒去赵国任职,地处穷乡僻壤的刘恒因此远离朝廷,也保住了一条命。刘恢是刘邦的第五子,原被封为梁王。由于赵王刘友被吕后囚禁饿死,吕后改封刘恢为赵王。为了控制刘恢,吕后又将侄子吕产的女儿嫁给刘恢为赵王后。但此时的刘恢与宠妃感情深厚。于是在吕后的支持下,赵王后毒杀了刘恢的妃子。

刘恢身处赵地,受吕后掌控,本来郁闷至极,又加上爱妃死于非命,于是心灰意冷,了无生意,遂在四个月之后也自杀弃世。刘友为刘邦的第六子,初封淮阳王。在惠帝元年,吕后毒杀赵王刘如意后,刘友被改封为赵王。刘友的王后也是吕氏之女,非常善妒。由于刘友宠爱其他妃子,令吕王后非常妒忌,就向吕后告发刘友谋反。刘友被囚禁后,吕后活活将其饿死。刘长为刘邦的第七子,刘长的母亲赵姬是刘邦的女婿赵王张敖所献,由于赵相贯高谋杀刘邦事泄,赵姬也被牵连入狱。赵姬生下刘长后,在狱中自杀。此后,刘邦就把刘长交给了吕后抚养。由于这层的抚养关系,刘长并没有受到吕后的加害。

刘建刘邦的第八子,也是刘邦最小的儿子。燕王卢绾逃亡匈奴后,刘建被封为燕王。但在高后七年,刘建就病死了,这也使其免遭吕后的毒手。但吕后还是杀死了刘建的儿子。这样,刘建后继无人,其封国也被除。综上所述,刘邦的八子之中,老大刘肥由于献邑保全了性命,老四刘恒由于并没有被吕后放在眼中而幸存。老二刘盈和老七刘长由于一个是吕后的亲子,一个是吕后的养子,与吕后利益攸关,吕后自然不会加害。其余四位皇子或惨死或自杀,老八刘建虽然是病死,可吕后依然杀掉了他的子嗣。吕后疯狂迫害皇族宗亲,大封诸吕为藩王,培植吕家势力。在吕后死后,皇亲集团与功臣集团联手平定诸吕之乱,迎立刘恒为帝,这才开启了西汉的文景之治。

公元前195年,汉高祖刘邦一命归天,与他相濡以沫半生的皇后吕雉就此孑然一身。

然而不久之后,吕后却收到了一封来自千里之外的“求婚信”:

“陛下独立,孤偾独居,两主不乐,无以自虞(娱)。愿以所有,易其所无!”

这封简短的书信赤裸裸地表达了匈奴王冒顿单于的热情,但是引起了高后吕雉的强烈不满。《史记·匈奴列传》的作者司马迁甚至深以为耻,在讲述事件经过的过程中对这封书信的内容只字未提。

后人都以窥见这封情书的全貌得益于《汉书·匈奴列传上》,班固在文中完全抄录了全文。《汉书》中的这一段可以说引起了轩然大波,历朝历代的史学家和文人都和汉武帝的观点一样,认为这是“极悖逆”的文辞。

吕后是何等人物,刘邦死后,说她是一个王朝之主也不为过。中国人对于操守尤为看重,丈夫刚死就受到这番侮辱,这怎么忍?于是就“召诸将议之”。

樊哙是一个暴脾气,再加上他可是吕后的妹夫,自然嚷嚷着要率军10万攻打匈奴,吕后也谓之“然”。

不过这一行动最终被中郎将季布打消了。季布认为当年高祖刘邦率领40万大军都被匈奴围困,如今樊哙竟然妄图用10万兵力打败匈奴?并且当年秦国就是将主力用作抵挡胡人而无法支援关内,导致国内的叛乱无法镇压而亡国。

吕后也不是一般的女子,被季布这么一说也是明白了利害,安奈心中的愤怒,委婉地拒绝了冒顿单于的要求,回信曰:“年老气衰,发齿堕落,行步失度”,声称自己年老色衰,配不上。

按照一般的剧情走向,匈奴王冒顿单于要么羞愤难当低头认错,要么就是恼羞成怒发兵攻汉,但历史就是这么超现实。冒顿单于实际上对于吕后的拒绝是一头雾水的。

因为历来站在汉朝立场批驳冒顿单于的文人没有搞清楚一个问题:弟弟(非血亲儿子)娶嫂子(继母)在匈奴中是一种传统,并且这种传统在匈奴以及众多游牧民族中还具有特殊的正面意义。

因此,匈奴王冒顿单于对吕后求婚并非是侮辱,恰恰相反这是一种极度重情义的表现,是汉匈关系紧密的证据。

汉高祖刘邦在与匈奴作战失败之后,曾经与匈奴签订了两方面的内容:“奉宗室女公主为单于阏氏”。就是历代和亲的肇始,而第二项内容则是“约为昆弟”,意思就是刘邦和匈奴王结为兄弟。

这两项内容在《汉书》中被称为“和亲之约”,其中第二项“结为昆弟”是匈奴王向吕后求婚最重要的原因。游牧民族匈奴人的传统和汉地有着相当大的区别,匈奴人主动提出要娶嫂子实际上一种格外照顾的意思,冒顿单于的本意是相当正面的。

匈奴历史上有许多这样的例子,《史记》、《汉书》、《后汉书》中不仅有匈奴人娶嫂子的例子,还有更大尺度的“父死,妻其后母”,最有名的例子就要数我国四大美女之一的王昭君了,她经历了让汉朝人难以接受的婚嫁经历,她反反复复嫁给了单于的兄弟、儿子、侄子乃至是孙子,这在汉人看来是难以想象的,但是在匈奴人看来是一种表示重视以及负责任的表现。

以游牧为主的匈奴男性必须要保护好家族的弱势一方,而婚嫁这种形式是保护她们最好的方式,这与农耕定居的我们有着非常大的差别。

正是这种差异使得冒顿单于和吕后之间产生了非常大的误会,而冒顿单于与吕后这层叔嫂关系也使得那封求婚信写得轻佻戏谑,这也是后代人误会匈奴王的重要原因。汉朝虽然没有像宋朝理学产生以后的“男女之大防”,但传统的男女关系还是比较保守,叔嫂之间是不能随便开玩笑的。

匈奴人和汉朝人在这一点上又有重要的差别,蒙古人之中的叔嫂关系是没有限制的,相反在哥哥去世之后嫂嫂或者小叔子还会故意挑逗对方,以试探再次婚配的可能性。在冒顿单于的价值观里,无论是给吕后写一封请婚书也好,还是用戏谑的语言挑逗吕后也好,在匈奴都是司空见惯的习俗。

但是到了汉朝这件事就显得离经叛道,尤其是两国之间的最高权力中心产生这样的交流,更是一种侮辱人格乃至国格的事件。

在文化背景的巨大差异之下,吕后出现暂时的“怒不可遏”也是可以理解的,但是汉朝毕竟还有明白人,以季布为首的大臣向吕后说明攻打匈奴的坏处。

吕后给匈奴王的回信细心品味之下也是颇具戏谑效果的,她并没有的一本正经地叱责单于,而是首先称自己为“敝异之主”,而后又说自己不是看不上单于,为而是自己太老了,怕配不上单于这样的英雄,吕后还是相当宽容的。

不得不说,这段时间汉朝与匈奴之间的关系还真是“亲密”。

而冒顿单于在收到了吕后的回信之后明白了汉匈之间的差异,他的复信就显得老实多了:“未尝闻中国礼义,陛下幸而赦之”。

这或许是他发自内心的歉意,汉匈之前的关系并未因为这次闹剧而变僵,反而继续维持和平的局面。可惜的是,汉朝以后的帝王乃至史官,大都咬文嚼字死抠不放,硬生生地将这次事件描绘成丧权辱国的代表,在愤懑之余大书特书。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jiehun/1555592.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7-17
下一篇2023-07-17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