嫦娥本月完形填空

嫦娥本月完形填空,第1张

嫦娥奔月

嫦娥奔月

释义:①中国女子版《机械战警》,这位早已不在人世的古代美女,终于通过机械化改造复活了。而她的任务,就是带着家乡人民的期盼,冲出地球,维护宇宙和平。②中国人再次发挥了伟大的光荣传统:没有路,我们自己造;月亮上没有嫦娥,我们也自己造。

典故:2007年10月24日,“嫦娥一号”奔月而去,11月26日上午,“嫦娥一号”传回了清晰的月面图,这标志着中国首次探月工程大功告成,中国人几千年的美丽梦想成为现实。继人造地球卫星、载人航天之后,“嫦娥一号”的成功发射成为我国航天活动的第三个里程碑。

例句:“嫦娥奔月”的成功,标志着我国航天活动已拓展到深空探测研究领域,因而意义重大。

或作姮娥、常娥、妲娥,中国神话人物,为后羿之妻。神话中因偷食后羿自西王母处所盗得的不死药而奔月。

《淮南子·览冥训》说:“羿请不死药于西王母,姮娥窃以奔月,怅然有丧,无以续之。”《灵宪》记载:“嫦娥,羿妻也,窃西王母不死药服之,奔月。,嫦娥遂托身于月,是为蟾蜍。”或说嫦娥奔月后居住于广寒宫,有玉兔和吴刚相伴。李商隐有诗:“云母屏风烛影深,长河渐落晓星沉。嫦娥应悔偷灵药,碧海青天夜夜心。”清代毕沅在音韵学上的考据,嫦娥的前身,正是“生月十有二”的常羲。顾颉刚写有《嫦娥故事的演变》。

在道教中,嫦娥为月神,又称太阴星君,道教以月为阴之精,尊称为月宫黄华素曜元精圣后太阴元君,或称月宫太阴皇君孝道明王,作女神像。

后羿立即开始了射日的战斗。他从肩上除下那红色的弓,取出白色的箭,一支一支地向骄横的太阳射去,顷刻间十个太阳被射去了九个,只因为尧认为留下一个太阳对人民有用处,才拦阻了后羿的继续射击。这就是有名的后羿射日的故事。

但是后羿的丰功伟绩,却受到了其他天神的妒忌,他们到天帝那里去进谗言,使天帝终于疏远了后羿,最后把他永远贬斥到人间。受了委曲的后羿和妻子嫦娥只好隐居在人间,靠后羿打猎为生。

嫦娥又是怎样奔月的呢在古书上有种种不同的说法。根据《淮南子》的记载是,后羿觉得对不起受他连累而谪居下凡的妻子,便到西王母那里去求来了长生不死之药,好让他们夫妻二人在世间永远和谐地生活下去。嫦娥却过不惯清苦的生活,乘后羿不在家的时候,偷吃了全部的长生不死药,奔逃到月亮里去了。另一种说法是屈原(约前340年)《天问》的记载,说后羿后来对嫦娥有不忠行为,和河伯的妻子发生暖昧关系,因而引起嫦娥极大的不满,便离开后羿跑到天上去了。嫦娥奔月以后,很快就后悔了,她想起了丈夫平日对她的好处和人世间的温情,对比月亮里的孤独,倍觉凄凉。

传说3

相传,远古时候有一年,天上出现了十个太阳,直烤得大地冒烟,海水枯干,老百姓眼看无法再生活去。

这件事惊动了一个名叫后羿的英雄,他登上昆仑山顶,运足神力,拉开神弓,一气射下九个多余的太阳。

后羿立下盖世神功,受到百姓 的尊敬和爱戴,不少志士慕名前来投师学艺。奸诈刁钻、心术不正的蓬蒙也混了进来。

不久,后羿娶了个美丽善良的 妻子,名叫嫦娥。后羿除传艺狩猎外,终日和妻子在一起,人们都羡慕这对郎才女貌的恩爱夫妻。

一天,后羿到昆仑山访友求道,巧遇由此经过的王母娘娘,便向王母求得一包不死药。据说,服下此药,能即刻升天成仙。

然而,后羿舍不得撇下妻子,只好暂时把不死药交给嫦娥珍藏。嫦娥将药藏进梳妆台的百宝匣里,不料被蓬蒙看到了。

三天后,后羿率众徒外出狩猎,心怀鬼胎的蓬蒙假装生病,留了下来。

待后羿率众人走后不久,蓬蒙手持宝剑闯入内宅后院,威逼嫦娥交出不死药。

嫦娥知道自己不是蓬蒙的对手,危急之时她当机立断,转身打开百宝匣,拿出不死药一口吞了下去。

嫦娥吞下药,身子立时飘离地面、冲出窗口,向天上飞去。由于嫦娥牵挂着丈夫,便飞落到离人间最近的月亮上成了仙。

傍晚,后羿回到家,侍女们哭诉了白天发生的事。后羿既惊又怒,抽剑去杀恶徒,蓬蒙早逃走了。气得后羿捶胸顿足哇哇大叫。悲痛欲绝的后羿,仰望着夜空呼唤爱妻的名字。这时他惊奇地发现,今天的月亮格外皎洁明亮,而且有个晃动的身影酷似嫦娥。

后羿急忙派人到嫦娥喜爱的后花园里,摆上香案,放上她平时最爱吃的蜜食鲜果,遥祭在月宫里眷恋着自己的嫦娥。

百姓们闻知嫦娥奔月成仙的消息后,纷纷在月下摆设香案,向善良的嫦娥祈求吉祥平安。从此,中秋节拜月的风俗在民间传开了。

传说4

中秋节与春节、端午节是中国三个历史最悠久、最富民族特色的传统节日。中秋节这天,通常全家团聚,吃月饼瓜果,共赏明月。下面是一个有关中秋节的故事。

嫦娥是月亮神,她的丈夫后羿是一位勇猛善战的战神,他的神弓和神箭百发百中。当时人间出现了许多猛禽野兽,残害人民。天帝得知这一情况后就派后羿下凡去消灭这些害人的东西。

后羿奉天帝之命,携同美丽的妻子嫦娥来到人间。因为勇猛无比,用不了多少功夫,后羿就消灭了陆地上许多害人的动物。当任务就要完成时,无法预料的事情出现了:天空中同时出现了十个太阳!

十个太阳都是天帝的儿子,他们仅仅为了恶作剧就同时出现在天空中,大地的温度聚然升高,森林、庄稼着火了,河流干涸了,被烤死的人民横尸遍野。

后羿不忍看到人民的灾难,他就用好话劝告十个太阳,请他们十兄弟单独行动,每天轮流出来一个。可是骄横的太阳兄弟们根本不把后羿放在眼里,反而变本加厉,故意接近大地,地面上更是燃起了大火。

后羿看到太阳兄弟为非作歹,多次劝告都没有效果,人民已经死伤无数,实在无法忍耐了,便弯起他的神弓,搭上神箭,向太阳射去,一口气射下了九个太阳,最后一个太阳认罪讨饶,后羿才息怒收弓。

后羿为人间除了大害,却得罪了天帝,天帝因为他射杀自己九个儿子而大发雷霆,不许他们夫妇再回到天上。

既然无法回天,后羿便决定留在人间,为人民做更多的好事。可是他的妻子嫦娥却日渐对充满苦难的人间生活感到不满,责怪后羿糊里糊涂地射杀了天帝的儿子们。

后羿听说昆仑山上住着一位神仙西王母那里有神药,吃了这种药就可以升天,于是他跋山涉水,历经千辛万苦,爬上昆仑山,向西王母讨神药,遗憾的是,西王母的神药只够一个人使用。后羿既舍不得抛下自己心爱的妻子自己一个人上天,也不愿妻子一个人上天而把自己留在人间。所以他把神药带回家后就悄悄藏了起来。

后羿讨得神药的秘密还是被嫦娥发现了,尽管她非常爱自己的丈夫,但还是禁不住天上极乐世界的诱惑。在八月十五中秋节月亮最明的时候,趁后羿不在家,嫦娥偷偷吃下神药,顿时觉得身体越来越轻,缓缓向天上飘去,最后来到月亮上,住进了广寒宫。正好后羿回来了,他知道妻子离开自己独自升天很伤心,但又绝对不能用神箭伤害她,只好跟她告别。

后羿现在是孤单一个人了,他继续为人民做好事,并且教徒弟学习射箭。他的徒弟当中有一个叫逢蒙的人,进步很快,不久射箭的本领就非常高明了,但他觉得只要后羿存在,自己就不能算天下第一,所以有一次趁老师喝醉酒,从背后把后羿射死了。

再说嫦娥虽然到了月亮上,但这里十分冷清,只有一个捣药的小兔子和一位砍树的老头,所以她整天闷闷不乐地呆在月宫里,特别是每年八月十五月光最美好的时候,嫦娥就想起他们从前的幸福生活。

关于中秋节的传说还有很多。千百年来的诗人作家们也留下许多以此为题材的作品,借中秋明月抒发思乡之情或寄托对幸福的向往。唐代诗人李商隐的《嫦娥》诗深刻表现了她的寂寞和悔恨:

云母屏风烛影深,

长河渐落晓星沉。

嫦娥应悔偷灵药,

碧海青天夜夜心。

羿和嫦娥故事考据

月亮从遥远的西陲升上来,此刻夜已深,它渐渐逼近中天,吐着冰冷而狂热的清辉。时序已近十五,它奇异地颤抖着,越来越大,像顶着一只脸盆。这时,灯烛的残焰里,一个袅娜的身影打开首饰盒,取出一包药,就着剩水喝了下去。片刻工夫,一个影子便似乎身不由己地升腾了起来,朝着月亮,冉冉而去。——这当然只能是“嫦娥奔月”的古老故事,数千年以来,它妇孺皆知,家喻户晓。

嫦娥身世如何?无人说得清,只知道她是神射手羿的妻子。

《山海经·海内经》载:“帝俊赐羿彤弓素矰,以扶下国,羿是始去恤下地之百艰。”帝俊,即帝喾,黄帝长子玄嚣的孙子,也就是尧的父亲。黄帝传位于长子玄嚣,玄嚣传位于弟弟昌意的儿子颛顼,颛顼死后,复传位于玄嚣的孙子喾。羿当时是帝喾的射正,因擅长射术,所以总理兵权。

《山海经·海内经》又载:“少皞生般,般是始为弓矢。”少皡,即少昊,名挚,是山东曲阜的东夷大族,以太阳和凤鸟为图腾(太阳被称为三足乌,三只脚的乌鸦,因此太阳崇拜和鸟崇拜密不可分),精于观测日月。少昊的儿子般开始制造弓箭,那么羿毫无疑问是般的后代,也是东夷族人。

帝喾后期,东夷的十个部落起了内讧,互相争战不休。因为大家都崇拜太阳,所以史书记载“十日并出”,给百姓造成了极大的危害:“焦禾稼,杀草木,而民无所食。”(《淮南子·本经训》)帝喾就派官拜射正的羿去收服。羿不仅把分裂的十个部落合并为一体,而且继续往南追杀蚩尤部落的残余,诸夷尽皆望风归附。

就在羿四处征战、鞍马劳顿的时候,在山东巨野的大旷野之中,他遇见了这一生最心爱的女子——嫦娥。

嫦娥,又名常仪、常羲,娥、仪、羲古同音。嫦娥是东夷部落中娵訾氏的女子,该部落擅长占月。嫦娥和羿一见钟情,英雄美女,惺惺相惜。羿的步伐停顿下来了,羿的弓箭收回了囊中,攻掠杀伐的铁石心肠,在温柔女子的抚慰下变得湿润柔软。两千年后,屈原在《天问》中如此描述嫦娥和羿在一起时的倩影:“白霓婴茀。”嫦娥披着白色的霓裳,佩戴着华丽的璎珞,在深闺里,在桑林中,在平畴之间,翩翩起舞弄清影,羿如醉如痴,他的弓和箭却寂寞得发出了悲鸣。

羿为帝喾统一东夷之后,帝喾迁娵訾氏于西部观测月亮,因为月亮是从西部升起来的。当娵訾氏部落行至帝喾的都城亳(今河南偃师)时,久已垂涎娵訾氏美女嫦娥的帝喾,趁黄昏派人掳掠了嫦娥。娵訾氏部落也不好说什么,因为当时“掠夺婚”(亦称“抢婚”)盛行,况且抢婚的又是势力天下第一的帝喾。《周易》有一段“抢婚三部曲”,活脱脱几乎就是帝喾抢婚的贴身目击:“贲如,皤如,白马翰如;匪寇,婚媾……屯如,邅如,乘马班如;匪寇,婚媾……乘马班如,泣血涟如。”抢亲者骑着白马,穿戴着华丽的服饰,携带着弓箭,前呼后拥赶往女家。他们不是强盗,而是求婚者。快到女家的时候,怕惊动对方,左顾右盼,彷徨不前。骑马的人纷纷而来,他们不是强盗,而是求婚者。被抢走的新娘骑在马上盘旋不前,哭泣得血泪涟涟。

当此时,羿并不在嫦娥身边。

帝喾抢去了嫦娥,娶她做第四个妃子。《帝王纪》载:“(帝喾)次妃娵訾氏女,曰常仪,生帝挚。”常仪即嫦娥。《山海经·大荒西经》载:“有女子方浴月。帝俊妻常羲,生月十有二,此始浴之。”帝俊即帝喾,常羲即嫦娥。帝喾依旧让嫦娥负责观月,“浴月”当是观月前的净身仪式;嫦娥制订了十二个月的历法,是为阴历的起始。

羿在东夷听说了此事,大怒,不仅也“泣血涟如”,而且气愤填膺,欲尽举东夷之兵,与帝喾决一死战,抢回嫦娥。可是东夷的诸部落首领深知实力比不上帝喾,就劝止了羿,让他忍耐一时。羿因此事和帝喾决裂,留在了他的老家东夷。

岂知世事弄人,帝喾万万没有想到,嫦娥已经怀上了羿的儿子。名义上是帝喾的儿子,嫦娥生下了挚,为了纪念和羿的爱情,嫦娥为儿子取名挚,和东夷祖先少昊的名字一样。挚是羿和嫦娥的私生子,这是一个铁证。挚名义上是帝喾的长子,因此帝喾驾崩后,挚理所当然地即位,但只在位九年,因“政微弱”,遂传位于名义上同父异母的弟弟尧。历史的真相也许是:挚私生子的身份暴露了,无法在黄帝以降,奉世袭为正朔的帝王制度里生存下去,因此被尧以武力废黜,继承了帝喾高辛的称号,仍旧封于高辛(今河北唐县)。此后帝挚的事迹、行踪就失去了记载,但是有理由相信:叶落归根,被废黜的帝挚一直东望家乡,终于在暮年如愿回归。

帝喾另外的三个妃子,据《帝王纪》载:“元妃有邰氏女,曰姜嫄,生后稷。次妃有娀氏女,曰简狄,生契。次妃陈丰氏女,曰庆都,生放勋。”后稷即周朝的先祖;契即商朝的先祖;放勋即帝尧。

简狄又称简翟。这是一个极其重要,同时又极富传奇色彩的女人,不仅仅因为她的儿子契是殷商的始祖,而且因为“天命玄鸟,降而生商”(《诗经·商颂》)——简狄吞食了玄鸟(燕子)的卵而生下了契。简狄是属少昊部落的有娀氏女,“有娀在不周之北,长女简翟”(《淮南子·坠形训》)。不周山诸说纷纭,但根据《山海经》的记载,更可能是在泑泽(罗布泊)以西,昆仑山以北。楼兰遗址中发现了距今四千年的木雕简狄女祖角,吐鲁番阿斯塔那墓地也出土了唐代绢画上的简狄像,简狄的左肩上方,赫然正是一只盘旋的玄鸟。而且楼兰出土的古尸,无一例外都佩饰着护耳尖帽、草篓和羽翎(杜培华《去楼兰》,光明日报出版社2001年版),羽翎,正是鸟图腾崇拜的遥远记忆,部落身份的显眼标志。

巧合的是,这个地区恰恰流行着西王母和不死之国、不死之药的传说。《山海经·大荒西经》载:“昆仑之丘……有人戴胜,虎齿,有豹尾,穴处,名曰西王母。”《山海经·西山经》载:“玉山,是西王母所居也。西王母其状如人,豹尾虎齿而善啸,蓬发戴胜,是司天之厉及五残。”戴胜,一种羽翎鲜艳的鸟;“豹尾虎齿而善啸”,披着头发,插着鲜艳的羽翎,显然是对举行图腾崇拜仪式时的西王母的描绘。“穴处”和不死之药,都与蟾蜍有关。张衡《灵宪》载:“姮娥(嫦娥)遂托身于月,是为蟾蜍。”蟾蜍在这里就是月亮的象征,而“古代墨西哥人常常用蟾蜍代表大地,因为它不仅生活在地面上,而且还住在地表下面的洞穴里。蟾蜍的有毒分泌物也许曾被用作改变人们意识的药剂。和青蛙一样,由于它在生命的不同阶段有着不同的形态,因此蟾蜍通常与复活和再生有关,史前岩画里的蝌蚪图案就有这种含义”([德]汉斯·比德曼《世界文化象征辞典》,漓江出版社2000年版)。据专家考证,墨西哥奥尔梅克文明同殷商文化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甚至有可能是殷人东渡建立的;奥尔梅克文明出土的虎齿、玄鸟图案、甲骨文和商先祖牌位更加坐实了这一点。不死之药显然并非使人长生不死的药,而恰恰是以“蟾蜍的有毒分泌物”以及其他成分制成的毒药!因为相信复活和再生,所以吃下这种毒药并非意味着死亡,而是意味着复活和再生——当然,这种毒药同时也用作防腐剂。有力的佐证是楼兰古尸下葬时无一例外携带的草篓,杜培华在《去楼兰》一书中说:“楼兰人为草篓配上麻黄枝,还有粉末状的东西,同楼兰人有不死药之类的神话十分接近。”而楼兰古墓沟墓地发现了六座太阳纹图案的男性墓葬,头全部精确地朝向东方。显然这是集体殉葬,而且极有可能殉葬的方式是喝下毒药,即不死之药;发现的楼兰古尸无一例外都是木乃伊,显然做了防腐处理;太阳纹图案显示着太阳崇拜,头朝东方,正是太阳崇拜和鸟崇拜密不可分的东夷的方向!

这些说明了什么呢?说明了简狄可能就是西王母!或者说是西王母部落的首领。一千多年后,周穆王西巡,应邀赴昆仑之丘会见西王母,和她在瑶池之上谈了一场轰轰烈烈的恋爱,就是因为二人的先祖(后稷和契)是同父异母的兄弟——当然,这时候的西王母,已经不是当年的那个西王母了。

嫦娥生下挚以后,无聊地住在帝喾的亳都。对家乡的思念,对羿的思念,不可遏止。终于有一天,她狠狠心抛下儿子,风餐露宿,独自一人回到东夷。那天,嫦娥和羿见面的情景一定非常动人,数年的怨侣,不仅间杂着家恨,而且间杂着久远的国仇。团聚是暂时的,整个东夷都在为即将到来的帝喾的雷霆震怒忧心。

羿和嫦娥破镜重圆,缠绵数宵之后,决定为东夷的命运殉情。于是,“羿请不死之药于西王母”(《淮南子·览冥训》),其实是嫦娥向西王母简狄要的毒药,因为二人同为帝喾的妃子,简狄是次妃,嫦娥是末妃,都不是元妃,所以交情很深。专门向简狄要毒药,是因为二人期待着复活的一天:不死之药,那可是惟西王母拥有的天下闻名的奇药啊!拿到毒药嫦娥就后悔了,她想,羿是天下人崇拜的大英雄,年富力强,况且儿子挚长大之后,也需要知道真相,并能寻求父亲的保护,他可不能就这么死了。于是,嫦娥趁羿不备,偷了毒药,“窃以奔月”——投奔简狄而西去。大概嫦娥不懂得复活的技巧,需要简狄的技术性指导和心理抚慰,否则万一不能复活,永远沉睡下去,岂不糟糕至极?五千年之后,站在沉睡者的身边,先知海子发出了旷古一问:“你这么长久的沉睡到底是为了什么?”(《春天,十个海子》)即可视为对不死之药药效的大胆质疑。东汉科学家张衡失传的著作《灵宪》,对嫦娥此行有生动的描述:“(嫦娥)将往,枚筮于有黄,有黄曰:‘吉。翩翩归妹,独将西行,逢天晦芒,毋恐毋惊,后且大昌。’”著名的算命师傅有黄灼烧龟甲,细细观察,原来是一卦“归妹”。《周易》曰:“归妹:征凶,无攸利……六五,帝乙归妹,其君之袂,不如其娣之袂良;月几望,吉。”“归妹”主婚嫁,如果行为不正,前方会有凶险,不会有利益。帝乙嫁出女儿,正房反而不如陪嫁的衣饰华丽。月亮转眼就要圆了,吉祥。有黄对嫦娥的婚姻进行了可笑的讽刺,并劝嫦娥在月圆之时独自西行,碰到夜幕阴沉的天气也不要惊恐,夜幕里虽然藏着凶险的敌人,但同时也藏着援手的朋友;重要的是——“后且大昌”,你的儿子挚以后会繁荣昌盛起来。这句话草蛇灰线,伏之于千里之外。

不知道嫦娥后来复活没有,但是数百年后,羿和嫦娥的故事却有了一次奇妙的延续和对接,好像是二人的转世,几乎镜里镜外,铆榫合缝地重新上演了一遍。

夏朝初建,禹传位于启,启传位于太康。太康纵情声色,荒*无度,又酷爱打猎,不理民事,致使民怨沸腾。东夷有穷氏部落出了一位大英雄,驱逐了太康皇室。这位大英雄,就是著名的后羿。

后羿乃有穷氏首领,其先祖即为少昊。少昊又号穷桑氏、有穷氏,因为东夷旧地古称桑、扶桑、穷桑,为适于蚕桑之地。毫无疑问,后羿是羿和嫦娥的私生子帝挚的后代;如同嫦娥为儿子取名“挚”是纪念其先祖少昊(挚)一样,后羿的命名显然也是为了纪念家族祖先羿,只不过后羿心高气傲,刚愎自用,擅自在名字前加了一个“后”字——呵呵,那时后羿就会使用“后现代”的“后”字了——“后羿”,分明是超越羿的意思:无论是射术,还是世间的荣誉,甚至是爱情。

后羿娶妻纯狐。显然,纯狐是一个来自于东夷南方,以九尾狐为图腾的部落的女子。该部落盛产美女,前出过夏禹的妻子涂山氏女娇——《吴越春秋·越王无余外传》:“禹三十未娶……乃有九尾白狐,造于禹……禹因娶涂山,谓之女娇”;后来殷纣王的宠妃妲己也出自东夷以西部落,亦以九尾狐为图腾的有苏氏(今河南武陟东)。汉画像石的图案中,西王母身边常常坐着白兔、蟾蜍、三足乌(嫦娥的象征)和九尾狐,深刻地强调着西王母的少昊部落因素。

后羿的弱点就是刚愎自用,同太康一样,他不修民事,耽于射猎,还重用寒族出身的谄媚之臣寒浞。寒浞“行媚于内,而施赂于外”,大肆收买人心。一次后羿浩浩荡荡打猎归来,寒浞和他收买的人发动兵变,“杀而烹之,以食其子。其子不忍食诸,死于穷门”(《左传·襄公四年》),然后“因羿室”,强娶了纯狐。后羿长子既死,而纯狐和当年嫦娥的境遇一样:怀有身孕,而寒浞不知。纯狐生下了后羿的遗腹子浇,后来又生下了寒浞的儿子豷。浇被封于过(今山东掖县),由于不知自己的身世,他和寒浞沆瀣一气,追杀了被后羿赶走的夏后相。但是数十年后,相的遗腹子少康长大成人,率军擒杀寒浞,灭了浇和寒浞的儿子豷的封地。浇终其一生大概都不知道自己的隐秘身世,反而和寒浞——自己的头号仇人——父子相称,干戈相和,亲痛仇快,但他却在封地过留下了羿的一缕血脉。

纯狐呢?这个有着美丽名字的女子,这个忍辱负重,为后羿保存血脉的女子,她的结局又是怎样的呢?可惜她没有任何途径得到西王母的不死之药,也无法像嫦娥那样,抱着复活的愿望,抱着和心上人再生聚的信念,安然入眠。况且后羿早已死于非命,纯狐即使得到了不死之药,即使复活,即使容颜依旧美丽,即使霓裳依旧绚烂,那能依赖,能相依相偎的人儿,又在何方?“后且大昌”,那个暧昧的预言,又应验了多少呢?

现代的“嫦娥奔月”

现在,“嫦娥奔月”不再仅仅是那个古代的美丽故事。“嫦娥工程”是国务院正式批准绕月探测工程立项后,绕月探测工程领导小组的名称,并将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一颗绕月卫星命名为“嫦娥一号”。于2007年10月24日18时05分成功发射升空!

节前各家拆洗衣服被帐,挂满村寨前后,象征白云缭绕,取意干干净净,清清白白。节日里,男女老少汇集查白场,同吃狗肉汤锅、五色糯米饭和冤枉坨,到查白井取水净心,到查白庙敬香,这一天查姓村民要请摩公端公主持祭祀活动,中老年人在查白树下用布依古歌唱查白,祭查郎、白妹,以此传承查白故事。布依青年男女则穿着节日盛装,到查白桥、查白河、松林坡、查白洞、查白井等风物景点去吹木叶、打花包、浪哨交友。夜晚各农户家坐满亲友,通宵喝酒、唱歌。到二十三日,青年男女互送信物后依依不舍地离去。

“查白歌节”是贵州黔西南布依族人民的传统节日。农历六月二十一日,兴义及附近几个县的布依族青年和云南、广西边界的各族歌手汇聚一堂,来到县城二十多公里的顶效区查白场赶歌会。人数常多达二三万。人们把这个活动称为赶查白。歌会开始时,唢呐、长号同奏,铜锣喧天,鞭炮齐鸣,各路歌手登上歌台,用个人和集体对唱的形式一问一答的方法进行比赛,以问后对答不出时为输。歌节期间,未婚的男女青年借机寻觅情侣,一旦情投意合,便互赠信物,定下终身。

节日活动的主要内容是赛歌,白天在歌场赛,晚上到住户的院里或屋中唱,主人供给花米饭(染成五色的糯米饭)和茶水(实际上是米酒,布依人习惯以酒代茶待客)。认亲访友,吃汤锅。传说汤锅起源于炖吃查郎射死的老虎,后来是虎骨炖牛肉汤,多以山泉水大锅炖猪肉、狗肉代替。

查白歌节不仅是纪念性节日,更是布依青年谈情说爱和求婚择偶的独特时机。节日里,年轻人不仅盛装英姿,而且带着定情信物,跃跃欲试,盼望得到查郎与白妹那种忠贞不渝的爱情。小伙儿和姑娘来到查白场一展歌喉,相互对歌。对歌又称四、六、八句,多为情歌, 讲究有问有答,而且严格要求合韵,答歌者必须用问歌者的最后一句歌词作自己歌的开头, 并用这句歌词的韵脚起韵。

查白歌会规模极大,参加者多达数万之众,这也是布依男女进行社交的一种重要方式。查白歌节是布依族传统文化的一个有特色的展现空间,对于传承布依族优秀传统文化有重要价值。 唱歌离不开舞蹈,载歌载舞才足以表达情怀。布依族的传统舞蹈有织布舞,伴嫁舞,狮子舞,龙舞,花包舞,铜鼓刷把舞,高跷草人舞等。其中别有情趣的是高跷草人舞,全舞由五人表演,一对踩高跷的扮演夫妻二人,男的肩扛大刀,女的手执彩巾,在《十送情郎》的乐曲声中频频摇摆舞动,依依不舍,送郎出征。另两人演猴子,戴着猴面具,手执棍棒,最后一个扮成野毛人,全身插满稻草,与两猴嬉戏并不断向女青年挑逗取闹,猴子和人们找到机会就拔野毛人身上的稻草,最后全被拔光,表演幽默诙谐,有较强的立体交叉审美效果。

除歌舞外还有布依戏,地戏等戏剧,布依戏流传最广,角色有生,旦,丑,大王,武将,用布依语演唱,用汉语道白。地戏,即在平地上演出的戏,多是布依农民的业余演出,剧目多取材于“说唐”“岳飞传”“杨家将”等历史故事。当地杨氏家族有自称是杨家将后代的,平唐县还流传着杨六郎南下屯兵驻防的故事。这大概是慕名归附,难以查实,不过这也能看出布依人与汉族的血脉联通与文化交融。

由于商品经济的发展,人们在节日游乐外,还增加了旅游购物的内容。总之是乘兴而来,满意而归。 2004年8月6日贵州民族民间歌舞在瑞士马蒂尼城第十届国际民间艺术节上轰动了全城,当一曲曲欢快的布依族彝族歌舞展现给观众时,全场报以经久不息的热烈掌声,并高呼“东方迪斯科!”。

卷帘格,谜格的一种。猜谜时,要求将谜底倒读和谜面扣合,并且谜底必须为三字或三字以上。如谜面为“沉鱼落雁,闭月羞花”,要求用卷帘格猜一京剧名,谜底则为“华容道”。

谜语有以下一些谜格:

曹娥格,虾须格,解领格,展翼格,蝇头格,蜓尾格,燕尾格,蜂腰格,碎锦格,离合格,鹭胫格,宝塔格,鼎足格,筠垫格,筠稍格,折巾格,徐妃格,半面格,折翼格,折屐格,只履格,放踵格,摩顶格,蝉蜕格,摘遍格,同心格,合璧格,比目格,并蒂格,梨花格,粉底格,白头格,玉颈格,粉腿格,素心格,朱履格,围棋格,榴裙格,丹心格,鹤顶格,赤颈格,亥豕格,乌纱格,青领格,黑胸格,黑带格,皂靴格,系铃格,解铃格,移铃格,庐山格,秋千格,卷帘格,掉首格,蕉心格,掉尾格,上楼格,下楼格,上下楼格,移珠格,垂柳格,辘轳格,双钩格,牵萝格,移帜格,易帜格,螺旋格,脱帽格,摘领格,遗珠格,折胫格,脱靴格,期艾格,神龙格,折柳格,联珠格,加冠格,加履格,藏珠格,投影格,回文格,探骊格,隐目格,带目格,内附格,簪花格,反切格,抵销格,重门格,连环格,苏黄格,求凰格,遥对格,红豆格,牟尼格,玉版格,泄白格。

常见灯谜有三十五种谜格:

秋千格、卷帘格、掉头格、蕉心格、掉尾格、上楼格、下楼格、双钩格、虾须格、蝇头格、蜂腰格、展翼格、燕尾格、蜻尾格、碎锦格、鼎足格、徐妃格、折巾格、摘遍格、放踵格、只履格、折履格、梨花格、白头格、粉颈格、玉带格、粉底格、亥豕格、求凰格、遥对格、抵销格、玉版格、红豆格、重门格、探骊。

1.谐音类 代表谜格:白头格、梨花格

白头格:谜底字数须在两字以上,首字必须读谐音才能扣合谜面。读谐音也叫“念白字”,所以取名“白头”,表示第一个字是白字。

黄昏(白头格,地名一)洛阳,第一个字谐音读成“落阳”。一般来说,读谐音的字,声调也需保持一致。“落阳”读成“洛阳”可以,读成“罗阳”就不对了。

梨花格:谜底字数须在两字以上,均谐读。梨花是白色的,“千树万树梨花开”,满眼的白色,所以用“梨花”表示全白。

甜包子(梨花格,我国县名一)唐县,两个字都谐音读成“糖馅”。

个体户售货(梨花格,国名一)丹麦,读成“单卖”扣合谜面。

其他类似谜格有:粉颈、玉带(素心)、素胫、粉底等等,“粉、素、玉”都是表示白色,颈、心、胫、底等字就指明了哪个位置的字读谐音。

顺便说一句,如果谜面没有标任何谜格,那么灯谜的谜底是不可以读谐音的。这是灯谜严谨性的表现,对比那种“蜜蜂停在日历上”猜成语“风(蜂)和日丽(日历)”的脑筋急转弯,两者有本质区别。

2.移字类

代表谜格:秋千格、卷帘格

秋千格:谜底限定两个字。两字前后位置互移后扣谜面,像打秋千一样两面摆动。

问卜命途(秋千格,数学词汇一)运算,打秋千成为“算运”,卜算命运

节约能手(秋千格,地理名词一)省会

卷帘格:谜底字数须三字以上,倒着读来扣合谜面。这个格的命名取“倒卷珠帘”之意,暗示从后往前读谜底。

功推汉番通婚策(卷帘格,三字词汇)亲和力,读成“力和亲”。

胸有成竹能过关(卷帘格,法律名词)通信自由,读成“由自信通”,胸有成竹的自信,通关当然不成问题。

这类谜格,谜底移字之前和移字之后的意义必须完全不一样。如果谜底是“寻找”,调换成“找寻”,两个词的意义没有太大区别,那么就没必要加谜格了。其他移字类的常用谜格还有上楼格、下楼格、双钩格、调首格、调尾格等等。

3.分读类

代表谜格:虾须格、徐妃格

虾须格:谜底字数在两个以上,谜底首字左右分开作两个字读,并与后面的字连起来读以扣谜面。因为第一个字像虾须一样左右分展,故此得名虾须格。

桂林风光甲天下(虾须格,打我国一市名)汕头。桂林以山水出名,所以是“山水之头”。

手术学(打法律名词一)刑法,分展成“开刀法”。

徐妃格:格名出自李商隐诗“只得徐妃半面妆”。南朝的梁元帝是个独眼龙,他的妃子徐氏每次得知元帝要来时,便故意只化半面妆等候。因此又叫半妆格。“徐娘半老,丰韵尤存”,说的正是这位徐妃。此格谜底须在两字以上,所有字的偏旁部首都相同。去除这些相同的偏旁,剩下每字的半面来扣合谜面。

只是朱颜改(徐妃格,化学元素二)铯、铑,“红颜已逝”,年老色衰。

“月亮还是那个月亮”(徐妃格,五字常言)惺惺惜惺惺。“月亮还是那个月亮,星星还是那个星星”,谜面用上半句歌词引起下半句。

其他的常见分读类谜格,还有蝇头格、展翼格、燕尾格、蜓尾格、碎锦格等等。徐妃家族还有放踵格、摘遍格、金蝉格等等。

4.对偶类

代表谜格:遥对格、求凰格

遥对格:谜面与谜底成对偶句式,平仄协调,对仗工稳,如对联一般。以词义近而意远者为上乘。

虎皮花(遥对格,中药名一)龙胆草。“虎龙”动物相对,“皮胆”身体部位相对,“花草”植物相对。

三中全会(遥对格,四字佛教语)四大皆空。“三四”数目相对,“中大”体积相对,“全皆”副词相对,“会空”形容词相对,会可以表示会聚,空表示清除。

求凰格:格名取“凤求凰”之意。要求谜底与谜面成对仗,讲平仄外,还须在谜底附加具有对偶意义的关联词,比如:齐、双、比、对、会、配、偶、和、匹、逢等字眼。

黄金(求凰格,中国画家一)齐白石。“黄金、白石”相对。

鸟唱歌(打成语一)对牛弹琴

5.骊珠格

骊珠格也称探骊格,是难度和欣赏性都非常高的一类谜。骊珠格不写具体谜目,谜底要在前面连带谜目才能形成完整猜射

今夜月明人尽望(探骊)首都仰光。谜底和谜目连起来,意思是“头都抬起来看光(月亮)”。

伯符留遗训,何事倚公瑾?(探骊,3字+2字)外政要赖斯。孙策(伯符)临死之前,嘱咐孙权“外事不决问周瑜(公瑾)”。谜底顿读为“外政、要赖斯”。

6.离合字

谜底中有一个可拆分成几个部分的字,叫“母字”,分解成的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独体字叫“子字”,然后将子字、母字连缀起来,扣合谜面。这样的谜,称之为离合字谜。离合字已经单独成为一类谜了,为方便起见,还是放在谜格里加以说明。

此地空余黄鹤楼(离合字)禽人离,母字是“禽”,拆成后面的人、离两个子字。

看到老公就劝劝(离合字)见夫规

双崖吞滟滪,峭壁立夔门(离合字)山夹峡。描写的是长江瞿塘峡的景象。

两兄弟再谈论片刻(离合字)二人又小叙

学效李广射卧虎,铮然一声崩箭镞(离合字二)弓虽强、石更硬。此谜用两个离合字一气呵成,贯连扣谜,更有情趣。

孔子众贤徒各自乘车(离合字)七十二人一人一辇。这是我见过的最长的离合字谜了。

离合字的原则是,母字一定要在谜底的开头或者结尾,不能放在中间。放在中间的另有一类谜,叫中分字,不过比离合字的普及性要小很多。

制谜用格,是有原则的。和借代一样,它只是一种补救的手段。对有先天缺陷的谜底,如果能够借助谜格的使用,令原本不容易成谜的谜底豁然开朗,“格助谜活”,谜格就有使用价值。如果不用格也能做出好谜,那么保持天然本色是最好的选择。如果用了谜格反而使谜底理不通、气不顺,那就应该坚决反对。有人提出的谜格使用原则是:

1、可用可不用时尽量不用;

2、不使用较生僻的谜格;

3、决不赞成将两种以上谜格混用于一谜之中

娶妻吕雉

  吕雉刘邦的妻子是吕公的女儿吕氏,名叫吕雉。吕公和家乡的人结下冤仇后来到了沛县定居,因为沛县当时的县令和他是好友。在刚刚到沛县时,很多人便听说了他和县令的关系,于是,人们便来上门拜访,拉拉关系,套套近乎。刘邦听说了也去凑热闹,当时主持接待客人的是在沛县担任县主簿的萧何,他宣布了一条规定:凡是贺礼钱不到一千钱的人,一律到堂下就坐。刘邦根本不管这些,虽然他没有带一个钱去,他却对负责传信的人说:“我出贺钱一万!”吕公听说了,赶忙出来亲自迎接他。一见刘邦器宇轩昂,与众不同,就非常喜欢,请入上席就坐。这次刘邦不但白吃一顿饭,酒足饭饱之后,吕公又将他盛情留下,提出将自己的女儿嫁给他为妻。刘邦巴不得成这门亲事,征得父母同意之后,便和吕氏结了婚,这就是以后历史上有名的吕后。汉惠帝刘盈就是她和刘邦的儿子,还有一个孩子就是鲁元公主,她嫁给了张敖。

  吕后是刘邦当了皇帝之后人们对她的称呼,她的原名叫吕雉。

  吕后的家乡是单父县(今山东单县)。吕后的父亲,姓吕名文,字叔平,山东单县人,被人们称之“吕公”。吕公有四个孩子:长子吕泽,次子吕释之,长女吕雉,次女吕媭。吕公因为躲避仇人逃难时曾暂住在至交好友沛县县令家里。后来,由于吕公对沛县感觉不错,便把家安顿在了沛县。

  吕公刚刚客居沛县的时候,县里的官员、豪绅听说县令家来了贵客,便都来凑钱喝酒。负责接收贺礼的人,就是后来刘邦手下“三杰”之一的萧何。此时,萧何是沛县县令手下一名官员。这次酒宴,萧何主管收礼。按照规定,献钱不满一千的人只能在堂下喝酒;凑钱超过一千的人才能到堂上喝酒。刘邦来到以后,高喊一声“泗水亭长刘季”“贺钱万”(《史记·高祖本纪》),就直接来到堂上,实际上,刘邦一个子没拿。吕公一听“泗水亭长刘季”“贺钱万”,大为惊讶,赶快起身相迎。因为“贺钱万”在当时是个非常了不得的数字。从酒宴的规定看,出一千钱的都算是贵客,都要请到堂上喝酒。拿一万钱,当然令人大吃一惊。从来人的身份看,比亭长官高的人不少,但都没有“贺钱万”。拿一万钱,当然令人大吃一惊。从实际收入上看,秦代一位县令的年俸也只是数千钱,至于亭长,一年的俸钱不足数千。一个亭长一次酒宴敢于“贺钱万”,绝对是天文数字,也是不可能的事。吕公当然知道刘邦不可能“贺钱万”,但是,吕公是一个有政治头脑的人;他看中的是刘邦的胆量和潜在的政治家素质。所以,吕公听到这么一个天文数字,立即对刘邦产生了十分强烈的兴趣。

  吕公这个人还有一个特点,非常迷信相面。因此,他对口出大言的刘邦的面相也非常吃惊。客人都走了之后,吕公对刘邦说:我平生为人相面多极了,但从来没有见到你这样的面相。我有一个女儿,想许给你为妻,希望你不要嫌弃。刘邦此时还没有妻子,一听说有这种好事,喜出望外,马上答应下来。但是,吕公嫁女一事吕公的老婆不答应:你平时总说咱女儿是个富贵相,要许个富贵之人家,沛县县令对你这么好,他来求婚你都不答应,为什么非要嫁给这个刘季?吕公回答:此非儿女子所知也。 ——《史记·高祖本纪》

  吕公的家是吕公一人说了算,尽管他的妻子反对,但是,他的妻子并不当家;这样,吕雉就成了刘邦的妻子。值得重视的是吕雉的态度。作为这场婚事当事人的吕雉,没有丝毫怨言地接受了父亲对自己终身大事的安排。可见,未出阁的吕后当年本是个乖巧听话的姑娘。(资料来看,吕雉是正常出阁,那么,吕雉嫁给刘邦之时应当不超过二十岁,刘邦此时应当是四十一岁。因此,刘邦与吕雉的年龄相差恐怕有二十一岁左右。一位不到二十岁的年轻姑娘嫁给一位比自己年长二十一岁之多的亭长,还毫无怨言,应当说此时的吕雉非常温顺、听话。)

  刘邦出生于公元前256年,吕雉则是公元前241年,两者年龄相差应记为15岁。上面括号内的文字实为后人推断臆想,不够客观。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jiehun/1624264.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7-17
下一篇2023-07-17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