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或在奥运会上用《喀秋莎》代替俄罗斯国歌,你知道这首歌背后的故事吗?

俄或在奥运会上用《喀秋莎》代替俄罗斯国歌,你知道这首歌背后的故事吗?,第1张

俄或在奥运会上用《喀秋莎》代替俄罗斯国歌

最新消息,俄罗斯运动员委员会向俄奥委会提出建议,用歌曲《喀秋莎》代替俄罗斯国歌,作为俄运动员出场时奏响的乐曲。

《喀秋莎》是一首著名的苏联歌曲,被认为是苏联卫国战争的非正式符号。

1939年,苏联著名诗人伊萨科夫斯基创作了《喀秋莎》,而后由作曲家勃兰切尔谱成曲子。这是一首爱情歌曲,歌曲没有一般情歌的委婉、缠绵,而是节奏明快、简捷,旋律朴实、流畅。而这首歌走向世界,却同战争相连。

1941年6月22日,苏德战争爆发。近卫第3步兵师的 战士就是这样一批生气勃勃的年轻人,他们 在1941年7月的一个黄昏离开莫斯科,前往第聂伯河前线,这是一场注定要失败的战斗,注定不可能有回程的旅途,7月中旬的一天,莫斯科城里,新编的红军 近卫军第三师仓促开赴前线。

在送行的人群里,莫斯科一所工业学校的一群女学生唱起了这首歌:“正当梨花开遍了天涯……”正在行进中的近卫军第三师全体官兵情不自禁地放慢了脚步,人人眼里含着激动的泪水,齐刷刷地向姑娘们行了个庄严的军礼。在姑娘们歌声的感染下,市民们也都高声唱起了《喀秋莎》。在歌声的陪伴中,年轻的近卫军第三师全体官兵雄赳赳地走向了保家卫国的前线。阻击任务完成后,全体官兵几乎全部阵亡。但为红军建立保卫莫斯科的最后防线赢得了宝贵时间。

从听到《喀秋莎》开始,近卫军第三师全体官兵的生命只持续了短短一个月,但他们英勇杀敌的事迹,却很快传遍了全苏联。伴随着他们事迹的,还有歌曲《喀秋莎》。

从此,《喀秋莎》便流传开来,北到列宁格勒,南到基辅市,整个苏联到处都在传唱着《喀秋莎》。

后来,随着战事的发展,《喀秋莎》这首歌 曲还传唱到东欧的一些国家。波兰人民曾将《喀秋莎》作为战斗号令,而保加利亚的游击队员还曾将这首歌曲作为联络信号。更为出人 意料的是,当时,就连许多德国士兵也喜欢 上了《喀秋莎》这首歌。

那是在一次战斗的间隙,在红军一个步兵连的战壕里,疲惫不堪的士兵们突然听到随风 飘来的熟悉的歌声“正当梨花开遍了天 涯……”他们仔细听,发现那歌声竟然是来自对面的德军阵地。苏军一位中尉连长从望远 镜里看到,在对面的阵地上,一伙德军正围 着一架留声机欣赏着这歌曲。这个步兵连的 战士们震惊了,愤怒了,他们未经请示就向 敌军阵地发起了攻击,战斗非常惨烈。当他 们打退了德军,找到那架留声机时,发现唱 机仍在转动着,仍在唱着,中尉连长捧着 唱片跪在地上失声痛哭,所有的战士都跟着 哭了,为了夺回这张唱片,8个红军战士献出了宝贵的生命。

战后,苏联当局为了表彰《喀秋莎》 这首歌在战争中所起到的巨大鼓舞作用,专为它建立了一座纪念馆,这在人类的战争史 和音乐史上,应该是首例。现今,俄罗斯军队把《喀秋莎》作为指定队列行进歌曲而被战士广为传唱!纪念,永远不会结束! 战争结束了,但被战争夺取的2600万生命永远不会再回来了。

等着我吧 西蒙诺夫

《等着我吧》

-- 献给BC

等着我吧---我会回来的。

只是你要苦苦地等待,

等到那愁煞人的阴雨

勾起你的忧伤满怀,

等到那大雪纷飞,

等到那酷暑难挨,

等到别人不再把亲人盼望,

往昔的一切,一古脑儿抛开。

等到那遥远的他乡

不再有家书传来,

等到一起等待的人

心灰意懒--都已倦怠。/

等着我吧--我会回来的,

不要祝福那些人平安:

他们口口声声地说--

算了吧,等下去也是枉然!

纵然爱子和慈母认为--

我已不在人间,

纵然朋友们等得厌倦,

在炉火旁围坐,

啜饮苦酒,把亡魂追荐

你可要等下去啊!千万

不要同他们一起,

忙着举起酒盏。/

等着我吧--我会回来的:

死神一次次被我挫败!

就让那不曾等待我的人

说我侥幸--感到意外!

那没有等下去的人不会理解--

亏了你的苦苦等待,

在炮火连天的战场上,

从死神手中,是你把我拯救出来。

我是怎样死里逃生的,

只有你和我两个人明白--

只因为你同别人不一样,

你善于苦苦地等待。

《等着我吧》 - 创作背景

二战期间苏军战士皆能背诵的许多人还记得那首诗《等着我吧……》。那是苏联卫国战争期间红军战士到处传诵的诗篇,像歌曲《喀秋莎》一样,它也曾在我国传诵一时。在蓝英年新著《被现实撞碎的生命之舟》(花城版)中,作者对这一名篇的创作本意作了新的诠释———1941年希特勒背信弃义进攻苏联,斯大林仓促应战,接连失利,大片领土沦丧,一时人心惶惶。苏联***当务之急是稳定民心,鼓舞斗志。正在此时,西蒙诺夫的《等着我吧……》一诗在《真理报》上发表。

  

《等着我吧……》一经发表,影响极大,任何形容词都显得苍白无力,只好套用词话里的一句话:“凡有红军战士处皆能诵‘等着我吧’”,就连歌曲《喀秋莎》和爱伦堡的政论都无法与之相比。诗中写道:等着我吧———我会回来的。只是你要苦苦地等待,等到那愁煞人的阴雨,勾起你的忧伤满怀,等到那酷暑难挨,等到别人不再把亲人盼望,往昔的一切,一古脑儿抛开。等到那遥远的他乡,不再有家书传来,等到一起等待的人心灰意懒———都已倦怠。

……

  

等着我吧———我会回来的:死神一次次被我击败!……在炮火连天的战场上,从死神手中,是你把我拯救出来。我是怎样死里逃生的,只有你和我两个人明白———只因为同别人不一样,你善于苦苦地等待。

  

前线的士兵和后方的妇女都把这首诗当成护身符放在贴心的口袋里。丈夫一想到忠贞的妻子倚门守待,从前线凯旋归来时迎接他的是爱妻的拥抱,便斗志倍增。妻子则相信自己的等待能使丈夫避开死神,平安归来,又有什么困难不能克服呢?一首短诗能产生如此巨大的社会功能在世界文学史上也是罕见的。

  

西蒙诺夫为什么要写这首诗呢?他在一篇谈如何创作《等着我吧》的文章中写道:“当时我在西部战场,在行军的战车中、掩蔽所里写了许多诗,其中包括这首献给远方爱人的《等着我吧》……因为它表述了千千万万战士内心深处的思想感情:亲人朋友在等待着他们,而他们又理当被等待。这种等待可以减轻战争对他们的重压,这种等待有时会挽救他们的生命……”他所说的是诗所产生的客观效果而不是触发他写这首诗的灵感。私下问他时,他回答道:“真不知道怎么会写出这首诗,是它自己冒出来的。”后来又补充一句:“爱情的指使吧。”

  

最后这句话虽接近创作本意,但仍太笼统。西蒙诺夫不论公开还是私下都没说实话,因为实在说不出口:祈求妻子瓦利娅·谢罗娃等待着他,别把他忘掉,或者迫使自己相信妻子在家等待他,因为他已预感到她不会等待。西蒙诺夫的女儿玛莎·西蒙诺夫1993年在《星火画报》第六期所发表的《我记得……》一文中谈到父母时说得再明白不过了:“……他那样爱她,不能不写。而她却不会等待,尽管《等着我吧》仅为她一人而写。最后的诗句‘只因为同别人不一样,你善于苦苦地等待’成为对千百万妇女不容怀疑的肯定,但对作者却是自我肯定,他想相信,并以男人特有的固执迫使自己相信。”1995年8月30日玛莎答《青年报》记者问时又几乎一字不差地重复了上面这段话,可见她对自己的看法坚信不疑。为什么瓦利娅·谢罗娃同别人不一样,不善于苦苦等待呢?这得从她同西蒙诺夫的关系说起。要说清他们如何从相爱到破裂又得从瓦利娅·谢罗娃的身世说起。

  

谢罗娃出身于戏剧世家,母亲波洛维茨卡娅是著名的话剧演员。谢罗娃17岁考入青年工人剧院附属的戏剧学校,毕业后留剧院当演员。1939年在影片《倔强的姑娘》中饰主角,一举成名。后又在《等待着我》、《俄罗斯问题》和《格林卡》等影片中饰女主角,成为四十年代苏联红极一时的女影星。她生得标致、丰满、性感,同美国影星梦露有相似之处。1938年同苏联歼击航空兵飞行员安纳托利·谢罗夫相遇。谢罗夫一见钟情,立即向她求婚。瓦利娅怕嫁给飞行员整天担惊受怕,犹豫不决。有一次她随剧院赴列宁格勒演出,谢罗夫到车站送行,恋恋不舍地望着瓦利娅。次日瓦利娅抵达列宁格勒,一出车厢便看见谢罗夫手捧鲜花站在车厢门口,瓦利娅惊讶万分,问他怎么会在这儿。谢罗夫告诉她送走她后直奔机场,一飞行员朋友把他带到列宁格勒。这一刹那瓦利娅便决定了自己的终身。婚后谢罗夫以志愿军身份参加西班牙反法西斯战争,击落敌机6架,被授予苏联英雄称号。1939年谢罗夫在一次试飞中牺牲,瓦利娅痛不欲生。一个月后生下儿子。她自己说如果没有这孩子她决活不下去。为了纪念父亲,儿子也取名安纳托利。

  

西蒙诺夫1940年在青年工人剧院舞台上初次见到瓦利娅的时候,正是她在痛苦中挣扎的时期。瓦利娅的美貌令西蒙诺夫神魂颠倒。于是瓦利娅便从舞台走入西蒙诺夫的生活中。西蒙诺夫从第一个剧本《一次爱情经历》直到五十年代中期的所有作品都是献给瓦利娅·谢罗娃的。西蒙诺夫和谢罗娃的婚姻在莫斯科传为美谈。西蒙诺夫对谢罗娃爱得如醉如狂,对小安纳托利也很好,孩子也很爱科斯佳(西蒙诺夫的昵称)叔叔。但谢罗娃眼里却不时流露出淡淡的忧伤。他曾对女友乌瓦罗娃说:“儿子越长越像父亲,一看见他我便想起安纳托利,回想起我们一起度过的无比美好的日子的每个细节,心便碎了。科斯佳是个好人,可我……”谢罗娃内心的波动,敏感的诗人是不会感觉不到的。

  

罗科索夫斯基元帅

卫国战争爆发后,西蒙诺夫同许多作家一样以《红星报》记者身份奔赴前线。他预感到谢罗娃对他的感情将会冷淡,以至变心。预感并未欺骗西蒙诺夫。1943年谢罗娃随乐团赴布良斯克前线演出,同方面军司令罗科索夫斯基元帅相遇,有美男子之称的英俊统帅与绝代佳人双双堕入情网。谢罗娃心里又掀起久已平息的感情狂浪,谁料叱咤风云的元帅原是多情种子,两人爱得昏天黑地。但在残酷的战争年代像他们那样身份的人的爱情只能昙花一现。短暂而炽热的爱情不仅加深她同西蒙诺夫已有的裂痕,而且给予她本人致命的打击。她以酒麻痹内心的灼疼,逐渐成瘾,无法戒掉。罗科索夫斯基对谢罗娃也一往情深,战争结束后仍常到西蒙诺夫寓所前小立片刻,望一眼谢罗娃卧室的窗帷。多年后谢罗娃在青年工人剧院时期的老搭档帕维尔讲了一件他所目睹的事:有一次谢罗娃对他说,五点整,一秒不差,一辆政府要员的轿车准时开到她家门前,车里的人将在门前“立正”几分钟,并说他可能见过那个人。五点钟谢罗娃拉开窗帷,一辆吉姆车刚好开到。从车里走出一个人,帕维尔一眼便看到军服上的元帅肩章。1949年罗科索夫斯基被斯大林派往波兰任国防部长,吉姆车才不再出现。此后她同西蒙诺夫的关系并未好转,反而恶化。谢罗娃已无法控制自己的感情,桃色事件时有发生。1950年谢罗娃生了个女儿,西蒙诺夫见到后意味深长地说:“头发是黑的,这么说是我的!”西蒙诺夫终于无法再忍受,由爱转恨,同她决裂。他们是1957年离婚的。除《等着我吧》一诗上留有瓦·谢两个字外,西蒙诺夫删掉作品中所有她的名字。这时西蒙诺夫跻身高位,担任作协副总书记,并多次荣获斯大林奖金,已是有影响的人物。他不希望谢罗娃的名字再出现在海报和银幕上,这些机构的领导对此心领神会。 [4]

  

离婚后谢罗娃的日子很艰难。她离开列宁共青剧院,在小剧院也没待住,又转到莫斯科苏维埃剧院,仍没待住。影片当然没再拍。为同母亲争女儿玛莎赡养权打了一年官司,母亲认为她是酒鬼无权抚养女儿,应由她抚养。谢罗娃虽最终胜诉,但精神已崩溃。她同儿子安纳托利一起酗酒,家里能变卖的东西都变卖了,惟一保存下来的是西蒙诺夫给她写的信。七十年代西蒙诺夫生病住院,玛莎来看他,西蒙诺夫叫她把他写给她母亲的信全部带来,他看过便还给她。玛莎送去后西蒙诺夫让她三天后来取。玛莎取信时发现父亲一下子仿佛老了十岁。西蒙诺夫说:“这些信仿佛昨天写的。凡是提到你的地方我都剪下来还你,其余的都要通通烧掉,不能落入他人手里。”

  

现在,不少人还记得三十年代苏联著名女影星,如玛卡罗娃、拉德尼娜、奥尔洛娃,可有谁还记得四十年代令观众着迷的谢罗娃呢?她完全被人遗忘了。

  

西蒙诺夫写这首诗的动机和它所产生的社会效果之间的差异如此之大,也是世界文学史上所罕见的。

《等着我吧》 - 诗歌赏析

这首写于苏联卫国战争时期的作品曾感动过当时千千万万的人。它的异乎寻常的强烈、执着的情感使任何人读了之后都会受到触动。

B·C是苏联著名的话剧和**演员瓦兰金娜·赛洛娃。当然,西蒙诺夫将此诗献给她,并非指瓦兰金娜便是诗中的“你”,作者自己乃诗中的一个人物。文学作品、学术著作题赠某人的做法在欧洲由来已久,比如伽利略曾将自己的天文学著作献给国王———这著作的内容不一定与受赠者有直接的关系。

我们感觉到此诗自始至终有一种呼唤的声音,穿过遥远的距离和内心的阵阵寒冷,不断地向爱人传递。他没有描绘枪林弹雨,也不以战壕中的潮湿、饥饿,甚至身受的伤痛为虑,他的心思在爱人那边,总惦念她可遭受的凄雨霜风,忧愁牵挂。正义的战争必胜,他坚信不疑。战争是死地,胜利总要用鲜血来换取,这一点谁都明白。既然是责任那就别无选择,但用生的可排斥死的可,这是所有参战者共同的心理。其中爱人的忠贞不移是战士最重要的精神支撑力量之一,战士如此爱他的爱人,对她可能会承受到的压力——感受、思念,阴雨,忧伤,“别人不再把亲人盼望/往昔的一切,一古脑儿抛开”,没有了我的音信,甚或会有误传的消息,像美国**《魂断蓝桥》中凯蒂在报纸登载的阵亡将士名单上看到克劳宁上尉的名字那样。

战争中后方人感受到的严酷也许并不亚于前线的官兵,谁敢笃信自己的亲人在血与火的洗浴中平安无虞?爱子不敢信,慈母也战战兢兢,他们认为“我已不在人世”实属正常。苏联影片《雁南飞》的女主人公因长期的孤单寂寞及生理上的渴求委身他人;凯蒂因相信克劳宁已死加之衣食无着最终不得不沉沦下去的事例并非鲜见。可以说后方亲人在等待中感受的是精神逐渐枯萎死亡的经历。

诗篇回旋往复,一次次呼唤,带着言辞之外的恳求,兵士的求生祈愿与亲人盼归的渴望在诗里紧紧地融合,强烈的情绪因战火的无情、结果的难以预卜而化为复杂的低吟。“就让那不曾等待我的人/说我侥幸——感到意外”,说的是重逢后的情景。“从死神手中,是你把我拯救出来”爱情的真挚感动天地,胜过了上帝之力。这前所未有的祈祷,在下一次冲锋陷阵之前的空隙。

诗篇长久地激动着人们。它是战争时前线与后方人们精神的食粮,那些没能从战场上回来的人,念过、背诵过这首诗,把它作为献给亲人的最后礼物。 [5]

品读梁孟华先生的纪念性散文《建良兄 小弟这项有礼了》

一般来讲,纪念性的散文要写得文字凝重才行,但梁孟华先生的这篇《建良兄 小弟这项有礼了》显然不是。仅从题目,就可以看出浓浓的调侃意味来。

为什么要这么写呢我试着从文中找出一些答案:

一是作者和建良兄“交集并不是很多”,但是彼此之间有过很亲近的同事关系。

二是建良兄“和每个人都能打成一片",曾经有过“不是老阴骑摩托,是摩托骑老阴”的糗事,也有复员军人回地方工作普遍存在的“严谨认真有余,灵活变化不足“的缺陷。

三是追忆建良兄所涉及到的乡镇工作生活片断虽然“极其枯燥",但也不乏无限乐趣的时刻:"斗得星光灿烂,踢得不亦乐乎";“足蹬二五蛋,一踩二挑三突突,声势雄壮,鱼贯而出";"买**中奖,获得'潇洒木兰’勉强骑着‘装化’”;"买摩托大摆筵席'普乡同庆’"……

然而正是以上这些因素的烘托,才愈现作者对建良兄的纪念之真诚、深切、痛伤。

仔细看来,这篇带有调侃意味的纪念性散文,还有许多值得学习借鉴之处:

首先是几近完美的结构布局和格外清晰的行文思路。开头以优美的梦境引出对故去的建良兄的文字纪念,既显"入得梦中"的情之深切,又见文章起笔的新奇非凡。中间回溯了与其相处不到两年的种种以及别后的少许见闻,特别是其中有关乡镇干部生活场景的描述,似乎游离于主题之外,实则更加突出了建良兄的人物形象,也丰富深化了文章的内涵。最后只一句"只是,下葬那天,我在太原开会",便戛然而止,给人以无限的回味,真是纸短情长、字少意切啊!另外文中不时显现的一些连缀词,使得其行笔思路显得格外清晰,如“一梦惊醒”"想起建良作古,要准备些文字将过去的岁月打包以资纪念”“思绪回溯”“相处不到两年……此后””再再后来""再到后来"“下葬那天"等。

其次是鲜活生动、真实可感的建良兄形象。比如:唱着军旅爱情歌曲《喀秋莎》的坚定而又饱含深情的男中音、一米七七的个子、一身黄呢子军装、整齐向后梳着的头发、清瘦儒雅的脸庞、沉稳内敛的气质、永远挂着一丝淡淡微笑的嘴角、身形挺拔、和每个人都能打成一片、好同志、急先锋、老好人、耐得住寂窦、守得住无聊、为人低调、高调买五洋125、心疼摩托、优点是认真、缺点也是认真、无法适应体制内的生活、提前内退、帮妻子守摊度日、抑郁了、得癌症了、病故了……令人读后,如见其人、如历其事,既敬佩,又叹惜。

再次是多样化的艺术表现手法。如:巧设梦境引出对故人的思念、细致入微的外貌描写(个头、衣着、头发、脸庞、气质、嘴角、身形)、对比衬托(在我等土得掉渣的干部群中鹤立鸡群;我等玩得不亦乐乎,他自岿然不动;我穷得叮当响,他能买起价值一万二三的摩托;别人骑摩托如长双翼,而他却背推摩托;曾经吒咤风云,如今手忙脚乱、讨价还价)、拟人修辞(《喀秋莎》挤过人群、每一根头发都毫不懈怠、中规中矩的标准军姿)等。

第四是骈散并行、雅俗共举、频现幽默的语言风格。如:“一声吆喝,众皆响应,斗地主,踢小五,打打'跑得快’,你吵我闹,斗得星光灿烂,踢得不亦乐乎”;“更不用说在其他地方能够'开拓创新’";“幸福二五蛋、装化、普乡同庆、建良兄的'千里马’"……

第五是,有丰富的感情容量。文章虽然主要是表达对建良兄的深切怀念,但因为有了《喀秋莎》,还寄托了作者对美景、对爱情、对对军人、对家国的赞美;因为有了对占廷、刘廷红、庞建庆、南占祥、李会朝、老李头等前同事的提及,也表达了对那段当乡镇干部时期的怀恋。这样,就使得文章的感染力、共鸣力得到很大增强。

囿于浅薄,对于梁老师此文的好处,我仅能谈出上述粗鄙又不乏错误的认识,且多是摘录而成,实在惭愧!

其实,让我最佩服、最感动的还在于粱老师与建良兄仅两年同事关系且时隔二十三四年,还能有如此真切的记忆、如此挂牵的情分、如此深切的痛伤,竟至于对因故没能参加他的葬礼而耿耿于怀,以致情不自抑地付诸于文字表达对他的纪念了!

世间有如梁君这样既情深意重又才华横溢的小弟,我想建良兄足以笑慰九泉了!

附文:

梁孟华:建良兄 小弟这厢有礼了

“正当梨花开遍了天涯,河上飘着柔曼的轻纱;喀秋莎站在峻峭的山上,歌声好像明媚的春光……”

一曲优美的《喀秋莎》挤过熙熙攘攘赶集的人群,突然飘荡在清明前夕故乡的柳树街上,坚定而又饱含深情的男中音顿时吸引了大街上你来我往的好奇目光。

咦,这是谁呢?

我不由地定睛一看:一米七七的个子,一身黄呢子军装,一头乌黑发亮的头发依然整齐划一地向后梳着,每一根都毫不懈怠、中矩中矩地以一个标准军人的站姿维护着一个沧桑中年男人的挺拔;清瘦儒雅的脸庞,沉稳内敛的气质,嘴角永远挂着一丝淡淡的微笑……看着正和几位老熟人打着招呼的阴建良,我是又惊又喜:哎、哎……建良兄……

在追向阴建良远行背影的同时,脚下一滑,一梦惊醒!

至此,才想起阴建良去年因癌症早已作故,阴错阳差没有赶去送行。尽管我们交集并不是很多,我还是想在这个草长莺飞的春天,准备些许文字,将过去的几个岁月片断连同这三月的菜花黄、梨花白、桃花红一起剪裁打包,以资纪念!

思绪回溯到1996年,那时我20吊儿郎当,刚到古仁乡政府参加工作,说是党委秘书兼文化站长,听起来好听,其实也就是一个爬格子,费稿纸,熬灯油,下苦写材料的。而阴建良则不一样,一个复转军人、汽车连连长复转到地方,要形象有形象,要技术有技术。身形挺拔,英姿飒爽,军人特有的气质可谓在我等土得掉渣的乡干部中鹤立鸡群。建良兄是芮城陌南阴家湾人,估计大我十多岁,彼时正当年,可谓春风得意,当时被慧眼识珠的领导安排到古仁乡政府土地办,貌似是土地办副主任。

建良兄,对人热情,待友以诚,和每个人都能“打成一片”。在机关里,是个好同志,遵章守纪;在工作上,是个急先锋,雷厉风行;在生活中,是个老好人,中规中矩,谨小慎为。那时,远离繁华县城,地处黄河岸边的古仁乡晚上夜生活极其枯燥,一伙年轻人下乡回来,经常聚在单身宿舍,犹以建庆、占祥为主,刘廷红为辅,一声吆喝,众皆响应,斗地主,踢小五,打打“跑得快”,你吵我闹,斗得星光灿烂,踢得不亦乐乎,而老阴同志却耐得主寂寞,守得住无聊,任尔喊他千万遍,我自归然不动。除了学习就是睡觉!老阴爱好不多,为人低调,更不用说在其他地方能够“开拓创新”。但让人印像最深的是,老阴也有过高调的时候。

曾记得,那时的乡干部,跨下的交通工县几乎是清一色的“幸福250”,用我们的话说就是“二五蛋”。晨会完毕,政府大院内,30几名乡干部足登跨下“二五蛋”,一踩二挑三“突突突”……数十台摩托车,从乡政府大门声势雄壮,鱼贯而出,刹时消失在东西南北各个方向的下乡途中……

当然,也有例外经济好的,比较时髦的是水管站刘廷红的“重庆80”,团委庞建庆的“鹰100”,土地所南占祥的“嘉陵70”,更好的还有李会朝副乡长的“本田90”……至于我嘛,穷得叮当响,老天照顾,6块钱买**,中了三等奖,获得了一辆“潇洒木兰”,虽是女式的,但也勉强骑着能装化……说了半天,都是为了我们建良同志作铺垫。那时,买一台摩托是人生大事,是要放鞭炮,摆桌席,大闹庆祝的。曾听说乡会计老李头曾为自己新购“重庆80”就在县城某大饭店大摆筵席“普乡同庆”过。而阴建良同志“入乡”不久,便也买了摩托车,而且出乎众人的意科,买了一台价值一万二三的“五洋125”,在哪个偏僻的地方,款式先进,配置高级,大手笔、大气魄,很是抢眼夺目,绝不输于现在的奔驰、宝马。而那时,我一月工资好像只有140元。建良同志的“五羊125”在当年论品质,论性能,论时速可以说是独冠群雄,首屈一指的。可是每次下乡,别人的“二五蛋”翻沟越涧如长双翼,跋山涉水如履平地,可建良兄的“千里马”却不时地掉队。原因是,每逢砂石路、小土沟,谨慎的老阴都会心疼的下车步行,推着摩托车走,甚至遇到泥水路面,背着摩托车走。众人笑曰:不是老阴骑摩托,是摩托骑老阴。

作为一个军人,阴建良是合格的,甚至可以说是优秀的。但,作为乡干部,却是严谨认真有余,灵活变化不足。建良同志的优点是认真,缺点也是认真。我们有缘,在1997年村村通油路的攻坚中,分为一组,包的是陈常村。在具体工作中,总是被建良兄生拉硬拽下,步行下乡,十几里的路程,因为意见相佐争吵一路;回的路上,因为又说到一块,又开心一路。总之,记得那次通村油路大会战中,我们的成绩排名跻身前列,记得我当时拿了800元的奖金,正好解决了当时结婚缺钱的燃眉之急。

相处不到两年,我从古仁乡回到了学张乡,此后一路辗转奔波,各自谋生。

后来,听说阴建良同志提拔了副乡长,为此很是高兴了一阵子。再后来,听说老阴在西关露天市场摆了一个秋衣秋裤摊,每逢赶集,便想方设法找机会到小摊子边和老阴聊聊天,才知道他们当时的那批副乡长待遇基本没有兑现,他也无法适应体制内的生活,就自愿提前内退了,帮助妻子收摊度日。看着昔日叱咤风云的汽车连连长手忙脚乱地应付着一些农村大婶大嫂的讨价还价,我不由得心生黯然。

再再后来,听说他抑郁了;再再再后来,听说他抑郁后得了癌症,从此就再也没有后来,因为他已病故。

只是,下葬那天,我在太原开会!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jiehun/1718384.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7-18
下一篇2023-07-18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