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吐温有着哪些幽默人生?

马克·吐温有着哪些幽默人生?,第1张

由于马克·吐温在夏威夷群岛采访期间工作十分出色,很快有家报社同意了他的条件,马克·吐温终于可以周游世界了。

在欧洲旅游期间,马克·吐温给报社写了大量的通讯。游记和随笔,照样很受读者欢迎。不过,对于马克·吐温来说,这次旅游最大的收获,应该是认识了查理,查理是船上的一名年轻游客,对走南闯北的马克·吐温很钦佩钦佩(qīn):敬重佩……克·吐温在他那里看到了一张让他终生难忘的姑娘的照片。

那是一天下午,吐温来到查理的特等舱(cānɡ)玩,18岁的查理热情地欢迎他,给他讲起自己家里的情况,还把那张照片拿出来给吐温看。那就是查理的姐姐奥莉维亚

“她是世界上最美丽的姑娘,”查理得意洋洋地说,“这可不是因为她是我的姐姐呀。我希望你能和她见见面,保管你也会这么说的。”

“嘿,她确实有一张最漂亮的面孔,谁也比不上她。又善良,又温柔,我倒真想见一见她呢,查理。”马克·吐温看着奥莉维亚的照片,一双眼睛瞪得大大的。

“行啊,我们为什么不能一同在纽约相见呢?我会告诉我妈,让她弄一桌好吃的,你到我家来一趟。啊,你会喜欢上她的,不信我们走着瞧。”

其实,马克·吐温恨不得早点结束旅游,回到纽约去见照片上那位美丽的姑娘,这一次,他真的动心了。

从欧洲回国后,马克·吐温为了挣钱维持生活,就找了家报社当记者,同时开始写一本游记《傻子国外旅行记》。

1867年12月的一天,马克·吐温到一家大饭店去见查理一家人,查理的父亲是个煤矿老板,是纽(niǔ)约市的大富翁。吐温终于看见了查理的姐姐奥(ào)莉维亚,她长着一双明亮的黑眼睛,一头乌黑柔顺的长发,脸庞白净可爱,身材不高,穿一件绣花的长裙(qún),显得文雅大方。

奥莉维亚22岁,6年前的冬天。她在冰上溜冰,摔了一跤,使她半身瘫痪瘫痪:由于神经机能发生障碍,身体的一部分完全或不完全地丧失运动的能力。,在那以后的两年中,她成了一个卧床不起的病人,经过好几个大夫的医治,终于能走动了,但她的身体仍不太强健,家里的人都把这个脆弱的姑娘当病人一样对待。

查理一家人热情地招待了吐温,邀请他一起到高级餐厅里进餐,吐温高兴得有点头晕,他对美貌纯洁的奥莉维亚一见钟情。32岁的马克·吐温在十年前当领航员期间曾经和一个姑娘恋爱过,后来因为姑娘的父母反对而分手,从那以后,他再也没谈恋爱,直到今天看见奥莉维亚,他才再一次坠(zhuì)入情网。

这个夜晚过得太快了,刚和查理一家人分手,他又迫不及待地想和他们见面,当然,主要是为了见奥莉维亚。

他烦躁地等待了5天。元旦到了,他就跑到查理家去祝贺新年,又见到了他心爱的奥莉维亚,在她家一直呆了13个小时。本来他开了一张名单,要到34处地方去贺新年,结果只去了这一处。

过了几个月,马克·吐温再次拜访查理家,并在他家住了两星期,经常陪着奥莉维亚散步,两人有说有笑,觉得很愉快。有一天,他以为时机成熟,大胆地向奥莉维亚求婚,当即遭到她的拒绝。

奥莉维亚作为一个千金**,从小娇生惯养,过着非常舒适的生活,她的父母一直把女儿当作掌上明珠,从来不许任何男人向她献殷(yīn)勤。马克·吐温在她心目中,是一位善于取笑逗乐的人物,她喜欢和他在一起玩,可他突然向她求婚,这是她万万没料到的。

被奥莉维亚拒绝后,马克·吐温终于决定回家去看望母亲和姐姐,临走前的那天晚上,他深情地给奥莉维亚写了封信,其中写道:

“我真心诚意地爱上了你,从不后悔(huǐ)。不但现在爱你,而且永远爱你。尽管我目前非常难受,但我心甘情愿,毫不抱怨……我宁肯爱上了你,又得不到你的爱,也比我一生中永远是爱情的空白要好多了,因为回顾往昔逝(shì)去的岁月,我至今总算有一次感受到了世间的一切是多么美好,真正体验到我追求的是一种多么高尚纯洁的感情。”

马克·吐温带着一颗苦闷的心回到家里,没想到却收到奥莉维亚的一封信,虽说只有简短的几句客套话,但信中却夹了一张照片,就是马克·吐温在轮船上见到的那张。他非常喜欢,曾经向查理要过,查理拒绝了。后来在查理家里,吐温也说过想要那张照片,但奥莉维亚不愿把自己的照片轻易送给一位男子。不知怎的,她却主动把自己的照片寄来了。马克·吐温受到很大鼓舞,马上决定回到纽(niǔ)约。

马克·吐温又来到查理家。这一次,大家都对他很冷淡,因为他们已经知道叶温向莉继亚求婚的事了。连查理也不理睬(cǎi)吐温了,他没想到这个“来自荒凉的西部边疆”的汉子竟然向他姐姐求婚,后悔(huǐ)当初不该让他和姐姐认识。

查理的父亲出于礼节,只留他住一宿。可是,马克·吐温偏偏不知趣,第二天又迫不及待地向奥莉维亚求婚,自然又遭(zāo)到她的拒绝。

查理知道了这件事,再也忍不住了。黄昏时分,他对马克·吐温冷冰冰地说道:“半个钟头后有一班车,您还可以赶得上,完全不用在我们家再熬(áo)一夜了,赶快动身吧。”

夜幕降临,马克·吐温坐着马车离开查理家,走出大门没几步,偏巧因为拉车的马听到车夫的鞭子声,突然向前猛跳了一下,吐温被掀(xiān)下车来,脑袋朝前,摔到了路旁的台阶上。

他的头根本没有碰着地面上的石头,一点也没摔伤,更没有什么脑震荡。可查理全家人都涌出来了,他们给吐温灌(ɡuàn)酒,围在他身边,发出关怀的声音。马克·吐温打定了主意,装出昏迷不醒的样子,闭着眼睛,听着他们的说话声,觉得这是他一生中最快乐的几分钟。

大家七手八脚地把吐温抬回去,请来医生做检查,吐温装出有医生检查不出的伤痛,在奥莉维亚家多住了3天。奥莉维亚很同情他,给予了他无微不至无微不至:形容待人非常细心周到。的照顾。

转眼间又过去了3个月,马克·吐温为出版《傻子国外旅行记》而忙碌(liù),同时还到各地进行了幽默演讲,演讲取得了成功。他回到奥莉维亚家里,住了一个星期,天天向她求爱。星期一和星期二,奥莉维亚都躲着他,到了星期三晚上,她终于对马克·吐温一遍一遍地说爱他,可是马上又后悔了,说是要中断两人的爱情,到了星期四,她又说爱上了吐温,感到很高兴和自豪。马克·吐温取得了第一步胜利,接下来是攻破奥莉维亚父母这一关了。

奥莉维亚的父亲要求马克·吐温提供6个知名人士的姓名和住址,他直接写信给他们了解马克·吐温的有关情况,并且其中必须有两名牧师。奥莉维亚的母亲要求更加苛(kē)刻,她要马克·吐温提供18个女士的姓名和住址,同样是写信向她们了解对马克·吐温的看法。马克·吐温只好一一照办。

两个月时间悄悄过去,所有的证明信件都寄来了,奥莉维亚的父亲把马克·吐温叫去,高声朗读那些表示反对意见的信,那两个牧师说马克·吐温是个酒鬼,迟早会因喝酒过多而丧生。

“这是些什么人?难道你连一个朋友也没有吗?”奥莉维亚的父亲问道。

“显然是没有。”马克·吐温无可奈何地回答说。

房间里气氛(fēn)很沉闷,两个人沉默了好一阵。马克·吐温心里很难受,他觉得这门亲事恐怕得不到同意了。没想到奥莉维亚的父亲指着那些信说道:

“我自己做主,决定和你交个朋友。你把这姑娘娶(qǔ)走吧。我比这些人更了解你。”他知道,自己的女儿早已爱上马克·吐温了。

马克·吐温又惊又喜,简直不敢相信这是真的。

马克·吐温求婚获得成功之后,怀着满心的喜悦向他的朋友约瑟夫写了一封信,可以看出马克·吐温一贯的独特的幽(yōu)默手笔:

亲爱的约瑟夫:

让铃鼓高声作响吧!给你一个惊奇。我经过一场激战之后,终于胜利了。我第三次被拒(指他求婚三次被拒),一次甚至叫我回去,但终获承诺(nuò)了。我赢得了爱情。这城里的教堂的尖塔不论多高,我也要飞越过去。我恳(kěn)求她的父母一连48小时。他们告诉我,要是我没有前科,将来成了高尚的人,而又有安定职业的话,那么我就可以拥有他们家的太阳,就可以带走他们家炉旁的安琪(qí)儿。

掌声如雷!

马克·吐温终究是马克·吐温,他是一个总能为自己鼓掌的人!

35岁的马克·吐温当了父亲,心里很高兴。他决心靠自己的力量挑起家庭的担子,继续当记者是不行的,工作又辛苦,钱也不多。不过,吐温有自己的办法,他到各地巡(xún)回演讲,很受欢迎,名声越来越大。

几年前,他从夏威夷旅游回来后,虽然报社给了不少报酬(chóu),但他花销也很大,照旧两手空空。于是就进行过演讲的尝试,介绍他在夏威夷(yí)的有趣经历。他在旧金山花了50元租了一个戏院,演讲门票定为1元。但他没有名气,谁会去听一个普通记者关于夏威夷群岛的演讲呢?

马克·吐温不愧(kuì)是个探险者,从没做过的事他也敢于去做,而且想尽办法把它做好。他挖空心思,精心制作了滑稽(jī)可笑的海报招徕(lái)观众。海报上写道:演讲人马克·吐温描述过去居住在夏威夷群岛上的古怪的风俗习惯,还写道:“如果哪位太太愿意提供婴孩的话,演讲人将当众表演野蛮(mán)人生吞活剥小孩的情景。”

在举办第一场演讲会的那天晚上,马克·吐温心情紧张,提前两个小时赶到戏院。幕(mù)布拉开,马克·吐温上台一看,下面黑压压地坐满了人,他一下子来了信心,于是开始了他第一次演讲,并且取得了成功。

在演讲时,马克·吐温能够快嘴利舌地说出一连串俏(qiào)皮话,但他的脸上却露出一副傻里傻气的淡漠表情。不过,他不是仅靠俏皮话和滑稽(jī)的表情来逗乐观众,而是他的笑话里充满着讽(fěnɡ)刺,逗笑之余耐人深思。

后来马克·吐温又听从了一些朋友的建议,增加了一些幽默幽默:有趣或可笑而意味深长。哑剧的表演手法,效果很不错。

马克·吐温开始演讲时,幕布缓缓地升起,他好像是坐在家里似的,独自坐在舞台上摆放着的钢琴旁边,哼着轻松的民歌小调。突然,他抬头瞧见幕布已经被人拉开,这时他脸上露出莫名其妙的神情。听众哄堂大笑,然后,马克·吐温才从容不迫地站起来,进入演讲的主题。

有时,他还在腋(yè)下夹着“演讲稿”,但从不看讲稿。演讲结束时,讲稿哗啦一声散落在舞台上,这一场面又引起观众一片笑声。他还喜欢装腔作势地拖长语调,听众感到可笑极了。

有一次,旧金山城的大街小巷出现了许多奇怪的传单,上面写道,社会各界知名人士强烈要求马克·吐温立即滚出旧金山,还印着许多社会团体签名的最后通谍(dié):严禁举办演讲会。传单以警察局长的话作为结束语:“最好把马克·吐温撵(niǎn)出去!”

人们纷纷打听马克·吐温是谁,殊不知,所有传单都是他本人一手炮(páo)制的,这是他的幽默的另一种特殊的表达手段。到了夜晚,演讲厅里人山人海,挤得水泄不通水泄不通:形容十分拥挤或包围得非常严密,好像连水都不能泄出…

马克·吐温通过辛勤探索,使自己的演讲技巧不断完善,越来越受到广大听众的欢迎,他又找到了一门新的职业。

马克·吐温的两部书《傻子国外旅行记》和《艰苦生涯》出版后,在国内国外都很畅(chànɡ)销。在英国,人们对这两部书的热情甚至超过美国人。他乘船来到英国,打算在伦敦举办演讲会,相信一定会得到英国听众的好评。

演讲时,马克·吐温有时以演讲会的工作人员的身分走上舞台,当众宣布演讲人没有到场。只见他信口开河,滔滔不绝滔滔不绝:形容连续不断(多指话多)。地讲着,人们才恍(huǎnɡ)然大悟,原来他就是幽默演讲家马克·吐温啊。

马克·吐温在英国的幽默演讲获得巨大成功,也给他带来了一笔可观的收入,从那以后,马克·吐温多次在国外举办演讲会。

在1895年,马克·吐温作出一个重大决策:到世界各地从事一年演讲活动。

世界各地热情欢迎幽默大师马克·吐温,演讲厅里总是座无虚席,在进行幽默演讲当中,马克·吐温有时穿插其他内容,朗读自己作品的片断,讲笑话和有趣的美国民间故事。可以说,他不愧(kuì)为美国和其他国家人民进行文化交流的使者。

马克·吐温最喜欢讲述关于失踪的“金手臂”的黑人民间故事。他10岁时在姨妈的农庄里,常听黑奴丹尼尔大叔讲这个略带恐怖(bù)色彩的故事。50年过去了,如今满头白发、年已60岁的马克·吐温站在异国他乡的讲台上,学着当年丹尼尔大叔的样子,一遍一遍一问道:

“我的金手臂在哪儿啊?”

当故事快要结束时,他突然停止讲述,盯着台下一位似乎有些害怕的姑娘猛喝一声:“我的金手臂在你那里!”一时间,满场观众都吓得目瞪口呆目瞪口呆:形容受惊而愣住的样子。,似乎过了好一会儿才醒悟过来,紧接着全场响起一阵热烈的掌声,感谢马克·吐温把他们带入到一个神奇的童话世界中去遨(áo)游了一番。他讲的西瓜的笑话也深受欢迎,顽皮孩子萨(sà)姆从别人的瓜园里偷摘了一个西瓜,他仔细敲打了一通,觉得西瓜没有熟透,于是把西瓜送给瓜园主人。为了奖赏萨姆的“诚实”品德,瓜园主要给了他一个成熟了的甜美的大西瓜。

这些巡(xún)回演讲,都取得了极大的成功。

进入19世纪80年代后,马克·吐温继续创作,作品不断问世,他已经成为举世闻名的幽默作家,他的作品不仅在美国,而且在许多国家受到普遍欢迎。他的名气越来越大,新闻记者经常围着他,请他对许多问题发表看法。马克·吐温本人或假托他的大名编造的幽默笑话在人们当中广为流传。

关于他的笑话很多,但哪些是真,哪些是假,现在已死无对证了。但在他的生前,却有人当场“撞板”(奥语,意为碰钉子)。据说,有一个官员,每逢宴(yàn)会他总喜欢露一手,故作幽默,讲个笑话,但他讲来讲去总是那几个。他总是这样开的头:“我希望你们还不曾听我讲过这个笑话……”。有一次,马克·吐温实在忍不住了,便在这个官员讲了一个老掉牙的笑话之后,他面无表情(因为他实在笑不出来了)地说:“对不起,你这个笑话我不仅听了十多次,而且这个笑话根本是我自己编造出来的,原本是想捞(lāo)点稿费,想不到竟让你捞到了不少笑声!”

马克·吐温常常用幽默而又极具讽刺性的笔触进行文学创作,他与英国作家华纳合写的《镀(dù)金时代》便极尽讽刺嘲笑之词句,把美国内战后人们急于发财、爱财如命的心理揭露得淋漓尽致淋漓尽致:形容文章或谈话详尽透彻,也指暴露得很彻……成后,有位记者就小说的真实性向马克·吐温进行采访,马克,吐温在答话时说道:“美国国会中有些议员是狗婊(biǎo)子养的。”

记者将他的话公诸于众,于是,一时间舆(yú)论哗(huá)然,拍手称快者有之,担心观望者有之,幸灾乐祸者有之,特别是一些国会议员,大为愤慨,纷纷要求他加以澄(chénɡ)清,赔礼道歉。数天后,《纽约时报》上登载了他写的一则启事,全文如下:

“日前鄙(bǐ)人在酒席上发言,说有些国会议员是“狗婊子养的”,事后有人向我兴师问罪,我考虑再三,觉得这话不太妥(tuǒ)当,而且不合事实。故特登报声明,把我的话修改如下:“美国国会中有些议员不是狗婊子养的”。

马克·吐温在密苏里州的一家报馆任职时,有一天,收到一个订户的来信,信中问:“马克·吐温先生,我今天打开贵报,发现有一只蜘蛛,请问这是吉兆,还是凶兆?”马克·吐温回信说:“您在我们的报纸上发现一只蜘蛛,这既不是吉兆也不是凶兆,这只蜘蛛之所以要爬进报纸,是想看看哪个商人没有在我们的报纸上登广告,它就可以到那家商店的大门去结网,好过安安静静的日子。”

有一个渴(kě)望成名又怕下苦功的青年写信向马克·吐温讨教写作成功的秘诀,在信中他写道:“听说鱼骨里含有大量的磷质,而磷是补脑的,看来要成为大作家,就必须吃很多的鱼才行,不知这种说法是否符合实际。”他问马克·吐温:“您是否吃了很多鱼,吃的又是哪种鱼?”

马克·吐温回信说:“看来,你得吃一对鲸(jīnɡ)才行。”

马克·吐温最痛恨银行家了,他说的一句众所周知的关于银行家的名言是:“银行家是这样一种人:他在大晴天把雨伞借给你,可是在下雨天却要把雨伞收回。”他曾说过一则挖苦银行家的笑话,据说有一位大银行家,因为瞎了一只眼,于是花许多钱装了一只玻璃假眼,装得维妙维肖维妙维肖:形容描写或模仿得非常好,非常逼真。,银行家很得意,经常在别人面前夸耀自己的眼睛。有一天,这位银行家遇到马克·吐温,他向马克·吐温说:“我敢和你打赌,你一定看不出我的哪只眼睛是假的,你若能看得出,我输你一块钱!”马克·吐温笑了笑,指着那只假的左眼说:“这还用打赌吗?我一看就辨得出,因为你的一只眼睛还有一点人性的慈悲!”

马克·吐温谈吐风趣,如果编一本《马克·吐温谈话录》,那一定是一本改善胃口的好书。有一次,马克·吐温来到一个外国小城市演讲,在演讲之前,他到理发店去理发。理发师不认识马克·吐温,他问;“您喜欢我们这个城市吗?”马克·吐温答:“啊!喜欢极了,这是一个很好的地方。”“您来得很巧,”理发师继续说,“马克·吐温今天晚上要在这里发表演讲,我想您一定是想去听听的喽(lóu)?”“是的。”马克·吐温说。“您弄到票了吗?”“还没有。”“票已经卖完了,您只好站着听啰(luō)。”“真讨厌!”马克·吐温叹口气说,“每当那个家伙演讲时,我必须老是站着。”

马克·吐温对谁都喜欢开玩笑,有一次,他向邻居借阅一本书。邻居说:“可以,但我有一条规则:我的藏书是从不离开我的藏书室的,你如果要看,就请在这里看吧!”后来有一次,这位邻居向马克·吐温借用割(ɡē)草机,马克·吐温笑着说,当然可以,不过我定了一条规则:从我家里借去的割草机只能在我的花园里使用。”

又有一次,马克·吐温开了一个牧(mù)师的玩笑,他说:“牧师先生,你的讲词实在美妙极了,不过我曾经在一本书上看过,你说的每一个字都在上面。”牧师一下子涨红了脖子,没好气地说:“我的讲词绝非抄袭(xí)!”“不过和那书上确是一字不差。”“那么你把那本书借我看一看吧!”牧师无可奈何地说。一星期后,牧师收到了马克·吐温寄给他的一本书——字典!

由于马克·吐温喜欢开别人的玩笑,于是别人也就千方百计想回敬一下,在“愚(yú)人节”那天,纽约的一家报纸上刊登了一则讣(fù)告:“马克·吐温逝世。”结果,马克·吐温的亲戚朋友纷纷从各地赶来吊丧。当他们来到马克·吐温家的时候,只见马克·吐温正坐在桌前写作。亲戚朋友先是一惊,接着便齐声谴(qiǎn)责那家造谣(yáo)的报纸。

马克·吐温也无可奈何了,不过他还是幽了一默:“报纸报道我死是千真万确的,不过把日期提前了一些。”

1910年4月21日,在一个春天的下午,马克·吐温去世了,终年74岁。全世界的人们都在哀(āi)悼(dào)他。

为了让美国的同胞们向他们最亲爱的作家告别,他的棺材停放在纽约的一个大教堂里,成千上万的人排着队从灵前走过,向他致敬。

《我的!体 育 老 师》是由林妍执导,张嘉益、王晓晨领衔主演的都市情感剧。

该剧以都市生活为背景,讲述了一个90后嫁 给离了 婚的70后体育老师,给00后和10后当后妈的故事。

该剧于2017年11月13日首播。

奥巴马是美国历史上第一位非裔美国人总统,当初一上台便获得了全世界的高度关注,这种关注不仅只针对奥巴马本人,还延展到了他的家人。今天我们要谈的就是美国总统奥巴马的亲弟弟——马克。

01

马克是奥巴马同父异母的兄弟,全名马克·奥巴马·狄善九,他出生在肯尼亚,却在美国求学,并成功获得了布朗大学物理学及数学学士学位和斯坦福大学物理学硕士学位,是一名不折不扣的“学霸”。因为奥巴马步入政坛,并作出了一定的成绩,他的生活也有了一些改变——找工作的时候经常会有人给予他特殊的机会,让他能够平步青云。但是这并不是马克想要的结果,他不愿被哥哥羽翼保护的幼鸟,他想做自由翱翔的雄鹰。凭借自己的能力,他找到一份满意的工作,并兢兢业业地努力着,生活好像都在朝着自己梦想中的模样发展。

可惜好景不长,2002年金融危机过后,经济滑坡,企业萧条,马克被老板解雇,一切好像回到了原点。但是马克并没有自暴自弃,他审时度势,仔细研究了当下形势后,做出了换一个新环境的重大决定。新环境的选择被他定位在中国深圳,于是他处理了美国的资产,包括自己的房子和汽车,背上不多的行李,义无反顾地走向了全新的开始。

02

像大多数初来乍到的外国人一样,马克的第一份工作便是英语老师。这对他来说易如反掌,所以他度过了一段比较舒适的日子。高速发展的中国日新月异,这让拥有雄心壮志的马克不再甘心于一份英语老师的工作。于是他抓住机遇,在中国经济环境的蓬勃发展中谋到了一席之地——他凭借自己在美国跨国公司从业十五年以上的经验,开发了自己的商业咨询公司,顺利地成为一名为中外企业提供战略咨询的专家。

但马克并没有止步于此,他曾说过,梦想在艺术和慈善领域有所发展,想要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于是酷爱音乐的他常常参加慈善音乐会,用乐曲给困境中的人们带去些许慰藉与快乐。马克每周都会去一所孤儿院,教里面的孩子弹钢琴。他认为孩子需要爱,需要音乐的熏陶。孩子们很喜欢他,会在他离开的时候抓住他的手指,想要他留下来。常言道“好人有好报”,大概上天也十分赞赏马克的慈善行为,所以让他在中国遇到了自己的良缘。

03

马克与妻子在一次聚会中相识,他与这个河南姑娘一见钟情。于是马克拿出了西方人热情奔放的追爱态度,很快两人便谈婚论嫁。2008年,这个美国总统的弟弟在中国迎娶了美丽的河南姑娘,从此在中国定居,开始悉心经营自己的生活。

马克的汉语达七级水平,可以直接独立阅读《红楼梦》和《道德经》,这对一个外国人来说十分难得。他热衷中国文化,尤其喜爱中国书法艺术,马克称自己最喜欢的诗人是李商隐,喜欢他的浪漫和晦涩。受原生家庭影响,他很享受中国的家庭关系,因为它简单且温馨和睦。也正是这种想法,马克才会对自己的家庭格外看重,对自己的妻子格外宠爱。

结语

生在肯尼亚,学在美国,最后定居在中国的奥巴马弟弟,曾在一次采访中称自己为“世界公民”。马克曾经说过,是中国给了他重生的机会,让他毫无保留地施展了才能,并且心满意足地完成了慈善梦,实现了自己的人生价值,还让他找到了相伴一生的爱人,组建了幸福美满的家庭。他十分感谢中国,让他能够摆脱哥哥的光环,通过自己脚踏实地的努力获得理想中的一切。同时,马克也表示,中国的发展是一个伟大的成就,西方人应该进一步了解中国背后潜藏的能量。

奥莉维亚是一位长得十分美丽的社会名媛,让马克•吐温一见钟情。在1868年元旦,当马克•吐温再次见到奥莉维亚的时候,向她送上了新年祝福,并在她的公寓里待上了13个小时。马克•吐温幽默、诙谐的言辞,深深地折服了奥莉维亚。

1868年8月,马克•吐温前往奥莉维亚家做客,又待了两个星期,同时他见时机成熟,就向奥莉维亚提出了求婚,结果遭到了奥莉维亚的拒绝。因为在奥莉维亚看来,马克•吐温出身低微,并配不上自己,而且他有抽烟喝酒的习惯,而奥莉维亚的父母并不喜欢这个坏习惯。

但是马克•吐温并没有因此气馁,当马克•吐温再次向奥莉维亚求婚时,这一次奥莉维亚同意了。他们两人在1870年2月2日举行婚礼。马克•吐温妻子奥莉维亚和马克•吐温相爱一生,直到1904年,奥莉维亚在意大利去世而结束。

Mark Twain's Letter to Olivia

Livy dear,

I have already mailed today's letter, but I am so proud of my privilege of writing the dearest girl in the world whenever I please, that I must add a few lines if only to say I love you, Livy

For I do love you, Livy —

as the dew loves the flowers; as the birds love the sunshine;

as the wavelets love the breeze; as mothers love their first-born;

as memory loves old faces; as the yearning tides love the moon;

as the angels love the pure in heart

I so love you that if you were taken from me

it seems as if all my love would follow after you and leave my heart a dull and vacant ruin forever and forever

Take my kiss and my benediction, and try to be reconciled to the fact that I am

Yours forever and always,

Sam

马克吐温给奥莉薇娅的信

亲爱的莉薇

虽然已经寄了今天的信,但是能有幸随时给世界上最亲爱的姑娘写信,让我自豪不已,因此不得不再加上几行,只为说——莉薇,我爱你!莉薇,我真爱你!

就像清露爱花朵,就像鸟儿爱阳光

就像皱波爱和风,就像母亲爱第一个孩子

就像思忆爱旧颜,就像孤潮爱月亮

就像天使爱心之纯良

我非常爱你,如果没有你,我的一切情感都将随你而去,徒留一颗空心,如废墟空洞无着,永远永远苦熬…

收下我的亲吻和我的祝祷吧!并试着接受一个事实——我永远永远都是你的!

萨姆

2020年3月29日23:42试译

注马克·吐温Mark Twain原名Samuel Langhorne Clemens马克·吐温是笔名,与其早年水手经历有关。Sam萨姆是撒母耳Samuel的昵称,来源于希伯来。马克·吐温对奥利维亚 (即信中的Livy,Livy一词是Olivia和Olive的昵称) 一见倾心,他向奥利维亚求婚,不过遭到拒绝。不甘于此的马克·吐温展开了情书攻势,向她写了184封情书。马克·吐温最终赢得美人芳心,与她步入婚姻殿堂。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jiehun/1709543.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7-18
下一篇2023-07-18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