弗里茨·哈伯的生死实验

弗里茨·哈伯的生死实验,第1张

1915年4月,盟军为了控制比利时西部的佛兰芒小镇Ypres而与德军作战。几个月前,德军与许多未经考验的年轻士兵作战,在一场他们称之为“屠杀伊普尔无辜者”的战斗中,德军在那里伤亡惨重。这次,他们决心对西线发动第一次大进攻。随着成千上万的法国、英国、比利时和加拿大军队在该镇周围的挖掘,德国人在1918年转向弗里茨·哈伯,

,哈伯将被授予诺贝尔化学奖,因为他致力于开发一种从空气中的氮合成氨的方法,这一方法使肥料的大量生产成为全球农业革命的动力。但在1915年冬天,哈伯的思想转向消灭盟军。由于他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领导一支前线科学家队伍的努力,他被称为化学战之父。

弗里茨·哈伯1868年出生于普鲁士的布雷斯劳(现波兰弗罗茨瓦夫),在圣伊丽莎白古典学校接受教育,在那里他对化学产生了早期兴趣。在柏林大学学习后,他于1886年转入海德堡大学,并在德国著名化学家罗伯特·本森的指导下学习。哈伯最终被任命为卡尔斯鲁赫理工学院的物理化学和电化学教授。当科学家们警告说,在20世纪,世界将无法生产出足够的食物来养活日益增长的人口时,他听了。

科学家们知道氮对植物生命至关重要;他们也知道地球上可利用数量的供应相当有限。但哈伯发现了一种方法,可以将地球大气中的氮气转化成一磅,用作肥料。温尼伯曼尼托巴大学(University of Manitoba in Winnipeg)全球农业历史学家瓦茨拉夫•斯米尔(Vaclav Smil)认为,哈伯-博世(Haber-Bosch)利用氮和氢合成和制造氨的工艺(后来被哈伯的姐夫卡尔•博世(Carl Bosch)工业化)可能是20世纪最重要的技术创新。它维持着相当于当今世界一半人口的食物基础。

化学家克拉拉·伊默瓦嫁给了哈伯,很快就有理由后悔。( )“知识产权保护计划”1901年,哈伯嫁给了杰出的化学家克拉拉伊梅瓦尔,她是第一位获得布雷斯劳大学博士学位的女性。几年前,她拒绝了他的求婚,把精力放在学业和事业上。和哈伯一样,她从犹太教皈依了基督教,这对夫妇在卡尔斯鲁厄定居下来。但不久之后,克拉拉·哈伯的研究就退居二线,不再满足做家庭主妇的要求,1902年他们的儿子出生后,她成为了一位母亲。

让自己的大脑得到 ,她开始与丈夫合作编写一本气体热力学教科书,并试图继续自己的研究、写作和演讲。当她丈夫的名声传播开来时,她得知她的听众以为他为她写了演讲稿而感到愤怒。与此同时,哈勃的事业蓬勃发展,在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前后,德国军队请求他帮助研制用毒气代替炮弹中的炸药,

哈勃与他的朋友阿尔伯特·爱因斯坦不同,他是德国爱国者,他心甘情愿地成为德国战争办公室的一名穿制服的顾问。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他开始借鉴他用氯气作为武器所做的实验。找到一个有效的投送系统是一个挑战,一个测试导致几个德国军队死亡。但是到了1915年,前线的失败强化了哈勃使用气体武器的决心,尽管海牙公约规定禁止在战斗中使用化学制剂。

哈勃很难找到任何德国军队的命令者,他们甚至同意在战场上进行试验。一位将军称毒气的使用是“无以伦比的”;另一位将军则宣称毒死敌人“就像毒死老鼠一样”来自钢瓶的埃德促使德国人最终开发出可以远距离发射的充气炮弹。战争结束时,德国人在盟军身上使用芥子气,但防毒面具和各种化学物质过滤器的改进使盟军得以适应。

尽管获得诺贝尔奖,哈伯战后的生活几乎没有荣誉可言。他对德国的失败感到沮丧,并认为德国战争债务的衰弱负有责任。希特勒上台后,纳粹袭击了他和凯撒威廉研究所,罪名是窝藏犹太科学家。基督教皈依者在纳粹政权眼中成了“犹太人哈伯”,哈伯没有按要求解雇他的幕僚,而是辞职逃离德国前往英国。但是那里的科学家们因为他在化学武器方面的工作而避开了他。他周游欧洲,徒劳无功地寻找一个可以打电话回家的地方,然后在1934年在瑞士的一家酒店里心脏衰竭。此后不久,他去世,享年65岁,但在此之前,他并不后悔将自己的思想和才能奉献给与毒气作战。

因其工作而受到赞扬,但仍使世界各地的农业得以发展,但因其化学武器工作而受到谴责,弗里茨·哈伯是20世纪技术创新极端的化身。然而,这是一种命运的转折,哈伯从来没有活过在20世纪20年代在他经营的实验室里看到Zyklon B,一种有毒气体,用于他自己的一些亲戚,他们最终被送往纳粹集中营。

来源:

书籍:LF哈伯,《毒云:第一次世界大战中的化学战》,牛津大学出版社,1986年。丹尼尔·查尔斯,《头脑大师:发起化学战时代的诺贝尔奖获得者弗里茨·哈伯的兴衰》,Ecco,2005年。

文章:德国人的收获; ,1915年4月24日,纽约附近的新一场大战。1915年4月25日, ,炸弹烟雾达到2英里。1915年4月24日,亚特兰大宪法,法国宣布,德国人使用的窒息性气体。被毒气炸弹炸死, ,1915年4月26日。毒弹的影响, ,1915年4月24日。德国媒体承认使用气态炸弹,芝加哥论坛报,1915年4月26日。弗里茨·哈伯:化学家和爱国者,伍德罗·威尔逊国家研究基金会,://Woodroworg/teachers/ci/1992/Haberhtml克拉拉·伊梅瓦,1870-1915年,朱塔·迪克著,犹太妇女百科全书,://jwaorg/Encyclopedia/article/imerwahr-Clara诺贝尔化学奖,1918年:弗里茨·哈伯,Nobel Prizeorg,://nobelprizeorg/nobel-prices/chemistry/laureates/1918/haber-biohtml弗里茨·哈伯的悲剧:诺贝尔奖获得者改变了世界粮食生产,战争,作者:丹·查尔斯,NPR,://NPRorg/programs/morning/features/2002/jul/fritzhaber/第二次伊普尔之战,1915年,第一次世界大战。,://First World War/battles/ypres2htm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的气体战,://webmattersnet/history/ww1_Gas_03htm氯气,斯巴达克斯教育,://Spartacusschoolnetcouk/fwwclorinehtm“

问题一:小时代结局。 是谁放的火?????

问题二:小时代4大结局最后的火是谁放的?陆烧为什么要放火 因为瓦斯爆炸。。个人认为是顾里。。。因为顾里曾说过。。。你们都得留下来陪我。陆烧当时是睡着的

问题三:小时代小说最後是谁放的大火? 崇光: 你们还记得他叫-- 陆烧么。在这场火灾之

前,他就取得了这个名字,为什么会有人 取这么怪的名字呢?因为“陆”――六 “烧”――那场火灾。总的来说,也就是烧死六个 人。 你们还记得为什么只有林萧和宫

么没死么?因为一个是爱人一个是哥哥 。 你们还记得为什么崇光先睡了么因 为他知道要死了。 你们还记得为什么 林萧和宫迟到了么宫那样的人为什么

会迟到因为他早就知道:崇光要放火。他 当初那么冷静拉住林萧。是因为。他知道 。 你们还记得P177 崇光说同归于尽 ?没有没有,不,我不想纵火 你们

还记得唐宛如说他睡着的样子别提多迷 人了他那颤抖的眼睫毛哦睡着的人。眼 睫毛怎么会颤抖?所以只有两个可能:1

他装睡2他流泪。但是我很奇怪他这么做的原因是什么?为什么会把自己烧死呢?这又解释不通了

自然事件:

不是谁放的,是去年的上海胶州路1115重大火灾事件,是真实事件,轰动全国。

唐宛如公寓所在地就是上海胶州路。

宫:

这把火烧的他是受益者,其他都是意料之中,唯一一个意料之外就是崇光改签了一班回来的飞机!

宫勋:kitty和蓝诀虽然都只是助理,但20里就摆明了,都是宫勋手下的人。在最后的结局中他们都没有出现,是干嘛去了?!推断是宫勋家族让kitty和蓝诀放了那场火(而且蓝诀是顾里的助理,要知道聚会的消息是轻而易举的事儿吧)

以上各种猜测。。这就是小四的书的吸引人之处啊

问题四:小时代4的火到底是谁放的,最后到底是谁死了 好像是崇光放的火,好像除了他,林萧,宫,都死啦

问题五:小时代4的结局是什么意思??**里并没有火灾的镜头啊 相信很多没有看过原著的人在看到小时代4最后25分钟时都以为是完美的结局,实际与之相反。当唐宛如不慎打碎酒瓶的那一刻,就暗示着悲剧已经开始。酒,是火灾的导火线,酒精能引发大火。之后林萧说再去买一瓶,陆烧提出陪她一起去,出门遇到大批记者拦在门口。那时,陆烧说了类似『你先走我帮你挡住记者』的话,其实这句话就暗示着这是陆烧对林萧最后的保护。紧接着屏幕全黑,响起救护车鸣笛声火烧声警笛声。那场火的确就是陆烧放的。陆,是六的繁体。烧,寓意火,暗示火灾。陆烧放火烧死了除林萧以外的六个人(原著六人,**版八人)。想必大家都会诧异,明明已经是很完美的结局了,那么陆烧为什么还要这么做,他的动机呢?以下是po的分析。陆烧的癌症其实已经治不好了,虽然做了手术可还是会死。那他为什么要拉着大家一起死?因为死掉的人中,都是曾经对林萧有威胁或者伤害过林萧的人。陆烧的保护欲其实是相当强烈的,然而除了他,世界上也再也没有那么爱林萧的人,所以在他死后,就没有人能够像他那样保护林萧了。他怕林萧因为大家再次受到伤害,所以只能以这种方式来保护她。按道理,陆烧放火后完全可以逃走,不被烧死。但他不管现在死还是将来死,只要能保护林萧,对他来说都是一样的,更因为,他想让林萧以为这只是一场意外。如果林萧知道陆烧为了保护她自己而杀死她最挚爱的朋友们,一定会愧疚一辈子,出于他对林萧强烈的爱,这就成了他唯一的选择。当这场大火烧完,屏幕再度亮起时,是林萧身穿黑衣再次回到顾里的别墅,我们可以看到,在别墅内,一切都被蒙上一层白色,林萧的黑衣就成了最突兀的,格格不入的颜色(为了祭奠大家),这时林萧拿起照片开始回忆时代姐妹花的点点滴滴,间接也能看出她的思念。当回忆结束,林萧落泪,顾里南湘唐宛如就身穿白衣走进了林萧的视野内,和平常一样的打闹,但是和林萧黑衣颜色相反的白衣仍暗示着他们已经死去。之后顾里不经意间的一句『林萧每年都来得很早』又代表了1这天是顾里生日,每年顾里生日大家都是一起庆祝,而林萧总是第一个到,此次林萧来是为了坚守每年顾里生日一起过的约定,却只剩下她孤单一人。2这天是大家的祭日,林萧每年都会很早来这间有着沉痛回忆的屋子纪念大家。

综上所述皆为po和基友的分析,其实小四写出的Bad end还是能够理解的。

小时代从一开始就是这种不完美的路线『既然现实不是童话,那么我希望你坚强面对』

如果接下来的生命无法由我继续守护你,那么我宁愿你再也不要受到伤害。或许这就是对陆烧的爱最好的诠释。ps:没有带纸去看这部**,真是罪。我看的都快哭死了。

问题六:今天看了小时代4,到没看懂结局谁能说下网上有人说那段火声黑屏说明他们都被烧死了? 只有林萧活着。

你可以去看一下宣传海报《最后的晚餐》

林萧陆烧将会成为剧中唯一的真爱象征,林萧将手戴一枚求婚钻戒,并成为唯一存活下来的主角。

林萧身着白衣收获求婚钻戒 暗指唯一存活

《最后的晚餐》海报中,最为明显的是上其他所有人都身着黑衣,唯独林萧身穿白衣,一脸天真浪漫地望着陆烧。陆烧在向其求婚时,会送给她一枚世间罕见的稀世粉钻,林萧也将是全剧唯一收获这枚关键信物的人,这也暗示着她是全剧中唯一存活下来的主角。

中的南湘手执匕首,坐的位置正是犹太的位置,叛变之心一目了然。顾里依然是戴着女王王冠,另一只手却是拿着假发,脚下蜡烛“一长九短”,代表九死一生,可见顾里患病,生死成谜。唐宛如依然笑得没心没肺,但是嘴角却是一片猩红,暗示正如书中情节揭露,将争吵中惨遭毁容。

宫将假脸面具递给了陆烧(即崇光),说明了两个人暗地里实行了变脸替换身份计划。而顾准Neil在桌底秘密牵手,两个人将会走到一起。而他们脚下珠宝遍地,也说明了两个人将会找到隐藏的遗产宝藏。助理Kitty手中拿着十字架,放在席城旁也暗喻席城并不会有什么好的结果。两个人的眼睛分别盯着自己关心的人,Kitty目睹整个换脸事件,说明整个事件她有参与其中;而席城眼里只有南湘一人。

望采纳谢谢

问题七:小时代结局谁放的火 我也是听同学说小时代结局就是因为一场火,烧死了所有在公寓里的人。好像是这么回事:顾里手术出院了,唐宛如搬了新家,林萧建议去宛如新家庆祝一下。于是当天所有人都到了,就连远在意大利的周崇光,也提前过了,准备用DR真爱钻戒向林萧求婚。可是没想到发生了火灾,烧死了再宛如家的人。派对之前,林萧被宫叫出去了,幸免于难。所以,很多人怀疑是宫放的火,但是到底真相如何,我也不是很清楚了。

问题八:小时代4隐藏结局是谁放的火?? 不是放火而是失火,谁说周崇光放的火,林萧只是不确定陆烧到底是不是周崇光而且林萧她也不知道所以的真相,在最后还是宫说出来所以的真相

问题九:小时代小说结局大火是谁放的 有人说是宫,因为他嫉妒顾里有两亿元,所以放火烧了所有人,他会掐着林萧的胳膊是因为他没有想到自己的弟弟会改签航班,结果导致烧死。又有人说是陆烧,因为陆=六个人,烧嘛,你懂的,不过我觉得应该是宫放的,陆烧放火哪有那么扯淡

  肖邦1810年出生在波兰中部小镇热拉佐瓦-沃拉(Żelazowa Wola,位于波兰首都华沙附近)。他出生的时候,波兰作为一个统一主权国家已经不复存在,被俄国、普鲁士和奥地利瓜分。肖邦的母亲是波兰人,父亲Nicolas Chopin(1771年—1844年)是波兰籍的法国人,原本居住在洛林的一座从父辈继承下来的葡萄园,1787年移居波兰并加入波兰籍,参加过1792年的俄波战争和1794年的科希丘什科起义(科希丘什科,Kościuszko,1746年—1817年,波兰人民英雄),第二次瓜分波兰后在贵族家庭当法语家庭教师,认识了一个雇主的亲戚也就是后来萧邦的母亲Justyna Krzyżanowska,他们在1806年结婚,萧邦的父亲也得到了一份在中学教授法语的工作。萧邦一家在1810年搬到了华沙。

  肖邦在波兰被视为神童,1816年6岁的时候开始学习钢琴,相继由他的姐姐和母亲教授钢琴演奏。肖邦是个音乐天才,从小就展现出他惊人的音乐天赋,7岁时便能作曲,他的第一首作品B大调和G小调波兰舞曲创作于1817年,体现出肖邦不同寻常的即兴创作能力,他在华沙被誉为“第二个莫扎特”。

  第二年也就是1818年,8岁的肖邦在一次慈善音乐会上演奏了奥地利作曲家阿德尔伯特·基洛维茨(Adalbert Gyrowetz)的作品,这是肖邦的第一次登台演奏,从此跻身进入了波兰贵族的沙龙。

  1822年起肖邦师从约瑟夫·艾尔斯内(Józef Elsner,1769年—1854年)学习音乐理论和作曲,一年后公开演奏了德国作曲家费迪南德·里斯(Ferdinand Ries,1784年—1838年)的作品。1826年从中学毕业后,肖邦在音乐学院继续跟随约瑟夫·艾尔斯内学习钢琴演奏和作曲。肖邦作曲相当勤奋,他发表的第二部作品是B大调钢琴和管弦乐变奏曲(Là ci darem la mano,Op 2,1827年),来自莫扎特的歌剧唐璜(Don Giovanni),几年后在德国引起了轰动,1831年罗伯特·舒曼作为音乐评论家在莱比锡的一份19世纪最重要的音乐报纸中,以《作品二号》为题(德语:Ein Werk II)写道:“先生们,向天才脱帽致敬吧”[1],对肖邦的作品给予极高的评价。

  他十九岁时已经创作了两首钢琴协奏曲。1829年至1831年间,萧邦在华沙、维也纳和巴黎各地举行了多场音乐会,他的演出受到了专业报刊的高度评价,“柔和的演奏,难以形容的流畅,能够唤起最深感受的完美演绎。”[2],他是“音乐地平线上最闪亮流星中的一颗”[3]。1829年萧邦爱上了音乐学院的女同学Konstanze Gladkowska,但是这段秘密的爱情无疾而终。因为1830年波兰爆发了反对外国势力瓜分波兰的起义,肖邦无法回国,而肖邦的父亲也建议肖邦暂时先留在国外,1831年肖邦最终忍痛离开故乡波兰移居到了法国巴黎,开始以演奏、教学和作曲为生。

  “巴黎的生活”

  移居到巴黎后,萧邦很快爱上了这座城市,巴黎的建筑和大城市氛围深深吸引着肖邦,他在一份寄回波兰的信中写道,巴黎是“世界上最美丽的城市”。他在巴黎先是拜他的偶像法国籍德国钢琴家和作曲家弗里德里希·卡尔克布伦讷(Friedrich Kalkbrenner,1785年—1849年)为师,继续学习钢琴,但是他感觉受到了教学方式的限制,课程只进行了不到一个月。肖邦在巴黎参加音乐会的演出以赚取生活费,起先萧邦还未出名,收入仅够糊口,后来一位极具影响力的资助者带萧邦参加了银行家罗斯柴尔德家族的一次接待活动,萧邦的钢琴演奏打动了客人,转眼间赢得了一大批的钢琴学生,其中的大部分是女学生。肖邦通过音乐会、作曲和教授钢琴课,从1833年起便有了稳定的收入,经济上没有了后顾之忧,萧邦甚至有一辆私人马车和随从,他的衣服都是高档的材料制成。而相比之下,19世纪的其他音乐家如理查德·瓦格纳和彼得·伊里奇·柴科夫斯基则还需要指望着资助者的赞助。

  在巴黎期间萧邦做了多次访问,1834年,他和席勒共同访问了在亚琛举行的的莱茵河畔音乐节。萧邦、席勒还有门德尔松三人在此次音乐节中碰面并一起去了杜塞尔多夫、科布伦茨和科隆,他们三人彼此欣赏对方的音乐才华,并互相学习和切磋了音乐技艺。

  肖邦交友广泛,他的好友包括诗人缪塞、巴尔扎克、海涅和亚当·密茨凯维奇,画家德拉克罗瓦,音乐家李斯特、费迪南德·希勒,以及女作家乔治·桑。肖邦在李斯特家第一次见到了身着男装、抽着烟的乔治·桑,并对她一见倾心。

  与乔治·桑的恋情

  乔治·桑1837年肖邦因为与18岁的Maria Wodzińska一段不幸的恋情,陷入了生活危机,正在这时,他邂逅了比他大6岁的乔治·桑,这使得他又重拾了精神上的信心。

  第一眼见到乔治·桑,肖邦就感受到了她与Maria Wodzińska的截然不同,Maria Wodzińska是个典型的大家闺秀,而诗人乔治·桑看上去却是十分高傲和极具自我意识。但是肖邦与乔治·桑的恋情却是具有传奇色彩的,一方面,乔治·桑是一个热情似火的女人,受到许多年轻才俊的追求,另一方面,乔治·桑后来销毁了大部分寄给她的信件,使得人们无法确定肖邦同她之间的真正关系。

  1838年11月乔治·桑带着她的两个孩子Maurice和Solange移居西班牙的马洛卡岛上的法德摩萨镇,Maurice患有风湿症,乔治·桑根据医生的建议,希望西班牙的气候可以有助于Maurice健康状况的好转。而肖邦也一同搬到了马洛卡,肖邦一生患有肺结核,他也希望温暖的气候能够缓解他的病痛,但是事与愿违,Maurice的病情有了明显好转,而肖邦的肺结核却因为房间条件差,加上糟糕的天气,发展成了肺炎。98天后肖邦和乔治·桑离开了马洛卡岛,这段旅程虽短,但是对肖邦和乔治·桑都印象深刻,乔治·桑将这段经历记录在了她的小说《马洛卡岛上的冬天》中。

  1839年到1843年的夏天,肖邦都是在乔治·桑位于家乡诺昂(Nohant)的庄园里度过的。这是一些宁静的日子,肖邦创作了大量的作品,其中包括著名的波兰舞曲《英雄》。

  肖邦和乔治·桑的恋情在1847年画上了句号,两人都没有公开分手的原因。当时乔治·桑的女儿Solange爱上了贫困潦倒的雕刻家August Clésinger,这引发了乔治·桑一家的家庭矛盾,乔治·桑变得非常好战,当肖邦得知Solange和August Clésinger秘密订婚的消息后,非但没有反对,还表现出来赞同,这使得乔治·桑大为恼火。

  英年早逝

  华沙圣十字教堂安放弗里德里克·肖邦的心脏(就在底部花束上方)的柱子肖邦1848年在巴黎举办了他的最后一次音乐会,此后他访问了英格兰和苏格兰,本打算11月在伦敦在举行几场音乐会和沙龙演出,但由于肺结核病情严重不得不放弃这些计划返回巴黎。1849年他的病情加重,已无法继续授课和演出,最终于10月17日在巴黎市中心的家中去世,时年39岁。

  肖邦曾希望在他的葬礼上演奏莫扎特的安魂曲,但是莫扎特安魂曲的大部分是由女性演唱的,举办肖邦葬礼的教堂历来不允许唱诗班中有女性,葬礼因此推迟了近两周,最后教堂终于做出让步,允许女歌手在黑幕帘后演唱,使得肖邦的遗愿能够达成。有将近三千人参加了10月30日举行的肖邦葬礼,演唱者还包括Luigi Lablache,他此前曾为1827年贝多芬的葬礼演唱安魂曲,为1835年贝利尼的葬礼演唱Lachrymosa。

  根据肖邦的遗愿,他被葬于巴黎市内的拉雪兹神父公墓,下葬时演奏了奏鸣曲Op 35中的葬礼进行曲。虽然肖邦被葬在巴黎的拉雪兹神父公墓,但他要求将他的心脏装在瓮里并移到华沙,封在圣十字教堂的柱子里。拉雪兹神父公墓里的肖邦墓碑前,总是吸引著许多参访者,即使是在死寂的冬天里,依然鲜花不断。后来肖邦在波兰的好友将故乡的一罐泥土带到巴黎,洒在肖邦的墓上,使萧邦能够安葬在波兰的土地下。

《威尼斯商人》是英国伟大的剧作家,莎士比亚是最具代表性的喜剧,故事讲的是威尼斯的外贸大亨安东尼奥破例向犹太高利贷者夏洛克借钱,帮助他的朋友巴萨尼奥去贝尔蒙特向贵族家庭波西亚求婚,因为在航行中,货船有一段时间现金短缺。安东尼奥借给他的钱从不收利息,夏洛克在嫉妒的时候趁机报复。他还假装不需要利息,但他必须签订一份贷款协议,他必须在到期前从安东尼奥身上割下一磅肉。为了解决朋友的急用,安东尼奥又想,到那个时候货船应该已经回来了,于是他签了一份贷款协议。

在鲍西娅的“三匣择婚”中,巴萨尼奥并没有被金银丰富的外表所打动,而是选择了简单的铅盒,赢得了鲍西娅的爱。当所有人都在庆祝这件事的时候,他们得知安东尼奥无法偿还他的债务,因为货船触礁了。夏洛克向公爵投诉,并坚持履行贷款协议,导致安东尼奥入狱。鲍西娅立刻乔装成律师,冲到法庭上为自己辩护,粉碎了夏洛克以法律名义复仇的阴谋。

《威尼斯商人》赏析:作者笔下的安东尼是一个善良的“商人之子”,是忠诚于友谊的化身。作为一名富商,他非常注重爱与善良,在危难中帮助他人,甚至冒着“切肉还债”的风险为朋友的婚姻借钱,体现了人文理想中的高尚品质。夏洛克则是一个贪婪、奸诈、吝啬、恶毒的高利贷者。他对安东尼奥的慷慨总是怀恨在心。他之所以签下“一磅肉”的贷款合同,不仅是为了报复安东尼奥,也是为了实现“一切生意都靠我一句话”的野心。

正是这种对金钱的疯狂欲望使他对所有人都冷酷无情。仆人在他旁边又饿又瘦;唯一的孩子称她的家是地狱;女儿私奔了,他只是被心痛夺走了财产;如果你不去找你的女儿,你就怕花钱。他充分体现了原始积累时期资产阶级贪财、贪得无厌的典型性格。鲍西娅是作者理想中的新女性形象。第三种婚姻选择体现了她高尚的情义和爱情理想,象征着纯洁的爱情对世俗观念的胜利;在法庭上的打扮展现了她的热情、慷慨、机智和勇气,表达了她相信无私的友谊最终会战胜金钱的邪恶;索希夫展现了她的温柔、深情、乐观、顽皮,展现了年轻、充满活力的新女性性格。身体美与精神美的完全统一体现在她身上。作品的颂扬无私的友谊和真挚的爱,批判贪婪、嫉妒、仇恨和残忍。喜剧的结尾体现了人文主义原则的胜利。

  戴维.本-古里安(1886—1973)是以色列第一任总理,也是任职时间最长的总理。他凭借敏锐的直觉和务实的精神,在长达30年的时间里一直是犹太民族的领袖。他领导创建以色列国,是现代以色列当之无愧的国父。

  documentwrite();ad_dst = ad_dst+1; 17岁成为犹太复国主义者

  1886年,戴维.本-古里安出生在波兰普朗斯克一个富裕的犹太人家庭。在具有浓厚犹太复国主义的氛围中,他从小就开始学习《圣经》和希伯来语。14岁时,他组织周围的孩子讲希伯来语。3年后,加入犹太复国主义政党锡安工人党,成为一名犹太复国主义者。

  20岁时,戴维来到当时奥斯曼土耳其帝国的属地巴勒斯坦———他心目中的“以色列地”,决心用定居的方式来实现犹太复国主义的理想。戴维坚信,希伯来人在希伯来的土地上劳动是犹太民族恢复权利的惟一途径。艰苦的环境和艰辛的劳动对身体羸弱的戴维是个巨大的挑战。他后来回忆说:“我发烧和挨饿的时间超过工作的时间。工作、疟疾和饥饿对我而言都是全新的,也很有趣。毕竟,这就是我来以色列地的原因。”

  即便在这种条件下,戴维也没有停止他毕生的爱好:读书。一次,他赶着耕牛边走边阅读,等读完抬起头,才发现牛早就到别处吃草去了。

  梦想建立国家

  1910年,本-古里安被锡安工人党调到耶路撒冷,担任新创办的党刊《团结》杂志的编辑。杂志出版第二期的时候,他才鼓起勇气在自己的文章上署上新起的希伯来语名字———本-古里安。24岁的本-古里安开始了自己的政治生涯。

  这时本-古里安已经明确,犹太人要建国只有一个方法:不是空谈,而是实干。他坚信只有在巴勒斯坦的犹太人才能决定自己的道路。他一度希望获得奥斯曼土耳其帝国国籍,在帝国内部争取犹太人的权益。为此他学习了土耳其语,并到帝国的首都学习法律。为了使自己更像一个奥斯曼帝国公民,他还戴上了土耳其式的圆筒帽,蓄起了土耳其式的胡子。但是随着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爆发,由于奥斯曼土耳其对犹太复国主义的担心,本-古里安于1915年被驱逐出境。不久,他经埃及亚历山大到达美国纽约。

  在纽约,本-古里安结识了年轻护士保拉。他向保拉求婚时提出,如果她同意嫁给他,那就得准备离开美国,去一块“狭小而贫瘠的土地,那里没有电,没有煤气,也没有电车”。1917年12月5日,保拉匆匆离开手术室,来到纽约市政厅,和在那里等她的本-古里安一起步入婚姻登记处。随后新娘立即赶回医院,那里有一个紧急手术正等着她,而新郎则去参加锡安工人党执委会的一个会议。

  1917年,英国发表《贝尔福宣言》,对犹太复国主义表示支持,赞成在巴勒斯坦建立一个犹太民族之家。英军随即开始组织犹太军团。1918年,本-古里安加入军团,跟随英军回到巴勒斯坦。但军团还未参战,奥斯曼军队就已经溃败。本-古里安从犹太军团退役后,从事巴勒斯坦犹太工人联合的工作。1921年夏,他当选为犹太工人总工会的书记,并在这个岗位上工作了14年。

  在紧张的政治活动之余,他既不与朋友结交,也不理会自己的家庭,而是抓紧一切时间读书。长年的奔波劳碌使他的身体状况极差,不到40岁就开始歇顶,40出头已头发花白,过度的兴奋和烦躁都会使他发高烧。

  在世界犹太复国主义运动中,本-古里安所倡导的劳工运动并不是主流,但他凭着自己的执著和坚定,开始用自己的主张改变世界犹太复国主义运动。1933年,在布拉格举行的犹太复国主义

  第十八次代表大会上,本-古里安当选为执委会委员。这次大会被视为犹太复国主义运动史的转折点。

  把美国变成新的保护人

  1935年,本-古里安当选为犹太复国主义执委会主席和犹太代办处执委会主席,与日后担任以色列第一任总统的哈伊姆.魏茨曼一道成为世界犹太复国主义运动的两巨头。

  犹太复国主义者曾经一度认为犹太人回巴勒斯坦是“一个没有土地的民族回到一片没有民族的土地”。这种乌托邦式的空想已经被本-古里安摒弃。从基层一步步走上来的本-古里安态度务实,他一针见血地指出:巴勒斯坦“存在着真正的冲突,我们和阿拉伯人之间的政治冲突。我们都想成为多数”。因此,他把工作重点放在向巴勒斯坦进行犹太移民上,他要在巴勒斯坦使犹太人成为多数。

  1937年,英国为了解决巴勒斯坦问题,第一次提出了分治的想法,即在巴勒斯坦建立一个阿拉伯国家和一个犹太国家。本-古里安凭借自己的政治嗅觉,捕捉到“国家”这个词所包含的重大意义,意识到这是千载难逢的机遇。他立刻对分治的想法表示支持。本-古里安指出:“犹太复国主义不是走在一根结实的绳子上,而是在一根头发丝上。”

  但两年后英国政府发表白皮书,压缩犹太人移居巴勒斯坦的限额,禁止犹太人购买巴勒斯坦土地。面对英国立场的转变,本-古里安决定发展犹太人的地下武装。二战爆发后,面对纳粹德国对犹太人的迫害和英国对犹太复国主义的压制,本-古里安权衡利弊,提出了贯穿二战的著名政策:“我们将帮助战争中的英国,就像没有白皮书一样;我们将反对白皮书,就像没有战争一样。”

  1940年夏天,本-古里安在伦敦度过。英国人在纳粹德国的狂轰滥炸之下所表现出来的毅力和勇气给他以强烈的震撼。同时,他也清醒地认识到,二战将摧毁旧的秩序,建立新的秩序。在战争结束时,西方世界的领导权将从英国转到美国,而犹太人也需要把美国变成自己新的庇护人。

  1941年11月12日,本-古里安来到了纽约,得到美国犹太社团的广泛支持。1942年5月,在纽约比尔特莫尔饭店召开的犹太人会议接受了他的主张,通过了八点纲领,宣告“巴勒斯坦将作为一个犹太国而并入民主的新世界”。

  缔造现代以色列,为生存而奋斗

  二战结束了,但英国并不打算在巴勒斯坦实行分治。这时的本-古里安已经预见到英国的撤离和犹太国的建立,并且预见到新生的犹太国家必定会与阿拉伯邻国发生冲突,于是他一方面组织巴勒斯坦犹太人的秘密反英军事行动,一方面竭力筹措资金购买军火。

  1947年11月29日,联合国通过巴勒斯坦分治决议,英国的委任统治将于1948年5月14日结束。这一天,在纽约、巴勒斯坦以及所有犹太人居住的地方都举行了庆祝会,特拉维夫和耶路撒冷之间的交通中断,人们载歌载舞直到清晨。但本-古里安在这一晚却异常冷静。他回忆说:“那一晚,人们在街上跳舞,但我不能跳。我知道,我们面临着战争。在战争中,我们将失去最优秀的青年。”

  喜悦中的犹太人认为最大的威胁是巴勒斯坦阿拉伯人的暴动,但本-古里安却意识到,有可能到来的是阿拉伯邻国正规部队的进攻。他一边派果尔达.梅厄去美国筹款,一边打着埃塞俄比亚的旗号通过秘密渠道从捷克斯洛伐克购买军火。

  1948年5月14日下午4点,在特拉维夫现代艺术博物馆,本-古里安宣读独立宣言。他宣告:以色列国成立了!在场的人纵情欢呼,全国各地的犹太人通过广播收听了独立仪式,无数人失声痛哭。本-古里安担任临时政府总理,并在随后的议会选举中成为正式总理兼国防部长。

  建国的兴奋无法掩盖以色列严重的生存危机。建国次日,埃及、外约旦(今约旦)、伊拉克、叙利亚和黎巴嫩的军队相继进入巴勒斯坦。在东、南两翼节节败退的以色列处于崩溃的边缘。是联合国主持下的第一次停火挽救了新生的以色列。本-古里安利用停火的4周时间全力购置军火、招募新兵。当7月8日战争重开时,以色列已经掌握了主动,在10天的战斗中夺取了1000平方公里的土地。本-古里安的军事战略是占领尽可能多的土地,造成既成事实。

  1949年,本-古里安策划了“魔毯行动”,动用上百架次的飞机,把近5万名犹太人从也门接回以色列。1950年的“以斯拉-尼希米行动”则将12万犹太人从伊拉克运回以色列。建国初期的4年时间里,以色列的人口增加了一倍。

  本-古里安曾于1953—1955年去职,但他实际上仍然掌控着以色列的大政方针,并于1955年再次当选总理。本-古里安一直奉行与西方结盟的政策,在1955年埃及向东方阵营靠拢之后,他更是不遗余力追随西方。1956年,埃及实行苏伊士运河国有化,侵害了英法的利益。经过秘密磋商,本-古里安与英法结成同盟。10月29日,以色列进攻西奈,为英法出兵埃及制造借口。虽然以色列取得了胜利,但由于美国和苏联的介入,本-古里安不得不将西奈归还埃及。表面上以色列遭到了失败,但这场战争为以色列赢得了10年宝贵的和平。

  1963年,本-古里安因为一次失败的间谍行动引发的风波而辞职,1970年最终退出政坛。1973年,在以色列刚经历了“十月战争”的急风暴雨后,87岁高龄的本-古里安辞别人世。根据他的遗嘱,他的葬礼没有颂词,只有无声的默哀。他的去世被以色列看作是一个时代的终结。

  http://cachebaiducom/cword=%B1%BE%3B%2E%3B%B9%C5%C0%EF%3B%B0%B2&url=http%3A//jewcn%2Ecom/printpage%2Easp%3FArticleID%3D1551&b=0&a=39&user=baidu

《威尼斯商人》读后感

《威尼斯商人》这个喜剧故事讲述了年轻的商人安东尼奥为了给贵族朋友巴萨尼奥筹办婚礼,向无良的债主夏洛克借钱,可惜未能按时还钱,就在他决定履行割一磅肉来还债的时候,好友的妻子鲍西娅以聪明才智帮助他脱险的事情。

  这个故事讽刺了那些自以为是,而且刻薄吝啬的小人,将一幅丑陋的黑暗社会的嘴脸展现在我的眼前,令人痛恨。但是读了这篇文章,我感触更多的是商人与贵族朋友的情谊。

  友谊是双方的,我想,只有两个人相互帮助,相互尊重,才能够成为好朋友。当你付出了一份真情谊,未必能够收获,当两个志同道合的人在一起,不用三言两语,那份真挚的情感便会自然流露,深深的,慢慢的,给人一种温馨的感动。

  友情,是最有色彩的情感,在无助的时候,你可以跟身旁的朋友诉苦;在开心的时候,你可以和朋友……它是两个人沟通的桥梁,没有刺骨的寒风,不是虚伪的面孔,它能够撑起一片蓝天,在天上,便是纯净的世界。因此,我坚信,有朋友在我的身边,我就会安全。因为我们共同进步,相互保护,这就是友情的深刻含义。

  人人都会获得属于自己的友谊,面对这沉甸甸的情,请不要用肮脏的语言玷污它,它是脆弱的,经不起攻击。也不要用虚假的语言承诺些什么,用行动去实践,那么便是最好的礼物。安东尼奥与巴萨尼奥,互相尊重,完全信赖对方,体谅对方,当巴萨尼奥求助于安东尼奥时,安东尼奥毫不犹豫答应了他,尽管知道自己有去无回,但是为了朋友,那股力量无懈可击,令人震撼。敢问哪一对朋友会这样肝胆相照?

  拥有朋友,付出真情的同时,我们也在收获帮助。学习上、生活上、工作上,往往都有亲密的朋友为你解决困难。知恩图报,是对待这些帮助的最好态度,不是贪得无厌,养成依赖;也不是忘恩负义,撒手不管朋友的事情,这样的人,记住,绝对不是你的真心知己。当你的朋友有难时,最需要你在他的身旁,支持他,陪伴他,走过一个又一个山头,如果你冷漠地抛下他不管,你所损失的,就不仅仅是一份友情,还是一个良心。

  以“义”来报答你的朋友吧。“义”,一瞥一捺,便成了人,中间的一点,就是你的心。义气,不单指你的侠义心,你的爱心,而且更是指你的良心。用你的良心说话,用你的心,去感悟世上美好的一切。

  《威尼斯商人》以诙谐幽默的手法,将一个生动有趣的讨债故事讲述。一对肝胆相照的好朋友,最终有好的结局,这是每个有心人都值得高兴的。

  我说,友情,是双方的,相互尊重,相互帮助。希望你,和你的朋友,共同携手,走过人生路上的风风雨《威尼斯商人》主题是歌颂仁爱、友谊和爱情,同时也反映了资本主义早期商业资产阶级与高利贷者之间的矛盾,表现了作者对资产阶级社会中金钱、法律和宗教等问题的人文主义思想。

  《威尼斯商人》的主要情节取材于古老传说。剧情是通过三条线索展开的:一条是鲍西娅选亲,巴萨尼奥选中铅匣子与鲍西亚结成眷属;一条是夏洛克的女儿杰西卡与安东尼奥的友人罗伦佐的恋爱和私奔;还有一条是主线,即威尼斯商人安东尼奥为了帮助巴萨尼奥成婚,向高利贷者犹太人夏洛克借款三千元而引起的“割一磅肉”的契约纠纷。

  文中的安东尼奥以一位诚实守信的商人的形象出现,与小气贪财的夏洛克形成对比,但在聪明这方面,我更欣赏美丽的鲍西亚,她用她聪明的头脑解决了问题,似乎除了夏洛克,每个人都有一个美好的结局。

  我开始有点同情夏洛克了,我相信每个人看到唯利是图,贪生怕死,不讲人情的夏洛克说出“犹太人就没眼睛了吗?犹太人就缺了手,短了五官四肢,没知觉,没骨肉之情,没血气了吗?他不是吃着同样的食物,能受同样的武器伤害,同样需要医药治疗,冬天会觉得冷,夏天会觉得热,跟基督徒一样吗?””这样的话时,却不得不感到就算是那么出名的喜剧中,也有着排斥,有着种族歧视,这是这喜剧中唯一的缺憾,却因为这个缺憾,造就了美好的友谊,美丽的爱情以及每一个善良人的心。

在当今社会中,一个商人如果想要赚到钱,就必须努力工作,但是在几百年前的威尼斯,有一位商人叫夏洛克,他不是靠努力工作发财的,而是专门靠放高利贷发财。这个人就是这个故事的主人公。

这个故事是英国伟大的剧作家和诗人莎士比亚写的,它的名字叫《威尼斯商人》,是一部具有极大讽刺性的喜剧。大约作于1596-1597年。剧本的主题是歌颂仁爱、友谊和爱情,同时也反映了资本主义早期商业资产阶级与高利贷者之间的矛盾,表现了作者对资产阶级社会中金钱、法律和宗教等问题的人文主义思想。这部剧作的一个重要文学成就,就是塑造了夏洛克这一惟利是图、冷酷无情的高利贷者的典型形象。

故事的内容讲的是:威尼斯商人安东尼奥为了帮助好友巴萨尼奥向鲍西娅求婚,向犹太人高利贷者夏洛克借了三千金币。夏洛克因为安东尼奥借给别人钱不要利息,影响了他的生意,又侮辱过他,所以借机报复,在借约上戏言三个月期满还不上钱,就从安东尼奥身上割下一磅肉抵债。后来巴萨尼奥的求婚成功了,安东尼奥因船失事,所以不能如期还钱,夏洛克就提起公诉,要安东尼奥履行借约,从身上切下一磅肉。

开庭审判的那一天,鲍蒂霞假扮安东尼的律师,替安东尼辩护。她用聪明的办法,救了安东尼的性命,也惩罚了夏洛克:法庭判决只许割肉,不准流血,只准割一磅肉,不准多一点也不准少一点,即使是一丝一毫,也要诉讼者抵命。夏洛克惊愕之余要求撤回原诉,但鲍西娅依据法律,剥夺夏洛克全部财产,将其一半充公,将另一半判归受害一方,夏洛克彻底败诉。

看完了这个故事,我最喜欢作者塑造的安东尼奥这个人物,他是新兴的资产阶级的商人的代表,作者对他是有所美化的。他珍重友情,为了朋友而向高利贷者借钱并为此死而无怨;他宽宏大量,面对夏洛克的无耻阴谋,竟逆来顺受;面对死的威胁,他具有古罗马英雄那样临危不惧,视死如归的气概。总之,他身上具有正派,重情,温文尔雅等文艺复兴时期人文主义者为之沤歌的品质。

在我的脑海中想象着安东尼奥的样子:头戴一顶别着羽毛的帽子,穿着一套具有威尼斯地方特色的外衣,潇洒英俊,正直热情……

这个故事真实地告诉我们:钱财固然重要,一个人可以追求财富,但绝对不能做守财奴,因为在这个世界上还有比金钱更重要更珍贵的东西,也是多少钱都买不到的---那就是人与人之间的友谊、感情和一颗正直仁爱的心灵。

莎翁的名剧《威尼斯商人》探求的是金钱这一古老而又永不过时的话题。金钱是世界上最有价值的东西么?有什东西比金钱更珍贵?富有动人的亲情故事,对此文来源于文秘写作网与付出的讴歌、机智的对话、峰回路转的剧情,夸张爆笑的情节,充满了传奇及浪漫的色彩。交织着友情、此文来源于文秘写作网情、亲情的世界,引领我们认识什么才是人生中重要的价值……诙谐的语言蕴含了深刻的内涵!

剧中主要人物有安东尼奥、夏洛克、巴萨尼奥、鲍西亚、杰西卡和罗兰佐。他们生活在商业味浓重的威尼斯,安东尼奥热心帮助巴萨尼奥去见美貌的富家嗣女鲍西亚而向放高利贷的夏洛克借了三千块钱,并依夏洛克的立下了违约割胸口一磅肉的契约。安东尼奥的全部资本都在“海上”,他的商船因故未能及时返回,于是夏洛克一纸状书把他告上法庭。法庭协调未果,因为不怀好意的夏洛克不要巴萨尼奥三倍甚至十倍于借款的还款,只要那一磅肉。法庭审判中,鲍西亚女扮男装出场作为律师用自己的博学使夏洛克打消割肉的念头的同时拿不回借款的一个此文来源于文秘写作网儿。更要命的是,他的所有财产都依法传给“私奔”的女儿杰西卡和女婿罗兰佐。

不说夏洛克贪婪得到头来一无所有,且看鲍西亚父亲为宝贝女儿择亲定制的金、银、铅三个匣此文来源于文秘写作网,匣此文来源于文秘写作网里面分别是死人的骷髅、傻瓜的画像和鲍西亚画像。

金匣外面刻着:“谁选择了我,将要得到众人所希求的东西。”,里面的纸卷是:“发闪光的不全是黄金,/古人的说话没有骗人;/多少世人出卖了一生,/不过看到了我的外形,/蛆虫占据着镀金的坟。/你要是又大胆又聪明,/手脚壮健,见识却老成,/就不会得到这样回音:/再见,劝你冷却这片心。”

银匣外面刻着:“谁选择了我,将要得到他应得的东西。”,里面的纸卷是:这银此文来源于文秘写作网在火里烧过七遍;/那永远不会错误的判断,/也必须经过七次的试炼。/有的人终身向幻影追逐,/只好在幻影里寻求满足。/我知道世上尽有些呆鸟,/空有着一个镀银的外表;/随你娶一个怎样的妻房,/摆脱不了这傻瓜的皮囊;/去吧,先生,莫再耽搁时光!”、铅匣外面刻着:“谁选择了我,必须把他所有的一切作为牺牲。”,里面的纸卷是:“你选择不凭着外表,/果然给你直中鹄心!/胜利既已入你怀抱,/你莫再往别处追寻。/这结果倘使你满意,/就请接受你的幸运,/赶快回转你的身体,/给你的此文来源于文秘写作网深深一吻。”

看到这里我们不得不对鲍西亚父亲的睿智喝彩。其实,匣此文来源于文秘写作网反映的不仅是世人对金钱的看法,更是对一切事务的看法,金银铜只不过是个比喻罢了,里头的纸卷本身就是很好的诠释。

现实生活中,我们看事物、评价人物不要只凭外表。金玉其外的橘此文来源于文秘写作网还不是败絮其中么?一些富家此文来源于文秘写作网弟也只会穿金戴银却是不学无术的。所谓真人不露相啊,真正人才不必包装入时,也不一定夸夸其谈。“发闪光的不全是黄金”,这话没错,我同样想到有关金此文来源于文秘写作网的一名话:“只要是金此文来源于文秘写作网终究是会发光的”。这就要我们擦亮双眼,分清是内在金还是外在金了。

现实生活中,我们做事不要虚浮。一步一个脚印,实打实的才能成事,大跃进、浮夸风吃的就是这个苦头,高产决不是吹出来的。教学工作也是一样,投机取巧,做小动作,看起来风风火火的教学活动未必就是件好事。

《威尼斯商人》告诉我如何看世界,如何做事情,求真务实是我们坚持的原则。

今天,我读了《威尼斯商人》这个剧本,它是莎士比亚的喜剧作品,全剧情节波澜迭起,

扣人心弦,我看了之后,受益匪浅。

《威尼斯商人》主要是讲安东尼奥、夏洛克、巴萨尼奥、鲍西亚、杰西卡和罗兰佐之间的故事。他们生活在威尼斯,安东尼奥热心帮助巴萨尼奥去见美貌的富家女鲍西亚而向放高利贷的夏洛克借了三千块钱,并依夏洛克的意思,立下了如果违约就割胸口一磅肉的契约。可是后来安东尼奥的全部商船都出事了,夏洛克为了报仇,把安东尼奥告上了法庭。夏洛克宁愿不要巴萨尼奥三倍甚至二十倍于借款的还款,只要安东尼奥胸口的那一磅肉。法庭审判中,鲍西亚女扮男装出场作为律师用自己的博学帮助安东尼奥,她提出只许割肉,不能流一滴血,也不准割得超过或是不足一磅的重量,否则夏洛克的财产要全部充公。这样一来,夏洛克不但打消了割肉的念头,而且到头来一无所有。

剧中还有一个情节是鲍西亚父亲为女儿择亲定制的金、银、铅三个匣子,匣子里面分别是死人的骷髅、傻瓜的画像和鲍西亚画像。金匣外面刻着:“谁选择了我,将要得到众人所希求的东西。”银匣外面刻着:“谁选择了我,将要得到他应得的东西。” 铅匣外面刻着:“谁选择了我,必须把他所有的一切作为牺牲。”后来巴萨尼奥选择了铅匣,铅匣里有鲍西亚的画像,鲍西亚也由此得到了真正的爱情。其实,匣子反映的不仅是世人对金钱的看法,更是

对一切事物的看法,真正的爱情不能用财富来衡量,爱情比金钱重要很多。

读完《威尼斯商人》这个剧本后,让我感受最深的是友情的珍贵。主人公安东尼奥和贵族青年巴萨尼奥之间的真挚友谊,为了朋友能牺牲一切,不在乎金钱和利益,乃至于生命都可以为朋友献出,这些高尚品质让我敬佩。在现实社会中,最珍贵的除了亲情也是友情,所以我们要好好珍惜我们的友情,做人一定要正直,做事不要虚浮,我们要帮助别人,无私奉献,还要一步一个脚印,脚踏实地做人,今后才能成为有用之才。剧本里还让我感动的是鲍西亚的举动,我非常喜欢她,她优雅高贵,温柔多情,有高度的智慧,敢于机智果断地与夏洛克斗争,最后用自己的聪明才智为朋友安东尼奥争取到了胜利,也得到了自己的爱情。剧本里这几个人的品质都值得我学习和借鉴。当然剧本里还有一些反面人物,比如夏洛克的凶残和狠毒,狡猾和奸诈,贪婪和愚昧,我们都应该加以批判。所以在今后的学习和生活中,我明白一个道理:“发闪光的不全是黄金”,而且,“只要是金子终究是会发光的”。虽然我们现在还是初中的学生,最主要的任务还是学习,但是一个学生要有好的品质才能为社会做出贡献。

        克里斯朵夫看够了有闲阶级的逢场作戏,装腔作势,厌恶他们精神颓废萎靡。他的音乐不被法国人欣赏接纳。倔强地坚持自我,孤独,痛苦又愤怒,灵魂在黑暗的深渊中挣扎,狂吼不安。奥里维•耶南出现了,这位有点羞怯的青年,他一见如故,犹如投进黑暗的一束光,给他带来了惊喜和安慰,克里斯朵夫波涛汹涌的内心平静了许多。

        耶南家世代住在法国中部的一个省份,属于几百年株守内地一角的旧家之一。从上智到下愚,人们对乡土都有着不自知的深情依恋,也不管是景色秀美,生活舒服的乡土,还是最朴实最寒素的地方。人们与土地同呼吸共命运,冷暖寒凉同舟,喜怒哀乐与共。如果没有极大的人生变故,过几辈子,人们都不舍得脱离故土。

        安东尼•耶南的父亲,奥古斯丁,善于经商,开办了银行。他又矮又胖,精神抖擞。精明能干,做人挺规矩可不拘泥。说话直言不讳,爱说爱笑爱挖苦人,富有资财,受人敬重。爱吃爱喝又好色,粗野直爽痛快。一次疏忽大意,热天仅穿一件衬衣地窖装酒,得了肺炎而往生。

        安东尼接手了父亲的买卖。他也是个矮胖子,不留胡子,一张绯红的喜气洋洋的脸。办事能力不坏,但没有父亲理财的本领。对人殷勤,爽直,真情易露,有时不免太亲狎,有点平民气息。人缘好,受人尊重。

        他是市参议员,反对教会。热爱文学,深受拉丁文学的熏陶,自己也有动笔写诗的癖好。

        他的太太是一位法官的女儿,性格与他的粗鲁豪放的乐天主义完全相反,承袭了她母家的悲观,郁闷,怨天尤人。她瘦高,身材很好,也会穿扮。非常贤淑,但对别人很严。虔信宗教。相爱的夫妇为此也有争辩。丈夫安东尼不懂人情世故,易上好话和笑脸的当,太太对商业不感兴趣,从不过问。

        他们有两个孩子:姐姐安多纳德,弟弟奥里维,小五岁。

        安多纳德,褐发,美丽。小圆脸妩媚而忠厚,天庭饱满,眼睛有神,小鼻子笔直,下巴细气。性格随父亲乐天达观。

        奥里维,淡**头发,娇弱,多病,身材矮小。性格随母亲,悒郁寡欢,喜欢孤独,爱幻想,胆小敏感,常常被姐姐嘲笑为泪人儿。

        性情迥异的两个孩子,心里很亲近,却是各玩各的,各做各的幻想。越长越美的安多纳德高兴地编些未来的梦。奥里维与外界有点格格不入,多数时候是与自己幻想中的三个朋友在一起。他的身心是分离的。家人看到的他:起床时,洗脸时,学习时,甚至跟他说话时,总在发呆出神,心不在焉。而心里却象个大蜂房,窃窃私语,纷纭不停。这个敏感的孩子,默默地用眼睛和耳朵为他内心的故事收集着素材。上锁的空房,遮着布的家具,镜子和烛台,祖先画像上的笑容。打铁匠风箱的喘息声,洗衣妇在捣衣,屠夫在砍肉,还有马蹄声,赶集的喧闹声,猪叫声,教堂里跑调的歌声,厨房里的血腥和各种味道,老妈子讲的可怕的故事,晚上到处蠢动着的妖形怪状的东西。缓缓驶过的沉重的船,院子里的两株紫丁香,一堆风吕草和喇叭花,木盆里的月桂和开花的榴树,路旁发抖的白杨,天空盘旋的云雀。晚餐时,大家就吃喝,商情,笑话,说个不停。这孩子像头小耗子,不声不响坐在一角,嘴巴嚼着,可不怎么吃东西,伸着耳朵听大人讲的每句话。晚上睡觉的雪白的床,更是他安心做梦的岛。

        离城几里的别庄,看不到什么人。两个孩子常常在春秋两个最好的时节去那里,姐姐安多纳德可以尽情地跑跳玩耍,而奥里维则是无穷无尽的幻想。除了骑在树枝头读他的神话,童话和小说,奥里维也会游园子。不过,多数时候他是以眼睛和耳朵作腿脚,静待一处地神游。牛鸣,鸡啼,忙碌的蚂蚁和蜜蜂,园子里的万千生灵都在他的心里,旁观着它们,满是疑问和担忧,甚至还有厌恶。松子落地和枯枝折断的声音,会把出神的他吓得像一头小兔子一样的一惊。

        安多纳德用双脚在园子里好奇地搜索。似乎有一只欢快的鸟儿住在她的心里,不停歌唱。她笑嘻嘻地爬树偷摘果子,不顾禁令采花。赤脚踏草地,踩石板,趟小溪。用蔓藤编冠冕,扮野蛮的小公主,绕着喷水池打转跳舞到头晕,再倒在草地上不能自已地纵声狂笑。

        偶而,安多纳德也会淘气地耍弄弟弟寻开心,把弟弟从树上骗下来,摔倒他,最后给他嘴里塞把青草,再大笑着溜走。弟弟奥里维只会被动招架,生气委屈叫嚷。

        两个孩子笃信宗教,尤其是奥里维。他柔弱多愁善感,对宗教有一种天然的认同感。在悲悯同情包容的宗教氛围中,身心放松,踏实安全。《圣经》于他决不是遥远的传说故事,而是现实存在。圣经中的人物,他经常见到,与他们很熟悉,还有故事发生地,就在离他家很近的地方。

        或许有母亲的部分影响,奥里维天生的悲观主义,十岁的孩子,居然会边吃点心,边写遗嘱。他极需要宗教这根救命稻草。小小年纪却似乎背负着人类无尽的思虑忧郁,并且无人能诉,烦扰不堪时,便每天倾倒一些到日记里,跟自己说说。

        姐弟俩都有音乐家的心灵,可是没有人能在这方面指导他们。有限的曲目一再重复,弹错的音符得不到纠正。不高明的演技仍被父母用来招待宾客,姐弟两人,尤其弟弟奥里维,非常不情愿,甚至溜之大吉。而奥里维真的喜欢音乐,这是他宗教信仰之外的另一个避难所,虽然不懂音乐,只是消极地吟味,却深受其感染。

        耶南一家在当地有钱有地位,受人尊重。安东尼接手父亲的商业以来,一切顺遂。其中有他的努力,也有运气使然。不过,人很容易自我感觉良好,将成功归于自己的聪明。他意识不到自己不具备应付意外事件的能力,因为意外还没有发生。或许,他觉得根本就不会有意外,一双儿女尽可当作温室里的花朵一样疼养着,压根就没想到为他们将来的人生战斗提前准备点什么。

        十六岁的安多纳德,鲜花般美丽的富家**,当地大户人家的公子哥竞相接近讨好。与她喜欢的一位公子哥散步谈天,听着奉承的好听话,心里甜滋滋的幸福。温柔的初恋琼浆要将她灌醉了。

        然而大祸来了。银行家耶南懦弱,轻信又虚荣。朋友向他借钱,从不拒绝;人家不还,也决不讨;从不要人家写收据。又好心又胆怯,谁也不敢得罪,只好永远让步。借钱给别人时那么热心,倒仿佛人家拿走他的钱是帮了他的忙。他这样做,即使损失一些钱,毕竟为数极微,并且借钱的那些人也相当规矩,影响还不致太恶劣。

        可是肥美温顺的绵羊,没有任何防卫之心,迟早是要被狼子觊觎的。一个大阴谋家,以拙劣的骗术,花言巧语,再许以不菲的收入愿景,银行家便心甘情愿怀揣着美梦和自己全部的,还有存户的资产上钩了。结果血本无归。六神无主的他,性情大变,易怒,暴躁,忧郁。强自镇定,仍举止失措,心不在焉,妻子不敢问,只是忧心惶惶。收拾不了的残局,无法交待的存户,他被压垮了。告别蒙在鼓里的家人,半夜,办公室开枪自杀了。

        一家之主溜掉了,人间地狱留给了孤儿寡母。雪崩一样,他们的生活彻底崩溃了,生活无以为继。昔日的朋友不见了,银行存户恶狠狠的面孔和大叫大骂的指责来了。背负这不名誉的事,无地自容的自责煎熬着他们。即便家族方面,也尽是责备。安多纳德一下子看到了人生真相,曾经甜言蜜语的男朋友不见了踪影,没有谁能依靠。风刀霜剑不堪负,前路也茫茫,没奈何,只好决意冒险巴黎。

        三人到墓地最后挥泪作别父亲。永别了曾经承载着他们的欢乐和痛苦的老屋,离开了祖先几代生活于此的家。怕遇见熟人难为情,像作贼一样,三个流浪者趁城里的人还未醒时,悄悄走出老屋,逃亡似的,登上了去巴黎的火车。

        对初来乍到,大包小包,张惶失措的外省人,耶南太太和两个孩子,巴黎斜睨着,对他们的吃住,米珠薪桂地欺生,自是不在话下,也毫不客气。

        耶南太太有位姐姐在巴黎,丈夫是有钱的法官。本指望姐姐给予一些同情和帮助,登门拜访,招待她们的是冷冰冰和傲慢,对她家的破产一顿数落愤慨,唯恐受到什么拖累。留吃一餐饭的客气都没有,真恨不得快点把她们推出门去。姐姐的帮忙得不着,却得到一堆难听的话,最后姐妹俩成了死冤家。

        拜访耶南之前常常帮忙的本省众议员和参议员,也只是多看了几幅忘恩负义和自私自利的面孔。

        不愿意女儿为工作受委屈,耶南太太一个人奔走忙碌,只谋得收入微薄又辛苦的工作,

        超负荷的劳累,加重了旧有的心脏病。拖着疲倦的身体,每天苦苦挣扎,生命已经到了崩溃的边缘,一次,强忍着回到家后,难受得不能说话的她,很快停止了呼吸。生命弦断的最后一刻,看着自己的两个孤苦无依的孩子,妈妈离去时,又该是多么痛苦难安!

        两个孩子孤零零地惊恐着,孤零零地哭着,孤零零地料理可怕的后事。妈妈的突然离去,两个孩子好像一下子被逼到了悬崖边上,无可形容的绝望,尤其是奥里维,真想跟姐姐一同死去。姐姐安多纳德不忍心弟弟如此痛苦,她要安慰弟弟,保护弟弟。于是,失去妈妈的悲伤悄悄后移了些,她必须坚强,领着弟弟生活下去。

        绝望中逞着傲气。妈妈的死讯,他们没有通知姨妈,宁愿孤独也不愿意看到那些无情又虚伪的亲戚。

        处理完妈妈的后事,生活继续着。姐弟两人换了一个极小的公寓。妈妈原先教琴的修道院答应安多纳德接替妈妈的工作,之外,她还想再找些别的教课的事。苦难面前,生命的韧性被发现,也不会轻易缴枪妥协。她有一个英勇的决心,教养弟弟直到进高等师范。这个念头让她身心振作,有了“超拔兄弟”的热情,前方孤独艰苦的生活都能挨受。懦弱的弟弟要是没有姐姐逼着他要挣扎,要工作,要生存,硬要他奋发有为,追求幸福的话,或许他早已完了,也没准会自杀,会灰心,会放荡。

        弟弟奥里维将来的成功,成了姐弟两个独一无二的生活目标。依靠着苦行,宗教和高尚的志愿,他们把生活过成了一种信仰,任何的屈辱,痛苦和疲劳,都能忍受。

        安多纳德顾不上自己工作一天的疲惫,完全像慈母一样尽心照料弟弟饮食起居。她宠着弟弟,不让他帮自己干家务。监督弟弟的功课,教他背书,查看卷子。

        生计艰难也没有磨折掉两个可爱的孩子的志气。他们用了三年时间,省吃俭用,偿还清了母亲欠姨妈的二百法郎。

        安多纳德生活清苦,自己尽量俭省。却要用省下的钱为弟弟装饰,让弟弟去听音乐会调剂生活。可弟弟又怎么忍心独享?他们决定再不为了音乐会而分离,要么不看,要么都看。她用省下的钱为弟弟租了一架钢琴,为了音乐这昂贵的幸福,姐姐不惜付出更多的疲倦作代价。偶尔光顾音乐会,躲在音乐慈爱的翅膀下,她的心灵会因甜美温暖而悄悄地哭。

        安多纳德诚心地信仰宗教,每天会长久而热烈的祷告,她相信基督的爱。虽如此,她仍理性很强,独往独来,决不肯放弃自由的判断。她为爱而信仰,不是为了像下贱的牲畜一般服从。来到巴黎的残酷现实,则瓦解了奥里维的宗教信仰,为此他也苦闷。不过,他的思想跟姐姐的思想很接近。他们俩都生活在宗教气氛里。

        两个孩子艰难度日,苦熬着。每天筋疲力尽回到狭小的家,他们都需要在静默中休息一会儿,只用眼睛打招呼。好不容易挨过的一天,只想忘掉,问询是尽量避免的。

        晚饭后,奥里维开始弹琴。这是姐弟两人唯一的消遣。弟弟弹琴时受不了别人挨着,姐姐就不靠近且背对着弟弟和钢琴。音乐带着他们逃离现实,在缥缈的梦境中飘浮片刻。随后,姐姐尽量不显露监督的神气,把弟弟从幻想中叫醒,走出音乐的云雾,做功课。

        奥里维抑郁不欢,经常需要倾倒心中痛苦给姐姐。他没有自信,说泄气话,安多纳德就每天给他勇气,帮助他战胜自己。奥里维无穷无尽的负面情绪,不自觉间消磨着姐姐本来的勇敢和快活。她的快乐没有了。自愿又无可奈何的自我牺牲的生活,也有烦闷至极的时候,不想让弟弟看见,只能孤独祈祷自我安抚。阴云散去后,隐痛存于心,笑容又满面。

        奥里维身体虚弱,总是生病,有时也有神经质引起的似乎很重实质却没病的征象。安多纳德饱受折磨,常常心惊胆战,浑身颤抖,害怕弟弟生病死去。

        正值青春期的奥里维,身体在成长,心理也在变化。他意志薄弱,思想自由,尽管很安分,还是抵抗不了不正当的诱惑。无意间,安多纳德偷听到弟弟和同学之间许多*猥的话,直气得她身子发凉,心里没法形容的痛苦。更要命的一次打击是他有一回彻夜未归。奥里维到了争取独立的时期。姐姐心里万分痛苦,却不声不响,毫无责备,他后悔,自责不已。面对弟弟成长中令她始料未及的陌生,她不知所措,惊愕痛苦。

        孤立无援的安多纳德自己也有无人能诉的难堪,让她着急痛苦。衣着朴素,清寒,无人保护的她,行走在街上,有时会有不三不四的男人盯梢。她不知怎么对付,又不想让弟弟知道了着急。一对热心肠的犹太夫妇,拿端夫妇,关心她,邀她参加他们的家庭夜会,勉强参加了几次。贫寒羞怯如她,又遭到油滑少年的戏弄污辱,写下流*猥的情书,恐吓威胁,纠缠她。最后,万不得已,她请拿端太太帮忙才甩掉渣男。

        她还有另一件伤心事。拿端太太介绍她认识一位很规矩的男士,在远东当领事。后来男士向她求婚,她对男方也由不喜欢而慢慢有点感激和温情,但要求随他远走他乡,她只能拒绝。这位男士尽管理解她拒绝的理由,却还是生气。几个月音讯杳然之后,寄给她一张他和另一位女子结婚的喜柬。

        苦上加苦,心中凄然。拿端太太的好意受了打击,也就不再关心这位小朋友了。安多纳德从此完全退出社会,不再上拿端家去。更加一心一意照顾弟弟。

        姐姐心中那页痛苦的罗曼史,奥里维是不知道的。他多情,轻浮,生活在幻想中,不能依靠他做什么事。安多纳德尽心照料着弟弟这株很弱的植物。不顾自己的疲倦,陪弟弟去郊外森林散步,因为清新的空气和阳光对弟弟身体有好处。时时地监督弟弟的功课,还要留神不让他发觉而着恼。

        两个苦熬硬撑的孩子只为着能顺利考入高等师范,奥里维是最优秀的学生之一,可是他一到考试,就会胆小紧张得近乎病态。他落选了。安多纳德心里和弟弟一样懊丧,却还要强自笑颜,为弟弟鼓劲,下一年加油。她只暗自担心自己身心交困,能不能再撑一年,非撑着不可呀,弟弟独自一人是没有勇气奋斗的。

        几年来一直形影相守的姐弟要分开了。本地没了教职,经人介绍有个上德国教书的机会。奥里维只能寄宿学校。恐慌着陌生未知的将来,只能痛苦前行。

        德国的那家主人对安多纳德又冷淡又爱管闲事。他们不让她有半点自由,一家人象间谍一样地刺探她的私事,发掘她心中的秘密,偷看她的信件。这种被监视的生活时时折磨着她。

        弟弟奥里维孤僻敏感,住校让他苦闷得要死,而在给姐姐的长信中,却装得很勇敢。姐弟两人就靠着写信互相取暖,鼓励着勉力前行。互相掩藏痛苦,彼此担心想念着,却又知道对方的痛苦。

        安多纳德想念弟弟,想念家乡。正好有个法国剧团来演出,她渴望听一听法语,以解思乡之苦。她就是克里斯朵夫在德国时一次冒然邀请看戏的陌生女士,被多事的人们无中生有了许多闲话,无助的她任人践踏,羞愤欲死。被辞退。那次碰巧与克里斯朵夫隔车窗相望,便是在她返乡的列车上。与克里斯朵夫仅一面之缘,她对他一无所知,连名字都不知道。

        姐弟两人又团聚了。奥里维正病着。当他确定不是在做梦时,抱着姐姐直哭。离别真是太痛苦了。

        他们重又租了公寓,恢复了过去的甜蜜生活。姐姐在德国挣了一笔钱,还翻译了一本德语书,也增加一些收入。暂时不用为钱着急,他们一心一意地,又常常焦虑地准备考试。又到了上场的时候,奥里维照样紧张。等到看结果时,两人心中忐忑难安,几乎没有勇气走到地点。谢天谢地,奥里维通过了考试,被录取了。高兴得不说一句话,狂奔回家,告诉父母,遗像中的爸妈。两人双膝脆下,泪流两行。紧绷了几年的神经松了下来,安多纳德心上的重担卸下了,她的使命完成了,她救了弟弟。

        终于可以放松一下了。他们决定去瑞士住一个月,酬劳自己几年的辛苦,两人都很开心。在火车上,奥里维才吃惊地发现姐姐的神气又老又病,脸上已有很多皱纹,他的心里很是不安和担心。

        车窗外久违了的田野景色,很多新奇有趣的东西,这是一次美妙的旅行。看着弟弟真心的快乐,安多纳德只能强作欢容。她累极了,觉得不舒服,并不象弟弟那般真高兴。

        到了目的地,她就病了。医生说是极度的劳顿所致,让她卧床多休息一些日子。奥里维不愿意独享美景,姐姐也愿意陪着弟弟,他们便不听医生叮嘱,出发共赏美景去了。姐姐脸色苍白,勉力而行,不能陪弟弟远足。同一个旅馆的年青人,可爱快活又有教养,奥里维很喜欢跟他们一起聊天。安多纳德跟弟弟的角色颠倒了。她现在无原因的精神颓丧,厌烦一切。多年的操劳忧心,身心俱损,几乎把她生命的活力一点点耗尽了。

        秋深时节,太阳黯淡了,自然界要萎谢了。姐弟俩在一个阴沉的秋日,最后一次往森林里散步,默不作声,神色黯然。回到巴黎,两人都很伤感。安多纳德的身体始终没有复原。

        花掉最后一笔积蓄,为奥里维置备带到学校去的被服。几年来无微不至地照顾弟弟,她更像一位母亲。为弟弟做事情,总是她的热情所在。她预感,做被服恐怕是替弟弟做的最后一件事了。姐弟俩形影不离,奥里维像小孩子一样粘姐姐,两人心中充满着将要分别的惆怅。

        弟弟长大了,要去完成自己的人生使命,与姐姐分别其实是两个生命的永别。姐姐十年来的生命给了弟弟,现在生活的目标没有了,曾经她紧拽着的绳子,一下子松了劲,她趔趄着倒在了地上。无所适从的空虚,对她的精神是种打击。热切地到学校看弟弟,却发现弟弟对两人的见面慢慢地变得不那么热切,让她总有点莫名的失望。

        她已经筋疲力尽,也不用咬牙硬撑着了。干什么也没心情,更没气力。只在悲苦中沉思着过去的生活。不思饮食,孤孤零零,迷迷忽忽。

        学校里的新生活新朋友吸引着奥里维,姐姐在家蓄积着对弟弟的想念,见面时过分的关切殷勤,却惹得想跟她说话的弟弟缄默闭口了。走出家门后,弟弟的自责后悔,姐姐不知道,只是看见弟弟跟自己日渐疏远,郁闷又多了一点。

        一次和弟弟在戏院听音乐。安多纳德巧遇并认出了台上的音乐家是克里斯朵夫。对这个一面之缘的德国人,她不大想起。再次见到他,一丝自己羞于正视,藏于心底的情愫又浮起。

        有人想借这次音乐会羞辱克里斯朵夫。不讲世故得罪人,在他是常事。观众对演出冷嘲热讽,充满恶意,克里斯朵夫无所畏惧,回应以傲慢不逊,并以儿童歌曲回敬贬低观众。这一切吓坏了安多纳德,心里替克里斯朵夫担心。姐弟两人非常欣赏他的音乐,一贯懦怯的奥里维则勇敢地站起来责问嘘斥的人,甚至想跟他们打架。不愿意再多看这些观众,两人提前离场了。

        不敢正视的感情搅得她迷迷糊糊。奥里维拿回一本克里斯朵夫的歌集,其中有个曲子题着德文:“献给那个受我连累的女子”,这是写给安多纳德的曲子。身体已经很差的她,为此有点兴奋过度和迷惘,快乐又悲哀。她头痛得厉害。

        街上走走,散散心吧,心里可只想着克里斯朵夫。结果,两个同样可怜,身体有病的人在街道两边彼此望见了,却又因着道路上拥挤,混乱不堪的行人车马阻隔耽误,努力往一起走的两人又走散了。

        安多纳德回到家中,虽然因为没能和他说话,有点苦恼。但是彼此能够相见,她还是很高兴。浑身滚热的她,兴奋之中,给克里斯朵夫写了半封信。热情退去,她认命了。随手将那半封信夹在了一册书里。

        她觉得神的意志完成了。心中一片和气恬静。

        她得了急性肺病。医生毫无办法,她的体力被多年的劳苦耗尽了。想到她的奥里维终于得救了,就有说不出的快乐,她笑着,眼含热泪。她离开了世界。许多不相识的人被她的义气感动,为她送行。

        奥里维的伤心是可想而知的。他又是幸运的,学校的新生活占用了他很多心神,才不致被痛苦压倒。奥里维租了一个小房间,保存着姐姐的遗物,那里是他纪念姐姐的圣地。

        “谁要在世界上遇到过一次友爱的心,体会过肝胆相照的境界,就是尝到了天上人间的欢乐,——终生都要为之苦恼的欢乐……”

        “对于一般懦弱而温柔的灵魂,最不幸的莫如尝到了一次最大的幸福。”

        他整理姐姐的书信纸张。他写给姐姐的信,姐姐全部保存着,后悔自己丢了姐姐写给他的信。他发现了姐姐写给克里斯朵夫的那半封信,知道他们两人在德国见过面,姐姐对克里斯朵夫朦朦胧胧地爱过。

        本来就为了克里斯朵夫的音乐而喜欢克里斯朵夫。现在又因着姐姐,为着姐姐,他相信姐姐的一部分灵魂移交给了他,更是追寻着克里斯朵夫,热烈地希望与他亲近,又怕被他发现。

        终于,在一个朋友家的夜会上,两个彼此一直在追寻着对方的灵魂相遇了。克里斯朵夫也一定在奥里维的眼晴里认出了受他连累的女孩安多纳德。

妈妈曰:

        安多纳德和弟弟奥里维犹如两棵看起来万般柔弱的小草,生长在严寒贫瘠的石缝间。他们在血泪痛苦中坚韧向生,不屈服,不放弃。

        生活纵然艰难困苦,却也不是苟且偷生。姐弟两人有尊严,有志气,有坚守。省吃俭用,也要偿还清姨妈的二百法朗。自强自立的两孩子,不容他人践踏自己的尊严。

        安多纳德自己还是个孩子,稚嫩的翅膀却是护佑孱弱的弟弟周全,挽救弟弟生命和灵魂的最有力量的羽翼。能在爸爸温暖的花园里任性撒欢,被宠溺,当傲骄公主,也能独自冷风凄雨中坚强担当。面对生活露出的狰狞面孔,她不是抱怨逃跑,而是浴血奋战。即使倒下,也欣慰含笑,她是一名令人敬仰的勇士。

        安多纳德以姐姐的身份,行母亲的职责,用她十多年的生命成就了弟弟的生命和未来。

        手足情深,姐姐把青春化作了深情落红,片片飘落,如此凄美,令观者动容,泪目。

20201227

表现主义:

卡夫卡《变形记》

意识流:

伍尔芙《墙上的斑点》

普鲁斯特《追忆逝水年华》

福克纳《喧哗与骚动》

超现实主义:

阿拉贡《巴黎的乡下人》

存在主义:

加缪《局外人》

萨特《恶心》、《存在与虚无》(哲学著作)

荒诞派:

贝克特《等待戈多》

尤奈斯库《秃头歌女》

新小说派:

西蒙《风》

罗布—格里耶《窥视者》

黑色幽默:

海勒《第二十二条军规》

魔幻现实主义:

鲁尔福《佩德罗•帕拉莫》

马尔克斯《百年孤独》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jiehun/1673674.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7-18
下一篇2023-07-18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