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省铜仁市松桃县位于哪个市哪个区

贵州省铜仁市松桃县位于哪个市哪个区,第1张

属于:贵州省铜仁市松桃县

松桃苗族自治县位于黔东北与湖南湘西、重庆市秀山、酉阳毗邻,是苗族集聚居住较多的一个少数民族自治县,境内山川秀丽、气候温和,矿产资源丰富,主要有锰、磷、汞、铅、石煤等,其中犹以锰矿得天独厚,其质优量大居全国第三位,占全国总储量的10%,全县辖13个镇15乡,国土总面积3400平方公里。松桃城市规划范围632平方公里,现有城市人口4万人,规划到2020年城市人口达10万人,县城内基础设施基本完善,功能基本齐全,是一个城市发展后劲较强的城镇。

交通便利,通讯发达。“一纵一横一环八连线”的公路主骨架基本形成,通乡油路率达64%,通村公路率达63%。大兴机场复航运营,渝怀铁路松桃段建成通车,杭瑞高速即将过境,构筑了综合交通网络,运输能力逐步增强。光缆通讯线路覆盖全县,已开通国内、国际程控电话、移动电话,信息传送迅速便捷。拥有220KV变电站1座,110KV变电站3座,35KV变电站6座,农网、城网改造工程已全面完成。

县域经济发展,各项社会事业全面进步。"两基"于2005年11月通过省人民政府验收,全县有各类中小学校 443所。公共医疗卫生条件不断改善,疾病预防控制体系初步建立。文化、广播电视县乡联网工程和乡镇文化设施建设加快,完成广播电视“村村通”工程398座,综合覆盖率达94%,开通“松桃每日新闻”栏目和“松桃民族风情”频道。全县社会政治稳定,已顺利通过“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红旗县”的达标验收,其他社会事业也在蓬勃发展,形成了和谐发展的社会环境。

自然条件

属中亚热带季风气候,春暖夏凉,四季分明,农业生产条件得天独厚,是贵州省商品粮生产大县、杉木林、杨树基地县。以猪、牛、羊为主的畜牧业,以烤烟、油菜、花生、中药材为主的经济作物已具有一定的规模,全县初步形成了以畜牧业、烤烟、杨树、中药材为主的农业四大主导产业。

海拔落差大,立体型气候特征明显,生物多样性突出,森林植被和中药材资源丰富。全县森林面积116487亩,其中用材林78565亩,拥有宜林宜牧荒坡荒地337800亩;境内有中药材1300余种,其中常用中药材238种,地道中药材吴茱萸在国内市场享有极高声誉,境内梵净山有中药材宝库之称。

矿产资源丰富,已探明具有开发价值的矿产资源有锰矿、铅锌矿、钒矿、大理石、磷矿、石煤、石英砂等共20余种,其中锰的远景储量多达9000万吨,占全国总储量的八分之一,是我国三大锰矿基地之一,已形成了以锰产品开发为龙头,其他矿产品和农副产品加工为主体的工业生产格局。

风景旅游

有丰富的民族民间文化和自然风光,境内的云落屯悬棺武陵明珠梵净山被列为联合国“人与生物圈”保护网成员单位,是国家级风景名胜区,梵净山东线有保存完好的梵净古道,中国南长城遗址在境内有各种古城、雕堡、烽火台2400余座,豹子岭、寨英古镇、苗王城已列入省级风景名胜区,云落屯悬棺、虎渡口遗址、红二六军会师地被列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这里是楚文化的重要板块,积淀着浓郁的苗族文化,有被文化界誉为“戏剧活化石”的苗族傩戏,堪称”中华百绝的“上刀山、下火海”等民间绝技蜚声海内外,剽悍激越的苗家狮舞,形式多样的民族节日,威猛雄健的苗家四面鼓舞,气势恢弘的寨英滚龙等,无不令人心旷神怡。

松桃苗族自治县是1956年全国最早成立的五个苗族自治县之一。地处黔、湘、渝三省交界,素有“黔东北门户”和“一脚踏三省”的美誉。它也是武陵山区至今保持苗族传统文化突出而显著的一个自治县。全县属中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区,冬无严寒,夏无酷暑,四季分明,气候宜人。县境内交通便捷,铜(仁)秀(山)高等级公路,鲇秀、松吉、凤大三级油路贯通全境,铜仁机场就在其大兴镇境内,开辟多条旅游航班,渝怀铁路入黔第一站松桃站已建成通车。它东邻张家界风景名胜区,西靠重庆大都市,北临三峡旅游区,南依省城贵阳,其直通半径都在250公里之内,是大武陵旅游圈中的黄金旅游目的地,也是黔东旅游重点开发的民族风情旅游区。神奇秀丽的梵净山东线原始自然风光,有着“世界独生子黔金丝猴猴窝 ”之称的梵净第一水乡--冷家坝、武陵山脉海拔最高的亿年溶洞群--潜龙洞、上千年历史文明的梵净古都中国滚龙艺术之乡--寨英古镇、六百年风雨沧桑的苗疆古军事城堡以及由此诞生的世界历史文化遗产--中国南方长城、神秘而古朴的中国戏剧活化石--苗傩愿戏、离奇的巫文化、多彩的民族风情都将使我们走进人类疲惫心灵最后美好的家园--中国松桃。

(照片):滚龙艺术---苗家秀女----苗族花鼓舞

行政区划

松桃苗族自治县辖13个镇、15个乡:蓼皋镇、盘石镇、盘信镇、大坪场镇、普觉镇、寨英镇、孟溪镇、乌罗镇、甘龙镇、长兴堡镇、迓驾镇、大兴镇、牛郎镇、九江乡、世昌乡、正大乡、长坪乡、太平营乡、平头乡、大路乡、妙隘乡、冷水溪乡、石梁乡、瓦溪乡、永安乡、木树乡、黄板乡、沙坝河乡。

历史沿革

1980年6月文物普查时,曾在松桃虎渡口采集到的磨光石斧及夹沙红陶片,经省博物馆鉴定为新石器时代文物遗物,这看出松桃这片土地,早在1万年至4千年前就有人类生息、繁衍。

松桃,春秋战国时期属黔中,秦属黔中郡,汉至三国时期均属武陵郡,南北朝时期属郢州南阳郡,隋属源陵郡。

唐太宗贞观四年(630),今县境中部置平土洞,西部置乌罗洞,录属思州。唐武后垂二年(686),以辰州麻阳县地及山洞置锦州,松桃东部属之。肃宗天宝元年(742),改锦州为卢阳郡,松桃又随属之。肃宗乾元元年(758),卢阳复名锦州,领洛浦、渭阳、卢阳、招谕、常丰5县,今松桃地属常丰县。

宋太祖开宝年间(936-975),改平土洞置平头司,改乌罗洞置乌罗司。其间,西属思州东仍属锦州,徽宗政和四年(1114)在今孟溪置龙泉葛泽长官司,兼有麻阳县地,属沅州。理宗宝_元年(1253)置平茶承化军民府,松桃中西部孟溪、平头、乌罗属之,亦属思州。

元世祖至元二十四年(1287),置思州宣慰司,隶湖广行省,乌罗、平头二司归其所辖。成宗大德六年(1302),改平头司为平头著可通达等处长官司;改乌罗司为乌罗龙干等处长官司,辖龙泉葛泽长官司;改平茶承化军民府为溶江之子坪茶等处长官司(治所今秀山龙凤高秀)。均均思州军民安抚司。

明太祖洪武四年(1371),改乌罗龙干等处长官司置乌罗长官司;七年(1374),改平头著可通达等处长官司置平头著可长官司,隶思州宣慰司;八年(1375),置麻兔洞(今甘龙地)隶酉阳宣慰司;十七年(1384)划出溶江芝子坪茶长官司直属四川布政司。永乐三年(1405),置答意、治古(今松桃东部)二第官司,十一年(1413)二月,废思南宣慰司,以其他置乌罗、思南、铜仁、镇远4府。乌罗府设治于乌罗长官司。同年,从酉阳宣慰司拨麻兔洞来属。此间,乌罗府隶于贵州布政司,英宗正统三年五月七日(1438、5、30),令将答意、治古2长官司永行革除,乌罗府只存3司,不足以立府,遂省乌罗府将乌罗、平头两司拨入铜仁府,拨郎溪司属思南府。

清康熙四十三年八月初六日(170494),兵部议复升任云贵广西总督鄂尔泰疏言,设铜仁理苗同知置正大营厅,以铜仁府副厅长官专理苗务,雍正八年(1730)迁正大营理苗同知至长冲(今老松桃),置松桃厅。十一年(1733),松桃厅由长冲移至蓼皋山下建城(今松桃县城)。嘉庆二年(1797)十一月初三日,升松桃厅为直隶军民厅,属贵东道。以原拨给铜仁府的乌罗、平头著可2长官司回归松桃。七年(1802)设石岘卫。至道光十五年(1835),松桃直隶厅辖1卫、2司、14汛,由贵州省直接管辖。

民国2年(1913),改松桃直隶军民厅为松桃县,属黔东道。民国3年,以正大营县丞辖地置正大营分县,治正大营;以四十八溪主簿辖地置四十八溪分县,治堡脚(今普觉镇),均属松桃县。民国16年(1927),令四十八溪分县移置甘龙口,改为甘龙口分县,仍属松桃县。民国24年(1935),松桃属第九行政督察区。民国25年,撤销正大营、甘龙口二分县并入松桃。民国26年,松桃县改属第一行政督察区。民国32年以后一直属第六行政督察区。又民国23年6月,贺龙领导的中国工农红军第三军(后恢复红二军团建制)在黔东开辟革命根据地,成立黔东特区革命委员会,实行土地革命,组织革命武装。8月在甘龙建立了严家坡(今麻阳乡南)区革命委员会和坝木、浑泉、麻阳、猫山、天堂、钟鼓坡、大土坪、黄泥堡、五官坝、寨地10个乡苏维埃政府。11月撤离黔东,进行二万五千里长征。

1949年11月12日松桃解放,1950年3月1日,经省人民政府批准,正式建立松桃县人民政府,属铜仁地区专员公署领导。1956年9月11日,国务院全体会议第37次会议通过,撤销松桃县,改设松桃苗族自治县。1956年12月31日,松桃苗族自治县正式成立,仍隶铜仁专员公署至今。

2000年,松桃苗族自治县辖13个镇、15个乡。 根据第五次人口普查数据:全县总人口547488人,其中各乡镇人口(人): 蓼皋镇 47177 盘石镇 16788 盘信镇 26107 大坪场镇 19218 普觉镇 25781 寨英镇 30262 孟溪镇 25636 乌罗镇 21242 甘龙镇 24212 长兴堡镇 21348 迓驾镇 18027 大兴镇 17031 牛郎镇 15726 九江乡 12295 世昌乡 18800 正大乡 19735 长坪乡 12754 太平营乡 18784 平头乡 18901 大路乡 23472 妙隘乡 14541 冷水溪乡 19310 石梁乡 11017 瓦溪乡 8633 永安乡 11120 木树乡 16057 黄板乡 23709 沙坝河乡 9805。 

2003年,松桃苗族自治县辖13镇、15个乡,509个村委会、24个居委会。年末总人口6414万人,其中非农业人口327万人。

2021年1月,2020年乡村振兴传播影响力县区排名发布,松桃县位列第266名。

2020年7月,全国爱国卫生运动委员会重新确认松桃县为2020年国家卫生乡镇(县城)。

2019年3月,松桃县上榜2018年全国义务教育发展基本均衡县(市、区)名单。

2019年3月,松桃县列入第一批革命文物保护利用片区分县名单(湘鄂川黔片区)。

据有关历史资料记载:自尧、舜,“三苗”被武力赶出中原之后,商、周时屡次用武力征伐,继续往西迁徙,到秦汉时期,僻处在“武陵蛮”山区的大部分苗族,发展迅速。到了隋朝,经世世代代的勤奋耕作,生产力不断发展,人口日益繁衍,腊耳山一带的苗族已形成一支强大的群体;唐、宋时期,逐渐形成了部落联盟,凭借势力占“地”为王,苗王城、地甲均属“王者之城”。到了元末,以朱元璋为首的农民起义军削平大江南北群雄,建立明朝后,洪武十四年九月,就派颖川侯大将军傅友德、左副将军蓝玉、右副将军沐英带领30万步骑兵挂着“安抚”贵州的旗号,经洞庭湖,沿沅江直上直接进入镇远府;时思州(现岑巩)土司、思南土司、播州(现遵义)土司即“率土归流”,影响着各地的大小土酋也先后归附。腊尔山西侧治古(现松桃苗族自治县长坪乡地甲村,苗语:Des gat )土司龙答哥、答意(现松桃苗族自治县正大乡新寨)土司石各野亦一起归附。明军达到目的后,在贵阳设“指挥使”,以防“苗叛”为由,调兵遣将并向苗族地区生阵、派苛捐杂税、徭役苗民。凡不顺者,则以“苗叛”为由,进行征剿,实行镇压。到了宣德五年(公元1430年),治古、答意土司龙答哥、石各野因不堪忍受卫所流官的苛虐无度和明军的蹂躏,“聚众出没铜仁、平头、翁桥等处,诱胁蛮贼石鸡娘并筸子坪长官司吴毕郎作乱”,龙答哥、石各野以新寨为军事指挥中心与明军抗衡。

石各野、龙答哥起义后,贵州指挥使调集明军平苗,经两年血战,使“石各野、龙答哥占地不到三佰里辖区。”经再次增兵“精剿”,结果“经大征雕,残苗无几”,苗族寡不敌众石各野、龙答哥死于战场。

宣德七年(公元1432年)腊尔山“其酋吴不尔,觇官军少,复掠清浪(现岑巩),杀官吏”,“而吴不尔(现新寨吴氏祖先)等遁入石各野之堡新寨,结筸子坪生苗龙不登等及纠合镇溪梢(现湖南吉首)裹顺苗贼众攻劫湖广五寨(今湖南凤凰)长官司民寨、白崖等处,为患滋甚”。吴不尔与筸子坪苗族龙三、白大虫领导的武装结合,把起义推向高潮。明宣宗于惊恐之余,调集贵州、湖广、四川数万明军增援,吴不尔起义军又以新寨为军事指挥中心“前后抗击明军十二万之众”。

嘉靖十八年(公元1539年)。腊尔山地区遭受特大旱灾,粮食颗粒无收。百姓赖以取掘草根树皮度日,而明军各卫所驻军和地方官吏,不但不以悯恤,反而横征暴敛,激起了苗族同胞的愤恨,嘉靖十九年(公元1540年)龙塘的龙许保(民间称龙西波)、新寨的吴黑苗又在新寨称“王”,树起义旗(现起义旗还保存完好无损),迫使明王朝再度调集贵州、湖广、四川号称兴师十万明军进行“平苗”,苗族起义军“据城防守、潜伏林篝、昼伏夜行”,“官有千军万马,我有千山万洞”“诸葛亮有七纵七擒,我苗人有三紧三慢”,于是“破思州府,执知府李允简等去、知事王月谦、府史孙文丙”,“据印江县,虏知县俆文伯”,“陷石阡府,虏推官邓本忠,焚掠帑藏狱市、知府张邦瑞携印逃”,攻平头、战黄蜡、击铜仁、破省溪、取施溪、夺万山、入麻阳、围凤凰、逼永绥等等,与明军血战13年之久。使明军总督张岳被停职降薪,戴罪督征;都御史万镗奏折“苗贼巢穴猩峱、所居悬崖,鸟道莫可攀跻,且竹篝丛生,弥望无际,贼从内视外则明,每以伏弩得志,我从外视则暗,虽有长技莫施”;贵州“日费千金、入不敷出、官无俸薪”。

明万历四十三年(公元1615年),明廷在无可奈何的情况下,采纳湖广参政蔡复一的献策,拨“帑金”四万多两,修筑了一条从铜仁滑石亭子关到湖南保靖喜雀鹊营的“边墙”(今南长城的一部分),并在落潮井设“前营”,廖家桥设“后营”,对新寨苗王辖区的苗族进行军事封锁和力量瓦解,并规定“东苗(熟苗)不能西进,西苗(生苗)不能东入”“凡生苗轶入府县城或屯堡,擒送帐下,把缚虏囚,置高竿,集健卒乱箭射杀之,复剖裂肢体,烹啖诸将士。罪轻者裁去耳鼻使去。”但是新寨辖区的苗族同胞,仍不屈服,反抗仍然不断,长期秘密地“俘劫屯军”和“熟苗”地区开亲及经济贸易往来,为腊尔山地区苗族反抗明朝斗争做出了应有的贡献。

明崇祯年间,爆发了“闯王”李自成等领导的农民起义,崇祯十六年(公元1643年),李自成攻克湖北荆州后,当时“湖南苗僚,尽归于闯王”,新寨辖区的苗族同胞也积极响应,同仇敌忾。进攻沅洲、新开、盈口、怀化等地营汛,将“苗疆边墙”(即中国南长城)推倒。

清顺治入关统治中国后,国势鼎盛。康熙四十一年(公元1702年),新寨“改土归流”,清朝廷担心“重蹈覆辙”,于康熙四十三年(公元1704)在新寨外4公里处建正大营始设置理苗县,以同知驻其地。同时又在其弹丸之地新寨周围设六古营、才都(动)营、报国营、古营、高营、新营、子营、具保营、马台营等营盘。使新寨辖区的苗族同胞“有招架之功,无还手之力”。雍正十一年(公元1733年)“苗民归入版图”后,设官治理。

民国十七年(公元1928年)十一月,军阀周西城与李晓炎杉木坳决战后,周军为了掩护主力部队安全撤退,于是兵分两路,一路主力沿楼台经正大回铜仁;一路佯攻盘信退满家经新寨到大兴与主力军会合,廿二日至廿六日,周军退到新寨,见其地势险要,便留驻一个连,严令据险防堵李军追击部队。当大部队离开时,由于当时兵已厌战,许多军人纷纷要求用一条枪换一套民服逃命。在暴利的驱使下,新寨共换得步枪20余条,子弹600余发。是年农历腊月上旬,团寨大、小河和满家一带土匪,欲抢夺新寨枪支,但他们又知道新寨地处三面环水的半岛形平地上,寨前三面绝壁千仞,悬崖脚下的河水环绕成一道天然屏障,有一夫当关万夫莫开之势。便施一毒计,说去衙门寨、勾腰坡“找点”(即去抢)财喜过年,当晚黄昏,新寨有十多人前往,刚走出寨门时,即枪声大作。村民们方知中计,于是关起寨门,与留在寨内的土匪激战,由于新寨进出惟有一条通道,再加上当晚月黑风高,土匪为了逃命,于是放火烧屋,全寨230多幢四合头、三合头、两合头的王宫或吊角楼,除6幢幸存外,余均化为灰烬。

1949年11月12日松桃解放后,次年3月1日县人民政府宣告成立。在党的民族政策光辉照耀下,1960年劈山凿壁,引来了官舟河水,昔日几百亩贫瘠的土地,变成了水汪汪的良田。从1977年恢复“高考”制度后至今,新寨共考上大、中专30多人(其中有博士生一名、MBA硕士生一名、副县级干部一名、高级工程师一名)。为党和人民做出了应有的贡献。

苗王城居于松桃县的正大乡境内,距今已有600余年 历史 ,一脚跨三省的苗寨只有她了,苗王城更被人们称为:"千里苗疆第一寨"、"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中国民间绝技文化之乡”、“中国滚龙艺术之乡”、“贵州花鼓艺术之乡”等称号。新年伊始,跟着肆海云游一起去领略下我国美丽的苗族风情吧!

在远古的尧、舜时代,"三苗"被武力赶出了中原,后来一直到隋朝时,腊耳山一带的苗族才形成一支比较强大的群体,大约在唐宋时期形成了部落联盟,随着势力增大就占"地"为王。明朝初期的朱元璋以"防苗叛"为借口,向苗族地区驻兵以及徭役苗民交派各种苛捐杂税,不顺者则强行镇压。于是苗族各部落纷纷起义,苗王城于此而诞生,后经历代苗王经营,形成了以腊尔山区南长城外的"王者之城",核心区域10平方公里,一直到清朝雍正时期(1733年)"苗民归入版图"后,才停止修建。

苗王城位于县城的豹子岭,省级风景名胜区内的主要景点,整个寨子步步为营、户户相通、易守难攻就像一个八卦阵,有着相当深厚的 历史 文化底蕴。据有关专家经过详细考察后认为:此城设计攻守相备,进可攻退可守,是具有相当水平的军事构筑工事,可以与北方长城相媲美 ,是全国为数不多、保护得较好的古王城之一。

每年的春节当地群众都要开展大型的舞龙活动,你看,那条条滚龙一会儿在河边,一会儿在房屋瓦舍之间,一会儿又在学校运动场,一会儿是“双龙戏珠”,一会儿是“群龙狂舞”,再一会儿便形成了“盘龙打座”, 那娴熟的技艺再加上灵巧的动作,是否你已心动,马上要动身前来观看呢?肆海云游告诉你,时正值春节,带着你,领着她,我们一起来苗王城看“滚龙”啰!

这是到目前为止保存最完好的古寨建筑,为什么?因为这里地形独特,四面是群山,落差悬殊百余米以上,却只有一条独路可进,犹如世外桃源。

典型的高山溶洞,溶洞中流水潺潺,玉柱冰花,千姿百态,精妙绝伦,被法国的洞穴专家誉为“地下桂林”。

除此之外,你还可以到 响水洞 看看梯田,到 云落屯 欣赏美丽的风景,别忘了去看屯南那绝壁崖上悬&棺墓葬……

松桃苗族自治县(简称松桃),贵州省铜仁市辖县。成立于1956年,是国务院批准成立最早的自治县之一。

松桃地处武陵山脉主峰梵净山东麓,地处黔、湘、渝两省一市结合部,与湖南的花垣、凤凰相连接,同重庆的酉阳、秀山接壤,区位适中,交通便利,素有“黔东门户”之称。古有“地接川楚,位遏三湘”之名。

全县辖5个街道、17个镇、6个乡。总面积3409平方公里,其中建成区面积24余平方千米以上。是铜仁市面积最大、人口最多、综合实力最强的一个县。

中文名称

松桃苗族自治县

外文名称

Miao Autonomous County of Songtao

别名

苗文:Sob Dob

行政区类别

自治县

所属地区

中国西南,贵州铜仁

下辖地区

蓼皋街道、长兴堡镇、寨英镇等5个街道、17个镇、6个乡

政府驻地

蓼皋街道

电话区号

0856

邮政区码

554100

地理位置

东经109°11′,北纬28°10′0

面积

3409平方公里

人口

74万万人

方言

汉语西南官话、苗语东部方言

气候条件

中亚热带湿润气候

著名景点

苗王城、潜龙洞、黔东草海、寨英古镇、头京古城、九龙湖等

机场

铜仁凤凰机场

火车站

松桃站、铜仁站

车牌代码

贵D

松桃 美食

松桃卤鸭子、松桃社饭、米豆腐

教育院校

松桃民族中学、松桃第三高级中学

市民活动中心

世昌广场、七星广场

步行街

杨芳路步行街、滨江大道休闲街

废话我就不多说了,我只给你推荐一个地儿,松桃红石林,就好像新疆那边的土林,在内地能有这样的地貌,实属难得,无论是拍照片,还是拍视频,都是一个值得去的地方。

既然是红石林!那么我们就要挑一个风和日丽的下午去,等到夕阳西下的时候,金光灿灿!

为何我只推荐这一个景点,其他答题者都稀里糊涂的写一大堆,只会给提问者增加困扰!我来给你分析如下原因,为何去这里

如果你是一名中原人!

1、红石林有必要去,因为不像新疆那么遥远,去这里很方便!

2、够逼格,只要找好角度,拍摄背景大片

我是蹇小白,一名摄影旅行自媒体人,一直在路上,2019年我重新开始环游中国,带你重新认识中国!

松桃据说有十大 旅游 景点:

1寨英村古建筑群

2铜仁九龙洞

3苗王城风景区

4潜龙洞

5响水洞

6大路风雨桥

7云落屯悬棺

8寨英古镇

9云落屯

10松桃冷家坝

松桃是苗族自治县哦,记得遵循少数民族的风俗习惯~

贵州省人文与自然相遇,无论你身在何处,都会发现许多惊喜。说到苗族,你会想到西江前湖苗寨;谈到水,你会想到小气孔或黄果树瀑布;至于山脉,你会想到梵净山或万峰林。它们是代表贵州的名片,因为它们是众所周知的,所以它们容光焕发。然而,被光和未知所覆盖的利基的美丽并不逊色于您熟悉的着名景点。例如,松桃。她不是西江,但她有着深厚的苗族文化底蕴;它不是赤水,但它有一种独特的丹霞形态;它不是一块印章,而是一条像玉一样清澈的河流;这不是河流,但它有一个令人印象深刻的世界的露台。美丽松桃苗族自治县是中国首批五个自治县之一,于1956年经国务院批准成立。它拥有悠久的人文 历史 和深厚的文化底蕴。这是被称为“中国的文化和民间艺术之乡”,“滚龙的中国艺术之乡”,“杂技和流行中国文化之乡”,“流行之乡表演艺术中国”和“贵州花鼓艺术之乡”。翟营古城建于明代,是贵州省五大城市之一。这是一座古老的城市,融合了苗族和汉族文化,以及典型的徽州建筑风格。它被称为“小南京”,也是梵净山地区最大,最完整的建筑群。雕梁,飞角,苗族建筑和徽州建筑的绘画。老城墙,旧城门,水闸码头,老石板街,八大商业和桶房,大厅等场所依旧存在,呈现现场熙熙攘攘的一年。

松桃苗族自治县位于贵州省铜仁市,是国务院批准成立最早的自治县之一。很不起眼,却美得低调内敛。贵州的黄果树,贵州的梵净山,贵州的赤水,贵州的苗寨风情,贵州的人文地理,无论在哪个角落,这里的一切都让人着迷。

推荐第一天去贵阳黄果树,第二天去荔波小七孔,第三天去江西千户苗寨,第四天去铜仁梵净山,第五天去镇远古镇。靠近大自然,享受大自然。

松桃的美会让你的眼睛怀孕!

松桃苗族自治县成立于1956年,是国务院批准成立最早的苗族自治县之一。位于武陵山脉主峰梵净山东麓,地处黔、湘、渝两省一市结合部,与湖南的花垣、凤凰相连接,同重庆的酉阳、秀山接壤,区位适中,交通便利,素有“黔东门户”之称。

松桃苗乡大地从来没有辜负生活在这片土地的人们,这片土地孕育了几十万人口,是一个人杰地灵的好地方,它的魅力在于何处?

通过人们的细心发现和挖掘,松桃多个地方被开发,于是,松桃多了许多自然风光 旅游 景点,增添了一张张崭新的容貌。

st

松桃到底有多美?答案就从这里开始

松桃景点

响水洞

黔东草海

红石林

苗王湖

潜龙洞

乌罗桃花源

道塘水库

玛瑙山

苗岭茶园

松桃境内层峦叠蟑,云遮雾绕,其土质、气候利于茶叶树生长。再加上松桃地处联合国划定的“人与生物圈自然保留地网”的原始生态区梵净山的东北麓,土质与水质均无污染,而地下又富含硒等微量元素,适宜于生产高级绿茶。松桃有生产茶叶的悠久 历史 。据《松桃厅志》记载:唐宗以来即以茶芽入贡而久负盛名。松桃茶叶被誉为武陵之冠。

名人古迹

杨芳

简介:杨芳(1770-1846),字通逵,号诚村(寨),贵州松桃厅(今松桃苗族自治县)人,晚清名将,贵州封侯第一人。

龙世昌

简介:龙世昌(1928--1952),苗族。战斗英雄。贵州松桃人。

戴人俊

简介:戴人俊(1869~1921),字雅澄,号良臣、文癫、饮书醉,松桃县乜江乡后洞村人。

贺增龄

简介:贺增龄(1868~1937),号梦庚,苗族,松桃县坪块乡人乜道寨人。

石柳邓

简介:石柳邓,男,清代苗族人,反抗封建压迫剥削的农民起义领袖,清乾隆二年(1737年)出生在贵州省松桃厅大塘汛大寨营一个苗族农民家庭。

吴向必

简介:吴向必,苗族。1926年12月生,贵州省松桃苗族自治县牛郎镇人。

滕久荣

简介:滕久荣(1925~1949),松桃县冷水乡渠崩人。

欧百川

简介:欧百川(1894-1970),贵州松桃人,1920年加入黔军,历任排长、事务长、营长、团长等职。

他们都是苗乡大地的大英雄,他们从未离开

只是换了一种方式与我们并存

桃城古城、镇

九龙湖苗文化圣地

九龙湖苗人古城是松桃人民文化和科学发展的智慧结晶,他以松桃 历史 文化和苗族文化融入古城建设,主要体现古朴、美观、大气、高端,也是武陵高原的一颗明珠

苗王城

苗王城,国家AAAA级景区,是西南地区苗族留存至今唯一一座保存得较好的集政治、经济、文化、军事和建筑为一体的古苗寨。

头京古城

1851-1865年间,孟溪农民起义领袖包茅仙为抗清而筑该城。

头京民谣

好座头京城,座地乌龟(地形)往上行。

后有天池来盖顶,前有四角大轿(轿顶山)抬进城;

左有尖山(山名)站得稳,右有腊山(庙)保太平。

东方金鸡(鸡公屯)寅时叫,南方锣鼓(响石板)响沉沉;

北方牦牛(岩牛庵)忙耕地,西方河水包四门。

安起田庄连五营:盘(世)营连太平营,

长(岺)营连镇(江)营,枫(秀)营五谷堆成山,

民国三十一年开长滩(集市名)。

寨英古镇

是中国 历史 上川楚之民最早进入贵州朝靓梵净山宗教朝圣的梵净东线古道必经之地,它也是迄今为止贵州省保存较完整、梵净山区域规模最大的古建筑群,有"梵净古都"之称。

千年古镇,留下的是 历史 文化的积淀,也是造福人的圣地!

松桃 美食

寨英米豆腐

寨英米豆腐是松桃寨英镇有史以来家家户户在春节前必做的一道食品,至今依然如故。自制完成后的米豆腐待冷却后加腊月清水贮存,随时取出切成丝状煮软后食用,味道方为最美。其特点是柔软细嫩,富有弹性,健胃消食,曾荣获“贵州省风味小吃”二等奖。

烂糊桥米豆腐

松桃烂糊桥米豆腐始产于清光绪末年,以色鲜味美出名。其主要原料,采用松桃县世昌乡响水洞“油粘”米和响水洞泉水磨浆熬煮而成,故又名“油粘鲜味米豆腐”。

锅巴粉

锅巴粉是贵州铜仁特色小吃。主要由特殊的大米(配有绿豆、花生、生菜等配料)作成,成薄纸状,绿色,切成长条状后煮食。

卤鸭

卤鸭是一道地方名菜,属于沪菜或者浙菜,主要原料是鸭肉。色泽红润光亮,卤汁稠浓醇口,肉质鲜嫩香甜。鸭肉中的脂肪酸熔点低,易于消化。民间认为鸭是"补虚劳的圣药",对老年性肺结核、糖尿病、脾虚水肿、慢性支气管炎等有辅助疗效。

蒿菜粑

蒿菜粑,又叫清明粑、绵菜粑,是贵州和湖南湘西自治州百姓喜爱的一种食品,也是祭祀祖宗的一种常备佳品。清明时节,家家都要做上几碗米的粑,既供先人歆享,又可为今人品尝,其乐融融。

牛肝菌

牛肝菌味道鲜美,营养丰富。该菌菌体较大,肉肥厚,柄粗壮,食味香甜可口,营养丰富,是一种世界性著名食用菌。

紫薯

紫薯又叫黑薯,薯肉呈紫色至深紫色。它除了具有普通红薯的营养成分外,还富含硒元素和花青素。紫薯为花青素的主要原料之一。

苗乡社饭

社饭自古有之,是中国汉、土家、苗、侗族等民族祭祀社稷的一种食品。 吃社饭,主要在社日(即立春后第五个戊日)进行,民间习惯称为"过社"、"拦社"等。戊日属土,所以这天是祭祀土地菩萨的日子,人们以祈年景顺利,五谷丰登,家运祥和。

健康 食品分为绿色、**、紫色天然生长食品

多吃对人的 健康 起到很大作用

松桃水果“库”

太平的草莓、葡萄

大坪的猕猴桃、桑葚、无花果

世昌乡的空心李、桃

寨英水源的水蜜桃、黄桃

松桃土屯的西瓜

盘信老屋村的樱桃

来到松桃请别错过摘果子的好去处

松桃

一栋栋高楼大厦让松桃变得更加华丽;一粒粒 健康 食品让松桃人更加 健康 ;一处处 旅游 好景点便让松桃人能在自己的家乡欣赏景色

历史 是人创造的,有了他们松桃 历史 文化底蕴变得更加深厚而坚固;有了苗乡本土歌手,他们把松桃谱成一首首歌曲松桃变得更加动听了;有了松桃现代诗人、散文家松桃变成了美丽的诗;有了松桃的大画家松桃变成了魅力不重样的一幅幅画

1地理位置

贵州松桃(全称松桃苗族自治县)属于贵州省铜仁市,位于贵州省东北边缘,与重庆、湖南接壤。被誉为“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中国滚龙艺术乡”、“中国民间绝技文化艺术之乡”、“贵州花鼓艺术之乡”等。

2 旅游 景点

苗王城:国家4A级 旅游 景区,建于明洪武初年,依山傍水,前后建有六个古兵寨,也是古代的防御设施。分为东城西城,有四个城门,是一座很典型具有当地特色的苗疆古城。

红石林:位于松桃盘石乡,分布着一万多亩的红石林,形成 历史 大约有45亿年,2005年被批为国家地质公园,是我国唯一的红色碳酸岩石林,被誉为“武陵第一奇观”。

梵净山:梵净山是贵州第一名山,“武陵第一峰”,最高峰凤凰山海拔2574米,朝拜地老金顶2494米,新金顶2336米。

潜龙洞:潜龙洞位于松桃乌罗镇黔龙村,潜龙洞距松桃县城60公里、距铜仁火车站仅35元车票,松桃孟溪火车站30公里、大兴机场100公里,海拔1300米左右,是典型的高山溶洞。

松桃苗族自治县是中国贵州省铜仁市下辖的自治县,成立于1956年,是国务院批准成立最早的自治县,位于贵州省东部,接临梵净山、邻接重庆市、湖南省。有一脚踏三县之说。全县面积3400平方公里,人口65万,其中少数民族人口占41%。当地苗族使用苗语、湘西方言,盛产镁矿,有中国镁都的称号。

只有松桃才有的“四面鼓”,鼓有四面寓意四季平安,拥有苗族的花鼓舞绝技绝活,苗族滚龙等宝贵的民族文化遗产。吃的有松桃卤鸭子、松桃社饭、米豆腐等

说实话,经济不怎么样,但胜在风景秀丽,未来可大量发展 旅游 业。

松桃靠近梵净山,凭着梵净山地名气就能吸引大量地游人,再加上松桃苗寨文化,也很能吸引游客。

松桃在地理位置上不是那么占优势,紧临三省,山路崎岖。据说国家现在要建一条渝湘高铁线,松桃就在这个线上。如果高铁通了,那对当地经济带动是非常好的。借助建设中的高铁,将这些贫困得地方连接起来,让本来就有 历史 文化的县城、古镇以全新的面貌出现在国人眼前,让更多的人知道和了解, 也为当地普通人提供许许多多地机会。

搭上了西部经济大开发的便车后,现在 的松桃比以前好很多,通过政府扶持和 旅游 业兴起,普通人又有了新的谋生出路,只要脑子灵活不愁赚不到钱。

如果要出去旅行,还是可以去体验一番苗寨风情。

金山银山,不如秀丽江山。

这才是我们中华民族能传承千年的瑰宝。

他是在盘中迎新文艺汇演时我认识的,二十多岁。他有好几个身份:一,自己组建了一个乐队,叫“阿雄部落”,他是主唱,主唱苗歌,歌声高亮,特别好听。这个乐队当地小有名气。二,他是当地一幼儿园的老师,是全镇唯一的一个男幼师。三,他还是盘信镇最大村落的村长,正着手搞招商引资搞乡村旅游开发。他是盘中的毕业生。母校文艺术汇演,出设备,出节目,跑前跑后,尽力尽力,全是无偿的。这便是对母校的感恩。

在松桃县,有个村子,叫大湾村,坐落在一个大山坳里。村小就两间教室,还有个简易的露天厕所。学生大概不到十人。村小只有一位女老师,姓欧,二十多岁,个子不高,略显单薄,但爱笑,一笑两个甜甜的酒窝,很美,很像沈从文《边城》里的翠翠。见到她时,正是中午,她刚从山那边骑车,带一桶水回来。那儿的山路崎岖,又陡,真替她捏一把汗。她其实是位志愿者,家就在山那边村子里的。她一个人,在这个村小,已默默待了三年,每个月工资只有两千元。

我从盘中去镇上的大超市,徒步要走近40分钟,来回要一个多小时。第一次购物回来,走着走着,店铺渐少,灯光渐稀,后来漆黑一片,又不时有车亮着刺目的光擦身而过。我背着一包方便面、咸菜,走啊起啊,后来,我确信,我是真迷路了。在距离自己的家,距离大家三千里外的茫茫山区,漆黑的夜里,我迷路了,有点手足无措。正好遇到个老人,佝偻着腰。我努力说明,我迷路了,要到盘中去。老人说的话,我听不懂,我的普通话,老人多数听不懂。我连说带比划,反复解释说,我是来支教的。老人终于明白了,不是指给我路,而是领着我,慢慢走了不少路,拐到距校门不远的地方,才止步。

我,独享雅舍一间,在黔东盘信民族中学校园里。 雅舍内,一床,一桌,一椅,一“小太阳”(电暖器)。雅舍北有阳台,阳台下紧贴校外一家住户。房屋破败,什物杂放。屋东头便是茅坑处,坑临猪圈。坑和圈都简洁掩蔽。晚间时闻猪轰轰犷犷之声,想来必然庞大壮观,但一直未睹得其尊颜。有大公鸡,但也无幸得见,只是每晨六点二十分,鸡先生用嘶哑的摇滚方式忠诚地催醒我。"鸡鸣桑树巅”,但并未见桑树,也未见它树,想必是站在坑巅或圈巅,甚至屋巅。但闻其声,我便遐想出其雄姿英发气概非凡来。汪汪之声也偶荡漾而来,我猜想很可能是憨忠的土狗,绝非赖人宠幸的玩物。容我瞰见的反而是一直未闻其声的鸭。一位,两位,三位,三位绅士穿上灰白黑橙相间的燕尾服,嬉戏玩安于一小坑洼的水中。水,浑浊不堪,两日连雨而成,但却成其乐园。绅士们伸缩曲颈,提臀扒蹼,尽情戏耍,上岸便昂首挺胸,展翅而扇,惬意极了,超脱极了。楼下有猪鸡狗鸭相伴,我这支教黔东的雅舍,便自有一种农桑之乐,岑寂便化成了一股温暖。

盘中欧校也有间晚值班室。其室外挂“公用电话”牌子,其内一床一被,床边两椅,椅上放着大手电筒,此外无他。破屋,破门,破地。。欧校,他总是微笑着,亲切而淡雅。

早上6:40简陋的篮球场,跑步的越来越多。恰逢欧校,正紧跟在长长队伍后边。据了解,他每早要组织三个班跑步,先是初三。

有次听课中。忽然发现,一人倚窗,一手摊本,一手执笔记录,不时往室内探看。他是欧校长。课后问起,他说,来迟了,不好进去,再说,进去后自己电话多,老要再出来,影响大家,不好。

我这自命嗜辣之狂徒,吃了几天的辣,也自惭形秽,退回“雅舍”,改善起生活来。除大嚼泡面外,还在将椒盐豌豆、咸花生、辣盐菜,汇聚于小铁碗中,用大桶面里的叉叉一拌一搅,挑之入口,满口喷香,萦脆,盈辣,回味悠长,勾人魂魄。桌下有暖烘烘的电暖器。室外清寂,必阴冷入骨。但我觉得很满足。

冬雨一下,最怕上冻。台阶处最易摔倒,一摔,就易受大伤。寻得扫帚,清扫冰碴,冰层已牵牵吸附于地,极难清掉,便觅来垃圾桶、镲子放阶上,以示警戒。西台阶如此,中台阶、东台阶亦如此。我美美地做活,不时在冰面上笨拙地滑几个转,无人窥见。那是个平和、寂静、灿烂的周末校园。

松桃不少地方老停电。一停电,同来支教者便哀怨,我开导说,停停电,其实很好啊。黑,并非可憎可怖的贬义词。黑,恬于静心,适于思考,宣于自我修复和抚慰,适于纯粹自己的灵魂。浸润于这无边无际深不可测的黑中,倾听自己心跳的声音,来一场赤裸裸的自我对话。一一刺眼的光芒中,很难完成这种精神的温柔洗沐。黑暗中闭上眼睛,不是生物意义上的睡眠,而是又睁开了造物主赋予我们的第三只眼睛。这只眼睛,能让喧嚣和浮躁如潮水般退去,能看见真相,能看透本质。在光亮中旅行已太久了,我们太需要经常停憩下,融化在这黑中。黑暗,孕育精神的光明。明白了黑的意义,我们才会看透光的价值。一一我们忘记黑已太久了。借机禅思,共享雅趣,非自欺欺人。

在盘中最后一夜,整宿发烧,龟缩成团,辗转反侧,应该说了不少胡话。天蒙蒙亮时,听到楼下猪噜噜噜的声音,好象在笑话我。烧仍在,我便想象出一幅画面:全身的病菌被烧得喊爹喊娘,溃无可遁。发烧,似乎正成为一种凤凰涅槃的机缘,一个健康明亮的躯体,豁然而出。

雪后登山尽兴,归有小拈几句:“老夫聊发少年狂,手握屠龙,漫山白花怒放,红豆亮,冰凌长,云卷头上,雾绕万山披冰霜。”不亦乐乎?

盘中食堂是工棚式的。餐桌狼藉。个个捧铁碗,很大,下盛菜,上覆米饭,满满一碗,站着吃,蹲着吃,围着吃。我身处食堂其间,恍如在《平凡的世界》的开篇,也想起自己初中时的诸多情景。吃完饭,每个学生都要到食堂外“L”形水池的水龙头下,把自己的铁碗冼净,拿回寝室或教室。晚自习后小卖部外的角角落落,蹲着许多学生,有咬嚼方便面的,有撕啃辣条,吃着,聊着,在冷飕飕的夜。

一个晨读后的课间,一个女孩竟然在食堂外的水龙头那儿,直接用冷水洗头!冬晨料峭,会激着脑仁的,我的孩儿。洗过的头发不及时烘干,多半要感冒的啊。我忙去劝她,她粲然一笑,说,没事,我习惯了。孩子们的脸上没有埋怨,没有悲苦,只有青春的活力。我先后到沿厂小学、麦地村小学,后走山谷,折山路,到了上潮完小,后又折回到大告村完小,再到镇完小,这些孩子给我的印象极深刻,那就是有种苦难孕育出的顽强、淡定和富足。

雪后天晴正课间,那个愣头愣脑的小子,高昂着头,努着嘴壶,冲着那树叶,在做什么呢?雨雪早已消停,天渐渐冷瑟,你发现没,那树枝枝上,那树叶尖尖上,水滴悄悄地凝成了冰啊?轻轻哈几口热气,所有的精神全聚于那一点,细看那水滴慢慢融化、下坠,最终精灵般地掉在水泥地上,摔出万道金光。那一刻,这小子,该有多么富足。

你看,这间教室,多么简陋,地面黑乎乎的,墙皮大片参差脱落,由下而上不断蔓延,清晰可见。但课间我们竟然发现,北墙面一处,是一幅多么巧夺天工的水墨画啊。那裸着的墙,正像块鬼斧神工的假山,不,更准确地说,应该像梵净山上的金顶。左右相对,顶有微应,构图十分完美。再加上悬挂的标语“智慧意味着以最佳的方式攀登最高的目标”,简直无与伦比。

一节《雅舍》示范课,一个美好的下午,敬献给了我的梁先生。盘中九(8)的孩子们,感谢你们的倾情投入,我们笑,我们读,我们品,我们悟,我们共煮文字,共尝真味,共同触摸先生优雅温暖的灵魂,并带着先生化苦为雅的精神,亲近我们自己的生活。感谢课前猝然的停电,感谢从教室移师到录播室的匆匆,感谢不能用的“小蜜蜂”,感谢你们课堂上出的可爱的错。是所有这一切,促成了这美好的一课,完成了我的美好夙愿。爱上梁先生的文字,爱上美妙的深度阅读,爱上跨越时空的晤语,爱上课堂上的携手前行,爱上课堂上不断出现的风景。

我真要离开盘中了。那天下起毛毛雨。九年级马上就要考试了,七八个孩子,忽然跑来送行。当我们在球场边挥手告别时,有个女孩冲我喊道,梁先生,再见啦!后来读孩子塞在我口袋里的纸条和手机短信,几欲落泪。这些孩子心中,有间“雅舍”在!

去松桃支教一月,非镀镀金去,非只从个人意义来讲做一件有价值的事,非只是个人倍感人生升华。那些孩子,那些老师,那些领导非我之故事的配角,非我这段旅程的景点,非我"锻炼"的道具。我离开盘中时,正要考试的孩子们来送我,雨中我们合影,互留电话和Q号,互相鼓劲,并约定,我再过几月会再回来。我感恩纯朴无华的松桃人盘中人,不止是因为对我的关怀,还因为,我可以从他们的视角来细细审视我们自身的教育并纠纠偏,从而能从完整意义上理解教育和爱的内涵。帮扶,不止是我尽己所能帮助他们,很大程度上,他们也在帮我,帮我们,清醒下来,擦拭初心。帮扶的时间,并不是根本问题。有一颗教育的明亮之心,才是关键。所有的经历都沉淀为记忆,一切的记忆皆凝结成责任。

一月帮扶,心系一生。

寒假教师集中培训午歇。打扫会场的两位女生竟一人握着一个话筒,开始二重唱了!她们渴望有个展示的舞台,渴望有个话筒,渴望掌声和大拇指。没有忸怩,只有真诚和自然。另两个学生如粉丝,我则录拍,其乐融融。在他人未入会场前,我们已歆享了这盘中好声音了。

去上潮小学。山路开始是在山坳里穿行,有小溪伴行。行了许久,山路在不在脚下,而是在头上了。蜿蜒而上,弯转陡急,叫人提心吊胆。欧校亲自驾驭,泰然处之。

终于到了上潮小学。小学很小,但却是始建于1937年。全校学生仅十来个。全校老师也七位,有一位女老师,是西边山头那边村小的,因那个村小仅她一位老师和一位学生,所以,不得不让她和那位学生迁到这边来。可惜这位老师不在。

院里有两棵高树。教室里桌椅并不简陋,还有一体机,可是两边黑板是锁上的。问这边老师,一体机可用,他们说是用的。不知真假。

后到村里转了转。鸡啄食于稻田,鸭憩于池塘边,狗狗闲踱逡巡。四下群山环绕。回来在田埂逗鸡。再入校园外给孩子们临时搭建的厕所。

再入校园,与孩子们逗趣。孩子们天真烂漫,有趣得很。小朋友在食堂吃饭。食堂有两高桌,上有两盆菜,一是萝卜炒肉片,肉片很多,另外好像是炖肉,还有一小桶豆腐青菜汤。高桌旁有小方桌,四下有小长凳。墙边有长凳。我掌勺,给孩子们一一添菜。孩子们最喜欢豆腐汤。三下五除二,有些孩子吃完就去厨房外的水桶里洗自己的碗了。我看到有的孩子竟然直接喝冷水,便赶忙制止。他们说习惯了。后来再回食堂,逗劝五个小丫头和一个小胖墩吃饭。最小一个是一年级的。似乎今天一年级只她一个。他们吃得慢,但吃得有趣。

吃完饭,我就在院子里和他们一起玩。特别开心。有个丫头家的狗狗也同玩。无奈,终要离开,便和孩子们挥手再见。

后寨民族完小。 据中心校龙主任讲,这所学校是联合国、教育部、省教育厅等多次来视察过的。我们先看到幼儿园小朋友正做操,约摸十五六人。然后参观具有苗家风情木房的“苗族民间文化教育室”。其实这木房还挂有一个牌子:“后寨农民夜校”。木房共分三间,最北一间陈列着苗族传统风物,如石磨、装笔筒、灯盏、巨型砚池、风箱等。中间为夜校,桌、长凳和黑板都是很陈旧的。墙上挂着煤油灯。最南边一间为纺织类和捕鱼器。进幼儿园,教室有两间,其一有“豆腐坊”“泥塑间”“服饰区”。

完小龙校长精通苗语,他教我们服饰区上挂的苗字。苗字是用26个字母表达的,最前边是声母,中间是韵母,最后是声调,与汉语拼音相近。悬挂的苗语是“ghab dhud nggongx chud ngglnb”,学了,但我仍然读不出来。欧校长是本地地道苗族,但他也不会读。但他给我们花了十分钟左右讲述自蚩尤被炎帝和黄帝打败之后,先到浙江和福建一带,后被追至江西,又到了松桃。苗族的祖先是蚩尤,不是炎黄二帝。十分钟,讲述几千年苗史。

小学紧邻幼儿园。小学仅有一至三年级,一年级10人,二年级7人,三年级7人,全校总共24人。三间教室,三个年级,每间教室都零星学生,凄凄清清。我走进一间,凑着看孩子画画,并聊天。一开始小孩子很开心,但当我问了一个愚蠢的问题:你想妈妈吗?小孩子立即收敛和笑容。我很后悔。这儿孩子的父母一般都外出打工去了,这多是些留守儿童啊。二楼教室都死寂,没有一个学生。

教室外是篮球场,球筐是成人版的,孩子们怎么可能把球扔进筐啊。篮球场前边是所谓的足球场,因为我看到靠墙根的地方查的有个迷你型的球门。球场枯草丛丛。场边一棵树的下枝上悬挂着一粗大的环形铁块,树下还放着一石块。看来这就是上下“铃声”了。我愈发感到不可思议。美女龙主任跟我说,除了教育规划的政策之外,还有,这儿的女孩多出去了,不回来了,这儿的剩男太多,有的村子剩男竟达99人。没女的,光男的,怎么生娃,二胎三胎政策有什么用呢。据了解,这所完小还是可以的,有的村小只有8学生,老师竟有6个,更极端的是,有的学校只有一生一师,但周一照常升旗。我感到特别心酸。

后到大湾苗族古村落。村在峡谷底。虽已修有柏油路,但路狭窄,若两车狭路相逢,我不知该怎么为好。路不光窄,还特别弯。这种弯不是曲曲的,而是急转陡转的。我这种平原老司机,是绝然不敢开的。从山路而下,可俯瞰村落全貌。

大湾村幼儿园独立于村落边大荷塘外的空地上。两间房儿,房东边是写着“男”“女”的露天厕所。已是十一点钟,仅一位小朋友。和他打招呼,他很胆怯地躲到大人身后去。正碰上老师欧建芬开电动车驮桶装水过来。欧老师,这所村小唯一的老师,年轻漂亮,乐观开朗,其实是位志愿者,已三年了,每月领两千元。

第三节听张老师数学课,便提前到七(6)教室。发现几个熟面孔,原来前几天我已来听过课了。和小朋友打招呼,又熟络起来了。天阴冷得很,我有点打哆嗦了,小朋友们多数穿得少,担心他们会感冒。他们嬉戏打闹,都开心得很。但课上,一听张老师边报分数边分发试卷时,我心里有点冷冷的,因为除了一个92分外,其他多数不及格,而且很低。课开始不久,就发现有学生陆续打瞌睡了,灵魂不在场了。张老师上课很有激情了,但仍有部分学生不能被感染。

终于下课了。92分小姑娘跑到我身边。小姑娘和我上次听课就聊过天。这次课前又聊过了。她像个小天使一样。我坐着不动,便请小天使给我听课时的同桌男讲桌上刚讲过的一道选择题。同桌男上课多次走神,甚至干脆趴在桌上入睡了。小天使讲得很好,我便让同桌男像小先生一样讲一遍。在略提示下,同桌男磕磕撞撞,竟然也讲过了。我便请小先生给小徒弟出道同类题,再让小徒弟做。小徒弟竟然讲得很好了。我让同桌男感谢自己的小先生,小先生很害羞,也很开心。我和同桌男合影,鼓励他,再和小天使合影,并把自己的学校和电话写在纸条上,叮嘱她,以后到苏州的话,就找我。

镇实小。学生午餐后自己洗大铁碗,涮洗拖把,也有孩儿在搬运盛米饭的大铁板。我调拌的午饭,辣,香。有几个大铁盆,盛着米饭、瓜菜和炒鸡蛋。饭后与六年级小朋友玩了会儿天。到操场后看到满满全是玩耍的娃。

后寨有只大狗,与我们结伴而行,似乎是老相识了。到后塞村小教室外后,大狗先进一教室,发现没人,便退出,再进另一间。欧老师和十三个娃正在。娃们在画画,不时过来拍拍大狗的头。大狗似乎露出惬意的笑。大狗刚开始巡视了下教室,然后便贴着欧老师的裤腿站定,看娃们画画。欧老师一直微笑着,恬淡而美好。我想起吉普赛人爱思美腊达和她身后紧随的小羊,但我觉得,《边城》里的翠翠和她的狗,似手更具同韵。当我们上车离开时,大狗送别我们。山寨和周山,静默着。

龙头营与湖南的阿拉营,松桃的正大营、盘市营等在古代曾是朝廷派兵把守,安营扎寨驻军的营地。

松桃自治县位于贵州省东北部梵净山麓,地处贵州、湖南、重庆二省一市交界处,素有“鸡鸣三省”之美誉。全县辖28个乡镇509个行政村,国土面积3409平方公里,人口726万,其中以苗族为主的少数民族占全县总人口的681%。

松桃地名故事冷水溪:冷水溪镇源远流长。唐太宗贞观四年(630),贵州东部置乌罗洞(冷水溪属其管辖),隶属思州。此后,先后属乌罗司、孟溪置龙泉葛泽长官司、平茶承化军民府、思州宣慰司、乌罗龙干等处长官司、乌罗长官司、乌罗府、铜仁府、松桃厅管辖。至民国23年(公元1932年)置冷水溪乡。1949年10月1日,中国人民解放军黔东北纵队黔东支队在烈士滕久荣同志的老家--冷水溪镇石门村渠崩槽建立了黔东北纵队司令部和松桃第一个红色支部--中共冷水溪支部委员会。松桃解放后,1952年设冷水溪、三阳、谢沟三个乡。1958年建冷水溪、三阳、谢沟人民公社,归乌罗区管辖,1984年又分设冷水溪、三阳、谢沟三个乡。1992年冷水溪、三阳、谢沟合并,称冷水溪乡,驻地冷水溪乡双龙村。2016年1月7日,在全县建镇撤乡时更名为冷水溪镇。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jiehun/1795986.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7-19
下一篇2023-07-19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