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上最悲哀的和亲公主 奉献一生却没有被历史记住名字

史上最悲哀的和亲公主 奉献一生却没有被历史记住名字,第1张

宁国公主 史来和亲公主的命运都是多舛,无论她们在和亲国生活的好坏,对她们而言不能被自己掌控的命运都是悲哀的。印象中唐朝总是无比优雅无比强大的,雍容华贵之风,开放包容之态,都足以让后世的人们怀想,只是美轮美奂的历史光环之下,却掩不住个人的悲凉,哪怕是身为公主,也依然活得没有任何尊严。 小宁国公主,李唐荣王李琬女儿,在大唐和亲的公主之中,身份不算低了,但是她一生没有封号,死后未得追封。之所以称小宁国公主,那还是因为她的身份是宁国公主“媵妾”。 其实说起她的人生的确是挺可悲的。 安史之乱后,唐军一败涂地,最终在回纥英武可汗(葛勒可汗)的帮助下,最终收复长安洛阳等地,解决了大唐最大的难题。既然回纥太子与肃宗长子李豫已经结为兄弟,那么大唐除了给兄弟丰厚礼品回报之外,还得答应他们的求婚。 公元758年,唐肃宗的次女宁国公主正式出嫁,在庞大的陪嫁队伍中,还有一个县主。这个县主是大唐送给英武可汗的,没有正式册封,她就只能委屈地被称为“小宁国公主”。 兄弟之邦,嫁过去的是真公主不算,还得搭上个县主,这事怎么看都让人觉得憋屈,你看人家汉朝和亲,嫁给胡人的哪会是正牌公主,宫女啊,贵族之女啊,给个闲散宗室的王爷之女就算给他们天大的面子了。可反过来看看宁国公主这阵势,真心为唐肃宗伤心,这丢了的可不只是女儿,更是脸面。 但是又能如何?邦交从来如此,比的就是谁的拳头硬,没实力就只能窝囊地送女人过去。美其名曰笼络周边政权,哪有倒贴这么多的? 事实证明,伤心的可不只唐肃宗一人。宁国公主嫁过去八个月以后,英武可汗去世。759年8月,经过多方交涉,继任的牟羽可汗准许没有子女的宁国公主回长安,而作为条件,小宁国公主必须留在回纥。按番邦习俗,再嫁给牟羽可汗,后来小宁国公主生了两个儿子。

不要以为生了两个儿子就可以大摇大摆了,事实上小宁国公主的妾的身份并没有改变。牟羽可汗是葛勒可汗的次子,他的哥哥叶护太子获罪后,他才成为可汗。在即位前,他已经娶了唐朝大将仆固怀恩女儿做妻子,并册封她为“光亲可敦”,这位可敦(王后)于公元768年病死。按理说,生了两个儿子的小宁国公主该扶正了吧?对不住,新上任的又将仆固怀恩的小女儿封为崇徽公主,嫁给牟羽可汗做继室,换言之,小宁国公主还是个妾!将军的两个女儿先后做了王后,有大唐皇族血统的小宁国公主一直是妾,是一直! 公元779年,牟羽可汗准备大举进犯唐边,结果被他的堂兄杀掉。可不是他的堂兄认为大唐不能攻,而是他的堂兄想夺权!他堂兄自立为长寿天亲可汗,新可汗认为,大唐的女人就是个人质,一不高兴就可以拿来欺负。贵为公主又如何?一登大位,天亲即刻下令,杀掉了宁国公主的两个儿子,免得将来谋朝篡位。 小宁国公主的悲伤可想而知,朝廷不给册封也就算了,虚名而已,丈夫一直让她当小妾也就算了,当了王后也还是蛮族之后,看穿了也没什么,但是儿子不一样,儿子是她的骨肉,是她的寄托,可最后连儿子都没有了,她竟然还要再嫁给这杀子仇人?她选择独自生活,心底还隐隐希望故国能帮一把。 只是让她寒心的是,大唐不但不为她撑腰,反而下诏承认天亲可汗的地位,正式册封他为“汨咄禄长寿天亲毗伽可汗”。大唐完全抛弃她了!不但如此,公元788年,唐德宗又把自己的女儿咸安公主送来,嫁给天亲可汗。从此,小宁国公主成了一个真正无用的妇人,对于回纥而言,她一无是处,对于大唐而言,她哪比得上唐德宗的亲生女儿? 公元791年,小宁国公主病死,无人知晓确切死亡时间。或许因为对她还有愧疚,消息传到长安后,唐德宗废朝三日,以纪念这位远嫁他乡的皇族之女,只是令人疑惑的是,以往和亲的公主都会得到象征性的追封,她却什么都没有。 她为和亲,奉献了一生,可是大唐并不认可。史书上没记她的名字,她委屈地活着,带着大唐皇族的光芒,寂寞凄凉暗淡离场。

  回纥

  从南北朝到唐初回纥始终是铁勒诸部之一,而且是铁靳诸部落联合体中最古老的一个部落。《隋书·铁勒》举了铁勒诸部的四十多种姓氏,其中,“独洛河北,有仆骨、同罗、韦纥,拔也古、覆罗、并号俟斤、蒙陈、吐如纥,斯结、浑、斛薛等诸姓,胜兵可二万。”六世纪中,在反抗东突厥汗国的斗争中,韦纥(袁纥)、仆骨、同罗、拔野古等铁勒诸部逐渐联合起来,形成了一个以韦纥(袁纥)为核心的部落联盟,史称“外九部”。《唐会要》卷九十八载:“其九姓:一曰回纥,二曰仆骨,三曰浑,四曰拔野古,五曰同罗,六曰思结,七曰契苾。以上七姓部自国初以来著在史传。八曰阿布思(亦称拔悉密),九曰骨 屋骨(亦称葛罗禄)。恐此二姓天宝后始与七姓齐列”。就回纥本身来说,也由若干部或氏族组成,组成回纥的氏族主要是药罗葛、胡咄葛、唿罗勿、貊歌息讫、阿勿嘀、葛萨、斛咀素;药勿葛、奚邪勿丸族,这九族又被称为回纥内九族。近代专家及学者认为,回纥内九族中的药罗葛族很值得注意。他与五代和宋朝文献记载中屡次见到的甘州回纥可汗“夜落隔”及唐朝回纥可汗的姓“药罗葛”同今日裕固族中的“亚拉格”家都是Yaglak一词的同音异译。这一点充分说明了裕固族与古代回纥人的联系。

  回纥外九部和内九族的最终确定,反映出回纥族的巩固和发展,反映了回纥族的最终形成。从隋大业初(605年)回纥第一次建立部落联盟,到唐天宝初(742年)回纥打败最后一个铁勒联盟,经历了一百四十年的历史。而从南北朝时期回纥的先民以韦纥出现于世则有近三百年的历史。《新唐书·回鹘》说:回纥强盛时,其统治地域东极室韦,西抵金山,南控大漠,尽得古匈奴地。在这期间,回纥同契宓、思结、浑三部在后突厥的攻杀下,度碛南迁,游牧甘凉间,其政治中心也在这一带。天宝初统一漠北后,回纥汗国建牙于乌德健山(杭爱山东部)、昆河(鄂尔浑河)之间。

  回纥从第一次建立部落联盟起,就与唐王朝保持了良好的关系。贞观二十一年,唐太宗亲赴灵州(今宁夏灵武),到达泾阳(今陕西中部),接见其使臣,设瀚海都督府,以回纥部吐迷度为瀚海都督。

  安史之乱(755年)后,回纥成了支撑唐朝政权的重要力量。757年,元帅广平王李俶率汉、回纥等兵攻取长安(今西安),年底回纥兵又攻克东京(今洛阳),肃宗曾与回纥约:“克城之日,土地、士庶归唐,金帛子女皆归回纥。”唐与回纥的和亲开始。756年,回纥葛勒可汗以可敦妹为女,嫁给唐朝敦煌王承采,肃宗封其为毗伽公主(“毗伽”为智慧之意),又封为王妃,亦封承采为叶护。承采为高宗的曾孙,武后所生贤的孙子。在承采与毗伽公主成亲的同时,葛勒可汗也多次派使者向唐为己求婚。758年,肃宗以幼女封为宁国公主,出嫁葛勒可汗。这是中原皇帝嫁亲女给边疆民族首领的第一次。肃宗嫁女的目的,正如其封号所表明的那样,是要她“宁国”。唐元和四年,回纥毗迦可汗上表要求将回纥一名正式改为回鹘,取其汉字回旋轻捷如鹘之意。双方在互相交往中,形成了互相信任的心理基础,都认为这种关系是亲戚关系,说得明白一些,是甥舅关系。据《全唐文》记载,唐王朝在册封庞特勒的第一件文书《议立回鹘可汗诏》中说:“天宝末兴兵之后,国步未夷,畔起凶妖。率其忠勇,控弘而至;革车之会,增威止戈而归。犀毗之赐甚宠,殊庸盛礼,焕然缣缃,是为亲邻,戌其边卫。牧马远迹于朔野,烽火罢照于甘泉。虽云华夷,欢若亲戚。”在第二件文书《遣使册立回鹘可汗诏》中说;“昔者回鹘可汗在武德之初,始毕效力于太宗,在天宝时,叶护有功于京洛,乾元至德之际,与子仪叶心,大破西虏。自始以降,谊为舅甥,岁有通和,情无诡诈。”在第三件文书《册回鹘可汗文》中还说:“而况回鹘北方之强,代济其烈,惠行邻境,俗慕华风。立国以来,尝效臣节,代为甥舅,每岁通和,推诚不疑,与我为国。”对于回鹘汗国的态度,史书也有明确记载。《新唐书》卷二一七“回鹘传”说:784年,德宗以第八女咸安公主嫁给回鹘合骨咄禄毗伽可汗,可汗上书德宗表示:“昔为兄弟,今婿,半子也。陛下若患西戎,子请以兵除之。”

  回鹘可汗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之前,779年唐代宗死,有“九姓胡(可能是昭武九姓人)附回纥者,说登里(可汗),以中国富饶,今乘丧伐之,可有大利”。登里为之说动,准备大举入寇。其相顿莫贺达干劝登里与唐保持友好,不要听信九姓胡的话,登里不听,“顿莫贺乘人心之不欲南寇也,举兵击杀之”。《资治通鉴》卷二二六唐纪四十二德宗建中元年记载的这件事说明,回鹘族愿意与中原王朝保持友好交往的强烈愿望,“人心之不欲南寇”。顿莫贺正是顺应了这种民心,才得以轻而易举地阻止了这次南寇;并被拥为可汗。这件事在西北少数民族历史上,是少有的,是回鹘与中原王朝长期交往的一个重大成果。

  回纥最初信仰萨满教,男巫师称为萨满,女巫师称为乌答,以后回纥信奉了摩尼教,时间大约以唐代宗宝应前后为界。

唐代是我国封建社会鼎盛辉煌时期,国力强盛,四海折服,周边各族首领内属求婚者纷至沓来,所以唐代也是我国历史上和亲公主最多的一个朝代

  唐代是我国封建社会鼎盛辉煌时期,国力强盛,四海折服,周边各族首领内属求婚者纷至沓来,所以唐代也是我国历史上和亲公主最多的一个朝代。大家悉知的文成公主和嫁藏王的故事就是流传千古的美谈,但众多的和亲公主就鲜为人知了。其实她们都是些非凡的人物,为促进各族的政治、经济、文化交流和发展作出了杰出的贡献。现将完婚的和亲公主们列述如下:

  一、唐太宗李世民贞观十三年(公元639年),青海吐谷浑王诺曷钵入朝求婚,太宗以宗室女弘化公主嫁之。

  二、贞观十五年(公元641年),吐蕃王弃宗弄赞(即松赞干布)遣使入朝求婚,太宗以宗室女文成公主嫁之。

  三、唐中宗李显景龙四年(公元710年),吐蕃王弃隶缩赞遣使纳贡求婚,中宗以雍王李守礼女(中宗侄孙)金城公主嫁之。

  四、唐睿宗李旦景云元年(公元710年),东突厥后朝默啜可汗遣使入朝求婚,许之,但适逢默啜诸部杀了唐将孙佺,遂绝其婚。唐玄宗开元元年(公元713年),默啜遣使入朝再请婚,玄宗以蜀王女南和县主嫁之。

  五、唐玄宗李隆基开元二年(公元714年),设帐在饶乐水流域(今内蒙古自治区西拉木伦河)的奚人首领李大酺向唐室求婚(贞观二十二年内附,唐设其地为饶乐都督府,首领封都督,赐姓李),玄宗以宗室女固安公主嫁之。

  六、开元三年(公元715年),李大酺弟李鲁苏袭王向唐室求婚,玄宗又以盛安公主女封东光公主嫁之。

  七、开元四年(公元716年),设帐在辽河上游的契丹族首领失舌向唐室求婚(贞观二十二年内附,唐设其地为松漠都督府,首领封为都督),玄宗以李东平外孙杨玄女封永乐公主嫁之。

  八、开元五年(公元717年),契丹部族首领可突于向唐室求婚,玄宗以宗室女燕郡公主嫁之。

  九、开元六年(公元718年),契丹部族首领邵固向唐室求婚,玄宗以宗室女东华公主嫁之。

  十、开元五年(公元717年),原属西突厥的设帐在西域的突厥施部族苏禄可汗向唐室请婚,玄宗以唐大将突厥人阿史那怀道女封交河公主嫁之。

  十一、唐玄宗天宝二年(公元743年),西域拔汗那国(今苏联中亚费尔干纳盆地境内)可汗阿悉难达干(唐封奉化王)遣使朝贡求婚,玄宗以宗室女和义公主嫁之。

  十二、天宝四年(公元745年),奚部族松漠王李延宠向唐室求婚,玄宗以宗室女宜芳公主嫁之。后李延宠杀公主叛唐。

  十三、天宝四年(公元745年),契丹族首领李怀秀(唐拜松漠都督,封崇顺王)向唐室求婚,玄宗以宗室女静乐公主嫁之。后李怀秀杀公主叛唐。

  十四、唐肃宗李亨乾元元年(公元758年),北方回纥国英武可汗因助唐平“安史之乱”有功,肃宗以其幼女宁国公主嫁之。

  十五、乾元元年(公元758年),肃宗以荣王女封“少宁国公主”随宁国公主下嫁回纥宁国可汗。

  十六、唐德宗李适建中四年(公元783年),回纥汗国天亲可汗遣使入朝请婚,德宗以宗室女咸安公主嫁之。

  十七、唐穆宗李恒长庆元年(公元821年),回纥崇德可汗向唐室求婚,穆宗以宪宗女太和公主嫁之。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jiehun/1621716.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7-17
下一篇2023-07-17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