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6个民族,56支花,56个兄弟姐妹是一家”这首歌唱出我国大民族的国情和56个民族团结统一的美好景象。在历史的发展中,民族不断统一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在这过程中,有很多关于民族团结的小故事发生。以下是我收集整理的民族团结的经典小故事(精选6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民族团结的经典小故事 篇1 王昭君,名嫱,字昭君。西晋时,为避司马昭之讳,改称明君。西汉晚期生于南郡兴山县(今湖北省秭归县)。因聪慧丽质,汉元帝时入宫为待诏。 西汉晚期,汉王朝和匈奴停息了长期的战乱,恢复了和亲关系。汉元帝竟宁元年(公元前33年),西汉王朝答应匈奴呼韩邪单于的要求,同意王昭君出塞和亲。从此出现了汉匈和好、民族和睦相处的局面,受到历代人民的称赞。 王昭君自愿出塞,远嫁异族,表现了一个弱女子不顾边塞荒凉,不畏北地风寒和毡帐之苦的非凡胆识和勇气。昭君出塞和亲,是当时汉匈双方政治上的一件大事 昭君出塞后60年,是汉匈和睦相处的60年,也是包括呼和浩特地区在内的整个漠南和平发展的60年,出现了牛马布野人民炽盛的繁荣景象。饱经战乱之苦后享受了60年和平生活的汉匈各族人民,深深地爱戴着王昭君。 民间传说,昭君原是天上的仙女,下嫁呼韩邪单于。她出塞时,和呼韩邪单于走到黑河边上,只见朔风怒吼,飞沙走石,人马不能前进。昭君款款地弹起了她所带的琵琶,顿时狂风停止呼号,天上彩霞横空,祥云缭绕,地下冰雪消融,万物复苏。 一会儿,遍地长满了鲜嫩的青草,开遍了绚丽的野花。远处的阴山变绿了,近处的黑水澄清了。还飞来了无数的百灵、布谷、喜鹊,在她(他)们头顶上盘旋和歌唱。单于和匈奴人民高兴极了,于是就在黑水边定居下来。 后来,王昭君和单于走遍了阴山山麓和大漠南北。昭君走到哪里,哪里就水草丰美,人畜两旺。在缺少水的地方,昭君用琵琶一划,地上就会出现一条玉带般的河流和片片绿茵茵的嫩草。昭君还从一个漂亮的锦囊里取出五谷种子,撒在地下,于是就长出了五谷杂粮。 昭君去世时,远近的农牧民纷纷赶来送葬,他们用衣襟包上土,一包一包的垒起了昭君墓。传说昭君墓一日三变,晨如锋,午如钟,酉如枞。就是说,昭君墓早晨犹如一座山峰,中午犹如一座鼎钟,黄昏时犹如一棵鸡枞(伞菌科圆锥形菌纲植物)。 王昭君是民族团结友好的象征,她的功绩也得到后世的尊重。 民族团结的经典小故事 篇2 在中国历史上,有不少以公主或宗室女下嫁蕃邦国王和亲的事例。唐太宗时期,文成公主远嫁吐蕃,便是和亲情况的典范。在她的影响下,汉藏两族的友谊有了很大的发展,所以,今天人们把文成公主誉为最成功的女外交家实不为过。 唐太宗贞观12年,松赞干布率吐蕃大军进攻大唐边城松州,唐太宗治理下的唐朝正值国富兵强,于是派侯君集督率领大军讨伐。大败吐蕃于松州城下。松赞干布只好俯首称臣,并对大唐的强盛赞慕不已,他在上书谢罪的同时,还特向唐廷求婚。 唐太宗经过一番考虑,决定答应他的请求,于是在宫中选定了一个通晓诗书的宗室之女,封她为文成公主。文成公主原是唐太宗一个远亲李姓王侯之女,自幼饱读诗书,她虽然对遥远的吐蕃心存疑虑,却又充满了对新奇的向往,因而也就应允了。 经过两个多月的准备,于贞观15年隆冬,一支十分可观的送亲队伍,在礼部尚书江夏郡王李道宗的率领下,护送文成公主前往吐蕃和亲。这支队伍,除了携带着丰盛的嫁妆外,还带有大量的书籍、乐器、绢帛和粮食种子;组成成员除文成公主陪嫁的侍婢外,还有一批文士、乐师和农技人员,几乎就象一个“文化访问团”和“农技队”。 唐太宗深谋远虑,觉得只有千方百计地对他们从经济和文化上予以协助,使吐蕃在潜移默化中感激和追随大唐。文成公主实际上就是肩负着这项和睦邦交的政治任务而远嫁,这支送亲的队伍也是前去协助她完成这项使命的。 唐朝文成公主嫁给藏王松赞干布的故事,流传1000多年了。汉藏联姻促进了民族团结,特别是对藏族经济、文化等方面的发展,起了积极的作用。当时汉族的纺织、建筑、造纸、酿酒、制陶、冶金、农具制造等先进生产技术,以及历法、医药等都陆续传入了藏族地区。同时,汉族也吸收了不少藏族的文化。 民族团结的经典小故事 篇3 为了便于学习和接受汉族先进文化,进一步加强对黄河流域的统治,孝文帝决心把国都从平城(今山西大同市东北)迁到洛阳。 为了这个,他怕大臣们反对迁都的主张,先提出要大规模进攻南齐。有一次上朝,他把这个打算提了出来,大臣纷纷反对,最激烈的是任城王拓跋澄。 孝文帝很恼火说:“国家是我的国家,你想阻挠我用兵吗?”拓跋澄反驳说:“国家虽然是陛下的,但我是国家的大臣,明知用兵危险,哪能不讲。” 孝文帝想了一下,就宣布退朝,回到宫里,再单独召见拓跋澄,跟他说:“老实告诉你,刚才我向你发火,是为了吓唬大家。我真正的'意思是觉得平城是个用武的地方,不适宜改革政治。现在我要移风易俗,非得迁都不行。这回我出兵伐齐,实际上是想借这个机会,带领文武官员迁都中原,你看怎么样?”拓跋澄恍然大悟,马上同意魏孝文帝的主张。 公元493年,魏孝文帝亲自率领步兵骑兵三十多万南下,从平城出发,到了洛阳。正好碰到秋雨连绵,足足下了一个月,到处道路泥泞,行军发生困难。但是孝文帝仍旧戴盔披甲骑马出城,下令继续进军。 大臣们本来不想出兵伐齐,趁着这场大雨,又出来阻拦。孝文帝严肃地说:“这次我们兴师动众,如果半途而废,岂不是给后代人笑话。如果不能南进,就把国都迁到这里。诸位认为怎么样?”大家听了,面面相觑,没有说话。 孝文帝说:“不能犹豫不决了。同意迁都的往左边站,不同意的站在右边。” 一个贵族说:“只要陛下同意停止南伐,那么迁都洛阳,我们也愿意。”许多文武官员虽然不赞成迁都,但是听说可以停止南伐,也都只好表示拥护迁都了。 孝文帝把洛阳一头安排好了,又派任城王拓跋澄回到平城去,向那里的王公贵族,宣传迁都的好处。后来,他又亲自到平城,召集贵族老臣,讨论迁都的事。平城的贵族中反对的还不少。他们搬出一条条理由,都被孝文帝驳倒了。最后,那些人实在讲不出道理来,只好说:“迁都是大事,到底是凶是吉,还是卜个卦吧。” 孝文帝说:“卜卦是为了解决疑难不决的事。迁都的事,已经没有疑问,还卜什么。要治理天下的,应该以四海为家,今天走南,明天闯北,哪有固定不变的道理。再说我们上代也迁过几次都,为什么我就不能迁呢?”贵族大臣被驳得哑口无言,迁都洛阳的事,就这样决定下来了。 民族团结的经典小故事 篇4 新疆——我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在这个天山脚下是我可爱的家乡:乌鲁木齐市,在这里你会看到热闹非凡的大巴扎,热情的少数民族商人,有幸还可以品尝到他们亲手做的美食,保准你流恋忘返。这里就像一颗正在蓬勃生长的大树,每个民族是这棵大树的叶子,祖国就是太阳,祖国好的政策是茎叶,然而这棵大树的生命和根——是各民族之间的团结。 在这个美丽的地方生活着13个不同的民族,有不同的习俗,不同的生活方式,但依然和睦相处,靠的就是民族团结。在这里每天都会上演民族团结的乐章,在我的身边也发生过类似的故事,让我说给你听吧:在寒假的某一天早上,我懒懒的睡在床上,舅妈带着表妹出去了,舅舅也是值班走了,陆陆续续都忙去了,在家里就剩下了我和将近90岁的姥姥,我躺着躺着,实在是躺不下去了,就起床把家里打扫了一遍,问了姥姥想吃什么饭,姥姥说这几天都在吃米食,想吃汤饭,我准备了一下食材,在厨房准备做菜时,我突然听到姥姥的声音,赶紧跑过去,看到姥姥在卫生间的门口摔倒了,脸色苍白,说不出话来,我下意识的扶我姥姥起来,但是姥姥太重了,我根本抬不动她。 当时穿着睡衣,光着脚,到处乱跑,不知道如何是好,敲了邻居的门,都去上班了我又跑到楼上楼下,没有强壮有力的年轻人帮我,我特别着急,突然脑海里浮现出了警察的画面,接着我想到了保安室的保安叔叔,一口气光着脚从9楼跑到了1楼,奔向了保安室,一见到保安我就语无伦次,一边哭一遍比划,终于说清楚了,保安叔叔立即跟我一起上了电梯,我在电梯里哭的稀里哗啦的,保安叔叔是维吾尔族,不停地安慰,到了我家的门口,看到姥姥躺在那里直喊疼,看的我心疼的啊,一直在不停地哭。 保安叔叔很冷静的抬起姥姥的头,垫了枕头,发现姥姥垫枕头不舒服,一个手撑着姥姥的头,一个手拿出手机给120打了电话,找到了最近医院救护车的****,让他们尽快过来,从头到尾,他比我还紧张,仿佛怀里的老人是他的亲人一样。我在慌乱中忘了通知舅舅、舅妈了,我一个一个打了电话。不一会儿的功夫,救护人员来了,把姥姥抬走了。第二天姥姥回来了腿上打着石膏,尾骨骨折了,每次我上学、下午回家,保安叔叔总是会问我姥姥的状况。 这就是暖心的民族团结,这样的小故事每天都会,各民族之间已经把互帮互助当成了自己的责任,我们坚信新疆的未来会越来越美好的。 民族团结的经典小故事 篇5 那是一个炎热的夏天,树上的桑子熟了,几个小伙伴相约到附近麦田边的桑树吃桑子。到了树下,大伙儿欢呼雀跃、争先恐后的往树上爬。正在大家吃得欢的时候,突然“咔—嚓”一声,一位同伴脚下的踩的树枝断了,说时迟,那时快,他迅速用双手抓住了旁边另外一支粗一点的树枝,才使得他没有从树上摔下来。但是,他双手抓着那根树枝,悬在半空中上也不是,下也不是,他开始呼救,“救—命—呀!”其他伙伴听到树枝断的响声和同伴的呼救声得知发生了意外,但由于树叶茂密却看不到具体情形,因为着急,一时半会儿也下不了树。 附近农田的维吾尔族大叔闻讯,急忙跑到树下,看到树上悬着一名汉族小孩儿,用维吾尔语说了几句。由于语言不通,他说的话挂在树上的伙伴一句也不明白,大叔开始一边说一边比划。大叔的意思大概是:附近也没有什么可以用得上的工具,他个头高,站在树下,要伙伴双脚踩在他的肩上,大叔扶着他,帮他下来。树上的伙伴开始有点害怕,大叔再三劝说,伙伴的双手长时间抓着树枝有点吃不消,才决定试一试。大叔足足有一米八的个儿,伙伴颤颤巍巍的踩在大叔的肩上,大叔用双手抓住伙伴的小腿,让他放开手中的树枝,大叔要伙伴向下蹲,抓住他的手,然后大叔缓慢的蹲下,这时其他的伙伴也已经从树上下来了,急忙上前搭把手,就这样伙伴顺利的从树上下来了,大伙们非常感激大叔。可是大叔的衣服被踩脏了,同伴觉得很不好意思,执意要给大叔洗衣服,大叔只是微笑着摆摆手,回去继续劳动了。 很多年过去了,这件事依然清晰的刻在我的脑海里。对于从小生活在新疆的人们,民族团结与我们息息相关。加强民族团结是新疆各族人民职责之所在。让我们从自身做起,学习身边的民族团结模范,自觉用实际行动维护民族团结。加强民族团结不一定要做惊天动地的事,一句问候,一个举动,也可以增进民族感情。民族团结无小事,这是一种态度。买下卖酸奶的维吾尔族大姐最后一碗酸奶,让她能够早点回家照顾家人;买下卖桑子的维吾尔族小女孩最后几碗桑子,让她能够早点回家吃上热乎乎晚饭。对我们来说是一件小事,体现的却是民族团结的“大势”。 民族团结的经典小故事 篇6 昭苏县阿克达拉镇的冬天已经来临,工作组、村干部带着7万元慰问金,远行20多公里来到结亲帮扶的7户贫困户家里,带去党和政府的关怀,带去工作组和村干部的慰问。年初工作组组长季哨鹰一住村,就来到冰天雪地的苏勒萨依牧业村,一一查看贫困户的危房,在多次实地查看危房情况后,协调有关部门,为7户结对帮扶的危房贫困户新建富民安居房,9月底交付使用。哈力克叶扎洪接过工作组组长季哨鹰送来的一万元扶贫奖励资金,激动得热泪盈眶:“我的丈夫得病去世了,两个孩子还小,没有经济来源,房子盖好了,还差施工单位一万元欠款,现在我可以结清欠款,安心住进新盖的房子,感谢党感谢政府,感谢工作组、感谢村干部!” 结亲帮扶 3月初,工作组召开结亲帮扶座谈会,工作组、村“两委”与14户贫困户签订结亲帮扶协议,成立合作社、发展庭院经济,通过创业增收带动贫困户脱贫。工作组积极组织村里的返乡大学生,先后成立了哈萨克手工刺绣和奶制品加工两个牧民合作社,带动90多名妇女和20多名贫困户通过创业增收,脱贫致富。工作组为结亲的14户贫困户购置菜苗,及时种植到每一户贫困牧民的庭院,为6户贫困户发放了300只鸡苗,为2户牧民新建了蔬菜大棚,14户贫困户通过养鸡种菜增加收入。 苏勒萨依村举办村民聚餐团圆会 在开展结亲帮扶的同时,工作组积极开展丰富多彩的民族团结进步年主题活动,营造各民族团结一家亲的浓厚氛围。从年初以来,组织开展了加强民族团结演讲比赛、民族团结故事大会、民族团结进步年知识竞赛、古尔邦节各民族村民同吃团圆饭等活动,积极营造民族团结、邻里和睦、社会和谐的良好氛围,参加活动的群众超过800人次。共青团员巴合提努尔·萨恒德克在获得民族团结知识竞赛一等奖时发表获奖感言:“作为年轻人,平时开店忙自己的生意,没有机会系统学习党的民族宗教政策,通过这次参加村里组织的民族团结进步年知识竞赛活动,使自己认真地学习了相关政策和知识,增进了‘五个认同’‘六个相互’意识,各民族相互离不开的思想更加坚定了。”孤寡老人吾伦别克·沙巴斯在村委会大院参加民族团结聚餐,喝着肉汤吃着抓饭特别高兴,激动地对工作组说:“每年过古尔邦节,虽然工作组、村干部都会来慰问,送来节日的祝贺,但一个人过节有点冷清,今天和40多名邻居、好朋友一起聚餐祝贺节日,特别有意义,圆了我的团圆梦,村委会就是我的家,村民就是我的家人,我们要像爱护自己的眼睛一样加强民族团结。”
有人说他们是在借此炒作。
有网友扒出姜潮曾在2017年的时候在某发布会上宣布跟麦迪娜已经分手,当时说的是因为两人信仰不合。几年之后又爆出怀孕消息。
有人说他们是在借此炒作,要么就是宣布分手以后,麦迪娜发现自己怀孕了,两个人又因为孩子和好了,不过不管过程怎样,只要结局是幸福的就好了。
麦迪娜简介
麦迪娜,原名买地娜·买买提,1987年9月10日出生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乌鲁木齐市,中国内地女演员。麦迪娜出道前就职于新疆艺术剧院歌舞团。2010年,被挖掘参演《新还珠格格》中“含香”一角而正式出道。
2013年,在古装励志剧《陆贞传奇》中客串都美儿一角,后在琼瑶剧《花非花雾非雾》中饰演贝丝,该剧在第八届中国电视观众节中获年度观众最喜爱的十大电视剧。2014年,在古装电视剧《宫锁连城》中饰演百乐;同年,转战大荧幕,在都市爱情喜剧**《前任攻略》中饰演“奇葩前女友”玲玲。
2016年,凭借古装玄幻剧《幻城》中人鱼公主岚裳一角获得更多的关注。2017年,主演古装武侠言情剧《孤芳不自赏》。同年参演电视剧《泡沫之夏》,饰演沈蔷一角。2018年,主演古装玄幻剧《钟馗捉妖记》;同年,主演功夫喜剧**《功夫联盟》。2019年3月12日,参演的电视剧《重耳传奇》播出,在剧中饰演骊姬。
作者资料(权鹏飞):
权鹏飞,出生于1963年,毕业于太原理工大学。
在十几年采写发表的几百篇新闻报道中,最让我满意的便是采写谢新民和他的19名维吾尔族学生的长篇通讯《点燃希望之火》。 六年级2学期的 《和田的维吾尔》也很好。 当时的谢新民是一个高中毕业的民办教师,他自愿去了民丰县最偏远的昆仑山深处的叶亦克乡。1997年5月第16个民族团结教育月,人们从乡镇上报的事迹简介中第一次知道了谢新民。出于记者的敏感,我对谢新民做了进一步采访,很快第一篇通讯成稿了。发稿的前一天,当时的和田地委宣传部部长杨光耀来民丰检查工作,他在看了我的稿件后,当即要求:第一稿先不发,由我和报社、电视台的记者组成一个宣传班子,集中力量打造民族团结典型谢新民的形象。 我们在山区采访近一个月之后,写出了长篇通讯《点燃希望之火》,并在全疆及中央媒体上刊发。我没想到的是,因为这篇报道,谢新民和他的19名学生被接下山,到县城来上学了,谢新民还被评为"全国劳模" 。
一、教材解读
1.课文简说。
和田是新疆维吾尔人最为集中的一个地区。提起和田,我们可能知道那是古丝绸之路的重镇和产玉石的地方;提起维吾尔族,我们眼前会浮现载歌载舞的情景。除了这些,课文还给我们介绍了许多饶有趣味的维吾尔族风俗。
课文首先讲“我”在和田的一次经历,亲身感受到维吾尔人特有的豪气与乐观。“沙尘暴铺天盖地地撕扯着黑暗中的一切”,飞奔的马车上“一个汉子嘶着沙哑的嗓子在迎风引吭”。作者用拟人手法生动形象地描绘恶劣的天气,反衬出维吾尔汉子的豪气与乐观,表达出“我”的惊奇。第2、3自然段详细介绍维吾尔人热爱土地的程度令人惊叹,“香喷喷的烤肉是在土堡似的土馕坑里烤熟的”,“馕,也是在土馕坑里烤成的”,连牧人最喜欢吃的“库乃其”也是在沙土火灰中烤熟的,而且维吾尔老乡还“喜欢把洗过的衣服直接摊铺在沙漠上晾晒”。课文用列举法说明维吾尔人热爱土地的程度,字里行间透出作者的敬佩和惊叹。第4自然段写恶劣的自然环境并没有扼杀维吾尔人爱美的天性。第5自然段写维吾尔的姑娘漂亮,小伙俊朗,能歌善舞。姑娘“像花儿般绽放在风沙里”,“歌舞已成了他们日常生活不可缺少的一部分”,生动的比喻和准确的描述,说明了维吾尔人漂亮俊朗、浪漫风趣的特点。第6自然段写维吾尔人喜欢聚餐,目的不在于吃而在于载歌载舞。最后一个自然段与第一自然段前后照应,总结维吾尔人豁达乐观的性格特征:纵使生活再苦,感觉也是甜的。
条理清楚,层次分明,结构严谨,生动形象是本文在表达上的特点。作者生动、准确、感情充沛地对和田维吾尔人的特点及民族风俗加以说明,融知识性与趣味性于一体,增强了文章的可读性和感染力。
选编这篇课文的目的,一是让学生了解和田维吾尔人勤劳质朴、豁达乐观的特点及民族风俗,汲取传统民俗文化中的精神营养;二是体会作者的语言表达特点,并学习运用到自己的习作中去。
2.词句解析。
(1)对句子的理解。
①那是个停电的晚上,沙尘暴铺天盖地地撕扯着黑暗中的一切,我缩在被窝里惊恐地竖耳听着。
这句话运用了拟人修辞手法,生动形象地描绘出地处大漠边缘的和田恶劣的自然环境,反衬出维吾尔汉子的豪气与乐观。并用“我缩在被窝里惊恐地竖耳听着”的神态、动作描写,与下文维吾尔汉子在沙尘暴中驾车飞奔迎风引吭的形象进行对比,凸现维吾尔人的性格特征。
②谁能想象那黄灿灿、香喷喷的烤肉是在土堡似的土馕坑里烤熟的!谁又能想到维吾尔人著名的日常食品——馕,也是在土馕坑里烤成的!
作者用两个反问句式来表达和田维吾尔热爱土地的程度。色香俱全的烤肉出自土馕坑,日常食品也出自土馕坑。两个感叹号表达了作者对和田维吾尔人热爱土地的敬佩和惊叹。
③远远望去,那大大小小、五颜六色、形态各异的衣服,像一幅巨大的抽象画,给寂静而单调的沙漠平添了几分韵味。
这句话用了打比方的方法,进一步说明和田维吾尔人对土地的热爱。作者不但非常精练、形象地写出了大小、颜色、形态等维吾尔民族服饰的特点,而且把它们比作“一幅巨大的抽象画”,让原本“寂静而单调的沙漠”“平添了几分韵味”。
④花儿不仅盛开在南疆的沙土里,还盛开在维吾尔人的门框边、房梁顶、墙壁的挂毯上。
这个句子采用虚实结合的写法,赞美维吾尔人在恶劣的自然环境中依然爱花、爱美的天性。沙土里种着花(实写),门框边、屋梁顶雕刻着花(虚写)、墙壁的挂毯上绣着花(虚写),有维吾尔人的地方,就有盛开的花。
⑤豁达乐观的和田维吾尔人,纵使生活再苦,感觉也是甜的。
这句话与课文第一句话遥相呼应,用一个表示条件关系的句子(纵使……也……),进一步说明和田维吾尔人豁达乐观的性格特点。
(2)对词语的理解。
馕:一种烤制成的面饼,维吾尔、哈萨克等民族当作主食。
豪气:英雄气概。
扼杀:压制、摧残,使不能存在和发展。
俊朗:相貌英俊,性格开朗。
豁达:性情开朗,度量大。
纵使:即使。
深邃:邃:深。本课形容维吾尔姑娘眼睛的明亮、深沉、透彻。
抽象画:与自然物象极少或完全没有相近之处的绘画。
渺渺回荡:渺渺:因距离远而模糊不清。
美不胜收:不胜:不能尽,不能完。形容好的东西太多来不及欣赏。
二、教学目标
1.读读记记“惊恐、恶劣、深邃、铺天盖地、迎风引吭、肃然起敬、形态各异、随风摇曳、美不胜收、载歌载舞、豁达乐观”等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和田维吾尔族的民俗特点,感受维吾尔族人豁达乐观的民族精神。
3.积累语言,学习文章准确的说明和生动的描述相结合的特点,领悟表达方法。
三、教学建议
1.教学这篇略读课文。课前可以布置学生在地图上找到新疆及和田地区的位置,搜集有关维吾尔族的民风民俗文字、资料,还可以搜集其他民族饶有趣味的风俗,在教学过程中交流。为了让学生对维吾尔族有更多兴趣了解,可以先从学生比较了解的阿凡提故事讲起,并告诉学生阿凡提就是维吾尔族人智慧的化身。
2.在教学过程中,先让学生认真读读课文前的阅读提示,按照阅读要求进行自主阅读。学习时,要引导学生读熟课文,整体感知课文内容,了解作者是从哪几方面介绍和田维吾尔族的,写了哪些特点,体会作者对和田维吾尔族人的敬佩和赞美之情。
3.在感悟和理解课文之后,引导学生画出自己感兴趣的内容,说一说感兴趣的原因,从而体会作者语言的生动形象,领悟表达方法,提高欣赏和评价能力。
满族是一个勤劳、勇敢、智慧的民族,也是一个富取博收外来文化并善于融汇创新的民族。满族的风俗习惯很有特点。
服饰 满族历史悠久,文化发达。其服饰高雅华丽,在中国民族服饰文化中独树一帜,并对中国的服饰文化发展产生过很大影响。过去,满族男人冬季穿长袍,有的加外衫,套马褂,穿皮、棉、毡单脸厚底鞋,戴毡帽头,三块瓦狐皮或羊皮皮帽,春、夏、秋三季穿长衫,外套单夹马褂,内穿汗褟、背心。女子冬穿棉旗袍、套坎肩,春、秋穿夹旗袍,罩坎肩,普遍加绦子(右开襟)襟上,袖口镶五颜六色的双绦子。梳旗头、戴耳套、穿棉、单带脸勾云、绣花厚底鞋。满族姑娘临出嫁前绣门帘、枕头顶,做许多绣花鞋。
居住 满族早期多依山傍水而居,以方便和适应他们的生产生活习惯。满族农村房屋正房一般为三间或五间,坐北朝南便于采光,均在东端南边开门,形如口袋,俗称“口袋房”,便于聚暖。东西各有厢房,配以门房,这便构成通常所说的四合院。房屋多为起脊砖瓦房,俗称“海青房”。房柱皆插地,门向南开,高大宽敞。房内正对门一间谓堂屋,又称外屋,设厨灶锅台、水缸,灶通西内室火炕,火炕,满语称“土瓦”。从堂屋西墙开门为里屋,为南、北、西三面构成“万字坑”或“蔓枝炕”。满族尚右,西墙供祖宗牌位,不住人,下通烟道。南北对面炕。上铺炕席,或糊炕纸刷油。炕梢置衣柜,柜内装衣物,柜上叠置被褥、梳妆用品。夜间长辈居于西屋南炕,北炕分居兄弟子媳。为御北方寒冷,有的还建有火地。屋外西山墙头砌有圆形烟囱(满语称为呼兰),高出房檐数尺。烟囱根底有窝风窠,以挡逆风。南北墙上有窗,窗户纸糊在窗棂外,窗棂及门上亮子窗棂构成各种图案。窗户分上下两扇,上窗可用棍支起通风。
礼仪 满族是一个十分注重礼节的民族。满族人见面或拜见客人,有各种礼节,其中有打千礼、抚鬓礼、拉手礼、抱见礼、半蹲礼、磕头礼等。其中,打千礼、抱见礼、磕头礼主要为男人所用,其他则用于妇女。打千礼用于晚辈对长辈、下属对长官,抱见礼是平辈之间用,晚辈对长辈也可用,不过晚辈要抱长辈的腰,长辈抚晚辈的背,等等。现在,有些繁琐的礼节已被简化。 满族尊老敬上的传统更为明显。晚辈每日早晚要向父、祖问安,途中遇长辈人要让路,吃饭时长辈先坐先吃。满族重感情讲信义,对宾朋真诚相待,有客人必设宴招待,所允诺之事必全力去做。
婚姻 满族传统的婚姻仪式较为复杂,大致经过通媒、放定、纳彩、过箱、迎亲、拜堂、拜祖、分大小、回门等程序。 通媒即由男方家请媒人向女方家求婚,两家都同意后便放小定,即男方家赠如意或钗钏诸物为定礼。然后是定婚,即选择吉日,男方家及其亲戚往女家问名,女家设宴款待,男方家长致辞求婚,女方家同意后,才算定下婚事。此时男方要拜女方家神位及其长辈。定婚后要过礼,也是选择吉日,男方家送衣服、绸缎、羊、鹅等礼物。男方家还要赠银两钱财。此时要议定婚期。进入迎亲阶段,女方家在婚期前一天陪送嫁妆,俗称“过箱”,新郎要往女家致谢。迎亲时,新郎在迎亲队伍的陪伴下赶着彩车迎亲,在途中两车相错时,新娘的哥哥将新娘抱上新郎家的彩车,俗称“插车”。新娘至新郎家,换车乘轿,花轿落地,新郎要虚射三箭。新娘蒙红盖头下轿,与新郎站在事先摆在院中的天地桌前,向北三叩首,俗称拜北斗,即拜天地。拜完后撤天地桌,新娘进入临时搭的帐篷,谓之坐帐。坐帐时“开脸”,换头型。坐帐后,新娘跨过马鞍进洞房,新郎用秤杆揭去盖头扔到房檐上。夫妻饮交杯酒,吃合喜面、子孙饽饽,众人闹洞房。在婚日当天晚上,新郎新娘要拜祖宗。婚后第一天,新娘给夫家亲戚装烟敬茶,拜宗族,认明辈分,谓之分大小。一般在结婚三日之后,夫妻同回女方家,拜见娘家人并拜祖宗。婚后一个月,新娘回娘家住一个月,谓之住对月。到了这时,婚娶仪礼乃告结束。
育儿 满族的育儿习俗比较特殊。生男在门左挂弓箭,生女在门右挂彩色布条,娘家送一个悠车。生儿三天时,亲朋送贺礼,俗称“下奶”。并举行洗礼,称“洗三”。满月时要请客人来“做满月”,并将弓箭或布条取下挂在“子孙绳”上。百日时,要用从各家要的彩布条编成锁,称挂锁。周岁时要举行较为隆重的仪式,让孩子“抓周”。至今在一些满族聚居区仍然保留“下奶”、“洗三”、“做满月”、“抓周”等传统习俗。
丧葬 满族的丧葬以土葬、火葬为主,土葬和火葬历史都很久远。在满族入关前以火葬为主,这主要是由于他们经常迁移。另外,八旗将士在清初战死较多,尸骨不便送回故里,所以多用火葬。满族入关后逐渐发生变化,从火葬与土葬并用发展为以土葬为主。丧葬仪式是,死者临终前穿寿衣,多为长袍、马褂,为单数。屋内停灵,一般在7日之内。用木板做成灵床,头西脚东。灵幡用3尺左右的红布制成,上缀以黑穗,悬挂在院中高杆上。满族人用的棺具形状特别,上部隆起,上宽下窄,称“旗材”。 停灵期内合家举哀,举行祭奠。入殓时棺内放金银等物,贫者用金银箔元宝代替,口含铜钱或玉器,灵具放在院内灵棚内。出殡多选阴历单日,抬灵有16杠、32杠、64杠之分。出殡后要感谢帮忙的人并请吃饭。下葬后,每7天到坟上烧一次纸,连烧7次。百日时要烧百日,周年时要烧周年。满族烧纸是将纸叠成口袋状,俗称烧口袋。清明节要上坟,烧口袋和插佛托。近30年来,满族的丧葬又改为火葬为主。但祭奠亲人的仪式仍然保留了许多古老传统。
禁忌 满族不允许亵渎神灵和祖宗。比如满族以西为贵,祖宗匣放在西炕上,西炕不许住人和放杂物,不能有各种不敬行为。不许打狗,更禁忌杀狗、食狗肉、戴狗皮帽子,也不允许外族人戴狗皮帽子进家。另外,满族人不仅不食乌鸦之肉,还有饲喂乌鸦、祭祀乌鸦之俗。
迪丽热巴的颜值的确很高,属于那种活泼灵动的那种类型,也许因为是维吾尔族,自身就带着新疆少数民族那种特有的异域风情,浓眉大眼,五官轮廓分明。迪丽热巴是杨幂旗下的艺人,她的潜力真的是特别大的,现在在人们心中的位置已经非常高了,因为迪丽热巴是出生在新疆的一位女孩。
自然带有地域特色的长相,五官长得特别精致,很多人都喜欢迪丽热巴可爱又甜美的形象,她和佟丽娅一样,佟丽娅也是新疆的姑娘,两个人长得各有各的特点。
《克拉恋人》中,热巴出演的是女二号高雯《克拉恋人》中,热巴出演的是女二号高雯。当时的热巴因为这个角色,圈粉无数,风头甚至一度超过了女主角唐嫣。她在里面的演技也可以说是非常的好,而且整个人的颜值也是非常的高。
唐嫣在里面的风头完全被迪丽热巴遮盖,并且这部剧就仿佛迪丽热巴是女一一样,而且她在克拉恋人这个电视剧里面,和唐嫣可以说是不相上下但是在里面她的气质完胜唐嫣的,就因为这部剧我喜欢上了她。
《一千零一夜》讲述了鬼马少女凌凌七与才子柏海在梦中相爱相知的奇幻故事,由于高科技智能手环让二人能够进入彼此的梦境,二人在现实中也是同一公司但在前期竟都不认识,可以说这是王子与灰姑娘的翻版故事了。
迪丽热巴饰演的凌凌七就是一个典型的花痴妹迪丽热巴饰演的凌凌七就是一个典型的花痴妹,为了追到自己的男神邓伦,简直是使出浑身解数啊!而邓伦偏偏又是那种高冷人设,所以经常对热巴的示爱无动于衷,后面终于有了互动开始发糖,简直是撩动了观众的少女心啊!
在电视剧《漂亮的李慧珍》中,小迪扮演了一个表面看起来粗心大意,长了一脸雀斑和天生拥有卷发的没落的富二代李慧珍的形象,可阳光开朗,好心眼,是李慧珍的代名词,说真的,依小迪的性格,来演李慧珍这种形象。
此类偶像剧,加上李慧珍这个傻白甜人物的设置,基本上热巴只要妹妹的站在那里,甜甜的笑着,不出大的差错,就已经很完美了。说实话,这个角色到和热巴的形象满相符的,青春阳光,傻傻的。
从《三生三世十里桃花》到现在的《三生三世枕上书》从《三生三世十里桃花》到现在的《三生三世枕上书》,尽管续作没有引起当年《十里桃花》的收视盛况,但作为主演的迪丽热巴,已经感动得快哭了吧,是在这部剧里,她多年的努力终于在一部好剧里得到了发挥。
在这部剧里,迪丽热巴把这个又媚又纯,这才是男女通杀的狐狸精是彻底给“演活了”,仿佛这个角色就是为她量身定做的一样。
可是啊,没有哪个角色是为演员量身定做的,你看到的“量身定做”,都是演员默默付出精彩演技的结果。迪丽热巴凭借惹人心疼的凤九一角实力圈粉,被赞高度还原原著角色。
因为长得漂亮,出道至今,追求者众多,其实,还有很多大富豪《漂亮的李慧珍》、《三生三世十里桃花》这两部电视剧,让她红遍大江南北,成名后的她,还登上春晚舞台,更重要的是,还获得过金鹰奖观众喜爱的女演员,被提名白玉兰奖最佳女配角奖。
因为长得漂亮,出道至今,追求者众多,其实,还有很多大富豪,但迪丽热巴却像自己的老板杨幂一样,是一位事业型女星,不会为了感情,牺牲事业。
所以,就多次拒绝了富豪的求婚,虽然现在的她,感情生活还是一片空白,但事业上,却达到了很多明星达不到的高度。
如今29岁的她,早已经红遍了大江南北,不仅被很多观众喜爱,而且还成为了同行羡慕的对象,有今天的成就,都是她自己努力奋斗来的,这样的迪丽热巴你喜欢吗?
残忍的笑刑
17 世纪“欧洲30 年战争”期间,有人发明了一种“笑刑”。这种刑罚
是将犯人或战俘的手脚牢牢捆住,然后在脚底上涂满蜂蜜、白糖汁或食盐,
然后牵来一只山羊,让它在犯人脚下大舔佳肴美味。这样,使受刑者奇痒难
忍,无法克制,终至狂笑不止而死亡。据分析,人体持续狂笑,会使肺内空
气越来越少,失去呼吸能力,于是造成极度缺氧窒息而死。这种变相肉刑的
残忍程度,其实无异于严刑拷打,只不过这种施行手段,似乎能给施刑者带
来某种杀人的乐趣而已。昏庸法官与愚蠢强盗
1983 年2 月,英国有3 个强盗抢劫了200 英镑,在开车逃跑途中,由于
汽油耗尽,只得弃车步行,但却把自己的名片、信件和其他杂物留在车上。
警察根据名片很快就将他们一网打尽。
在审理此案时,有位法官对强盗们说:“像你们这样愚蠢的强盗,世界
上绝无仅有。现在,我准许你们再去抢劫一次,如果你们能让警方在一周内
破不了案,我就让你们恢复自由。不然的话,我将以愚蠢抢劫罪来从重处罚
你们!”
这在世界上恐怕是独一无二的。家庭牢房
近几年来,美国监狱里已经出现了人满为患的现象,致使有关当局深为
头痛。为了解决这个棘手问题,美国佛罗里达州30 岁的产品制销人汤姆·穆
迪不久前发明了一套独特的电子监守设置,从而使美国司法制度有可能出现
一场重大改革——建立“家庭牢房”,把轻罪犯人关在家里服刑。
汤姆·穆迪发明的这套电子监守设置是两个分开的电子器具:发射器和
监守器。所谓“发射器”,实际上就是固定在犯人手臂上的“手镯”。这副
装满电子元件的塑料发射器“手镯”宽4 厘米,不怕任何碰撞,密封性能良
好,而且对犯人的身体毫无影响。但是,如果犯人想把它从手臂上解脱下来,
它就会立即发出一种特殊信号。所谓“监守器”,实际上就是安置在犯人家
里的机器“看守”。监守器高16 厘米,长14 厘米,宽10 厘米,它会把犯人
的一切动静及时忠实地向警察署电子监守中心汇报。犯人原则上只能在离监
守器500 米之内的范围里活动。如果犯人越出这个活动范围,电子监守器就
会立即向附近的警察署发出报警信号。
据报道,一个电子“手镯”只要10 美元。虽然兴建一座电子监守中心需
要15000 美元,但由于它能减轻美国监狱面临的犯人过多的压力,而且从长
远考虑的话,也会使有关当局省下一大笔开支,所以美国一些州政府已经决
定采用汤姆·穆迪的发明,建立“家庭牢房”制度。一句笑话囚禁69 年
一个生于爱尔兰的少年西鲁顿,因说了句取笑法国国王路易十四秃头的
玩笑,因而被囚禁了69 年。
西鲁顿原是欧洲一个富豪的继承者。1674 年,他年方9 岁,就读于巴黎
的克雷鲁蒙中学。一天国王路易十四驾临该校,学校当局认为这是无上的光
荣,便将学校校名改为“路易大王中学”,调皮的西鲁顿对班上的同学开玩
笑地说:“国王是个秃子,而学校原来叫克雷鲁蒙(法语有秃头的意思),
本来便很妥切,不是没有必要再更改了吗?”这本是说着玩的事,可却被人
告到了学校当局,不久便传到了国王的耳朵里了。国王对此火冒三丈。结果,
西鲁顿就被以不敬之罪送往巴士底监狱,整整单独地关了69 年。当西鲁顿释
放回来时,当年容光焕发的美少年,已成为步履蹒跚的老头儿了。罚美女戴骷髅面具
意大利有一美女叫罗莎拉·蒙塔波尼。每当她出现在古城佛罗伦萨街头
时,必然引起一阵求婚的狂热。青年们为了向她求爱而展开你死我活的争斗,
甚至有些懦弱的青年因得不到罗莎拉的爱情而自杀。这些青年的父母,把儿
子的死归罪于罗莎拉,于是纷纷向法庭控告罗莎拉。对此,法官判她面部受
刑,即用烧红的烙铁在她脸上留下烙印。然而由于她的美貌,没有一个执刑
人肯下此毒手。最后法官只得改判,命令她长期戴一骷髅面具。于是,可怜
的她一直戴了40 年的骷髅面具,直到她的美貌完全消失为止。车牌墓碑
世界各国的警察,为了维护人们生命财产的安全,想尽了各种办法,对
司机进行忠告,避免或减少各种交通事故。
马来西亚桑佛市交通部,在交通安全周期间,于市内贴出告示:
阁下,驾车时速不超过30 英里,你可以欣赏本市美丽的景色;超过60
英里,请到法院作客;超过80 英里,欢迎光顾本市设备最新的急救医院;上
了100 英里,请君安息吧!
美国一条高速公路旁,有这样的告示牌:
此处已摔死3 人,您愿意做第4 个吗?
美国西海岸一条公路的急转弯处,有一块醒目的标语牌:
如果你的汽车会游泳的话,请照直开,不必刹车。
墨西哥一个边境小城市的入城路口,悬挂着交通告示牌,写着:
请司机注意您的方向盘——本城一无医生,二无医院,三无药品。
智利境内有一段泛美公路,黄沙滚滚的公路旁散布着一些坟墓,这些坟
墓的墓碑都是用汽车车牌钉上去的,这些坟墓的“主人”都是因车祸而死的,
这些车牌墓碑,既可纪念不幸的死者,又可提醒过往的司机小心驾驶。司机
们为求安全,路过此地时,都要停车到墓前浇水淋花,或献花凭吊。观眼测谎
半个世纪以来,警方常常采用仪器来对犯罪嫌疑人进行测谎,通过测试
人的神经系统对某件事情无意识的反应情况进行测试。而美国伊利诺斯州东
哈萨尔里斯特市的警长史蒂夫却发明了一种不用任何仪器进行测谎的新技术
——观察眼睛测谎术。
史蒂夫的新技术基于下列原理:“眼晴的活动是有一定模式的,当人在
回忆和编造事物时,眼睛便会有不同的活动模式。”所以,“只要观察一个
人的眼睛的活动、面部表情和精神状态,就能判断出其是否在说谎。”他特
意指出,这种新技术任何人都能掌握并可应用到警务工作和日常生活中。
史蒂夫运用这种测谎技术,帮助全国各地的同行们破获了数百起案件。
有一个18 岁的女学生被人殴打致死的案件,警察们侦察了一年,只进行到将
凶手范围缩小到两个男人的程度,并且没有足够的证据对他们起诉。史蒂夫
介入此案后,分析被害者同一宿舍的一位女生可能掌握一些线索,便对她开
始盘问。当询问她的姓名、住址等问题时,发现她回答时眼珠向左转动,而
当问及凶手名字时,她的眼珠向右转动,他便立即打断女生的话,并告诉她:
“你在撒谎!”就这样,在讯问的两个小时中,当女学生的眼珠右转时,史
蒂夫就截住话题;当她的眼珠左转时,便让她继续陈述。最后,女学生供认
了自己杀死女同学的全部过程。打了23 年的一根头发官司
1900 年,法国加赫堡市的法院对23 年前受理的一起房屋买卖纠纷案加
以判决:卖方将其23 年前从买主布萨诺手里收到的一根头发交还给对方。这
是何苦呢?为区区一根头发而打了23 年的官司。
买主布萨诺说:“对一个人来说,一根头发也许不重要,但我交给卖主
的头发却不是普通的头发,而一个人讲信用的证明。”原来,加赫堡市有一
风俗,在任何买卖活动中,买主必须拨下自己的一根头发交给卖主,作为信
用的凭证。23 年前,布萨诺为买房子与卖主签订了上述买卖合同。他从自己
头上拔下一根头发交给了卖主。但是,卖主变卦了,不想卖房子了。于是,
双方解除了合同。布萨诺要求卖主把那根头发还给自己,因卖主不承认收了
布萨诺的头发而发生争执,诉至法院,于是打了23 年的官司。为民解冤
《三国志·简雍传》记载:刘备在位蜀主时,有一年,久旱无雨,粮荒
四起。刘备为度荒年,下令禁止以粮酿酒,违者处以刑罚。为了杜绝滥用粮
食的现象,他派官员四处察看,有一处的官吏,在一个寻常百姓家搜出一套
酿酒器具。不论这家百姓如何解释,刘备还是将他投进了大牢。
简雍对刘备处理的这件事认为不妥,他多次在刘备面前为这个无辜的百
姓鸣不平,劝谏刘备从轻发落,刘备执意不听。
有一天,简雍陪刘备去野外散步,他们忽见前方有一男一女行于路上。
他便计上心来,对刘备说:“主公,赶快下令将那一男女捉拿问罪。”刘备
莫名其妙地问:“凭什么随便抓人?”“孤男寡女,荒郊野外,定有奸情。”
刘备道:“捉奸要有证据嘛!”简雍模仿刘备处理家藏酒具案子的态度,说:
“这两个人都是成熟的男女,都有通奸行*的器具,怎么不能抓呢?”刘备
听后,恍然有所悔悟,回去以后就命人释放了那位家中虽有酿酒设备,但并
没有以粮造酒的百姓。罗竹林断布
某村有个叫石榴的农民,一向忠厚老实。有一天,石榴因老婆患病无钱
医治,从邻家借了一匹白布,赶着毛驴进城变卖。走到半路,遇见一个算卦
的瞎子,求搭牲口进城。石榴可怜他眼瞎行路难,就把他扶上驴背,自己在
前边牵着毛驴走。
到了城里,瞎子搂抱着那匹白布下了驴,然后扭头就要走。石榴不解地
问:“怎么?难道你想赖我的布?”瞎子不甘示弱地说:“骑了你一会儿驴,
我的布怎么就变成你的了?”两个人争执不下,吵吵嚷嚷招来了一群围观的
人。这时人群中有人问瞎子:“你说布是你的,有何凭证?”瞎子说:“我
这布三丈七尺长,一尺八的幅宽,不信你量量。”“那人一量,果然不差。
原来瞎子骑在驴背上时,暗暗地用手摸索着把布量了遍。这一下可炸了锅,
在场的人纷纷指责石榴不该讹瞎子的布。石榴素来能干不能说,是茶壶里装
饺子——肚子里有倒不出来的人,此刻更是觉得心里窝满了冤枉气。
说来也巧,这一天正赶上罗竹林进城串亲戚,他把这情景看得清清楚楚。
罗竹林深知石榴的为人,等人们的议论声稍微平息后,就故意地高声说道:
“哟,算命先生,你这块蓝布染得可鲜亮呀!”瞎子忙说:“孩子他妈娘家
开着染房,还能染不好?俺这块蓝布值钱着呢!”罗竹林见他露了馅,赶忙
趁机说:“大伙儿看看,这块布到底是他的吗?”人们立刻省悟过来了:这
布不是瞎子的。于是转而斥责瞎子不该坏良心,讹石榴的布。说得瞎子伸出
手来直扇自己的脸。装聋斗骗
某公安厅刑警队员小余奉命跟踪一走私集团的主犯。他换上便衣后与走
私犯一起登上了开往重庆的客轮,与走私犯同住一个船舱。当船行到三峡时,
旅客们纷纷走出船舱,观看两岸的秀丽景色。走私犯也走了出去。为了监视
住罪犯的旅行箱,小余装成看书看入了迷的样子独自一人留在舱内。过了一
会,一个妖艳的女郎走进船舱,见舱内只有小余一人,便笑眯眯地走到他床
前。还没等到他明白是怎么回事,那女子突然脸色一沉,一把扯开自己的衬
衣钮扣,露出雪白的胸脯,压低嗓门对小余说:“你快把钱包给我,否则我
就要喊人了,说你耍流氓调戏我。”
小余一惊,他没有想到半路上会杀出来这么一个“程咬金”来,钱给了
她以后怎么跟踪走私犯,如果她喊又要坏事,他什么也说不清。如果到了乘
警那儿倒能说清,但暴露了身分将前功尽弃。现在暴露身分抓住这个骗子又
会打草惊蛇,走私犯会逃走。小余头脑飞速地运转着。突然他灵机一动,随
即打着手势,哇哇直叫,并用笔在一张纸上写道:“我是聋哑人,不知道你
在讲些什么。”
那女子一愣,不知是计,看看屋里没人,急忙用笔在纸上将刚才说的话
写上,递给小余看。小余眼疾手快,见对方要撕纸条,一把抢了过来,往自
己口袋里一塞。突然站起来说:“你给我出去,否则我就将纸条交给乘警。”
那女子见哑巴突然说了话,还抓住了自己的把柄,只好悻悻而去。真少尉智斗假上校
1990 年12 月11 日下午4 时许,地处“火洲”吐鲁番盆地的阿吉格尔德
村沸腾了。一位“两杠三星”上校口若悬河地宣传征兵政策,吸引了几十双
眼睛,不少年轻人在他的鼓动下当场报了名。
这时,一位年轻漂亮的维吾尔族姑娘走上前来,甜甜地问:“首长,我
能报名吗?我有特长,会跳麦西来甫。”
“好极了!我们军区歌舞团正缺舞蹈演员。你叫什么名字?年龄多大
了?”
“阿达兰蒂,正义的意思。”
“好,你先交20 元报名费。”
“行,别说20 元,就是200 无我也愿意。”姑娘胸脯一挺,两脚并拢就
是一个标准的立正。她问上校:“您看我像个军人吗?”
“像,像极了。”
“首长,有人和我打赌,他非说军官证是蓝色的,我说是红色的。”
“你说得对!”
“那士兵证我说也是红色的。”
“对,对。”上校边说边拍着姑娘的肩膀。
阿达兰蒂猛地甩开了上校的手,厉声说:“你的戏该收场了,好一个假
上校!”
原来,阿达兰蒂是新疆军区某部少尉分队长,正休假走亲戚,路过村口,
见“上校”举动异常,经几番试探,她确认这是个冒牌货。经审讯,假上校
是一个农工,上校军装是他从某部浴室偷来的。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