富阳花森公寓地址

富阳花森公寓地址,第1张

浙江省杭州市富阳区富春街道虎山村汪家村36号1楼。根据查询相关公开地理位置显示浙江省杭州市富阳区富春街道虎山村汪家村36号1楼。杭州富阳森月公寓管理有限公司成立于2019年12月24日,注册地位于浙江省杭州市富阳区富春街道虎山村汪家村36号1楼,法定代表人为范俊炎。

富阳到西溪印象城坐地铁步骤如下:

1、从富阳客运中心站上车乘坐地铁6号线途径17站到江陵路站下车。

2、步行30米在站内换乘地铁一号线途径7站到武林广场站下车。

3、武林广场站上车坐地铁3号线途径10站洪园站下车,步行100米到达目的地。

      越来越喜欢在一个小县城里呆上几天了。去年秋冬之际,去了趟浙江富阳。

1,

      富阳有历史。

      在中国最古老的那拨县里,就有富阳。公元前221年(秦统一中国这一年),富阳置县,当时叫富春县,辖区比现在大不少,囊括了周边的建德、桐庐、新登、新昌等地。到东晋时,因简文帝的妈叫郑阿春,为避讳,东晋太元十九年(394年),富春县更名富阳,富阳之名始于此。

      富阳当了2000多年的县,前些年变成县级市,现在是杭州市富阳区。

      “区”这个字,意义多,也乱。市中心繁华地段是区,远郊深山老林也是区;地级市所辖区是区,直辖市所辖的区也叫区,自治区的区还叫区,有的省里还有地区、林区,也是行政区划。而县就不同,任何时候所指都是一样的。

      自古以来,中国的行政区划单位曾有县、郡、府、州(不同时期有大州或小州)、路、道、行省、市、区等等,其中县最古老,有2600多年的历史,是唯一延续至今且没怎么变化的行政区划。

      富阳县在1994年变成县级富阳市,2014年改成富阳区,但我还是喜欢以县称之。

2,

      到富阳,主要想看富春江

      “两山夹江”是富阳的地貌,西北的天目山余脉,东南的仙霞岭余脉,中间是富春江。

      富春江是钱塘江上游一段,名字好听,流经中国富庶之地,两岸风光无限。

      鹳山在富阳城东富春江畔,一峰独峙,迎江而立。山高仅40余米,但山势奇秀,古木参天。

      鹳山是富春江-新安江-千岛湖国家风景名胜区的一级景点,景好,人文积淀也厚,走一圈还不累。

      江边有石矶三面临水,当年严子陵在此垂钓。附近巨石上镌“登云钓月”,为苏东坡游历此地所留墨迹。

      现在宽阔的山道,曾是当年的古驿道;山上还有一段残旧的城墙,是富阳城墙仅有的遗存。

      半山腰的“春江第一楼”,是临江品茶的好地方;罗汉院、龟川阁也都有来历。因矶石伸入江心,江水在此回旋成渊,古人把这段江水称之为“龟川”。秋高气爽时节,每当皓月当空,江面会现粼粼银光,古人说是神龟浮出水面吞吸江月之影,于是就有了“龟川秋月”之景,龟川阁也应运而生。

      登高,看秋江日晚,矶头落照,非常惬意。

      半山腰有“松筠别墅”,一座上世纪20年代的二层小楼,是诗人郁华(曼陀)为供养母亲安度晚年所建。别墅落成之际,黎元洪总统感叹郁母之不易,题赠“节比松筠”额,别墅由此得名。

      别墅附近留有一众名人的墨迹。

      郁华是郁达夫的哥哥,1939年被汪伪暴徒刺杀;几年后,郁达夫在苏门答腊为日寇所害。世称他们二人为“双烈”,距别墅不远处有双烈亭,亭壁嵌石碑,镌有郁氏兄弟线描半身像,叶浅予绘,下附有小传为黄苗子书。亭前不远处是建于1947年的“郁曼陀先生血衣冢”,于右任题额,铭文由郭沫若撰,马叙伦手书。

3,

      董公祠是鹳山脚下一组古朴的建筑,始建于清嘉庆年间。董公,指的是清代中期富阳名人董邦达、董诰父子。

      在富阳历史上,除了孙权家族外,董氏父子是官阶最高的人。董邦达历任工部尚书、礼部尚书,曾受命主持皇家画院。儿子董诰更了不得,军机大臣、东阁大学士、文华殿大学士,后来又加太子太傅、太子太师衔,官阶极为显赫,最后以太保致仕。

      这父子二人还是富阳历史上艺术成就最大、官德声誉最佳的人物。

 董邦达绘画艺精湛,是继董源、董其昌之后的又一董氏大画家。董诰精书法、善绘画,还通晓军事,立有军功。

      董氏父子历事清雍正、乾隆、嘉庆三朝,虽身居显要,但两袖清风。董诰死后6天,嘉庆皇帝亲临祭奠,所写哀诗中有“只有文章传子侄,绝无货币置田庄”之句,并下旨拨款建“董公祠”。

      董公祠为两进,门厅三开间,大门呈八字墙,主厅中间屏前设董邦达、董诰铸铜雕像,前后天井地面用花岗石铺装,东西厢房楼下各自悬挂着董邦达的书画作品(高仿)。内部陈设有人物塑像、文字介绍、绘画、照片、碑刻、匾额楹联等。

      郁风(郁华之女)黄苗子艺术馆离董公祠不远。艺术馆是新建的,2010年开馆,但白墙黑瓦的房子却是民国时的,是由郁风的叔父郁养吾旧居改建而成。馆内收藏有郁风苗子所编著的书籍、书画作品、往来书信和不同时期影像照片。

      董公祠和郁风黄苗子艺术馆都不大,却是富春江畔的文化符号,可以了解富阳的人文历史。

4,       

      元代大画家黄公望晚年被一脉灵气的富春江吸引,在富阳庙山坞结庐定居,历经数年创作了《富春山居图》。

      庙山坞是一个山坳,是黄公望晚年隐居并终老的地方,如今,围绕他的隐居地,政府修建了黄公望森林公园,成为富春江-新安江-千岛湖黄金旅游线上的一级景点。

      林间小道连绵5里,核心区里的黄公望纪念馆、小洞天(黄公望结庐处)、筲箕泉、南楼、唐代建筑群遗址等散布在路边。

      沿着小路前行,先见恢宏的黄公望纪念馆。纪念馆前的袖珍湖泊,安安静静,而时近时远的泉溪则跳跃不安分,“有水景才活”,没错。

      再往里走,直到庙山船埠处才稍微开阔些。在元代,这里是一个码头。那时的富春江,水位很高,庙山坞入口处一带还都是江水,黄公望出行就是在这里上下船。现在,这里还能依稀找到当时码头的一些遗迹。

      临溪而建的南楼在核心景区的最里边,是黄公望的画室兼书房,据说《富春山居图》就是在此画就。南楼是前些年复建的,和想象中的相去甚远。

      庙山坞树深林密,森林覆盖率超过96%。漫步林间小路,斑斑点点的阳光洒在肩上,晚秋林间的各样色彩,不论远望还是近观,都是那么的斑斓,真如黄公望的诗:“入山眺奇壑,幽致探何穷。一水清岭外,千岩绮照中。萧森凌杂树,灿烂映丹枫……”

      这里的古朴与含蓄,只有慢慢地走才能感受。

5,

      黄公望是外来户,郁达夫可是当地人。在富春江畔,围绕郁达夫故居建有郁达夫公园。

      故居坐北朝南,石库墙门,二层楼房,里边还原了当年的陈设,陈列了郁达夫生前遗物以及主人和鲁迅、郭沫若等好友交往的书画文稿。故居面向富春江,二楼书房是望江之佳处。郁达夫散文中,对富春江秀丽景色多有描述。

      其实,这里并不是郁达夫真正的故居,1998年旧城改造时,将故居按原样搬移至此,故居原址在现址北面十多米处。

      不像一些北方城市,沿河修建的公园窄窄的,有时窄到仅一条步道。富阳沿江的绿地,几十米百余米宽,郁达夫故居于其中绰绰有余。

      出故居,一眼望去,长长的一溜都是茶座,茶座之间距离宽阔,茶客聊天干扰不到别人,静观江景也不会被人干扰。

      忽而,老师带着一群儿童嬉闹而至。孩子们飞纸船,在草地上翻滚,享尽童年之乐。

      坐江边品茶,望江上行舟,看儿童放飞天真。江风佛面,西霞醉晚,绝佳。

6,

      古镇游已经火爆了20多年,早先是原汁原味儿的,后来是商味儿的,再后来是假的,直到让“古镇”烂了街。

      我理想中的古镇,一定要安静,还必须山清水秀。踩着石板路随意行走,幽深的小巷,上百年的民居,时不时会遇上大有来头的宗祠。还可以泡一杯清茶,看白云飘游,听小溪流淌。

      富阳的龙门古镇就是这样。

      龙门背靠富阳群山之冠的龙门山(海拔1067米),剡溪与龙门溪交汇于镇北,气象万千,难怪当年严子陵游龙门,赞叹说:“此地山清水秀,胜似吕梁龙门”,古镇也因此得名。

      龙门古镇有江南地区保存最完整且极为罕见的明清古建筑群,这些古老建筑不仅保存得好,而且建筑类型非常齐全,民宅、牌楼、塔、寺、祠堂应有尽有。

      镇里的长街曲巷连贯相通。走进巷子,有时以为是尽头了,但拐一下就豁然开朗。外人进来,如入迷宫。每个拐角处都是风景,时有青年人在这里写生。

      老街是镇上最热闹的地方,从明嘉靖到清康乾间,老街上店铺林立,大多为前店后坊、前店后居,至今大多还保持着。但有别于其他古镇,这里除了老街,穿镇而过的龙门溪,溪道两岸自古就没有店铺,也就没有商业的烦杂。村民傍溪而筑,滨溪而居,单纯而安逸。

      大有来历的义门牌楼在镇中心,传承了将近500年的乐善好施的美德。明嘉靖二十三年(1544年),富阳遇旱灾,庄稼无收,而朝廷催交的皇粮却颗粒不能少。眼见乡邻们之愁,镇里的富户孙潮倾其家产,替百姓交了皇粮,还取出了仓中所有余粮赈济灾民。孙潮的义举最终感动了朝廷,皇帝下旨并拔银两建“义门”牌楼,褒奖孙潮。

      龙门镇的厅堂很有特色。

      龙门镇是三国时东吴孙权故里,全镇7000多居民中,90%以上姓孙,据说都是孙权家族的后裔。古镇建筑以两座孙氏宗祠为中心,共建有孙氏厅堂40多座。众多厅堂,大都是原木本色,宽大庄重,最可看。

      孙氏宗祠“余庆堂”初建于宋朝,后经历代扩建,成为今日的规模。它的主体建筑为三进,正厅面阔三间二弄,前为天井,左、中、右三扇大门,正中大门后面是戏台,出入走左右边门。正厅前天井东西为廊屋,廊屋上挂着左钟右鼓。荫堂在正厅后面,面阔三间,是列祖先牌位的地方。余庆堂是龙门孙氏家族庆典、祭祀活动的重要场所,全镇重大活动如祭祖、商议宗族中大事也在这里,现在又是族庆活动的主要娱乐场所。

      镇中心,临水建有仿古水榭,现在是一家咖啡吧,经营咖啡、茶、西式简餐。我去时临近中午,就我一客,泡一杯绿茶,看水中倒影,和店主东一句西一句地闲聊,这才叫休闲。

7,

      南方的县市,树更多更密。富阳的街边,阳光透过树叶的缝隙洒在路上,斑驳陆离。环卫工人静静地清理厚厚的落叶,秋天这份活儿不轻。

      和很多县城一样,富阳也向郊区扩展,大片大片的楼盘在兴建。坐公交去龙门镇的路上,传统的农民房子还有不少,也有自建的小楼,还有和城里差不多的小区,感觉挺高级,不知是否也“城乡一体化”了?

      和全国很多城市一样,富阳的机动车也礼让行人,行人走到人行横道边,机动车都会停下,比北京强了好几个台阶。

      富阳的公交挺方便,即使远如龙门镇,也有公交可达,不用坐长途中巴。但富阳的公交线路有些绕头,都是大数,几百几千的,有的还加上ABC,绝对考验你的记忆力。

      在富阳3日,不算长,但在似乎所有人都行色匆匆的当下,在一个小县城里住3天已属不易。

富阳区文教路32号地址江省杭州市富阳区新桐乡新桐村包家淇文教路32号。根据查询相关公开信息显示,杭州晨迈餐饮管理服务有限公司成立于2019年09月30日,注册地位于浙江省杭州市富阳区新桐乡新桐村包家淇文教路32号,法定代表人为沈德华。

  富阳历史悠久,秦王政二十六年(公元前221年)置县。初置时幅员辽阔,辖境含今桐庐、建德等地。三国吴黄武四年(公元225年),析富春县地置建德、新昌(后改寿昌)、桐庐3县。次年(226),又置新城(后改新登)县。富阳、新登两县建置以此而始。

  富阳古称富春。新莽始建国元年(9),改名诛岁。东汉建武元年(25)复名富春。东晋太元十九年(394),为避简文帝生母太后郑阿春讳,更名为富阳,富阳之名始于此。新登初名新城,后梁开平元年(907)始有今名。

  富春之地,春秋属越,战国属楚。秦汉以后,隶属多变。隋、唐、宋、元、明、清均归杭州府(临安府、杭州路)所辖。民国时期,初属钱塘道,民国16年(1927),废道直属于省。民国27年,改属第一行政区,后又多次变更,至民国37年,改隶第四行政区。1949年5月4日,富阳解放,初属临安专署,1952年改为省直辖,1955年划归建德专署。1958年12月,改属杭州市至今。

  富阳历史上曾两度撤并。隋开皇九年(589)并入钱塘(后改钱塘)县,大业三年(607)复置;1960年8月并入桐庐县,1961年12月复置。新登历史上曾5次省并。三国吴黄武七年(228)并入桐庐县,西晋太康十年(289)复置;旋又并入富春,东晋咸和九年(334)复置;隋开皇九年并入钱塘县,大业三年复置;唐武德七年(624)并入富阳县,永淳元年(682)复置;1958年10月并入桐庐县,1961年12月又从桐庐县析出,划归富阳县。

  1994年1月18日,经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批准,撤销富阳县,设立富阳市,行政区域不变,隶属杭州市。

  山川竞秀,地灵人杰。富春江钟灵毓秀,富阳镇人才辈出!宋代有以诗文名重一时的谢氏三代五诗人——谢涛、谢绛、谢景温、谢景初、谢景平;明代有武林三名医之一的沈汝孝;清代有董邦达、董诰父子及周凯,皆以政绩、书画著称于时;现代有法学家郁曼陀和文学家郁达夫昆仲双烈,“各以清名扬海内”;当代有中医张绍富,被誉为接骨“神医”而闻名中外。现择选简介:

  谢绛

  谢绛(995-1039)字希深,祖籍河南阳夏。祖父谢从礼,盐官县令。卒后葬富阳新顺五庄。自此,全家定居富阳。父谢涛,累官至太子宾客,景佑元年(1034)病殁开封。次年三月,谢绛扶棺南归,葬于富阳城东春明村;又建宅于城北小隐山,筑书楼于宅前。尔后其子景初、景温、景平等一门五进士,亦即一门五诗人,连女婿桥志臣也是同时 著名诗人。

  沈汝孝

  沈汝孝,字太国,号爷斋,明万历间(1573-1620)坊郭里人。汝孝童年,从父习医,所投辄效,成名医。万历中,举人周羔染关阂疾,众医不能愈。汝孝独以“三 、莪术”等药投30剂而愈。羔次子兆斗以劳郁至病不救,杭医钱维邦曰:“周郎病劳惫极而尸 也。”遇医士卢似立过寓,切兆斗脉,抚掌笑曰:“正所谓阳脉下逐,阴脉上争。胃气闭而不通,故脉乱、形 ……不可骤攻,须七日少间(病好转),三七日(21天)而愈。”汝孝闻之,跃然酾以汤液,煮以齐和,病瘥,一如二君言。清光绪《富阳县志》中称:“盖武林医者,钱能攻,卢善守;而太国则非攻非,而适于二君之中者,三人遂称鼎足焉。”子孙能世其业。

  周公纯

  周公纯,字天锡世居坊郭里周家弄。康熙间岁贡生。精于医,见草木皆知名。据传,又擅符咒,人以“法师”称之。

  周晚年以行医为业,为人治病,疗效显著,有不用药物而愈者。凡贫病之家,往往以寻常药物治之,不费一钱,无不见效。有一少年以肩担搬运为生,一日,以冷羊内和冷饭饱餐后而卧,旋得病,以三十六钱诣周求治。周询知病原,即付钱三枚,命去澡室沐浴,并嘱其于入浴快意后再来取方。少年从定,浴罢诣周。周曰:“病已愈,不必再服药。”有患面疮者,周命其去城隍庙丹池东,摘取长尺许叶厚有刺之草,和鲜肉捣匀服之,病即愈。有富翁患消渴症,随食随饥,就医于苏州名医叶天士,不效,乃诣周求治。周给以杀虫之石灰丸数颗以解。

  董邦达 董 诰

  董邦达(1695-1769),字孚存,居坊郭里东鹳山麓,故自号东山。祖炳文,县学生员,从医;父国翰,业农。

  邦达幼聪颖,能言即辨四声,由其祖父口授经书,琅琅成诵。后因家贫辍学务农。17岁复刻苦攻读,入县学,旋补禀生。后在壶源(湖源)、钱塘等地以教读糊口,勤奋自学,博览群书。

  雍正元年(1723),为拔贡生。七年,乡试中式,经刑部尚书励廷仪保举,以七品小京官在户部行走。十一年,成进士,改庶吉士。乾隆二年(1737),散馆,授编修。次年,充陕西乡试正考官。六年,充顺天乡试同考官。历任殿试读卷官、经筵讲官、武会试总裁、都察院左都御史、翰林院掌院学士,迁工部、礼部尚书等职,赐紫禁城骑马。二十四年,以老乞休。同年疾卒,赐祭归葬乡里,谥文恪。

  邦达生长富春,酷爱山水之胜,临摹名家书画,得其神韵。为“画中十哲”之一。画作,清高宗为之题咏者甚多。乾隆二十三年(1758)腊月二十四日,董邦达与《红楼梦》作者曹雪芹在宗室敦诚家聚会,谈诗论画,一见如故,并为曹所著《南鹞北鸢考工志》题签和撰写序言,至今传为文坛佳话。

  董诰(1739-1818),字雅伦,号蔗林,董邦达长子。幼有异禀,读书不烦督责。乾隆二十七年(1762),举顺天乡试。明年,成进士,殿试名列一甲第二。清高宗以大臣子改为二甲第一――传胪,授翰林院庶吉士,充国史三通馆协修、武英殿纂修。乾隆三十一年散馆,授修。后历任右中允,内阁学士,礼、工、户、各部侍郎,军机大臣,户部尚书,四库全书馆副总裁,奉命辑《满州源流考》。四十四年在军机处行走,五十二年 户部尚书,嘉庆元年(1796)授东阁大学士,四年授文华殿大学士。其间,赐第北京西直门外,赏紫禁城骑马,两次名列功臣图形紫光阁。二十三年病逝,终年79岁。清仁宗亲临祭奠,哀诗有“两朝知遇一身肩,世笃忠贞清节坚”,“只有文章传子侄,绝无货币置庄田”等句。谥文恭。并于鹳山西麓建大学士牌坊及董公祠。

  董诰工诗能文,书画亦清。后入直南书房,凡宫廷楹壁装裱,大多由诰供奉,进呈画本,均经两朝御笔题咏,并收入《石渠宝笈》三编。

  高傅占

  高傅占,字说岩。筑堂名秋水,人称秋水先生。居县城之西门岭。其祖名华官,任伏羌(今甘肃甘谷县)知县。父容照,县学生员,早卒。傅占与史谓占自幼育于外祖母家,极聪颖,读书过目成诵,写诗文,千言立就。12岁与史谓占受业于学使者,入府学。谓占成进士,留京师;傅占在家以教读为业,侍养老母。

  周 凯

  周凯(1779-1837),字仲礼,号芸皋,富阳县城宜家弄(又名宜家弄)人。早年从学阳湖文派领袖恽敬、张惠言。嘉庆十年(1811)成进士,殿试二甲,授翰要院庶吉士,后改编修,充国史馆提调,曾任顺天乡试同考官。在京期间,与林则徐、魏源、龚自珍等结“宣南诗社”,为京都24诗人之一。

  道光三年(1823),出任湖北襄阳知府。任内著《种桑说》3篇,并派人入浙江,采购桑苗8000余株,移植于汉水之滨,倡导襄民养蚕。又发动民工疏浚高阳池,受益农田1000多亩。同时,创办义塾80余所,自捐官俸印刷启蒙课本。任内诉讼案件大多亲自审理。此外,如建桥梁,修城垣,实仓廪等,政绩显著。在襄阳四年,常微服出访,求时事之兴废,考前人之得失,写成《襄阳杂识》。离任前,则将已办而未完成,以及后来亟须办理诸事,辑成《襄阳必告录》。道光六年, 升湖北汉、黄、德道。任内曾四至京山县查勘江堤,著《勘堤纪程》、《疏浚汉水内外二河故道议》。

  十年,任福建兴、泉、永道。到任之初,深感厦门处泉、漳之交,扼台湾之要,而金门又为厦门外围,似此海疆要区,商业重镇,应有完备之志书,以供守备参考。遂与孙云鸿、林火昆 火黄 等先后纂倏《厦门志》与《金门志》。对兵制、防海、船政等作了详细的记述,具有一定的参考、查证、实用价值。周凯预感到海防的重要性,主修《厦门志》与《金门志》,这一创举是富有历史意义和现实意义的。在周凯后三年,就爆发了举世震惊的鸦片战争。道光二十年(1840)六月,英国侵略军舰队进窥金门、厦门,被闽浙总督邓廷桢和福建水师提督陈化成率部据险击退。事实证明了周凯的远见卓识。

  十六年,周凯调任台湾兵备道。之前台湾人张丙起事,聚众杀官吏,自称开国大元帅,年号天顺。清政府为维护领土完整,即派人“剿平”。周凯至任,犹有张丙余党为患,乃与总兵张公琴及台湾官员陈杰峰等合力搜捕,斩杀40余人。周凯在台任职时,见当地百姓把桑树当柴烧很可惜,就派人把浙江的养蚕能手带到台湾,帮助台湾同胞发展蚕桑。台湾岛上螃蟹成灾,啃吃水稻,当地百姓却不知道螃蟹可吃。周凯派人捕捉螃蟹,煮熟了吃,并教会百姓吃蟹,蟹灾因此而灭。次年七月,周凯病殁于任所。周凯互后,身无分文,皇帝感其清廉,下旨运用库银为他办了丧事。灵柩方回归故里。

  周凯工诗善画,绘有《武当纪游二十四图》,为传世名作;著有《内自讼斋文钞》、《内自讼斋诗钞》、《襄阳诗集》、《均阳纪游诗》、《高阳池修禊诗集》、《富阳先正古文选》、《富春杂识》等。

  王义祖

  王义祖,字榆圃,别号小隐山樵,坊郭里人。世居城中,与周凯家毗邻。清嘉庆廪贡生。义祖好读书,擅诗,工画。早提普与山阴谢裕庵、周凯等结“草草园诗社”,朝夕过从,时相唱和。后周、谢宦游在外,义祖居家课子弟,暇则携生徒登城北小隐山,舒啸终日。周凯宦成而归,又复与之吟诵唱和,并为其诗集作《序》云:“自魏、晋、六朝、唐、宋及元、明人诗,靡不毕览,别其源流门径,不屑于模仿家数,依傍门户。晚年始臻平淡。”嘉庆二十五年(1820),富春江上游洪涝成灾,浮尸顺流而下。义祖雇工打捞,并为之买棺埋葬。道光元年(1821),浙江巡抚阮元荐举义祖为“孝廉方正”,因亲老不就。卒年74岁。著有《小隐山樵诗钞》、《康寿堂古文钞》各若干卷。

  王 銮

  王銮(1817-1893),又名鸾,字子和,王义祖之孙。幼好读书,经其祖父指授,学业日进,并初解画理。后从舅父周凯学画山水、花鸟、谷物。及长,随周漫游金、厦、台、澎,得江山之助,丘壑益富,画艺更精,名重一时。曾一度至松江、衢州等地卖画。归故里后,闭户习画,不出乡里。其亲朋大都跻身仕途,“而銮不慕荣利,足迹未尝入公门”,时人称其品致高洁。王銮画师周凯,追踪元、明诸大家,早期作品工细秀丽,后转写意。谷物多描摹名士隐逸,造型生动,形象逼真,功力深厚;山水多取材本地风光,清丽萦合,沉雄奇秀,引人入胜;花鸟取法自然,色彩艳丽,生意勃发。尤工设色牡丹,蜜叶稠叠,鲜葩艳发,人得尺幅,如获至宝。其所作册页有《问天图》、《壮士图》。

  赵润林

  赵润林(1849-1917),字宝涵,坊郭里人。清光绪贡生,幼时品学兼优,为当时年高而有学识者所赏识。母性争急躁,润林每能先意承旨,博其欢心,以至孝闻名乡里。知县周笃生甚器重之,书赠“名教完人”匾额,以作士林楷模。

  润林廉洁好义,热心于地方公益事业,凡修建文庙,修恩波桥,纂辑《县志》,无不积极参与。光绪三十四年(1908)正月,邑人推举润林为首任劝学所总董,至宣统三年(1911年)五月卸任。时已年老力衰,遂将任职期间所得薪俸捐建市屋一所,租给轮船局。其租息供每年修文庙之用。其孙赵光远,上海南洋医专肄业,是抗日战争前富阳新华药房坐堂医师,为富阳镇最早的西医之一。

  郁氏三兄弟

  郁华(1884-1939),字曼陀,又字庆云,幼名连生,富阳镇满洲弄(今达夫弄)人。自幼聪慧好学。光绪二十五年(1899),应府、道试,均名列第一,补博士弟子员。二十九年,考取官留学日本,系浙江省首批派遣留学生之一。初毕业于早稻田大学师范科,继进法政大学专修法律。学成归国,历任京师审判厅、大理院推事,兼司法储才馆、朝阳大学教授,最高法院东北分院刑庭庭长。“九•一八”事变那年,日本军部威胁利诱,欲使郁华为侵略者服务。郁华在皇姑屯一农民帮助下,化装潜入关内。民国21年(1932),调任上海公共租界内江苏高等法院第二分院刑庭庭长,兼东吴、政法等大学教授。其间,曾多方设法,营救田汉、阳翰笙、廖承志等出狱。任上坚持司法尊严,以维护民族利益,保护爱国人士,严惩民族败类。同时,坚抿敌伪之诱胁,不为所屈。遂于民国28年11月23日遭日伪特务暗杀于上海寓所门前。为纪念郁华烈士,36年4月,富阳地方人士于鹳山建“郁曼陀血衣冢”。由郭沫若撰文、马叙伦书写的血衣冢志铭,高度赞颂郁华一生之伟绩。1952年10月,人民政府批准其为革命烈士。

  郁华工诗擅画,公务之余常以诗画陶冶性情,抒发爱国热情。早年参加进步文学团体“南社”,与柳亚子等时相唱和。在沪时,亦曾与鲁迅、田汉、阳翰笙等革命作家相交往。其文学修养与艺术功力曾给胞弟郁达夫、长女郁风以深刻影响。身后有《静远堂诗画集》、《郁曼聍陈碧岑诗抄》及《刑法总则》、《判例》等著作行世。

  郁诰

  郁诰(1891-1971),字养吾,为郁华胞弟。清宣统三年(1911)8月在杭州就读陆军小学堂时,因参加“反清起义”被捕,辛亥光复后获释。民国3年(1914),就读于国立北京医学专门学校,毕业后,加入中华医师学会。8年参加高等文官考试合格,先后在海军部及天津纱厂任医。16年回籍,开设“松筠医院”,并任富阳县医师公会常务理事。19年,任升平镇镇长。抗日战争中,易地场口行医。解放后,鼓励4个子女先后参军。1950年当选为富阳二届各界人民代表会议代表,任城东行政会主任。1952年,无偿提供房屋、医疗用具及所有药品创办富阳县城关镇中西医联合诊所。1971年去世。

  郁诰医德医风高尚,对待贫病者,收或不收药费,而对富有者则不允短少,自谓“劫富济贫”。郁诰习西医,通内、外、产科,并于首创中西医结合治疗,对富阳镇医疗事业的发展有特殊贡献。

  郁达夫

  郁达夫(1896-1945),名文,字达夫,幼名荫生,郁华之幼弟。少小聪明,九岁题诗,即已“四座”为“惊”。清宣统二年(1910)毕业于富阳县立高等小学堂,后就读于嘉兴、杭州等地。

  民国2年(1913)9月,他随赴日考察司法的长兄郁华至日本,初入东京神田正则学校,次年夏考入东京第一高等学校预科,为官费留学生,与郭沫若同班。4年夏,预科毕业,进入名古屋第八高等学校。8年夏毕业,旋入东京帝国大学经济学部,至11年3月毕业,获经济学士学。7月20日,结束十年留学生生活回国。10年7月,与郭沫若、成仿吾等留日同学发起组织进步文学团体创造社。是年9月至翌年7月,为创造社事,数次往返于东京与上海之间。其第一本小说庥《沉沦》于10年10月出版。翌年5月,由他主编的创造社第一个刊物《创造季刊》在上海出版。

  12年,达夫与郭沫若、成仿吾继续在上海主持创造社工作。先后任北京大学统计学讲师、武昌师范大学文科教授、广东中山大学文科教授等。

  19年春,先后参加中国自由大同盟、中国左翼作家联盟,均为发起人之一。“九•一八”事变后,参加人民抗日救国会,从事募捐、宣传等活动。22年1月,参加中国民权保障同盟。4月,移家杭州。25年2月,应福建省主席陈仪之邀,任福建省政府参兼公报室主任。11月中旬,赴日讲学,访被迫流亡之郭沫若于千叶县乡下,并劝其归国。

  26年7月,全面抗战爆发,特专程赴沪,迎接潜返祖国的郭沫若。12月,日军入侵富阳,郁母陆氏不届饿死。达夫化悲痛为力量,于次年3月应郭沫若之邀赴武汉作毂委会政治部第三厅设计委员,并去山东、河南等地前线劳军,旋返福州。是年底,应《星洲日报》社之邀前去新加坡,任该报副刊编辑,积极宣传抗日救国。太平洋战争爆发后,担任新加坡文化界战时工作团主席,兼战时工作干部训练班主任,为培养和输送抗日干部效力。新加坡沦陷前夕,与胡愈之等流亡苏门答腊,定居巴爷公务,化名赵廉,集资开设赵豫记酒厂,借以掩护爱国华侨和抗日文化人士。后因汉奸告密,受秘密监视。民国34年8月29日,日本虽已宣布无条件投降,达夫却仍被日本宪兵秘密绑架、杀害于印尼丹戎革岱。1952年12月,春民政府追认其为革命烈士。

  郁达夫毕生致力于新文学运动,是“五四”以来革命文学运动的开拓者和著名作家,同时又是杰出的反法西斯文化战士和伟大的爱国主义者。其文学遗作有小说40余篇,散文、评论、随笔170余篇,诗词500余首,已有12卷《郁达夫文集》行世。

离清明假期还有两天。你想好怎么玩了吗?今天,边肖将为大家推荐一些清明期间杭州富阳的好玩的地方。到时候,你可以选择这里作为你的目的地!

杭州富阳介绍

春风吹响了,迎来了百花齐放的季节。在杭州这里,有一座非常美丽的城市,就是杭州富阳!

用于有山川的景色,有花开的景观。当你看到漫山遍野的樱花,当你看到娇艳的杜鹃花,当你漫步在这里的山林之间,漫步在花花草草之间,这样的景色怎能不让人陶醉!

杭州富阳有什么好玩的

沿着河边小道骑马,钓淡水。

来阜阳,不如骑自行车!趁着微风不燥,趁着阳光正好,看看富春江边的风景。这里有太多美丽的风景。看着周围满满的绿色,你会不由自主地感觉舒服多了!

骑着自行车,静静地坐在湖边,让温暖的阳光在自己的身上自由地摇摆,耳边传来虫鸣鸟鸣,就这样,在安静的时间里欣赏风景!

然后,我们可以在这里进行一次垂钓之旅,在这里耐心等待鱼儿上钩,然后在晚上享用一顿丰富美味的大餐。多么充实的一天啊!然后在晚上,我们可以坐在河边看星星升起和落下。岁月的痕迹慢慢流走,我们却在享受这样美好的时光!

走进原生态村落,遇见春天的花。

如果你想有一个安静的旅行,就来这里的农村古镇,欣赏小桥流水,灰墙绿瓦,满眼的绿色和盛开的鲜花!

有千年历史的龙门古镇,流传着孙权的故事,有百花齐放、五彩缤纷的递铺村。景点很丰富!

四月,这里的油菜花盛开,同时还有开着许多不同花的郁金香。届时,你可以在这里赏花,还会有花海美食街和郁金香音乐节。别忘了在这里参加!

有一点需要注意的是,这里每年的花期受天气影响很大,一年的具体时间不一样。可能会有错过花期的情况。请理解。

好了,关于清明杭州富阳之行有哪些好玩的小编给大家整理出来了。希望对大家有帮助。边肖在这里祝你旅途愉快!注意花期!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jiehun/1651778.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7-17
下一篇2023-07-17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