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悲鸿姑姑是谁的妈妈

徐悲鸿姑姑是谁的妈妈,第1张

姑姑1912年出生,出身于书香门第。父亲孙传瑗先生,字养癯,饱读诗书,又曾赴日本留学。归国后一度风光,做了安徽省政府的委员,还做过孙传芳的幕僚。自孙大帅倒台后,受到牵连,获罪入狱。此后,失意闲住,以诗赋消磨时光。母亲汤毅英,出身名门,能文善画,曾任安徽第三师范学校校长。三位结义姐妹都是她的学生,她后来参透世事,吃素念佛,远离红尘,不问俗事。

  孙姑姑,自幼十分聪慧、文静,受父母宠爱,但家庭对她的教育十分严格,父母亲授诗书经籍。孙姑姑最爱诗词,《红楼梦》中的诗词皆能背诵。养癯先生期盼爱女日后成为一位博学的才女。但孙姑姑自幼也爱上绘画,起初喜欢描摹线装书的绣像,渐渐不满起来,更喜对景写生。养癯先生也曾不无得意地说:“这丫头在这方面还有点儿天分!”

  孙姑姑很快出落成一个亭亭玉立的大姑娘。1929年,奉父命去南京投考中央大学中文系,不幸落第。她便有意攻读自己酷爱的美术专业,要求先在中央大学美术系旁听进修,待来年再正式投考。在这样的情况下,养癯先生无奈,只好答允女儿的选择。

  

  初遇悲鸿互生慕

  

  

  1930年,孙多慈进入中大美术系旁听。当时,徐悲鸿先生是中大美术系的教授、主任。徐悲鸿一向爱护青年,重视人才。孙多慈天生丽质、端庄淑雅,她的聪慧和绘画天赋,很快引起徐先生的注意。加上这段时间,她父亲因受孙传芳的牵连,正在南京坐牢,家境窘迫,孙多慈不免常顾影自怜,更使徐先生对其产生爱怜之情。孙多慈进入中大后得蒙徐悲鸿的亲授,还将自己的素描让孙多慈带回临摹,另外还特地给她开“小灶”,殷勤指导、启发、诱导,使她的学业飞快进步。后来徐悲鸿还为这位女弟子画了一幅肖像,题曰:“慈生学画三月,智慧绝伦,敏妙之才,吾所罕见,愿毕生勇猛精进,发扬真艺……”爱惜与期待之情溢于言表。而孙多慈自遇徐师以后,也深怀感激、仰慕、庆幸之情。由此可见,徐、孙相遇之初,互相产生好感是自然之事,至于婚恋之意恐怕当初是没有的。一个单纯而又受礼教影响的少女,是不敢妄想的;一个有妇之夫的尊严师长,也是不敢妄想的。

  1930年夏秋之交,孙多慈以第一名的成绩考取中大美术系,本想在艺术的殿堂中进一步施展其才华,不料中大校园和美术界忽然掀起轩然大波,闹得沸沸扬扬,攻击所谓“徐、孙师生之恋”,骂徐悲鸿好色,有失师道尊严;说孙多慈轻浮虚荣,破坏老师家庭。

  对这件事的小题大做,笔者认为原因是复杂的:

  第一,其时国难日益深重,徐悲鸿对持不抵抗主义的蒋介石深感不满,公开批评,并参加田汉等人的南国社的进步活动。多次拒绝张道藩请他为蒋介石作像的要求。在广东、广西两省将领发动反蒋的“六一”运动后,又义无反顾地跑到桂林去。这些必遭国民党上层的忌恨。有人借机拿他的私事炒作就不足为奇了。第二,在艺术上徐悲鸿是坚定的写实派,尖锐地抨击过抽象派、野兽派等现代流派,与不同流派的同行颇多争吵,难免有人乘机攻讦。第三,最重要的是徐妻蒋碧薇醋意大发,直接干预。孙多慈以第一名考入中大美术系,国画为满分一百分。蒋获知此事,逼迫徐悲鸿出国。徐迫于内外压力,向中大递了辞呈离去(后因故未能成行)。1930年2月,徐在寂寞无奈中作《台城夜月》图,画中俩人同在一山冈上,徐席地而坐,孙侍立一旁,颈间纱巾随风飘动,天空一轮明月。徐的这副得意之作,可惜被蒋碧薇攫回毁灭。

  

  徐、蒋当初私奔巴黎,原是艺坛一段佳话,不过后来环境变迁,志趣各异,逐渐在感情上出现裂痕。加上蒋背后有个倾心于她、身居高位的张道藩,这对徐悲鸿感情的打击是致命的,伤及肺腑。徐悲鸿心中的痛苦与无奈是可想而知的。

   所以,日后母亲经常长叹一声,评价徐、孙之恋:“唉,你孙姑姑和徐先生的事,三分是师生情,七分是他们逼出来的!”此言不谬!社会和蒋碧薇意在逼迫徐、孙拉开距离,而事与愿违,世事却把孙多慈一步一步地推向徐悲鸿。

  

  红豆戒指“慈悲缘”

  

  确实,徐悲鸿已渐渐爱上孙多慈了!

  当徐的好友舒新城来访,见到《台城夜月》后,联系外界所闻,询问徐的真情。徐坦言自己已爱上这位女学生。不久,徐在致舒的一封函中详述了恋孙之苦,并附诗:燕子矶头叹水逝,秦淮艳迹已消沉。荒寒胜有台城路,水月双清万古情。

  在接下来的四年中,虽然徐悲鸿很少来校,但多慈姑姑仍不断遭到一些别有用心的同学的无端攻击和骚扰,在教室的黑板上时有侮辱徐、孙的字句。为了避嫌,孙多慈也很久没有到徐悲鸿的画室中去了,但是孙多慈对恩师的爱意却也从灵魂的深处爆发出来了!

  

  一天,孙多慈也不知道哪里来的那么大的勇气与力量,竟然不顾一切,昂首走进了阔别已久的徐悲鸿的画室。她看到站在画桌前的徐先生,脸色苍白,双眉紧锁,在宣纸上专心作画:几根老枝,几片枯叶在风中挣扎,几只麻雀逆风飞行……徐先生猛然发现了面前的孙多慈,不由得一阵心痛,微动着嘴唇说:“对不起,让你受委屈了!”此时,孙多慈再也按捺不住自己的感情,猛地扑在徐先生的怀里,号啕大哭,眼泪肆无忌惮地汹涌而出,把徐先生灰布长衫的前襟湿了一大片。徐先生也百感交集,却凝然无语,用手轻轻地抚摸着她的长发。

  这一天,可能是他们从师生情发展到师生恋的明白宣告!

  1934年,孙多慈在中大美术系以第一名的成绩毕业。原先徐悲鸿已与有关方面疏通好,利用比利时政府将庚子赔款的一部分作为资金,让她去法国深造,不料此事也被蒋碧薇搅黄了。出于无奈,孙多慈只好回到安徽,在省立安庆中学任教,内心非常痛苦。立志一生从事美术教育,课余致力作画。这年冬天,徐悲鸿作《燕燕于飞》赠孙。画面为一古装女子,愁容满面,仰望高飞的燕子,上题:“乙亥冬,写燕燕于飞,以遣胸怀。”传递了对孙的思慕之情。

  1934年4月,孙多慈致信徐悲鸿,流露了对恩师的感激和爱慕之情,也倾诉了胸中的苦闷,表示要十年不通信,专心求艺,以期实现恩师的厚望。徐深为感动,回信勉励她继续努力作画,并将私蓄五千元钱托舒新城以间接的名义向孙购画,盖因他知道孙家经济拮据。

  一个月后,徐突然来安庆,由孙多慈和李家应陪同,盘桓二日。这是徐临去桂林前来向孙告别。徐悲鸿远走之后,孙多慈给他寄去一粒她在天目山野外写生时采来的红豆。虽然孙未着一字,但王维《红豆》诗的寓意是尽人皆知的。

  徐悲鸿接到红豆,恋情难抑,作红豆诗三首寄孙。

  其一为:灿烂朝霞血染红,付与灵犀一点通。千言万语从何说,关山间隔此心同。

  其二为:耿耿星河月在天,光芒北斗自高悬。几回凝望相思地,风送凄凉到客边。

  其三为:急风狂雨避不恭,放舟弃棹匿亭阴。剥莲认识心中苦,独自沉沉味苦心。

  徐悲鸿还打了一枚戒指戴在手上。把红豆嵌在上面。背后镌刻“慈悲”二字。

  徐、孙之恋,红豆作证,昭昭于天下矣!这时的徐、孙是很痛苦的,也是很幸福的!

  

  乱世悲情多磨难

  

  1937年7月,抗日战争全面爆发!

  母亲叶庭筠和孙多慈两家结伴而行,开始向内地流浪。流浪到长沙,形势稍稳定。我家和孙家住在桂花井街的一个大宅院内。

  一天,母亲和孙多慈姑姑要一道出门去,孙姑姑穿了一件未见穿过的灰色法兰绒大衣;母亲也穿上从上海买来的从未穿过的狐皮领大衣。她们这种特别隆重的样子,给我留下深刻印象,后来知道她们去会见徐悲鸿先生。

  徐先生是去桂林的途中在长沙作短暂的转车停留。她们赶到火车站附近的一间小客栈去会见徐先生。徐、孙两位恋人在战乱中偶然相见,自然十分快乐。徐先生见到初次见面却久已心怀感激的母亲;母亲见到她小妹心仪已久的知心人,也感到十分亲切。徐先生邀请她们到附近的一家饭店吃饭。吃饭的时候,徐先生忽然问道:二位女士,你们可知道长沙人的筷子为啥做得这般长?她们端详着长筷子答不出来,正在这一瞬间,徐先生用那筷子夹了一块炒腰花,隔着桌子,径直塞到坐在对面的孙姑姑嘴里,笑着说:“长筷子的妙用在此也!”把两位女士都逗笑了。

  

  饭后回到小客栈,孙姑姑代母亲向徐先生求画,徐沉吟片刻后从皮箱里取出一幅《立马》相赠。原题有字样:“秋风万里频回首,认识当年旧战场。悲鸿写于桂林,廿六年八月与倭寇鏖战之际。”当即挥毫补题:“庭筠女士文豪惠存。廿七年四月七日台儿庄大捷歼敌两万人,志之于此,永为纪念。”

  母亲珍藏此画数十年,是她辞世后留给我的最珍贵的遗物。

  这次长沙相晤,孙姑姑邀大姐即母亲同去,是为了商量她和徐的婚姻大计。徐、孙从师生情发展到师生恋,经历了风风雨雨,重重折磨,他们内心都十分矛盾、痛苦,都想在这次见面时,把问题摊开、说透,并让母亲当“参谋”。

  他们谈到什么程度,母亲当然不会同孩子细讲,但是可以肯定的是孙姑姑对徐先生的感情又跨出了重要的一步。特别是母亲与徐悲鸿接触后,对徐本人和他与孙姑姑之间的深爱,有了进一步理解,成了他们婚事的积极支持者。他们下决心了。只是因为徐先生急着要赶回桂林,他们的婚事要等孙到桂林才能作安排。

  以后在长沙的几个月中,孙姑姑似乎已经摆脱那种忧伤压抑的心境,开朗愉悦起来。那时,我们两家常一起到附近的长沙名胜天心阁去玩。孙姑姑穿一条黑色长裤,白衬衣,领口是一个黑蝴蝶结,微风徐徐拂动她的柔发和胸前的飘带,衬托着她端庄、娴静的神态,真是美丽。

  到了暑假,局势又紧张起来,我们一家逃到湘江对岸的农村去躲避轰炸。孙姑姑忽然来信,要母亲陪她们孙家一同去桂林。母亲狠心地把我们几个孩子托给并不很熟的房东,匆匆过江而去。

  在桂林,徐悲鸿与孙多慈多次见面,他们在一起度过许多快乐的日子,他们一同观览了桂林和阳朔的山水,一起作画。母亲是见证人。我家现在还存有徐悲鸿的一幅《鹩哥》图。徐在上面题词:“丁丑大暑,为慈作画”,落款是“阳朔天民”。画上的两只鹩哥,神态极为生动,像是它们互相在倾诉绵绵不尽的情话。这正是他俩在桂林这一短暂而快乐相处的写照。

  孙多慈有什么情况,总是和母亲商量的。但最终她和徐悲鸿的感情却没有结果。母亲没有和我说过详因,但我推想,也许是因为:

  第一是蒋碧薇不甘心。徐悲鸿和蒋碧薇当年私奔,共同生活二十多年,生儿育女,已经形成事实上的婚姻。现在要脱离这种同居关系,徐悲鸿曾请教过章伯钧等法律专家,以为从法律上看似乎简单,但实际上并非如此。虽然他俩早已破裂,而蒋出于报复心理,大造舆论,造成对徐悲鸿不利的社会和家庭压力。蒋声称,决不让他如愿以偿,在经济等方面也提出极为苛刻的条件,更索要徐的一百幅佳作和珍藏品。徐悲鸿忍痛满足了这些要求,但并未取得蒋碧薇的谅解和允诺。

  第二是孙姑姑的父亲孙养癯的坚决反对。孙父是一位道学家,也是一位看重仕宦的人。他有一子一女,儿子不成器,就把光宗耀祖的希望全寄托在女儿身上。他心中的乘龙快婿应该是一位高官,他看不起画家,更反对与有妇之夫的老师发生婚姻关系。虽然徐悲鸿的画名很高,为人敬重。但他对徐仍是不屑。蒋碧薇的回忆录中提到,在这期间,“徐先生曾托人到孙家门上求婚,被孙老先生大骂一顿,悻悻地出国去了”。

  

  师生苦恋终飘零

  

  杭州沦陷后,浙南的丽水成为浙江的政治、文化中心。

  母亲和李家应姑姑经过约一个月的颠沛之苦,来到丽水碧湖镇。李家应时任浙江第一保育院院长,母亲应聘在保育院工作。稍后到达的孙多慈在碧湖的浙江省联合中学任教。

  孙姑姑除任教外,也有画不完的题材,有时还邀请潘天寿、郑仁山等画家一起到李家应院长的会客室里作画,她泼墨挥毫,高谈阔论,显得格外高兴。

  然而孙姑姑尽管脸上有了一抹明媚的阳光,但心底的乌云却是挥之不去的。

  

  徐、孙的婚事虽遭挫折,但是两人的感情依然浓烈。徐在海外,虽云天万里,战火纷飞,鱼雁阻滞,但是他们还是通了不少信,其中许多中途失落,收到的是少数。

  1939年9月,徐往印度讲学,10月携作品到香港展览,收到孙多慈一信。

  徐回信劝她不要消沉。随后孙又发一电报,要徐到浙江去。可是徐的行程安排得满满的,岂能更动。

  徐于12月抵印度,邮路阻隔。两人音信从此中断。他们的婚事更是渺茫。

  但是此时的孙多慈已快三十岁了,这位美丽且多才多艺的女教师,在浙南山区当然是令人十分注目的,也不乏崇拜和追求者,其中包括一些达官显要。

  一天夜晚,三姐妹正在房中谈心,忽然闯进来四个提着红灯笼的卫兵,递上名片,说“××将军敬请**面谈”。

  来者不善!

  母亲说:“今夜已晚,可否明天上午让孙**去拜访将军?”不许。母亲要求陪同前往,又不许。无奈,孙姑姑进里屋换衣服。母亲嘱咐她:“看来今天不去是不行的,去就去,不要怕!他是中央要员,估计还不至于胡来。他如果有什么无理要求,你厉害些,他也不敢把你怎么样!”

  深夜,孙姑姑才由四个卫兵护送回来。她面色苍白,等卫兵一走,就忍不住抽泣起来。

  原来这位将军到碧湖来,并无军情要事,是专程来向孙求婚的。她当然严词拒绝了。

  奇怪的是,这位将军对她的事了如指掌,什么“徐先生在海外音信渺无,生死未卜”;什么“你家现下经济拮据,老太爷的脾气不好也是可以理解的”;什么“没有一个安定的环境,怎能发挥你的艺术才能”,等等。这些话虽然没有说服她去当这位将军的抗战夫人,但使她的精神防线发生动摇。

  除了徐悲鸿的杳无音信,家庭经济也确实是一个大问题。父亲孙老先生长期赋闲,老太爷的架子又放不下。母亲除料理一些家务外,主要是念经拜佛。一个哥哥长得相貌堂堂却终日无所事事。吃的用的,全部负担都压在她纤弱的肩上。战时物价飞涨,教师工资微薄,真使她心劳力绌,烦恼异常。是啊!是应该找个合适的人嫁了!

  许绍棣就这样凸现在她面前了。

  许绍棣,时任浙江省教育厅厅长,权重势大。他外貌儒雅,热心抗战事业,为办战时流亡学校作出过一定成绩,生活也尚简朴,政界的名声尚佳。他于抗战前夕,中年丧偶,有两个女儿,名绛烟和黛烟。他体弱多病,早想续弦,已追求孙多慈多时。但文化界也都记住鲁迅先生曾在一篇文章中提到:“有人”“提出呈浙江省党部通缉堕落文人鲁迅”,禁止鲁迅著作在浙江出售,此人便是早年的许绍棣。故其在进步文坛中声名狼藉。加上他与郁达夫妻子王映霞的绯闻流传颇广。因此,开始时叶、李两位义姐是持反对意见的。

一、阅读《我的一位国文老师》,完成下列各题:(孙玲编题)

1、作者描写了徐先生那几个方面的外在特点?

2、“但是从这一次起,徐先生算是认识我了。……”这一节在全文中的作用是什么?

3、作者对徐先生的教学尤为称赞,徐先生的教学究竟有哪些过人之处呢?

参考答案

一、

1、古怪的像貌,高大的身材,吸溜鼻涕的习惯,油渍斑斑的服饰,凶狞的面部表情。

2、承上启下的作用,上文表现的是一个古怪、凶狠得近乎不近人情的老师形象,下文则是写徐老师令我受益的内容。“受益最多”既照应开头,又统领下文。

3、自己选辑教材,注重朗读教学,作文评改方法独到,教授许多作文的技巧。

请采纳~

倾城之恋剧情分集介绍

第1集  

三十年代上海,深秋。白公馆堂屋正厅内。白老太一人坐在太师椅上,仆人白安急急来报,各房请了两回,都还不动,白老太只得亲自去请。三儿子白良越屋中在大声争吵。  

第2集  

婚礼上,唐一元与白良越发生了争执,尴尬的白流苏大方地解决了事端,让唐家心生佩服。新婚当夜,唐一元呼呼而眠。白流苏在陌生和惊恐中无端落泪,在唐家的日子就这样开始了。  

第3集  

流苏与宝络在楼上说体己话的时候,唐一元在饭桌上得罪了白家。唐一元与白流苏要走时,家里竟没有一个人来送。唐一元对白流苏大发牢骚,原来白老太暗中发话,要给新女婿脸色看。宝络要去送流苏,却被崔姨娘拦住。  

第4集  

流苏十分委屈,找徐太太诉苦,说想回家住几天,一来唐家人只是把她看成拴浪荡子的手铐,她要给唐家人一点颜色看,二是回家也想找自家人拿些主意。不想徐太太有了丈夫的消息,正急着要去香港,竟鼓励流苏回家。流苏没有退路,只好回娘家。  

第5集  

范柳原把洪莲送回家,返回去找徐先生,想说明原因,刚到门口,徐太太就大喊报警,范柳原当即被抓。洪莲出来做证,说范柳原实在是被逼无奈,是为了救自己,并愿意卖了房子赔徐太太钱,救出范柳原。徐先生知道原委后撤诉,并与范柳原成为了好朋友。  

第6集  

白良越、白良泳去唐家讨说法,却被小姨娘冷嘲热讽了一番,回到家中,告知白老太。白老太苍惶着,说世道变了,为了流苏,拿出金钗,让良越、良泳请唐一元吃饭,把事情解决。  

第7集  

白家,白老太询问宝络流苏去了哪里,宝络死活不说,气得白老太欲动用家法。女仆阿花无奈之下说出,流苏跳舞去了,白老太大怒。此时流苏回到家中,全家人坐在大堂中,白老太看到流苏的打扮,骂她坏了白家门风,哥嫂们也大说风凉话。  

第8集  

洪莲哥哥为了阻止妹妹和范柳原见面,把洪莲锁在了家里。范柳原本来就对邱律师能否打赢官司,心有疑虑,谁知邱律师喝醉了酒,把人打伤,又被抓起来,范柳原对他十分失望,但还是向徐先生借钱欲将其保释出来,徐先生对邱律师颇有微词,坚决不肯借钱。  

第9集  

在晚会上被羞辱的范柳原,内心苦闷,深夜跑到邱律师那里诉苦,不想却被邱律师大骂一顿,称他自暴自弃,对不起洪莲和自己。范柳原去找印度公主辞工,深谙交际之道的印度公主向范柳原哭诉了自己的身世,范柳原心软,又动摇了。  

第10集  

唐老爷发现小姨娘与唐一元都不在,觉得有点不对劲,便来找小姨娘,发现两人正在一起抽大烟,误解他们做出败坏门风的事,气得暴跳如雷。  

第11集  

唐一元出得家门便故态复萌,非但不感念流苏的宽容,反而变本加厉,与唱评弹的胡云好上了,从此又是夜夜不归。范柳原再次向印度公主辞工,正与老情人争吵的印度公主挽留他,但范柳原还是坚决离开。

第12集  

范柳原沮丧地在街上走。突然一个叫欧文的老人追上了他,欧文说自己是公司的老员工,很同情范柳原,告诉了范柳原出生医院的地址。  

第13集  

范柳原对欧文假称,他打算放弃寻找出生证,准备回国。以为阴谋得逞的欧文撤除了对那家医院的警戒。范柳原则利用船启航前的有限时间迅速赶到那家医院,拿到了出生证。范柳原击昏了追踪而来的欧文,顺利赶上回香港的航船。  

第14集  

在轮船上,水手彼得告诉范柳原船长已被范氏族人收买,要害死他。范柳原机警地躲到货仓。船长找不到范柳原,就把彼得关进禁闭室。白流苏找律师问离婚财产分割的问题,律师说你要提出离婚,补偿会少些,但要是唐家提出离婚,你会得到一大笔钱。  

第15集  

唐老爷没想到白流苏打电话把警察和邻居都叫了来,搞得整条街都知道唐家把少奶奶拒之门外。唐家上下为此吵得不可开交。唐一元拿着报纸上登的唐家少奶奶夜夜百乐门、舞技惊四座的新闻,逼问白流苏,并举枪对准了她!白流苏一下想到了死,幻觉自己被唐一元打死了。  

第16集  

白流苏此时万念俱灰,上吊自杀。幸被知道了真相后、急着刚回来的宝络所救。宝络拿出被枪打出洞的旗袍给大家看,并说出流苏被逼回娘家的真正原因。  

第17集  

白流苏拿钱给管帐的三太太交生活费,不想被白良越拦住,在流苏的坚持下,三太太还是收了钱。白流苏发现宝络身上的衣裳旧了,带宝络去买新衣。没想到,三太太、四太太带着两个女儿都跟了来。

第18集  

白良越以白老太的名义向白流苏借钱,早存防范之心的白流苏把一万块钱交给了白老太,但是白老太还是把钱交给了白良越。白良越一没去赎祖坟地,二没去还高利贷,而是直接去了证券交易所补仓,却被高利贷的人盯上。而这一切又被白良泳无意中发现。  

第19集  

在百乐门舞厅,汉奸带着日本鬼子来搜捕帮助抗日的中国人。在汉奸即将认出一名暗通抗日部队的女子的千钧一发之际,范柳原突然向日本兵发起攻击,并趁乱拉着那名女子逃出舞厅。范柳原问起她的身份,她说自己是抗日的中国人。范柳原决定护送她到苏北。  

第20集  

唐一元和梁梦丽两人烟瘾发作,绑了小丫鬟,偷偷出门。不想被黑道绑了票,唐家人大惊,以为是白家人因离婚之事记恨而雇人绑票,报了警。警察来到白家,白老太以礼相待,虽然家中贫寒,但余威还在,表现出大户人家的尊严。白流苏自愿跟警察走。

第21集  

唐老爷托徐太太到白府劝流苏,让她回去奔丧。徐太太赶来报唐一元去世的消息,白家人图着唐家的钱,都希望流苏去守寡,只有宝络坚决反对。  

第22集  

舞厅,白家人除宝络穿得有点时尚的艳俗外,余下的都是老式的衣裳,与整个舞厅的气氛格格不入,加之白家人都不会跳舞,受到范柳原的嘲讽。范柳原与徐太太跳完一曲后,来邀请宝络,宝络因为不会跳舞而推脱着。  

第23集  

徐太太打电话找流苏,约她到咖啡馆谈事,谁知又被白家人误会她是与范柳原约会。白流苏出去赴约,白家人异常不安。咖啡厅内,流苏告知徐太太最近因为相亲事件遭到家人与宝络的冷落。  

第24集  

白流苏找到徐太太,询问上次相亲之事,谁知被意外拒绝。白流苏最终决定回唐家,让阿花不要告诉任何人,被宝络听到。此时,白家各房的人都各怀鬼胎地在旁边偷偷看着。  

第25集  

宝络安慰流苏,鼓励她去香港散心,主动帮流苏打电话给徐太太,答应了香港之行。白流苏在轮船上独自吹着海风,一位陌生的刘先生倾慕流苏,借故搭讪,流苏矜持应对着,徐太太见状,抢上前来问东问西,流苏趁机离开。  

第26集  

白老太也怀疑宝络。刚好捧着改好的衣裳进来的宝络,解释说给流苏的两百大洋是崔姨太死时留给自己的。刚好钱数正巧对上,大家都不相信宝络,四太太更是咄咄逼人,还夺过宝络的衣服,扔在地上。  

第27集  

四太太又提起流苏不肯回唐家的事,自私地认为要是流苏回了唐家,白家也会好过一些。白老太让他们不要再打流苏的主意。  

第28集  

富户老爷看中了宝络,要娶她给自己吸大烟的儿子当媳妇,花钱收买了宝络的娘家大姨。宝络被下了药,昏昏沉沉任人摆布。幸好一个老佣人通风报信,宝络想办法逃跑,没想到富户儿子主动帮了她,宝络逃了出来。  

第29集  

宝络问起流苏,三太太、四太太七嘴八舌地指责起流苏来。这时,白流苏突然回来了,姐妹俩激动地拥抱在一起。这夜,姐妹俩同榻而眠,各自说起分别后的经历,感动流泪。  

第30集  

姐妹俩回家,一家人都很高兴。白流苏告诉白老太宝络的变化,白老太也非常赞赏。为了给医院买药,宝络私自拿了流苏的钱去药店买盘尼西林,可药店不敢卖。  

第31集  

吴先生见到穿着简朴的白流苏,错把她当作下人,支使她做事,没想到流苏学问深厚,让吴先生大吃一惊,感叹白家不愧是翰林世家。三太太、四太太看到流苏进出吴先生房间,又在背后议论起来。  

第32集  

痴情的吴先生正式写信向流苏求婚。白良越接听了范柳原打给白流苏的电话,并擅自称白流苏要结婚了。陷入极度矛盾的流苏,想像着与范柳原对话:我累了,我想嫁人了!  

第33集  

徐先生夫妻来看望在浅水湾谈情说爱的范柳原和白流苏,并相约去看望新婚的邱律师夫妇。邱律师说结婚真好,并要范柳原对流苏表白。  

第34集  

老三、老四两家与白老太痛苦地分别。邱律师打电话来,白流苏请他帮忙找范柳原。白流苏一个人辛苦地支撑着,先是把范柳原留下来的钱,跑到地下室去,找最稳定的地方埋了起来,她看好了,就是整座楼塌了,那些钱也可以找到。  

第35集  

在破屋中苦等范柳原归来的白流苏救下并收养了失去亲人的两个小女孩,躲到了防空洞里。在防空洞,白流苏听到去英国的船已被打沉,船上的人无一生还。  

第36集  

婚礼上,范柳原和白流苏互表心迹。范柳原:“流苏,死生契阔,与子相悦;执子之手,与子偕老。”白流苏:“我和柳原的姻缘是因为整个城市的倾覆而获得的,我们在苦难中相知、相携,更相爱。我希望战争永远消亡,我希望我和柳原的爱情就像这个城市一样,永不摧毁!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jiehun/1731387.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7-18
下一篇2023-07-18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