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最大的瑶寨藏在广东深山中,距离广州3.5小时车程

世界最大的瑶寨藏在广东深山中,距离广州3.5小时车程,第1张

这座千年瑶寨位于广东清远,始建于宋代,已有千年 历史 ,是世界规模最大最古老的瑶寨,也是世界经典名曲《瑶族舞曲》的故乡,被誉为“世界瑶族第一寨”。瑶寨依山而建,房屋层叠而上,山路崎岖坎坷,四围山势险要,群峰迭嶂,现存明清古建筑398幢,留存房间999间。

也许你会很奇怪,为什么除了清远之外,云南、贵州等地也有瑶族?其实瑶族人口约300万左右,主要分布在广东、湖南、贵州、广西等地,甚至越南、美国、法国等国家。因语言、服饰和居住环境的不同,瑶族分为盘瑶、布努瑶、茶山瑶、平地瑶共四大支系,再细分为几十个小分支,而清远南岗排瑶属于盘瑶中的一个分支。

千年瑶寨建于海拔808米高的陡坡上,瑶族人习惯聚族而居,房屋排排相叠依山而建,因此称为“排瑶”。八排瑶是对聚居于广东连南瑶族自治县境内排瑶的专称,分别指油岭排、南岗排、横坑排、军寮排等八个瑶寨,其中南岗排瑶是首领排,坐落在易守难攻、风光秀美的风水宝地上。

瑶寨景点打卡

第一次来到南岗的千年瑶寨,石板路陡峭崎岖,一想到要抬行李箱和婴儿车到民宿,顿时觉得生无可恋。如果你们来这里玩,一定要轻装上阵,否则抬重物上山会累趴的。

我们上山的过程中,不时有马儿拖着重物上山,这时你要及时让路才行。山路两边有民居、餐厅和卖山货的瑶族老人,不赶时间走走停停买特产,加上山风凉爽怡人,没有车来车往嘈杂声,真有种与世隔绝的宁静感。

为了解瑶寨的千年 历史 ,我们请了瑶族导游,跟着她走遍寨子的景点,了解瑶寨的千年 历史 文化。

瑶寨导游身穿盛装,还撑着瑶族黑伞,她身上的服装红黑相间,绣着各式各样的图案,头上还插着羽毛,非常漂亮~!

古寨门:

古时候,为了抵抗官兵和土匪的入侵,瑶族祖修建了一道围墙和3个寨门,每个寨门都有卫兵把守,未经许可外人进不了寨子。

我们是下午三点半上山,经过古寨门正赶上瑶族迎宾敬酒,这是瑶族人迎接贵宾的最高礼节,沙腰妹端着酒唱着山歌欢迎我们的到来。她们把竹筒连起来,倒入自家酿的米酒,远道而来的客人要喝了米酒才能入寨。

喝酒之前,要往地上倒点米酒,敬一下瑶族人的祖先盘古王,再一口气喝完酒。

我们刚喝完米酒,旁边平台的瑶族人唱着瑶歌跳长鼓舞,你可以跟他们一起跳舞助兴,把所有烦恼忧愁都忘却。

经过古寨门,听到嘹亮的瑶歌响起,大树下撑着黑伞的瑶族妇女正在唱着瑶歌,导游说这是欢迎我们到来的歌曲,可惜我们听不懂……

盘王庙:

瑶族地区都修有盘王庙,南岗瑶寨的盘王庙在山顶上,当地人建房子不能高于这座古庙。沿着石板古道直接通往盘王庙,共有365个台阶,瑶族人走到山顶20多分钟,我们速度慢走了40多分钟。

盘王庙就在龙头位置之上,从中门到歌堂坪最后到古庙,是全寨的龙脉走向。盘王庙供奉瑶族祖先盘古王和盘古王婆,保佑瑶族人平安 健康 ,生活风调雨顺。瑶族人把盘王和盘王婆视为普度众生、惠泽世人的“天神”,每逢初一十五或节假日都会烧香拜祭。

歌堂坪:

半山腰的歌堂坪是瑶寨的中心点,这里视野开阔景观很美,可以眺望远处的盘王峰。这里还有得金石、古碉楼、瑶家豆腐坊和腐竹工厂等景点。

歌堂坪是当地瑶族人的活动中心,瑶寨所有盛大活动都在此举行,比如聚集开会、节庆日、跳舞唱歌等,他们打铜锣、吹牛角、唱瑶歌、跳长鼓舞,场面热闹歌声不断。

得金石:

据说摸到得金石可以带来好运气,这块石头有两个传说,其中一个是采药师救了瞎眼的老人,无意中听到老人家中的鹅说,屋后大石板下的水沟里有四块金砖,刚巧他能听懂动物的语言,就到屋把石头搬开,果然找到了四块金砖。

古碉楼:

古碉楼在得金石旁边,是全寨最佳观察点,用于防范盗匪袭扰而建。古碉楼唯一的三层建筑,楼体构造简单、防卫功能强、整座楼不留窗只留枪眼。当年卫兵守卫时,通过最高的窗口观察每个路口,如发现入侵者就会吹牛角鸣锣,通知门卫守住寨门。

龙文化观景台:

在龙文化观景台上,既可以看到瑶寨房屋走势,又能看到远处的盘王峰和群山。

南岗排瑶依山势纵划分为三条龙,从寨子的正面来看,左边的龙住着唐姓,其中唐姓是最大的姓氏,中间的龙住着邓姓,右边的龙住着房姓和盘姓。以前每条龙都有龙头(首领),即相当于族长,负责管理龙内部的事务。

古石棺遗址:

过去当地瑶族人是用木棺安葬的,石棺葬是权力的象征,自明代以来只有瑶王才能用石棺安葬。

我们来到古石棺遗址,并没有想象中的阴森,而是在开阔的平台上,摆在这里的是末代瑶王的石棺,他死后并没有用此棺。长方型的石棺不长,因为瑶族人身材矮小,旁边圆圈的石头建筑是瑶王墓,石棺是要埋到墓底下的。

洪秀全传教屋:

洪秀全是近代中国杰出的农民运动的领袖,想了解他在这里开展传教活动的 历史 ,就要来洪秀全传教屋走走,屋内陈列了洪秀全的铜像,还有图画和用具。在洪秀全在金田起义之前,曾来到南岗排居住在此,并发动瑶民反清活动。

瑶老议事厅:

这里瑶老们议事的地方,当地瑶族人实行“瑶老制”,“瑶老”是通过民主选举产生的,一般三年一换,从四大姓中推选而产生,由天长公、头目公、先生公、掌庙公、烧香公、看水公等组成。但凡瑶族村寨内各种大小事务皆由瑶老主持,如遇重大事件他们会召集全寨大会裁决。

我们从瑶老议事厅出来时,正好遇到寨子里一位瑶老,跟他打完招呼之后,还跟他合照留念,好开心!!

瑶王屋:

瑶王是南岗排的最高首领,负责山寨内外的事务,如有敌人入侵就是军事首领,而瑶王屋则是末代瑶王的居所。

瑶王屋是全寨风水最好的位置,屋顶的琉璃瓦很透光,把屋里照得很亮堂,旁边的屋子在熏着腊肉,馋得人口水直流。

屋外有瑶族女子在卖银器,你可以挑喜欢的银饰品带回家,平台右侧有巨大的长鼓,宝宝拍了几下说好玩。

不老泉:

无意中发现的不老泉,听当地人说用泉水洗脸会变美,我赶紧撸起袖子洗脸,希望第二天美美哒!不老泉有个传说,古时瑶寨有个阿贵哥,不忍心见到父母老去,有天盘王托梦告知,瑶寨有处泉眼凿开后饮用能延年益寿。于是阿贵哥真的掘出了泉眼,加上泉水常年不断,因而被称为“不老泉”。

盘王峰:

百里瑶山中有几千座石山,皆以盘王峰马首是瞻,颇有八百罗汉朝拜盘古王的仪式感。

盘王峰和瑶寨遥相呼应,都在龙头的位置,相传有位大力神用铁链从别处拉过来的,经过瑶寨时大力神停下来休息,等他醒来后发现山已经扎根了,再也拉不动了。今年年初,盘王峰上起火,把山上的树林烧没了,在瑶寨望过去的时候,发现万绿丛中一点白,特别醒目。

瑶族舞曲广场:

连南是世界经典乐曲《瑶族舞曲》的故乡,瑶族舞曲广场也由此得名,这里每天都有长鼓舞、瑶族婚俗等表演,每逢周末会有篝火晚会。

我们来瑶寨这几天,都在这里吃饭看表演,清远千年瑶寨的歌舞都是非遗项目,很值得一看!表演白天和晚上差不多,只不过晚上有篝火晚会。

瑶族民俗文化

瑶族人能歌善舞,有丰富的民俗文化,比如长鼓舞、盘王节、耍歌堂等都是国家级非遗项目,而瑶族婚俗、排瑶民歌、瑶族刺绣等被列入广东非遗项目。

耍歌堂:

耍歌堂是连南排瑶最隆重、规模最大的传统民间盛会,集纪念祖先、庆祝丰收活动等为一体,包括游神大典、讴歌跳舞、过州过府、追打三怪、枪杀法真、酬神还愿等活动。不仅如此,耍歌堂还被国家列为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排瑶民歌:

排瑶民歌是连南瑶族 历史 文化不可或缺的重要部分,更是古代瑶族 历史 文化传承的关键。瑶族没有文字,是通过民歌传承瑶族文化,也被列为广东省非物质文化遗产。

长鼓舞:

瑶族长鼓舞 历史 悠久,已有800多年 历史 ,在瑶族传统节日,瑶族男女身穿节日盛装, 腰扎红绸,脚裹白色绑腿,挂着1米多长的花鼓,时而腾空急转,时而如猛虎扑地,舞步轻盈有节奏感,视觉冲击力也强。

瑶族婚俗:

南岗排瑶是通过对山歌定情,瑶族婚礼要举行三天三夜,分求婚、订婚、认亲、择日、回门,举行婚礼又分炒黄豆、送嫁、迎亲、婚宴、识亲等过程。全寨的人都来喝喜酒庆祝,等新娘回娘家之后,新郎再请娘家亲人吃饭,才算真正的夫妻。

民俗活动:

瑶寨平时很安静,唯有开唱节、开耕节、盘王节热闹非常,瑶族人穿盛装戴头饰、打长鼓、唱瑶歌、过九州、耍歌堂,连续七天七夜尽情狂欢。我们来的时候,正赶上七夕火把节,看着阿贵哥莎腰妹举着火把下山,跳舞长鼓舞和民歌,连宝宝都开心得只鼓掌。

瑶族刺绣:

千百年来,瑶族服饰的刺绣工艺,成为瑶族文化变迁的活化石,连南瑶族服饰刺绣被列入广东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被授予“广东瑶绣之乡”称号。在古寨门可以见到瑶族老人在刺绣,你有空可以去学几招。

瑶族服饰:

跟其他瑶族服饰相比,南岗排瑶服装有色彩鲜明、图案古朴、工艺精美的特点,还分平装和盛装,平装以黑色为主,蓝靛色为辅,男子头饰是裹红头巾插鸡毛,已婚女子头裹绣头帕,未婚姑娘不罩头帕。

瑶族 美食

瑶族长桌宴:

长桌宴是瑶族婚庆节庆的传统宴席,是瑶族人接待贵宾最隆重的礼仪。我们在瑶族舞曲广场吃长桌宴,两位瑶族妹子抬着簸箕上桌。

十多道连南瑶族 美食 有鸡有鸭有猪肉,还有咸香耐嚼的牛肉干,味道很有特色,份量也实在。如果你来瑶寨玩,一定要试试长桌宴,记得提前预定哦!

瑶家豆腐花:

爬到半山腰的歌堂坪时,我们气喘吁吁大汗淋漓,就到瑶家豆腐坊休息,还能体验磨豆浆的乐趣。

他家的豆腐花是用山泉水和本地黄豆做成的,没有想象中的细滑,味道很特别,我们有点吃不惯。

瑶族手工腐竹:

一开始我们被晾晒的腐竹吸引,腐竹厂很小,可以看到制作腐竹的过程,工序看似简单,其实耗时耗力。

腐竹用来凉拌、焖煮或煮汤都很美味,看着师傅干得辛苦,我们买了腐竹带回家。

瑶寨民宿

清远千年瑶寨的民宿都在山上,我们在半山腰找了家民宿,这里视野开阔风景很美,可以看到盘王峰。

瑶寨民宿都是瑶族人经营,山上住宿环境简陋,价格也不贵,夜晚感受瑶寨的生活气息,早上起来吃早餐,可以到瑶寨走走,寻找最佳取景点拍照。

瑶族以大米、玉米为主食,辅以红薯、芋、麦、粟、高粱、木薯等杂粮。蔬菜有冬瓜、南瓜、水瓜、萝卜、白菜、芥菜、辣椒、茄子、豆角、大苋、眉豆等。有时采集野生苦斋、野蕨、木耳、香信、竹笋做菜。肉食来源主要依靠自己饲养鸡、鸭、猪、羊、牛等禽畜。瑶族男子喜欢狩猎,农闲时上山猎回黄猄、山猪,雉鸡、野兔等野味作为肉食的补充。在饮食上,除与汉族有共同的习惯外,还有自己特有的食品。

炕猪肉

亦称烤火肉,这是瑶家最常见的菜色。春节前夕杀猪宰牛,家家都制作烤火肉。其用料除猪肉外,还有牛肉、黄猄肉、山羊肉等。制作方法:把肉等切成长条形用生盐腌2—3天,用温水洗过,再用竹篾或藤串起一端,挂在烧过水做过饭的余炭烘热的灶腔内,将铁锅反盖在灶上,如此烤上7—10个晚上,烤肉变得干爽,然后包裹好,挂在火炉塘上方的烟棚熏烟,又称熏肉,肉质长年不变,肥肉爽而不腻,瘦肉则越嚼越鲜甜香可口。

猪红香肠

用猪血、粉肠、盐、葱花等。制作方法:将鲜猪血搅拌,渗入少许米浆,调以食盐,葱花及瑶山特有的香草等配料,而后灌入猪粉肠内,每隔一尺长用细绳将头尾系紧,放入锅内用文火煮即成,滑而不腻,风味独特。

香粳烤肉饭

香粳米是瑶山的特产,用以做饭,柔软、香醇。用料:香粳米,大蒜苗、盐、酱油等。制作方法:先将烤火肉切成肉丁,加些蒜苗等配料,炒至半熟,铲起待用。香粳米饭煮至水干蒸气上升时,将配料倒在饭面上,10分钟后拌匀即可。饭香四溢。

竹筒饭

瑶家人往野外耕作或伐木时的午饭。用料:大米,酸咸菜,烤肉等。制作:用刚砍来的新竹,截成一端留节作底的竹筒,用水洗净,然后把充分浸泡的大米和咸菜烤肉等,放入竹筒内,以竹叶或树叶相隔,湿泥封口,放进明火堆煨饭至熟,取出竹筒,劈开,饭软清香,还略带新竹的芬芳。

中国是泱泱大国,五十六个民族五十六朵花,各地的婚礼习俗各不相同,很多好玩的婚礼习俗到现在以后消失殆尽了,现在我们就来看一看我国各个民族都有哪些好玩的婚礼习俗。 婚礼习俗--汉族  订婚前要请媒人到女家去求婚。订婚时,由男方给女方一些财物作“订礼”,结婚时女方也要带给男家很多财物,叫“陪嫁”。  举行婚礼那天,新郎要坐上礼车或花轿,到女家去“迎亲”,礼车或花轿前边有乐队。新娘被迎进男家后,要参拜天地和父母。礼毕,新婚夫妻入洞房。这时男家设宴款待前来贺喜的亲朋。有的地方还有闹洞房、听壁脚的习惯。  查日子:汉族婚姻风俗。又称报日子。流行于中国多数地区。农村议婚订婚的一个步骤。男女青年相识了解后,禀告父母,托媒沟通,男方给女方送彩礼,然后定婚期。  中国古代汉族婚姻风俗。即成婚后三、六、七、九、十日或满月,女婿携礼品,随新娘返回娘家,拜谒妻子子的父母及亲属。自亲迎始的成婿之礼,至此完成。此俗起于上古,泛称“归宁”,为婚后回家探视父母之意。后世各地名称不一,宋代称“拜门”,清代北方称“双回门”,南方称“会亲”,河北某些地区称“唤姑爷”,杭州称“回郎”。近代通鲍在婚后第三天,又称“三朝回门”。此为婚事的最后一项仪式,有女儿不忘父母养育之恩赐,女婿感谢岳父母及新婚夫妇恩爱和美等意义,一般,女家皆设宴款待,新女婿入席上座,由女族尊长陪饮。新婚夫妇或当日返回,或留住数日,若留住时,则不同宿一室。  婚礼习俗--僳僳族  僳僳族世代居住在大山深处或靠山倚水之地,很少与其他民族通婚。缔结婚婚的就是本氏族内的人,但不是同一家族内的人。虽然这些地方曾遗存原始的转房习俗,但为数很少,演变的也快。普遍的婚姻形式就是一夫一妻制,且遵循男娶女嫁、幼儿与父母同住的习俗。  举行婚礼时,男女双方家庭宴请宾客,迎亲队伍带酒、馒头、猪肉和象征着光明和松明往女方家,队伍中必须有舅舅和媒人。到女方家后,迎亲者邀众对歌跳舞,形成一种热闹的气氛。次日,新娘离家,多由母亲陪送,送亲队伍相随,有有还边走边歌,在男方家门口又要隔门对歌。新人进门,拜认公婆。此后欢宴宾客,到晚上,就在院中烧燃箐火。村人围火歌舞,常常酒酣歌畅,舞乐人乐,不知夜深。  婚礼习俗--朝鲜族  朝鲜族十分重视人生仪礼中的冠、婚、丧、葬四大仪礼。青年男女只有举行过冠笄之礼后,才可以选择配偶。托媒说亲也严格按纳彩、问名、纳吉、纳币(纳征)、请期、亲迎六礼程序进行。亲迎时的仪礼先在女家举行。  朝鲜族举行婚礼时,新郎要身穿礼服,接受嘱咐,辞别父母,亲自骑马到女方家去迎亲。一路上,有一位手捧双雁的“雁使”,走在迎亲队伍的最前边。迎亲者到了新娘家,要举行一系列仪式。其中有一项仪式是在“新郎房”前举行的。  通往“新郎房”的路上铺着毯子,伴郎交给新郎一把系有白绸子的扇子,雁夫将木雁放在毯子上,要求新郎用扇子把木雁推向台阶。如果不小心推翻了木雁,就会受到人们的讥笑。朝鲜族的推雁仪式和六礼习俗一样,是一种古俗。它用象征仪式,祝新郎新娘像大雁一样白头偕老。  婚礼习俗--满族  满族婚礼婚礼既带有本民族浓厚的特点,又融合了不少汉民族的风俗礼节,一般地讲要经过以下程序:订婚:满族青年男女订婚有两种形式。一是男女青年的家长是熟人或朋友,相互了解,有意做亲,便托媒人给子女许订终身,有的是男方向女方求婚,有的是女方向男方求婚。另一种是男女双方互不认识,托媒人为子女订婚,并由媒人转交双方的“门户贴”,开具双方的旗佐、履历、姓氏、三代。此外,还要互相检验生辰八字。  婚礼习俗--土家族  婚礼别具一格,姑娘在出嫁时要唱“哭嫁歌”,送亲时姑娘和母亲唱“发轿歌”,新婚夫妇进了洞房,歌手就唱“贺喜歌”和“拜客歌”。湘西南瑶族有“抢亲”风俗,新郎去迎亲时,新娘避之,新郎追赶,如此往复3次,才算成婚。据说这样结成的夫妻,能够互敬互爱,白头到老。  婚礼习俗--傣族  傣族“开门节”即阳历10月15日后,才能举行婚礼,婚礼十分热闹而隆重。婚礼开始前,新婚夫妇要先到佛寺拜佛,祈还求吉祥幸福,白头到老。之后,在女方家竹楼上举行婚礼,双双在并坐在婚礼桌前,接受德高望重的长者的祝福。桌上摆着送给女方的衣、筒裙、银器、长刀、煮熟的鸡、米酒、糯米饭、红糖、芭蕉、盐巴、白线等。  祝福后,新人要去抢酒盅里的槟榔叶,据说谁先抢到谁就会在将来的家庭居于主导地位。之后,婚礼主持人要为男左女右跪在面前的新人拴线,从男方左肩一直围到女方右肩,再拿起两束白线,分别拴在新郎、新娘的手腕上。白线象征纯洁,拴线意味着把他们的心拴在一起,婚礼仪式就算结束了。之后,便开始婚宴,在赞哈(歌手)的歌声中,开怀畅饮,人们不时发出“水、水、水”的欢呼,频频举杯向新人祝福。

 相传从前有座山,名叫常山。山上有座破庙,庙里住着个穷和尚。穷和尚每天下山化缘为生。

 有次和尚得了疟疾,身上忽冷忽热,无钱医治,没过几天就瘦得皮包骨头。

 有一天,和尚拖着病体下山化缘,他来到一家穷人门前。主人说:“我们也吃不上饭,刚煮了半锅野草根稀粥,谁吃了谁吐。你要是胃口好就吃吧。”和尚早就饿得头晕眼花,不管三七二十一,一口气吃了两碗。奇怪的是和尚吃了这种野草根子并没有像其他人那样呕吐。

 几天过去了,和尚的疟疾病一直没发作。和尚以为好了,挺高兴。可是,一个月后,他又发病了。和尚想:“上回吃了那种野草根煮的粥,病就不发作了,是不是那种草根能治疟疾呀?”他急忙去找那位施主,见面就问:“我上次在你家吃的那种草根,是在哪儿挖的呀?”

 “那是我家不懂事的二呆子挖来的,有毒,一吃就吐。”

 “让二呆子带我去行吗?我有用。”

 二呆子是这家的儿子,看着有些傻气。他领着和尚上了山,找到一种开蓝花的野草,这种草的叶子是椭圆形的,边上还有锯齿。和尚挖了些回来,在庙里煮着吃了,第二天真没犯病。他又挖了许多,栽在庙前庙后的空地上。和尚一连吃了很多日子,疟疾病就这样除了根。

 从此,和尚化缘时遇到疟疾病人,就用这种草根给他医治,治一个好一个。于是,一传十,十传百。人们都说:“常山破庙里的和尚会治疟疾。”

 一时间,方圆几十里内的人,都跑到破庙来求药。有的人还打听:“治疟疾的药草叫什么名字呀?”

 和尚一想,这药草出在常山,就说:“叫它‘常山’吧!”

 中医认为,常山味苦、性寒,主治伤寒引起的恶寒发热、温疟发热、鬼毒、胸中痰结、吐逆。

  筷子习俗传佳话

 筷子虽小,但在我国婚俗、礼俗、食俗中常唱主角。

 据胡朴安《中华全国风俗志》载:“龙身缩短,上骑一小孩,在堂前行绕一周,谓之麒麟送子。”解放前,常有扬州乡民到上海举着纸扎的麒麟挨户送子讨钱,见妇女吃饭即唱道:“小小牙筷七寸长,一头圆来一头方,少奶奶手里捧筷子,年底快生麒麟郎。”有时上海市民中不孕妇女会拔下麒麟头上的数根纸须。缠双筷子藏在枕头下,取“筷子”的谐音,以讨“筷(快)生贵子”的口彩。

 山东旧时流传认干亲的习俗。为便于孩子健康成长,婴儿一出世就拜干爹干娘,相传这样宝宝可消灾祛病。认干亲干儿三天之内不能吃自家的过年饺子,要吃只能由义父母送到家中。盛饺子必须用新碗,只有用新筷子吃干娘包的饺子,干儿子才能长得虎头虎脑、健壮无病,这种筷俗至今还在流传。康桥e家

 湘黔雪峰山瑶族定情允婚时,宴请求婚初次登门的新婿,有多双筷子强制性塞入嘴巴的风俗。当岳父母招待送定情礼物的毛脚女婿酒宴后,女方的亲友、恭候多时的姑娘们立即手持竹筷蜂拥而上。有的抱腰、有的扯臂,然后另几个以筷子夹起一块块腊肉、一只只辣椒等,送进未来女婿的陪同后生嘴里。这种奇特的以筷撬嘴的习俗称“喜筷劝菜”。

  三教九流指什么?

 “三教”指儒教、道教、佛教。“九流”指儒家者流、道家者流、阴阳家者流、法家者流、名家者流、墨家者流、纵横家者流、杂家者流、农家者流。流者,流派也。九流就是九流派学说(康桥e家)。

 “三教”和“九流”的名称,在汉朝时并不含有贬义。自唐人撰《春秋谷粱序》中,把“九流”“异端”并列后,加之佛教、道教迷信日盛,后人就用“三教九流”来泛指社会上形形色色、五花八门、各行各业各式人物,从此含有贬义了。

网上有看到瑶族的百度问题,这个是最佳答案呢,你要是觉得好就用吧:

人口为2134013人。主要分布在广西壮族自治区,湖南、云南、广东、贵州等省也有分布,居住形式为大分散、小聚居。使用瑶语,属汉藏语系 苗瑶语族 瑶语支。瑶语是三种语言的总称,包括勉语、布努语、拉珈语。各地瑶族人的语言差别很大,往往不能互相通话。瑶族人通常能用壮语和汉语。没有本民族的文字,一般通用汉文。瑶族人的宗教信仰比较复杂,有的人信奉自然崇拜、图腾崇拜,有的人信仰道教。

瑶族是中国的一个古老的民族,与古代的“荆蛮”、“长沙武陵蛮”、“莫徭”、“蛮徭”在族源上有渊源关系。瑶族自称“勉”、“金门”、“布努”、“拉珈”、“炳多优”等 。

因不同的经济生活、地域、服饰、头饰,还有几十种不同的称谓,如“盘瑶”、“山子瑶”、“顶板瑶”、“花篮瑶”、“过山瑶”、“白裤瑶”、“红瑶”、“蓝靛瑶”、“八排瑶”、“平地瑶”、“坳瑶”、“茶山瑶”、“背篓瑶”等。称谓中因都有“瑶”字,新中国成立后统称瑶族。由于居住的地方自然条件不同,瑶族的社会经济发展极不平衡。大部分从事农业生产,兼营林副业,以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为主。在国家的大力支援下,瑶族地区的经济文化事业有了很大的发展。

长鼓舞--长鼓舞是瑶族传统的民间舞蹈,以使用长鼓作舞而得名。鼓有大小两种,大长鼓俗称“黄泥鼓”,瑶语“尼网雍”。最早为祭盘王时所跳。盘王为瑶族崇奉的始祖神。相传盘王一日携子上山打猎,时遇大山羊,捉之,不幸被羊踢倒,掀死于梓树下。王妃痛极,命众子四山搜索,杀了那头山羊;又令用一节梓树与山羊皮制成一面鼓,并糊以黄泥浆。在为王追悼时,其子怒击长鼓,其女挥巾洒泪而舞,以示报仇伸冤。此后即被沿袭下来。传说反映了瑶族先民的狩猎生活及崇神观念。以后随着生产力的提高,长鼓舞又加入了新的表现内容,并不限于祭祀场合表演,同时鼓的制作也逐步趋向完善。�

大小长鼓两头均呈喇叭状。小长鼓腰短,长约825公分,鼓头直径约132公分,羊皮蒙面用竹圈箍紧,大长鼓腰长,约有110公分,鼓头直径24公分,用系着铁勾的棕绳绷紧鼓面,绳子之间插入竹片用以调节鼓皮的松紧度。鼓身均绘有飞龙飞凤等图案,并系有彩带。�

“长鼓舞”打法有文、武之分。小长鼓(又名文长鼓和花鼓)动作柔和、灵巧;大长鼓(又名 武长鼓)动作粗犷有力。二者均有固定的曲调及歌词与之相配,有统一的击鼓节奏。一般是且唱且舞,内容多表现建房、制鼓、开山、挖地、舂米等劳动生活。舞蹈的基本动作也是从这些劳动生活中提炼出来的。“长鼓舞”在瑶族舞蹈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它一般是在瑶族传统习俗“祭盘王”和逢年过节串村走寨闹圩场时表演,也有新屋落成及其他喜庆的日子里跳,以示祈祷和庆贺。�

小长鼓打法各地说法不一,广西金秀地区归结为两种,一为“36套、72层”,并有打鼓口诀。36套即36个动作,72层即每一动作换方向做两遍。而一个动作又有“高桩、中桩、矮桩” 三种姿态,即“高桩”鼓在头顶上方转动,双腿微蹲;“中桩”鼓在腹部转动,双腿半蹲; “低桩”鼓在膝部转动,双腿全蹲。长鼓队由十人组成,四人打长鼓(二女二男),四人打锣鼓镲,一人吹横笛,一人扛旗(白底、青边,上面写着瑶族祖传家书“过山榜”)。长鼓队由中门(正门)入,先拜祖宗香火,然后鼓手互拜,将鼓举起说一些吉利话就开始打起来,边舞边唱“盘王歌”,二人一组轮番跳,当围观人多时,为使大家看到即登八仙桌表演。二为“十二套打法”,即用鼓点模拟找地、量地、平地、整地、扛木、锯木、凿木、抖木、安门、安瓦、种柱、庆功等动作。�

小长鼓的打法为左手横握鼓腰中部,上下翻动舞动,右手随之拍击鼓面,主要动作有:①“打鼓花”,分“小花”、“大花”两种,打“小花”鼓在胸前绕腕转动,右手拍击两次鼓面,双脚左右旁靠步,并膝下蹲。打“大花”鼓在头部上方转动,先作“小花”动作,转身旁靠步,并膝下蹲,再接“大花”动作。②“半蹲打鼓”,双脚八字半蹲,旁靠步成“丁”字形,转身时背鼓拍击。③“圆圈鼓”,双脚先走圆圈,靠步稍蹲,然后退步,踹腿转身。④ “半蹲磨鼓”双膝为轴,带动上身作磨转,由下而上,同时在胸前转手拍鼓。�

大长鼓分公鼓、母鼓两种,因击打时要先用湿黄泥涂糊鼓面校准鼓音,故亦称黄泥鼓。公鼓音色高亢激越,母鼓音色浑厚洪亮,一并击之,具有和谐效果。黄泥鼓舞以母鼓为中心,周围配合四支公鼓组成舞群。母鼓斜着横背于胸前,以双手拍击;公鼓则竖起以左手持握,右手拍击。舞时,以母鼓手为轴心,公鼓手围成外圈顺时针方向跳转。女歌手围成内圈逆时针方向跳转。如此循环。其中母鼓鼓点最为重要,为群舞节奏的枢纽,公鼓应合母鼓鼓点敲打,技巧较难。�

在广西其它瑶族地区,长鼓舞的动作与风格又各不相同。如龙胜长鼓舞,由女子四人跳,均左手持鼓腰,手腕根据鼓的动作变化而灵活转动。右手动作有:横拍鼓、竖拍鼓、斜拍鼓、背拍鼓、摇拍鼓等。脚下有:前后推拉步、原地颤动、蹲扭转、绕圈、走对角、后单脚踢鼓等。身体稍前倾或后仰、也有扭旋上身的动作。头的方向一般随鼓变换,与舞蹈配合自然。整个舞蹈特点柔韧有致,其中膝部自然屈伸、颤动则尤添风韵。又如富川有一种两丈余的大长鼓,需用绳吊起,由二人轮番击之,用以伴奏,甚有气势。又有贺县一种长鼓舞,制鼓时在挖空的鼓腹内放少量小圆石子。击鼓时鼓腹沙沙作响,既有鼓声,又有沙锤效果,别具一格。�

长鼓舞在湖南瑶族地区亦甚流行。因当地民间乐器发达,种类不少,故常有舞乐合演的情况 。如长鼓锣笙舞,其打法略似长鼓舞。唯加入锣、笙等乐器作只奏不舞的配合表演。多于冬 至酬神时集聚庙堂进行。舞时,由七人面对神桌站一横排,互相错开,第一人打锣,第二人 打长鼓,第三人打鼓,第四人吹笙,第五人打长鼓,第六人吹笙,第七人吹牛角。起始吹“迎圣”曲,做“迎圣”动作;接吹“起拜”曲,做四个方位“起拜”动作;再吹“行路”曲 ,由吹牛角者领头,围方桌逆时针方向做“行路”动作,一圈后接吹“梅花”曲,围方桌穿梅花,做“大、小梅花”动作。此时舞者情绪热烈,吹起口哨,打起“哦呵”,跳起“欢鼓 ”动作,场面十分热闹(以上几种不同名称动作均为长鼓舞击打动作,一般不表现具体内容) 。�

此舞有时也跟着“行香”队伍(抬神游行),在行进途中人们围拜神像时停下表演。�

长鼓舞在广东连南排瑶亦甚流行。“长鼓”,瑶语称之为“汪嘟”(即“横鼓”或“花鼓”)。多于当地耍歌堂盛会中表演。“耍歌堂”为排瑶最隆盛节日,每隔三、五年举行一次,历时三天到九天,多于农历十月十六日开始,相传该日系盘古王妃生辰。节日期间,家家户户做糍粑,杀鸡杀鸭,宰猪锥牛,不分男女老少,倾巢出动,远近亲友亦来观光。在宽阔平坦的歌堂坪里,人们除了祭祀祖先,尽情欢歌外,便是围观长鼓舞表演。携鼓盛装的青年们,头缠红巾,上插雉羽,在芒锣、牛角、口呐及歌曲的配合下,随乐起舞,歌声悠扬,器乐齐奏,“砰蓬”、“砰蓬”的长鼓之音震动山岗,波及邻乡,气氛异常热烈。�

关于排瑶长鼓,当地流传着一段神话,说从前有一仙女化成的瑶族姑娘到瑶山游赏,同瑶族牧人唐冬比相恋,结为夫妇,后来仙女被上天召回,临别时,嘱令冬比可往南山伐木造长鼓 ,于十月十六日击之,则可升天相聚。唐冬比历尽艰辛,战胜险情,终于完成仙女所托,与仙女在天上团聚。从此,长鼓舞在瑶家流传至今。�

皋瑶长鼓舞为广场性舞蹈。参加人数不限,二人以上成双即可表演。多人舞队形可成两横排、两竖排、或围成圆圈。二人舞为双方左侧相对,方向相反,动作相同。多人舞为一人领先半拍,其余慢半拍。在“耍歌堂”的节日里,往往几十人,甚至上百人一起舞动,其场面是十分壮观的。长鼓舞一般不表现具体内容,多为表达欢乐的情绪。

祭祀舞--瑶族敬奉盘王的习俗,渊源甚早。晋干宝《搜神记》中已有“用糁杂鱼肉,叩槽而号,以祭瓠父”的记载。相沿至今仍未绝迹。如旧时瑶族,家家供其本主,片肉醇酒,必享王而后食。且兼信多神,各地社庙香火终年不断,请神驱邪活动频繁。这种祭祀仪式常由师公、道公主持。其中舞蹈称师公舞、道公舞,细目甚多,且因地而异。

师公舞有“杀吊猪”流传广西金秀地区。系多年举行一次的隆重祭典“做洪门”中的组舞之一。其程序如下:师公围绕吊起的猪笼作法毕,复由手持法剑、利棍的师公环绕笼边起舞。边刺猪的喉部,使之怪叫,最终将猪杀死,肉分与众人炙食,以表示除了兽害。舞者腿部基本动作为曲蹲旁点步,双手握棍变换不同方向而舞。�

又有女游舞,亦系“做洪门”组舞之一,叙说神话中龙王的三女儿被洪门盛会的鼓声引动,于是浮出水面扮作一个秀丽的瑶族少女加入其中,并随歌欢舞,与众共享娱神之乐。舞者时而伏地晃身,时而立起抖肩,节奏由慢到快,动作先柔后刚,层次分明,形象生动。�

另有流行金秀一带的捉龟舞。原系传统祭典“盘王舞”中的组舞之一。瑶族将龟视作吉祥物,此舞即表现捉龟供神的全过程。由师公四人手执小镲围作一圈共同进行。其顺序为:一察看、二围篼、三戳引、四捉龟、五翻倒、六破肚、七洗净、八砍、九煎、十铲起、十一摆设、十二供神、十三分吃、十四折网。舞蹈动作灵敏轻捷,谐谑含趣。多以碎步慢跑,做对角交叉动作。每组动作双膝均按节拍屈伸。完成一组动作后皆有收尾。�

又有“走潮”流行湖南江华县。舞者最少为十二人,多者不限。舞时随锣鼓前导,动作有“穿四方”、“穿十字”、“穿五点梅花”、“穿葫芦”,以及“鲤鱼上滩”等。“鲤鱼上滩”为三人一组,彼此跳来跳去互换位置。此舞多于丧事上由师公领跳,余者各持铃儿、旗、纸花等物随后。�

又有“藤拐舞”流传广西上林县。道具为一5尺长藤条,缠以彩纸,两端系小铜铃及纸花。 �

传说在古代战争中,当瑶族祖先遭受覆灭的危急时刻,其中一人曾于峭壁上攀藤而下,幸免于难,后人遂将此长藤视为一种神物。另外又有以藤拐喻天上彩虹,象征吉祥的说法。舞时,师公用右脚踩藤拐下端,上端从右臂后弯上肩部,用右手执着,对神龛三叩,然后在鼓乐伴奏下,以一步跳单扛腿,双手执藤拐两端,按节拍晃动于左、右,围圈而跳。每至一角即在原地左、右各晃三次,表示“拜祷”。拜过四方后,速奔入内室,转而背出另一戴面具扮“盘王”(或其它神)的师公。舞者将藤拐扛于右肩,其余动作如前。将“盘王”安坐于堂中后,便下拜敬酒。随即吟唱一歌,歌词多为表达奉献心愿。同时围绕盘王扮演者跳一段缝衣舞,模拟纺织、染布、洗洒、裁剪、穿针、缝衣、钉扣种种动作。最后为“盘王”披上衣衫,背还内室。�

又有伞舞,流行湖南江华县,传说盘王出祖穴千家洞后,带领他的族民飘湖过海,中途遇大风雨,盘王以伞抵御,遂相安无事。后即据此制舞,以赞盘王神威。此舞多由师公在丧祭日表演。舞者左手撑伞,右手握折扇而跳,有身旁转伞、绕八字伞、绕半边伞、提腿绕伞、碎步转伞、转身背伞等动作。有唢呐锣鼓伴奏。�

道公舞为祭奠场合及打“冷斋”时所跳。瑶族办丧,年高寿终者多请道公做道场(瑶语称“波逃”)。全寨各户均有代表参加,礼仪甚为隆重。其中有转灯舞,原为瑶族集体朝拜仪式“做功德”中的组舞之一,多在金秀流传。表演程序共分两段。�

第一段:棺木旁置油灯若干,首席道公身着宽大的绣有诸佛的黑布道袍,戴八卦帽,手持一根长约一米的白幡立于柩前,边歌边舞。歌词多为守丧祷祝、超度亡魂的内容。首先在原地颤动。上身反复前倾俯身,作似拜非拜的动作,然后绕棺而舞。两手按节拍分别向左右扬幡,上身随着自然摆动。死者的直系晚辈白服弓身随道公缓进,悲歌阵阵,绕棺数周。第二段 :当夜祭祀活动接近尾声的舞蹈。由首席道公手持白幡引路,其它道公各持一种打击乐器在急速的叮当敲打声中配合紧随。舞步多用碎步绕棺慢跑。有时往返穿行,有时左右自行旋转,有时两人相对左右晃动而舞。形成一种既严肃又热烈的场面与第一段的悲戚情绪形成鲜明对比。�

在各种祭祀活动中,均设有香案,并有进香舞,为烧香时道公所跳。如金秀“进香舞”两种跳法,第一种:舞步有前靠步、左右靠步,靠步时双膝柔和屈伸;左右侧靠步时,分别向左 右前侧斜跨半步,挺胯收拢后脚同时屈膝。手部动作有双手举香过头、双手持香至胸前、屈膝俯身下拜,双手向后分香。舞步按四个方位行进,最后面对香案走三步插香于炉中。第二种:左手持香,右手摇铃。起步时上身前俯,向外摇铃,腿部一前一后伸直,复向前并拢曲膝,上身后仰,向里摇铃。如此踏斗步罡,走三角线,以示四方诸仙受香。� 祭祀场合中另有流行金秀的雷王舞(雷王为瑶族信奉的一个执掌雷电的凶神恶煞)。舞时场上供甘王神像(瑶族的另一最大神)。舞者戴着雷神的面具,双手呈“三指掌”(拇、食、小指伸直),在不停的跳动中上下举动,突然颤抖着拉开,伴之声嘶力竭的喊叫,象征电闪, 又猛然向下劈手蹲转,表示雷劈。大有威焰逼人不可一世之概。�

又有白马舞流行于大瑶山所辖山区罗运、古陈一带。相传白马姑娘自幼父母双亡,惟有两兄。受尽当地一土霸欺压,家中聘一拳师教授武艺。因师傅不教女子,姑娘只得在屋顶偷看,由兄长帮助暗中苦练。武艺学成,拳师索取酬金,两兄因手头困乏,便请师傅稍候几日,等他们将土霸杀了,夺回产业再行偿付。说罢即骑马而去。其妹恐兄长有失,也借了一匹白马追踪前去。不料两兄已被土霸杀死在路边。姑娘又悲又恨,例策马直捣奸窝。经过殊死搏斗,终于杀死了土霸,自己也受了重伤,回到村里便死了。村民庆幸土霸被除,为悼念女英雄编成此舞。主要动作有“跪步亮相”、“十字步”、“前点步”、“旁靠步”、“丁字步” 、“转身”。手部动作较多,有“单托掌”、“绕腕”、“翻掌”、“拉山膀”、“侧身跳打腿”等。� 又有跳师舞,流传金秀边远山村。舞蹈取材于一故事:有一对青年男女相恋,女已应许对方的求婚。因男贫女富,女方父母虽企图阻挠,见女意坚定,只得暂允,但要对方于婚前做三件事:一从屋顶跳到地面有人撑着的棉絮上。二是用一根一丈长的竹杆,从一丈远的地方穿进棉中。三不准用五指端起斟满酒的酒杯。由于对方聪明勇敢,所以马到成功,最后以新人双双拜堂,于神案前焚香谢恩结束。分独舞、双人舞及多人舞。伴奏与长鼓舞同,并有山歌及当地一种称“木叶”的乐器伴奏加入其中。道具为一米多长、十公分粗的木棍,舞者拿木棍,左右手交换、或横放肩上而舞,或竖棍转身,以腿提棍突蹲(表示“过界”,即艰难痛苦的考验已过的意思)。以及富于特色的三角形手势,即收回中指和无名指,其余三指直升不收,即为故事中“拿酒杯不用五指送”的动作,手势变换多姿,灵巧利落。脚下有:“单腿曲蹲”、“左右侧转身”、“慢步回旋”等动作。

习俗舞--瑶族除长鼓舞外,另有铜鼓舞亦甚有名。多于祭祀、禳灾、葬仪、丰年中表演。流行于广西都安、南丹、东兰等地及贵州瑶族地区。�

都安等地瑶族每年五月二十九日为“达努节”,系思念双亲的节日。届时于晒场搭起木架,朝南挂上八面铜鼓,于大皮鼓铜鼓之间置一坛酒。大皮鼓由师公司鼓,背后派五人各执一长木桩,大皮鼓两旁守二人持芭蕉叶为击鼓者扇风助兴,另四人持筛箕(或藤拐)。师公唱祝福歌毕即开坛取酒,用指点酒向天弹去,复向四方泼洒于地,表示敬祖先。而后击鼓起舞。�

打皮鼓者为双手执锤,每次击鼓,先将鼓锤在头部或腋下或胯部或脑后自击一次。脚多以“小颤跳”,动作敏捷轻巧,以下腰、侧身、转圈,甚至跳上鼓面动作,或围鼓转圈击鼓而舞。二人持芭蕉扇紧随之转动,脚步与打皮鼓者相同。唯手左、右、上、下翻舞,给打皮鼓者作“扇凉”状。十分风趣。�

铜鼓节奏,随皮鼓节奏而定。铜鼓分为一公一母,公鼓大小为母鼓的一半。其声铿锵明亮,母鼓音色浑厚,击时将公母二鼓相隔尺许,鼓面相对立于架上,右手执锤击鼓面中、旁部位,左手持小木棍击打母鼓腰身。另有一人持木桶配合司鼓。两者均无舞蹈,只是伴奏。�

持木桩的舞蹈,双手垂直持木桩上下作舂米状或垂直木桩作左右晃动舂米的动作,双膝颤动,脚左右移步,按节奏喊叫:“呜——喂!”�

持筛箕的舞蹈,以单拉腿跳,围绕打皮鼓者转圈,舞步与《藤拐舞》相同,双手持箕作敬请动作,筛箕内放三牲供品、糍粑、糯饭等物。�

又有草龙舞流行于湖南江华。草龙用稻草扎成,长二丈,宽半尺,厚一寸。一人舞珠前引,九人舞龙,锣鼓唢呐伴奏。多由儿童于春节期间表演。又有流行江华、兰山等县瑶族地区的香龙舞。由五或七人表演。以稻草扎成把子,上插香火,黑夜作舞,可从香火的摆动中看出龙形的动作变化,名称有耍四方、穿柱等

来历:三月三可推到追念伏羲氏。伏羲和其妹女娲抟土造人,繁衍后代,豫东-带尊称伏羲为“人祖

爷”,在淮阳(伏羲建都地)建起太昊陵古庙,由农历二月二到三月三为太昊陵庙会,善男钕,南

船北马,都云集陵区,朝拜人祖。

习俗:

1、侗族

多于节旧举行抢花炮、斗牛、冯对歌、踩堂等活动,亦称“花炮节”。

2、布依族

于节日杀猪祭社神、山神,吃黄糯米饭,各寨三四跃内不相往来。瑶族以三三为“千巴节”,是

集体渔猎的节日,并将捕获的野物鱼类按户分配,共享收获的欢乐,后云集于广场,唱歌跳舞,

欢度佳节。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jiehun/1624592.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7-17
下一篇2023-07-17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