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比的小故事

关于比的小故事,第1张

第九回 齐侯送文姜婚鲁 祝聃射周王中肩

--------------------------------------------------------------------------------

话说齐僖公生有二女,皆绝色也。长女嫁于卫,即卫宣姜,另有表白在后。单说次女文

姜,生得秋水为神,芙蓉如面,比花花解语,比玉玉生香,真乃绝世佳人,古今国色。兼且

通今博古,出口成文,因此号为文姜。世子诸儿,原是个酒色之徒,与文姜虽为兄妹,各自

一母。诸儿长于文姜只二岁,自小在宫中同行同坐,觑耍顽皮。及文姜渐已长成,出落得如

花似玉,诸儿已通情窦,见文姜如此才貌,况且举动轻薄,每有调戏之意。那文姜妖*成

性,又是个不顾礼义的人,语言戏滤,时及阎巷秽亵,全不避忌。诸儿生得长身伟干,粉面

朱唇,无生的美男子,与文姜倒是一对人品。可惜产于一家,分为兄妹,不得配合成双。如

今聚于一处,男女无别,遂至并肩携手,无所不至。只因碍著左右宫人,单少得同衾贴肉

了。也是齐侯夫妇溺爱子女,不预为防范,以致儿女成禽兽之行,后来诸儿身弑国危,祸皆

由此。自郑世于忽大败戎师,齐僖公在文姜面前,夸奖他许多英雄,今与议婚,文姜不胜之

喜。及闻世子忽坚辞不允,心中郁闷,染成一疾,暮热朝凉,精神恍榴,半坐半眠,寝食俱

废。有诗为证:

二八深闺不解羞,一桩情事锁眉头。

鸾凰不入情丝网,野鸟家鸡,总是愁。

世子诸儿以候病为名,时时闯入闺中,挨坐床头,遍体抚摩,指问疾苦,但耳目之际,

仅不及乱。一日,齐棺公偶到文姜处看视,见诸儿在房,责之曰:“汝虽则兄妹,礼宜避

嫌。今后但遣官人致候,不必自到。”诸儿唯唯而出,自此相见遂稀。未几,僖公为诸儿娶

宋女,鲁莒俱有腾。诸儿爱恋新婚,兄妹踪迹益疏。文姜深闺寂寞,怀念诸儿,病势愈加,

却是胸中展转,难以出口。正是:“哑子漫尝黄柏味,自家有苦自家知。”有诗为证:

春草醉春烟,深闺人独眠。

积恨颜将老,相思心欲燃。

几回明月夜,飞梦到郎边。

却说鲁桓公即位之年,年齿已长,尚未聘有夫人。大夫臧孙达进曰:“古者,国君年十

五而生子。今君内主尚虚,异日主器何望?非所以重宗庙也。”公子晕曰:“臣闻齐侯有爱

女文姜,欲妻郑世予忽而不果。君盒求之?”桓公曰:“诺。”即使公子翠求婚于齐。齐信

公以文姜病中,请缓其期。宫人却将鲁侯请婚的喜信,报知文姜。文姜本是过时思想之症,

得此消息,心下稍舒,病觉渐减。及齐鲁为宋公一事,共会于稷,鲁侯当面又以姻事为请。

齐侯期以明岁。至鲁桓公三年,又亲至赢地,与齐侯为会。齐僖公感其殷勤,许之。鲁侯遂

于赢地纳市,视常礼加倍隆重。僖公大喜。约定秋九月,自送文姜至鲁成婚,鲁侯乃使公子

晕至齐迎女。齐世子诸儿闻文姜将嫁他国,从前狂心,不觉复萌,使宫人假送花朵于文姜,

附以诗曰:

桃有华,灿灿其霞。当户不折,飘而为直。

吁嗟兮复吁嗟!

文姜得诗,已解其情,亦复以诗曰:

桃有英,烨烨其灵。今兹不折,柜无来春?

叮咛兮复叮呻!·

诸儿读其答诗,知文姜有心于彼,想慕转切。

未几,鲁使上卿公子翠如齐,迎取文姜。齐信公以爱女之故,欲亲自往送。诸儿闻之,

请于父曰:“闻妹于将适鲁侯,齐鲁世好,此诚美事。但鲁侯既不亲迎,必须亲人往送。父

亲国事在身,不便远离,孩儿不才,愿代一行。”僖公曰:“吾已亲口许下自往送亲,安可

失信?”说犹未毕,人报:“鲁侯停驾论邑,专候迎亲。”僖公曰:“鲁,礼义之国,中道

迎亲,正恐劳吾入境。吾不可以不往。”诸儿默然而退。姜氏心中亦如有所失。其时,秋九

月初旬,吉期已迫。文姜别过六宫妃眷,到东宫来别哥哥诸儿。诸儿整酒相待,四目相视,

各不相舍,只多了元妃在坐。且其父信公遣宫人守候,不能交言,暗暗嗟叹。临别之际,诸

儿挨至车前,单道个:“妹于留心,莫忘‘叮咛’之句。”文姜答言:“哥哥保重,相见有

日。”齐僖公命诸儿守国,亲送文姜至讫,与鲁侯相见。鲁侯叙甥舅之礼,设席款待。从人

皆有厚赐,僖公辞归。鲁侯引文姜到国成亲。一来,齐是个大国,二来,文姜如花绝色,鲁

侯十分爱重。三朝见庙,大夫宗妇,俱来朝见君夫人。僖公复使其弟夷仲年聘鲁,问候姜

氏。自此齐鲁亲密。不在话下。无名子有诗,单道文姜出嫁事。诗云:

从来男女慎嫌微,兄妹如何不隔离?

只为临歧言保重,致令他日砧中闸。

话分两头。再说周桓王自闻郑伯假命伐宋,心中大怒。竟使虢公林父独秉朝政,不用郑

伯。郑庄公闻知此信,心怨桓王,一连五年不朝。桓王曰:“郑胳生无礼甚矣!若不讨之,

人将效尤,朕当亲帅六军,往声其罪。”虢公林父谏曰:“郑有累世卿士之劳,今日夺其政

柄,是以不朝。且宜下诏征之,不必自往,以亵天威。”桓王忿然作色曰:“寐生欺朕,非

止一次。朕与瘤生誓不两立!”乃召蔡、卫、陈三国,一同兴师伐郑。是时陈侯鲍方荣,其

弟公子忙字伍父,拭太子免而自立,溢鲍为桓公。国人不服,纷纷逃散。周使征兵,公子忙

初即位,不敢违王之命。只得纠集车徒,遣大夫伯爱诸统领,望郑国进发。蔡卫各遣兵从

征。桓王使貌公林父将右军,以蔡卫之兵属之;使周公黑唐将左军,陈兵属之;王自统大兵

为中军,左右策应。

郑庄公闻王师将至,乃集诸大夫问计,群臣莫敢先应。正卿祭足曰:“天子亲自将兵,

责我不朝,名正言顺。不如遣使谢罪,转祸为福。”庄公怒曰:“王夺我政权,又加乓于

我,三世勤工之绩,付与东流,此番若不挫其锐气,宗社难保。”高渠弥曰:“陈与郑素

睦,其助兵乃不得已也。蔡卫与我夙仇,必然效力。天子震怒自将,其锋不可当,宜坚壁以

待之,俟其意怠,或战或和,可以如意。”大夫公子元进曰:“以臣战君,于理不直,宜速

不宜迟也。臣虽不才,愿献一计。”庄公曰:“卿计如何?”子元曰:“王师既分为三,亦

当为三军以应之。左右二师,皆结方阵,以左军当其右军,以右军当其左军,主公自率中军

以当王。”庄公曰:“如此可必胜乎?”子元曰:“陈忙腻君新立,国人不顺,勉从征调,

其心必离。若令右军先犯陈师,出其不意,必然奔窜。再令左军径奔蔡卫,蔡卫闻陈败,亦

将溃矣。然后合兵以攻王卒,万元不胜。”庄公曰:“卿料敌如指掌,子封不死矣!”正商

议间,疆吏报:“王师已至糯葛,三营联络不断。”庄公曰:“但须破其一营,余不足破

也。”乃使大夫曼伯,引一军为右拒;使正卿祭足,引一军为左拒;自领上将高渠弥、原

繁、暇叔盈、祝呐等,建“螫弧”大旗于中军。祭足进曰:蛮弧,所以胜宋许也。‘奉天讨

罪’,以伐诸侯则可,以伐王则不可。”庄公曰:“寡人思不及此!”即命以大筛易之,仍

使暇叔盈执掌。其“螫弧”寅于武库,自后不用。高渠弥曰:“臣观周王,颇知兵法。今番

交战,不比寻常,请为‘鱼丽,之阵。”庄公曰:“‘鱼丽阵’如何?”高渠弥曰:“甲车

二十五乘为偏,甲士五人为伍。每车一偏在前,别用甲士五五二十五人随后,塞其闷漏。车

伤一人,伍即补之,有进无退。此阵法极坚极密,难败易胜。”庄公曰:“善。”三军将近

糯葛,扎住营寨。

桓工闻郑伯出师抵敌,怒不可言,便欲亲自出战。貌公林父谏止之。次日各排阵势,庄

公传令:“左右二军,不可轻动。只看军中大施展动,一齐进兵。”

且说桓王打点一番责郑的说话,专待郑君出头打话,当阵诉说,以折其气。郑君虽列

阵,只把住阵门,绝无动静。桓王使人挑战,并无人应。将至午后,庄公度王卒己怠,教暇

叔盈把大筛麾动,左右二拒,一齐鸣鼓,鼓声如雷,各各奋勇前进。且说曼伯杀入左军,陈

兵原无斗志,即时奔散,反将周兵冲动。周公黑肩阻遏不住,大败而走。再说祭足杀人右

军,只看蔡卫旗号冲突将去。二国不能抵当,各自觅路奔逃。唬公林父仗剑立于车前,约束

军人:“如有乱动者斩!”祭足不敢逼。林父缓缓而退,不折一兵。再说桓王在中军,闻敌

营鼓声震天,知是出战,准备相持。只见士卒纷纷耳语,队伍早乱。原来望见溃兵,知左右

二营有失,连中军也立脚不住。却被郑兵如墙而进,祝聃在前,原繁在后,曼伯祭足亦领得

胜之兵,井力合攻。杀得车倾马毙,将陨兵亡。桓王传令速退;亲自断后,且战且走。祝呐

望见绣盖之下,料是周王。尽著眼力觑真,一箭射去,正中周王左肩。幸裹甲坚厚,伤不甚

重。祝聃催车前进,正在危急,却得虢公林父前来救驾,与祝呐交锋。原繁曼伯一齐来前,

各骋英雄,忽闻郑中军呜金甚急,遂各收军;桓王引兵退三十里下寨。周公黑肩亦至,诉

称:“陈人不肯用力,以至于败。”桓王龈然曰:“此朕用人不明之过也!”

祝呐等回军,见郑庄公曰:“臣已射王肩,周王胆落,正待追赶,生擒那厮。何以鸣

金?”庄公曰:“本为天子不明,将德为怨,今日应敌,万非得已。赖诸卿之力,社稷无陨

足矣,何敢多求!依你说取回天子,如何发落?即射王亦不可也。万一重伤殒命,寡人有拭

君之名矣!”祭足曰:“主公之言是也。今吾国兵威已立,料周王必当畏惧。宜遣使问安,

稍与殷勤,使知射肩,非出主公之意。”庄公曰:“此行非仲不可。”命备牛十二头,羊百

只,粟刍之物共百余车,连夜到周王营内。祭足叩首再三,口称:“死罪臣籍生,不忍社稷

之陨,勒兵自卫。不料军中不戒,有犯王躬。痹生不胜战兢毅棘之至!谨遣陪臣足,待罪辕

门,敬问无恙。不腆敝赋,聊充劳军之用。惟天王怜而赦之!”桓王默然,自有惭色。貌公

林父从旁代答曰:“寐生既知其罪,当从宽有,来使便可谢恩。”祭足再拜稽首而出,遍历

各营,俱问:“安否?”史官有侍叹云:

漫夸神箭集王肩,不想君臣等地天。

对垒公然全不让,却将虚礼媚王前。

又髯翁有诗讥桓王,不当轻兵伐郑,自取其辱。诗云:

明珠弹雀古来讥,岂有天王自出车?

传檄四方兼贬爵,郑人宁不惧王咸!

桓王兵败归周,不胜其忿。便欲传檄四方,共声郑宿生无王之罪。貌公林父谏曰:“王

轻举丧功,若传檄四方,是自彰其败也。诸侯自陈、卫、蔡三国而外,莫非郑党。征兵不

至,徒为郑笑。且郑已遣祭足劳军谢罪,可惜此赦有,开郑自新之路。”桓王默然。自此更

不言郑事。

却说蔡侯因遣兵从周伐郑,军中探听得陈国篡乱,人心不服公子忙,于是引兵袭陈。不

知胜败如何,且看下回分解。

一、琉璃王子灭释迦

我们非常熟悉的“琉璃王子灭释迦族”,十万大军屠杀了释迦族连带鸡鸭猪狗在内十亿众,目犍连就算用神力把五百释迦族精英放到钵里,又祭到天上,拿下来一看五百人也早已经化为血水。

话说到这个份上已经简单的很了,如果佛陀说我自己修了什么就能帮别人解决灾难,那么释迦佛不慈悲啊,他没替释迦族这十亿众解决灾难,他只是把自己的那些亲属度了。

所以如果各位认为,谁修了什么就能让其他人如何如何、有多大的转变,这真的并不靠谱。

二、学佛、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

佛菩萨在做什么

他不是安住在三昧境界里,不是在常寂光中,不是靠种种神通救度众生,而是在真实的宣讲法义。

释迦佛讲了四十九年,地藏菩萨在讲,观音也在讲,弥勒菩萨也在讲,阿弥陀佛还在讲,为什么讲啊嘴碎啊闲得没事

因为度众生的唯一路径,就是要让众生自己明白道理,然后如说修行!

也就是按正确的路径自己走到对应的结果,这才是度众生的唯一路径。

三、琉璃王诛灭释迦族的前因后果

波斯匿王初登王位时,想迎娶一位释迦族女子作王后,于是派遣大臣去迦毗罗卫国求婚。五百释迦族人聚会商议此事,他们显得十分不悦,因为释迦族种姓高贵,不应与女奴之子婚配,但又因惧怕得罪波斯匿王,所以一时商议不下。当时长者摩诃男说:"波斯匿王的性情暴恶,我们如果不应允,他必定会毁坏我们的国家。我家婢女有一位美丽端庄的女儿,不如就将她嫁给波斯匿王。"得到众人同意后,摩诃男就让此女子沐浴更衣,又用宝车亲自将她送往波斯匿王那里,并且告诉波斯匿王:"这是我的女儿,你们可以成亲。"国王非常欢喜,拜她为第一夫人,不久夫人生下一子,即琉璃太子。

太子八岁时,波斯匿王就令他前往迦毗罗卫国学习射箭的技艺。琉璃太子乘着大象,与众多仆人一同前往摩诃男家中。摩诃男召集五百位童子,陪伴王子学习。

当时,新建了一座讲堂,犹如天宫一般。众人说:"我们应先延请佛与僧众前来应供,这样可以获得无量福报。"于是敷设座具,悬挂幡盖,以香水洒地,焚烧名香。这时,琉璃太子跑进讲堂,登上狮子座,释迦族人见后,声色俱厉地呵斥他:"女奴的儿子!"并且将太子牵出门外,推倒在地。琉璃太子感到非常屈辱,便对身旁的苦行梵志说:"释迦族人对我横加毁辱,以后我登上王位时,你要提醒我这件事。"

后来,波斯匿王死后,琉璃太子继位,苦行梵志就此事提醒琉璃王。琉璃王便命令群臣集合四种兵甲,前去讨伐释迦族。当军队抵达迦毗罗卫国时,琉璃王遥见世尊在一棵枯树下结跏趺座,于是下车作礼,问道:"为什么您不坐在枝叶繁茂的大树下,却坐在此处?"佛陀说:"亲族阴凉之故,胜过一切外人。"国王便说:"今日世尊为了亲族,我也不应征讨。"

后来,苦行梵志一再奏请讨伐,琉璃王便又再次兴兵。此时,目犍连尊者对世尊说:"琉璃王前来讨伐释迦族人,我想将他的四部军队抛到他方。"他又想将琉璃王的军队拔出虚空,或者移到海中,或者移到铁围山中间,或将释迦族人移到他方国土,或以铁笼子覆盖全城。佛说:"你虽然具有这样的功德,但终究无法将释迦族人置于安全之地。众生有七事不可避免,即:生、老、病、死、罪、福、因缘,想避也避免不了,你又如何能覆盖住他们往昔的业呢?"然而,目犍连始终无法释怀,便将相识的四五千人摄入钵中,一直举到空中星宿之际。

释迦族人集合四兵,出城一由旬以对抗琉璃王。释迦族人技艺高超,他们在一由旬内遥见琉璃王,或射落对方士兵的头髻,或射断对方弓弦,或射破器杖、幢幡等,但并未伤人。琉璃王非常惧怕,对群臣说:"你们看此箭从什么地方来的,他们如果真想伤害我,我必死无疑。"于是下令退兵。苦行梵志劝阻说:"大王不必畏惧,释迦族人个个持戒,他们连蝼蚁尚且不杀,更何况是杀人,还是应当进军。"琉璃王便听从苦行梵志的话,继续进军,释迦族人果然退入城中。琉璃王喊道:"速速打开城门,否则,我会将你们赶尽杀绝!"此时城中有位十五岁童子,名叫奢摩,他登上城墙独自应战,伤损了众多敌军,敌军顿时崩溃逃散,藏入土洞内。当时释迦族人告诉童子说:"你有辱于我们释迦族的门户,谁不知道应战?但我们释迦族向来修善,尚且不伤蝼蚁,更何况是人命?我们一人能敌万人,如果迎战,必定能摧毁敌军,但以杀害人命,死后将堕地狱,即便生在人中,也是寿命短促,你应速离此地。"奢摩童子便离开了城市。

后来,琉璃王军队再次来到城门外。当时魔王波旬化作一位释迦族人,喊人打开城门,释迦族人见是自族人,便打开城门,琉璃王军队就此乘虚而入。琉璃王说:"释迦族人众多,索性将他们双足埋在地下,让暴象踏死。另外再挑选五百释迦族女人,带到我这边。"当时,摩诃男乞求琉璃王:"我现在沉入水中,在我浮出水面的这段期间,无论时间长短,请你允许释迦族人随意逃走,等我浮出水面之后,你再杀死他们。"琉璃王应允之后,摩诃男便跳入水中,将自己头发系在树根上,于是断绝性命。城中释迦族人从四城门竞相奔逃,琉璃王问大臣:"摩诃男为什么还没有浮出水面?"旁人就入水将已命绝多时的摩诃男抱出,琉璃王见到外祖父已死,非常悔恨:"我外祖父为了救护自己亲族而死,早知如此,我终究不应如此讨伐。"

为琉璃王所杀之人,有九千九百九十万,血流成河,环绕迦毗罗卫城。退军之后,目犍连尊者对佛说:"承佛神力,我已护佑四五千人。"佛便令尊者观察。目犍连尊者将钵从星空取下,所藏之人全部都已经死亡。

琉璃王到尼拘罗园后,安慰五百侍女:"不必忧愁,我就是你们的丈夫。"然后想和一释迦女交通,这个释迦女骂道:"我为什么要和女奴之子通情?"琉璃王大怒,便斩断她的手足,扔入深坑。五百侍女都这样辱骂琉璃王:"谁会以自己身体和女奴之子交通!"于是五百侍女也惨遭同样的惩罚。五百侍女惨痛难忍,便唤如来名号求佑:'我们同是释迦种姓,如来出家成佛,我们惨受这样的痛苦,为什么不忆念我们?'佛与众比丘便前往劫毗罗城去,释迦女遥见世尊,都心怀惭愧,世尊对帝释天说:"众女子惭愧无衣。"帝释就以天衣盖覆女子身体。佛告诉毗沙门天王:"众女子饥渴已久,置办些许天食,令彼等饱足。"佛又为彼等演说苦集灭道,诸侍女尘垢俱尽,得到法眼净,命终后升到天上。

佛行至东门,见到城中一片废墟,佛告众比丘:"以前我与众比丘在此处说法,如今已成废墟,无有一人,从今以后不再来此。"于是回到舍卫国树园,告诉众比丘,琉璃王和他兵众七日之后,都将毁灭。琉璃王闻言,非常恐怖。到第七天时,琉璃王以为已幸免于难,便带军队与女到阿贻罗河两侧举行宴会庆贺,忽然天空中,云团翻滚,倏起雷震,暴风骤雨,将所有人漂溺而死。琉璃王堕入阿鼻地狱,天火将宫城一烧而空。

诸比丘问佛:"释迦族以何因缘受此苦难?"佛说:"往昔,罗阅城有一鱼村,因为时值饥荒,米贵如黄金,人们就以草根为食。村中有一大池塘,池内有很多鱼类,人们便捕鱼而食。当时有二条大鱼,这样说到:'我等是水族,不是处在干地之中,而这些人都以我们为食',村中有一小孩,才八岁,虽然不捕鱼,但见到人们捕鱼时,心生欢喜。当时罗阅城人就是今日释迦族,当时二条大鱼,一为琉璃王,一为苦行梵志,见到鱼笑之小孩是我,因为杀鱼的罪业,无数劫中受地狱苦,我也因随喜造恶,而感召今日头疼,如被石头压住一般。"

面临自己国家毁灭,慈悲的佛陀何尝不愿援救?但是,若以个人意志可以遮止业力现行,又怎么能成立业果不虚?因此,即便是具足十力的佛陀,在业力成熟之际,也不能拯救一人,毕竟谁也无法改变业果的规律。

一、这个是因果啊,因果相续,都要还的啊。

就是佛菩萨,在因果面前,也无能为力。

二、看看这个故事,就明白了。

琉璃王灭释迦族(佛陀祖国灭亡的故事)

(网文整理转贴,故事出处:长阿含经、释迦谱)

三千多年前,在中天竺有个国家叫拘萨罗,和当时的摩揭陀国并称佛陀时代的两大强国。拘萨罗国国王,波斯匿王初登王位时,想迎娶一位释迦族女子作王后,于是派遣大臣去迦毗罗卫国求婚。五百释迦族人聚会商议此事,他们感到十分不悦,因为释迦族种姓高贵,不应与下等种姓婚配,但又因惧怕得罪波斯匿王,所以一时商议不下。

当时长者摩诃男说︰「波斯匿王的性情暴恶,我们如果不应允,他必定会来攻打我们的国家,我家婢女有一位美丽端庄的女儿,不如就将她嫁给波斯匿王。」

得到众人同意后,摩诃男就让此女子沐浴更衣,又用宝车亲自将她送往波斯匿王那里,并且告诉波斯匿王︰「这是我的女儿,你们可以成亲。」

波斯匿王非常欢喜,册封她为王后,不久王后生下一子,即琉璃太子。

太子八岁时,波斯匿王就令他前往迦毗罗卫国学习射箭的技艺。琉璃太子乘着大象,与众多仆人一同前往摩诃男家中。摩诃男召集五百位童子,陪伴王子学习。

当时,释迦族人新建了一座讲堂,犹如天宫一般。众人说︰「我们应先延请佛与僧众前来应供,这样可以获得无量福报。」于是敷设座具,悬挂幡盖,以香水洒地,焚烧名香。这时,琉璃太子跑进讲堂,登上狮子座,释迦族人见后,声色俱厉地呵斥他︰「女奴的儿子!」并且将太子牵出门外,推倒在地。琉璃太子感到非常屈辱,便对身旁的好苦梵志说︰「释迦族人对我横加毁辱,以后我登上王位时,你要提醒我这件事。」

后来,波斯匿王死后,琉璃太子继位,好苦梵志就此事提醒琉璃王。琉璃王便命令群臣集合四种兵甲,前去讨伐释迦族。

当军队抵达迦毗罗卫国时,琉璃王遥见世尊在大道边的一棵枯树下结跏趺座,于是下车作礼,问道︰「世尊,为什么您不坐在枝叶繁茂的大树下,却坐在此处?」佛陀说︰「亲族阴凉之故,胜过一切荫庇。」琉璃王便说︰「今日世尊为了亲族,我也不应征讨。」

其后,好苦梵志再次奏请讨伐,琉璃王又再次兴兵。惟在路上复见世尊而折回,如是者三。

最后,琉璃王受到好苦梵志挑唆,狠下心肠,誓要兴兵讨伐释迦族。

此时,目犍连尊者对世尊说︰「琉璃王前来讨伐释迦族人,我想将他的四部军队抛到他方。」他又想将琉璃王的军队拔出虚空,或者移到海中,或者移到铁围山中间,或将释迦族人移到他方国土,或以铁笼子覆盖全城。

佛说︰「你虽然具有这样的功德神力,但终究无法将释迦族人置于安全之地。众生有七事不可避免,即︰生、老、病、死、罪、福、因缘,想避也避免不了,你又如何能覆盖住他们往昔的业呢?」

然而,目犍连尊者始终无法释怀,便将相识的四五千人摄入钵中,一直举到空中星宿之际。

释迦族人集合四兵,出城一由旬以对抗琉璃王。释迦族人技艺高超,他们在一由旬内遥见琉璃王,或射落对方士兵的头髻,或射断对方弓弦,或射破器杖、幢幡等,但并未伤人。琉璃王非常惧怕,对群臣说︰「你们看此箭从什么地方来的,他们如果真想伤害我,我必死无疑。」于是下令退兵。

好苦梵志劝阻说︰「大王不必畏惧,释迦族人个个持戒,他们连蝼蚁尚且不杀,更何况是杀人,我们应当进军。」

琉璃王便听从好苦梵志的话,继续进军,释迦族人果然退入城中。琉璃王喊道︰「速速打开城门,否则,我会将你们赶尽杀绝!」

此时城中有位十五岁童子,名叫奢摩,他登上城墙独自应战,伤损了众多敌军,敌军顿时崩溃逃散,藏入土洞内。

当时释迦族人告诉童子说︰「你有辱于我们释迦族的门户,谁不知道应战?但我们释迦族向来修善,尚且不伤蝼蚁,更何况是人命?我们一人能敌万人,如果迎战,必定能摧毁敌军,但以杀害人命,死后将堕地狱,即使生在人中,也是寿命短促,你应速离此地。」奢摩童子便离开了城市。

后来,琉璃王军队再次来到城门外。当时魔王波旬化作一位释迦族人,喊人打开城门,释迦族人见是自族人,便打开城门,琉璃王军队就此乘虚而入。

琉璃王说︰「释迦族人众多,索性将他们双足埋在地下,让暴象踏死。另外再挑选五百释迦族女人,带到我这边。」

当时,摩诃男乞求琉璃王︰「我现在沉入水中,在我浮出水面的这段期间,无论时间长短,请你允许释迦族人随意逃走,等我浮出水面之后,你再杀死他们。」

琉璃王应允之后,摩诃男便跳入水中,将自己头发系在树根上,于是断绝性命。城中释迦族人从四城门竞相奔逃,琉璃王问大臣︰「摩诃男为什么还没有浮出水面?」旁人就入水将已命绝多时的摩诃男抱出,琉璃王见到外祖父已死,非常悔恨︰ 「我外祖父为了救护自己亲族而死,早知如此,我终究不应如此讨伐。」

为琉璃王所杀之人,有九万九千九百九十,血流成河,环绕迦毗罗卫城。退军之后,目犍连尊者对佛说︰「承佛神力,我已护佑四五千人。」佛便令尊者观察。目犍连尊者将钵从星空取下,所藏之人全部都已经死亡。

琉璃王到尼拘罗园后,安慰五百侍女︰「不必忧愁,我就是你们的丈夫。」然后想和一释迦女交通,这个释迦女骂道︰「我为什么要和女奴之子通情?」琉璃王大怒,便斩断她的手足,扔入深坑。五百侍女都这样辱骂琉璃王︰「谁会以自己身体和女奴之子交通!」于是五百侍女也惨遭同样的惩罚。

五百侍女惨痛难忍,便唤如来名号求佑︰「我们同是释迦种姓,如来出家成佛,我们惨受这样的痛苦,为什么不忆念我们?」佛与众比丘便前往劫毗罗城去,释迦女遥见世尊,都心怀惭愧。世尊对帝释天说︰「众女子惭愧无衣。」帝释就以天衣盖覆女子身体。佛告诉毗沙门天王︰「众女子饥渴已久,置办些许天食,令彼等饱足。」佛又为彼等演说苦集灭道四圣谛,诸侍女尘垢俱尽,得到法眼净,命终后升到天上。(其实熟悉佛经的都知道这500侍女如此,也是因为前世做出家人的时候咒骂其他出家人断手断足的果报)

佛行至东门,见到城中一片废墟,佛告众比丘︰「以前我与众比丘在此处说法,如今已成废墟,无有一人,从今以后不再来此。」

于是回到舍卫国祇树园,告诉众比丘:「琉璃王和他兵众七日之后,都将毁灭。」

琉璃王闻言,非常恐怖。到第七天时,琉璃王以为已幸免于难,便带军队与侍女到阿贻罗河两侧举行宴会庆贺,忽然天空中,云团翻滚,倏起雷震,暴风骤雨,将所有人漂溺而死。琉璃王堕入阿鼻地狱,天火将宫城一烧而空。

诸比丘问佛︰「释迦族以何因缘受此苦难?」

佛说︰「往昔,罗阅城有一鱼村,因为时值饥荒,米贵如黄金,人们就以草根为食。村边有一大湖,湖内有很多鱼类,人们便捕鱼而食。当时有二条大鱼,交谈说︰「我等是水族,不是住在陆地之中,而这些人都以我们为食。」最后两条大鱼也被杀吃掉。村中有一农夫的儿子,才八岁,虽然不捕鱼,但见到人们捕鱼时,心生欢喜。他亦没有吃过鱼肉,只是好玩敲了大鱼头三下。当时罗阅城人就是今日释迦族,当时二条大鱼,一为琉璃王,一为好苦梵志,小鱼们就是现在他的军队,渔村的人们就是现在被他们杀的释迦族,而小孩就是我。因为杀鱼的罪业,在过去劫中受地狱苦,而我当时敲了鱼头三下,现在就为这件事情头痛三天。」

诸位想想看,佛也是如此定业难逃,这样看起来,已经成熟了的果是无法解消的。

面临自己国家毁灭,慈悲的佛陀何尝不愿援救?但是,若以个人意志可以遮止业力现行,又怎么能成立业果不虚?因此,即便是具足十力的佛陀,在业力成熟之际,也不能拯救一人,毕竟谁也无法改变业果的规律。

佛说优填王经

西晋沙门释法炬译

闻如是:一时,佛在拘深国,王号曰优填。拘深国有逝心,名摩回提,生女端正华色世间少双。父睹女容一国希有,名曰无比。邻国诸王,群僚豪姓靡不娉焉。父答曰:“若有君子容与女齐,吾其应之。”

(在佛陀住世的时代,拘深国有一个世间少有的美女,因姿色出众父亲将她取名为无比。当时,周边国王和豪富士绅都表达想迎娶的愿望,父亲回答说:“如果有男子的容貌能配得上我女儿的,我就答应他。”)

  佛时行在其国,逝心睹佛三十二相、八十种好,身色紫金巍巍堂堂光仪无上,心喜而曰:“吾女获匹。”归语其妻曰:“吾为无比得婿,促庄饰女将往也。”夫妻共服饰,其女步瑶华光,珠玑璎珞庄严光国,夫妻共将女至佛所。

(有一天,世尊来到拘深国,无比的父亲逝心看到佛的三十二相、八十种好,皮肤是紫金色,相貌堂堂,气度不凡,当世无双,于是心中大喜:“我女儿就应该嫁给这样的人。” 赶紧回家告诉妻子说:“我为女儿找到最佳的夫婿了,快给女儿梳妆打扮,一起去未来女婿那里。” 穿戴整齐后,夫妻俩就带着女儿来到了佛的住处。)

  妻道见佛迹相好之文光彩之色,非世所有,知为天尊,谓其夫曰:“此人足迹文理乃尔,非世所闻,斯将非凡,必自清净无复*欲,将不取吾女,无自辱也。”

  夫曰:“何以知其然?”

  妻因说偈言:

  “*人曳踵行, 恚者操指步,

   愚者足躘地,斯迹天人尊。”

(无比的母亲见到佛的庄严法相,知道不是世间俗人,便对丈夫说:“此人举止气度非凡,绝非世间凡人,必定很清净没有*欲之心,他不会要我们女儿的,还是不要自取其辱了吧!” 丈夫问道:“你怎么知道?”妻子以偈子回答道:“*人曳踵行,恚者操指步。愚者足躘地,斯迹天人尊。”大意是还有*、怒、痴三毒的人,从走路姿态和足迹就能分辨出来,此人定是天人之尊。)

  逝心曰:“非尔女人所知,汝不乐者便还归。”乃自将女诣佛所,稽首佛足白佛言:“大人勤劳教授,身无供养,有是粗女愿给箕帚。”

  佛言:“汝以女为好耶?”

  答曰:“生得此女,颜容实好,世间无双,诸国王豪姓多有求者不以应之。窃见大人光色巍巍非世所见,贪得供养故,宜自归耳!”

  佛言:“此女之好为著何许?”

  逝心曰:“从头至足周遍观之无不好也。”

(逝心说:“你们女人懂什么?你不乐意自己回家去。”说完自己带着女儿来到世尊面前,礼拜完世尊后,逝心对佛说:“您为了教化大众,不辞辛劳,我愿意把小女嫁给您,照顾您的饮食起居。您看如何?” 佛问道:“您觉得自己的女儿很好吧?” 逝心回答:“我的女儿生得貌美如花,姿色颜容当世无双。那些王侯将相,达官贵人争先礼聘我都不曾答应。我看您相貌非凡,和我的女儿很般配啊。” 佛又问:“那您女儿到底好在哪里呢?” 逝心回答道:“她从头到脚没有一处不让人赏心悦目啊。” )

  佛言:“惑哉肉眼!吾观之从头至足无一好耶!若头上有发,但是毛象马之尾亦皆尔也。发下有髑髅,但是骨屠家猪头骨亦尔也。头中有脑者,如泥腥臊送。鼻下之著地莫能蹈者,目者是脆决之纯汁,鼻中有涕,口但有唾,腹藏肝肺皆亦腥臊,肠胃膀胱但成屎尿腐臭难论,腹为帏囊裹诸不净,四支手足骨骨相拄筋连皮韬,但恃气息以动作之。譬若木人机关作之,既毕解列其体,节节相离,手足狼藉,人亦如是,有何等好而云少双?昔者吾在贝多树下,第六魔天王庄饰三女,颜容华色天中无比非徒此论,欲以坏吾道意。我为说身中秽恶,即皆化成老母形坏不复惭愧而去。今是屎囊,欲何所恋?急将还去,吾不取也。”

(佛说道:“你被你的肉眼迷惑了。我看她从头到脚无一可人之处。你看:那头发跟大象马尾的毛发在本质上没有任何分别,那头发下面的髑髅头骨跟那些猪头骨又有何分别?那髑髅头骨里面的脑髓犹如淤泥一般又腥又臭。眼珠就像那很是脆弱的水泡,鼻子里有鼻涕,口中有唾液,腹内的心肝肺脾脏全部散发出一股股又腥又臭的气味。那肚子里的肠胃膀胱里全部装满屎尿,腐臭无比。整个身体就是一个臭皮囊。那四肢是一根根骨头由筋脉相连,外面裹上一层薄皮,身体的运行全靠一股气息支撑。这身体一旦送到坟场被那些动物东拉西扯,啃得一片狼藉的时候,哪有什么好能够称得当世无双呢?想当年我在菩提树下禅定的时候,第六魔天王的三个女儿打扮得花枝招展来诱惑我,她们的容貌姿色超过你女儿千万倍。我当时说出所谓美女的真相时,一个个都变成老太婆的样子,惭愧而去。你快带着女儿离开吧,我是不会要的。”)

  逝心闻佛所说,忽然惭耻无辞复言,又白佛言:“若仁不取者,更以妻优填王可乎不?”佛不答焉。

  逝心即送女与优填王。王获女大悦,拜父为太傅,为女兴宫,伎乐千人以给侍之。王正后师事佛,得须陀洹道。此女赞之于王,王惑其言以百箭射其后,后见箭不惧都无恚怒,一意念佛慈心长跪向王,箭皆绕后三匝还住王前。百箭皆尔,王乃自惊畅然而惧,即驾白象金车驰诣佛所。未到下车,避从步进,稽首佛足,长跪自陈曰:“吾有重咎在三尊,所以彼*妖从欲兴邪,于佛圣众每一恶念,以箭百枚射佛弟子,如事陈之睹之心惧。唯佛至真无量之慈,白衣弟子慈力乃尔,岂况无上正真佛乎!我今首过归命三尊,唯佛弘慈原赦其咎。”

(逝心听完世尊的开示,羞愧难当,无言以对。又问世尊:“您如果不要小女,我把她嫁给优填王,可以吗?”世尊默然不答。逝心便将女儿送给优填王,国王大为高兴,封她的父亲为太傅,并为无比修建了王宫,派上千人服侍她。国王的正宫皇后是一位归依三宝的佛弟子,已证得须陀洹果位。无比为了独得国王垂爱,乃在国王耳边诽谤皇后。久而久之,国王禁不住无比的再三鼓惑,便亲自弯弓搭箭准备射死皇后。皇后见此情形,不惊不畏,也没有嗔恨心,一心念佛入慈心三昧,并面向国王跪下。只见国王的箭都绕着皇后三圈又回到国王的面前,如此一百回都是这样。国王大惊失色,连忙扔掉弓箭乘车来到佛的面前忏悔:“世尊。我如今犯了大错。我听从了妖女无比的百般挑唆,准备射杀皇后,谁知连射出一百多支都围着皇后转了三圈又回到了我的面前。现在我想起来都很后怕。世尊您大慈大悲,连您的在家弟子都有这样的慈力,更何况您呢!我今在佛前求忏悔,并归依三宝尊,请求您原谅我的过错。” )

  佛笑曰:“善哉王!觉恶悔过,此明人行也,吾受王善意。”王稽首,如是至三,佛亦三受之。

  王又头面著地,退就坐曰:“禀气凶顽,忿戾自恣,无忍辱心,三毒不除恶行快意,顺女妖邪不知其恶,自惟寿终必入地狱。愿佛加哀,广说女恶魑魅之态,入其罗网少能自拔,吾闻其祸必以自诫,国民巨细得以改操。”

(佛微笑着说道:“很好啊。你知道错了并能悔过,就是有智慧的人了,我接受你的忏悔和善意。” 国王又跪在地上给世尊顶礼三次后坐在世尊的身边,说道:“世尊。我秉性凶顽,脾气暴躁,不能够有丝毫的容忍心。我为人生性贪婪,脾气暴躁而且愚痴到了极处。做起事情常常凭着自己的感觉行事。听从那妖女的鼓惑,常常作了伤天害理的事情。我自己感觉到我死后必当堕入地狱,饱受众苦。愿世尊慈悲开示红颜祸水之种种弊端,一旦堕入女人的温柔乡,是很难自拔的。我一旦明暸之后,必当常常禁戒自己,免生祸端,国民也将因此而能获得广大利益。”)

  佛言:“用此问为且说余义。”

  王曰:“余事异日说之不晚,女乱惑意凶祸之大,不闻其祸何缘远之?愿佛具为吾释地狱之变,及女人之秽。”

  佛言:“具听!男子有*之恶却睹女妖。”

  王曰:“善!愿受明教。”

  佛言:“具听!男子有四恶急所,当知世有*夫,恒想睹女思闻妖声,远舍正法疑真信邪,*网所綶没在盲冥,为欲所使如奴畏主,贪乐女色不觉九孔恶露之臭秽,浑沌欲中如猪处溷不觉其臭,快以为安不计后当在无泽之狱受痛无极,注心在*啖其涕唾玩其脓血,珍之如玉甘之如蜜,故曰欲态之士,此为一恶态也。

(在国王的再三请求下,世尊开示道:“你应当知道,男人有好*之心才会去喜欢女人的狐媚之态。” 国王说:“请您详细说说。”佛又说道:“男人有四大恶态。第一:世间那些好*的男人,总想看到漂亮的女人,总想听到女人妖里妖气的言语声音,远离正法信奉邪道,缠缚在*欲的网中,被*欲所驱使,如同奴仆害怕主人一样。贪乐女色时浑然不觉其实身上九孔所流出的都是臭秽不净之物,好比那猪睡在屎尿垃圾中还浑然自得,不知道自己以后将堕入地狱遭受难以想像的痛苦。一心一意去感受那*欲,把女人的唾液当作珍珠玛瑙,把脓血当着玉液琼浆。这是贪*男人的第一种恶态。)

又亲之养子怀妊生育,稚得长大勤苦难论,到子成人,擢家竭财,膝行肘步,因媒表情致彼为妻,若在异域寻而追之,不问远近不避勤苦,注意在*捐忘亲老,既得为妻贵之如宝,欲私相娱乐恶见父母,信其妖言,或致斗讼不惟身所从生,孤亲无量之恩,斯谓二恶态也。

(双亲生子养育,从小到大,其中父母的勤苦难以尽述。儿子长大成人以后,又要为他的婚姻大事操劳,就算是远在他乡也不辞辛劳,儿子娶妻后,只顾着自己的*欲之情,却将含辛茹苦把自己养育成人的父母忘得干干净净。娶回心爱的女人之后,把她当作宝贝一样,听信妻子的妖言,以致与父母亲争吵计较,也不想想自己的身体是谁给的,辜负了父母的养育大恩,这是贪*男人的第二种恶态。)

又人处世勤苦疲劳,躬自致财本自诚信,敬道之意尊戴沙门,梵志之心觉世非常布施为福,取妻之后,情惑*欲愚蔽自拥,背真向邪专由女色,若有布施之意,虽欲发言相呼女色,绝清净行更成小人,不识佛经之戒祸福之归,苟为*色投身罗网,必堕恶道终而不改,斯谓三恶态也。

(再者,人在世间,辛苦勤劳,想方设法赚取钱财,本来为人诚信,敬重出家的修行人,也知道人生无常,常常布施求福。取妻之后,被*欲迷惑,变得愚痴吝惜,抛弃世间真理行向邪道。为讨女人的欢心,胡作非为,自成小人。完全忘却圣贤之教,祸福之劝。为了满足自己的*欲之心,而甘自投罗网。就算因此堕入恶道也不知悔改。这是贪*男人的第三种恶态。)

又为人子不惟养恩,治生致财不以养亲,但以东西广求*路,怀持宝物招人妇女,或杀六畜*祀鬼神,饮酒歌舞合会之后,至求方便更相招呼,以遂奸情,及其获偶,喜无以喻,*结缚著无所复识,当尔之时唯此为乐,不觉恶露之臭秽、地狱之苦痛,一则可笑,二则可畏,譬若狂犬不知其非,斯谓四恶态也。”

(再者,为人之子不思父母双亲养育之恩。辛辛苦苦挣的钱不用来孝养父母,却用来买东买西去讨女人欢心从而达到*欲的目的。拿着钱财去勾引别人的妻女。或用来买生物杀害祭祀鬼神,或者吃喝嫖赌。一旦获得,喜不自禁,*心缠缚,再也不问人间世态炎凉。那时候,万般皆是苦,惟觉此间乐。浑然不知那女人身中恶露之腥臭,地狱无尽之苦痛。这时候的男人,一则可笑,二则可畏。好比那正在发狂不知道自己在干什么的狗。这是贪*男人第四种恶态。”)

  佛言:“男子有是四恶用堕三涂,当审远此态免苦耳!复听说女人之恶。”佛便说偈言:

  “已为欲所使,放意不能安, 习施于非法,将何以为贤?

   欲为畜生行,以欲还自殃, 溷虫在臭中,不知为处难。

   如虫在冥中,不知东以西, 结著于*欲,恶此亦虫论。

   *既不见道,日夜种罪根, 现世君臣乱,上下为迷昏。

   王法为错乱,正法为迷焚, 农夫舍常业,贾人为弥连。

   现世更牢狱,死复入太山, 当受百种毒,其痛难可当。

   洋铜灌其口,山连笮其身, 此辈有百数,难可一一陈。

   常在三恶道,宛转如车轮, 若世时有佛,而已不得闻。

   女人最为恶,难与为因缘, 恩爱一缚著,牵人入罪门。

   女人为何好,但是屎尿囊? 何不谛系视,为此而狂荒。

   其内甚臭秽,外为严饰容, 家有含毒蝎,剧如蛇以龙。

   譬如锦韬牟, 罗縠綶锋铓, 愚者睹其表, 玩之以自殃。

   智者觉而舍, 痴者致死伤, *欲亦如是, 抱刃以自丧。

   睹新即厌故, 所乐亦无常, 言为刀斧截, 笑为棘以荆。

   内怀臭秽毒, 饰外以华香, 痴人贪其味, 不惟后受殃。

   譬若鸩毒药, 以和甘露浆, 所向无不坏, 饮之皆仆僵。

   亦如薪得火, 草木被重霜, 睹表不计里, 是为最非详。

   女毒甚于是, 草乃见形伤, 绝欲以求道, 故有*欲情。

   其形甚易见, 痴人情不绝,罗网四面张,去道如丝发。

   人本清净种, 如鱼处深渊, 智者乃自觉, 著网不得还。

   欲网甚于是, 结缚甚欲坚, 投身置荆棘, 可得脱其身。

   譬若饥猿猴, 望见熟甘果, 专心投色欲, 是辈百向堕。

   亦如鱼食钩, 飞蛾入灯火, 愚者见欢喜, 不惟后受祸。”

(佛又说道:“男人因为这四种恶态,将会堕入三恶道中,应当仔细思维远离这些恶态,以免将来饱受众苦。现在再来说说女人的恶态。”佛便说偈子道:(详见如上经文))

  佛说如是,优填王欢喜即以头面著地,白佛言:“实从生以来,不闻女人之恶乃尔!男子悖乱随之堕罪,但不知故不制心意。从今已后终身自悔,归命三尊不敢复犯。”为佛作礼,欢喜而去。

(佛开示完后,优填王非常欢喜,五体投地礼拜世尊,说道:“我从来没有听到过这些关于女人的恶态,以及贪*之心会有如此惨痛的后果,所以为了女人和自己的*欲心为所欲为。从今以后,我一定牢记世尊教导,再也不敢违犯了。” 说完之后向佛作礼,欢喜而去。)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jiehun/1685099.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7-18
下一篇2023-07-18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