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沫若有那些代表诗集?

郭沫若有那些代表诗集?,第1张

郭沫若(1892~1978),现、当代诗人、剧作家、历史学家、古文字学家。原名开贞,笔名郭鼎堂、麦克昂等。《漂流三部曲》等小说和《小品六章》等散文,作品中充满主观抒情的个性色彩。还出版有诗集《星空》、《瓶》、《前茅》、《恢复》,并写有历史剧、历史小说、文学论文等作品。1928年起,著有《中国古代社会研究》、《甲骨文字研究》等著作,成绩卓著,开辟了史学研究的新天地。 《棠棣之花》、《屈原》等6部充分显示浪漫主义特色的历史剧,这是他创作的又一重大成就。著有历史剧《蔡文姬》、《武则天》,诗集《新华颂》、《百花齐放》、《骆驼集》,文艺论著《读(随园诗话)札记》,《李白与杜甫》等。著作结集为《沫若文集》17卷本(1957~1963),新编《郭沫若全集》分文学(20卷)、历史、考古三编, 1982年起陆续出版发行。许多作品已被译成日、俄、英、德、意、法等多种文字。 还有选入初中课本的《天上的街市》。

郭沫若的三个代表作:

1、《天狗》是现代文学家郭沫若1920年2月初创作的一首诗。此诗首次发表在1920年7月的《时事新报·学灯》上,后收入作者第一本新诗集《女神》。

2、《凤凰涅槃》是郭沫若创作的一首长篇抒情叙事诗,发表于1920年,后收入诗集《女神》。此诗是现代诗歌史上具有重要历史地位的诗篇。

3、《笔立山头展望》是近现代诗人郭沫若于1920年6月创作的一首新诗。此诗是诗人登上日本笔立山俯瞰现代工业城市发出的赞叹,诗中赞美了代表现代科学文化水平和物质文明大都市,赞美了大都市紧张热烈的气氛和蒸蒸日上的景象,赞叹海湾数不尽的轮船等等。

郭沫若在现代文学史上是足以代表一个时代的诗人与历史剧作家。代表作有诗集《女神》,历史剧《屈原》等。郭沫若是鲁迅在20世纪初热切呼唤、终于出现的摩罗诗人。

狂飙突进的“五四”时代需要用高昂热情的浪漫主义来表现,郭沫若的艺术想象力正胜于观察力。个人与民族的郁结,在浪漫主义这里找到了喷火口。郭沫若反复强调:“诗的本职专在抒情”,艺术是“灵魂与自然的结合”,“诗是人格创造的表现”,“个性最彻底的文艺便是最有普遍性的文艺,民众的文艺”。

本文主要以《女神》为例,阐述郭沫若的文学修养。第一本诗集《女神》出版于1921年8月,收入《女神之再生》《凤凰涅槃》《炉中煤》《天狗》《地球!我的母亲》等五十多篇诗歌,以崭新的内容与形式,开一代诗风,堪称中国现代新诗的奠基之作。

《女神》的成功之处正在于时代的需要与诗人创作个性的统一。诗人从泛神论角度出发,其抒情主人公形象具有浓厚的浪漫主义色彩。《女神》的自我抒情主人公首先是“开辟鸿荒的大我”,是“五四”时期觉醒的中华民族的自我形象。为时代再造的中华民族的崭新形象在《女神》中第一次得到充分的艺术表现。人的自我价值得到肯定,人的尊严得到尊重,人的创造力得到承认,这在中国历史上也是第一次。

同时,《女神》的主人公是具有彻底破坏和大胆创造精神的新人。“我”的形象所面向的是整个世界与人类。他崇拜自己的本质,热烈追求精神自由和个性解放。

最后,《女神》中的“自我”抒情形象又是大时代中诗人自我灵魂、个性的真实袒露。《女神》中的“我”不仅表现了崭新的民族魂,也袒露着诗人自己的灵魂。《女神》的魅力及其不可重复性,正是在于它所达到的民族精神及作家写作的自由状态。《女神》同时真切地展现了诗人在美学追求中的内在矛盾。

在诗歌形式方面,《女神》创造了自由诗的形式。总体看来,其形式是自由的。基本上有两种类型:一类外在格律相对严谨,押韵、诗节、诗行大体整齐,如《晨兴》;另一类占《女神》的大多数,则讲求情绪自然消长的内在节奏,但也并非完全不讲外在形式,而是在自由变动中取得某种程度的整齐与和谐,如《天狗》。

总的来说,《女神》是郭沫若创作的一个高峰;直到历史剧作《屈原》,郭沫若又重回革命浪漫主义的道路上,重新找到了自己,出现了第二个创作高峰。郭沫若的作品中渗透着浓烈的革命浪漫主义色彩,又意在创新诗歌自由体制,具有很强的文学修养。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langman/455736.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6-29
下一篇2023-06-29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